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沁園春雪閱讀題答案

本文已影響 3.7W人 

《沁園春雪》頗能代表詩詞的豪放風格,是中國詞壇傑出的詠雪抒懷之作。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沁園春雪》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沁園春雪閱讀題答案

 《沁園春雪》閱讀原文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沁園春雪》閱讀題目

5.解釋黑體字的意思。(2分,每空1分)

須晴日 略輸文采

6.詞的上下片分別採用了什麼樣的表達方式?又是通過那句話將上下兩片銜接起來的?(3分)

7.請簡要概括上下兩片的內容。(2分)

8.“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指的是什麼一類人?這一句抒發了作者什麼情懷?(3分)

9.下面寫景句有何特點,請作簡要分析。(2分)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10.作者筆下描寫的是北國雪景。“雪”,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騷客爲之吟詠,請你寫出含“雪”的詩句。(2分)

《沁園春雪》閱讀答案

5.等到 差、失

6.上片:描寫;下片:議論、抒情;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7.上片:描繪北國雪景;下片:縱論歷史人物,抒發偉大政治抱負。

8.指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抒發了詩人堅定的自信和遠大的政治抱負。

9.化靜爲動,運用比喻、擬人、誇張等修辭,前者舒展柔美,後者奔騰壯烈,使得所寫景物生機勃勃,生動傳神,洋溢着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豪情。

10.示例: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沁園春雪》閱讀賞析

雪,冰清玉潔,是情趣的寄託,是人格的化身。

自古以來,騷人墨客,多以雪爲題;詩壇文苑,多有詠雪之作。對雪也有特殊興趣,時有詠雪的佳詞麗句。但專章一嘆三唱,本篇卻首推第一。不獨如此,本篇還是最早傳世的一首,也是引起唱和、爭論最多最大的一首。最根本的是,這首詞是詩情才智第一次充分的展露,也是豐富、崇高的精神世界第一次藝術的顯現。集如此衆多之第一於一身,這首詞自然就舉足輕重、衆望所歸了。

“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學識,斯有第一等真詩。”此詞,是古今詠雪詩詞之絕唱,其胸襟氣魄的雄偉浩闊,真可謂“橫絕六合,掃空萬古”(宋劉克莊《辛稼軒集序》)。

這首詞上片大筆揮灑,寫北方雪景;下片縱橫議論,評古今人物。上下渾融一氣,構成了一個博大浩瀚的時空世界,鑄就了一個完美獨特的藝術整體,表現出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開篇高唱而入,起筆不凡,總栝大半個中國的嚴冬雪景。詩人詠雪,眼光不僅僅停留在雪上,而是通過學來寫祖國壯闊的山河,評述祖國悠久的歷史,這就所見者大、所論者深。第一句,劈頭統攝歌詠的地域對象,一筆囊括了半個中國。二、三句描寫特徵,點出題目。“千里”“萬里”,承“北國”兩字,從地下天上交錯展開,極寫範圍廣蒙深透;“冰封”“雪飄”承“風光”兩字,一靜一動互相映襯,勾畫嚴冬的威猛雄奇。寥寥十二個字,構成了一幅包舉天地、雄渾一氣的畫面,爲下文的展開描寫提供了巨大的藝術空間,而且豪情激盪,籠罩全篇。

接下來七句,用“望”字領起,分三層遞出,具體描繪畫卷上的冰封、雪飄的各個側面,進一步抒寫豪邁、激昂的情懷。你看:南北縱橫,“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是一片茫茫無邊的積雪,呼應了“萬里雪飄”;東西環顧,“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是一派寒威凜凜的堅冰,迴應了“千里冰封”;上下遠眺,則“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羣山、高原是那麼生氣勃勃,充滿活力,好象正“舞”向雲宵,“馳”向天際,要跟雪雲高壓的天公一比高下!這七句大筆如椽,寫盡了東西、南北、上下、內外,筆力千鈞。這七句,大處落墨,專寫大河、長城,點染了中華民族千古文明的歷史縱深感。“欲與天公試比高”,更給本無生氣的景物,賦予頑強的生命力和競爭意識。這是人格化的雪景,更是個性化的詩意。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統一,客體風景與主體心境相交融,只有纔有此高招!詩人將眼前景象和聯翩浮想交織起來,選取象徵中華民族的長城和黃河縱橫入畫,從色彩(銀、蠟)、形貌(蛇、象)、動作(舞、馳、比)等各個側面描寫山原,突出地刻畫了祖國山河的偉大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北國風光”的壯麗奇觀。同時,通過這種傳神的藝術描寫,也抒發了自己對祖國山河無限熱愛的激情,喚起了讀者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以銀蛇飛舞狀連綿之羣山,以蠟象奔馳擬起伏之高原,不只形象躍然紙上,而且賦予羣山高原以昂揚奮進的鬥爭精神,使人聯想到自古以來生息、勞動在這塊土地上的富於革命傳統的`中華民族。這種移情入景、力誘紙背的描寫,也只有纔有此妙詞!

眼前雪中的山川,是如此的生動、如此的壯闊,鋪陳到此,已經淋漓盡致。然而詩人意猶未盡,又發揮豐富獨特的想象,以充滿浪漫主義的筆調劈出奇境:“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這三句用擬人化的手法,在冰雪茫茫的浩大畫卷上,想象雪霎天晴之時,紅豔豔的陽光照耀在白雪覆蓋的祖國山河,猶如一個紅裝素裹的少女,更加絢麗多彩、嬌媚動人。用“須”字轉折,表達樂觀期待的心情;“看”字承“望”,顯示端詳觀賞的意態;“紅裝素裹”相映成趣,顯得特別嬌豔明媚,所以尾句說“分外妖嬈”。這完全是詩人通過主觀相象將自然景色人格化了的寫法。以這樣的奇想爲上片作結,遂使所寫的雪的場面,具有一種不飾雕作的妍新之美。詩人就是這樣把祖國山河的壯美、精神攝出了。能夠通過客觀感受將自然的形態藝術地描繪出來,這即是古人所說的得“題中之精蘊”。

上片極寫祖國江山之壯麗,故下片自然引出無數英雄競相對她折腰。“江山如此多嬌”極有吞吐之妙。它一方面承接上片所寫的雪中“北國風光”而作一總束,一方面又從江山的美好引出傾倒於如此江山的無數英雄。“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一句,接得不償失勁挺,有異軍突起之勢。

以下七句,舉大端而論,與上片的博大空間相照應,寫出浩瀚的時間,縱貫幾千年,通覽中華文明史,從“無數英雄”中舉出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五位封建皇帝加以評說。一個“惜”字,,着筆傳神,把表面上看來似無邏輯的人、事傳接起來,組成一幅壯麗的歷史長卷;“略輸”、“稍遜”、“只識”三層貶意,以婉轉含蓄的筆調,詼諧風趣的語氣,客觀而公允地評價了他們的短長。這幾位人物雜歷史上都起過一定的進步作用,他們功業赫赫,雄視一代,不愧是歷史的鉅子。只可惜他們武功有餘,文才不足,只圖攝取,不思創新,因而都配不上如此美麗的大好河山。那麼,就自然而然地推出了“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充滿無限豪情的結尾。清劉體仁《七頌堂詞繹》曰:“詞起結最難,而結尤難於起”,“須結得有‘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之妙”。此詞結尾三句,正有這樣的妙處。第一句三字,先用一頓突轉,象輕舟揚槳一撥,直轉下二句。“往”字前大書一個“俱”字,如鐵帚橫掃歷史上的“無數英雄”;“矣”字唱嘆,富有感情色彩。二、三句在“數”與“看”兩個動詞之中,流露出對中國無產階級的自信,充沛而動人,言有盡而意無窮。歷代英雄人物統統被滾滾的歷史洪流席捲而去,只有今天的無產階級纔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纔是祖國大好河山當之無愧的主人,才能使祖國繁榮昌盛,使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並對人類做出應有的貢獻。這是全詞最警策的地方,也是詩人的神光所聚。有了這一最精煉、最概括的結語,全詞詠雪的“題外之遠致”就洋溢紙上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