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八年級語文聽潮教案

本文已影響 3.49W人 

教學目的:

八年級語文聽潮教案

1.以作者對“海潮音”的審美情趣感染學生。

2.領會運用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描寫海潮的藝術效果。

3.體會作者熱愛生活,嚮往鬥爭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朗讀訓練和教材分析結合進行。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步驟:

一課

“潮”,即海潮,是海水受日月的引力定時漲落的現象,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給我們描繪了潮漲潮落的海,讓人感受到大海的偉大力量和它的雄壯美。

作者和寫作背景簡介:

作者(略)

1929,魯彥失業回到故鄉浙江鎮海,因距普陀山很近,便趁機前往遊覽觀光。本文寫的就是那次遊覽中的片斷,全屬記實。文章原題是《聽潮的故事》,前半部寫聽潮,後半部寫聽潮引起的故事,寫和尚對外國遊客和本國遊客的不同態度,表現世態炎涼。這篇課文選的是前半部分,所以只用“聽潮”二字爲題。

正音解詞

窗櫺(líng)深黯(àn)雲汀(tīng)芳醇(chún)

恍惚(huǎng)(hū)慵懶(yōng)眼瞼(jiǎn)

酣夢(hān)汩汩(gǔ)鐃鈸(náo)(bó)

罅隙(xià)嗥叫(háo)摻雜(cān)溺愛(nì)

黏在(nián)拔刺(bō)(là)

課文分析:第一部分

默讀1-4節,在初步瞭解內容的基礎上朗讀一篇。

這一部分交代了聽潮的時間、地點和環境,總寫潮來的情景。(按教參P118講解第三節)

第四節總寫海潮來時的景觀,請同學扣住詞語,看作者從哪些感官寫潮,又寫了潮的哪些方面?感觀潮

“聽見……音響”——聽覺聲音

“看見……飛沫”——視覺形態(似細雨、朝霧、暮煙)

“帶着腥味”——嗅覺氣息

“帶着鹹味”——味覺

“黏在身上”——觸覺動作(衝黏、潤溼)

分析第二部分(5—~21節)

搞清這一部分的結構層次(見書)

朗讀5~12節

①落潮的大海有什麼特點?

②作者寫通過哪些方面的描寫來表現這個特點的?

(板書)總特點:靜寂

③上面的描寫主要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比喻、擬人、襯托?)

④此時作者對大海的感受是什麼?

(是幽靜的和平的愉悅的神祕)

⑤爲什麼要寫“大小的島”“星星”和“我倆”?

(烘托、渲染氣氛)突出了大海的靜謐

(講解P119—120教參內容)

第二課時

朗讀13—17節

①由潮落到潮漲的過渡句是哪一句?(見書)

這一句是聯繫大海由睡到醒,潮水由落到漲的紐帶。

②漲潮時的大海有什麼特點?

③與落潮時比較,聽到的潮聲和看到的海面有什麼變化?

(板書)總特點:兇猛

由落潮而漲潮,由漲潮而高潮,作者一直把它當個巨人去寫,說海睡了、海醒了、海怒了,賦予大海以人的是靈性姿態和動作,把它雄渾的氣勢,剛烈的性格揭示得淋漓盡致,這裏用了什麼手法?(擬人)

朗讀18~21節

這一層寫了作者和妻子對漲潮的不同感受

(按教參P121講解)

第三部分

(按教參P122講解)

課文開始,往下來時說“儘夠欣幸了”,全文又以這句話收尾,兩處表達的意思一樣嗎?

(不一樣,前面因住房位置好,朝晚可以領略海景,所以“儘夠欣幸”了,結尾表達聽了“偉大樂章”後的滿足心情)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