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敬畏自然》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2.52W人 

《敬畏自然》教學反思1

新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敬畏自然》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主要採用探究性閱讀的方法。有學生自讀,教師導讀,學生精讀等教學環節,力求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探究性閱讀的能力。教師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特別是精讀的環節,安排了足夠的時間引導學生鑽研課文,疑難之處深入鑽研,弄明白句意。儘量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探究答案。但在上課的過程中,我發現大部分學生認爲這篇課文難以理解。如,爲什麼說“我對宇宙的認識即是宇宙對自己的認識”?爲什麼說蒼蠅蚊子乃至灰塵都是大自然精巧絕倫的藝術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等等問題。針對這一情況,我注意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引導學生通過上下文找答案。解決了這些疑難,使學生的探究又進了一步。在整個探究過程中,教師的引導總在學生自己探究遇到問題之後,也就是因勢利導,而不是被老師牽着鼻子走。這樣,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在探究中學會學習。

這是一篇議論性散文,層層推進的嚴密的論述思路,要求初二學生要儘快理清,並作進一步的探究,這個要求有點超出學生的現有水平,特別是對一些語句的理解,學生難以真正徹底解決。因此,這篇課文應該設計兩課時,這樣,才能使學生自主探究得比較從容、比較深入。

《敬畏自然》教學反思2

這是一篇以議論爲主的散文。主要談論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作者對觀點的闡釋是層層深入的,文章首先否定了人類“征服自然”的口號,認爲這實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爲與大自然相比,人類的智慧實在算不了什麼,人類的許多認識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卻是無與倫比的。接下來作者進一步強調人類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賦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類與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實是兄弟關係。因此,我們應該敬畏自然。雖然作者的某些說法不無偏激之處,但文章所張揚的對自然保持敬畏之心的思想,確實是有實際意義的,它至少可以使人們對自然存有幾分小心,不敢妄動胡來。因爲科學的發展使得人們解除了對自然的畏懼,也使人類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對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類,總是爲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來,最終損害的還是我們人類自己。[內容來於斐-斐_課-件_園]

本文議論較盛,涉筆宏大,文句流暢,能引導學生對天地自然產生玄思。這是這個文本的特點,也是8年級學生學習這個文本所要面臨的挑戰。8年級的學生,主要還處在形象思維階段,他們喜歡生動可感的文章。所以,如何把這篇議論性很強兼有學理性的文章,轉化爲豐富可感的可以接受的精美文句、思想,就是教師所要致力追求的。8年級的學生,還不具備立論、論證等基礎知識,所以學習這篇散文,只能給以科學思維情感上關照,使其獲得一定的現代意識

鑑於以上原因,我在教這篇課文時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解決創新教學的問題。

一是打破以往文本語言與內容兼顧的傳統做法,而只選擇了後者作爲本課的教學內容,目的在於側重培養學生[此文轉於]的思維與思想。(這樣設計雖然削弱了文本語言的學習,但是強化了課堂語言和生活語言的運用,從而保證了語文教學的本質。)具體做法是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的觀點,並參照自己對待自然的態度作一番檢討與再認識,以此來加深他們對人與自然關係的'理解,並促使他們能夠正確支配自己的行動與實踐。之所以如此設計是因爲本文作者立意高遠,眼界開闊,能從長遠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頗具思想深度。雖然文中有些說法還值得商榷,但這無形中更爲學生提供了質疑與思辨的空間。從課堂效果來看,這一設計的目的達成很好。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活躍狀態,對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問題的認識逐步深入,既啓迪了智慧又加深了體驗。最後的“體驗與反思”環節更把學生在本課中的收穫外化爲活動計劃與口號,這既是課堂向生活的延伸,又是課堂效果的有力測評,對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具有強有力的激勵引導性。

二是通過新穎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與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做法是採用了“電視節目現場模擬”的方法,通過對話、採訪、合作、探究等多種活動形式,促進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因爲新穎獨特的教學形式是避免學生審美疲勞,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又因爲語文學習,歸根結底是語言與思辯能力的培養與訓練,而目前頗爲流行的多媒體教學雖能給學生帶來多種感官的刺激,但往往又弱化了語文學習的本質。再加之文章本身觀點較爲獨特,具有較強的思辯色彩,因此上好本課須爲學生創設思辯的氛圍,這也是我採用“電視訪談”形式的一個重要原因。從課堂實踐看,這一設計很受學生的歡迎,因爲有預習時豐富資料的介入,學生髮言積極,思考積極,熱情高漲,參與度極高,從而使課堂達到了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