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中考作文

關於中考作文六篇

本文已影響 2.76W人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中考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中考作文六篇

中考作文 篇1

時間匆匆流過,考場中同學們都在奮筆疾書,一縷陽光透過玻璃反射進來—金黃色,溫暖、柔和、熟悉,照得我的心暖暖的,模糊的思緒隨着這暖意漸漸清晰,逐漸明瞭……

睜開惺忪的睡眼,今天便是一模考了。我懷揣着忐忑與不安,匆匆起牀。母親依舊和往常一樣,在廚房間忙碌着,洗漱完畢,早飯也做好了,是蛋炒飯—溫暖的金黃色,吃完飯,我踏出了今天的第一步,與往常不同的是,今天的每一步都格外沉重,心中的不自信漸漸表露,拖慢了我前進的速度,從樓上到樓下,我好似走了人生中最最漫長的一段時間。

外面天還未亮透—寒冷的灰色,昏暗、寂寥,凜冽的冬風吹着地上那無助的樹葉,使它不情願的原地打轉,樹上的葉子仍不願意輕易掉落,只有單調的幾片,搖搖欲墜,做着最後的垂死掙扎。心中僅有的那一點自信也被這景緻消磨殆盡。

只是無意中的一個回頭,我便看見了那個熟悉的身影,頭髮也在風中搖曳着,是的,是母親。也許是因爲被發現了,她竟有些害羞,我揮了揮手,望着她,在她的眼裏,我看見了熟悉的顏色,是那充滿希望的黃色,如同早上的早飯,如同溫暖的陽光,那澄澈的雙眸中煥發着一種期望,她對我說道,“孩子,加油!”柔和的4個字,卻帶着一種特別的溫暖與力量,帶着一份期待與關心。我也向她揮揮手,語氣中帶着勇氣與堅持,回答道,“我會努力的!”擡起頭,我看見了那衝破昏暗的陽光,一縷縷一絲絲的地灑在大地上,給人以溫暖、給人以自信,樹上的殘葉雖然搖搖欲墜,卻依舊堅持着,頑強地延續着自己的生命。

我再次勇敢地擡起頭,望向遠方,回憶起人生中的點點滴滴:每一次比賽,母親都會鼓勵我,叫我好好努力;每一次考試,母親都會陪伴我至深夜,再早早的起來爲我做早飯;每一次失敗,母親都會安慰我,叫我別泄氣;每一次的第一次,母親都會在我身邊,帶着那熟悉的眼神,給我力量,給我溫暖。

現在想想,我好似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漸漸明白,愛一直在我身邊。生活中的我們並不孤獨,我好似明白。蕭伯納說過“我從地獄來,往天堂去,正路過人間”,生活永遠是美好的,莫放棄,莫彷徨,愛與你同在。

是的,我漸漸明瞭,母親永遠是站在我們身後的那個背影,那一縷陽光……

中考作文 篇2

很多學生寫作失誤的原因即是跑題,而跑題非常重要的表現之一又是文章中沒有任何一處文字起到了點題的作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實際上,文章當中是否有一些好的點題文字能夠看出學生自己對作文材料及主旨的理解程度。因爲只有真正能夠把握住自己的立意,才能把題點好。

所以在寫作打腹稿的時候不妨先想想能不能用本文所提到的“造句法”在文章首尾段點點題,如果可以的話,通常情況下,這個材料是可以使用的。而如果打腹稿的時候發現材料無法如此點題,基本情況下,這個材料的閃光點連你自己都還沒挖掘出來,那麼選擇這個材料作文的時候就需要對其主題再進行深挖,或者換一個材料了。

所謂的“造句法”,即寫一個句子充當開頭和結尾,這句子的內容應該包含三個部分:作文題的關鍵詞,主要內容的關鍵詞(即作文中寫的那件事),主旨的關鍵詞。

比如20xx年北京中考滿分作文之一《日積月累》的開頭:

友誼如清風,驅散我心中的憂愁;友誼如高山,保護我那弱小的心靈;友誼如帆船,載着我乘風破浪!而這真摯的友誼只有在日積月累的坦誠相見,真誠相助中練就。

這篇文章的主題是“友誼在日積月累中加深,練就”,材料是“同學期中考試幫助我”,即“互助”,而標題則是《日積月累》,而這個開頭就非常準確的扣住了三個關鍵詞“友誼”“日積月累”“真誠互助”,這樣的點題就非常好,其材料也肯定就是圍繞着主題來寫的了。

這篇文章的倒數兩段也是如此:

“在這段小李幫助我奮戰的日子,我對學習由沮喪自卑,逐漸有了收穫,直到信心滿滿;我與小李的交情也在點點滴滴的日積月累中逐漸加深,越來越濃。

友誼是永不落山的太陽。請伸出真誠互助的手,讓友情溫暖你我的心田,滋潤你我的靈魂吧!”

這個結尾也是緊緊扣住了三個關鍵詞“日積月累”“我與小李的友誼”“朋友之間的幫助”。算是一個“豹尾”。

再如另一篇20xx年濟南中考滿分作文《幾分溫暖在心頭》的結尾:

“頭髮梳梳,在成長的軌跡上,我始終滑不出母親濃濃的愛。這份愛,無論何時想起,都會有幾分溫暖在心頭!”

這篇作文的主題是“母愛讓人感覺溫暖”,材料是“母親和我互相梳頭”,標題是“幾分溫暖在心頭”。這個結尾也非常巧妙的將這三部分內容放在了結尾當中。

很多學生,尤其是初一學生,都不知道考場作文該如何點題,那麼,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考作文 篇3

有些路,是沒有陪伴的。有些事,是沒人支持的。有些人,是獨行的。

媽媽每次說到我們的時候,總是會提高聲音的分貝。是的,驕傲之心每個人都會有,我懂,就連自己明明明白驕傲不可有,但自己還是會有驕傲之心,難道不是嗎?雖然不喜歡,但是聽說幾乎每個母親都是這樣的,好友的媽媽也是這樣的。

臨近開學,總是會有人詢問,什麼時候開學啊,怎麼還沒有去學校呢。

是啊,在此之前,我們家的孩子,總給人一種感覺,比較早開學。確實,之前的學校也喜歡提前開學之類的,但是這學期有點例外,妹妹到一號纔回校。而我,比較早點,但也不是列表裏面最早的。

列表裏面有人,這兩個月,都是在上學的,就是去我之前說過的那個學校,聽說,到時候他們也是沒用週六日的,反正就是沒日沒夜地學習。額!

今天又有人跟媽媽在談論我們的學校,那一刻,自己看着自己雙腳,不由感慨,這個世界怎麼那麼大,我卻總是拘束在這裏面,怎麼也走不出去呢!此路,註定又是在別人的指指點點下走過來。高中,終究也不會如想的那麼簡單!我設想了所有不好的結果,就是不敢設想更加糟糕的結果。

今天看高中生寫的那些雜誌文,挺勵志的。特別是那些說在大學開始就考慮出國留學,然後每天都爲之努力的文章,特別感動!

只是希望自己的高中,可以和失眠說再見。感覺失眠一旦被搞定,什麼都是多餘的。此路,不會有那麼多的觀衆,何必緊張?此路,只是獨行一人,何必在意背後是否有人在注視自己?

中考作文 篇4

l 、寫文章,要注意下面幾點

(1)根據題目給的材料要進行合理的設想,選擇最佳的角度。

(2)續寫的內容一定要切合題意,並與提供的材料融合,融爲一體。寫作手法與語言要保持一致性,使整篇文章沒有做作的痕跡。

(3)如果是某記課文或根據文中的有關情節進行續寫,要充分理解原文的中心、人物、主要事件,要順着原文的思路開展合乎情理的想象,才能體現“續”的特點。

2、怎樣才能做好續寫作文

(1)要認真閱讀提供的情節

不管是提供情節的續寫,還是續編課文的故事,我們都要認真閱讀原文,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本來意圖。續寫主要是靠自己的想象寫成的,但是我們的想象必須在原情節的基礎上想象,要順着原作的思路想下去。

如“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這“意想不到”四個字非常重要。比如小朋友在早晨穿着一件漂亮的新襯衫去上學,到了學校裏,同學們看到了很羨慕,自己上課特別的認真,做作業特別的小心,心情十分的愉快,這些都是意想之中的事,是順理成章的、要寫“意想不到”的事,就不能寫這些內容。否則就不符合原作的思路。

(2)要確定好文章的中心

續寫、續編的故事,已成爲單獨的一篇文章,必須有個中心明確地表達自己的一個觀點。如新襯衫被弄髒、撕破了,該怎麼辦?續寫後的作文,要有一個正確的處理辦法,這就是觀點。再如續編《孔乙己》一課,孔乙己離開咸亨酒店後結果究竟如何?事情會發生多種多樣的變化,會有多種多樣的結局。這要先確定一個觀點,選擇一種結局。而且我們選擇的結局必須和原作者的觀點一致,要忠實於原作者。

(3)要抓住要點,考慮周到

看圖作文雖然也要想象,但是它只要把圖上提供的主要情節想得再具體一點。而續寫作文則不同,它不僅要想象事情發展的主要過程,而且要想象具體、周到,符合情理,沒有漏洞。這就要我們先想象幾個要點列好提綱,然後再細細思考。

(4)要反覆推敲修改

續寫作文與寫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也不一樣。作文時不容易進人情境,寫出來的話會很乾癟,沒有感情。因此寫好之後一定要反覆推敲,仔細修改,不僅要注意事情的前因後果,首尾一致,而且要注意段落之間的過渡,句子間的銜接,還要注意文章的感情。

(三)練習

續寫《喂——出來》(人教版語文八下15課),展開想象,從小說結尾續寫下去,150字左右。

一、什麼是改寫

改寫是一種根據原文思想內容而改變其表現形式的作文訓練方法。改寫是在原題材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改寫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在不改變原文思想內容的前提下改換表現形式,如改換體裁,改換人稱,改換敘述方法等。也可以對原文進行取捨,豐富和補充。改寫需要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分析、綜合的基本功。

二、改寫訓練的內容主要包括:

1.改變人稱,即把第一人稱改爲第三人稱,或把第三人稱改爲第一人稱。

2.改變敘述方式,即把人物對話改爲敘述形式。

3.改變文章的體裁,把古詩改爲短文,詩歌改成記敘文等。

4.結構的改寫。如將順敘改爲倒敘、插敘,或重新組織材料。

三、改寫的基本要求

1、改寫後的文章不能出現與原文不一致的中心思想。要抓住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重點部分,確定其取捨、詳略和結構安排。

2、要處理好原文和改寫文的關係,既要符合原文的意思,又應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藉助聯想又不憑空亂想。

3、要處理好不同體裁、不同寫法的關係,既要保持原文的精彩之處,又應符合新體裁、新寫法的要求。

四、改寫的一般方法和步驟

1、明確改寫要求。要想把改寫文章寫好,必須認真審清改寫的要求,明確改寫後的文章與原文有什麼不同。

2、讀懂原文。雖然改寫是一種再創作,但必須忠實於原文,不能把原文改得面目全非,隨意增刪大量的內容,那樣改弦更轍,也是不符合改寫要求的。

3、講究改寫方法,展開合理想象。以詩歌改寫成記敘文爲例,主要應做到三點:

A.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展開合理的想象和聯想,進行巧妙構思。

B.要對原文做大量的情節、細節的增補工作。如對人物的外貌、心理、語言、行爲進行較爲細緻的刻畫;對詩中提供的環境、場面、氣氛做必要的充實和渲染,形成完整的符合要求的記敘文。

C.改寫要有擴寫的基本功。

4、在代詞和名詞的使用上,仔細推敲,使之合於情理和敘述習慣。以轉換人稱的改寫爲例,應做到以下三點:

A.要弄清原文中“你”、“我”、“他”等代詞所指的對象。

B.改寫後的人稱一定要準確,不能有遺漏。在名詞和代詞的使用上,要根據上下文環境,確定用名詞或用代詞。

C.改變了人稱,敘述人的角度就變了,因此,根據具體內容,要增刪一些文字和細節。如第一人稱改爲第三人稱後,就可以增加一些人物的心理活動等描寫。

如何擴寫

一、什麼是擴寫

擴寫是一種擴充、拓展型的寫作形式,即將短小的原作通過合理的想象加以擴展和生髮,使內容更加豐富,景物更加鮮活,情節更加具體,人物更加豐滿,繼而形成較長的文章。這好比幾何圖形中的“相似性”,擴寫的“相似性”是由小擴展到大。擴寫的對象可以是一篇短文、一段話、一句話,也可以是一個提綱或一首詩等。

二、擴寫應該注意些什麼。

1、扣要點,擴寫主要情節,不可失真。

在擴寫文章時,儘管提供的材料有限,但其中會呈現事情的主要情節,也就如同一棵樹的主幹。只要在主幹中扣住幾處要點,添加枝葉,就會“枝繁葉茂”了。

2、抓重點,擴寫典型細節,不可失意。

擴寫要根據原文的中心思想、具體情況,選擇出重點,加入語言,加入典型細節,保持原文的意蘊。這樣擴寫後的文章就會更流暢順達,情意深遠。

3、找空白點,擴寫事情背景,不可失味。

擴寫作文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擴寫時,可以找材料中的空白點,把事情背 景、前因後果,由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進行廣泛的想象和聯想,把原文的味道充分調製出來,使文章有血有肉,吸引讀者。

三、、結合例文,指導技法。

1、明確內容。

從你學過的古詩詞中選取一首進行擴寫。例如:《天淨沙·秋思》擴寫(元曲)

2、提出要求。

(1)細心體會原詩的意境,不要改變原作的內容與情感;

(2)適當發揮想象,可以增加必要的細節,但不必逐字逐句的翻譯詩詞。

(3) 注意自己所選取文章的文體。

①記敘文的縮寫,要抓住原文中心,按原文的結構順序,保持情節完整,對情節進行必需的概括,還要注意保留關鍵詞語,刪去細緻的描寫;

②議論文縮寫要抓住原文的中心論點,保留分論點和主要論據,體現原文的論證層次; ③說明文縮寫要抓住說明事物的特徵和事理的本質。

如何縮寫

一、什麼是縮寫

縮寫,指在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不變的前提下,壓縮原文的字數、篇幅,使長文變爲短文。例如,影視戲劇的劇情簡介,小說的故事梗概,論文的摘要,著作的提要等。對於不同的文體,縮寫有不同的要求。例如記敘文,原作中人物的性格特徵,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局,要寫清楚。縮寫可以培養綜合、提煉和概括能力。

二、縮寫應該注意些什麼。

1、要忠實原文的中心,不能另立主題。

在對一篇文章進行縮寫前,我們要認真閱讀原文,弄清原文要表達的中心:是讚揚還是批評?表現了什麼主題?縮寫時要忠實地遵循、把握文章的中心點。

2、要忠實原文的基本內容,不能任意增減。

我們在進行縮寫的時候,應緊緊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條理。即:作者怎樣安排文章的段落?各段都寫了什麼內容?這樣結合文章表達的中心,在縮寫時減掉那些與主題關聯不大的內容,適當增添一些使語句通順連貫的詞語。就能保證縮寫的文章忠實於原文的內容。

3、要忠實原文的骨架。

我們在縮寫時,應該保持故事的基本結構,保持原來故事的主要情節、人物人稱,不能打亂層次重新組合故事。雖然原文中有些段落可以合併,但縮寫後的文章仍然要有頭有尾,層次分明,前後連貫。

中考作文 篇5

從總體來看,中考命題作文有其設計、表達方面的規律:

第一,絕大多數文題涉及的內容充分貼近學生生活;

第二,大題、寬題大大多於小題、窄題,便於考生自由選材;

第三,記敘文題大大多於說明文、議論文題;

第四,命題作文在使用數量上仍佔主流地位。

瞭解這些命題規律後,在實際應試實踐中又有哪些規律需要遵循呢?下面崔老師以中考題目爲例介紹四個要點。

1、審題上,要做到“瞻前顧後、一字不漏”

對於題目,應從頭至尾反覆領會、研讀,不得忽略一處。要審讀的內容包括:文題中有沒有點示主題的字詞、重點的語言標誌、副標題、要求、限制、隱含信息等等。在寫作中,要緊緊抓住審題得到的“信息”,步步都要緊扣文題,緊扣要求。

2、取材立意上,要做到“大中取小,以小見大”

我們先來看下面一些信手拈來的中考命題作文:“日積月累”、“凝聚”、“好奇”、“開端”、“喝彩”、““少年風采”、等等。它們的共同特徵是好像只是劃出了一個取材立意的框框,需要我們選用自己最熟悉的內容將其具體化。對這樣一些文題,要做到“大中取小”,將其“具體化”:

第一,將寬題變“窄”。所謂寬題,就是從內容上看,可以包含許多題材、素材的題目。由於它的“寬”,似乎許多材料都可以用來寫作文,我們就必須選準材料,把作文的內容“濃縮”到一個點之上,使之變“窄”,以便順利成文。如“凝聚”是一個寬題,它可以讓你聯想到非常多的事,非常多的人,非常多的現象。但我們必須從這豐富的聯想中決定出”什麼凝聚“,才能開始作文的寫作。

第二,將大題變“小”。所謂大題,其實也是一種寬題。從“意義”上看,有些題目的主題比較直露,比較追求一定的“意義”。如文題“好奇”,從“好奇”字面上看就是要求你在文中一定要點示出某種“意義”。對於這樣的題,我們可以用加“限制”的方法將其變“小”。如“誰”好奇;好奇“什麼”等。“小中見大”最爲關鍵的就是要“選點”,也就是說,要選好一個能夠讓你很好地展開記敘、議論的“點”,再從這個“點”寫下去。

3、構思上,要做到“或一點式伸展,或多點式鋪陳”

“或一點式伸展,或多點式鋪陳”這句話,可以說是中考作文構思的總策略。“一點式伸展”就是一篇文章內只將一個內容寫好、寫細、寫完整,“多點式鋪陳”就是在文章中多寫幾個內容,將它們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我們來看下面中考作文題的構思方向:

少年風采:用多個事例的組合來表現“少年”或“風采”——這是“多點式鋪陳”。

開端:可寫一個故事的始末——這是“一點式伸展”。

凝聚:或談一個觀點,或回憶幾件事情。

喝彩:可樂在一處,樂在一點;也可樂在幾處,樂在幾點。

以上舉例中,若用這兩種模式爲基礎進行變化,設計好開頭、結尾,安排好不同表達方式的穿插,孩子的考場命題作文的框架便能夠設置得完整、規範。

4、表達上,要做到“注重文體特徵,表現個性特點”

注重文體特徵,就是要充分準確地表現文體特點,而不要出現將“讀後感”寫成“讀後敘”。表現個性特點,就是要表現考生運用語言文字的技能技巧。就是要認真遣詞造句,穩妥佈局謀篇,從語氣、結構、主題方面儘量表現出自己的實際水平,力爭做到“常中出新”、“平中有奇”。這個需要孩子在平時的學習中不斷的錘鍊、積累,才能得以實用。

中考作文 篇6

山上有一個農民,種了一塊稻田,主要是靠天吃飯。最近幾年,由於亂砍濫伐,導致容易出現極端天氣,往往是這樣:要麼不下雨,河水斷流,農民連吃水都成了困難;要麼下場暴雨,河裏全是渾濁的河水,依舊無法飲用,農民爲此悶悶不樂,煩惱不已。

一個下雨天,農民信步走進山上的廟宇裏,廟裏的方丈見他心事重重,就問起了他不快樂的緣由。聽了農民的訴說後,方丈只是讓農民隨他來到河邊舀了一杯水靜靜地放在桌子上,對農民說:“雖然這只是杯渾水,你應該感到高興纔是,有了渾水,就有了可以飲用的水。”慢慢地,杯子裏的水清澈起來,杯底沉澱着一層黃泥。渾濁的河水裏的泥在地心引力下,都沉到了杯底。

“看到了吧,一杯渾水,只要靜靜地放着,不去碰它或動它或搖它,慢慢地,也會成爲清水。”方丈說,“高興是水,煩惱是泥。水和泥是相伴相生的,就像高興和煩惱一樣,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沉下心來等待。”

農民明白了方丈的意思,他不再煩惱,而是回到了家裏,在雨天的時候,就把河裏的渾水箍在水池裏,等到旱季的時候,水裏的雜質沉到水底,他就用清水來灌溉農田,滿足自己飲用的需要。

高興是水,煩惱是泥。靜下心來,假以時日,再煩惱的心都會變得平和起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