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精選】端午的作文彙編5篇

本文已影響 1.52W人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端午的作文彙編5篇

端午的作文 篇1

放假的第一天,我懷着高興的心情和爸爸及他的同事們一起坐上了去廈門的列車,一共坐了7個小時,這是我坐過時間最長的列車,好像過了一年一樣。

到了廈門,是一位年輕帥氣的導遊帶我們坐上了旅遊大巴。坐在車上導遊說:廈門話導遊叫醬油,人叫狼。在導遊幽默的講解中,我們興高采烈的'來到了有名的集美學村。參觀了集美小學、中學和大學。這裏的房子很特別,房體是採用古代的建築風格,房頂是採用福建人最喜歡的三角形屋頂,像雅典娜之門,讓人感覺好像進入了皇宮一樣,非常美麗!接着我們來到了陳嘉庚的故鄉,一看到他寫的字,我就情不自禁地大喊:哇塞!這個字真漂亮耶,就好像是電腦打印出來似的。

另外,我還收穫了一個驚喜,在去集美小學的途中,我看到有個人把糉子扔掉龍舟池裏。糉子像碗那麼粗,我就在想鱷魚吃了都要撐死,他到底再喂什麼呀?這時我看到了旁邊停着龍舟,才明白馬上就到端午節了,他是在紀念屈原老爺爺呢。讓我提前感受到了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的作文 篇2

“糉子香,香廚房。

艾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這是奶奶在端午節時教我的歌謠。記得爸爸常跟我說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裏,端午節對他是一個充滿好奇而又充滿期待的節日:在初夏那個節日的晚上,剝開一個糉子,滿屋飄香,大家圍在一起,小孩纏着大人講那個熟悉但卻百聽不厭的故事:兩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國戰火紛飛,在農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看到自己的國家面臨着亡國危運,而他心中的抱負卻無法實現,他悲痛欲絕懷抱着石頭投向波濤滾滾的汨羅江,他就是屈原;漁民划着船,四處尋找他們愛戴的屈原,他們爲了讓水中的魚兒不吃掉屈原的身體,就把糯米裹在散發着清香的竹葉裏,投到了江裏……每當故事講到這時,大人們總會指着天空說:“你看,天空中那顆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們便會擡起頭遙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尋找那顆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糉飄香,你是否對端午節有所期待呢?吃着糉子,是否能吃出糉子中的那段故事?遙望天空,隔着籠罩着的濛濛工業霧氣,是否還能望得見天上那顆閃耀的星星?

高樓大廈平地而起,大片的麥田消失了,在城市的邊緣,咱們已經很難看見“出門一望麥兒黃”的景象了。是啊,時空的變換,端午節是否也在這鋼筋水泥的擠壓中越走越遠呢?喧鬧的城市,承載着人們太多的慾望,父輩們的歡樂,是否已淹沒在城市的閃爍的霓虹燈中了呢?

咱們已經不能理解父輩們少時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隨時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糉子,而糉子的味道似乎也越來也乏味,而咱們感興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麥當勞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雞爺爺;咱們也對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興趣了,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網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鴨!對奶奶教我的歌謠,我也覺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隨時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錄製各類搖滾歌曲!

然而,咱們沒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麼嗎?咱們似乎缺少了一些快樂,缺少了一些嚮往,缺少了一些責任。在喧鬧中,咱們正在迷失方向!

端午的作文 篇3

端午節是我國一個傳統的節日,有很多傳統的節日習俗,來傳遞節日的喜悅。

清晨,我一蹦就起來了,“媽媽,做糉子去”我說道。

媽媽拿起兩片糉葉,十分熟練地捲成漏斗形,接着往裏面倒糯米,然後飛快地用繩子扎住,最後再放到鍋裏蒸,一個香噴噴的糉子就出爐了。

我覺得挺簡單的',也拿起糉葉做了起來。沒想到,第一步就把我難倒了,我老是卷不出適合的形狀,在媽媽的指導下,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捲成形。裝糯米時,我也不會掌控量,一會倒多了,一會兒又加少了,好不容易裝好,在扎繩子的時候,手一抖,又散了。我很喪氣,正沮喪呢,媽媽說“就泄氣了,一個糉子就把你打敗啦” 我不甘心又開始認真做,靜下心來,果然成功了,看來還真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接下來我又做了第二個,第三個......

中午,我們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着糉子,說着端午節的來歷與風俗。電視里正好播放着賽龍舟的場景,選手們整齊劃一的划着龍舟,鑼鼓聲,加油號子響徹雲霄,我不經感慨;真希望有一天能親自去領略一下這磅礴的氣勢,感受屈子的家國情懷。

這個端午,我嚐到的,不只有糉子的甘香美味,還有歷史文化的無窮魅力。

端午的作文 篇4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3、端午節的.習俗

一年裏,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節。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五節。是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吃糉子,賽龍舟,插艾葉,喝雄黃酒等。據說,吃糉子和賽龍舟是爲了紀念屈原。

端午節一早,我剛睜開眼,就看見奶奶在外面忙真什麼。過去一看,原來奶奶在插艾草,餐桌上還擺着用艾草煮成的雞蛋和幾個想噴噴的糉子。這時我纔想起今天是端午節。看着煮的綠綠的雞蛋和香噴噴的糉子,口水都忍不住要流下來,幾分鐘,兩個雞蛋和糉子就沒了影。

到了晚上,爺爺把飯上完了,爺爺從櫃子裏拿來一個瓶子像是藥酒的什麼東西,還要我們每個人喝一口。我問爺爺;‘這是什麼呀?’爺爺笑着說:“這是雄黃酒,喝了能避邪。”我端過雄黃酒,喝了一口,感覺辣辣的,但心裏想着:這樣我就可以避邪了,辣算什麼。

端午節過去了,但它留給我許多美好的回憶。

端午的作文 篇5

學校放假了,回到家中,媽媽問我:“明天是什麼節?”我冥思苦想了許久回答道:“明天是端午節!”媽媽又問:“端午節是怎麼來的?”我又回答說:“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名偉大的愛國詩人叫屈原。有一次,楚國和其他的國家打仗了,屈原見自己的祖國即將要被毀滅而自己又只能乾瞪眼,於是就抱着一顆大石頭跳河了,楚人爲了不讓屈原的屍體被魚吃掉,就用糯米做了許多糉子,扔到河裏讓魚吃。後來人們還做了許多木船,去尋找屈原的屍體,沒找到。爲了紀念屈原,後人把屈原跳河這天叫做端午,又正巧是五月五日。每逢五月五日人民大都會做許多糉子扔到河裏,時間長了,變成今天的端午節了”。

媽媽聽了,滿意的點了點頭,說;“明天帶你去外婆家玩。”我聽了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心想又可以去外婆家玩了,真好!第二天,爸爸開車帶我們來到外婆家,外婆見了高興地叫:“快進來,快進來!”媽媽提着幾個串糉子給了外婆,並說:“祝您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外婆笑得合不攏嘴。外公一如既往,一團和氣地笑, 中午到了,外婆撇了好幾個糉子,我和弟弟見了饞得快不行了,忽然姐姐拿着一瓶可樂進來了,我見了再也忍不住了,口水直唾流三千尺,一把奪過糉子和可樂,弟弟見沒吃的.了,就使出獅子吼功出來,“哇哇大哭”眼淚直流三百丈,我的耳朵都快聾了,我佩服的說:“哇!不愧是獅子吼功。”弟弟說:“算你識貨”便一把奪過糉子。 忽然,外婆說:開飯了!其實我的肚子早就唱起了“空城計”了,一聽吃飯了,箭一般衝了過去,棹子上擺滿了好我最喜歡吃的菜,由其是肯德雞肉,我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弟弟見了也過來了,大人們都也吃飯了。說是過 端午節。

端午節是傳統節日,全國不論是大人、小孩都喜歡,我也愛端午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