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懷念屈原作文(精選32篇)

本文已影響 1.71W人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懷念屈原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懷念屈原作文(精選32篇)

懷念屈原作文 篇1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以前過端午的時候並不知道端午節的來歷以及意義,長大後才知道端午節是爲了懷念屈原而設立的。

小時候對端午節的理解,僅僅停留於香噴噴的糉子。而本地的人們,似乎也不大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尤其是我母親,既不懂得端午節的內涵,也不記起在門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從未忘記用一雙巧手爲一家人包上幾個肉糉和涼糉。在母親的潛意識裏,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撐起一片家人團圓其樂融融的'天空。我們稚嫩的心,年年都爲糉子的清香和家人團聚的溫馨而陶醉。

漸漸長大,我才知道,端午節其實是爲了紀念二千多年前楚國三閭大夫屈原的。屈原出生於湖北秭歸,他自小就樹立了濟世救民的遠大理想。當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會景象後,決心救人民於危難之中。於是,他乘一葉扁舟,踏着西陵峽的滾滾波濤,走進了自己立志爲國的那座聖潔殿堂。然而君主昏聵,佞臣當道,他實在迴天乏力。雖然他知道要實現自己的理想“路漫漫其修遠兮”,雖然他也決心“吾將上下而求索”。然而在那樣的環境下,他難以力挽狂瀾。面對現實,他只能發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嘆息。他只能將他的滿腔憂憤訴諸筆端,爲後人留下《離騷》、《天問》等不朽詩篇後,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許這就是千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命運的縮影吧。但他愛國憂民的胸懷情操,卻隨着端午的習俗千古傳承。他堅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着湘楚大地的巍峨羣山,照耀着楚江的驚濤駭浪,也照耀着中華大地,成爲後世典範。

如今,糉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對自己說,好好享受那一份祥和愜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夠穿越兩千年的時空,來到處處繁榮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會懷才不遇,定然不會屢遭排擠屢遭陷害,他也斷不會以如此壯烈的方式飲恨楚江吧!

假若他能來到天等,眼見天等政通人和,處處和諧,他一定會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爲天等的發展出謀劃策的。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濟濟,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讓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健康穩定,他也下決心不再從政,那麼我們不妨尊重他的意願。假如願意,他可以在風景秀麗的龍角小天池邊築屋而棲,於端午朗日,面對一池碧波,盡抒詩興。也或者,他來到巍巍四城嶺中結棚而居,於端午佳節,手提一壺美酒,穿過幽靜的八角林,來到山腳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醬蘸着品嚐母親親手精做的肉糉,不時與我舉杯暢飲,那是多麼溫馨的場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發現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遠也回不了繁華的今世了!

懷念屈原,希望歷史的悲劇不再重演。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現在的每一天,細細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懷念屈原作文 篇2

當你縱身躍入汨羅江的那一剎那,我想你的心境一定是寧靜如水的。靜靜流淌的汨羅江就這樣默默地收留了你,你感到了江水的溫暖,你有一種被融化了的感覺。

在被放逐的最初日子裏,你像一個被遺棄的孤兒,衣衫襤褸,在荒涼的澤畔慢無目的地流浪,山是猙獰的山,水是險惡的水,你感到整個天空向你壓來,你胸中的憤怒一觸即發。你失去了所有的尊榮和顯赫,你在空曠的荒野中咆哮着,遠山近水迴盪着你困獸一樣的聲音。“衆女嫉餘之蛾眉兮,謠涿謂餘以善淫”。對於正直而清白的心靈,還有比這更惡毒的嗎?國家之憂,民族之慮肩於一身,該是怎樣的沉重。何苦世人皆睡,唯你獨醒啊,三閭大夫!如今落得個放逐蠻荒,流離失所,浪跡天涯……

然而,思想是可以放逐的嗎?心靈是可以放逐的嗎?

那一刻,你走向汨羅江。

死亡,沒有比這更絕望的拒絕,沒有比這更徹底的`捍衛了。

我猜想,那個你準備告別塵世的時刻,你一定冷笑了。

兩千多年前的那一刻,世界突然變得出奇的靜,沒有鳥啼,沒有蟲鳴,甚至沒有一絲風聲,你踏着初夏澤畔野花的芬芳和野草的清香,走向一個莊嚴的時刻,一個永恆的瞬間。

在憂傷絕望的時候,你一定常常回想起兒時一些瑣碎的往事吧,想起在母親身邊的日子,或者,更多地想起你所愛過的女人?那種世俗的溫情和陶醉總是讓人刻骨銘心。

然而無論如何你沒有想到你會享受那麼高的身後哀榮。

中華民族真是一個奇妙的民族,能把兩千多年前一個詩人的自殺和一種吃食聯繫起來的民族無疑是聰明絕頂的民族。據說那吃食還花樣繁多,美不勝收。然而,每當端陽,在一縷縷糉子的香味中,當你的名字連同愛國詩人的桂冠被你的同胞炫耀時,我分明看到了你眼中的淚。那種酸楚的滋味實在無法訴說……

那時,你沉默着,腰佩長劍,徘徊在蘭蕙叢生的湘江之濱。沉默永遠是最徹底的鄙視,你的沉默穿越時空,在這個寧靜的夜晚,年逼四十我終於理解了你的沉默,我分明又看見了你擦乾淚水冷笑如初了。在那些孤獨寂寞的日子裏,你一定常常躺在草叢中,凝視着古老的藍天和白雲,和鳥們聊天,和蟲們嬉戲,和大自然的一切生命娓娓而談。那是怎樣美妙的境界呀,心靈的透明讓萬物有了呼應,有了靈氣,有了神韻。這就是詩──最具本源意義的藝術。

你有了被江水融化了的感覺,你成了江水的一部分。就這樣,屈原──你的名字昭示着一種決裂和捍衛的開始,自此,這一脈心靈的清流汩汩流淌,從汨羅江到太平湖,流過漫長的歲月,流到今天。就這樣,你如炬的目光逼視千年,多少苟且者的骯髒靈魂在你的逼視下瑟瑟發抖,漸漸渺小成史冊上的一個污點,令後人不屑一顧。

宗國早已煙消雲散,人世間的浮名終將隨風飄逝。而心靈的懷念和祭奠卻永遠也不會泯滅。你思想的碎片早已灑遍每一顆多情而高貴的心。

懷念屈原作文 篇3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幾千年形成的傳統節日,更是綿延着東方文化所特有的魅力,彷彿一架古色古香的古箏,宮商角徽羽,彈撥撫滑間流淌着一曲悠長又清麗的韻律。

伴着那一排排青銅質地的編鐘,在遙遠的歷史盡頭,某一個時刻敲響,渾厚而雅緻的左音右韻,由遠至近穿越滄桑的纖塵,在一脈脈古音的漣漪層層疊起中,我彷彿置身在戰火紛爭的楚地,夜空有飛鳥掠過的痕跡,細碎的月光隨着一顆閃亮的星辰隕落,風陳肆無忌憚地一浪浪襲來,眼前的畫面在沙漏的漸遠聲裏一幕幕切換,一縷揉碎的清香拂過我滾燙的臉頰,在這斷續的梔子花的暗香裏,我終於望見了你。

在汩羅河搖動的水波里,早汩羅河吐蕾的睡蓮裏,在汩羅河一槳一槳的漁歌聲裏。

那是你嗎?帶長狹陸齋,冠切雲崔巍,被着明月佩着長劍,離開渾濁的朝堂,放逐在祖國的山水件,一人獨醒。

那是你嗎?朝飲欄墜露,夕餐秋菊落黃,自顧高馳在黑白的世道,是非的.人世間,只因爲心之所善,而雖九死其猶未悔。

那是你嗎?質問天地萬象只理,尋覓存之興廢之端,不屑賢兇善惡之報,不惜假借神奇鬼怪之說,用沙啞的喉嚨,追求一個人神共知的真理。

那是你嗎?問天,黑了嗎?涉講,累了嗎?你寬大的衣衫可沾滿了荊棘,你高擡的雙腳可泥濘難提,你猶豫了嗎?你退縮了嗎?

不!雖然你曾長太息以掩涕,但你是哀民生之多艱,雖然你曾嘆日月忽淹惜草木零落,但你操吳戈,被犀甲,帶長劍攜秦弓,雖然你也曾恐懼美人遲暮,吶喊無人旁聽,但你依然在車交錯中奮勇爭先,即使身首相離,也要讓魂魄爲鬼雄。

這就是你,一個真實的你,一個執著的你,一個憤怨的你,一個上下求索的你,一個堅貞不屈的你,正是這樣的你,是支離破碎的祖國,是飢寒交錯的百姓所必須的你啊!

屈大夫!然而,你終於沒有機會在旗蔽日的戰場,在槍林矢雨的搏鬥中完成你熱血最後的噴濺,當國被踐踏,當生靈被塗炭,無助的你無奈地選擇的縱身一躍。

是的!就是這樣震撼世人,撼動朝綱的縱身一躍,就這樣被定格成所有中國人兩萬五百年前的最揪心的一次感動,而你也把自己定格成爲了歷史長冊最孤獨的一帶風景。

兩千多年了,棕香飄遍了大江南北,兩千多年了,龍舟的蒿子也震徹了五湖四海,屈大夫,我想扶一扶你高峨的冠帶,在這偉大復興的號角聲裏,屈大夫,我想解下你的長劍,凌空一指,讓劍峯刺透黑夜,光耀出一道眩目的閃電,屈大夫,讓你的真誠和執著給龍舟上的鼓點增添力量吧。讓你的愛國和愛民給糯米上增添粘度吧。讓你的激憤和無奈門頭的苦艾增添靈光吧。同爲我們曾同你而疼痛,更重要的是,我們同爲你而滿腔豪氣。

是的,屈大夫,我們記住了你。

是的,屈大夫,我們記住了你,我們也記住了端午。

因爲,你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高峯裏最惹眼的突起。

懷念屈原作文 篇4

此日端午,此夜念屈原。

屈原,那個浪漫主義時代的仙人,那個愛國狼煙中的烽火。

他曾幾度佇立於汨羅江,望江河滾滾,奔向東南。多少塵世紛紛擾擾,多少歲月蹉蹉跎跎。國家墮落,風火連綿,佇立江前,白髮搔更短。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離騷》歲月,由他撐起國家軀殼。他創造了中國文學史上最長的浪漫主義抒情詩,顯示出了他獨一無二的政治才能。戰爭無情,摧殘無數家庭,奪走無數壯年生命。屈原感嘆自己懷才不遇,憎惡這黑暗的社會。他以自己的文采抒發着對國家的熱愛與激情,但卻總是以誤解失敗告終。

他有些無奈,甚至無望。即使自己付出再多,留下的也只是一片亡國的廢墟與哀嘆。他奮力抨擊着這個黑暗的社會,像破繭之蛾渴望衝破這千絲萬縷的地獄,飛向光明的`彼岸。可惜,一切太過黑暗,他衝亂了方向,陷入更深的地獄。

他在囚禁中怒吼,掙扎着,想要擊碎這狼狽。“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追求真理,追求光明。前方的路還很長,他說。他使出渾身解數,不屈不饒地開闢這荒涼的一切。可惜,他的愛國之心瞬間被吞噬,換來的是血淋淋的痛苦。

“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他站立於汨羅江前,望眼前一切,痛入心扉。爲何天下濁心,無人與我同志?這是我們的國家呀,這是那麼多年活下來的理由。國家亡也,痛心疾首。他有些嘲於漁夫,但又只能無可奈何。昏庸的是心,那我也就無法挽回什麼了。他滿目悵然地望着眼前的一切,陷入的不僅是沉思。

衣襟飄飄,隨哀嘆墜入水中。

留下了,如他的悲嘆般的《離騷》。

今又端午,但念屈原縈繞於心間。

懷念屈原作文 篇5

“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噢,屈公,是你嗎?當你躍身躍入汨羅江的那一刻,你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感覺到生命的氣息嗎?你瞭解江水的溫暖嗎?你的心被江水吞噬了嗎?

在你流放的日子裏,你衣衫襤褸,水在諷刺你,山在嘲笑你,整個大地都在鄙棄你,你在空曠的山野中咆哮,山野中迴盪着你的怒吼聲:“吾不能變心已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你的愛國熱情,你的一片赤誠之心,早已照亮史冊。如今卻落個流離失所,浪跡天涯……

你真的甘心嗎?不,你不甘心,你又唱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感慨。於是上天並沒有眷顧你,這個可憐的人。被逼無奈的你最終不得不選擇以身殉國,但是不曾後悔,你用生命的'弧度證明了什麼是赤膽忠心,什麼是心繫百姓……

那日,你生穿長袍,腰佩長劍,在汨羅江旁徘徊。沉默,沉默,再沉默。我終於明白你的心情,我終於明白了你的沉默。我也看到了你那愁苦的面龐,在那些寂寞的日子裏,你一定與山鳥蟲魚爲伴,與草花樹木爲友,和自然的一切娓娓而談。這就是你,是你的人生你的境界。

當你縱身跳如汨羅江的那一刻,註定了你與江水融在一起,也註定了你的一生是輝煌的,更註定了你是一名人生的鬥士,孤獨的強者。

然而你卻死了,死得其所,重於泰山。雖然您隕落了,但是文學史上升起了一顆璀璨的明星,引領着下一代子子孫孫爲國家效力,爲祖國奉獻。陶明不爲五斗米折腰;李白用世間最強音喊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杜甫用嘶啞的喉嚨聲唱出“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陸游告誡子孫後代“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言……他們都在您的影響下在艱難的環境中跋涉人生。

有這樣的影響下一切都直了,安息吧,偉大的詩人。我敬愛的屈公。

懷念屈原作文 篇6

歷史的波濤,會捲走河底的沙塵,但深沉巨大的磐石卻穩穩地沉澱下來供後世瞻仰。

我似乎又聽到屈原在吟誦着《漁父》向我走來……——題記

“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

在《漁父》中,屈原這樣向漁父也向我們解釋着他被無情流放的原因。

此時他已顛沛流離多時,身心潦倒不堪,卻仍然驕傲地訴說着自己的“清”、“醒”。

他難道還不明白正是自己孤行到底的“清醒”把他推向了潦倒的邊緣嗎?他當然知道!面對漁父的善告,他再次激昂憤慨地大呼:安能身之察察而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實際上,這是堅守理想的他在告誡疲憊不堪的自己,在鼓勵幾近崩潰的自己!

這不能不讓人以之動容啊!屈原,他的'一生都在爲實現“美政”的理想奔走呼喊,即使遭人排擠,即使被貶流放,即使失意一生,也不改初衷。

也許有人會像“漁父”一樣,認爲他這樣做有些不值。

可是,如果人人都爲了享樂苟活而放棄自己的理想,這世界將變成怎樣?

懷念屈原作文 篇7

又是一年端午至,日子浸潤在糉香中,心情濃得化不開。腦海中不斷翻騰着九歌、天問、雲中君、湘夫人夜裏恍然入夢,屈子,你終於且行且吟向我走來。

汨羅江畔,天風浩蕩,你長髮飛揚,衣袂飄飄,雙眉微蹙,形容枯槁。你踽踽獨行,雙目含淚,仰首問天,天地寂然。這是個失聲的時代,歷史彷彿被一雙無形的手扼住了咽喉。你,徒留悵惘。

屈子,黑暗籠罩住了你!

楚王的怒、黎民的苦、向郢紛飛的戰火、子蘭脣間發出的嘲笑、羣小喋喋不休的碎語你的命運,在羣小的脣舌間碾磨、擠壓、揉搓、沉溺。你如漂萍,在時間之河逆流而上,只爲心中的忠!

居廟堂,不能爲民解難;謫鄉野,不能替君分憂。落寞憤慨鬱結於心,悲傷絕望奔突於胸。罷!罷!罷!怎能與世間污濁同流?你縱身汨羅,披散的發,在水面綻放成黝黑的花。盪開的漣漪,是華夏千萬年來最沉痛的淚!那綻放於江面的花朵無限鋪展開來,沿着汨羅江水進入永恆。屈子,你以下沉的姿勢,上升到一個令人仰視的高度!

聽信讒言的楚,伸手握住的,是一紙空茫和客死他鄉的'屈辱結局。國之命運已隨着零落成泥。楚人憤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信念深入骨髓,可是你的忠魂依然在故土遊蕩?當楚人劉邦建立起統一的大漢王朝,血色殘陽之下,依稀可見,你從時光深處走來,峨冠博帶、環佩鏗鏘。

時光流逝千年。屈子,你的悲天憫人、你的浪漫詩篇永遠燦若星辰,輝映着五月,輝映着華夏。

香草氤氳成你的氣息,在天地間瀰漫,歷久不散;糉子飄香,拋入歷史長河,是對你最深沉的思念!

懷念屈原作文 篇8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後來,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爲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着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着難以抑制的憂鬱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

公無前229年,秦國攻佔了楚國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鬱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襄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佔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同時拿來了糉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

從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划龍舟,投糉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爲“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

迄今爲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糉子都與屈原聯繫起來。俗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爲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糉子樣。

懷念屈原作文 篇9

端午節是國內的傳統節日,大部分人覺得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聽老師講其實端午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有些覺得是爲了紀念伍子胥,有些覺得是爲了紀念孝女曹娥,有些覺得是古越民族的圖騰祭,有些覺得是龍的節日,有些覺得是5月是個毒月,5日是個惡日,大家爲了去惡毒,辟邪免災而形成的節日,還有些覺得與夏至有關。

端午節對於大家孩子來講是吃糉子,看大大家划龍舟。記得每年的端午節前,奶奶總忙着去池塘邊採摘一些新鮮的蘆葦葉,然後用開水燙一燙,浸泡在水中。奶奶從櫃子中的罈罈罐罐裏倒出紅豆、紅棗、花生、蠶豆等把它們也浸泡在水中,然後把上好的智學網糯米淘洗乾淨就開始包糉子。奶奶的手真巧,能包各種花樣的糉子,只見蘆葦葉在她的指尖間翻舞,不一會兒就包好一個有棱有角、漂漂亮亮的糉子,有時我也跟奶奶學包糉子,蘆葦葉在我的手中就是不聽使喚,包着包着糉葉就散開了,奶奶就面對面教我,經過幾次嘗試,我也能包好一個糉子,但跟奶奶的'相比就是一個大草把,一點也不像個糉子。

端午節這天除去吃糉子,家家門前還要掛上菖蒲、艾草,吃“五紅”,用艾葉洗澡,如有癢瘡這種皮膚病,早晨就早早起來採集一些花草上的露水塗在患處,據瞭解非常靈驗。中午大家早早吃完中飯,聚到河邊看划龍舟比賽,當時是鞭炮齊鳴、鑼鼓喧天,掌聲、“加油”聲響成一片。

端午節的到來,意味着盛夏的到來,對於農村的大家來講就是“三夏”大忙的到來,過去爺爺、奶奶要頂着烈日割麥子、插秧,目前好了,收割麥子有收割機,插秧有插秧機,村子裏裏組織了農業合作社,農民賣糧、賣棉、賣菜等不需要愁,同樣端午節過得非常高興。

令我最難忘的是去年的端午節,爺爺生病了,奶奶既要照顧爺爺又要幹農活,忙裏忙外,端午節就不計劃包糉子,讓我去超市買一些糉子回來,但我想我已經長大了,應該爲奶奶分憂,趁放端午節假我忙着採糉葉,包糉子,煮糉子,雖然沒奶奶包的糉子好,但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糉子心中美滋滋的。鄰居家小剛,他父親、母親離結婚以後,母親遠嫁他鄉,父親在外打工,極少回家,他奶奶去世後,他就與爺爺相依爲命,端午節時他爺爺不會包糉子,只能眼巴巴望人家吃糉子。“小麗,送些糉子給隔壁的小剛家。”我端着自己包的糉子飛快地朝小剛家走去。

端午節給我的童年帶來了快樂,今年的端午節快要到了,我要和我的家人一塊歡度這個佳節。

懷念屈原作文 篇10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你,屈原。你留下了這千古絕唱,把忠烈之酒撒向江中,將一身忠義留在人寰。

面對國軍的昏庸,面對奸臣的排擠,面對破碎的山河,面對自己壯志未酬的困境,你無力迴天。

面對同僚“不要拘泥”、“隨和一些”,和權貴們同流合污的勸告,你發出“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的錚錚豪言。

楚國的`都城被秦兵攻破,那時你精神上是受到了多大的打擊,眼看國破之難,卻又無法施展自己的力量,憂心如焚,在極端失望和痛苦中,你爲自己的懷才不遇而悲憤,頹敗地拖着沉重的步伐向汨羅江畔走去,吟唱着“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的悲腔。你毅然投入奔騰的江流。

汨羅江的一聲巨響,滾動一江夏暖春涼。這一瞬間,你帶走了自己的愛與恨、眷戀與無奈。對你來說,終究還是得到了解脫,只是你選擇的方式不同常人,你可能會認爲,只有天堂纔不存在饞臣、不被排擠。

又是一個五月天,屈原,你聽到了鑼鼓聲,看到了彩旗飄揚嗎?那是人們對你這位忠士、烈士的懷念啊!瞬息的改變,卻留下了永恆的芳香。你的壯舉,永駐人心。

懷念屈原作文 篇11

2000多年前的悲憤,2000多前的憂鬱。屈原,我很同情你2000多年前的心情。

2000多年前的一天,天空出奇的陰霾,山失去了往日的青色,水不再幽幽。你衣衫襤褸,失望至極。走上了汨羅江邊,你仰望火紅的太陽,是否憂傷?是否願天帝不公?是否羨慕太陽能發出奪目的亮光,而自身卻遭誹謗、排擠?

你多麼想力挽狂瀾,拯救國家和人民。可是世俗的觀念使你屢屢受挫。國家漸漸衰敗,而你卻只能看着它內憂外患,不能拯救於它。這般無奈與憂愁,在2000多年前的那天有誰能理解?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你的執着,你的不屈不撓是多麼可貴,可到最後你還是得淪落到悲憤投江自盡的場面。你離真理是那麼近在咫尺,卻又只能觀望而觸摸不到它,這般無可奈何,使你感嘆: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不僅是你,連我這個後來人也不禁感慨萬分。我多麼想幫助你,卻又只能認命那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現實。或許世間不獨有你的百般無奈。

你的.一句句詩不僅使2000多年前的百姓哀痛異常,也使今天的我們感觸萬分。你並沒有被世人所遺忘,你的抗爭,你的捍衛,就算是不能挽回大局,也是我們應該悼念你的理由之一。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不錯的,正因爲你,使得我們華夏兒女在抵抗外敵時和你一樣不屈不撓,一心只想着國家的安危,真正和你一樣做到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對此,或許你會感到幾分安慰。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今年端午雖已過去了許久,但我怎能忘記屈原那份不屈不撓的精神?

懷念屈原作文 篇12

自屈原投江以後,他一直被人們所懷念,我也不例外。人們爲了紀念這位偉大的人物,將屈原投江的日子——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在每年的端午節,人們都要佩戴花花線、荷包,喝雄黃酒,還要吃糉子和賽龍舟,這種習俗已經連續了兩千年之久,這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屈原以自己強烈的愛國之心和嫉惡如仇、潔身自好的高風亮節,贏得了後人對他的永世敬仰!

我很敬佩屈原。

屈原,生於戰國時期,楚國人,有一段時間深得楚懷王的賞識。楚懷王對他言聽計從,百依百順。而屈原此時就有了一個實施美政的:上有一位舉賢任能的君主,下有一羣竭智盡忠的臣子,國家就能富國強兵,而且屈原認爲他一定能實現他的政治理想。看到這裏,我不禁敬佩他遠大的志向和無比耿直的性格。然而好景不長,不久便遭到了上官大夫的嫉妒,

懷念屈原作文 篇13

最近,我對《數理化通俗演義》這本書愛不釋手,裏面的每一回都向我演繹了一項人類偉大發現或發明的誕生過程,但讓我沒想到的是還有屈原和他的著作——《天問》的事情,更沒有想到屈原通過一篇《天問》接連問出了整整172個包羅天文地理、日月星辰的問題,推動了後世探究之路。

我合上書,眼前彷彿出現了屈原那瘦長的個子、清癯的臉龐和眼神中呈現出莊嚴的沉思,他正頭戴高高的'帽子,身着齊腳的長袍,穿過齊腰深的白艾,踏着岸邊的蘭草。他明亮的目光掃過天邊的白雲,掃過江面遠處的煙波,在洞庭湖畔吟誦《天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只有寥寥數語卻道出了古人對天地、自然、萬物的思考,我不禁想問屈原:“究竟是怎樣的動力促使您對天地乾坤進行如此深入的思考,以至於對後世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

冥冥之中,屈原似乎聽到了我的提問,他那帶着楚辭特有的語調悠悠響起:“天地如此神奇,世界變化無窮,我們身邊每一個平凡的事物都蘊藏着神祕的信息和力量。一朵白雲、一條溪流,一棵花草樹木,一座高山,都值得我們去仔細觀察、思考、探究,我們不但要問天、問地,還要問世間萬物,甚至問你、問我、問他,身邊的任何人、事、物都值得一問,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多問,多問才能多知。”

聽了屈原的“密語”,我的腦海中一片清明。是啊,如果沒有屈原那種敢於“問天”的精神,沒有柳宗元在《天問》基礎上的《天對》傳承,那麼我們也許看不到這兩部曠古爍今的鉅作了。因此,問,是一種精神,一種品質,一種學習的方式,更是在一種探求真知的責任。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人非聖賢,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難免有諸多疑問,只有多問才能解答心中的疑團,獲得更多的知識。

懷念屈原作文 篇14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

與詩人有關的而且是全民族的節日,恐怕也只有屈原了。如今我們對於屈原的理解或已離歷史上真正的屈原很遠,我們所能記錄的也只是他生平事蹟中支離破碎的一角,但是他的精神卻被許多人懷念着。

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屈原,屈原的意義也因爲有這些理解,而越來越豐富,其影響也越來越深遠。傳說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原並不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但屈原之所以如此深刻地影響歷史,也許正是因爲他的失敗。這是理想對現實的失敗。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面臨質疑和失敗的時候,當我們的獨特個性與大多數人發生衝突時,堅持自己的意見和觀點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們往往會選擇避免發生衝突。唯獨屈原,既要堅持個性,又要堅持以自己的個性去改變世界,以個性去融化冰冷的現實。他以古代的`聖賢作爲自己的榜樣,但是卻感受到了無限的委屈和孤獨,他的作品大多數都是在訴說這種委屈和孤獨,甚至覺得沒有一個人能理解他。他爲大多數人謀福利,但大多數人都不能理解他,甚至他的親人都罵他、不支持他,還要他屈服。在別人的眼中,他太固執、太鑽牛角尖,不容易溝通,屈原就只能死在孤獨之中。而在他逝後,卻被人們懷念和追悼,正是因爲他的這種無所畏懼的勇氣和永不妥協的執着。

端午節對屈原的紀念使我們永遠記住了這個悲劇而光輝的英雄,也鑄就了我們國家和民族珍貴的文化傳統。鮑鵬山說:“是我們以血肉之軀支撐着真理與正義,而不是真理與正義在支持着我們的事業!”端午時節憶屈原,我要學習這種固執和倔強,也要學習他作爲詩人的溫暖和善良,讓他激勵着我,陪伴着我,一路前行。

懷念屈原作文 篇15

又是一年端午到。包糉子、賽龍舟、飲黃酒……中國各地都在以大致相同的方式紀念這個傳統節日。但直到現在,對於端午節的起源民間有着不同說法:楚人紀念屈原,越人紀念勾踐,吳人紀念伍子胥和曹娥……最被普遍接受的一種說法是紀念屈原說。唐代詩人文秀有一首詩這樣寫到“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據說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流放汨羅江畔的愛國詩人屈原聞訊楚都被攻陷後,悲憤交加,自沉汨羅江。沿岸百姓紛紛引舟搶救,並拋灑食物防止魚蝦傷了屈原的遺體。此後每年的這一天,當地羣衆都要舉行這樣的活動,表達對他的懷念之情。從此,划龍舟、包糉子成爲端午習俗的主要內容,這一習俗也逐漸被人稱爲端午節的由來。屈原是一位跨越時空、體現中華民族精神的典範。他滿懷愛國主義精神和追求真理的理想主義精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他的信念!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一個民族,沒有偉大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屈原在執著追求人生的.永恆、價值、理想的時候,時刻關注着國家的興衰。然而,屈原的下場卻是個悲劇。

我想如果憂國憂民的屈原身在今天,看到今天的中國是如此強大,看到全國各族人民萬衆一心抵禦各種災難,屈原還會去投江嗎?今天的我們是何其幸運,身爲中國人,我們繼承了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執着追求真理的光榮傳統,我們相信明天的中國將會更加強大、更加繁榮富強!“糉葉飄香,端午吃糉,緬懷屈原,永生不忘!”期盼下一年的端午。

懷念屈原作文 篇16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損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對,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了。端午節在農曆的五月初五。

端午節其實還有一個故事呢!這個故事發生在戰國晚期,楚國有一個大臣叫屈原,他去齊國想讓齊國和楚國交爲盟友,在這期間,楚國和秦國發生了一件大事,秦國想和楚國聯盟打齊國,還讓楚國的君主一起吃飯,這件事傳到了屈原的耳朵裏,屈原就不在齊國住了,連夜跑回楚國,到了楚國以後,屈原就強烈勸阻楚王不要去,可是楚王根本聽不進去,還是要去秦國,屈原見楚王非要去,就不勸阻他了,結果,楚王去了以後,就被秦王殺了,楚國就滅亡了。屈原大哭一場,投汨羅江自殺了。

人們爲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屈原,不讓魚吃掉屈原的身體,便往江裏扔糉子,也就有了吃糉子的習俗,除了吃糉子,還有賽龍舟,掛艾蒿等習俗。

糉子有紅棗、豆沙餡的等等等等,有很多,但是我最喜歡豆沙餡的'。我過節的時候豆沙餡是吃的最多的。但是我也會偶爾吃一些別的餡,但是遺憾的是,這裏湖很少,所以賽不成龍舟。但是我也可以看一些賽龍舟的視頻。

我最喜歡端午節,我也喜歡端午節的習俗。我最喜歡的愛國詩人就是屈原,屈原不愧是一代愛國詩人。

懷念屈原作文 篇17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大臣,他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撤職趕出都城流放到別處。在流放中,屈原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自己有無能爲力,他心如刀割。於是,在五月初五那天,屈原寫下了絕筆《懷沙》,然後便跳進汨羅江自殺。

我們小學生也要向屈原學習愛祖國、愛人民,作爲班集體的一員,我們應該熱愛班集體、愛護班集體的'每一個人。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節,我們青少年兒童就合唱這首朗朗上口的兒歌。

端午又稱重午,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系在一起,比如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各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黃”字,還要穿“五毒”的小褂子,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一大早,人們都去看賽龍舟。比賽場上的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生龍活虎。發令槍一響,龍船似離弦的箭,又象猛虎下山,威不可擋。隊長一邊打鼓,一邊爲隊員們加油,在震耳欲聾的鼓聲下,隊員們的力氣也好像漲了三分。

懷念屈原作文 篇18

“寧溘死以流亡兮”,爲何?

哺吮了五十七年人間煙火,卻落得靈魂離體,爲何?

造就了《離騷》,《楚辭》,應精忠報國,最終卻落得義憤投江的宿命,爲何?

何謂官場?正面試懷才報國的地方,背面則是常年的封建與黑暗。在這悽風苦雨間,你往精忠報國,又望潔身自好。這永遠,只是一個偉大的夢。當夢醒時,就會發現何謂炎涼世態。曾經一時無兩的才能以及的孤潔傲岸換來的`則是萬劫不復。

不公平?在被封鎖的年代,即便如何呼喊,痛哭,公平也是可望不可及。於是,一場悲劇就上演了。

罷黜,讓你對浮世的繁華絕望,放棄了自己的理想,甚至生命。

你顫抖着,即使現在是和熙的五月,卻找不到一絲溫暖。看到四下烽煙俱淨,你在思索着什麼?還擁有那在風、雨、雷、電、雲、月以及鳳凰和龍的陪伴下,在天空馳騁,上天下地追求理想的壯志凌雲嗎?

已經沒有了,也許已經感覺到你自己的一生,應該完結了。大半生淪落至此,你還堅信洶涌的黑暗不能磨滅光明嗎?

眼前就是千丈的汨羅江,水波不興,游魚浮萍,莫不是你所向往的寧靜?事以至此已經再沒有什麼可以牽絆你的了。衣服,留在岸上吧,它不過是在人間的煩瑣。縱身下跳吧!汨羅之水甚涼,但可知其也會爲你沸騰。

就徘徊於江水中吧,找一個方向,找到所夢寐的雲霞,找一個屬於自己的極樂。害怕下沉?沉下去的,是肉體,但得到昇華的,是靈魂。

於是者,在江中沉浸,浸出苦澀的浪漫,編制了一個瑰麗的浪漫主義藝術傳奇。讓這個人間的五月披盡了風腥與哀憾,只因汨羅江將你埋葬。

離開吧!徑步地走向極樂,帶着還沒有實現的夢離開吧!

你已經成爲傳奇!

懷念屈原作文 篇19

今天是端午節,外婆決定包食餅筒。於是就一大清早的去買包食餅筒要用到的'餡兒,有:綠豆芽兒、洋蔥、豆腐乾、茭白

炒好之後的菜也有許多:炒豆芽、炒豆腐乾、蝦仁炒茭白絲

等外婆用熟練的手法做好皮的時候,我便馬上洗好手,準備好自己動手包食餅筒了。我先拿來一張皮,然後夾起炒麪放到皮的一側鋪平,然後又陸續夾了炒洋蔥、炒雞蛋、炒肉等等,之後把皮的兩端包進來,最後把它捲起來。

做好之後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吃起了食餅筒。

懷念屈原作文 篇20

端午節爲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爲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有吃糉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賽龍舟的`習俗。

懷念屈原作文 篇21

戰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很受楚懷王器重,因爲有別的奸臣在楚懷王的`面前詆譭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

公元前229年,秦國派使臣請楚懷王前去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進宮叫楚懷王別去,楚懷王不聽,還把屈原趕了出去。

楚懷王一進秦國就被關起來,楚懷王十分後悔。隨後秦王攻打楚國,楚國被打敗了,屈原聽到這個消息後,在五月初五這天,投入汩羅江。人們爲了紀念他,把這天稱做端午節。

懷念屈原作文 篇22

今年的端午節,第一次作爲法定假日,是一個劃時代的文化大事,是標誌性的文化事件。從民間意志的維繫與傳承,到國家意志的規定和推動,端午節,作爲一個具體的文化符號,折射出傳統文化在我們這個時代的逶迤足跡。我們可以畫影圖形,去追溯歷史,也可以望梅止渴[注: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去神思未來,但如果缺少當下的反思,不能從現實角度對端午節進行人文反思,那麼,一個傳統節日將又會淪爲消費主義行爲,會像中秋節一樣,成爲公關社交的'節日,遠離了文化的本質。

屈原和端午密不可分,一個現實的知識分子,和一個節日意義,互相勾連比附,這在中國傳統的節日裏,都是非常少見的。

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知識分子,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不願做亡國奴的他,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注: 忠於自己的國家而獻出生命。]。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糉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屈原就是端午的精神的根柢。但是,我們對屈原的評價和認可,到了怎樣一個文化高度呢?甚至,在今天吃糉子、賽龍舟的時候,我們想起屈原了嗎?

端午節,如果離開了對“屈原”這位人文知識分子模範的思念與文化認同,就失去了端午節文化“失範扶正”的根基,如果傳統節日的復興,不能推動人文學科的復興,那麼我們就會永遠生活在人造的光源下,光線足夠明亮,足夠溫暖,但是沒有成長,沒有愛,沒有白天和黑夜的更替,也就沒有理性的明天!

懷念屈原作文 篇23

屈原,一個可與日月爭光的人,一個爲國爲民的英雄,也是一部悲壯的史詩。

亂世

天地不仁。當春秋戰國天下大亂之時,才人輩出,百家爭鳴。而屈原,就在這麼一個戰爭紛紛的年代出生。是上天設計好的命運?還是他自己註定得承受這痛苦:空有一身的理想,卻不能得到施展;一身正直,卻被小人陷害;一顆愛國之心,卻最終只能看着國家滅亡……然而他在不斷奮鬥,奮鬥,他堅信自己一定能夠幫助國家興旺起來……

一句離騷,讓天下人知道了帝王權貴的`醜陋;一句天問,喚醒了天下人沉睡的良知;一曲九歌,傳唱了世間一切可傳唱之事。他的詩詞,沒有李白的灑脫,沒有李清照的婉約,沒有辛棄疾的豪放,但正是他那脫俗的詩詞,讓人領略到了語言的精妙。“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土爭先。”我彷彿感受到身穿戰甲手拿武器的戰士,抖落厚重的征塵,把戰友的頭顱擱置頸項的慘烈。這是屈原在悲歌,在祈禱。

愛國英雄

他,懷着報國的理想,帶着滿腹經綸來到政治舞臺。這是英雄展示自己的舞臺。他勵精圖治,大整朝綱,然而,正是他的正直,也給他帶來了災禍:蒙受小人禍害,被2次流放,親友相繼被迫害……但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才造就了這麼一位舉世無雙的英雄。

結局

然而,他也是人,即使他有卓越的貢獻,脫俗的才華,還是擺脫不了世俗的結局:他走到汨羅河邊,望着那滔滔的江水,“舉世渾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蒼涼的聲音刺破了黑夜,彌散在風雨中。萬聲寂靜,星光早已隱藏起來。夜,更加幽寂;風,更加放肆;雨,更加張狂。屈原抱着一塊石頭,縱然跳到水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聲音,在大地上空,久久盤旋。

這難道就是英雄的結局。

日月輪迴,斗轉星移。

每年端午,屈原,你又可曾看見,中華兒女,從你身上繼承的精神和對你深深的追念呢?

懷念屈原作文 篇24

端午節的來歷是爲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據記載,公元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睜睜看着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卻無能無力,他心如刀割,於五月初五投汩羅江而死。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大家包糉子,賽龍舟,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每當小朋友唱起這兒歌時,人們就知道端午節要來臨了,

一轉眼,端午節來臨了,一大早起來。吃過早飯後,就匆匆忙忙地出門去看賽龍舟了。剛來天鵝湖只見從遠處划來了十幾條龍船。龍船偏長細窄。龍頭有黑。灰。紅等顏色。很快,比賽開始了。選手們爭先恐後,不甘落後。觀衆們也在一旁加油鼓頸。就要接近終點了,選手們敲鑼打鼓,唱着打油詩。到終點了,來自荔灣區的選手獲勝了。接着就是最有趣的'“搶鴨子”遊戲了。資助方和一些好事的富人不許多鴨子仍進水中。選手們從船上跳進水裏抓鴨子,抓到的歸自己。圍觀的觀衆也不甘落後,紛紛跳進水中。場面一片混亂……

比賽結束了,我回到家中,吃着香噴噴的糉子,一家人說說笑笑,開心極了!端午節也將隨着笑聲一直留傳下去,成爲全世界人民的節日。

懷念屈原作文 篇25

舉世皆濁而我獨清,衆人皆醉而我獨醒。音波起伏,樂讕鏗鏘!

屈原的悲哀是大悲哀,是徹徹底底的悲哀,是慷慨悲歌之音。那連綴着英雄氣短的傲然之氣與天、地共鳴。遙想項公,佇立石畔,嘯風吟月,劍佩香囊。悠悠江風迎面拂來,吹亂了披肩散發。歷史,就像沉甸甸的重錘,給予他深深一擊,氣象蕭蕭,他不隱退,不吟詩,不屑一顧。他傲然賦詩"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孱孱流動的汨羅江,感化了逼人的寒氣,帶走了屈子那傲然的詩,永不停息的奔向遠方。

屈子就如同晚霞的餘赭,如淡淡的虹,如黃昏裏的暮靄。歷史存留下的時間與空間,並不慷慨地賜予他。爾後,倏忽,白影,一閃,他的壯舉——"縱身汨羅江"!

屈子雖去,其魂不朽!

屈子之魂,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憂民魂!

他喝盡了杯中酒,卻揮不盡憂民淚,對於黎民百姓,他只有選擇淹涕,是的只有淹涕。他的憂民魂,如北風的聲聲馬嘶,南風的嗷嗷虎嘯,東風的悽悽龍吟;他的憂民魂,更如那孱孱流動的汨羅江水,流東留,永不停息!。

屈子之魂,是"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的高潔魂!

他食花飲露,清眼洗耳,"恐俗之污兮",他新沐彈冠,新浴振衣,"恐塵之染兮",朝搴木蘭,夕攬宿莽,"恐年歲之不與",他的高潔之魂,如那連天而去的烈雁,絲毫不願久駐於凡,他的高潔之魂,更如那綠綠的.清蓮,出淤泥而不染。於是,肅然成詩:"制芰荷以爲衣兮,集芙蓉以爲裳"。

屈子之魂,是"亦於心之所善兮,雖九死而猶未悔"的愛國魂!

他重視人才,栽培芳草,卻造出了一片荒穢——勢力小人。他一心輔佐君王,君王卻聽信奸吝將他放逐。他實施美政,聯齊抗秦,革新政治,卻遭到親秦派的猛烈迫害。君王閉目塞聽將他放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麼?孤帳,燭光殉爛,酒令人消魂。他卻吟出了"指九天以爲正兮,夫唯靈脩之故也"的詩句!

陸游曾吟頌:"阮湘流不盡,屈原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郢破,國破,人亡,家亡!一幕幕的悲劇,是一曲曲的悲魂曲,竦竦的寒風,讓人不寒而慄,殘陽照着江面,幕藹籠罩着江身。孰知,寒風過去不是溫暖,殘陽之後不是滿日,幕藹之後不是黎明?

假使幸如陸郎所言,莫要說歷史的動輒鉅變,莫要說屈子的悲歌錯雜迭出,縱然阮湘能流盡,終究是那句:"屈子當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躍衝向萬里濤"的悲壯之魂!

懷念屈原作文 篇26

屈原他是一個堅強不屈的人,令死也不要自己屈服。

在《屈原》全劇中,第一幕的時候如果沒有秦國丞相張儀和楚懷王的寵姬南後這一陰惡的插曲,“漫步橘林”的美好也許會一直長久下去。而從這一幕屈原教育宋玉如何做一個好人,一個正直不阿的人也可以感受到他人品的高尚,而這也爲第三幕的.結局做下了一個鋪墊。

第二幕,朝廷的陰險與爭紛使屈原免職。從這也可看出屈原不是一個很有謀略的人。謀略用在好人之手不叫奸詐。一個人如果真心報效國家,在遇見危害國家利益的奸詐小人時,所用的不應是“天真”,一味的等待又無可奈何。他沒用智謀反擊,使他們離開這個“平臺”中,而不再受此威脅。因爲即使小人一次失敗,難免不會再犯。必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第三幕,因爲靳尚等人的誣陷,幾乎所有人都不相信了他,從這裏也看出這些人的不明事理。其實也不應該這樣說吧!是朝廷奸臣太多,屈原即使反抗,也會失敗。但從這一點也可以說屈原太清高,如果他肯舍下自己的清高和姦臣關係拉擾卻不做謀害國家利益的事,這也不是“出淤泥而不染”麼?

在第四幕,屈原的堅貞不屈直得感嘆,寧爲玉碎不爲瓦全值得讚賞。但是,這明知徒勞卻毅然反抗,他是莽撞,也可以說是做最後垂死的爭扎,但楚懷王卻並不信任他。但此時也爲楚懷王令可信其奸人之道也不信忠臣之言的結局做鋪墊。

最後結局悲慘結束:死了嬋娟,做了逃犯。這就是屈原忠心換來的結局,無數的酸心和無奈。一個人又怎麼敵得過這滿朝廷奸臣的那被利益貪昏頭腦的君王呢?

懷念屈原作文 篇27

昨夜子規聲啼催,今朝汨羅帶淚歸。

《離騷》一曲哀民生,誰人誦之不含悲。

屈原,這位本欲厲治革新的偉大詩人,因小人諂害,終未被重用,且橫遭流放,眼見國破民苦而無力迴天,痛不欲生,投了汨羅江。

"長太息以掩啼兮,哀民生之多艱。"人民的流離失所,撕扯着他的心肺,空懷着滿腔的報國志而無法施展,他的苦悶可以想見,投江,成了他解除痛苦的唯一選擇。

人民爲紀念他,因之有了糉子,有了賽龍舟,有了端午節。

兩千多年過去了,如今的'農民,不僅免去了農業稅,還有了糧食補帖。從農民的笑臉中,我們似乎可以想象偉大的詩人屈原若在,見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政治昌明,祖國昌盛,一定會重寫《離騷》將其詩句改爲:"長欣喜以歡呼兮,興民生之多光。"

祖國正向富強邁進,人民正向小康飛奔。欣逢這樣的盛世,汨羅江不再嗚咽,歡快地向前奔流着……

每到端午節,偉大的詩人屈原,留給我們的是更多的歷史反思。

懷念屈原作文 篇28

一年一度地端午節快到了,家裏開始置辦節料。媽媽買了許許多多的艾葉,準備包糉子。我和弟弟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

只見媽媽把艾葉折成漏斗的形狀,用勺子把餡兒放進漏斗裏,用一葉艾葉把囗包住,一個糉子就包好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包起糉子,果然又容易又好看。

到了端午節那天的早上,我們一家人早早地起牀,一起圍着桌子吃糉子。弟弟嬉皮笑臉地問爸爸:“爲什麼端午節要吃糉子?”爸爸說:“因爲人們要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愛國詩人屈原投江自盡,人們爲了?讓他的`屍體被吃了,所以人們把米飯裝進竹筒裏扔下江,這樣魚就不會吃屈原。而且端午節還有佩香囊的習俗。”聽了爸爸的話,我和弟弟受益匪淺。

吃完了,我們全家人打開電視,看起了賽龍舟。大家津津有味、聚精會神地看着開幕儀式。來到現場看賽龍舟的人絡繹不絕,會場上人山人海。賽龍舟活動開始了,一艘艘龍舟上,龍的眼睛雕刻得炯炯有神、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坐在龍舟上的人穿着一樣的衣服,頭上繫着一條綵帶,像一羣威風凜凜的大將軍,吸引着人們的眼球,大傢伙都目不轉睛。只聽裁判一聲令下,領頭的人擂起大鼓,後面的人划着船漿,大家都你追我趕,不分上下。只見啦啦隊在一旁加油,場上聲勢浩大。最後,3號龍舟以絕對地優勢贏得本次比賽。3號龍舟的人領了獎勵,高興地走下臺,市民們用熱烈地掌聲結束了本次比賽。

在這個端午節裏,我感觸頗多,感受到了人們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和懷念以及端午節對人們深刻的影響。

懷念屈原作文 篇29

端午節已悄悄地向我們靠近,早晨時分,街道上一片喜慶,有的店裏掛起了火紅的燈籠;有的早早地就在排隊觀看賽龍船;還有的屋裏飄出了一陣陣糉子的清香……

說起糉子,波濤洶涌的腦海中跳出兩字——美味。我最愛吃的是肉糉,解開那細細的繮繩,剝開碧綠的糉葉,香味便撲鼻而來。那雪白的大米已經變得鬆軟而黏稠,還能看見那被夾在中間的`五花肉,一看就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嚼在口中那油而不膩的糯米根本不像人間的食物,“應是嫦娥擲與人”!糉子在口,那糉葉的清香已鑲嵌在米中,沁人心脾,這使我不由得想起那以身殉國的屈原。戰國時期,秦國已呈虎狼之勢,楚國正被慢慢吞食,而在楚國內部,奸臣當道,一身傲骨的三閭大夫,被拒之千里,空懷一肚興國抱負!在流放途中,他望了望那座雄偉而空虛的楚宮,決然地投入汩羅江內……

一代忠臣沉默江裏!“路漫漫而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生的路漫長而朦朧,沒有人能預見未來的興亡,屈原明知興國之路的艱辛,也從未停止於他人的阻止之中,他的人雖然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但他的思想力量永存,一位位賢臣明君挺立在歷史長河中,這種力量從未埋沒,這種能量從未封印,它能使三萬鐵騎敗得落荒而逃,它能使破滅的宮殿重新屹立在我們面前!我要學屈原的赤膽,無畏死亡;我要學習屈原的忠心,精忠報國。

我要成爲一棵樹,成爲祖國將來的棟樑;我要成爲一滴雨水,爲祖國滋潤萬物;我要成爲一面旗幟,爲祖國加油打氣!

懷念屈原作文 篇30

端午——爲紀念一個忠心愛國的詩人

五月初五,汨羅江邊,你,內心充滿矛盾,充滿無奈,你是多麼希望能夠報效國家,爲國捐軀,可是天妒英才,不識人才得大王不給你機會,他昏庸無能,把大好江山毀於一旦,你被眼睜睜地看着國土被一次次侵蝕,直到再無楚國存在。大江彭湃,洶涌着向東流去,你的心隨着這江水那樣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滄桑,楚國已不復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你輕輕地哀嘆,眼角間流下難以掩飾的淚水,一滴滴那麼晶瑩,發出多麼柔弱的淚光,蒼白的臉色中,勾住過往,遙望藍天長長地哀嘆一聲,無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詩歌,歌聲響徹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義”。悲哀的聲音中,表達了你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表達了你懷才不遇的無奈心情;表達了你對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哀憐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聲,可“伯樂”卻不知在何處,你的一腔熱血只能演變成滿腹悲憤。你無奈,發出千嘆萬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心情!

汨羅江邊,大風狂吹,江水更加洶涌,憤怒地拍打着江岸,一男子輕輕一躍,就此殉身。

你,就是這一躍。從此,大地上就少了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從此,中國傳統節日中就多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端午節。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後,有多少人爲你而淚流滿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爲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愛國情懷讓我們讚歎不已,身爲炎黃子孫的我們一定會繼承和發揚你的愛國精神。從你殉身的那一日,“賽龍舟”便出現了,和“吃糉子”一起成爲端午節的特色,和你一起成爲中國的傳說。爲了什麼呢?爲了紀念你——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和緬懷你的愛國精神!

一本《離騷》,使中華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個端午節,使中華民族擁有傳奇的一面;一種愛國情懷,更使中國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或許在你投江之前,你爲自己無法救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而感到遺憾,但是我想你現在知道你爲中華民族的人民做了那麼多事,一定會感到很欣慰。

我爲你而驕傲,又爲你而悲哀。驕傲的是我們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而自豪;悲哀的是時代的背景讓你的才華無法施展,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卻不常有,你是何其不幸地遇到這樣的“主”啊!

今天,我們仍然過着令人充滿思緒的端午節,爲的是紀念你——屈原!

懷念屈原作文 篇31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每當端午節吟起這首詩,就勾起了我對屈原的思念之情。屈原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暇的後代。

早年的屈原深受楚懷王的信任,被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共同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是,由於他性格耿直,在修訂法規的時候,不願聽從上官大夫與之同流合污,使得他們有所嫉妒。同時,楚懷王之子子蘭、上官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受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還使懷王疏遠了屈原。

後來,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屈原雖然極力反對,但是楚國還是投入了秦國的懷抱。屈原也枉遭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楚國國都。屈原的理想破滅,絕望無比,雖有心報國,卻無力迴天,只得以死明志,便在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殺。百姓聞訊後,馬上划船撈救。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後來就逐漸發展成了龍舟競賽。

百姓們又怕魚蝦會糟蹋屈原的屍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便有了如今吃糉子的習俗。這樣一位一心爲國、深受百姓愛戴的偉人,枉遭幾次放逐仍心繫國家。當國家滅亡、理想破滅,他以身殉國,這種愛國精神令我心生敬佩之意。我深深地、深深地思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懷念屈原作文 篇32

按照家鄉的傳統習俗,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準備迎接新年了。從這天開始,人們都忙着置辦各式各樣的年貨,大街上人來人往,到處洋溢着喜慶的氣息。

一大早,奶奶就從市場上買來包糉子的糉葉、糯米、豬肉、板栗等。奶奶把糉葉浸泡、糯米洗淨、豬肉切割好後,就開始包糉子了。我愛吃香噴噴的糉子,也看過別人包糉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才包起了糉子。

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奶奶的樣子用一小半糉葉折出一角,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些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豬肉、板栗等輔料,然後再添加一層糯米蓋住。當我用後半部分糉葉包裹糯米時,那些糯米就像不聽話的孩子似的,排着隊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我才舒了一口氣。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步驟——扎棕繩。大家都知道,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糉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爲奶奶她包的.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聰明的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糉子準備放入籃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的一端,只聽得“嘩啦”一聲,糉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只得重新又做了一遍。

糉子包完後,我們就把糉子放進鍋裏,加上合適的水,讓它蒸煮。大約煮到兩個小時,廚房裏飄散出一股糉子的清香,深深地聞一口,沁透心脾。這時,饞嘴的我就迫不及待地讓奶奶從鍋裏撈起一個糉子,不管它炙熱燙手,就解開線團,送進嘴裏,用牙齒咬一口,滾燙的糉子,燙得我舌頭上頓時起滿了大大小小的泡泡。儘管這樣我還是不肯吐出來,味道實在是好極啦。

吃糉容易包糉難,這個新年,因有這種特殊有趣的經歷,讓我過得更加開心快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