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詩與遠方作文15篇

本文已影響 1.9W人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詩與遠方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詩與遠方作文15篇

詩與遠方作文1

終於等到七月初的風,也終於等到與西安與你的一場遠方之旅。

似乎還在昨天,我們還是懵懂的少年在北京的小巷衚衕裏打轉,吹着北方的風哼着不成曲的調

而這次,帶着嶄新的心情,去追尋詩和遠方。

纔是天剛明,便整裝待發,一蹦一跳的衝向了學校。哈哈哈哈哈真是興奮啊!

領導們在臺上講着注意事項,我們卻如熱鍋上的螞蟻,焦灼的很。梅雨季節後難得的晴天,燦爛的陽光熱情的親吻着我們,一如初見般美好。

等啊等,終於可以出發了!

此刻的我們,正像袁宏道筆下的脫籠之鵠,熱烈而青春。

到了火車上,我癡癡的看着窗外模糊的向後倒退的風景,西安這座古城的模樣已在我心中勾勒。我想,在幾千年前,便有了張騫的出使西域,悠悠的駱駝鈴聲在路上回響,當初的他,是懷着怎樣莊重的心情走向遠方,也許就是他的那份執着,纔有了我們今天的絲綢之路,纔有了歷史長河裏濃厚的一筆!

身邊朋友們飛揚着的聲音,吸引着我,轉頭,加入了她們的聊天中。從匆匆行過的旅客眼中,掩映出來的,是一羣如風似酒的少女,年輕的臉上是青春的氣息,淺淺的梨渦,調皮的語調,肆無忌憚的笑容。我想,這就是青春的模樣。

沿途的風景會很美,在如歌歲月裏有你們,我想,做不了詩人,卻活在詩裏。

遠方終究很美好,不僅是風景和那份期待的心,更更重要的,還是一路有你,有你們,有着一羣有鏗鏘有力跳動着的初心的你們。

列車呼嘯而過,時光也打馬而過,十一天不長,我想,它一定是彌足珍貴的,會如珍寶般,烙在心中。

一切正當時,去追尋詩和遠方!

詩與遠方作文2

很高興,我的生命中有詩,和遠方。

是的,那詩,來自遠方那是讓我陶醉的遠方。

我領略過廬山令人沉醉的雄奇。

傍晚,碎金般的斜陽浸紅了山頭上的天空,飛鳥歸巢,撲動羽翼,在這紅透了的蒼穹中印下一排精巧的痕跡。此時,我與長袖詩人相約,一同將心置於遠方,一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再看那廬山瀑布,如一條銀錦,懸於九天之上,垂直而下,撞擊着層層疊疊的山岩,激起飛花碎玉。這是李白筆下的飛流直下三千尺,是王安石的懸空千丈素流分,更是我心靈深處嚮往的遠方。

我欣賞過西湖的秀麗畫卷。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向我們展示了西湖的春日風光。春水新生,春鶯爭鳴,春燕銜泥,春花漸開,春草剛綠,我不禁陶醉於這個屬於西湖的春天中,無法自拔。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如仙子,身披嬌豔的衣裙,立於西湖無波無瀾的水面之上,令我心動。這一路行程,楊萬里領着我品味西湖的美景,感受西湖夏日獨有的韻味。

我見識過千萬奇巒雄峯,江海河湖。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讓我欽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讓我折服於楚水不畏阻礙,勇往直前的氣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讓我驚於滄海吞吐日月星漢的雄偉氣勢

詩歌如一艘小舟,從歷史的長河駛來,載我通向萬水千山。它默默地向我講述山河的故事,講述那湮沒在滾滾江水中的悲歡離合。讀詩,我可跨越時空,與李白共對酒,與蘇軾同賞月;讀詩,我可打破距離,一直向前,通向遠方。

於是,我的生命中就有了詩,還有遠方。

詩與遠方作文3

也許在你看來這個世界上暫停周圍很多人都是在無所事事的。可實際上的並不知道在你看不見的角落裏,在那些黑暗趙靜的光芒裏,他們也在非常忙碌的爲自己的人生出謀劃策。

你可能從一開始就被這種天真的情緒所誤導,所以根本就沒有耐心想去尋找真相。

就好像你是砍柴的,人家是放羊的,你和人家聊了一整天,但人家放完羊了帶走回家,而你卻一無所獲。也許我們在想的時候覺得這只是個寓言故事而已,人現實生活當中並不會那麼可憐,那麼傻。

但實際上在社會上這一類型的人大有人在。

這好像刻舟求劍邯鄲學步那些非常明顯的寓言故事,在現實生活當中都有人變着法兒的去演電。也許我們一開始就沒有意識到自己有時候的某些行爲是多麼愚蠢,但是得回過頭來纔會發現回首的那一瞬間你就已經成長了。

以前我很喜歡背誦那些古詩詞,可是後來我漸漸地就忘記了這件事情。因爲我把自己的主要精力轉移到了其他的地方,我覺得自己應該有所成長,我的興趣愛好應該有所發展。

可實際上那樣的美好卻只蘊含在那些美麗的古詩詞裏面。

之後的文章寫得再怎麼浮躁也沒有藉口。

比如在我們上課的時候,有多少同學並不認真聽講,他們也許是在玩手機打遊戲,也許是在沉迷於看劇和小說裏面。我們總覺得自己有多忙,可實際上這些勞務有時候根本就不必要。

但是我們爲了不讓自己有一種愧疚感,只能自我安慰,讓自己覺得自己很忙。實際上這是一種自我欺騙。

如果我們真的想要去走更遠的路圖,想要去尋找自己的詩和遠方,那麼就一定要改變這種自我欺騙的機制,學會坦誠相待討好自己,讓自己明白學習和提升並不吃虧。

詩與遠方作文4

象徵“中國速度”的高鐵,讓再遙遠的座標都可親可近。但慢慢悠悠的火車,

又何嘗不是承載着偏遠地區同胞的詩與遠方

1992年8月,延安開出了第一列由蒸汽機車牽引的客車,因其時速只有23公里,人們給它起了一個形象的外號“小慢慢”。隨着老區鐵路事業的發展,西延鐵路延伸成爲包西鐵路大通道,延安已有了時速高達160公里的動車,而這趟被老區人民親切地稱爲鐵路“公交車”的7005/8和7007/6次列車,仍是最初的模樣。

“小慢慢”單程運行622公里,逢站必停,最低票價1元。尤其在甘泉至鍾家村區間,目前仍是唯一的一趟旅客列車。它幾乎在每個鄉鎮都會停靠,拉着漢子外出打工,載着農婦去城裏掙外快,帶孩子們外出求學……“小慢慢”早已融入了沿線百姓的生活。

無獨有偶,在湖南懷化,也有四趟逢站就停的“慢火車”,它們是7269/7270、7272/7271、7266/7265、7275/7274/7273次列車。它們穿行在大山深處,依然是沿線百姓出行最貼心的交通工具。

可能有人覺得,在這個快時代,綠皮火車作爲慢火車的典型代表,逐漸淡出中國鐵路時刻表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但對另一些人來說,它是關乎柴米油鹽的生存重器,是聯結偏遠地區與外面世界的主要橋樑,更承載着普羅大衆對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

慢火車不只是單純的火車,而是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對於偏遠地區的一種等待。等一等,也是一種溫度。

詩與遠方作文5

這星期五,上智書院的學生來我們學校交流,我們和她們一起上了一節關於詩的朗誦的課,我們和她們一起學習《再別康橋》的背景並且朗誦。

起初,大家難免會有些尷尬,但經過大家自我介紹,多說幾句話後,似乎也沒有什麼了。我們很快就進入了朗誦狀態。我們組是用廣州話來讀的,起初也有一些字詞讀起來很彆扭,但經過我們的討論之後就慢慢的熟悉了,我們也分配好了分段朗讀。後來經過幾分鐘磨合,大家也是越來越好了。

很快,老師便開始一個一個組輪流朗讀不同的詩歌,不久就輪到了我們。

我們站上去,可是大家都有點害怕,不敢站第一排……

隨着紫瀅讀完了《再別康橋》的導言部分,音樂也因此響了起來,我們也開始了朗誦。一開始我們都有點害怕,除了幾個上過臺講過話的,包括香港的同學又有點小聲,怕讀錯什麼,但隨着幾位同學的帶領,也慢慢地大聲開放起來。不知不覺,很快就讀完了,也到了我自己獨誦的一個詞,兩個字——尋夢。我的呼吸也有點急促,緊張了起來。我提前做好了深呼吸,隨着大家聲音的靜止,在等待着我,我深沉地誦出了“尋夢”,聲音和節奏也算不錯,我的心也因此放下。

不久大家幾組都朗誦完,這時老師竟然要爲大家朗誦《鄉愁》,大家聽了都有點感觸,還爲老師朗誦深爲震撼。

這次活動讓我對詩歌有一種很深的感覺,知道什麼,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似懂非懂,生活不僅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詩與遠方作文6

變數之中,見微波才知道動感的,聽到歌曲才知道傳神,身處暗處看光明之處,木靜而觀動,方爲智者所爲,更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繼承的必然選擇,具有優秀基因的文化,在變化之中有所堅守,更有面向環境的新求解。

自然不息,創新求解傳統文化。

詩詞歌賦似一股清流。滋潤現代人,也就是我們的心靈,近來《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的熱播,還人們蒼白的生活色彩斑斕。然而,有人化身懷疑論患者,認爲所爲“文化熱”不過是刺激感官,吸引眼球:或者成爲無厘頭的人,以看秀方式做臺下的吃瓜羣衆。人們有時懷疑有時戲謔,卻忘了正是熱播節目的創新求解,讓詩意悄然重新進駐人們的生活,讓悠悠文墨在熱議中得以傳承。

與時俱進,重新定義傳統文化。

有時痛批當下的漢字危機,是對母語情感的消化,是信息時代的產物。然而我們不可能限制一個民族盡情享受科技進步的成果,這是不近人情的因噎廢食。魏源說:“受光於庭戶見一堂,受光於天下照四方”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文明有機結合,才能悠悠文墨“受光於天下”從而傳播四方。《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大屏幕意境展示,以現代科技還原古典意境:“搖一搖”新媒體互動,搭建傳播平臺供文化驅馳。

重持自信,秉持一流文化的入心。

自強不息。與時俱進,重拾自信,讓傳統文化被拖拽的踉蹌腳步回覆穩重。讓中國人不僅會敲擊鍵盤,也會揮毫潑墨,不僅有科學精神。也會有人文理念。

這是傳統文化的創新求解。

詩與遠方作文7

一落清居,一片幽林,一人一筆一書,人生不過如此。

春有花開,夏有蟬鳴,秋有清風,冬有枯葉。我眼中的詩與遠方,是遇見。遇見一人;是戲觀,戲觀一生。

詩,不過是人間百態;遠方,不過是行走在未來。

人間百態,人、事、物;人間百感,喜、喪、怒;人間百情,家、友、戀。我眼中的詩是“酒肉朱門臭,路有凍死骨。”的物態炎涼,卻亦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勇氣與信心。古詩,是中國文化的獨有特色;詩道,是中華文化的傳承之美。詩,是美於意境,是“醜”於現實,是憂於社會,是興於國家。反影我國古代社會的詩詞歌賦,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百姓之悲;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與“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個人憂愁。看出我國大好河山,是“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雄壯之巔。是“天階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溫柔之鄉……

行走未來,是展望明天,完成今天,回憶昨天。遠方不遠,路在腳下。未來又有何妨?是自己的路。遠方是夢,未來是現在。你以前有想過今天的自己是怎樣。過去的未來是現在,現在的未來將要來,時光匆匆,不知不覺,人生之旅已有了十幾年的行程。

詩與遠方在我眼中,是佛曰:美哉!我說:美妙。詩與遠方是碰撞的情意,思維的火花,詩與遠方又或是詩與當下。握住一支筆,翻開一本書,望着一片林,生在一幽居。生活不一定要繁雜、要財富五斗,它可以簡單,樸素,美好。

放下工作,放下手機,放下憂慮,去吸一吸新鮮空氣,逐一逐田野,追一追春蝶,踏一踏清水,或這便是我眼中的詩與遠方。

詩與遠方作文8

陽光明媚,春暖花開。二(6)中隊的孩子們,出發,我們的親子游走起嘍!大巴車上的歡聲笑語、嘹亮歌聲是開始我們詩和遠方的田野的前奏,我們期待着那一片花海。

春天外出賞花,油菜花一定要看個過癮才行。江西婺源的油菜花雖然在全國享有盛名,但是浦江民生、羅源一帶的油菜花同樣美到可以與婺源分庭抗禮。對,我們今天就來到這裏,一起“醉”入花海。乍眼而去,整個民生梯田花海景觀井然有序,層次分明,500多畝怒放的油菜花正是這個季節最爲出彩的一抹樂章。

“哇,好美啊!,金燦燦的一大片!”孩子們情不自禁地感嘆。“看,好多蜜蜂在採蜜!”“我要下去拍照,我帶自拍杆了。”另外幾個女生開始拍起照來。“走,我們小分隊,進入花海!”孩子們嘰嘰喳喳,紛紛開始活動起來。一片歡樂。這無疑是孩子們最快樂,最無拘無束的時刻。民生村的油菜花梯田裏,鋤地、插秧、釣魚的稻草人星羅棋佈,惟妙惟肖,給孩子們增添了無數樂趣。

沿着鄉村小道,我們結伴快樂前行,山村風光旖旎。突然一幅幅栩栩如生的3D藝術畫跳上了農房牆壁和稻場,色彩斑斕,讓人頓感置身於童話世界之中。頑皮的黑猩猩正抓着那位農民伯伯的草帽,憨態的小象流連於荷塘月色,慵懶的加菲貓正趴在牆頭,考拉正躺在樹上,還有那田野中的大象悠然自得,路邊的長頸鹿向我們走來,海底世界的魚兒,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牆角邊可愛的小兔子,還有那斷了的路……孩子們樂此不彼,歡樂地擺POSE,凹造型,一幅幅3D動畫中留下了孩子們的身影和美好的回憶……

詩與遠方作文9

青春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彩色的青春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爭取和奮鬥;不論結果是喜是悲,可以慰藉的是:我們不枉青春一場。

清華學子張薇的演講給了我心靈不小的衝擊,她雖然來自貧困縣,對未來的希望是她永遠的財富;也許她會失敗,但她那不畏艱難險阻的精神將是她永遠的動力。

從她那簡短又樸素的演講中,我彷彿看到了自己的未來,也從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還記得自己總是有那麼一段時間拼命的讀書、背書,只爲了在拿到那幾張試卷時可以問心無愧的說:“我盡力了。”

我成功過,亦失敗過;成績好過,也壞過。同學間不乏每次成績出來後的對比,我告訴自己:考好了,管住自己的.嘴,不去張揚;考壞了,及時調整心態,積極面對問題,不能表現出一副很差的表情。總是告訴自己,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我的詩和遠方既然是我選擇的,那就只能靠自己一步步走下去,儘管外面是漂泊大雨,它可以淋溼我的身體,卻永遠也澆不滅我對詩和遠方、對成績單上的數字、對自己理想學校的嚮往!

爲了我的詩和遠方,我迷茫過,我疑惑過,因爲學習的事情,我與老師談話不止一次,糾結於自己爲什麼要堅持自己的學業,有那麼多的人都不曾看好我。因爲詩和遠方,我哭過、懊惱過、憤怒過,但我相信永遠不會出現了三個字,那就是“放棄過”。

詩和遠方是我一生的摯愛,也許我會被生活磨平了棱角,但這恰恰促進了我前進,我們永遠都可以轉身,但從不回頭,因爲詩和遠方讓我們知道要大步朝前走,不要錯過生活中的美好。

詩與遠方作文10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數枝梅花,王安石沒有寫她們的形態,反而着意於“暗香”,因爲這“暗香”的背後是凌寒獨開的傲骨與不畏艱險的崇高品質。在這首小詩中,梅花已是一種意象,是作者人格的化身,表達了不屈於命運艱險的決心!

意象在文學作品中並不少見,它通常蘊含着難以具言的形象,寄託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故鄉犬吠》中,犬吠聲爲線索,貫穿全文,通過這聲聲犬吠,我們彷彿順着作者的思緒回到了那個淳樸的鄉村,領略那份濃濃的故鄉情。“站在這座城市的高高的額頭上,我拉長目光遠眺故鄉,那些堆得高高的柴火、稻垛、泥牆黑瓦,以及黃昏時分黃犬迎接落日的聲聲吠叫,正將一個異鄉人瞳孔裏的蒼茫放大”最後,在異鄉的黃昏中,故鄉的犬吠又喚醒作者對故鄉深深的眷戀。犬吠同時又是一種意象,象徵了作者日思夜想的故鄉,寄託了作者對故鄉無限的思念。我們也感受到了犬吠寄託着的那份滲入靈魂深處的對家鄉的熱愛。

意象其實並沒有多麼高深玄奧,它只是一種或多種情感的載體。它可以是一本的書,一座兒時的窄橋,一盞陪伴許久的檯燈,但卻承載着無數情感。在腦海中澎湃的難以具言的如潮思緒,可以通過意象得以宣泄。

其實意象就在生活的咫尺之間。一片普普通通的落葉,也能蘊含着毀滅與新生!我們的生活並不缺乏詩意,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可以是生的意象,就像是詩與遠方,多麼令人嚮往,洋溢着對生活的熱愛與希望。只要打開心靈的窗戶,每個人都可以來一場精神上說走就走的旅行!

詩與遠方作文11

以前的時候我們總是在生活的罅隙之中尋找樂趣,儘管那並不意味着歲月靜好,儘管在現實的平淡流失當中有一點點的殘酷,但他仍然不失歲月說藏語的味道。

我有幾個室友,他們曾經商量着想等到暑假或寒假的時候去西藏旅遊。但是後來不管怎樣,他們都沒有行動,因爲他們的商量好像出了問題,又或者說在其中的某一個過程就變成了中斷的原因,又或者它們本身宅女的性質始終暴露無遺,從來都沒有改變過他們想要去看看詩和遠方的決心。

我們曾經在一個地方待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後來真的說要分別的時候,真的那麼幹脆地扭頭就走,頭也不回以前的時候我們沒有想到原來一段感情那麼持久,但是同樣也那麼幹脆,可是當他真的發生在現實生活當中的時候,你就會明白其實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

好像那些你一直以來都覺得很堅固的關係,但實際上他們也並不是缺乏維持,他們也許都只是始終在維持着表面上的關係,看起來很不錯的樣子,但實際上內核是空虛乾癟的。

等我們真的能夠看清楚生活的現實時,我們就真的能夠有成長的空間,或者是進一步長大了。

每個人都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不斷成長,每個人都在經歷着那些我們從前沒有的或者遺失掉的興趣愛好,可是這一切卻都在告訴着我們一個道理,人是一直在往前走的,不容回頭。

詩與遠方作文12

幾千年的文化長廊,詩人一襲長髮,白衣勝雪,他們隨手撒下一地的花兒,一轉眼,卻瞬間成爲傳奇的頌歌,名垂青史。——題記

一 青梅 易安

只是嬌媚,只是婉約。草青色的心事,一如草青色的她,眼底流轉着少女的柔情與羞澀。虛渺的眼神,停留在春日的青梅,而粉色的心情,卻遺留在——無意間的對視。

只是悲傷,只有婉歌。青銅鏡裏映照她依舊年輕卻不再神采飛揚的臉龐。只有那對勾魂的雙眼,似乎還有從遠方傳來的濃濃的思念,易安……易安……

二 亂世 太白

當初,懷着青年的一腔熱情與抱負來到這裏;現在,卻只是在酒池肉林中“悲吟”。當初,在奇山異水間漂泊流浪;現在,卻只能在戰火紛飛中四處奔走。這是怎樣的一種無奈!“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只是,既然已懷有自己的夢想,又怎麼能夠輕易放棄呢?悲傷,只有在地下埋葬,而現在,國家纔是歸屬。什麼時候,倒下了,一定要回來,和你一起,被埋葬吧……

三 茅屋 子瞻

世態炎涼。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只是厭倦了,纔會回到這裏。秋天的風呼號,天色暗淡。要如何,才能歸隱得更舒心一些。外面是戰亂,此處是悲涼,到底何處纔是真正的安身之所?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世間的痛苦,只由一個人承擔就夠了。大風呼嘯,人心是取暖的法寶。

後記:中國的古詩詞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精髓。它展現的是一個別樣的世界,裏面充滿人類所擁有的各種豐富的情感。你聽,易安在低唱,太白在長笑,子瞻在沉默,匯聚成一曲華麗的篇章。你看,他們,在向我們走來……

詩與遠方作文13

最近很流行一個詞---“喪”。朋友圈裏灰白的頭像與背景牆,簽名裏好象失去一切的表句,席捲的生活。姑娘們的一桌開始黑白灰,臉上也帶着絲頹廢。愁容滿面,好像每個人的世界都曾崩塌,都在深夜中不眠。

學習的繁重,生活的瑣事,家長的指責……重重壓迫下的我們不得已屈從於生活。在沒有動力的時候,就自然而然的被帶入“喪”的潮流。

高曉鬆的《184天監獄實錄》中有一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在對待生活的時候,我們要用積極陽光的態度,與此同時,也要向前看。去探索生活的詩意,去探索遠方的田野。去遠望人間的肆意灑脫。

我們要學會踏着地上的泥濘,去向着雲端舞蹈,要腳踏實地,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苦苦跋涉,卻不沉淪。,心念夢想,最終到夢想的雲端舞蹈。

李榮浩有首歌,唱的是:“如果能重來我要選李白。”人們仰慕李白,是欣賞他的灑脫,他不顧一切的活出的神仙狀態。可是,當人生在世不稱意時,陶淵明、蘇軾的應對心態更值得學習。他們用“自嘲”化解“無存”,用“豁達”面對“人生”,用高雅的娛樂方式去發泄內心的痛苦,而不是用Q式精神勝利法,去逃避問題,那是不成熟的。

如上:“喪”也是不成熟的,這種行爲並不帥,真正的帥氣是對困難毫不害怕,對挫折毫不退縮,那樣勇敢的光芒纔是帥氣的。

不侷限於生活的苟且,年輕有活力的我們有這美好的追求,詩意的生活牽引這我們走向遠方,逐漸成熟的我們不僅腳踏大地,還眺望着璀璨的星空,希望我們都能夠不止步於眼前,因爲永遠生活在黑暗中的人見不到光明,而永遠止步於方寸之地的人解讀不了人間。

詩與遠方作文14

或許人自古以來都是心向遠方的,我也不免俗地打小時候就盼望着有一天去到遠方。其實那時只知道遠方很遠,卻又不知道多遠纔算遠。

我住在西北,想着或許到了海邊,應該就算遠方了吧!懷着對遠方的憧憬與幻想,我也漸漸長大了。第一次啓程去“遠方”是要獨自求學,彷彿冥冥中自有註定,我來到濱海城市讀書,看到了我憧憬的大海,第一次來到了“遠方”,心裏被大海的壯闊震撼到了,但卻並沒有多年夢想終達成的激動。寒窗苦讀數年,我那時早忘了什麼對“遠方“的嚮往,偶爾想起來也知道了那只是從小被大人管着想出來獨立罷了。

心裏對”遠方“的疏遠,卻偏偏去了更遠的遠方——出國留學了。那時的我實際已經開始懶惰,懶惰得不怎麼情願去重新適應一個新的環境,卻不得不下決定出國,珍惜這大家都搶破頭的留學機會,隻身一人來到大洋的另一邊。完全不同的環境、人文、社交模式,讓我這個懶人頗爲頭疼,但相比起來,真正讓我覺得難熬的是孤獨感。在這期間,從來未有的想家的思緒,濃烈無比!但是,家在遠方。我又欣喜的重新找回對遠方的嚮往,那就是對家的嚮往。每次回家都是我踏上去”遠方“的路程,心裏有一種夢想達成的激動。長大了,原來家纔是遠方。

永不停止的是時間的流逝。隨着日子一點一點過去,我也成家了,養兒育女,悲傷的送走自己親愛的父母。閒時翻出舊時照片,總不禁紅了眼眶,這時才知道,親愛的父母和舊時的時光,都已成了我永遠也到達不了的遠方!

詩與遠方作文15

聽,一座千年古都在吟唱,沒錯!她就是洛陽城!

清晨,聽到了許多的聲音傳來,有廣場上明星清脆的歌聲、警察在指揮的哨聲、以及人們歡天喜地的叫聲……這些聲音彷彿讓整個洛陽都充滿了生機,以前人數很少的長樂街和應天門附近的河道,從人煙稀少變成了人山人海,你肯定覺得人這麼多,一定都是來看明星了,不!這些人啊,一大部分的人都是來看洛陽城的名勝古蹟!

公元68年,佛教傳入中國的第一座官辦寺院——白馬寺,這裏亭臺樓閣,香火不斷,歷代高僧不遠千里求法,因爲這是佛教的發源地!洛陽龍門石窟——世界文化遺產,這裏每個石佛都有一個故事,每個故事都淵遠流長,還有數不清的公園、隋唐植物園、國寶花園……

中午,當你逛累了古蹟,一定要去歷史文化古城:麗景門、洛邑古城去品嚐本地特色美食,洛陽不翻湯、洛陽燕菜、小街鍋貼、洛陽老八件、潘金和燒雞……這些都是洛陽的名吃,不僅吃到嘴裏味道純正,食後滿口餘香,而且光聽名字就讓人無限嚮往。

晚上回到應天門附近,放眼望去,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燈火輝煌的應天門遺址會有美輪美奐的燈光秀,各種高科技光線打在城牆上,隨着光線的變化顯現出應天門歷史的悠久。如果你留心觀察,會發現很多大哥哥大姐姐穿着漢服,穿梭在廣場,如果沒有廣場舞的身影,你肯定以爲你在古代呢!轉過身,你就會看到武則天工作和休息的地方——明堂、天堂。再往左邊看,就是古代帝王的居住地——九州池,這座唐宋園林白天是靜謐的,到了夜晚華燈閃耀,盡顯古代宮殿的輝煌,七彩的光倒映在池水中,波光中的皇宮如夢如幻,讓人彷彿到了仙境一般。

如果你來到洛陽,這樣的美食美景一定不要錯過呀,僅僅一天,一定會讓你喜歡上洛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