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熱門】詩歌作文3篇

本文已影響 1.05W人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詩歌吧,不同的詩歌,其語言藝術所表現的語言風格、特點、技巧各不相同。還苦於找不到好的詩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詩歌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詩歌作文3篇

詩歌作文 篇1

初夏時節,取得貴州著名詩人李發模老師之允,經兒童詩人郭思思的邀約,筆者和貴州詩人卡西、童綏福、劉功明、蘇衛、孔紅、劉喻,以及詩歌評論家向筆羣等,一同前往遵義綏陽,拜訪著名詩人賀敬之老人。

賀老一生以超凡的藝術,創造着中國多個文藝大家之最。讓人最難忘的有紅色經典《白毛女》,膾炙人口的作品《回延安》《放聲歌唱》《雷鋒之歌》《桂林山水歌》《三門峽歌》《西去列車的窗口》《中國的十月》等。不僅留下了無數精神食糧,也爲國人的價值取向,可以說奉獻了無數經典的文化精髓。

革命老區遵義綏陽,是一個風光迤邐的縣城。也是紅色文化流傳,貴州文化人才輩出的地方,走進這片土地,就有一種親近感和相識感。

作爲一個80零版年輕人,感覺對這次走進賀老而自豪。因爲從小就看賀老的作品長大,可以說耳濡目染對賀老的崇敬之情無以言表。很多次都想要是真有機會走進這樣的大家,心中一定會由生無數崇敬之情,不僅感謝貴州詩友們的真情,也要感謝詩歌這塊藝術的純真。

筆者很愛文學,一直以來都只是一個愛好者,從來就沒有放棄對文學藝術的追求。雖然只是一個局外人,但也不忘品讀,隨時陪着如賀老一樣入心入肺提升心靈品質的作品。這是我們後人的福氣,也是前人爲我們鋪設的文學路徑。這一次親自感受賀老大家,當然是期待的,也是難忘的。

在去綏陽之前,兒童詩人郭思思就在微信上給予了私信。似乎不是文學的聯繫,就沒有這樣一種真情,或者說,是郭思思的一種厚愛。綏陽算不上是貴州的名山名水,但詩歌之鄉的牌子,必然有其賀老光顧的意義。

一提到紅色文化,人們自然就會想到遵義,想到遵義,就會想到“遵義會議”、“四渡赤水”等著名紅色典籍。每個中國人,或許都不會忘記這些歷史,更不會忘記過去革命艱辛的路上,在貴州留下的足跡。

進入91歲高齡的賀老,或許更對這個地方倍加熱情。所以,來到遵義,賀老不僅思考,而且用一生的藝術才華,爲這片熱土,增添了不少的光輝。來到貴州遵義,賀老沒有在繁華的遵義市區住,也沒有在“詩鄉綏陽”縣城,而是去到了綏陽一個叫做“雙洞河”的開發景區。

初夏的中午,這裏沒有和煦的陽光,也沒有感動的人流車影。有的只有自然的清新,還有貴州獨有的生態美景。來到賀老下榻的客棧,一種祥和的氣氛,熱情激動的感覺。因爲午休,我們就和李發模老師一起坐在客棧的池塘邊閒趣。看着周圍的羣山,想起即將與賀老的見面,大家都情緒激揚,心緒難抑。

對於賀老的熟悉,應該說,是很小,大約20多年前,賀老走進我們學習的語文課本,那時偶有感覺老人的影響,以及老人在文學上的重要意義。無限的崇拜或許就在幼時的心裏萌生。

或許是因爲環境,也或許是因爲詩歌的緣分。20xx年6月,貴州兒童詩人郭思思突然給筆者看了貴州詩人協會的題詞,告訴我“貴州詩人協會”這幾個字就是賀老所提之時,突然地感覺,就有一種未來說不定真會和這老人見上一面的感覺。

沒想到,兩年之後的這個初夏,真的就和老人相遇了,甚至走得那麼近,還有老人諄諄教誨的零距離。

有人說見名家很難,其實,我想說,見什麼人也都需要緣分。緣分真的會促成世界相連一起,或者是一種安排,也或許需要一些偶遇。比如我們一行與賀老相見一樣,就是這樣的順其自然,也是這樣的相映成趣。可有一個東西不能少,那就是藝術,那就是詩歌。

就在見面的這一天,賀老聽說我們一行人等候。他就責怪祕書應該早點叫他起來,不要讓我們久等了。來到他房間,開始是疑惑,然後是感動。91歲高齡的賀老坐在沙發上,他不僅勉強站起來,還步履蹣跚的走到門口相迎。或許就是他的這個動作,讓我們久久不能平靜。他老人家不僅精神矍鑠,而且依然思維敏銳,第一句話就是“你們久等了。”這是一種感動,也是一種接納,更是一種胸襟。

我們大家都坐定之後,謙遜的賀老始終笑容滿面對着我們,而且似乎等待着我們的“有求必應”。我們有呈上賀老的佳作舊時版本的,有爲賀老朗誦或許他都忘記詩歌的。聽得入神,笑容滿面的賀老,始終一副認真的樣子。

聽完大家的客套,他沒有厭倦,也沒有提醒。相反,還是在大家的要求下,他才說,“貴州是詩歌大省,18年前來過貴州,感覺貴州這些年的變化很是欣慰。貴州的詩歌,未來一定會發展無限,前途光明。詩歌主要是和土地有關係,貴州是一片熱土,一定會孕育出很多美麗的詩歌。”之後,他又一一的聽着大家的侃侃而談。

當然,面對着賀老,或許大家早已把很多要求忘記。只要能說的,大家都爭着交流,每個人也都用飽滿的熱情,真實的表達,敘述着對詩歌的熱愛。

他說,土地與詩歌,就是一種感情。在過去,他曾經爲綏陽提過一回筆,兩句話“鄉有詩,方爲詩鄉,詩有鄉,始具詩魂”。這句題詞,大家也早就熟悉在胸,但親自讓賀老解讀出來,或許意義又更上了一種深度。

相談甚歡,不覺也是一個多小時,爲了賀老的健康。大家在保健醫生和祕書的要求下,也不得不結束了和賀老的接觸。賀老不僅是一個胸懷博大的老人,還是一個淳樸、真實的著名詩人。他對土地的熱愛,就像他對詩歌的熱愛一樣。談話中,他無數次提到詩歌與土地的關係。或許這就是詩歌的真正意義,也是賀老幾十年來人生的閱歷,也是對生活、對工作、對事業、對自己的人生、對詩歌最核心的總結。

如今,詩歌發展的綏陽,真的就與賀老這兩句名言,有着密切的聯繫。也但願貴州的詩歌能夠在土地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能夠走進賀老,或許是我們一生的滿足,也是對這位奠定中國無數文藝之最的老人無數年來的崇敬,也希望老人的要求,也能夠在貴州這片熱土上,找到一些土地與詩歌的意義。

詩歌作文 篇2

品讀鰲江

慢慢來到源頭,順溪古鎮

唱起兒時的歌謠,閱盡你的前世今生

參天古樹,斑駁石橋,古老小街

演繹成一場場童真的'寓言

無不瀰漫着千秋的歷史的風情

清晨,朝陽穿越層層薄霧

映射,參差的飛檐

縹緲如仙境

傍晚,一抹炊煙

在晚霞的撫慰下

你,厚重老成的性格與鏗鏘有力的情懷

如影隨行

低頭,仔細清點青石條上的遺蹟

撫摸,微微泛黃的石頭牆

凝望,青青的瓦松

把過去的日子

抒寫在,一磚一瓦上

寄情於,一草一木中

不經意間,留下

一段,春秋故事

一幕,滄桑心事

一則,美妙傳說

淘洗,滄桑歲月

悠閒的居民

行走的竹戈船

被一層層地剝落開來

離不開,油鹽醬醋茶

展現,古鎮人

平和坦誠,知足與安寧

詩歌作文 篇3

俗話說:“敲鑼賣糖,各幹一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關於行業,很多古代典籍都有清楚明確的記載,像宋代周輝的《清波雜誌》,明朝田汝成的《西湖遊覽志餘》等等。其實行業就是在古代詩歌中也可略見一斑。

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一之月於貉,取彼狐狸,爲公子裘。”(《豳風。七月》)、“雉離於羅”(《王風。兔爰》)、“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鶉兮。”(《魏風。伐檀》)等詩句就反映了《詩經》時代狩獵行業已經普遍存在了。而“萋兮斐兮,成是具錦。”(《小雅。巷伯》)、“綠兮絲兮,女所治兮。”(《邶風。綠衣》)則又給人們提供了紡織行業歷史悠久的資料佐證。除《詩三百》之外,宋代梅堯臣《織婦》“織婦手不停,心與日月速。誰知公侯家,賜帛堆滿屋。”、於演《裏中女》“吾聞桑中女,不識華堂陰。貧窗苦機杼,富家鳴杵砧”也反映了中國的紡織行業。

我國古代紡織業的發展與我們的祖先很早發明養蠶有關。《詩經》中“於以采蘩?於沼於沚。於以用之?公侯之事。於以采蘩?於澗之中。於以用之?公侯之宮。”(《召南。采蘩》)就是描寫蠶婦爲公侯養蠶的詩。它所反映的養蠶行業在後來的詩人筆下也出現過許多次,如:明代詩人高啓《養蠶詞》“東家西家罷來往,晴日深窗風雨響。二眠蠶起食葉多,陌頭桑樹空枝柯。新婦守箔女執筐,頭髮不梳一月忙。三姑祭後今年好,滿簇如雲繭成早。檐前繰車急作絲,又是夏稅相催時。”,清人朱奕曾《蠶婦謠》“日間防蠶飢,夜間防鼠咬。保蠶如保嬰,刻刻難離抱。”養蠶是爲了繅絲,繅出來的絲除了極少一部分留做己用,更多則是被養蠶人賣掉。宋代中興四大詩人范成大《繅絲行》“今年那暇織絹着,明日西門賣絲去。”、清朝董恂《賣絲》“初生小滿梅正黃,市頭絲市鹹開張”就很好的說明了絲市行業的普遍性。

衆所周知唐代是古代詩歌的黃金時代,也是茶之盛世,專門從事產業經營的茶商也便應運而生了。白居易名篇《琵琶行》“商人重利輕離別,前月浮樑買茶去。”及王建《寄汴州令孤相公》中“水門向晚茶商鬧,橋市通宵酒客行”等詩句,都反映了茶行的情況。唐代的詩鬼李長吉《老夫採玉歌》“採玉採玉須水碧,琢作步搖徒好色。”以及早於他的另一位唐代詩人韋應物《採玉行》“官府徵白丁,言採藍溪玉”則又直接說明了玉石行的存在。從李賀的另一首詩《楊生青花紫石硯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傭刓抱水含滿脣,暗灑萇弘冷血痕。紗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鬆麝薰。幹膩薄重立腳勻,數寸光秋無日昏。圓毫促點聲靜新,孔硯寬碩何足雲!”我們則可以直接看出文房用具行的存在及其生產情況。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在《買花》雲:“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而宋代陸放翁《臨安春雨初霽》則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二者從直接和間接兩個方面說到了賣花這個行業。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行業,還有李白《秋浦歌》“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寫鐵器行的;李白《江夏行》“正見當壚女,紅妝二八年。”以及杜牧《清明》“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則反映了酒米行的存在;元朝王冕《傷亭戶》和楊維楨《鹽商行》則勾勒出了從事鹽行業工人的悲慘生活,略晚與他們的明代高啓的《牧牛詞》、《伐木詞》則是直接描寫牧牛和伐木行業的。

其實自古以來行業的工種絕不止三百六十行,而古代詩歌更是浩如煙海。通過詩歌對三百六十行的反映和描寫,我們可以進一步瞭解行業的情況。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