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高考作文寫好並不易文章

本文已影響 2.41W人 

胡老師的憂慮不無道理。他提出,“任務驅動”不應淪爲僵化的形式主義,“任務驅動”更不能喧賓奪主,我們也不能把它作爲衡量作文水平的主要標準,否則將成爲扼殺想象力的罪魁禍首!

高考作文寫好並不易文章

今年全國Ⅰ卷作文題,讓考生從所提供的12個“中國關鍵詞”(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污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中,自由選擇“兩三個關鍵詞”呈現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

說實話,第一次看到這一道作文題,心裏就不禁大叫三聲“苦也苦也”。爲啥?原因有三:

首先,本道作文看似要求寬泛,實則存在以下的一些遺憾:某些考生可能對“京劇”、“中華美食”只聽過其概念,卻並不瞭解更無任何發言權;某些偏遠地區的考生可能從未見過“共享單車”,一次也沒有用過“移動支付”,這些考生作文寫不好,能算是對他們沒有深入瞭解民族傳統文化的懲罰嗎?能算是給“兩耳不聞不聞窗外事”孤陋寡聞的他們一個慘痛教訓嗎?也許有人會說嗎,還有其他可供選擇的.“中國關鍵詞”,但客觀上生活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後地區的考生與比較發達地區的考生相比,選擇空間與自由度是有明顯差別的,審題之初,他們已然站在不同的起跑線上。

其次,題目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命題要求應該說是很明確的,但在實際的高考現場作文中,恐怕不少考生或忽略或達不到這個要求,考場作文中必然出現大量對中國作浮光掠影介紹的膚淺文章。那麼,從評卷現場的評分標準的擬定與評分尺度的操作角度來看,無疑會遭遇一個難題:兩三個“中國關鍵詞”關聯鬆散甚至幾無關聯,對這類文章是否要判定其部分偏離題意?如果對這類平庸之作全面打壓,是否太過慘烈?近日刊發出來的優秀下水文章中,也有一些文章存在關聯不緊、主旨不明的遺憾。

最後,題目要求“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這一要求才真正要了考生的命!面向“外國青年”介紹中國,想必語言要力求通俗易懂,那麼胡老師提出的困惑就完全可以理解了。他困惑的是“外國青年漢語水平如何?“懂”到底是什麼標準?……寫文言文行不?如果不行,現代文要寫成什麼樣?”“外國”、“青年”、“讀”、“懂”這幾個詞很微妙,審題構思時是否要認真挖掘這些語詞的含義,嚴格遵循命題要求與規範。更兼之,面向“外國青年”介紹中國,這一要求必然嚴重限制了考生的對文章立意的選擇權。光明面與陰暗面的把控尺度,當然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展示太多的光明面是否會有失偏頗?披露過多的陰暗面是否有不太得體之嫌?前不久,中國一留學生畢業演講說了“美國的空氣都是新鮮而甜美的”這句話的教訓,一定還在警醒着考生。

綜上所述,要寫好全國Ⅰ卷作文,對12個“中國關鍵詞”須有一定的瞭解與把握,贏得更大的自由選擇空間;須高度關注所選關鍵詞的關聯性,才能真正寫出主旨集中明確、有獨到見地的好文章;同時,還得掌控好褒貶尺度,真正進行恰當思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