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以其人之道換其人之身作文

本文已影響 3.35W人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是一個漢語詞彙,就是抄襲別人的辦法來迫害那個人自己。大家知道以其人之道換其人之身的作文怎麼寫嗎?

以其人之道換其人之身作文

  以其人之道換其人之身作文篇一: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句話是流傳在我們民間的俗語。意思就是說以他的辦法來原封不動的還給他。

在龐大的森林裏,小狐狸和丹頂鶴是一對好朋友。一天晚上,小狐狸一條有肥又大的鯉魚,很想獨吞,可是丹頂鶴就在他的旁邊,看見他捉到了怎麼大的魚,興致勃勃的說“要不我今晚去你家吃魚吧!”狐狸很想將這條大魚獨吞,可有礙於面子不敢說“滿口答應的說道”

回到家,他想方設法的不讓丹頂鶴吃到魚,想了許久,他望向了一個平底的大碟子,眼珠一動。喃喃自語道“就是你啦!”

很快,太陽公公迫不及待的降了下來。丹頂鶴鋪着翅膀來到了狐狸的家。大聲的說“老遠就聞到香味啦!這魚一定很好吃!”話說這,只見狐狸端着一個大盆子走到了丹頂鶴前,丹頂鶴看了看,眉頭不禁皺了起來。丹頂鶴往盆子裏狠狠地琢了幾下。之間盆子“哐當”地響起來,而丹頂鶴卻一滴水也沒吃到,狐狸見丹頂鶴吃不了,心中暗笑不已,還假惺惺的問道“淡定和朋友,你怎麼不吃魚啦!”丹頂鶴“哼”了一聲忿忿的離開了狐狸的家。

一天,丹頂鶴捉到了一條大蛇,把它開腸破肚以後,煮成了蛇湯,分成了兩份,用一個高高的花瓶裝了起來,然後邀請小狐狸到他那裏就餐。小狐狸把頭往瓶子裏一插,舌頭都伸長了都碰不到一點食物。只見丹頂鶴那又尖又長的嘴伸到了花瓶裏。親親鬆鬆的把長蛇咬出來,一口一口津津有味的吃下肚子裏。小狐狸一臉悔恨的看着丹頂鶴。最終嘆了口氣。早知如此不必當初啊!

從此以後,小狐狸改過自新,不再自私,凡事都爲別人着想,這就是最實際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啊!

  以其人之道換其人之身作文篇二:

爲了讓學生體驗一下三尺講臺上教師的滋味,我請了班裏一位學生當小老師,講授艾青的'《我愛這土地》。

這一改變,讓學生們都感到新奇好玩,課堂上的氣氛也活躍起來,大家的情緒都很高漲。

突然,“小老師”把眼光射向我,嚴肅地說:“金炎同學,請你回答這道題!”我只好站起來,下面是我與“小老師”的一段對話:

“小老師”:艾青在詩中寫道:“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爲什麼?

我得意地說:“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是引用原詩句)

“小老師”:回答得很好,能不能把你的理解說給大家聽?

我:好的,因爲……(我款款而談,這難不倒我)

“小老師”:好像不是這樣,我覺得艾青太僞情了,爲什麼我也愛這土地,可我的眼裏就怎麼沒有淚水呢?

我:哈,因爲你現在還小,不懂!

“小老師”:金炎同學,你是老師?還是我呢?

我:好,你是老師,我解釋一下……(我介紹艾青的個人經歷)

“小老師”:這還差不多,那結合你自己,談談你對故鄉土地的情感?

我:老師,你怎麼讓我回答這麼多?

其他學生:老師,你平時不也是這樣嗎?

“哈哈哈……”大家笑成一片……

原來他們是蓄意“整”我,以其人之道,攻其人之身!

這樣的一個“小插曲”倒爲這堂課增色不少,同時也留給我琢磨、思索的空間。課堂上,教師就得“蹲下來”,虛心地去傾聽學生,結合學生的個性化解讀文本,別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去“壓”學生,而是要“俯下身子”,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呵護學生的回答。

  以其人之道換其人之身作文篇三:

“爸爸,給我拿擦腳布!”

兒子的聲音再次響起,我煩透了!兒子總是這樣。每次洗腳從不記着拿擦腳布,腳洗淨了往盆沿放,就扯着嗓子喊我;每次大便的他也不拿手紙,大便完了便提着褲子喊我要手紙。我提醒過兒子多次,但收效甚微。於是,我決心想方法改改他這個毛病。

一日,我刷牙時拿了牙刷牙膏,卻故意沒拿盛水的杯子,我喊兒子把杯子拿來,兒子做到了。又一日,我洗了腳卻“忘記”拿換的鞋襪,就喊兒子把鞋襪拿來,兒子也做到了。一次,兩次……兒子從樂意幹到慢慢噘起了小嘴,最後他忍不住了,氣呼呼地說:“真煩人,光叫我拿。爸,你幹什麼事咋不事先想好呢?”

“好啊,孩子!你竟拿原先我教訓你的話來教訓我。你現在也知道煩了,可當你這樣做的時候,當爸爸的會不會煩?”

兒子的臉一下子紅了。他可能已明白了我的用意,認識到了自己的毛病。於是我趁機又說:“以後無論做什麼事,都要事先考慮周全,不能丟三落四,顧此失彼。!”兒子深深地點了點頭。自此以後,兒子做事認真多了,與以前判若兩人。

由此我想到,作爲家長,當發現孩子在某一方面有毛病時,不能一味地嘮叨、說教,而應創造條件,讓孩子和家長換換位置,“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從而讓孩子獲得深刻認識,這樣才最容易改掉孩子的毛病。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