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千年一嘆作文示例

本文已影響 3.54W人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千年一嘆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千年一嘆作文

千年一嘆作文1

九月的天,是世人多變的心,炎涼難測。

一路剪風,赴人世之約而來,馬車外草正綠,葉正翠。遠山籠煙,春水含碧。如此嫵媚景緻。卻因我的行路匆匆,都恍惚成了過眼雲煙

我常想,淡泊的人生應是幸福的,期望不那麼高,自然滿足感便不那麼低。我可以尋一處風平浪靜的花塢柳岸,茫茫蘆蕩,把舟系在江風水月裏,落日熔金中,過一種咱畫船聽雨眠,靜水觀魚動的生活。的確,像我這般的仕途多舛,也許“移舟泊煙清”會是一種更好的選擇。可每當我沒法受取心靈的滋養與慰籍,我的腦海裏都是“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留”的聲音,於是,我猶豫了,結果,我再次回到世間去等待我的伯樂,乘月聽哀浥,浥露不可留。

我知道時光易逝,更知道我滿腔的才情經不起時光的打磨,我更企盼我的伯樂快點出現,算了,毛遂自薦纔是更好的選擇。當我狂妄的接過都督之婿的紙筆時,衆人驚詫的目光剎痛了我,原來他們都不懂我,一剎間,我是那麼的害怕,我苦思冥想不知道該怎麼下筆,此時我都懷疑筆是否能夠完整的表達出我的情感波瀾。其實我並沒有什麼目的,只是單純地想將心底的那份熾熱的心情記下,寫出我的人生。

今天的落霞很美,都說在落霞之前靈魂會尋找自己的軀殼。我的靈魂是不是已經如約而至了?遠去的落日正在一點點黯淡下去,那是否是在向我發出指示:今天已經圓滿結束了。我很心痛,一低頭,看見酒樽中自己的容顏不禁顫了一下,那是一張怎樣蒼白的臉,在昏黃日光的輝映下更是活力缺乏,我忽然有個很奇怪的念頭,我已經老了,雖然只有二十五歲。

現在我面臨一個選擇,一是甩下紙筆,猖狂的離開宦海,如此而來,我的心也許就要被黑色的悲傷湮滅,二是滿懷希望,去迎合這些並不懂我的人,給我一個扶搖而上的機會。孤鴻號野外,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我絕然無法像阮籍那樣走一路哭一路,將滿腔熱血於荒草野地間說與清風聽。所以我只能選擇後者。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雖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今茲捧袂,喜託龍門。願逢楊意,再作凌雲,成我青雲之志。敢竭鄙懷,願諸君細思量。

傾注了我全部情感的《騰王閣序》使我名聲大噪,不過看透了宦海沉浮的我,最終決定以自己的長髮爲毫,身體爲筆,天地爲紙,揮灑出我的人生……

千年一嘆作文2

在餘秋雨先生辭去院長職位後,便開始了自己的旅行,獨自消失在荒野大漠間十年,去尋找中華文化。在追尋途中,餘秋雨先生堅信盧梭之名言:我只能行走,不行走時無法思考。

行走途中,餘秋雨先生感覺自己被推到了一個尷尬境地要麼今後只敢小聲敘述中國文化,要麼爲了能夠大聲,不顧死活走遍全世界一切最重要的廢墟。因此目的,餘秋雨先生告別父母,攜手香港鳳凰衛視,考察全人類最重要的文化遺址。除感受其它國家、地區優秀文化之外,是要在那未知的數萬公里中重新發現中國文化。於是乎便有了這《千年一嘆》

作者出發經過了希臘、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等地,感受到巴比倫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在學習歷史過程,除希伯來文明其餘似乎都有涉及。原來希伯來文明誕生於今天被稱爲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在古代這塊地方稱爲迦南。希伯來人是當今猶太人的祖先。不過,在古代世界中,政治上希伯來人扮演了相對不太重要的角色,它的文明也沒有其它文明那麼顯赫了。

書中所介紹的部分中,我最喜歡希臘。環繞在周圍的是那美麗的愛琴海,浩大而不威嚴,溫和而不柔媚,而那迷宮的悽慘故事也令人感到惋惜。拜倫也酷愛希臘文明,不僅到這裏遊歷,而且還在希臘和土耳其打仗的時候參加過志願軍。拜倫將希臘看成是文化祖國,可見希臘有多麼大的影響力。希臘的悠閒位居第一。餘秋雨先生認爲中國人悠閒不起來,不是物質條件不夠,而是腦子裏課題太多、使命太重。過度悠閒只會導致懶散,安逸的思想則會促成危難的滋生。但希臘終究給我們留下了絢麗燦爛的文化遺產,它們是希臘人的,也是全人類的無價瑰寶。《荷馬史詩》就是她最好的佐證。

當餘秋雨先生遇到有人在巴特農神廟前發放資料,向全世界的遊客呼籲,把巴特農神殿的精華雕刻從倫敦的大英博物館請回來時,聯想到斯坦因等人當年取走敦煌文物,其中流露的是強烈的愛國情懷,使我讀的時候爲之一振,它也教育了我要擅於學習。

巴基斯坦是另一個我喜歡的國家。她的國花是素馨花。素馨花外形極似茉莉,香味也極其濃郁。她雖是“花之最弱者”但也是伊斯蘭的男子表達對女子尊重的象徵。作者進入巴基斯坦時首先看到的是一間破舊的小屋,是巴基斯坦辦理過關手續用的,但速度相當快,而辦理人員也相當友好。同吳建國先生的相遇、在夜間行車的經歷也相當有趣,似乎這挺安逸的,可看到那些上不起學的孩子的赤腳密如森林,又着實令人揪心,在艱難困苦中的堅強纔是最值得別人敬佩。

作者整理一路感受時覺得反覆的征戰,不管是別人打自己,還是自己打別人,都是對文明的破壞。古代中國雖有徵戰,但只是文明的融合,文化的碰撞,所以也只有中華文化才能延續。這也啓示現代保護和平,也就是保護文化。

此次閱讀之旅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對外國文化有了一些瞭解。更重要的是:只有行走,才能瞭解。

千年一嘆作文3

在語文老師的推薦下,我瞭解了這本書。在那以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的喜歡上了這本書。

這本書嚴格來說是一本日記。記錄了餘秋雨隨香港鳳凰衛視“千禧之旅”車隊辛苦跋涉四公里的經歷。路途艱難險阻,困難不斷,但他們並不懼怕,心甘情願去面對險境中的一切危險。恐懼被震驚所掩蓋,被疑惑所替代 。他們願意爲了人類去探索未知未解的古文明,甚至是不顧生命危險。

這本書以旅遊日記的形式,向我們介紹了希臘、埃及、以色列、巴基斯坦、伊拉克、印度等多個國家輝煌燦爛的古文明。相信餘秋雨的文章帶着大家共同開啓了古代文明之旅。這次旅遊,我們去探索了聞名於世界的文物名跡。我們對它們擁有悠久歷史而讚歎,對他們不可思議創造力的驚歎,對它們悄然無聲走向歷史而感嘆,對它們今不如昔日美好的悲嘆。他們無聲無息的從興起到到輝煌到微弱再到衰敗,卻又爲什麼能夠避免“全軍覆沒”呢?因爲我們能不卑不亢的保護我們的文明。

和平是我們所需要的,戰爭是我們應該避免的;若不因爲戰爭,或許這些古文明依然完整美麗地屹立在世界的大地之上。

以色列,猶太人經歷險阻建立起來的精神家園。爲了建立國家,爲了解放民族,他們不惜一次又一次地遷移,不惜背井離鄉。他們的腳只要一落地,就可以創造出優於他人的生活狀態。命運是不公平的,總是將災難降臨在他們的身上,殺戮、奴役永遠跟隨着他們,這是使他們最爲痛苦的一件事。因爲戰爭,以色列的古蹟已被摧殘的所剩無幾......

文明在衰弱,歷史也在褪色。歷史......每次回想,彷彿都帶有一絲憂愁。多少個王朝,經歷了多少個輪迴,反反覆覆,生生不息。歷史,他以文字、畫卷的形式在悄然流逝,像河流似的一去不復返。留給人們的只是自己的文明、自己的歷程。

歷史就像燈塔,指引着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向。

千年一嘆作文4

靜靜的夜裏,一盞燈,一杯茶,最適合安靜的讀一本書。 餘秋雨的作品總有一種滄桑感,能夠帶你去往遙遠的過去。翻開餘秋雨的《千年一嘆》,是滿滿的蒼涼,沒有鮮明的色彩,繁華的景象,如餘秋雨先生在書中所寫:執筆於最恐怖地區,問道於數萬裏荒原,反思於尼泊爾山麓,驚悚於古文明遺言。跋涉四萬公里,希臘、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爾,一路走過;跨越千年時光,”法老的陵墓,巴比倫的牆,希臘海濱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風涼”,探尋中東古文明。

餘秋雨先生在書中展示了一個廣闊的天地, 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引導着我們進入往昔時空,觀看一個個曾經輝煌的文明不同程度衰落,反思着我們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緣由:“與貧困和混亂相比,我們一定會擁有富裕和秩序,但更重要的,是美麗的安適,也就是哲人們嚮往的“詩意地居息”。”“把文明和自然一起放在面前,我們只選自然。世人都在熙熙攘攘地比賽什麼?要講文明之道.惟一的道就是自然。這就是說,中國文化在最高層面上是一種做減法的文化,是一種嚮往簡單和自然的文化。正是這個本質,使它節省了很多靡費,保存了生命。”

我想,生活也應是如此:簡單、自然,而能快樂。

千年一嘆作文5

千年一嘆,一嘆千年 歷史,每每重拾,都會有一份揮之不去的滄桑感,多少個王朝,多少個輪迴,反反覆覆,一千年走一回,卻有陣陣嘆息傳來,輕輕的,緩緩的,從那遙遠的愛琴海面傳來,從法老的金字塔中傳來,從被風化的古代遺址中傳來,也從恆河畔邊傳來. 當曾經的輝煌成了寂寞,當神廟已經破殘,當人們開始遺忘,那陣嘆息也只成了無奈,文明已經衰落,歷史也開始褪色了. 翻開餘秋雨的《千年一嘆》,我沉浸在眼前落寞的蒼涼,沒有鮮明的色彩,沒有繁華的景象,只有曾鼎盛一時如今卻衰落得如此徹底的古文明。

於是冒險開始,抵達希臘時他所見的只有狹小、陳舊和人民的閒散。乾淨的痛苦一定會沉澱,沉澱成悠閒,悠閒是痛苦的補償,痛苦是悠閒的襯墊,今天的希臘也就是在冷落中與世無爭,閒散自如,而埃及卻不同,它昔日的輝煌,幾經割斷,古文字無人能識,古文獻無人能懂,本體文明幾近湮滅,只有從被風化的古代遺址和金字塔中可看到一點文明古國的樣子。

而古巴比倫遺址的復原,更讓人語塞,他們剷平重建古城遺址,卻連帶着將那份強烈的歷史滄桑感湮滅了。 文明的衰敗也直接導致了當地人民的貧困,孩子總是讓人心疼的,伊拉克有太多的失學兒童,他們連字也不認識,可他們的祖先卻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文字的人。很小的孩子,本該天真無邪快樂生活,卻硬生生地被與政治聯繫了起來,學校裏教授的只是像“打倒美國,反對禁運”之類的口號。戰爭讓許多孩子的父親離開了,生活的重擔便壓在了孩子稚嫩的肩膀上,他們蠟黃的臉,深深的大眼睛,顯示着他們這個年齡不該有的.沉重。 河流是孕育古文明的基石,而在印度恆河邊,卻讓我領略了前所未有的震驚。無數黑壓壓的人全都泡在恆河裏,以爲這樣就可以將病痛治癒,還有長時間擁塞在河邊等死的人,因爲這樣他們就可以將自己的骨灰撒入恆河。在恆河邊,所能看到的是,人的骯髒,人的醜陋,人的死亡,就這樣誇張的裸露,都可以毫無節制地釋放給他人,釋放給自然。惡濁的煙塵全都融入了晨露,恆河彼岸上方,隱隱約約的紅日托出一輪旭日,沒有耀眼的光亮,只是安靜上升。 《千年一嘆》讓我的思緒跟隨着它橫貫了幾乎整個亞歐大陸,跨越了幾千年的時光。

聽着李白的歌,尋着屈原的夢,探尋着中東古文明的輝煌,撫慰着西亞顧問名的傷痛,感受着南亞歷史的喜怒哀樂。 “法老的陵墓,巴比倫的牆,希臘海濱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風涼。我是廢墟的淚,我是隔代的傷,恆河邊的梵鍾在何方?”它引導着我們踏進那個往昔的時空,去品位和享受其中的快樂,而同時也承受着這些輝煌文明不同程度的衰落的震撼。思索着我們中華文明歷經五千年的風風雨雨而生生不息的緣由,因爲中國文化是一種做減法的文化,是一種嚮往簡單和自然的文化。正是這個本質,使它節省了很多靡費,保存了生命。

這個以世界屋脊作門檻,以千年冰雪作門楣的泱泱大國,正以磅礴的氣勢矗立着,展示着它博大的精深的文化和悠悠五千年的歷史。它深邃古老卻又充滿活力,在新的時代的浪潮中,它正以中華雄獅的英姿,震驚着全世界。

千年一嘆作文6

非故效顰於餘秋雨先生,乃是由於此嘆的由來已久的醞釀和不得不發的衝動。只希望嘆過之後,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只是希望而已,何況已近乎一種奢望。

我不知道他何以會就這樣丟棄了“誠信”,而且是在“思索”之後。我不禁想問:他真的曾經思索過嗎?餘秋雨說:“只有當生命被逼迫到了最後的邊界,一切才變得深刻。

”然而我真的不希望看到,在生與死的邊緣,曾經出現了這樣一種捨棄“誠信”的“深刻”。這種取捨,無論如何我都無法認同。

也許正是由於他曾經有過漫長的人生跋涉,他纔會有瞭如是抉擇?也許他是害怕了吧。說到誠信與風度,不能不談魏晉。那是一個真正的亂世。“龍質鳳章”的嵇康何嘗不是至誠至信之人?然而現在在哪兒呢?只留下臨刑撫琴的慷慨與豪情,還有“《廣陵散》從此絕矣”的悽怨哀嘆。還有嶽武穆,不是一樣連同他的“精忠報國”、《武穆遺書》葬於黃土?他不能不害怕,因爲有着太多的前車之鑑。所以他在對歷史教訓的“思索”後,選擇了拋棄“誠信”。千年後的人們畢竟對於英雄的悲劇有了淡化的念頭,然而卻因這教訓而拋棄“誠信”,那麼千年前呢?這樣“誠信要不得”的觀念該是何等地深入人心呀!所以我這一嘆,不僅在現在,也嘆到千年前,那個人心尚古的年代。

我也知道歷史,知道歷史的教訓。然而我會爲保留“誠信”而不惜拋棄其他的六個背囊,甚至“健康”。我不要健康的肉體,而要健康的靈魂。沒有誠信,靈魂便是一種殘缺和卑瑣的存在。這樣的存在,我寧願它湮滅於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中,重新洗盡鉛華。

沒有誠信便沒有歷史。中國文化便是無數前代史家們的誠信碑載。所以,回顧歷史的所謂教訓前,你應該先看到血與淚書寫的“誠”與“信”,你不應該在用誠信的筆書寫的歷史的回顧中拋棄了誠信,你應該對自己說:誠信,自我而始。

保有這樣誠信的念頭,或許是由於我“跋涉”的人生尚短。或許走的多了,看的多了,自然會產生一種超拔念頭。就像我們在高處看螞蟻搬家,總會發現它們在擇路上的諸多可議論處。不僅是誠信,當你面臨任何一次生死抉擇時都該有更深刻的思索。不要潦草地選擇,否則那也是在潦草你的人生。

千年一嘆作文7

納米比亞,死亡谷。

急急忙忙的向河牀奔去的時候天空已經在黛藍中泛紅了,朗朗在天的清月也漸漸朦朧了輪廓。

我們牽手跑進河牀,空無一人的河谷寂靜的彷彿掉一根針都能聽見。

奔跑中上下顛簸的視線早已察覺到這空靈的意境,竟是捨不得一眼看全。直到站定了,深吸一口氣纔敢仔細端詳。這分明是一彎河谷,橫臥在沙丘之底。

河水早已乾涸,但蒼白平滑的河牀卻透着千年前一彎清泉的生息,這種海市蜃樓般的虛幻,根本不用去想就自然而然的在眼前呈現。

清晨的霧氣正在散去,烏黑的古木漸漸明朗起來,背後的沙丘也在緩緩變成暖色。日出,總有一種魔力,用光線把萬物輕柔的喚醒,卻又無聲無息。手機鏡頭裏,第一縷光線正撫過樹梢,一如我腦海中期待了千萬次的畫面。

大漠中如此一彎,天地間如此一景,任何辭藻都是對它的褻瀆。

我蹲在地上,用手指輕輕的劃過地面上縱橫交錯的裂縫。遠處,向天空伸着手臂的朽木好像被凝固在了裂縫之中,在黎明中嘶叫吶喊,在生命的枯竭中掙扎。黑暗中我彷彿聽見了這種無聲的呼喊,把天地也給動搖了!

可誰能想到咫尺外高聳的沙丘卻將這一切層層環繞,囚禁了數百年,留下的是無以言狀的寂寞。

我望着這幅極具痛苦詩意的畫面內心震撼到無法言語。這已不是一種世間上單純的美,她超越了生命與死亡,耐住了孤獨與寂寞,在萬年沉澱千年洗禮之後爲這世間留下了這般蕩氣迴腸的壯美。

這一紮根便是永遠。

我發狂的愛上這裏,愛這沙丘的嫵媚,愛這枯木的孤傲,也愛腳下大地上的每一寸紋理。我癡癡的望着這一切,宛若夢境。不知不覺太陽已經很高了……

千年一嘆作文8

我曾幻想着一種超脫,那是與繁華,與喧囂相背離的瀟灑。是的,我行路在虔誠的朝聖路,處處都是天堂口。

而我卻已是幾千歲了,這羣獨信他的愛者,把匍匐朝聖的傳統,憑着堅定的信念和衝破黑暗的勇氣,延續了幾千年,行路,藏地,縈繞着千古信仰,懷古流觴,

千年一嘆,承載了這樣愛者的所有念想。

匍匐,愛者們,對他情有獨鍾。這般匍匐雙手直身向前,五體投地趴下,用於畫一個記號。起身後,行至記號處,再次匍匐。遇河流需涉水,則虔誠的磕點河岸,以表誠意,再匍匐過水,次日的起點,是前日磕的最後一處。如此周而復始,令人驚歎。

幾千年,這羣愛者用這樣獨特的方式來寄託思想,朝覲他們的真神。

這可真是天人合一,好脾氣的人遇上好脾氣的天,好脾氣的天眷顧好脾氣的人,天之赤子,認爲一切都是造物者的恩賜,所以,珍惜,所以,念想。俯仰天地,不卑不亢,這裏有着日月星辰一樣的尊嚴,也擁有風花雪月一般的浪漫。

念着唐古拉風吹過明鏡般的納木錯,把這份獨語帶給世人。

如神之慧眼,天地之靈氣,納木錯這虔誠的藏人,轉山轉水,高僧在湖心亭修習密宗要發,我感嘆藏人的信仰,那是微微上翹的嘴角。我怕這般景緻,哪一天會被侵蝕,然而,那永不可能。

藏人們專注於自己的每一步行路,每一次五體投地,手上轉着絲桶,嘴裏唸叨着自己的信仰,舉手投足間,我慶幸這裏沒有被冷漠所污染,被勢利所掠奪,如此空靈的歌,只有當你身處藏地,才能聽到。

身臨其境,你順手一抓,便是純粹的詩情畫意,絕不沾染半點菸火氣。

我這樣行路,只是在尋求內心的聲音,這樣一種聲音,讓我感動於藏民的匍匐,起身,再匍匐,再起身的感到。

我把我以後走的每一步,都看做是人生的最後一步。其實,人生就如同一場4*100的接力賽,只有不斷前行,纔不會被自己牽絆;人生又如同3000米的長跑,我把它的每一步都看作是最後一步,絕不會覺得疲憊,不會十分氣餒。爲什麼這場比賽如此艱難?人生的新的一步都在想我招手,讓我朝着朝陽,奔向遠方。

藏人帶給我的不卑不亢,凝眸間我感觸頗深,這般獨信,我將銘記於心,將引導我生活的每一步。

當我看見天上的星星,感謝造物者的光榮,他把我這愚人點化,普度心靈的偈語。

千年一嘆作文9

每每翻開餘秋雨先生的《千年一嘆》,我的手就好像撫摸到了文明的碎片,歷史的車轍。歷史是沉重而滄桑的,每次回顧都會感到心靈深處傳來一聲聲嘆息:“法老的陵墓,巴比倫的牆,希臘海濱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風涼,我是廢墟的淚,我是隔代的傷,恆河邊的梵鍾在何方?”。

當曾經的輝煌逐漸走向淡漠,當原本宏偉的建築在時光的摧殘下變成一片殘垣斷壁,當人們開始不再問津不再關注,那聲聲嘆息變成了無奈,文明在逐漸衰落,歷史在逐漸褪色,

跟隨餘秋雨先生一起,沿着古代人類文明的路基前行,我們卻發現竟然有那麼多曾經顯赫一時的文明發源地如今卻戰壕密佈、荒草迷離、匪盜出沒。人類,原本是歷史文明的開創者,如今卻在親手毀掉自己的文明。

希臘,這裏曾是歐洲文明的發樣地,如今卻只有狹小、陳舊和閒散的人民。乾淨的痛苦一定會沉澱,沉澱成悠閒,悠閒是痛苦的補償,痛苦是悠閒的襯墊。然而希臘人的過分閒散的生活方式是整個社會失去了精氣神,有很大一部分閒散走向了疲憊、慵懶和木然。而希臘文明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奧林匹克精神,也在這種閒散中逐漸衰亡。

埃及,開羅城的殘破使曾經的輝煌已蕩然無存,而更令人感到悲哀的是那段輝煌至今已無法解讀,只有從被風化的古代遺址和金字塔中可看到一點文明古國的樣子。如同書中對金字塔的感慨:我只知道它如何衰落,卻不知道它如何構建;我只知道它如何離開,卻不知到它如何到來。當法老將自己的遺體做成木乃伊時,埃及的歷史也成了木乃伊,靜靜地矗立在廣闊的撒哈拉沙漠上,每當黃沙吹起時,更教人感慨萬千。

兩河,童年童話的產生地,曾幻想着灰姑娘與王子在巴比倫的空中花園裏相遇、相知、相愛;曾幻想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除暴安良;曾幻想與中華文明齊齡的它也有一段厚厚的歷史!但現實很殘酷,戰爭摧毀了它原本的高層文化,然後又剝奪了一個民族中最勇敢的、最健康的生命,讓一羣老弱婦孺去承受種種荒唐。更具諷刺意味的是,這片產生最早的以《漢莫拉比法典》爲標誌的法律文明的地方,如今是法律最行不通的地方!

印度的人口數量已經遠遠超出了它所能承擔的負荷:人口中有三成擺攤、一成乞討、六成傻站着;似乎印度人更喜歡閒蕩在已經很擁擠的大街上。恆河永遠的失去了往日的聖潔與美麗。無數黑壓壓的人全都泡在恆河裏,以爲這樣就可以將病痛治癒,還有長時間擁塞在河邊等死的人,因爲這樣他們就可以將自己的骨灰撒入恆河。在恆河邊,所能看到的是,人的骯髒,人的醜陋,人的死亡,就這樣誇張的裸露,都可以毫無節制地釋放給他人,釋放給自然。惡濁的煙塵全都融入了晨露,恆河彼岸上方,隱隱約約的紅日托出一輪旭日,沒有耀眼的光亮,只是安靜上升。

曾經輝煌一時的文明,如今卻以淹沒在了歷史的塵埃中。然而究竟是人類創造了文明,還是文明孕育了人類?昔日的文明發源地現在卻在向世人展示着它的脆弱與無能爲力。漫天飛揚的泥沙,赤腳如密林的失學兒童,眼神空洞的乞討者,這還是文明的產物麼?幾千年前文明從這裏開始,幾千年後文明從這裏已經走上了衰敗的道路。我們又用什麼去衡量所謂的文明程度呢?

文明是抽象的,面對金字塔,長城,我們可以說這是文明,面對《漢謨拉比法典》,我們可以說這是文明。但是,它們只能說是文明的產物,並不能代表文明。文明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的外延太大了,大到可以將宇宙淹沒。時間的洪荒中,流逝了太多,只留給我們一些銘記歷史的廢墟。餘秋雨先生曾經寫過: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廢墟的大地是擁擠的。廢墟是時間的見證,見證了文明的由盛到衰,彷彿生命的輪迴。

踏破璀璨的歷史長空,瞭望星輝裏斑駁的流光閃爍,千年的風霜,凍結了多少英雄傳說,那古今橫貫的天地長線,串聯着生命最初的力量,帶給人驚奇,帶給人追憶,那歷史的浩繁畫卷,是永不老去的心靈天宇。幾千年的發展,幾千年的思索,幾千年的漫漫長路,文明一路走來,潤澤了我們,哺育了我們,我們卻眼睜睜地看着它一步步走向消亡,我們有理由如此漠視文明麼?

在看過了那麼多文明的隕落,我們不禁思索我們中華文明歷經五千年的風風雨雨但生生不息的緣由。每一個歷史文明消亡的原因,中華民族都或多或少經歷過。但在歷經歷史的風霜後它依然頑強地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展示着它博大的精深的文化。這同每一代炎黃子孫對民族精神的傳承密不可分,而在型時代的浪潮中,我們作爲華夏的血脈更應當把我們五千的文明延續下去,讓它在歷史的海洋永遠閃爍着耀目的光芒。

千年一嘆作文10

《千年一嘆》餘秋雨的一本書,作者很有名氣,就抱着好奇的心態看完了這本書,這本書是一本日記,記錄了作者在千年之交,跋涉四萬公里,尋找人類古代禮貌的經歷,給我的感覺是苦中帶甜。本書採用遊記的形式,但給人的感覺本書不僅僅僅是一本日記,本書時時給讀者傳遞這樣一些問題,希臘、埃及、約旦、印度等古國都以前有過輝煌的古禮貌,從輝煌到勢微,從勢微到衰敗,到沒落,而我們中華禮貌卻避免了整體性的衰落,如何持續中華禮貌的延續,發展,我們讀者對此應持有何種觀點,如何去應對等。

看完這本書以後,我深深爲自己作爲一箇中國人而感到驕傲,爲中華禮貌感到驕傲。從作者的這些經歷中,我們能夠看出創造禮貌的是人類,毀滅禮貌的也是人類。其實,甚至在人類禮貌高度發達的這天,在很多地方,人們正在毀滅自己創造的禮貌,如,在中東、印度,阿富汗等地人們還在互相廝殺。我們在作者遊歷禮貌古國的過程中能夠看出,禮貌的毀滅伴隨着血腥的戰爭。爲了保證人類禮貌的健康發展,和平是我們需要的。所以我們就應爭取和平反對戰爭,這是我們一向持有的觀點。

針對於作者在這本書中提到的有關於人類禮貌的問題,看起來與我們個人沒有太大的關係,其實不然,作爲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員,我們有義務去儘自己的力量去爲中華禮貌的延續,發展而努力。而真正把這些義務落到實處,就需要我們認真去學習、工作,去爲這些“大”問題盡力貢獻自己的“小”努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