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四年級作文

有關四年級文化作文合集10篇

本文已影響 2.79W人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四年級文化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四年級文化作文合集10篇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1

當大型文藝表演《美麗的奧林匹克》奏響第一個音符,演出人員邁出第一個舞步,大型的看臺背景打出了第一縷光影,一個充滿神祕而又一目瞭然的文化中國便豁然展現:你可以看見從甲骨文中綿延而出的中華文明,你可以隨着水墨的意境徜徉於天人合一的和諧中國哲學,你可以從漫天焰火中感受中國與世界攜手向前。在這樣的時刻,在團結、友誼、和平的奧林匹克頌歌中,全世界感受着文化中國。是啊,改革開放30年風雨歷程,中國在世界人民的印象中更多的是一個蓬勃的新興經濟體。北京奧運會開幕的這一刻,文化中國傳遞給世界的綠色、科技、人文理念,深深地融進匯聚了人類和諧的奧運理念中。

坦言說,在整個開幕式圍繞一幅歷史畫卷展開的中間,中國山水畫的精髓就是形意凸顯,我們從中領悟到文化中國的從容、優雅寧靜。這種從容、這種優雅寧靜,體現在形、音、神等各個方面。無論是鋼琴彈奏還是古琴彈奏,或是剛柔並濟的太極,都展示了一種從容;而在音樂方面,所有的`旋律,不管是主題歌還是背景音樂,都柔緩而從容。爲什麼還要說它的神呢?就如同剛纔盧葦說的那幾點。從那些孩子的眼神中,從那些演員的自信中,都可以發現從容之神韻。從設計者的敘事風格來看,也能看到那種從容自信,比如盛開的桃花,就是給人一種暖色調,一種柔和。文化中國本來就是個內斂的民族,似乎不善於展現自我。用這種緩緩鋪陳、徐徐展開的長軸畫卷來展示文化中國,我覺得它也是文化中國的一種必然。當全世界的人都將目光集中在這幅畫卷上的時候,它會發現一個從容的中國。辦奧運會,對中國來說是從未有過的第一次。這樣大的一場體育賽典,世界突然之間走進中國,也爲中國如何接納世界提出了挑戰。實際上,中國並不缺乏天下一家的思想信仰,儒家經典所說的和而不同和仁恕精神,其中透露着文化中國的理想。雖然不同的生存羣體不僅膚色、體態不同,而且在生活習慣、宗教信仰和組織形式上也千差萬別。對一個充滿差別的多樣化世界,文化中國的理念,不是在多樣中尋找對立,不是將差別本質化爲水火不容的敵我。“天下無外”,思想、習慣和制度的不同,並不妨礙在一個文化中國和平和諧地共存共處。對多元和異端的寬厚包容,恰恰是文化中國文明傳統的重要特色。

文化中國實際上是把中國當做一個具有世界規定性的國家來看待。這種思想旨趣,又借舉辦奧運會的機緣而重新激發文化中國的精髓。實際上,文化中國本身也處在自身歷史的一個重要時刻。30年來的改革開放,日新月異的國家建設和不懈加入世界總體的經濟、政治、文化進程,使文化中國今天開始了新一輪文明覆興。這一輪文明覆興的題中應有之意,其中一個方面就是重新建構文化中國的世界性。中國不僅要走向世界,世界同樣也會走進中國。文化中國要回應多樣化世界的合作與融合,就要把自己真正當成是世界一體中的文化中國有效的傳播發揚廣大,要爲世界總體的文明進展奉獻文化中國的觀念和制度,爲人類的文明提供宏大想象。

從文化中國的內涵而言,奧運會不僅僅是爭金牌。奧運不僅是一次體育活動,還是一次教育活動,一次文化活動,一次經濟活動,一次外交活動,甚至是一次移風易俗活動,我們的近鄰日本和韓國就是榜樣。從20xx年7月13日北京獲得第29屆奧運會主辦權,到20xx年8月25日北京奧運會閉幕,大約2600天,而金牌只產生在最後16天。不可否認,這16天是整個奧運週期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就好像一出長劇在謝幕之前達到高潮。但是如果因此便想將高潮拉長,讓人們在2600天中天天計算金牌,計算能否超過美國,那是無論什麼人也會感到審美疲勞的,也與文化中國的背道而馳的。可以想象,當全球數十億觀衆觀看北京奧運盛事的這一刻起,文化中國將在他們心中留下印痕,文化中國的傳統性、民俗性和現代文化元素將通過奧運會這一平臺更加的融合,更多地走向世界。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2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瓜子也有它的一席之地。

在我們中國,瓜子家族可謂是人丁興旺,有南瓜子、西瓜子、葵花子、吊瓜子……這些我都吃過。在秋天,天氣晴朗時,搬幾把椅子,坐在曠地上,曬着太陽,聊着天,磕着瓜子,好不愜意。在過春節時,瓜子就是主角了,沒吃年夜飯,倒先把瓜子搬了上來,大家談着心,吃着瓜子,熱熱鬧鬧。小小的'瓜子成了人們相聚的紐帶。

據說,從明代就開始磕了,無論是帝王、才子、平民都熱愛瓜子。我們東北那邊最喜歡嗑瓜子,東北人的牙齒中間都有一個缺口,俗稱“瓜子牙。”

我們最常見的就是香瓜子,我老早就聞到了香味,拿出來一看,好像一個水滴。它的味道更不用說了,無可抵擋,早已口水流了三千尺。剝開吃一個,哇!一股子香味鑽進我的肚子裏,吃了一個還想吃。

瓜子雖然好吃,但也不能多吃,否則會引起飲食不均。每天吃一點瓜子對身體還是有好處的,凡事都要適度。

嗑瓜子現在不但只是我們的傳統,而是走向了全世界,成爲全世界的傳統。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3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延續到今天,處處展現出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版畫、雕塑、木刻、染織、虎頭鞋、麥草畫、烙畫、唐三彩、麪人;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評書、皮影、國畫、刺繡、風箏、園林建築、服裝飾品、;還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春節貼春聯、元宵鬧花燈、端午賽龍舟、中秋吃月餅、傣族的“潑水節”。在我國有好多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其中最爲隆重的是春節和中秋節了,最有紀念意義的是端午節。春節,這是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就都過春節,不管離開家多遠,不管走到那裏,春節這一天都要趕回媽媽身邊。爲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早早地打掃家、貼窗花、買年貨、貼對聯、放鞭炮、穿新衣、吃餃子、辭舊迎新、爲新的一年鍵健康康,一帆風順。

中秋節,是個團圓節。人們經過春種、夏播後,到了秋收。這個季節,秋高氣爽、五穀豐登、瓜果飄香、人們勞作了一年,豐收在望。所以家家戶戶做月餅、吃月餅、賞月餅、象徵着一年團團圓圓。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中國豐富多采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的東西是祖國的瑰寶,是需要我們代代相傳,一直傳承下去。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4

我們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它有着悠久的歷史、淵源的文化。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給我們留下了一座巨大的寶庫,寶庫裏有着許多“寶藏”。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等;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國畫等;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元宵節鬧花燈等。但是,我對民間工藝國畫情有獨鍾。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水墨畫,也是一幅名揚中外的國畫,是北宋時期張擇端畫的。這幅畫很長,有528釐米呢!它寬24.8釐米。畫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熱鬧的場面。《清明上河國》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現在還安然無恙地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裏呢!

張擇端畫這幅畫的時候下了很大的功夫,光是畫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個,有從鄉下來的農民,有撐船的船工,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有留着長鬍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醫生,有擺小攤的攤販。有官吏和讀書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

那裏的街市可熱鬧了,街上有掛着各種招牌的店鋪、作坊、酒樓、茶館。裏面熱鬧極了。走在街上的是來來往往、形態各異的人:“有的騎着馬、有的趕着小毛驢、有的小孩在歡快地放風箏、有的挑着擔、有的推着獨輪車、有的悠閒地在街上溜達。”畫面上的人都不到一寸,但是我們看得清楚人們做什麼。

我國的民間藝術真是有趣!咱們中國真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我們要把祖國流傳下來的東西發揚光大哦!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5

在我們一初校園,最引人注目的應該就是東西兩邊的長廊和草坪了吧!

長廊叫“勸學亭”,是首選的休息的地,每當下課,我總愛去那坐一坐。長廊由好幾十根白色珠子支撐,有着大理石做的長椅和地板。長廊兩端由兩棵葡萄樹,葡萄順着柱往上爬,葉子一片蓋着一片,密密的,偶爾也會有星星點點的陽光,那晶瑩剔透的葡萄總是吸引着我們。

坐在長椅上,涼涼的,然後映入眼簾的就是那綠綠的草坪。在東邊的草坪,木槿正在努力的開着花,不過它邊開邊落,花兒飄下來就像幾隻翩翩起舞的蝴蝶,漂亮極了。因此在木槿樹的下面,總是會有許多花瓣。這些花都是完整,顏色由淺到深,由深至淺,均勻且細膩,恐怕最好的畫家也畫不出着花來吧!

在木槿的旁邊是紫薇,它沒有像木槿那樣豔麗的花兒,它只有它細長的枝條,風一吹,它便擺動着它柔軟的身軀。在接近籃球場的那一邊,大葉女貞正在茂盛的生長着,現在樹上已經開滿了白色的小花。據說這棵樹已經由一定的.歷史了,所以我們都不能隨意碰它。在長廊另外一邊的草坪上有一塊大石,上面刻着兩個鮮紅的大字—“明理”。這塊大石有着獨特的紋理。有的深,有的淺,有的呈波紋,有的呈旋渦。在草坪的最旁邊,還有紫玉蘭和棕櫚高高的立着,像衛士一樣守護着草坪。

這就是東邊的草坪,讓我們再去看看西邊的草坪吧!

西邊草坪的植物相比東邊草坪的植物要多一些。夾竹桃在草坪上伸展着腰肢,它的花十分嬌豔。看,紫玉蘭在與夾竹桃比美呢!夾竹桃嬌豔,紫玉蘭淡雅,可真是不上分下。在它們的不遠處,有一顆銀杏,在那裏默默嘆息,嘆息自己的平凡。

西邊長廊相比東邊長廊要冷清得多,但我仍愛在這裏玩。有少數人和我一樣,也愛在這裏玩耍。有的人在這裏追追打打,也有人坐在葡萄架下面乘涼,談笑風生。而我最愛躺在長椅上,沐浴着柔和的陽光。或許是因爲陽光很舒服,或許是因爲陽光很暖和,總之陽光浴很令人心曠神怡的,特別是在長廊裏。長廊一側有着天然的遮傘,坐在下面很涼快。而在旁邊則是陽光直射的地方。所以,我在受了陽光的恩澤後,也去葡萄架下吹一下風。長廊在我眼裏可是冰火兩重天呢!這美麗,文化的長廊,使我能夠愜意的在裏面放鬆心情,緩解學習上的壓力。

這文化長廊和綠色草坪帶給我們歡樂,也爲一初校園增添了幾分色彩!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6

中華民族有很多很多的傳統文化和,如:剪紙藝術、陶瓷藝術,傳統節日和國畫等。

我國傳統節日有很多,比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了。因爲春節可以放鞭炮、貼對聯、吃年夜飯、發壓歲錢、辭舊迎新。但你知道嗎?過年爲什麼會有這些喜慶的活動呢、這裏有一個美麗的神話傳說故事,現在讓我給大家講講吧!

傳說中,在一個僻靜的山谷裏,住着一隻叫年的怪獸。每到新年的晚上,怪獸就會襲擊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它每年到人間,都要吃一個人,所以,百姓們經常爲“年”愁眉苦臉。村民知道會來怪物,就把門鎖得緊緊的,可是不管怎樣,年獸都會進來,偷吃村民的'東西,傷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極了,但有無能爲力。

第二年,人們紛紛收拾東西準備去城裏過完年在回來,這是,一位仙人走過來,他告訴村民年獸害怕紅色和響聲,人們聽了連忙賣來對聯貼在門上。晚上,年獸又來了它一見到紅色,聽到鑼鼓聲陣陣就逃跑了。從此村子又過上了太平的生活。以後每當過新年,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放鞭炮,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想知道更多的傳統知識嗎?如果想的話,就和我一起去探索吧!願這棵枝繁葉茂的傳統文化大樹可以繼續被我們的後代發揚光大!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7

今天是個值得慶祝的日子,因爲,我和其他同學會一同前往湖頭村的文化大禮堂,這爲我的暑假又添上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早上8點,我們跟着帶隊老師來到了湖頭大操場邊上的大樓裏。想不到,小小的房間裏竟然裝載着湖頭歷史淵久的文化!村長給我們講了許多關於歷史的事蹟,我們聽得目不轉睛、出神入化。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長輩們用過的東西了,有鹽罐、魚簍、小兒站桶、扁擔、扁柱、飯籃……鹽罐用來裝鹽,魚簍用來抓魚,小兒站桶用來放小孩,扁擔用來挑東西。這些祖輩們留下的東西,又使我們想起了以前的'艱苦生活……

村長講完以後,我們又去參觀了文物館、書法館、詩歌館和圖書館。文物館裏都是以前祖輩們留下的東西,有風車、蓑衣、龍頭還有以前的書和雜誌。書法館是專門寫書法的,裏面還有個爺爺正在寫書法,他下筆鏗鏘有力,寫出來的字不亞於書法家。我們的小小書法家——陳若欣也上去大膽的試一試,爺爺不斷糾正了她的缺點,看來她的書法又增進了一步。詩歌館是一個創造詩歌的聖地,裏面有許多村民、委員創造的詩歌,有湖頭西湖、遊湖頭、西湖……每一句都讓人陶醉,流連忘返。接下來是圖書館,裏面全是關於抗戰、古代文學、歷代偉人的書——果然是老人家愛看的類型。

參觀完後,我們就排着整齊的隊伍下樓了,老師叫我們站在文化大禮堂前面排好隊伍,拍了個集體照作爲這次旅行的紀念。接着就可以回家了,家長們都陸續來接自己的孩子,我也自己走回了家。

這次旅行我一定會記在心中滴!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8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真多啊!但我感興趣的還是端午節吃糉子。

可是,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呢?源於紀念屈原。屈原的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使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並被撤職流放。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後來楚國被秦國攻破,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五日,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首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百姓知道屈原死後,都去汨羅江憑弔。因爲擔心裏面的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所以人們紛紛把食物投進江中餵魚,以免魚蝦吃屈原。後來人們又把飯糰用樹葉包起來,外纏彩絲,發展成爲糉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龍舟竟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9

今天天氣很舒適,老師帶着我們去參觀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用小三角做出來的仙鶴、福娃、龍蝦、孔雀、水壺……五顏六色,非常好看。還有用紙剪出的蝴蝶、竹子;還有用糖做出的馬、蛇、龍、小豬、長頸鹿;還有用手工做出來的鮮花戒指、冰激凌娃娃。用小珠珠穿出來的`小球。其中鮮花戒指是最引我注目的,大人戴就把它擰大,小孩戴就把它擰小。還可以把它擰到鉛筆頭上,還可以用線綁在戒指的小環上當項鍊。它真是一個多功能的戒指啊。

觀看了這麼多的作品,一個個象真的一樣讓我大開眼界,增長了見識。我很高興,我想到我不會做,我一下子又難過下來,但是我想到不會做可以學,我以後要好好學,發揮想象圖片,觀察力,爭取給老師做的一模一樣好看。

四年級文化作文 篇10

我們的校園美不勝收。

走進彎月似的南大門,迎接我們的是一本巨大的、翻開了的石書。石書很長,有兩個同學的伸長的手臂這麼長,差不多有兩米吧。石書也很厚,它的一半雖然只有十頁但要用手掌丈量的話需要量兩次,約有20釐米厚吧,可見石書有多大。石書上面還有四個詞:釋放、厚德、自由和致和,這四個詞語是我們的校訓。

在石書的前面是一棵高大挺拔的樹,因爲長得很像菠蘿,所以我們親切地稱呼它爲“菠蘿樹”。

沿着學校的文化軸繼續前行,我們看到了一個花壇,花壇中間有一個小海豚噴泉,小海豚有四隻,分別朝着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小海豚的眼睛炯炯有神,其中一隻目不轉睛地盯着我,嘴巴張得大大的,好像在對我說:“歡迎回到學校,歡迎回到學校!”小海豚還是我們學校的吉祥物呢!每天守護着我們美麗的`校園。

再往前走,看到的是一個日晷,日晷是個用石頭做的大圓盤,裏面穿着一條超大號的針,中間刻着古代表時刻的字,譬如:子、醜、寅、卯……據說,古時候沒有計時工具,就用日晷時間。每當太陽照到日晷,它中間的那根針的倒影照到哪個地方就是什麼時刻。我想,設計師把日晷擺在文化軸裏一定是想讓我們珍惜時間吧!

再看看書吧,書吧是我們放學常去的地方,書吧有扇自動門,但是自動門已經固定住了,因爲同學們玩書吧的地上光溜溜的。我小心翼翼地走了進去,書架有S形的、U形的、O形的……千姿百態,書吧的座椅也很舒適,看累了書還可以看看花草。

我愛我們學校的文化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