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寫在唐山大地震40週年

本文已影響 1.13W人 

40年過去了,唐山早已鳳凰涅槃、浴火重生,但唐山人始終不曾忘記的,除了災難帶給他們的傷痛記憶,還有舉國馳援的感動。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寫在唐山大地震40週年,歡迎大家參考借鑑!

寫在唐山大地震40週年

  【寫在唐山大地震40週年1】

一座城市的劫難與重生,包含着無盡悲歡,也見證着無數奮起。從曾被西方媒體預言“將從地球上被抹掉”的滿目瘡痍,到今天奮翅於冀東沃野的現代化城市,唐山40年的滄桑鉅變,鐫刻着一座城市鳳凰涅槃的發展奇蹟,詮釋着一個民族和國家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偉大力量。

歷史不會忘卻災難與悲痛,也永遠銘記那些寶貴的生命、不屈的脊樑。40年前,當里氏7.8級的大地震猝然降臨,“地光閃射,地聲轟鳴,房倒屋塌,地裂山崩。數秒之內,百年城市建設夷爲墟土,24萬城鄉居民歿於瓦礫……”那一刻,生命何其脆弱。轉瞬之間,生死兩隔;永別親人,痛何如哉!那一刻,生命又何其堅強!無論是廢墟下救出的倖存者,還是帶着傷殘堅持“活下去”的唐山人,他們直麪人生最大的痛楚,用頑強生活告慰逝者,用生命的尊嚴與努力寫下一個個大寫的“人”字,刻印在民族記憶深處。

強烈地震搖動着大地,卻撼不動唐山人民抗震救災的堅定信念,擋不住祖國大家庭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磅礴暖流。14萬名解放軍、5萬名幹部和工程技術醫務人員、數十萬噸物資馳援唐山,10多萬建築工人參與重建……同舟共濟、攜手抗災,從廢墟中挺立,於災難中崛起。無論是創造“大災過後無大疫”的奇蹟,還是讓4000多名地震孤兒有了新家,重新體會到父母之愛的溫暖,或者是快速高效的重建成就,無不彰顯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巨大優越性,無不見證中國共產黨心繫人民、排憂解難的爲民情懷。

震後不到半個月,重建唐山的規劃開始啓動;震後一個月,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的河北1號小區開工;1986年6月底,唐山復建完成,同年底,98.5%的居民搬入新居。“我姓的這個‘黨’,是中國共產黨的‘黨’”——這是“唐山孤兒”感恩的心聲。“社會主義拯救了唐山”——這是歷史的結論,也是唐山人民至爲深切的感受。在唐山市中心,高高矗立的抗震紀念碑由4根直指蒼穹的混凝土碑柱組成,猶如伸向天際的巨手。正是因爲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社會主義制度的強大支撐、人民的團結奮鬥,唐山才能驅散地震陰雲,開啓重建進程,實現奇蹟般的崛起。

時代總在記錄前行的探索與艱辛,把那些奮進的身影刻寫在史冊之中。40年來,唐山人靠實幹苦幹,一磚一瓦打造文明現代、繁榮美麗的新唐山。無論是立改革潮頭重振工業重鎮雄風,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推動轉型發展,改革開放始終是唐山發展的不竭動力。近年來,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唐山以新發展理念爲指導,勇於面對傳統產業產能過剩的結構性問題,着力破解“一鋼獨大”的“黑色產業”面臨的“藍色困境”,壯士斷腕、棄“黑”轉“綠”,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探求發展新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的大格局中找準定位、乘勢而進,進行着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新的鳳凰涅槃。從震後僅兩個月修復的“抗震號”機車,到今天製造時速487公里的“中國第一速”動車,從曹妃甸由荒島變成產業重地,到百餘年形成的採煤沉降區蛻變爲2016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場,唐山人民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不斷交出應對挑戰、無愧時代的發展答卷。在一片廢墟中浴火重生、巍然屹立的唐山,是“中國夢”的生動樣本,恰如中國從改革開放之初的百廢待興逐漸成長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一個縮影。人間萬事出艱辛。銳意改革的奮進力量,讓這座自強不息的城市大踏步趕上時代潮流,充滿自信地走向未來。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比鋼筋水泥更堅固的,是無堅不摧的精神力量。從“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唐山抗震精神,到唐山人在全國不斷“尋恩”的足跡,從唐山成爲“留住雷鋒的城市”,到汶川地震廢墟上默默奉獻的燕趙兒女,再到充滿感恩情懷和團結友愛、無私奉獻精神的新唐山人……在時代發展中磨礪的唐山精神穿越時空、代代相傳,伴隨物質重建的進程,精神重建的圖景同樣令人振奮。歷經磨難、不忘初心;飽嘗艱辛、奮發圖強,這是一座英雄城市屹立不倒的精神力量,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愈挫愈奮、多難興邦的精神密碼。

“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爲補償。”紀念是爲了更好地前行。走進今天的唐山,高樓林立、通衢如織,翠蔭夾道、景色如畫,讓人流連忘返。斗轉星移,從歷史大悲中走出來的唐山人民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然唐山不失爲華夏之靈土,民衆無愧於幽燕之英傑,雖遭此滅頂之災,終未渝迴天之志。”屹立不倒的唐山人民,必將繼續書寫發展的新傳奇。砥礪前行的中華民族,必將在復興之路上迎來更爲光明的前景。

  【寫在唐山大地震40週年2】

歷經40年的風雨,我們發現,人性纔是可以穿越一切的價值,對個體價值的守護,纔是我們面向一切災難的起點。

今天是唐山大地震40週年紀念日。40年前,如同一聲驚雷,一場7.8級地震撕裂了唐山大地,23秒,24萬生靈罹難,彌望盡是瘡痍,這場慘烈的大地震,瞬間讓唐山變成荒墟,更成了國人心頭恆久的傷痕。

40年裏,昔日痙攣的大地創口漸漸癒合,那些親歷者則以舔舐傷口的方式不屈地活着。40年後,我們回望這場災難,不是爲了以災難紀念災難,以一種痛去承接另一種痛,而是爲了於溫故中緬懷那被災難奪去的一個個曾盛開的生命,也感受寓於“向死而生”中的人性力道與“人是目的”的分量。

每次災難,都該以歷史進步爲補償。從唐山大地震發生到現在,中國社會“苟日新又日新”,變化可謂翻天覆地。而種種變化中,與人類社會進步脈絡最爲契合的,就是個人價值的被打撈和重新發現——歷史敘述筆觸越來越多地從集體轉向個人,更加註重對個體生命力和人性尊嚴的着墨,而非將人作爲宏大敘事裏抽象虛焦的臉譜化存在。

社會學家梁漱溟曾說過:中國文化最大之偏失,就在個人永不被發現這一點上。個體權利、個人尊嚴,本是法治和文明社會發展的根本性旨歸;一個社會的成長,也是以對每一個人的權利珍視程度爲衡量尺度的。遺憾的是,在過去的傳統觀念中,集體本位作爲主流價值嵌入社會認知圖譜中,集體主義也從道德原則泛化到了社會各個層面,計劃經濟即是其在經濟領域的映射;普羅大衆多樣的生命形態、個體訴求,則動輒被放逐在集體話語之外,個人被認爲是集體的附庸,沒有獨立於集體之外的價值。

但隨着中國社會在現代化各維度上的縱深發展,人們的尊嚴、權利意識不斷甦醒,個體的生命和其他方面價值也日益凸顯,更多的集體性要求被移至“責權利”的現代話語框架下,更多的權利被重申被保障。中國社會也漸次迎來“大寫的‘我’從混沌的‘我們’中凸顯出來的時代”。王小波說“個人是尊嚴的基本單位”,而今天的很多制度、政策和法規,也指向了對個體權利的尊重,指向每個人過上體面有尊嚴的生活。

由此,我們看到,在2008年興建的唐山大地震紀念牆上,銘刻着那場地震中罹難同胞的姓名。

人本立場、人文主張日漸深入人心。人們對唐山大地震的紀念,嵌入更多“人性”與尊重個體價值的視角:馮小剛拍的電影《唐山大地震》中,不再是宏大的敘述策略,而是重點講述地震後的個體境遇和人性糾葛,地震也成爲個體精神救贖的“試驗場”;而媒體對地震倖存者災後療傷的報道,對4204個孤兒生活日常和命運“隱傷”的探訪,也是落腳於“人”——災難之爲災難,首先在於它帶來的是個體的不幸。關注這些不幸者,進而改善其境遇,也是整個社會需要的人性關懷。

任何災難,都是對命運共同體的考驗,也是對人性的砥礪。命運共同體裏的相互守望,亟須對個體價值的珍視。這需要的,不止是災時的互助攙扶,災後的救濟關懷,更是對個人生命和尊嚴的充分庇護。我們不止是要在唐山大地震後去幫扶當年的受害者,或在汶川地震後“濟川”,更要藉此明確生命與個體尊嚴至上的人文理念,縫合權利保障的短板,讓我們所有人不踏入“修短故天”以外的災難中。

逝者爲生者承擔了死亡,生者承擔災難的記憶,舉凡天災,莫不如此。唐山大地震過去整整40年了,中國社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當年出生的嬰兒,如今也進入了不惑之年。歷經40年的風雨,我們發現,人性纔是可以穿越一切的價值,對個體價值的守護,纔是我們面向一切災難的起點。

紀唐山,念唐山。願家園永遠平安,願每個同胞都幸福、有尊嚴!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