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笑倚清風立秋水散文

本文已影響 9.88K人 

璀璨的大唐詩歌天空,有這樣一顆星,它時而熱烈,時而清冷,它雍容典雅高貴卻不華麗,它幽遠恬淡清高卻不孤傲。這顆星就是笑倚清風立秋水的詩人王維。

笑倚清風立秋水散文

少年行

王維,字摩詰。在梵語中“維”是降伏,“摩詰”是妖魔,於是王維的名字便是“降伏妖魔”。如果大家都以字稱呼他的話,其實是在喊妖怪——這是文人的幽默。但是,在佛教中“摩詰”本意爲“淨名”、“無垢塵”,是說王維乃一位居士,可與佛平起平坐二

王維是位早慧的詩人,九歲能屬文,十七歲就寫出“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樣膾炙人口的佳句,他最拿手的是山水田園詩,“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詩人欣賞着山中夜景,卻不忘讓我們也享受其中之樂,景美如畫,詩美如畫!

畫史上,王維以南宗畫派開創者的身份名垂青史,更以文人畫的始祖而備受後世文人稱道。米芾素顛,然於王維之畫卻不吝一分讚美;秦觀才子,睹王維之畫了幾日竟覺病癒;連蘇軾這樣的大才子,都“於維也斂衽無間言”,看過王維和吳道子的畫後,覺得吳道子的畫雖妙絕,“猶以畫工論”,但王維則得之於象外,如“仙翮謝籠樊”。

除卻詩畫,王維在音樂上也頗有造詣。有一次,一個人拿着一幅畫——《按樂圖》,王維看了一眼,笑了笑,說:“這是《霓裳羽衣舞》第三疊第一拍。”此人不信,然而再次看此舞之時,卻驚訝地發現,第三疊的第一拍竟然和這幅畫如此相似……

風度翩翩、才華橫溢的王維在岐王的帶領之下來見太平公主(有說是玉真公主)。這是怎樣的個少年呢?“妙年潔白,風姿都美”,“風流蘊藉,語言諧戲”,文雅而不失靈活。當他詠誦自己的詩作時,公主大驚:想不到一直被自己反覆吟詠的,以爲是出自古人妙筆的佳作卻皆出於這個少年之手!

然而,王維的表演並沒有結束,因爲他不僅有着詩情畫意,還是位音樂家。一曲《鬱輪袍》聽得衆人如癡如醉、滿座動容。詩、畫、樂俱工俱佳,這樣的極品文人,以這樣的才華,解頭(解元)自然非王維莫屬——其實,這纔是他此行的本意,就是要和張九皋那個事先定好的“解頭”一爭高下。

有人說這是作弊,然而在唐朝,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干謁”(即自己推薦自己)。王維以自己的多才多藝贏得了這次干謁的勝利。如果沒有真才實學,又怎麼會扳動小有名氣的張九皋,怎麼會讓公主改變初衷?

經過幾年的洛陽之旅,加之成功地取得了解頭,年輕的王維走上了仕宦之路。學而優則仕,當時進士人數並不多,“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王維二十左右便成爲進士,這在唐朝也算是少數了。

王維的父親早亡,既然當了官,作爲家中長子的他便無可推卸地承擔起撫養弟妹的義務,他從此告別童稚,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前路白雲外,孤帆安可論

初入仕途,王維便碰了釘子,看來他畢竟還不老道。可是,老道、圓滑又有何用?他陷入的畢竟是個政治漩渦。唐玄宗雖有和兄弟關係不錯的名聲,可是一份“自今以後,諸王、公主、駙馬、外戚家,除非至親以外,不得出入門庭,妄說言語”的詔書卻透露出他到底還是不放心的。

這時,王維作爲一個和諸王關係不錯的人被清理出長安,貶去濟州。

王維在濟州生活了十年。這十年中,髮妻去世,他從此孤身度過了餘下的三十年;這十年中,他由當初的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成長爲漸明世事的.成熟男子。十年後,他終於可以再次回到長安,再續少年時的舊夢。

當看到文人宰相張九齡時,他的政治熱情一下子高漲起來。他寫詩給張九齡:“賤子跪自陳,可爲帳下不?”這是多麼大膽的自薦!多麼坦率,多麼真誠!張九齡欣然接納了他。

有一次,朝中的中、高級官員們舉行聚會,王維雖然官不大,但也被邀請參加,曲水流觴,把酒吟詩之後,又讓王維寫了一篇序。這說明王維已經融入到他們之中了,當然,是相同的政治主張把他們緊緊連接在一起。然而,世事難料,更何況政治風雲詭譎跌宕,等待他們的又是什麼呢?

秋日平原好射鵰

大唐的政治舞臺上出現了一個扳道員——李林甫,於是,歷史奇妙地轉了方向,張九齡敗下陣來。從此,開元盛世逐漸走向了天寶危機。舊黨人士有的死,有的貶,王維則被趕到了邊塞。

不知道王維當時心裏是怎麼想的,但是,他沒有沮喪,倒似乎爲了能夠遠離是非而欣慰。單車問邊,就這樣來到了邊塞,看到大漠中直線般的狼煙,還有長河盡頭圓圓的太陽,靈感就這樣來了,和那個蕭關相逢的使者一起來了。

王維到了邊塞後,沒有馬上回去。不知是不能,還是不願,總之,他留了下來。“回看射鵰處”,“秋日平原好射鵰”,以射鵰、作詩打發時光。這一兩年內,他幾乎沒有發過什麼牢騷,倒有種興致高漲的感覺。或許是在這裏看到了軍中少年的風神,又溫熱了他年少時“縱死優聞俠骨香”的一腔熱血吧。然而,他總還是要回去的。

回到長安的王維接着又南下出了一趟差,“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出差歸來後的王維可以徹底“獨善其身”了,他買了宋之問的別墅——輞川。於是,後面的日子,他多與裴迪一起在這裏賞景賦詩,優哉遊哉。輞川真是個好地方:明月竹林,白石清灘,空山青苔,古木衰柳,飛鳥夕嵐相伴,文友相與,欹湖簫聲飛揚。

中國的士大夫與喜歡罷工抗爭的外國人不同,他們更喜歡用消極怠工的招數。王維正是在消極怠工,但他的正義感沒有被輞川風月消磨。他如同一汩清泉,無聲無息地流淌在陰暗的黑林裏,縱使陽光被遮擋,依然清洌……

秋槐葉落凝碧池

大唐的盛世終於走到了盡頭,這回,充當改變歷史的人變成了安祿山。

“安史之亂”一下子讓依然沉醉於大唐雄風中的人們醒了過來。於是,唐玄宗醒了,帶着他的愛妃、兒孫逃了出去;長安的大臣們醒了,但金殿之上已無皇帝的蹤影。他們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的時候,便成了安祿山的俘虜。有些人投降了,成爲名副其實的僞官;有的官員被強行帶到了洛陽,東去的人羣中就有王維。

王維被囚禁在菩提寺中,環刃交加。在來之前,他本想能逃過去的,可是不容分說,仍被帶了過來。沒辦法,樹大招風,他雖然不是政治上很重的砝碼,但卻名氣很大,而安祿山要的就是這個。

在菩提寺中,王維也很想逃,可是逃不了,他沒有杜甫那樣的人身自由。一次,凝碧池頭髮生了慘案。有人忍不住內心的憤慨在演奏中把樂器摔碎,向着玄宗南逃的方向痛哭,結果被殘忍地殺害了。裴迪把這個消息告訴了王維,王維聽後深受感動,揮筆寫下一首《凝碧池》:“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葉落空官裏,凝碧池頭奏管絃。”

在這首詩中,他的政治態度極其明確,他是站在大唐這一邊的。這首詩當時在暗地裏流傳,竟傳到肅宗那裏。王維也許當時不會料到,就是這首詩曰後救了他一命。

在刀劍的逼迫下,王維還是接受了給事中的僞職,這也就是他備受後人指責的原因,宋人甚至因此認爲王維人品不好。王維是軟弱了一點,沒有殺身成仁的大義凜然,但他自己也是很痛苦的。從此之後,陷賊一事猶如在他心上刻下了深深的一刀,傷口再也癒合不了。

從此,王維才真正沉溺於佛理與山水之中,“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他精通佛學,且悟性很高,能把很多人看不懂的佛理理解得很透徹,甚至與大師們論道,倒真有些維摩詰居士的意味,而且他是真正地融會貫通,能將佛理融入詩畫之中,尤其後期的有些詩,讀完之後甚至會使讀者也產生那種寂滅的心理。

都說詩是窮而後工,而王維一生雖然有起有落,但總體來講一直在做官,而且他官至尚書右丞,職位不可謂不高了,可稱是富貴了,然而詩卻依1日寫得這麼好。因此,王維在當時聲名很高,被稱爲“天下文宗”。他流傳下來的詩將近四百首,但因爲戰亂,“十不存一”,很多都遺失了。

王維一生清高寧靜,他的詩也是一樣,澄清精緻,貴在於潔,彰顯了他作爲士大夫的風雅與自矜。《詩人玉屑》評王維說:“秋水芙蕖,倚風自笑。”聞一多先生曾說:“王維替中國詩定下了地道的中國詩的傳統,後代中國人對詩的觀念大半以此爲標準,即調理性情,靜賞自然,他的長處短處都在這裏。”

公元761年,王維悄悄地離開了人世,然而,他的詩還有他的故事,卻令後人說也說不盡——“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