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一碗飯的痛苦散文

本文已影響 1.81W人 

中午在外吃飯,沒回家,也沒休息,飯後就到辦公室加班。對於睡慣午覺的我,真是難受。可工作需要,沒辦法。

一碗飯的痛苦散文

妻做好了飯,兒子叫我吃飯。我聽到,但累了,說聲不吃,便昏昏入睡。不一會醒來,看桌上有青椒燴青豆,就想用這菜熱飯吃。雖然鍋沒洗,但我想,剛做過菜的鍋,不洗也罷。於是,將菜與湯倒入,放飯,開電滋爐,熱五分鐘,用碗舀起,抽了雙筷子,端上,準備吃。這時,妻問我煮飯前洗沒洗鍋?我說沒有。她說:“那就不要吃了!“我問:“爲哪樣?”她回道:“做完菜後,在鍋野放了洗滌劑,吃了飯後,還沒洗”。看着一大碗飯將被倒丟,我很生氣,責怪她爲哪樣不早點講,因爲我在熱飯前就說過,我要用菜鍋熱青豆飯吃!她說我還沒吃下算好的。我說問題是因爲事先她不說,害得這麼一大碗白米飯要被倒丟,太可惜了!

爲此,相互吵了幾句。在一旁的兒子很生氣,因此說:“你們也好意思,這點小事情也值得吵!”我想,一碗飯,值不了幾個錢,按說起來真是小事情。但是,我犁過田,栽過秧、打過谷而且過過吃不飽飯的苦日子,深深體會到粒粒皆辛苦的內含。這麼一大碗白米飯,不倒丟不能再吃,倒丟了實在可惜!

上世紀七十年初代,幾歲的我,吃米飯撒在桌上,奶奶捨不得抹丟,還要一粒一粒地撿來吃了。我吃剩下的飯,父親不嫌贓,端起來就吃個一乾二淨。還沒打米機的時候,晚上在堂屋碓米,碓的周邊要墊上乾淨的圍腰布之類,以防穀粒被碓齒套落到碓邊的泥石縫裏。奶奶跪在碓邊用一根木棍扒米碓。待穀子基本碓成了米後,再讓衝碓的人踩緊碓尾,她用一隻大瓢舀到篩子裏篩棄糠皮,篩出穀粒。臨了,還要親手拿過煤油燈,用她那長長的指甲,將散落在碓窩邊的米粒、穀粒,一粒一粒地撿起來,放入手心。在確信沒有一粒穀子或米粒可撿了,才小心翼翼地將那小偏手穀米分開,分別放入各自容器中。

在姊妹越來越多之後,成天拼命搶工分的父母,也難保證一家人吃飽肚子。於是,自留地裏的紅蘿蔔,包括葉子,也被造入了苞谷飯中用來填肚子。在連紅蘿蔔都吃盡了後,母親背上密實的竹籮,拿上篩子,提根連架兒,上山四處打來“救軍糧”(紅刺果),用石磨推成粉漿後,加一點點高粱面,做成粑粑給我們充飢。

那時,奶奶最愛給我們講的故事就是《會飛的穀子》。說是一戶農民,見茅廁板上的飯粒都要撿來吃了,非常愛惜糧食。而一大戶人家,洗碗水隨便往後陽溝倒,大米白飯尚得到處是。後來,在一個晚上,那大戶人家的穀子,像一羣多得數不清的蜜蜂,往那個農民家中飛,飛得堆滿了農民的家中。

奶奶還常說,有一大戶,屋後修有水井,吃剩下的飯,往陽溝裏一倒,便放水衝。這陽溝流過的'地方,有一戶窮人家,便天天將大戶人家倒丟在陽溝裏衝到他家附近的飯粒撿起來淘洗乾淨,再曬乾收藏。後來遇到天旱,大戶人家也到了沒糧可吃的地步。見那戶窮人家還有吃的,就去借。哪知那些幹米飯,其實是人家多年前遺棄的飯粒。大戶人家曉得事實真相後,慚愧不已。從此對糧食倍加愛惜。

因爲從小受到這樣的教育,我對糧食有着一種深切的感情,特別是米飯。

後來土地下放了,父母起早貪黑地將自家的土地侍弄得長啥像啥,看了都會讓人在夢中笑醒來。缺吃捱餓的歲月從此過去了。但是,要想頓頓都能吃上米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那還是一種奢望。只有生病的人才能享受米飯的香味。奶奶因爲二十八歲就居孀,並且從此爲父叔守志,苦心撫養,父親深懷感恩,總要單獨留點米飯繪奶奶吃。可奶奶一旦發現,總是把米飯造入苞谷飯之中。

1986年我參加工作後,拿到了購糧證,很多父老鄉親羨慕我吃上了國家糧。誰知一個月那27斤的幹部糧,不但填不飽我的肚子,而且每次煮飯都要花上半天工夫撿出米中的各種雜物,包括鼠屎、石子、細泥塊等。要想吃上一頓放放心心的好米飯,很不容易。

如今買米,米質不好不買,稍有一點糠殼、雜物的不買,品不合心的不買。而這樣一粒與一粒一樣大小的好米,做成了飯,就因爲一時的疏忽,說倒丟就倒丟,真是太不忍心!這不是值不值錢的問題!而是內心深處難捨的一種追憶、一種糾結,一種痛苦!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