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騎樓散文隨筆

本文已影響 1.25W人 

騎樓總是這樣屹立着。

騎樓散文隨筆

在童年的眼球裏,她是這麼威武,這麼剛亮,兒時的玩耍大多是在騎樓裏度過的,騎樓給我留下許許多多的回憶……

我的老家在珠江口,而我卻是在遠離故鄉的港門出生。從記事起我就知道騎樓。港門曾是崖州府最鼎盛的貿易港口,來這裏經商的人比較多。港門是因寧遠河的一個出海口而得名的,是一個天然的港灣。民國年間,許多貿易往來都要經這港口進入崖州府。當時的崖州府所在地設在崖城,港門自然就形成了經濟貿易區。我的父親也是從外鄉來這裏做買賣的。他們所經營的'布料、菸絲、香皂、糖、米及五金等很多商品都是從南洋採購運來的。據說那一棟棟、一排排威武壯觀的騎樓是二、三十年代所建。這些建築或多或少蘊藏着南洋樓宇的風格與文化,蓋這些騎樓很多都是爲了作鋪面使用,還能居家,一屋兩用。也許是崖州風多雨多,陽光火烈,因爲騎樓可以擋風、避雨、遮陽,也就成爲檔口最旺的商鋪,不論颳風下雨,陽光暴曬生意依然興旺。因此港門、鋪仔市、崖城的騎樓應運而生。

而我真正認識騎樓時,騎樓已不是商鋪,而更多是作爲居家。曾經是崖州繁華港口的港門變得冷冷清清,集市都是在一個破舊的市場內擺地攤,扁擔籮筐就地而坐,清一色全是青菜、地瓜,還有魚蝦,再沒有更多的商品了,充其量就是個趕集的農貿市場。六十年代騎樓的主人,在經歷着前所未有的敗落與衝擊,騎樓同時也在注視着時代的變遷,承載着不應有的陣痛,騎樓記錄着興旺與衰落……

我是在騎樓裏玩大的,騎樓裏的人很和善,學識也廣。他們以前都是大戶人家,走南闖北世面見得多,故事講得特好,每天我都到騎樓裏聽故事、捉迷藏、過家家。騎樓好大好寬,我們從一樓跑到三樓,又從三樓跑到天井,樓梯、閣樓、隔層都是油木,很光滑,玩累了,我們就躺在木地板上,好涼爽。

騎樓的門很高很大,門栓是用大方木製成,開門先得打開栓,然後用力拉,門就會發出“咿……嗚……”的長鳴,這聲音直到現在仍在我腦海裏迴盪。騎樓很威武很漂亮,外牆雕塑着形態各異的花草以及龍鳳,栩栩如生。騎樓的排水口特講究,都用弧度的琉璃瓦魚嘴鑲嵌,下雨天,屋頂的積水就從兩個魚嘴噴射出來,像兩彎銀柱,雨停了,魚嘴裏還不斷的吐水,頑皮的我們就站在那兒打水戰,打得滿身溼漉漉的,我們最喜歡下雨天的騎樓。

我們家兄弟姐妹多,全靠父親一人的工資養家餬口,瓦房是以前做生意積蓄下來的錢蓋的。牆是用泥和稻草混合而成,遇上暴風暴雨季節,泥巴牆經常被沖塌,雨水就順着缺口流滿我們家。記得有一年八、九月份,十二級颱風橫掃整個崖縣,狂風挾着暴雨襲擊港門,許多大樹都被攔腰折斷,我們家自然是首當其衝。不過還好,因爲我們家建在騎樓中間,且比較低矮,騎樓就成了我家的避風港。

騎樓裏有口老井,水特別清特別甜,我們生活所需的水都是到騎樓裏挑的。無論早晨或傍晚,四里八鄉的鄉親都可以到騎樓裏挑水,經常侵擾騎樓人家的生活,可是每當遇見鄰里時,他們總是迎面微笑,點頭問候,沒有半句怨言。不知是從什麼時候起,有家騎樓的主人成了專政的對象,騎樓由此瀰漫着哀傷。夜深人靜時,偶爾會聽到淒涼的哭聲,很揪心的那種。三天兩頭就有人來捉他們上臺去批鬥,有時候被打傷回來,不久騎樓裏有人上吊,我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好端端的幹嘛把人這樣賤踏。騎樓哭了,它變得這麼弱小,變得這麼憂傷,變得這麼無奈。

我是七十年代初告別騎樓的,在騎樓周邊生活了九年的我,目睹了騎樓人家榮辱盛衰。

如果有來生,我想你們一定會把騎樓修繕得更加威武,更加靚麗。如果有可能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幫你的,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報答你,讓你在他鄉不會孤獨,不會寂寞。騎樓的主人你懂嗎?騎樓你明白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