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萊蕪梆子與父親散文隨筆

本文已影響 1.4W人 

萊蕪梆子,是萊蕪特有的劇種,兒時,父親一直鍾情此戲,雖是半個戲曲之家,從小耳濡目染,但因五音不全,我唱歌從不在調上。而弟弟就很有樂感,說學逗唱,都是輕易而舉,這一點遺傳了父親的基因。從此,他們爺倆一拍即合,尋着了共同愛好。院子不再清靜,時不時傳出一段歌曲串燒,你一句萊蕪梆子,他來一句流行歌曲。

萊蕪梆子與父親散文隨筆

童年裏,一直好奇不已的,是劇團的設備和道具,每次晾曬戲服,整理道具,總少不了我的身影,摸摸這,敲敲那,各種樂器試練一通,刀劍亂舞,帽子叮鈴鈴,這樣好奇心作怪着,有時也會惹來一頓訓斥。

經翻閱資料得知,"萊蕪梆子"又名"萊蕪謳",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劇種,已有二百多年曆史,是中國傳統地方戲曲劇種中的奇葩。它是中國300多個戲曲劇種之一,它的音樂具有鮮明的特色,其唱腔高昂粗獷、剛勁挺拔、激烈奔放,氣氛熱烈,旋律平實、行腔流暢。2008年6月7日,山東省萊蕪市申報的萊蕪梆子,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萊蕪梆子,曲目衆多,印象尤爲深刻的是《牆頭記》,只因父親出演此劇,有一定量的戲份。童年裏,每年劇團都要去鎮上與村裏,巡迴演出。深銘的事情,是可以去後臺看他們化妝,這種特殊待遇,其他小朋友,是羨慕不已的,不諳世事的我穿梭在臺上臺下,樂不思蜀着。

父親對戲曲的專注鍾愛,在童年的記錄冊子中,我是無法理解的,不眠不休,依舊興致勃勃地研究。母親自然而然也是不理解的,爲此吵鬧了不知多少次,而父親呢,我行我素,一如既往,依舊喜歡着他的萊蕪梆子。索性後來,母親不怎過問,心思着,隨他去吧!

幾十年如一日,冬去春來,花開又花落,總也時不待人,陸陸續續,劇團裏一些前輩離逝,父親成了劇組裏頂樑柱,擔任了劇組團長。自此以後,越發不着家,借用母親的話“他比誰都忙”,特別是年前年後,又要排練,又要演出。偶爾也會傳來一些閒言閒語,“不務正業”“太懶惰”,弄得母親怨聲載道,發着牢騷,“不顧家,瞎折騰”。我也因此質問過“萊蕪梆子,到底那兒好聽?”父親總是沉默不語,淺笑着……不論我和母親怎樣勸阻,絮絮叨叨他,父親就是照唱不誤。

幼年時,我一直弄不明白,爲什麼家人如此反對,父親怎就一直堅持?隨着年齡的增長,漸漸懂得了一些,如果把一件認爲對的事情,堅持到底,最終獲得的,會是“水滴石穿”,“鐵棒磨成了針”,往往就是意想不到的驚喜,這種毅力需要多大恆心?

潛移默化的作用,在校時,不是運動員的自己,報名了長跑,竟得了第三名。高中,又參加了越野賽,賽場上一直默唸一句話“堅持,再堅持一下”,最後跑完了全程。說來,我有寫日記的習慣,後來一點數,有十來本,這也是需要一份恆心,來較量時間的。“堅持做一件事是最好的修行,每一份成功,都是從嚴格的自律開始的”,的`確如此!

萊蕪梆子與父親,多年以來,已成默契,漸變成生活的一部分。相信不論途徑多少年,對於萊蕪梆子的執着,父親的人生字典裏,沒有“放棄”二字。這點人生的信條,教育了作兒女的我和弟弟,只要認定了方向,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總會有一縷曙光,灑落你我身旁!

如今的萊蕪梆子劇團,日益壯大,已今非昔比,政府大力扶持文化下鄉,資源上給予了大量支持,樂器設施,都煥然一新,演員陣容逐漸強大,閒暇之餘,大夥都喜歡去臺上娛樂一番。

民族文化,是要我們一代代人,堅持繼承弘揚的。對於萊蕪梆子,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是地方特色的劇種,有着獨特的藝術魅力,需要這樣的堅持一直傳播,一代接着一代人,繼承發揚下去,纔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