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散文欣賞:知行心

本文已影響 1.05W人 

也許世上最遠的距離,不在天涯海角,卻在知行之間。人生在本質上是一場踐行。有一顆知行心,便拒絕做只尚空談卻無所事事的局外人。

散文欣賞:知行心

2004年夏天,有全球第一CEO之稱的傑克·韋爾奇來北京參加企業高峯論壇,經過一番交流,希望從他身上獲取祕訣的一些商界精英失望了。有人問:“我們知道的差不多,爲何與你的差距這麼大?”

“你知道了,但我做到了。”韋爾奇微笑着回答。這一幕,讓我不由地想起王陽明“知行合一”的着名論斷。知與行分屬兩個世界,之所以強調“合一”,是因爲難在“合一”,難在將“知道”與“做到”劃上等號。

不過,韋爾奇做到了這一點,他有一顆真正的知行心。相反,那些自稱“知道的差不多”的人,卻在行動上差多了。陽明先生認爲,“與行相分離的知,不是真知”。有的人縱然“讀萬卷書”,若不知消化、不會轉化,不配合以“行萬里路”,那往往是一條只會尋章摘句的“書蟲”,是在實踐層面幾乎可忽略不計的隱身人。

知行心是知而行之、知行並進的心靈。它立足於知,着力於行,化頭腦裏的知識爲行動時的本領,變明白了的事理爲實實在在的事業。任何一件事都需要動手才能實現,相比我們在想些什麼、知道些什麼,做了什麼、留下了什麼才更重要,它真正體現一個人存在的社會價值。

“非知之艱,行之惟艱。”也許世上最遠的距離,不在天涯海角,卻在知行之間。人與人的巨大差別,也具體地反映在每一個當下的行爲之中。對任何人來說,想一件事與做一件事不同,前者單憑理性認知,後者還需實際操作,這就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

而只說不做的飄浮習氣,在我們的歷朝歷代都大有市場。有這樣一批人,或者被稱作“清流”,或者被罵作“腐儒”,他們知曉無數道理,所以調子總是很高。另一方面,卻拒絕做事,不參與看得見、摸得着的事務。正由於“懂事”又不做事,他們就有指手劃腳的優越性,平時習慣於冷嘲熱諷,在一旁充當坐而論道的“高人”。

整個社會若充斥太多這樣的人,那就有大問題。人生在本質上是一場踐行,社會進步歸根到底靠知行並進的人推動。一個人光喊口號是沒用的,甚至還起負作用。有一顆知行心,便拒絕做只尚空談卻無所事事的局外人。就好比在江面上行船,當確定了朝向,划槳就是前行的動力。即使划槳的姿勢、手法值得推敲,這些也應當在划槳中改進,在躬身入局後不斷完善,切不可吹毛求疵,乾脆扔掉船槳,都跳到岸上袖手旁觀、空發議論。

知而行之,不是高深的道理,可真去做卻沒那麼容易。因爲行動不能停留於口頭,必須在事上磨練,併爲此付出精力和代價。而人終究有惰性,還多少存着怯懦的一面,於是對一些看似複雜、麻煩的事,雖然明白道理,卻難下行動的決心。但萬事開頭難,當咬牙去做了,往往並沒有原先預料的難。出路是走出來的路,所以在畏懼、猶豫之際,不妨先邁出一小步,也許緊接着就有了邁大步的勇氣。

知行脫節所指向的,更多是尋常的小事。在許多人眼裏,它們太簡單了,做不做都沒啥所謂,便乾脆將之荒廢。然而,大家頻繁面對的原本就是小事,何況大事也無不由小事組成。懷知行心,首先是將小事做好。其實,做好某一件小事容易,做好每一件小事卻很不容易。若將流水般的小事都做得漂亮,本身就體現了卓越。

行,目的是爲了成事,故不能盲目而行,應講求做事的切入點。時機未到,就需蓄力而行、量力而行,切忌魯莽地一行了之。因此,“行”並非狹隘的行動,行動前的必要準備是“行”,在特定時段的靜觀也是“行”。知行心的關鍵,是一股幹事的勁頭。只要看準了,就撲下身子、一以貫之去做。可以說,任何大事、難事都是這樣辦成的。

知與行容易“兩張皮”,還源於人的本位主義。任何人都置身利益格局當中,一些事雖然從全局和長遠看有利,卻與自身利益、眼前利益相沖突;或者明知道越拖越難辦,可做了吃力不討好,於是就將它們擺到一邊。可見,知行心亟須價值觀的'支撐。尤其是當慾念與理智、功利與道德發生交鋒之際,更不可缺一種內在的意志,將良知轉化爲踐行。

縱觀歷史,“知行合一”常常是帶血性的。典型的如幾位春秋史官——“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他們堅守“君舉必書”的信條,甘願提着腦袋犯顏實錄,邁出了感天動人、以生命爲代價的“大行”。如此行爲是對價值觀的扞衛。放棄心中的準則而在行動上退卻,對那些史官好比精神上的自戕,因而絕對不可以接受。

春秋史官的知行心,顯然非常人所及,其映射的人格尊嚴和人性光輝更非常人所有。人的生命內涵由他選擇的價值構成。由於信念和信仰的作用,人們就有了無怨無悔的行動,以致在世俗眼裏的諸多不理智,便成了終極意義上的理智。幾千年來總有這樣一些人,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氣概,毅然砥礪前驅,在知行並進中弘揚我們民族的正氣,並實現了不虛此生的無上價值。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