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三年級作文

實用的三年級的科學作文8篇

本文已影響 2.67W人 

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的科學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三年級的科學作文8篇

三年級的科學作文 篇1

啊!好無聊啊!我呆呆地聽着科學老師講“水”,都快睡着了。科學老師突然說:“現在,我們來玩一個遊戲......”教室裏頓時變成了菜市場,一個又一個聲音,猶如無數只無形的手,快把屋頂給掀翻了。 “停停停!”科學老師敲了好幾聲棍子,叫了好幾聲“停”,才讓我們安靜下來。

接着,他開始用屏幕給我們看遊戲規則:不能打開袋子或破壞杯子,識別出袋子裏分別裝的是什麼。每組的組長來領裝着黑袋子的盒子。 詹弘馬上跑去,搶走了最前面的盒子。我們四人看着盒子,有種說不出來的不對勁。詹泓提起一個袋子,下面滴着液體。“漏了”我們四人異口同聲地說。“趕緊換那!”我大叫。

還好,還有一個盒子。 “這個是啥?” 我摸了摸一個袋子,聞了聞。裏面是液體,沒味道。“我知道了,這個袋子裏裝的是.......”

“砰”! 一聲巨響打斷了我的話。 第十組和十一組的跑開了,我定睛一看,水池子中間的那個水龍頭爆了。科學老師焦急地拿起一塊抹布,捂住了水龍頭。水壓太強了,老師的袖子全溼了。老師叫我們把其它的水龍頭都打開,又把所有的男生轟出實驗室,讓女生把地上的水拖乾淨。這水暫時能止住了。

我聽別人說,是某個同學不知把什麼東西扭了一下,水龍頭上的塑料防不住了,水就衝出來,弄得滿地都是。

我愛這節“溼淋淋”的科學課!

三年級的科學作文 篇2

星期五下午的第二節課是實驗課,那是我最喜歡的一節課,我想這節課一定很有趣。

我們全班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科學實驗室,進了教室老師對我們說,這是一節實驗公開課,校長也要來聽課。老師到底要我們做什麼實驗呢?我更加好奇了!過了一會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張紙,還給我們講了紙的分類,又讓我們仔細的觀察了紙,我想這就是一張普普通通最常見的紙呀,可後面的實驗讓我大吃一驚。老師竟然讓我們用紙來拔河,兩張互相對摺的紙掛在一起兩邊對拉,就像在拔河一樣,但這可是兩張紙在拔河呀!太不可思議了。結果老師的紙拉斷了對方的紙,哇!沒想到紙的力量可真大呀!。第二個實驗又讓我目瞪口呆,老師把紙揉成了繩子的樣子把書包掛在了紙上,書包被掛的穩穩的。看似普通的紙一下有了巨大的力量,太厲害了!我又意外又驚奇,一張紙不同的用法有了不同的力量,這真是一個有趣的實驗,我們平時就應該多觀察生活中的小發現,可能就會有大不同。

我喜歡這節給我帶來又驚喜,又有趣的科學課。

三年級的科學作文 篇3

探究是一切的基礎,是生命的本質—我們應該善於探究身邊的科學,科學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師,莫測:科學就像五彩的萬花筒,千奇百怪:科學一位多藝的表演者,向展示着科學的火花……

小時候,我看見小鳥在天空中自由的飛翔,也想像小鳥一樣飛,可是怎麼也飛不起來,姑姑家有一對鳥的翅膀,我想鳥兒是有翅膀纔會飛,我用翅膀不就可以飛起來。可是,着、切的一切不的,於是,我便想知道鳥兒爲會飛。

詢問,觀察、上網……我知道了鳥兒爲會飛。

鳥類的身體外面覆蓋着輕而溫暖的羽毛,羽毛保溫作用,而且使鳥類外型呈流線形,在空氣中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最小,有利於飛翔,飛行時,兩隻翅膀上下扇動,鼓動氣流,就會巨大的下壓抵抗力,使鳥體向前飛行。

鳥類的骨骼堅薄而輕,骨頭是空心的,裏面充有空氣,解剖鳥的身體骨骼還可以看出,鳥的頭骨是完整的骨片,身體各部位的骨椎也癒合在一起,肋骨上有鉤狀突起,互相鉤接,強固的胸廓,鳥類骨骼的獨特的結構,減輕了重量,了支持飛翔的能力。

我在鳥類身體中,骨骼,消化,排泄,生殖等器官機能的構造,都趨向於減輕體重,飛翔能力,使鳥能克服地球吸引力而展翅高飛。

探究身邊的科學,的造福於人類,造福子孫後代,它無處不在。

三年級的科學作文 篇4

科學課上,老師說,人可以躺在死海上看書,吃東西……而無需擔心會被淹沒,因爲死海的含鹽量比較高。我想:“難道含鹽量高就可以讓物體浮起來嗎?”到了星期天,我吃過午飯,等家人全出去了,我決定自己動手一次實驗。

我打開冰箱以後,從一個袋子裏拿了一個雞蛋,調皮的我對它做了一個笑臉,還說:“辛苦你了,去洗個澡吧!”我還拿了一個玻璃杯,把水倒進玻璃杯。接着,我去廚房拿來了一雙筷子,還拿了鹽。

一切準備就緒,實驗正式開始嘍!

我怕把雞蛋放進杯中,用小勺舀了一勺鹽,然後用筷子攪了一攪。拿雞蛋不動,像個懶鬼在睡覺。我有連續加了幾勺鹽,可拿雞蛋還是沒有動靜,我有點泄氣了,可是想到了“失敗是成功之母”就繼續加鹽,拿雞蛋動了,可不一會又回了“老窩”我想:“哼,我讓你睡”!我狂加了幾勺鹽,拿雞蛋動了,我按,它浮。我按,它浮。我高興地大喊:“我成功嘍”!後來媽媽告訴我,我睡覺還在笑呢!

三年級的科學作文 篇5

幾年前,上海的王駟通同學遇到了一件苦惱事。他穿的風衣上有一根帶繩,繩的兩頭從風衣中露出來,可以把衣服紮緊,但有時不小心會把繩從一頭拉出來,要將繩沿細窄的繩洞穿回去可就要費九牛二虎之力了。所以一拉出來他都找媽媽,媽媽就用一根別針連在繩頭上,一點一點兒地牽出來。

一天,繩子又被拉出來了,可媽媽一直也沒回來,也沒找到別針,怎麼辦呢?當他從冰箱中取出一根雪糕吃時,突然靈機一動,先把這根繩弄溼了放到冰箱裏,把它凍成馬蹄形再穿。就這樣,凍硬的冰繩輕易地穿過了風衣上的穿繩洞!

科學有多遠?王駟通同學通過改變繩的物性,解決了生活中的小難題!其實,科學就在身邊,會時刻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呢。

科學對於生活和工作這麼重要,那怎麼讓孩子對科學感興趣,讓孩子愛上科學呢?

一、動手做做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偉偉六歲左右的時候,《神奇的實驗》走進了我們的生活。這本書對我們來說真是物超所值!百看不厭、百翻已爛。和爸爸一起製作發光燈泡的電路,孩子明白了什麼是電流,原來電線通上電,裏面的電是一直跑着的啊。看了摩擦起電後,把小時候玩的氣球翻出來,吹大,在媽媽的頭髮上摩擦來摩擦去,排隊登上高高的天花板。導體和絕緣體:原來純淨水是不導電的絕緣體,逐漸加點兒鹽,它就變成導體啦,自己試試才知道。

神奇的實驗,小傢伙越做越有興趣,在我們家裏,隔三差五就會有一個凌亂的“實驗室”出現。說真的,這凌亂的高興啊,還真不怕把家弄亂,沒興趣給你弄亂纔可怕喃!

二、多讀書開拓知識面,帶着孩子找尋科學的足跡

偉偉從小不是個愛問爲什麼的孩子,但隨着喜愛讀書程度的日漸增加,看過的書,去過的地方也越來越多。不但愛提出一些問題,更可喜的是還能給別人解決一些問題。週末在未名園廣場放風箏時,有小朋友在問:“風箏線在空中爲什麼是斜的而不是直的呢?”偉偉說:“那是因爲空中有風的原因,線受到阻力,所以就被吹彎了。”

當我們在野外需要涉水又不太會游泳怎麼辦?《生活的物理》會教給我們:褲子干時是不防水的,但將褲子沾溼就防水了!然後分別紮緊兩個褲腿,褲腰朝下迅速扣入水中,抓緊褲腰口,游泳圈就做成了,能在緊急時刻把你安全地送到岸上。這麼神奇,爲什麼呢?這是水的神奇的表面張力在起作用。

爲什麼小朋友發燒時用酒精擦腋下能退燒呢?這也有它的科學道理。這是因爲酒精能擴張血管,蒸發時會帶走體表大量熱量,所以起到了幫助降溫的作用。

爲什麼我們的肚子餓了會咕咕叫呢?這是因爲之前吃進的食物消化完,胃裏雖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會繼續分泌。這時候胃的收縮便會逐漸擴大,內裏的液體和氣體便會翻攪起來,造成咕嚕咕嚕的聲音,所以下次不要再爲肚子咕咕叫而感到尷尬啊!

科學有多遠?科學就在身邊,我們在生活中隨時隨地會用到科學知識!你如果瞭解它,它就會乖乖聽你的話。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培養探索科學世界的勇氣,練就探究科學奧祕的本領才行。未解的科學謎團千千萬,向前走,更多精彩等待你去發現。

三年級的科學作文 篇6

經過兩年的等待,我們終於有科學課了。科學老師會不會很嚴厲呢?

上課鈴一響,科學老師出現了,四十多雙眼睛齊刷刷地看向他。老師大聲說:“我姓劉,大家以後可以叫我劉老師。”

我仔細打量着劉老師。他的頭髮有些花白,在他的'額頭上有幾道皺紋,也許是太多的科學問題在劉老師的額頭留下了深深的痕跡。劉老師的眼睛不算太大,但是好像可以看懂每個同學的心思,只要有同學做小動作,他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我一動也不敢動,但我一直在想:今天會上什麼內容呢?只聽老師一字一頓地說:“今天我們不上課,我就來講講科學課的紀律。”這些字像錘子一樣敲打在我的心上。

說完,劉老師掃視了一下全班同學。這時,教室裏鴉雀無聲,連一根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見。

老師看大家很安靜,就接着說:“以後上課要準備好:科學書、科學‘昨’業本、鉛筆盒。”‘昨’業本三個字一出口,我就差點笑出聲來,但我看到老師那嚴厲的目光後,就使勁忍着不笑。雖然大家都覺得很好笑,但又都不敢笑。我看了一眼我們班的“幽默大王”——朱博文。他也只不過將嘴角微微向上擡了一下,然後又變回了原樣。而且這個動作只持續了兩秒鐘。

我心想:劉老師這麼嚴厲,以後的科學課還叫我怎麼過呀?後來,上過幾節科學課後我發現:劉老師雖然看起來非常嚴厲,但他是一個非常會引導我們的人。

劉老師經常讓我們自己帶植物到學校來觀察。這不,今天又讓我們帶水葫蘆來學校了。

上課時,他問:“誰知道水葫蘆是怎麼浮起來的呢?”頓時,教室裏就像炸開了鍋,同學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

劉老師微微一笑,拿起面前的水葫蘆說:“同學們要學會自己發現科學的奧祕。”說着,劉老師把手中的水葫蘆掰開。我們也學着老師的樣子掰開了課桌上的水葫蘆,發現裏面有許多氣囊。

劉老師問:“現在,誰能告訴我水葫蘆爲什麼會浮在水面上?”雖然有些聰明的同學已經知道了,但還是有一部分同學搖頭表示不明白。

劉老師叫了陳信元來回答。陳信元說:“因爲水葫蘆的氣囊裏有空氣。”劉老師向陳信元豎起了大拇指,說:“你真厲害,一下子就說對了。”

這下同學們都明白了:原來是氣囊裏的空氣讓水葫蘆浮起來的。

正是因爲有這樣一位善於引導、啓發和鼓勵我們的科學老師,我們的科學課才變得這麼生動有趣。

三年級的科學作文 篇7

我在讀三年級的時候一節語文課完全改變了我。那時,上課零聲一響,我的語文老師走進了教室。她是那樣的動人,我最喜歡語文老師給我上課。她手裏拿着一支紅筆,卻沒拿課本。我認真的聽講,老師講的是靜電。

過了幾分鐘老師請同學們發言。着時,向來發言積極的我什麼也不知道,向來都發言不積極的同桌卻舉手發言了!

原來,老師着堂課是爲了教育我們要仔細觀察,善於思考。着時,我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是想教育我們着些不善於觀察的同學,要學會善於觀察。

名師點評:

小作者這篇文章講述了三年級上的一堂語文課,小作者介紹了課堂內容,條理比較清楚。但是文章題目提到是一次科學實驗,但是小作者並沒有介紹這項實驗的過程,而且語言老師給同學們做實驗,講靜電,本來就讓讀者感覺十分好奇了。如果小作者不介紹一下實驗的過程,更難以滿足讀者的好奇心了,文章內容也不充實。建議小作者詳細介紹一下實驗的過程。

三年級的科學作文 篇8

今天,我覺得非常無聊,正在客廳裏走來走去不知道幹什麼時,我突然發現了放在沙發上的《遊戲中的科學》這本書,裏面寫的全是一些有趣的科學實驗,哈,我真傻,不是可以照着書上寫的做實驗嗎?

我翻開書找了一個器材比較簡單的實驗,認真地看完實驗的方法,然後就開始動手了。我找了一個玻璃杯和一張紙。我先將玻璃杯裝滿水,然後拿起紙,把它剪成比杯口略大的尺寸後,蓋在杯口上面。最後,我一手輕輕地壓着紙,一手握着杯子,慢慢將杯子倒過來,然後壓着紙的手緩緩地放開。哈,太好了!成功了!杯子裏的水沒有衝開紙片,一滴水都沒有漏出來,這是爲什麼呢?我趕緊往後翻書找答案。原來:這是因爲水的表面張力使杯子的紙完全閉合了起來,這時,杯中水對紙片的壓力小於杯外的大氣壓力,因此,大氣壓力就會幫助紙片托住水不讓水流出。看完答案,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啊!

看來,利用我們的身邊常見的一些小東西做實驗,也可以學到許多有趣的科學知識哦!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