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六年級作文

有關六年級敘事作文錦集六篇

本文已影響 2.45W人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敘事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六年級敘事作文錦集六篇

六年級敘事作文 篇1

如果說我們是花朵,老師就是辛勤的園丁;如果說我們是飛鳥,老師就是供鳥棲息的大樹;如果說我們是魚兒,老師就是一潭碧波。

記得四年級分班的時候,我被分到了四年級五班,班上全是陌生的同學,全是陌生的老師。上課時,沒有那幾個插老師話的男生,我很不習慣;下課時,沒有那羣女生銀鈴般的笑聲,我無比失落。才上了一天課,我就哭着對媽媽說,我要回到原來教我的老師的班級。媽媽看我傷心的樣子,便對我說:“媽媽幫你想辦法。”第二天,語文課上,語文老師讓我們聽寫詞語,他邊念,一邊看着同學們的本子。不知何時,他的目光落到我的本子上,問我:“你叫什麼名字?”我不敢正眼看老師,只低着頭低聲說:“我叫何馳程。”老師大聲說:“何馳程同學的聽寫很好,她的寫一個字也沒錯”。這時我才擡頭,看了看老師,心裏異常激動。老師上課還叫我回答問題,有時也叫我朗讀課文。可能是我受到了老師的關注,同學們都來和我交朋友了,我漸漸驅逐了陌生感,融入了這個新的班級。有一天,我回到家,媽媽對我說:“我已經把你要轉班的事情給汪老師說了,她會幫你想辦法的。”我笑着對媽媽說:“不用了,我很喜歡這個新班級,我決定不轉班了。媽媽吃驚地看着我,過了一會,她又會心地笑了笑,“你適應就好!”

有了陽光的照耀,花兒才能開得鮮豔;有了大樹的廕庇,飛鳥纔有棲息的地方;有了潭水的滋養,魚兒纔會存活;有了老師的激勵,我們才能健康成長。

這位讓我決心留在這個班級的老師,就是我現在的語文老師----王老師!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即逝,對老師滿懷感恩之心的我想用一首詩來形容我此時的心情:相逢一見太匆匆,校內繁花幾度紅。厚誼常存魂夢裏,深恩永志我心中。

六年級敘事作文 篇2

在一個寧靜而祥和的夜晚,天空中下了一場小雨,慢慢地,由雨變成了雨珠。不知什麼時候,輕盈的雪伴着夜晚從天上緩緩散散地落下,好像一首催眠曲,引着人們進入夢鄉,

第二天清早,我起牀打開窗戶一看,啊!好美啊!看,雪花給房屋戴上了一頂白帽子。未長葉的樹枝,打扮得像美麗的白珊瑚。雪花又給大地蓋上了一條厚厚的被子,那麼純潔、晶瑩。山上的雪景更美麗。瞧!山尖全白了,就像是一座雪山。放眼望去,整個世界白茫茫的,猶如一個童話般的冰雪王國。

我高興極了,連忙叫上爸爸、媽媽和妹妹一起去打雪仗。來到“戰場”,大家紛紛尋找自己的藏身之處,我和妹妹一組,爸爸媽媽一組,大家隱藏好之後,立即製做“炮彈”。不一會兒“敵方”先打響了戰鬥的第一“炮”——一個大雪球呼嘯着穿過樹梢,以一個優美的弧度落到我方戰地上,我們倆趕緊趴下,才躲過了攻擊。激烈地戰鬥正式開始!

我方先由我出戰,我手裏拿着大大小小的幾十個“炮彈”,便衝過去,把“炮彈”全都扔給“敵人”,“敵方”實在抵擋不住,只好乖乖投降。第一輪,由我方勝利。

第二輪,由妹妹出戰,她兩手空空來到“戰場”中間,跳了一段精彩的舞蹈,輕而易舉地分散了“敵方”的注意力。這時候,我把“炮彈”一個個地扔了過去,“敵方”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被我方打得渾身掛彩。我方再次獲得勝利,戰友們擁抱在一起歡呼。

我伸出手,讓形狀各異的雪花盛開在手掌上,轉瞬又化爲一粒粒小水珠……那天,我真高興!

六年級敘事作文 篇3

放暑假了,我朝思暮想的'去大海旅遊的機會終於來了。海邊對於我來說,那是一個神聖的地方,做夢都想着暑假去秦皇島的沙灘,現在終於如願以償了。

到了海邊,我換上泳衣,戴上泳鏡。“哇!”水是那麼的藍,沙是那麼的黃,這兩種顏色拼在一起,那就是我所向往的啊!秦皇島是旅遊勝地,許多外國人也來參觀了。沙灘上有曬太陽的,有小孩堆城堡的,還有野炊的。但是看到最有趣是一個小孩子把他的爸爸給埋在沙子裏了,我真想在他爸爸頭前立個墓碑。岸邊上有五顏六色的貝殼,有的非常鋒利,好像鋼鐵都怕了它;有的又非常頓,如果有“大一號”的貝殼,那用它做盾牌是個很好的選擇;有的奇形怪狀,連鬼見了都要害怕;也有美得可以和觀音的手比美了。

旁邊有一片專門抓魚的區域,只要交錢就可以進去了。我和爺爺一起進去了。我本想,抓魚跟電視裏演的一樣,結果讓我大吃一驚。我站在水裏,從上面向水裏看,有無數的黑影在裏面遊動。我有點害怕了,不對,它們應該是害怕你的,你倒……,我就這樣安慰自己。忽然看到了一個黑影停住了,我一定要抓住它!我兩眼一閉,兩腿一蹬,“哇!抓到了!”。可是它來了個鯉魚打挺又從我的手裏逃掉了。

大海像一首詩,像一幅畫,像一支歌,告訴我海納百川,告訴我志存高遠,告訴我人生充滿樂趣!

六年級敘事作文 篇4

倩倩來到我的房間,我懇求她:“不要走好嗎?”她說:“我已經不想做你的好朋友了。”“爲什麼?”“我已經厭煩了!”她冷冷地對我說:“把我以前送你的東西還給我!”“不!”她使勁地推開我,不由分說的奪走了一個漂亮的相框。“不,不!你不能拿走它!”那個相框是我們友誼的信物。“我們已經不是好朋友了,讓開!”她把相框裏我和她的合影撕得粉碎,飛快地離開了。

我沒有辦法,只能目送她離開……

六年級敘事作文 篇5

最近,我們小組接二連三發生了許多趣事。

今天是週五,我們小組又發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但對於我們小組的兩個“搞笑王”來說,卻是件很痛苦的事。

今天上午第一節課是語文課。課前五分鐘,老師讓我們寫練習冊上的看拼音寫詞語,寫完之後,老師一改往日的習慣,讓我們前後桌互換練習冊。我們小組的兩個“搞笑王”趁機開始了內訌:首先是“黃瓜”拿着“岩石”的書用紅筆判,不小心判錯了,然後被火眼金睛的“岩石”看見了,“岩石”就拿出紅筆往“黃瓜”的練習冊上亂畫,不小心把書畫扯了,“黃瓜”不服氣,就故意撕扯他的書,“岩石”就動手撕書。我和另一個組員王政葛看見“岩石”那可愛又邪惡的笑容,笑得肚子直痛。“黃瓜”見我們都嘲笑他,就拿紅筆使勁兒往他的書上畫,“黃瓜”的紅筆都劃壞了,這時“岩石”怒氣衝衝,拿着書扣在“黃瓜”的頭上,我的前後左右見狀,都不由得偷偷地笑了起來,不笑還好,黃瓜一見我們都在笑他,頓時氣得臉都變紫了。他二話不說,抓起筆就往“岩石”的身上亂劃,“岩石”倒是有大將風度,他一點兒也不着急,居然還面不改色地哧哧笑,“黃瓜”見他沒有反應,氣得更厲害了,原本就已經發紫的臉,頓時又掛上了一層霜似的。我們的眼睛忙極了,不知是看他們倆好,還是聽老師講課好。所幸的是老師及時發現了狀況,制止了他倆的無理取鬧。

雖然我們這組非常好笑,但是傷心事也挺多。上課時他們總是發生口角,有時竟大打出手,我們的自制力又不是太好,以至於我們的學習成績下降、聽課效率下降、思考能力下降,甚至還因此而成爲其他小組的課餘談資和笑柄。尤其是上科學課,他們總是撕書。不信你去看看,我現在只要在他們的書包裏隨便掏出一本書,你們就會大開眼界,真是拿他們沒有辦法。

這傷心的事還多着呢,一言兩語說不清。記得那次上英語課時,老師讓寫卷子,他倆就開始撕卷子了,還沒等我寫完,卷子就撕完了,我看到他們的卷子,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往後一看“岩石”的卷子已經破爛不堪,他好像在玩“智力拼圖”呢,一塊一塊地往上放,而“黃瓜”卻無所事事,就當什麼事也沒發生,也不管自己的卷子是死是活,一個勁兒地寫,遇到不能寫的地方,就空過去,能拼的就拼,不能拼的就聯繫上下文連蒙帶猜地胡亂寫一通,不過他的運氣倒好,每次都能寫對。我和組長看着他們,都不由得笑了起來。誰知被老師發現了,狠批了他們一頓才安靜了一會兒。

說了這麼多,你們知道“黃瓜”和“岩石”是誰嗎?“黃瓜”就是老實巴交的黃慶龍,“岩石”就是我們小組既可愛又好笑的趙忠巖。“黃瓜”和“岩石”是他們彼此送給對方的雅號,只要有了他們兩個人,我們小組就能“天天開心”,不過也因此受到了老師無數次的批評,不過這和我們的笑聲相比,老師的批評已不是那麼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在緊張的學習之餘,還能有這麼輕鬆的一笑。

六年級敘事作文 篇6

快過年啦,有許多好東西等着你,可想到達那兒,必需通過期末考試這片燒腦的大海,才能到充滿歡聲笑語的彼岸。至少我們班的同學爲此煞費苦心。

數學考試考完了,語文考試考完了……考試時,教室裏一片寂靜,連針掉在地上都聽得見。考試後,教室裏一派熱鬧的景象,與考試時截然不同。有的離開座位,對自己的考試成績暫時拋到腦後,急着想出去呼吸新鮮空氣,好讓自己冷靜下來,有的三五成羣把腦袋湊在一起,一邊悠閒自在地黏着球,一邊互相對着答案,人羣中時不時地傳出答錯者的哀聲嘆息,答對者歡呼雀躍的聲音。

數學考試時,大家緊張得連大氣都不敢出,彷彿空氣都已凝固,呼出的氣息,都變成一陣風,離開這個時間不再流逝地方。我心裏的十個小鼓敲個不停,屏息凝視得、仔仔細細得看着每一道題,恨不得試卷能自己跳出答案,哪怕只有一秒。判斷題,大家都恨不得把眼睛貼在試卷上,好讓自己看清楚是非。選擇題,大家都恨不得正確的字母在眼前亮一亮,哪怕多微弱的光。可這些都辦不到。

語文考試時,緊張的氣氛仍不可鬆懈,教室裏只有筆頭與紙摩一擦的“沙沙”聲,安靜的氣氛裏有股一陰一森森的滋味。“讀書用時方恨少”,我在寫作文時搜腸刮肚,各個成語跳進我的腦袋,又因爲不合適而一個個消失,一句句詩句跳入我的腦袋,也因爲不合適一個個滾出。最後的附加題,就像一根粗一粗的、長長的棍子,攪得我記憶的海洋驚濤拍岸、波濤洶涌、白一浪一滔天,爲的就是找出海底能應付此題的祕籍。

考試考完了,還 有什麼值得緊張?還 有緊張的源泉——考試分數!這一學期都在爲此拼搏,這可關係到新年收入——紅包的數量和每隻紅包裏的錢數啊!說不定還 有額外收入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