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高三作文

棄欲範例

本文已影響 1.53W人 

蘇軾有云:“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豪而莫取,惟將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爲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盡,用之不竭。”

棄欲

那一夜,蘇軾暫時丟棄了慾望,得到的卻是整個世界。

然而蘇軾最終沒有擺脫慾望的束縛。“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他也在哀嘆命運不由自己掌握。“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更是展示了一個哀愁的蘇軾。

其實他明白,丟棄慾望。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只是他放不下家國,放不下對親人的思念。所以他最終不能丟棄慾望。所以蘇軾的作品雖雄渾壯闊,灑脫不羈,但他卻一生坎坷。

相較之下,陶潛聰明多了,做了幾天小官,就看透了官場的.黑暗,乖乖迴歸田園。“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可見陶潛沒有迎合世俗的本性,更沒有治國平天下的氣概,所以他能了無牽掛地離開官場。他的慾望,不是被強行剝奪的,更像是自然地拂去蜘蛛網,所以他才能“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潛比蘇軾勇敢,他能把棄欲付諸實踐,所以他能生活得快樂。

如果說陶潛是因爲棄欲而得到快樂的人,那麼莊子就是爲了棄欲而終其一生的神了。

莊子有云:“語大功,立大名。禮君臣,正上下,爲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強國之人,致功併兼者之所好也。就藪澤,處閒曠,釣者閒處,無爲而已矣;避世之人,閒暇者之所好也。”

照莊子的說法,不僅蘇軾這種官僚階級是被慾望牽着鼻子走的糊塗蟲,就連陶潛這種隱士也是爲慾望所牽絆的人。莊子所說的“欲”,不僅是貪念,而且包括刻意地追求和所有的感情。“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中的“愛”,說明陶潛仍有所欲。他歸隱田園,他耕種,他採菊,也不過是滿足慾望罷了。往往人們也是這樣,擺脫了一種慾望,卻又陷入了另一種慾望。

莊子說:“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湖而閒,不道引而壽。”一切都不應該刻意追求,生活恬淡、寂寞、虛無、無爲。不像蘇軾那樣追逐名利,也不像陶潛那樣追求鄉野生活,而是順應天倒道過着寧靜的生活,不勞形,不役心。

蘇軾因被貶而心有所鬱,因思念亡妻而心有所悲;陶潛因身在官場而不快,因身在鄉野而喜悅。他們都是因景遇不同,或喜或悲。而莊子有言:“聖人休焉,休則平易矣,平易則恬淡矣。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

心無慾,丟棄追求,丟棄悲歡,忘記一切,則不會因景遇的改變而改變。最後自然而然地達到“與神合一”、“合於天倫”。這,纔是最大的快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