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高二作文

高二讀後感:紅樓夢大綱

本文已影響 1.51W人 

高二讀後感:紅樓夢1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枉凝眉》

高二讀後感:紅樓夢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僞、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曹雪芹筆觸下所創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於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僞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爲我們展現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質本潔來還潔去”,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爲代價,質本潔的追求始終不棄。我們感嘆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的時候,看到了造成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正是她自尊的體現,也是她悲劇的開始。

《紅樓夢》中她葬花的一段情節,是她的個性體現的焦點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葬花詞》中袒露無遺:“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捧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一個世俗之人無法明白她的思緒,“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面對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後的情景,無法釋懷,又潸潸淚下。在封建禮教前,她的自卑激發了她的自尊,當寶玉捱打後,工於心計、精於世故的薛寶釵送來了藥丸,而且還用訓教的口氣規勸寶玉改邪歸正。但作爲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寶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卻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兒一般,她的哭不是軟弱,她以哭這種獨特的情感體驗來真誠聲援寶玉,默默對抗封建禮教,因此只有他們二人的心才貼得最近,愛得最深。

“嫺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作者通過賈寶玉的眼睛爲我們描繪了一個聰明多才、美貌體弱的病態美人。這麼一個柔弱的女子,無視世俗的傳統規律,反其道而行之。在經受了無數摧殘之後,生命盡頭到來之際,封建社會的猙獰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隕。看過《紅樓夢》,我們不會忘記黛玉臨死前的那個場景,病危之際,紫鵑四處求人,卻沒人肯幫。爲避免晦氣,賈母把寶玉的婚事也轉到別處去辦理。一面是成親的喜慶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悽婉,“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無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誦。什麼地方有一個乾淨的、理想的地方,究竟什麼地方有我自己的理想的地方,是香丘呢,我現在所處的現實社會都是污濁不堪的,我要找一個自己的理想的地方,黛玉至死不放棄對自由的追求。我們爲之揪心,爲之憤懣,一對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在封建的枷鎖之下生離死別。“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就這樣在寶玉的婚慶鑼鼓聲中離開了人世。帶着她的那份甜蜜走了。甜在何處?甜在這個人不接受世界,世界不接受人的世界上獲得理解和親愛,在孤獨無依的世界上,寶玉是她心中永遠的溫暖;在情愛無傍的世界上,寶玉是她心中永遠的傷痛。雖然最後她成爲了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爲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

《紅樓夢》博大精深,常讀常新,人人有感,次次有悟纔是它的不朽魅力。

高二讀後感:紅樓夢2

偶爾得到一本王蒙所著《王蒙活說紅樓夢》,仔細閱讀了n天,著名作家的文字功底深厚,好生了得啊,滿篇的文學味兒。心裏話:讀了這部解讀《紅樓夢》的著作,頗多感想。作家在書中用了“天情”一詞,他稱其爲“杜撰”。“杜撰”得實在貼切:神瑛侍者投胎,絳珠草以淚報恩,這不是天賜的情緣嗎?!一直喜歡《紅樓夢》,一生期盼有天賜的情緣。神往情人間的那種“默契”,有情人之間的“默契”。有了“默契”,所以相互的忠心,所以有權對對方的感情生活感情表現進行無盡的挑剔與求全責備,並甘地情感地接受這一切。“默契”沒有了,一切也就煙消雲散了。一段文字,頗覺經典:眼淚是什麼?眼淚就是情,至情。“上帝”造人的時候造出了人類的發達的淚腺,於是情變成了晶瑩的酸苦的或熱或冷的淚珠。誰得到的情多誰得到的眼淚就多,誰得到的淚多就證明誰不是枉生一世、白走一遭。有情的人生,就是這麼被表達得淋漓盡致……

書語言近乎口語話,讀來像是王蒙在面對面的做報告。如果要研究紅樓或者進行嚴肅的學術討論,這本書並不適合。不過作爲一本大家談的讀物,聽聽看王蒙如何解讀這部博大精深的紅樓夢,還是有可讀之處。比較喜歡王蒙對於王熙鳳的評論……

高二讀後感:紅樓夢3

《紅樓夢》中寫了一大羣青春年少的女子,作品充滿了青春的笑和淚、愛和怨、酒和詩。史湘雲作爲衆芳中的一員, 被喻爲海棠的象徵,她有着林黛玉的聰穎和真摯,卻沒有她的憂鬱和褊狹;她有着薛寶釵的才思和醇厚,卻不像她那樣冷漠和矯情;她有王熙鳳的潑辣和爽利,卻沒有她的殘忍和貪婪,她是一個內外兼修的美女。

一、貌美湘雲因其姿容瀟灑、高雅脫俗深得衆人喜愛。《紅樓夢》中並無對史湘雲相貌的正面描摹,但是卻從側面寫她和寶玉面貌彷彿。三十一回中寶釵提到:“他在這裏住着,把寶兄弟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額子也勒上,猛一瞧倒像是寶兄弟,就是多兩個墜子。他站在那椅子後邊,哄的老太太只是叫‘寶玉,你過來,仔細那上頭掛的燈穗子,招下灰來,迷了眼。’”寶玉的面貌書中是描寫過的:“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曹雪芹描寫的寶玉的外貌,真可謂美極,湘雲和他相像,女兒的俊秀之外,也兼有男兒的俊朗。

二、才情美湘雲才思敏捷,是個才華橫溢的女詩人。她熱衷於創辦詩社,在詩歌評論中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羣芳宴史湘雲掣得海棠花籤,簽上的詩句是“只恐夜深花睡去”,這是蘇軾詠海棠的名句。吟詠白海棠,史湘雲來遲了,在別人幾乎已將意思說盡的情況下,她竟一連弄了兩首,且新穎別緻,另有意趣,贏得了衆人的'讚歎和激賞,被評爲壓卷之作。大觀園的最後一次詩會,她的柳絮詞,寫得嫵媚清鮮,黛玉看後笑道:“好得很,又新鮮,又有趣兒。”湘雲詩興到來時,熱情洋溢,忘乎所以,被戲謔稱爲“詩瘋子”。蘆雪庵聯詩,她一邊是忙的吃菜,句如連珠,詩如泉涌,力戰黛玉、寶釵、寶琴三傑。林黛玉是大觀園中公認的最有詩人氣度和才賦的少女了,作者寫她多次讚賞湘雲的詩,可見湘雲的詩才的確是出衆的。此外,第三十一回,湘雲與丫環翠縷拾金麒麟論陰陽,與翠縷的一問一答中,可能看出:湘雲較之寶釵,黛玉才華出衆,學識淵博,懂得周易之理,陰陽學說,諸子百家無所不知。兼有寶釵的才思,又有着黛玉的聰慧、少女的活力。 三、率真美第一、她的笑。讀過《紅樓夢》的人,恐怕都不會忘記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王熙鳳的出場,無獨有偶,湘雲的出場也是先聲奪人的,她是和着笑聲出場的。湘雲是大觀園女兒國裏笑得最多一個少女,她常是“大說大笑”,“拍手笑”,“拿手帕子捂着嘴呵呵的笑”,有時笑得“撐不住,一口飯都噴了出來”,甚至笑得“連人帶椅子歪倒了”。……,她走到哪裏,哪裏的空氣就活躍起來,就有了歡聲笑語。第二、她的說。這不是贊她說的妙,而是講她說的直,快人快語。而最能說明她心直口快的事,發生在薛寶釵生日看完戲後,當大家猜出戲中小旦活像黛玉,都不敢說時,湘雲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樣兒。”脂硯齋評湘雲“事無不可對人言”,可見口快口直是湘雲豪爽性格的另一突出表現。史湘雲的真率爽直,不只是說笑,在實際行動中也有不少表現。

《紅樓夢》前80回,寫了史湘雲兩次酣眠,一次酣眠芍藥茵,醉後睡姿優美動人;一次酣眠桃花被,睡得癡酣而無所顧忌。這些日常生活場景,看似平淡無奇,卻把湘雲豪放爽直的獨特之美,通過生機盎然的意境,色彩協調的畫面,動人心魄的人物儀態,表現得令人陶醉、神往。

第三、爲人、爲事。她很少或者說根本不會爲自己打算什麼,爭取什麼。即使後來勸說寶玉讀書,遭到寶玉的責備之後,她以後再也沒說過類似的話。並且對寶玉一如既往,毫無芥蒂。她就是這樣一個胸無心機,不用心機的姑娘。湘雲沒有林黛玉的尖酸小性兒,也沒有薛寶釵的世故精明。她是個直來直去,有話明講,從不因口舌齟齬而耿耿於懷的爽快人。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史湘雲與奴婢之間特別親密的關係,無論對平兒、襲人或者香菱、翠縷,她都一視同仁,從來不“拿小姐的款”。湘雲的思想性格不與封建傳統一致的一面,是她人品美的體現,閃耀着人性的光輝。史湘雲的身世是悽悽切切的, 但她沒有黛玉的自卑心理,也不像黛玉那樣自怨自艾,悲天憫人,用眼淚和嘆息來折磨自己,她總是以樂觀、曠達、寬宏量忘卻自己的不幸和不快,那種寄人籬下的生活,並沒有改變她那豪情率真的可愛性格,更沒有扼殺她生活的熱情和活力。愛說愛笑,率真和豪爽,這是史湘雲性格難能可貴的一點。總之,人品美、才情美、性格美表現在獨具特色的湘雲身上,正是二百年來絕大多數讀者深深喜愛、熱烈讚歎這一藝術形象的主要原因。

高二讀後感:紅樓夢4

紅塵漫漫,那記憶的枷鎖,把那悲傷的愛戀永久的封存了,靜靜地被風吹散,消失在歷史的風塵中,卻受到了世人的指責。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合上《紅樓夢》,這首詩便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中,我慢慢地品味着這首詩,有很多想法,有感而發,不禁爲《紅樓夢》中的一位人物感嘆人生如戲,紅塵如夢。這個人不是溫柔多情的賈寶玉;也不是敏感多病的林黛玉;也不是嬌媚潑辣的王熙鳳,而是在《紅樓夢》中乖巧懂事的薛寶釵。

我覺得薛寶釵是一位真正的強者,她乖巧懂事,從不會在別人面前爲難別人,有時還會爲別人解圍,不會與別人正面衝突,所以在府中她人緣是極好的,很得人心,幾乎可以說得上是人見人愛。論才華她決不在林黛玉之下,但她不會炫耀自己的才華。當然,我最佩服她的並不是她的性格和才華,而是她處人處世的方式和技巧。她懂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把握的極有分寸,說話從不造次,可以說得上是無懈可擊。她的才智與鳳姐王熙鳳相比,也決不在她之下,至少王熙鳳在說話上遠不及寶釵。她個性潑辣,做事心狠手辣,表面笑臉迎人,卻會在背後捅刀子,說話從不顧忌,不分場合地點,在這點上寶釵勝過鳳姐。

在整部書中,或許大家只注意到了寶玉和黛玉的悽美悲傷的愛情,有人爲之傷感,有人爲之悲憤,怒斥封建思想的迂腐,門第高低的束縛,但我認爲最可憐的並不是寶玉或黛玉,而是夾在他們之間,成爲婚姻愛情犧牲品的薛寶釵,衆人皆知,最後寶釵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給了寶玉。寶玉和寶釵之間只有姐弟之情,並無男女之情,他們也算得上是封建社會的犧牲品。寶釵更是悲慘,寶玉中舉後看破紅塵,遠離世俗,落髮爲僧,皈依佛門,可憐寶釵身懷有孕呆在府中,紅顏漸逝,了此一生。有人說,是上天不公,才導致了這場悲劇的發生。我倒認爲老天還是公平的。黛玉雖病痛纏身,但收穫了寶玉的愛,寶釵雖沒有幸福,但得到了長輩的信任和疼愛,只是黛玉沒有的。黛玉不懂隱藏自己的情緒,有什麼想法都會流露在表面,一目瞭然,也不會分場合說話,有什麼就說什麼,有什麼意見也回提出來,這在我們看來很隨性,可是在那時的社會就是不懂事。這也是長輩們不疼愛她的原因。再說黛玉如果和長輩說明對寶玉的情意,說不定長輩們斟酌後會同意的,成就一段佳話,可她生性多疑,最後竟氣死了。所以上天是公平的,凡事有因必有果。

寶釵處理世事甚是圓滑,但也難免虛僞,他雖每天笑臉迎人,但她從不會輕易坦露心事,向他人傾訴。她似乎一直都吧自己隱藏起來,隱藏自己的缺點,讓別人看到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她這麼做可能是爲了自己,也可能是爲了地位,虜獲人心,但我確定這一定不會是她自願的,因爲沒有人願意埋葬自己,都是出於某種原因不得不這樣做。從這看來,寶釵並不完美,她出賣了自己的心,靈魂是殘缺的,那還有什麼完美可言。或許她想過的只是暫時封存自己,有朝一日再去尋爲那個真實的自己。可她卻沒想到,已經殘缺的靈魂怎麼去修補;已經迷失了自我又該如何去找尋。一個人想要暫時埋藏自己也不是什麼難事,但要向寶釵這樣永遠的埋藏自己卻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所以她註定只能成爲強者,但她並不是最後那個真正的贏家。

往事終成夢一場,韶華散盡,容顏逝去,獨坐牀前哀嘆,驚覺淚流滿面。往事如煙,遙不可及,鏡中雲鬢漸泛白,房空冷清如往昔,擡頭望月,無人知曉心中事,唯有淚空流……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