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藍色的樹葉》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0篇)

本文已影響 1.83W人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我們該怎麼去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藍色的樹葉》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藍色的樹葉》語文教學反思(精選10篇)

《藍色的樹葉》語文教學反思 篇1

《藍色的樹葉》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李麗向林園園借綠鉛筆,可林園園捨不得借給她,找了很多借口,最後李麗就用自己的藍鉛筆畫樹葉。文章的旨意在於讓學生明白:當別人有困難時我們應該熱情相助。教學時既要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以後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學生。但是,在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時,要圍繞文章的旨意,否則容易上成思想品德課。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確,當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時,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就會大大提高。因此,我精心設計了新課的匯入。課開始,我出示最常見的綠色的樹葉,並讓學生說說你還見過什麼顏色的樹葉?學生回答:金黃的、紅色的等,就是沒有藍色的,此時我板書課題。在揭題後,我問學生,讀完這個題目你有什麼疑問嗎?學生自然就問了“樹葉怎麼會是藍色的`呢?”於是我們就帶著這個疑問,開始了這篇課文的學習。

通過對課文的朗讀,學生從中找到了答案:原來是林園園不願意把自己的綠鉛筆借給李麗,李麗只好用自己的藍鉛筆畫樹葉。課文結尾寫著:李麗拿起自己的藍鉛筆,積極地畫著一片片樹葉。林園園看著這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當同學們讀到這兒時,我問:“林園園為什麼臉紅了?”有的學生回答:“因為她覺得自己太小氣了。”有的說:“她覺得沒有把綠鉛筆借給李麗,有點不好意思。” ……我又問:“如果再遇到這樣的情況,林園園還會這樣做嗎?你從哪裡看出來?”這個問題設計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相信林園園能知錯就改,不要把她當成批判的物件。“如果是你,你願意把綠鉛筆借給李麗嗎?”通過這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角色互換:當我遇上困難沒人來幫助我的時候,那是怎樣的一種感受。使他們深刻地體會到:他人有困難時主動伸出援助之手是多少的重要,並使之成為一種習慣。“那你們想對林園園說些什麼呢?”這一說話訓練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本課教學,識字環節較紮實,通過多種形式反覆朗讀,如:小老師領讀、指名讀、同桌互讀、齊讀等,學生掌握較好。但也存在了許多不足之處:

1、匯入新課時,老師問:“你還見過什麼顏色的樹葉?”學生說見過黃色的、紅色的樹葉,此時還應引導學生聯絡季節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如:春天有綠色的樹葉,秋天有黃色的樹葉……語文課,就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

2、整節課之中,讓學生自由讀文過多,要在讀書的形式方面多變化。低年級的孩子,不太適合這種集體的自由讀文,教師也不便於掌握學生的讀書情況。

3、在指導學生讀好對話時,教師的引導要進一步細化。在幾名學生讀書感情不到位的情況下,教師要分析其原因。“小聲地說”“吞吞吐吐”“我怕你”“只好”等詞,是訓練低年級的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揣摩人物心理的好的機會,可先讓學生議一議,然後再讀。通過分角色讀或者教師範讀,就很容易讀出味來。

4、注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學生讀書時拖音、低著頭讀書、不認真聽別人發言這些問題都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改掉。

《藍色的樹葉》語文教學反思 篇2

《藍色的樹葉》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李麗向林園園借綠鉛筆,林園園沒有借的一件事。教學時既要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以後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學生。本課教學,識字環節較紮實,通過多種形式的反覆朗讀,如:指名讀、同桌互讀、齊讀等,學生掌握較好。不僅讀準字音,瞭解字形,也明白了字意,並能在此基礎上,運用詞語說句子。教學時,注意了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指導學生朗讀。激發了學生的思考的積極性,引發學生深入思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1、課堂一開始,通過出示一片藍色的樹葉,使學生產生疑問,一下子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探究課文,自主獲取答案。

2、多種形式的闖關活動,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

3、重視學生的理解,引導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比如每讀完一次對話後,問道:你們知道了什麼?或者讀懂了什麼?你是從哪兒知道的?你覺得該怎樣讀?你能試著用這樣的表情(語氣)讀一讀嗎?讓學生自主地去感悟、朗讀。

4、在課文結尾處放飛學生的思想,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如你想對林園園說些什麼,你還想對李麗說點什麼?假如課文還有第六段,你認為該怎樣寫?讓學生在練說的過程中受到啟迪,思想得到昇華。

但也存在了許多不足之處:

1、匯入新課時,老師問:“你見過什麼顏色的樹葉?”學生說見過綠色的、黃色的、紅色的樹葉,此時還應引導學生聯絡季節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如:春天有綠色的樹葉,秋天有黃色的樹葉,半綠半黃的樹葉……語文課就是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

2、在指導學生讀好對話時,教師的引導要進一步細化。在幾名學生讀書感情不到位的情況下,教師要分析其原因。“小聲的說”“吞吞吐吐”“我怕你”“只好”等詞,是訓練低年級的孩子通過語言文字揣摩人物心理的好的機會,可先讓學生議一議,然後再讀。通過分角色讀或者教師範讀,就很容易讀出味來。

3、注意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主動學習,善於發現問題,體會課文蘊含的道理。如指導:李麗小聲對林園園說:“把你的綠鉛筆借給我用一用行嗎?”這句話時,我只是讓學生抓住“小聲地”這個詞,讓學生用小聲的語氣去讀,忽視了學生的自主能力。可以這樣設計:老師大聲地讀這句話,讓學生聽一聽老師讀得行嗎?學生如果說行,讓學生再去讀這句話,細細理解到底該怎麼去讀,通過反覆讀,學生髮現應用小聲的語氣來讀這句話,學生自己發現了問題,就會有一種成就感,學習興趣被極大調動,更加樂於學習。

4、進行品讀環節的教學,應注意找準切入點,以切入點的突破來貫穿全文。如本課的切入點就是“林園園看著這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引導學生抓住林園園的表情、心理變化特點,指導學生讀好人物的對話。在深入理解人物對話、心理的基礎上,豐富自己的內心體驗,懂得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

《藍色的樹葉》語文教學反思 篇3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

反思這一教學設計,很有幾個方面值得共賞:

1、課堂一開始,通過出示一片無色的樹葉,一下子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探究課文,自主獲取答案。

2、多種形式的闖關活動,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只是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

3、重視學生的理解,引導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比如每讀完一次對話後,問道:你們知道了什麼?或者讀懂了什麼?你是從哪兒知道的?你覺得該怎樣讀?你能試著用這樣的表情(語氣)讀一讀嗎?讓學生自主地去感悟、朗讀。

4、加強讀的訓練。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而且形式多樣,使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語言、學習語言、積累語言。

5、在課文結尾處放飛學生的思想,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如你想對林園園說些什麼,你還想對李麗說點什麼?假如課文還有第六段,你認為該怎樣寫?讓學生在練說的過程中受到啟迪,思想得到昇華。

《藍色的樹葉》語文教學反思 篇4

《藍色的樹葉》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李麗向林園園借綠鉛筆,林園園沒有借的一件事。教學時既要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是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以後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學生。整體感覺上還不錯。

教學《藍色的樹葉》一課,我認真備好課,定準目標,對學生進行學前分析:二年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基礎:識字,語境認讀容易,獨立認讀混淆,尤其是形近字、同音字分辨不清。而且他們集中注意力的時間還是較短,好動。這節課以識字為主,在教學中組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自主識字,設計了幾個遊戲環節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專注率,提高識字效果,鞏固識字的目的。

這篇課文需要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以識字為主,學生自讀生字詞,初讀課文,對課文大致瞭解。而識字教學是基礎中的基礎。然而識字過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所以,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用了這樣的匯入:出示一片金黃色的銀杏樹葉;一片充滿生機的綠葉(梧桐樹葉);一片紅紅的楓葉;一片藍色的樹葉(自己製作的)。問學生:樹葉一般是綠色、黃色、紅色的,為什麼有藍色的樹葉呢?這種匯入方法,能較好地激起學生的學習慾望,很快進入學習狀態。跟著初讀課文,通過自由讀文把生字劃出來,然後自己藉助課文中的'拼音識記一遍,通過各種學習方法,讓學生有主動識字的願望。在教學中,我首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他們回憶曾經學過的識字

方法,並幫他們歸納課件出示,有加偏旁、減偏旁、換偏旁的方法,有猜字謎、講故事、編兒歌的方法,還有找朋友識字,在生活實際中識字,在語言環境中識字等方法。

這節課,特別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在檢查學生生字時,就進行了齊讀、開火車讀等,特別開火車讀,人人都有參與機會,幾乎全班同學都輪到了一次,這樣可以及時糾正一些學生容易讀錯的字音,這樣做比較好。在學生認字的基礎上,我充分調動學生開動腦筋,靈活應用以上多種識字方法學習本課生字,例如:有的同學說看到自己的鉛筆盒認識了“鉛”和“盒”這兩個生字;有的說利用樹葉姐姐上面的拼音認識了“術”,在美術書上認識了美術的術;有的說通過找朋友認識“吐”:吞吞吐吐,吐出;還有的看到媽媽臉上的皺紋就記住了“皺”,教學“筆”一字時,從分析字形入手,為什麼筆這樣寫呢?因為毛筆就是上半部分是竹子做的,下半部分是毛做的;在教學“鉛筆”一詞時,讓學生從組詞開始,學生紛紛說出:削鉛筆、還鉛筆、借鉛筆、買鉛筆等詞來。用換偏旁的方法記住了“削”等。通過識字方法的交流,達到學習方法大家分享,提高學生識字的興趣,調動學生的識字積極性的教學目的。

在鞏固識字的過程中,我設計幾個遊戲環節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專注率,提高識字效果。如:

1、摘蘋果遊戲。通過搶讀、開火車讀,生生互相讀進行鞏固;

2、變字魔術。木+()=(術)口+()=吐若+()=惹拿=()+()注=()+()

3、我們一起爬山吧!然後通過開火車讀,生生互相讀進行鞏固。在識字教學的同時,還重視朗讀的訓練。在指導朗讀時,先是讓學生自讀課文,因為他們剛學完生字,自己讀可以把生字融到課文中讀,體會字意。讀通順李麗向林園園借綠鉛筆的五個句子。

然後,指導寫字時:

1、我會把下面的字按結構歸類:(讀一讀)

2、我會寫左右結構的字:吐鉛筆課。

3、說說你覺得怎樣才能把字寫漂亮?

4、指導正確書寫,在黑板上範寫,讓學生邊看邊書空,筆筆到位,認真指導,最後學生練寫,全班人人都有參與,這個環節做得比較好。

今後,我覺得還應在教學中,穿插字義、說話等識字方法,更好地培養學生識字的能力。在指導學生讀好對話時,還要進一步細化。在幾名學生讀書感情不到位的情況下,要分析其原因。“小聲地說”“吞吞吐吐”“我怕你”“只好”等詞,是訓練低年級的孩子通過語言文字揣摩人物心理的好的機會,可先讓學生議一議,然後再讀。通過分角色讀,就很容易讀出味來。但怕時間不夠,所以朗讀訓練沒有到位,放在第二課時重點訓練朗讀。

《藍色的樹葉》語文教學反思 篇5

《藍色的樹葉》這篇課文寫得是在一次美術課上,李麗的綠鉛筆不見了,就向同桌林園園借,可是林園園捨不得借給她用,李麗就用自己的藍鉛筆畫樹葉。課文結尾寫著:李麗拿起自己的藍鉛筆,積極地畫著一片片樹葉。林園園看著這些藍樹葉,不由得臉紅了。當同學們讀到這兒時,我問:林園園為什麼臉紅了?馬上有同學說:因為她覺得不好意思,沒有借給李麗綠鉛筆……等等類似這樣的話。預設中也想孩子們一定能夠回答這樣的問題的;他們也都能說:同學之間要相互幫助,要團結友愛。可是,在這樣的一句話後面又有多少孩子能夠真正體會了、感受著友愛呢?帶著這樣的思考,我在網上找了一個感人的有關友愛的故事,希望通過故事讓他們感受什麼是真正的友愛。

故事講的是一個越南孤兒院裡一個小女孩受了重傷,而她的好朋友一個小男孩以為獻血會死,在猶豫了一會兒之後毅然決定放棄自己的生命也要獻血給小女孩,而理由只是“因為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對這個長長的故事稍稍處理,用適合2年級的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進行講述,同時配上悠悠的音樂。第一小節講玩了,孩子們聽著,他們不再躁動,第二小節講完了他們靜了,第三小節他們更靜了,第四小節,孩子們眼裡冒著淚花,故事講完了,只有悠悠的音樂,孩子們沉浸著,我沒有提問,讓音樂繼續流淌,我想此時無聲勝有聲,孩子們的神情告訴我他們懂得友愛了,因為他們被感動成那樣了。於是,我換上另一種音樂朗誦起事先搜好的《友情》詩篇:

在你憂傷的時候我在一旁悄悄地注視著,

在你苦惱的'時候我在一旁靜靜地聆聽著,

在你無奈的時候我在一旁默默地思考著,

因為,我是你的朋友。

朋友是在最需要的時候出現的,

朋友是在最危機的時候來臨的,

把一切最真誠的祝福留給朋友,

把一切最幸福的時刻送給朋友。

“小朋友們,同桌是我們在學校裡最親密的朋友,我們要好好珍惜跟同桌在一起的時光。”

老師也相信你們現在也有一些話要跟自己的同桌說是嗎?

小手舉起來了,他們說得很好,在每一個孩子起來說完之後,我都讓他們正對同桌說聲謝謝,並和同桌握握手。甚至顧孜晗和王佳怡這對“小冤家”也握手了,孩子們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藍色的樹葉》語文教學反思 篇6

《藍色的樹葉》這篇需要兩個課時,第一課時老師引導學生自學生字詞,初讀課文,對課文大致瞭解,第二課時學習理解課文,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的重點是識字,初讀課文。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採用了讀課題學生自設疑問的方法匯入課文。這種匯入方法,能較好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快進入學習狀態。在課前我也佈置了預習,讀書的作業,學生通過自由讀文把生字劃出來。課堂上我要求他們把劃出的生字自己藉助課文中的拼音識記一遍,說說結構和偏旁部首。然後全班交流重點難記的字詞,提示他們使用多種方法。例如:熟字記憶法,換偏旁換部分,猜字謎等等。最後通過開火車讀,基本上全班都能輪一遍。在指導初次朗讀時,先是讓學生自讀課文,因為他們剛學完生字,自己讀可以把生字融到課文中讀,體會字意。

在第二課時,重點在朗讀和語言的積累。我將李麗和林園園的幾次對話作為指導的重點,通過朗讀對話中人物的語氣、神態、動作,讓學生自主體會。朗讀中,我發現大多數學生很容易能把問句的語氣讀好,但是卻容易忽視細節。比如學生在“把綠鉛筆借我用一用行麼?”這句話時,課文裡需要“小聲地”讀,不少學生沒有注意到這點,反而更大聲了。往往需要老師提醒或者暗示。不足之處還有給學生讀的時間少了點,對於語感差的學生來說更需要多讀。語言的'積累我主要通過在讀文中指導學生理解詞義,鞏固生字,分析三次對話,走進語言的感情裡,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角色互換從而體會“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幫助”的道理。最後以“我想對林園園說……”“我想對X說……”這樣的口語訓練收尾,加深學生對這類似問題的體會。

《藍色的樹葉》語文教學反思 篇7

本課我在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上,我首先複習了生字,然後指導書寫了“鉛和拿”字。在對這兩個字的書寫教學上,我顯得薄弱。沒有對重點筆畫做出其他顏色的標記。同時對拿字的最後一筆上學生說成“彎鉤”時我沒有及時糾正。應該是“豎鉤”。此處暴露了基礎知識上的漏洞。同時孔主任課後說在指導寫字上應該選取“鉛筆”或者“筆和拿”這樣可以互相糾正。我也認為有道理,下次課上準備糾正。

在本課上我設定統領全文的問題是:“林園園為什麼不願意借李麗綠色鉛筆?你是從哪看出來的?”本篇文章就是從這一問題開始逐一撥開。課後大家研討時認為此處應該再加入說說是怎麼體會的`,這樣效果會更好。此問題丟擲後,學生都能找到了三次對話,都能從林園園的語言上看出她不願意借。那麼我重點就讓學生入情入境的去理解去體會,同時帶著體會去朗讀。同時在適當處我做了示範讀。但是在第一次對話的處理上,我還是顯得急噪了,有點亂了方寸的感覺。應該讓學生理解吞吞吐吐後,去體會林園園的心情,然後再去讀,這樣效果會更好。後面也出現了類似的現象,說明我在備課時候還是不夠細緻。上課時候容易顛倒。此處有待於提高。

在本課的指導朗讀上,我缺乏學生之間互相評價,都是由老師來評價,顯得比較單一,也顯得課堂上失去學生主控性。

在本課的擴充套件方面,我設定瞭如果你是她們的同學看見這一幕,你會怎麼做。課後教研時同組人員認為,如果加入林園園聽見大家的話,她又會怎麼想,再遇到類似的問題她又會怎麼做?這樣課堂顯得更為豐滿。

孔主任,對板書的設定上也提出了她自己中肯的意見,她認為不用抓書上的詞也可以,可以抓住心理方面去板書,相信會更深刻。

對於大家的建議,我都認真的去吸取,希望珍惜每次教學研究的機會,讓自己快速的成長!

《藍色的樹葉》語文教學反思 篇8

《藍色的樹葉》這篇課文給我們的啟示是:互相幫助,不應成為一句口號。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每個人的一種責任,一種行為習慣。本課中的林園園,捨不得把自己的綠鉛筆借給同學,說明她在幫助別人方面做得不夠好。教學時既要讓學生看到林園園的不足,又要讓學生相信林園園會成為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所以在學習課文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透徹的`瞭解人物的內心世界,我採取先讓學生理清故事頭緒,再通過朗讀、默讀、討論和聯絡生活實際的方法來引導學生,走入兩個人物的內心世界。讓學生明白,林園園通過這次的事情一定會看到自己的不足,她也會成為一個樂於助人的孩子。要知道林園園臉紅正是因為她知錯了。同時也讓所有的學生學會關心和幫助別人並通過自己的例項解說相互幫助的重要性,明白了今後自己該怎樣做。但在廣泛發言,發表自己的見解時部分同學還是未能明白。可見,在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廣泛發言這一點,我做的還不夠,還需要多注意。

另外,在時間和內容安排上有些繁瑣,層次不是很清楚,在今後的教學中還要多多探索。

《藍色的樹葉》語文教學反思 篇9

【教學片段】

師:林園園不把綠鉛筆借給李麗,李麗只好塗上藍色的樹葉。你認為課文中的林園園是個怎樣的孩子呢?

生1:林園園的行為不好。

生2:林園園應該把鉛筆借給李麗。

生3:她這樣的行為有一點自私。

師:那你認為應該怎樣處理這件事情呢?

生1:同學之間應該要相互幫助的,我們應該要樂於助人。

生2:如果我是林園園就會把鉛筆借給李麗。

生3:我不會像她這樣的,我要幫助我的夥伴。

生4:我會主動關心李麗,她下次也會窗鎦業摹

師:孩子們,你們說的太好了。我們每一個都需要別人的關心和幫助。同樣,別人也在某些時候等待著我們的幫助和關心。老師希望你們以後能把自己的愛無私的奉獻給大家,主動向別人伸出友愛之手,援助之手。你能做到嗎?

生:能!(整齊一致的回答)

此時,我環視了全班學生,從他們認真的神情,從課堂上活躍的氣氛,我知道這一堂課已經達到了課標所要求的目的。我準備拿起小黑板,在孩子們已經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再次幫他們回憶和鞏固生字。但當我轉身時,那輕輕的一瞥間,我卻發現個別孩子的小手依然舉的高高的。突兀的小手是那樣的堅定和執著。我停下自己的動作,和藹的問到……

師:你還有什麼想說的嗎?

生:老師,我不認為林園園是個自私的人?(稚嫩的嗓音在我耳邊堅決的響起,頓時我腦海一瞢,也想和她一起探個究竟。)

師:為什麼啊?來,說說你的理由。

生1:老師,課本最後說林園園的臉紅了,說明林園園她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我認為她橋倫約盒碌水彩筆被弄壞了才不肯把水彩筆借給李麗的,其實她也是個愛惜自己物品的好孩子。

生2:對,林園園也許是因為自己太愛惜自己的東西,才不願意把水彩筆借給別人。最後她還是答應借給李麗的。

【教學感悟】

是啊,孩子們說一點也沒錯啊,我為什麼就沒有發現原本林園園也是一個可愛的孩子呢?我為什麼就要用這麼狹窄的眼光來看待著個世界呢?當我們在面對自己極其喜愛的物品時,我們就會想方法保護和愛惜這些東西。雖然林園園有過猶豫,最後她還是答應把水彩筆借給李麗的。我為什麼就不能引導孩子們往善良和美好的方向進行思考呢?

面帶微笑,我充分的肯定了孩子們的想法,並再次和孩子們一起來重新領會了課文。通過這一堂課的學習,我相信我們班的`孩子不僅學會了同學之間的相互幫助和關心,也懂得了要愛惜自己的物品。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孩子們的心靈是多麼的純潔,多麼的無私啊。我可愛的孩子們,是你們用善良的眼睛讓老師也看到了世界的美好。

作為大人的我們──教師,也應該有雙慧眼,不應該小看了孩子們寬廣的心靈世界。

《藍色的樹葉》語文教學反思 篇10

本課需要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學生自學生字詞,熟讀課文, 對課文大致瞭解,為第二課時感情課文打下基礎。

第一課時重點是識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首先通過自由讀文把生字劃出來,然後自己藉助課文中的拼音識記一遍,然後找“小教師”領學生字,進行鞏固。在指導朗讀時,先是讓學生自讀課文,因為他們剛學完生字,自己讀可以把生字融到課文中讀,體會字意。

然後,找同學讀課文,生生、師生互評,對於林園園與李麗的'對話進行重點指導,過程中安排了挑戰讀,對讀的好的給予鼓勵,讀對話時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提示應讀出相應語氣。

本節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師重在引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師生合作較融洽,不足之處,朗讀的參與面小,鼓勵性的語言和物質獎勵,沒有發揮較好的作用,還有一部分學生沒有參與到學習中,處於一種被動狀態,以後在教學過程中在這方面應加以探究以改正不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