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金陵十三釵》讀後感(通用11篇)

本文已影響 3.85W人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金陵十三釵》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金陵十三釵》讀後感(通用11篇)

《金陵十三釵》讀後感 1

我是個愛流淚的人,看小說、電視劇時尤其會隨劇中人物起伏跌宕的命運轉折、大喜大悲而落淚。可是讀完嚴歌苓的新作《金陵十三釵》後,我的眼中卻乾澀得好像著了一把火,本想掩卷長嘆一聲,卻有一股鹹腥的濁氣卡在喉嚨裡,不能舒解。那一夜的雨好大,我和著雷雨聲讀完這部小說。

秦淮河的漿聲燈影裡,從來都少不了影影綽綽的血色羅裙、佳人謔笑。我雖然討厭隔岸綵船上所唱的“後庭花”,卻也知道每一個“商女”背後必然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辛酸故事。“金陵十三釵”的故事就在秦淮河霧氣濛濛的背景之下展開了。

南京,這個舊中國的首都,曾經因為秦淮河的花魁們的巧笑倩兮粉飾了多少太平,然而這表面的太平很快便被1937年12月13日那隆隆的炮聲擊碎了。在日軍鐵蹄進駐南京城的時候,在大批逃難的人群中有那麼一群女子,她們衣著光鮮妖嬈豔麗,即使在逃難中也不肯邋遢半分,她們有些無賴地翻過教堂的圍牆,不由分說地避入了美國教堂的地下室,同在這裡避難的還有十幾個教會女子學校的學生,於是,原本屬於社會不同階層的最不可能有交集的兩種女人相逢了,而在生活中最“純潔”和最“齷齪”的兩種女人必然發生的所有衝突也都自然而然地發生了。十三歲的少女書娟就用那雙青春期少女敏感又充滿憤怒的眼光窺探著這些社會最底層的“垃圾”。這些“垃圾”分享了她們所剩無幾的食物和水,沾汙了她們心目中聖潔的教堂和愛情,少女書娟恨不能把她們早日驅逐出去。不管是“她們”還是“她們”,誰都不知道此時的南京城已經成為了一座人間地獄,成千上萬的中國俘虜被槍殺,未及逃出生天的婦孺老幼斃於街頭,開膛破腹有之、斷首去肢有之,南京城已經變成了一座死城,一座只剩下閻羅和惡鬼的地獄。在探聽到教堂裡有傷兵或女學生的訊息之後,窮凶極惡的倭人又怎會放過這樣一盤豐盛的美味,即使它是在美國人的領地也是不能夠阻攔的。惡鬼纏身,萬般無奈的神甫已經無計可施,就在這危急關頭,十三個“卑賤”的女子魚貫而出,她們變身成為南京城最美的女學生,因為女學生的身份對她們來說,始終是一個夢,她們是按照夢想來裝扮成女學生的,因此就加上了夢的美化。真正的.女學生們獲救了,而十三朵曾在秦淮河上盛開的花朵就這樣被慘無人道地踐踏了。

那一夜我莫名其妙地發起了高燒,夢裡是零亂的裙裾、破碎的花朵,都說夢是沒有聲音的,而我的夢裡卻是鴉嚎不斷。那一夜,我的夢裡有李廣、有文天祥,有嶽武穆有陸放翁,我從來沒有那樣思念過這些隱藏在歷史滄桑中的忠臣良將、這些錚錚鐵骨的熱血男兒。我很希望所有的中國人、中國的男人都能讀一讀這個故事,看一看當我們的母親、妻子、姐妹被當做戰利品被欺凌、被虐殺的時候,我們的心是否在滴血。我很希望官場上那些有貪腐行為或準備貪腐的人們讀一讀這個故事,一個能夠抵禦外侮的強大的祖國對每一個個體是多麼重要,如果不是各懷鬼胎各有私心,一個國家的首都怎麼能讓侵略者在頃刻之間就變成煉獄!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為什麼不能做一隻築巢防敵的工蜂,非要做挖空堤壩的工蟻呢?

關於南京那段悲慘的歷史,很多的書刊影媒上都有記載,我總是不敢去研讀去深究,我怕痛。我總是想不明白,一個有著千年文明的古國,怎麼能讓她的士兵在瞬間完成由人到畜的褪變,嗜血的、變態的天性在戰爭的激化下暴露無遺?我總是弄不明白,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在歷史上從來都對其友善的鄰邦,那東邊的國裡為什麼總有些人對我們充滿了仇恨?對於好看的書,我總有一讀再讀的願望,可是,這本講述金陵女子的故事書,我卻再也不想翻起,那種痛,那種恥辱叫人心如刀割。對於我所從事的職業,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感到神聖,光榮,只要想到我所做的工作能夠對祖國的強盛有所裨益,只要想到我們的工作能使祖國不再受外侮、父母兄弟姊妹不再受欺凌,我覺得就是有意義的、神聖的、偉大的。

漸漸淡去了血腥味的秦淮河仍舊是那麼美,新潮的美女們仍舊在河邊漫步著,也許不會再有人想起那些槳聲燈影裡浪聲謔笑的花魁們,可是,我相信歷史不會忘記她們,一群在貧弱國家的最底層用身體討生活的女人,一群有著最卑賤的身份和最高貴的靈魂的女人,一群最深切地感受亡國之恨的商女們。

《金陵十三釵》讀後感 2

看完《金陵十三釵》整本書,我想不僅僅是我,每一個讀過的人都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憤怒的沉痛,為那個時代的中國人而在心中吶喊命運的不公和戰爭的醜惡。對於我來說,讀的過程中,內心的想法總的來說就是一句:歷史終究是歷史,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以史為鑑,不重蹈歷史的覆轍。這句話看起來有些空泛,但是我們改變不了歷史,仇恨容易讓人迷失本性,自強才是中國人的必須途徑。

對書中的人物,我比較欣賞的有兩個。第一個就是秦淮河的頭牌、出淤泥而脫俗的趙玉墨,還有就是有時刻板卻博愛的英格曼教父。他們都身處在幾乎完全被控制,無依無靠的失陷的南京城中,每時每刻都提防著日軍的來襲。恐懼佔據著他們的心靈。他們也曾有過墮落,有過幻想,但是在所有的幻想憧憬都破滅時,災難的降臨卻使他們的人性爆發出更盛的光輝。書娟和趙玉墨的恩怨也是本文的'環境,其實,趙玉墨的性格不同於其他窯姐,她雖是窯姐,卻不甘於做窯姐,於是面對書娟那樣淡漠的目光,趙玉墨回到了現實,知道自己的身份,她或許害怕書娟,也或許討厭她,只是,當最後日軍又想繼續糟蹋那些純真的女孩的時候,她卻選擇和十三釵姐妹們抱著必死之心,替尚在稚齡中的女孩赴這場死亡之約。這時“我彈琵琶,你拉個棍,要飯,給你媽吃”這種的普通不過願望也終究成為她心中永遠的遺憾。

英格曼神父是一位慈祥,有責任感卻也保守的一位老人,而不再是簡單的美國公民。他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人的基本準則。然而他也曾深信,日本人絕對不會侵犯美國的地盤,可是日軍一次次的來襲讓他漸漸失望,他深信基督教堂,可是卻不斷地為他的上帝找了許多的藉口,這位老人,愛護教堂裡的四十四位女學生,不讓她們知道外面世界是多麼的血腥殘忍可怕,可是後來,神父完全改變了對女孩的教育方針,他要她們看清楚,並且永遠記住,讓他們學會災難中,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正視這些災難,才會有勇氣去戰勝它們。

在這裡引用一下作者嚴歌苓的對小說描述:“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像中華民族這樣達觀,不記仇。我想我還會寫南京的故事。假如我們不那麼好說話,不在令人不快的歷史邊上繞行,由強迫性失憶變為強迫性記憶,記住那些不忍回顧的歷史,我們的民族才是健康的。”

的確是,那個時代的人們承受了很多我們這代人難以想象的痛苦。現實面前,我們是一定要面對的,不僅僅是為了要從中得到多少的教訓,或者對另一個民族懷有多少的仇恨,我們要做的就是面對自己,正視歷史。

《金陵十三釵》讀後感 3

看到《金陵十三釵》這個題目時,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那十二位不平凡,命運多舛的大家閨秀,隱隱中覺得金陵十三釵大抵也是如此,可我只猜中了一半。請原諒我得知十三釵只是十三位青樓女子時的不齒與詫異,在我的印象裡千百年在亂世中興風作浪、被人瞧不起的總是青樓女子。但唯獨你和你的姐妹們,你們是亂世中的佳人,而你更是這其中不一樣的存在。

趙玉墨,是你讓我明白了迷人的莫過於人的骨氣。“那個二十六七歲的窯姐突然朝英格曼神甫跪了下來,頭垂得很低,說我們的命是不貴重,不值得你搭救,不過我們只求好死,再賤的命,譬如豬狗,也該死個乾淨利落。”1937.12.12,當來到這座美國教堂避難時,你的十二個姐妹渾身解數,使盡花言巧語,並想用美色說服神甫.只有你選擇了靜靜地跪下……那一刻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你震撼,一個弱女子在危難前竟能有這般胸懷,誰能不為之動容!我也深深地記住了你,這一幕的迷人更甚於你的外貌,彷彿刻在了心裡一般揮之不去。玉墨,外表上的美只能在短時間內給予我震撼,而精神上的美卻最能打動人,讓人記憶永遠。就像說起王昭君,人們想起的是她為了國家免受戰亂而出塞的美麗,說起唐朝的文成公主,人們想起的是她為了祖國太平遠嫁西藏的美麗。

趙玉墨,是你讓我明白了有一種勇敢叫弱者為弱者的挺身而出。“好,有種你們就在這裡藏到底,占人家地盤,吃人家口糧,看著日本人把那些小丫頭禍害!你們藏著是要留給誰啊?留著有人疼有人愛嗎?”玉墨,說這段話的時候,你彷彿變成了一位能夠保護小丫頭的強者,可是你自己知道那只是堅強的偽裝。被人拋棄的童年,被人“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的賣笑時光,還有即將到來的恥辱蹂躪摧殘。你和小丫頭們都是弱者,又或者你比她們更加不幸。歷史上無數的弱者,苦難者,一輩子哀嘆自己的不幸,一輩子為所作為卻渴望他人來改變自己的不幸,又或者一輩子以自己的不幸為藉口報復社會,而勇敢的你,卻選擇了挺身而出。就算註定是這個時代的弱者,你也要當一名對這個時代有一點兒用處的.弱者。但你不知道,當你說出了那番話時,在我眼中,你便是金陵最強大的女子,你的勇敢值得百年後的每一個強者弱者銘記。你帶著自己的姐妹們穿上教堂裡數十三個小丫頭唱詩的服裝,走向教堂外那批垂涎欲滴的日本人,誰都知道,這一走或許再也回不來了,多半也被摧殘地不成人樣,可你勇敢如你,無怨無悔如你。

趙玉墨,是你讓我明白了生命的高貴蛻變自卑微。“我的書娟姨媽遠遠看見了她的背影。還是很好的一個背影,沒給糟蹋得不成形狀。”玉墨,但在我眼裡這就是最美的背影,儘管它變得得醜陋蒼老,可就是這個背影,它挽救了十三條少女的生命,它夜以繼日地被沉重的恥辱擠壓著,這恥辱足以折磨一個女人致死,但它為了能在勝利之日的審判庭上像一道血淋淋的證據一般立著,為了能夠洗雪萬千女性的恥辱,苦苦支撐著。玉墨,這一刻有誰還敢說“她只不過是一個青樓女子”“她天生命賤”!玉墨,就算卑賤,那也只是過去,此刻的你揹負了太多,經歷了太多了,是一個高貴而又沉痛的存在!有多少人安於卑賤 ,自輕自賤,殊不知沒有人的生命生來高貴,你為他人、集體、社會奉獻著想的過程,就是一個蛻變的過程,時代使然,它不一定會和百年之前的抗日戰爭時期一樣撕心裂肺,但它一定是“痛”的,當忍受住了這種劇痛,也許生命裡才會有一絲高貴。

不一樣的亂世佳人,不一樣的你!

古往今來,很少有作家把青樓女子塑造成文學作品的正面形象,更不用說在抗日戰爭的背景之下了。當別的作家以殘酷、激烈的實地作戰警醒讀者時,嚴歌苓奶奶卻選擇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選擇了在世人看來無比弱小的群體,選擇為受盡了蹂躪的你們說話!玉墨,我不願意像其他人一樣用那三個字來稱呼你,儘管1937年的南京大屠殺已經過去了將近百年,但你們依舊是中國社會不怎麼願意提起的痛,人們對你們依舊只有無盡的惋惜、同情!但真的只是這樣嗎?你和你的姐妹們的一言一行讓我所感受、體會、懂得的,是一種持續的、刻骨銘心的震撼、精神洗禮,是一種高貴,是一種勇敢。

你是亂世裡不一樣的佳人,你也是一名值得每個人銘記的戰士!

《金陵十三釵》讀後感 4

與這些老成和世故的風塵女子相比,女學生們的稚嫩和孩子氣證明了她們的確是十六個地地道道的女學生,不容懷疑。甚至她們的身上還有著,大城市中小地主子女的驕傲氣息。她們拒絕,交出女人們的兩顆麻將,是最初的表明她們下定決心要劃定界限。後來她們她們醒悟的太晚了,在豆蔻死後,她們才想起曾經與她爭執的一碗湯,可是這已經來不及了,這一切已經隨著豆蔻和那四根握著的琴絃一同消失在南京城的上空了。書娟厭惡喝了泡阿顧的水,厭惡那些女人在李全有、戴濤和王蒲生面前搔首弄姿,厭惡徐小愚的善變和莫名的驕傲,甚至在小愚幾乎要帶她和父親離開南京城的最後的眼光裡,書娟仍用冷冷眼睛對視不肯透出絲毫的妥協,表現出小女孩之間最頑強的倔強,不顧生命的倔強,她甚至厭惡自己的父母對妹妹的偏愛把自己獨自一人留在南京城裡,每天呼吸著這裡毫無生氣的`味道。但是他又是幸運的,她記錄了從1937年12月13日開始發生的所有事,記錄了南京的災難。

如果說女人們的柔情使教堂一直瀰漫著脂粉的香氣,那麼軍人們的鐵血和堅強就是這裡最後的圍牆,掩蓋著所有的嬌慣和小脾氣。李全有和王蒲生是兩個大難不死的戰俘,被埋屍隊的成員搭救了下來,和秦淮河的女人們一起躲在狹小的地窖裡。他們也曾經期盼著重生,地窖裡歌舞昇平的那天晚上,書娟的目光裡看見了豆蔻和浦生私定終生,可怕的是厄運並沒有因為這樣而逃離,因為有人祕密將他們的情況洩露給日本軍官,浦生和李全有大難不死的生命又一次不出意外的經歷了死亡,浦生和豆蔻就這樣一前一後的離開了人世間。戴濤,曾經讓書娟崇拜過,那是在他和趙玉墨跳舞之前。可是現在的戴濤早就成了趙玉墨的囊中之物,於是書娟不再期望反而開始唾棄。一天月光很清冷的晚上他和趙玉墨登上了房樑頂,堅定的說為了玉墨的邀請一定會活下去,也許是同阿顧和紅菱說的賴活著很相似,可是玉墨並不知道這是最後的告別,她失望了,也許她並沒有失望,她一直一直的活了下去。

歷史是一種擁有時間的厚重感的東西,歲月使它和當代產生不同。中國人的歷史大概只有中國人能懂,而威爾遜福音堂的歷史大概也只有真正在教堂裡生活過的人才能懂,或是玉墨,或是書娟,而我這個局外人只是觀望而已。

《金陵十三釵》讀後感 5

在圖書館裡讀完《金陵十三釵》,心內感到沉重,悲愴難耐!耳邊是南京一座城市的哀嚎,屍魂遍野,血流成河。

這本書的內容,歸結起來就是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日本人佔領南京,在南京城實行大屠殺,一群妓女和幾個受傷的中國士兵逃到一座美國天主教堂尋求庇護,最後為了保護教堂裡的一群女學生,五個中國士兵挺身而出在教堂裡被來搜查的日本兵決,平安夜十三個妓女為了解救這些學生冒充她們去為日本兵唱詩。

這一群十三四歲的女學生,不諳世事,一座城市的屈辱和悲劇使她們成長。代價卻太過慘烈。

而那群為她們不恥的妓女卻在緊要關頭挺身而出,用自己來換取了她們的苟且偷生-請原諒我的用詞,潛意識裡我一直感到在那樣的境地裡存活下來總有著苟且偷生的意味-即使活下來了,也一輩子抹不去那些殘烈灰敗的`記憶留下的陰影。

女主角書娟便是這群學生之一,對妓女趙墨玉充滿仇恨。而所有的恨在這些妓女代她們去日軍司令部時煙消雲散,在生死存亡,在人性善良面前,是沒有仇恨的,只有悲憫,悲憫自己,悲憫他人。或許,書娟從來沒有真正地恨過,她的恨來源於父母獨留她在南京的行徑,但她的仇恨沒有出口,墨玉的出現讓她找到了出口。所以,她後來向英格曼神父懺悔,懺悔她對父母的怨恨詛咒,以及她對墨玉未遂的毀容。

這只是一部小說,但凡小說都有杜撰有誇張有虛假。

這又不只是一部小說,有著真實的歷史背景,是沉重慘烈的史實再現。

香港女作家黃碧雲說:我以為好的文學作品有一種人文情懷;那是對人類命運的拷問與同情,既是理性亦是動人的。嚴歌苓的作品一向立意深遠,思想厚重,發人深省,小說大都涉及對人性的拷問,對戰爭的反思,對東西方文化衝撞的深層次探討。《金陵十三釵》也自是不朽之作。

少女時代,曾見過那場大屠殺的影像資料,見過那些慘死的無辜百姓,以及日軍侵華時給那些慰安婦拍下的照片,可謂觸目驚心。我活在清如水明如鏡的當下,那些照片昭示的是泯滅人性的屈辱和侵略,遠離當下,卻與時代並存。

本身不是那種滿懷愛國熱情對日本恨得咬牙切齒的熱血青年,平素也不談政治,不述革命,只講風月。可是,當一種情結上升為情懷時,意識終是不受控制。我知道,我愛這個國家,我因她的屈辱疼痛而感同身受。

張愛玲說,有一天我們的文明,無論是昇華還是浮華,終要成為過去。

南京的那場浩劫已經過去84年,很多痕跡已難再尋,漸漸被忘卻,只是需要一場紀念。一場為了忘卻的紀念。

活在當下的我們,要繼續好好的活著,同時,記得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同胞曾遭受到的傷害。不為冤冤相報,也並非以德報怨。只是要記得我們曾受到的屈辱,居安思危。

《金陵十三衩》,由一群秦淮河邊青樓女子引發的,對人性的自省,對傳統價值觀的拷問,對戰爭的反思,對和平的考量。

《金陵十三釵》讀後感 6

《金陵十三釵》這本書的作者是嚴歌苓。在《金陵十三釵》被拍成了電影之後,這麼一本反映南京大屠殺的這個嚴肅的歷史性問題的書籍又吸引人們重新用另一種視角來審視一次屠殺給人們的心靈帶來的傷害。相對於電影版的《金陵十三釵》,我更喜歡原版書籍《金陵十三釵》。

誠然《金陵十三衩》的電影並沒有完全按照《金陵十三釵》這本書原有的倒敘模式表達,也對書中的出現的神父和士兵的形象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編和衍生。當然對於電影這麼一個感官的傳播媒介,它的導演肯定要讓自己拍的電影更符合自己的設計思路。但是對於書籍《金陵十三釵》,我真是想說贊贊贊贊贊。

書籍版《金陵十三釵》第一個最大的特點是在最開頭敘述的是小說中“我”的孟書娟姨媽在審判日本戰犯的法庭裡遇到了已經毀容的玉墨。這麼一個開頭就讓我在想孟書娟和玉墨之間發生了什麼。尤其是在一開頭就提到了玉墨那獨特的江淮嗓音。一種你儂我儂那種掩藏不住的只屬於秦淮河花魁的獨特魅力讓人在第一秒中就被震懾住,不敢多看那魅惑的眼睛超過兩秒。玉墨為什麼要毀容,玉墨的那些女同伴們的命運又怎麼樣,玉墨為什麼能在日本的慰安婦營中逃出來?

接下來書籍版《金陵十三釵》進入了以孟書娟這麼一個十歲剛出頭的教堂寄居客的第一視野正敘。孟書娟的父母和妹妹在國外,在教堂裡一起的年齡相仿的女孩連上她一共有13個。她們在南京應該算是中上收入階層家的孩子。在她們的日常生活中,除了虔誠的唱詩禱告,那就是保持一種高貴的生活狀態。可是打破這寧靜的是日本侵略軍無情的戰火。孩子們突然發現自己處於死亡的恐懼裡。

如果說第一次真正給這些循規蹈矩的`女孩子們心靈衝擊的當然還要算硬從伙伕和喬治的棍棒下香豔豔地闖進來的那代表了秦淮河最高水準的13名豔妓。她們即使藏在教堂的地下室時,仍然不忘抽菸喝酒打牌搽脂抹粉。當然教堂裡原來的女孩子肯定不喜歡這種另類。小女孩們甚至也不讓秦淮河花魁們進入教堂的衛生間如廁。所以呀,教堂的地下室除了有煙味、香粉味還有屎尿味。曾經有一次孟書娟誤會秦淮河花魁們中的一個姐姐偷東西。身為秦淮河花魁們當之無愧的魁首的玉墨說了下面這段話“就憑人家賞你個老鼠洞待著。就憑人家要忍受我們這樣的人,就憑我們不識相、不知趣、給臉不要臉。就憑我們生不如人,死不如鬼.打了白打,糟蹋了白槽蹋。”玉墨在用貶低自己的方法在拐著彎地訓斥這些書生氣息的小妹妹,當然還有教堂裡教父的副手、伙伕以及世人。

書籍版《金陵十三釵》中確實出現了三個中國軍人出現在教堂裡。不過書中並沒有他們三人戰鬥的描寫。唯一讓我記憶深刻地是豆蔻動情地對已經奄奄一息的腹部中彈的小兵說:“你快好起來吧。好起來以後,我們一起去鄉下種田去。”只可惜小兵還是離開人世。

當然故事的轉折在花魁們甘願代替這些小妹妹去參加日本軍人慶祝勝利進入南京的晚宴。當然這是鴻門宴。其實故事中這些小妹妹到底怎樣從戰爭中活了下來,故事並沒有詳細描述,只是一筆帶過。故事也在花魁們勇敢赴宴時戛然而止,留下的只有孟書娟的意味深長的話“法比哪裡會曉得,那對我們是一次大解放,我們從這些被賣為奴的低賤女人身上,學到了解放自己。”孟書娟的意思是說原先懦弱的循規蹈矩的唱詩班姑娘在跟這群窯姐接觸以後才真正懂得了要尋找本真,尋找快樂。孟書娟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玉墨和她的同伴們。誰說“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至少在孟書娟眼裡,玉墨和她的同伴們拯救了13個姑娘年輕的生命,無比偉大。

《金陵十三釵》讀後感 7

《金陵十三釵》曾經被張藝謀拍成電影,嚴歌苓和劉恆共同給《金陵十三釵》做編劇。視覺化的電影作品和文字化的《金陵十三釵》各有各的優點。電影表現直觀,文字表現內在心理活動。

嚴歌苓原著的《金陵十三釵》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故事的高潮可以在隻言片語中結束。《金陵十三釵》講的是秦淮河上十三名娼妓代替教堂裡的十三名未成年女學生去做日本人的'慰安婦。整本書前半部分講娼妓和女學生們在南京大屠殺這個時間節點相遇,後半部分講撤退的三名中國軍人藏身教堂後的故事。在娼妓、神甫、教堂工作人員、女學生和身負重傷的中國軍人的磨合裡,道出了故事想要表達的一個觀點。那就是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即使她是一名娼妓。

原著的結尾出乎我意料的短。我看書一般先看開頭和結尾。但當我直接翻到最後幾頁的時候,好像那個救人的故事就已經圓滿地敘述清楚了。所以我超級佩服這種結尾。我才發現故事的高潮可以寫在結尾的幾頁上。

《金陵十三釵》讀後感 8

提起這部小說,是由於張藝謀導的電影《金陵十三釵》上映。我當時第一時間趕去影院欣賞了這部影片,觀後使我感觸頗深。這部影片就像是“南京大屠殺”的一個番外篇,通過一座小小刻堂裡發生的悲壯事蹟,以微入深的反映了發生在南京歷史上,震驚中外,慘絕人寰的屠殺慘狀。使人從導演描繪的細膩畫面中,體會到了人性的美麗與醜惡,民族的團結與仇恨,不禁讓人感慨至深,潸然淚下。

相比電影來而言,小說的內容就要更加複雜許多。背景是1937年的南京。1937年12月12日這一天,守城的中國全線崩潰和撤退,第二天,像野獸一樣的日軍就佔領了南京,從此開始了沒日沒夜的對中國人民的大屠殺、大奸淫、大劫掠,慘絕人寰的一幕幕從此深刻地烙印在中國人乃至愛好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裡。作者嚴歌苓借“姨媽”書娟的眼睛感受了這場浩劫殘暴黑暗的事實,講述了一個關於十三個秦淮河女人可憎可憫又令人感動的英勇獻身的故事。“姨媽”書娟是寄學在金陵城中一座名叫聖瑪麗美國天主教堂裡的學生,這時的美國

處在中立國位置,所以美國的教堂自然成了避難所。12月12日這天清晨,神聖莊嚴的聖瑪麗教堂後院的牆頭上冒出了幾個打扮俗豔的女人,她們懇請英格曼神父收留,基於人道主義立場,神父通過艱難的決定,最終收留了她們13個躲避戰火的秦淮河風塵女子,以及6個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國軍傷兵。他貌同面對了有史以來最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然而,教堂也不是永遠的淨土,日軍終於衝進了這裡。傷兵被殺,女大學生則眼看就要被日軍擄走凌辱。在這個時刻,這13個平日裡被視為下賤的女子,在侵略者喪失人性的屠刀前,她們身披唱詩袍,懷揣剪刀,代替教堂裡的女學生參加日本人的聖誕慶祝會,毅然身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 ···電影到了這裡也就結束了,留給觀眾的`更多是思考和惋惜。小說的結局卻是直到1946年8月,在南京舉行的對日本戰犯的審判大會。那時書娟已經長大,當時代替書娟的玉墨是13個女人中唯一活下來的人,此刻的她坐在證人席上,指正了日軍高階軍官的一次有預謀、大規模的xx。書娟通過聲音辨認出了玉墨,但她的臉已不是書娟當年記憶中的容顏,最後玉墨並未與書娟相認,悄悄走掉了。

小說的主要故事便是發生在那個小小的教堂之中。在這樣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裡,學生,官兵和妓女,他貌同面對著有史以來最可怕、最沒有人性的屠殺。這樣毫不相干的一群人,在民族危難之前卻也聯絡在了一起,產生了各種各樣奇妙的感情。有仇恨,有親情,有忠誠,有愛情。即便都說“商女不知亡國恨”,而故事的主角,這13位秦淮河女人,卻做出了最偉大的犧牲。但是畢竟關於抗戰時期,悲壯的

故事我們從小到大聽過的太多太多,可這部小說卻倍受張藝謀導演的青睞,也倍受讀者的好評。究其原因,我覺得它的出眾之處便是大量運用事物和人物情感間的反差與對比,體現在故事場景的設定,主人公的選擇,以及作者對各種人物心理細緻入微的極真實的描寫之中,深深抓住了讀者的眼球。

南京大屠殺這樣的悲劇,在歷史上已被人批判斥責的太多太多。作者於是免去了那些對戰爭,對慘象的繁瑣冗長的描寫,而是將主要場景放在了“聖瑪麗美國天主教堂”這樣一個彷彿與戰場毫不相干,莊嚴神聖的地方。並以一個小女孩的視角,以十三個秦淮河妓女為主人公,起先通過描寫她們的風情萬種,花天酒地,鮮明的和南京被攻陷後的混亂形勢形成巨大的反差;通過描寫她們與女學生之間的矛盾爭吵,潑辣蠻橫,又反映了這些人物的卑微和平凡。她們不過也是為了躲避戰亂,一心期盼著那個假神父能夠幫助她們逃離南京。但是隨著故事的發展,直到最後為了十三個女學生,這些秦淮河女人甘願代替她們犧牲赴宴,前後性格的對比,更襯出危難當頭中國人人性的偉大。即使再勇敢的人,面對死亡的膽怯也是情理之中。真正偉大的行為,不是面對迫害無視自己的性命,一了百了。真正偉大的靈魂,是甘願為了他人,為了同胞而付出自己的一切;是隻要能讓年輕的生命活下去,便甘願以性命交換的勇敢與堅決! 作者借小說反映出生命的卑微與渺小,描寫出人物內心的脆弱與無奈。但是又刻畫了危難關頭人們的睿智與勇敢,堅毅與鎮定。強烈的對比,也強烈的抨擊著我們的內心。這讓我覺得,即使是再黑暗的

時刻,依然會有光亮的存在;即使是再醜惡的世界,依然會開出人性的花朵!

張藝謀導演在拍攝結束後的採訪中被問到,為何如此喜歡這部小說?

他說:“我喜歡它,是因為它很像戰爭中一抹粉紅,很有特點。”

而正是這一抹粉紅,點綴了這一片狼藉的戰場,才使得中國人在這樣的絕望之中,看到了一絲希望的光芒。生於當代的我們,要倍加珍惜前輩們用生命換來的幸福,強大我們的國家,同時壯大世界渴望和平的力量。

願人性之光永遠照亮在充滿希望的中國大地上,願和平的光芒永遠圍繞著全人類共同的家園!

《金陵十三釵》讀後感 9

現在的時間接近明日了,我第一次覺得今天與明天那麼的接近,相差只有一秒或者一秒都不到,深夜的寂靜使我很想描述一下我周圍的場景,我獨自坐在電腦桌前,背後是我床前的小燈,發出暗暗的暖的光澤,從一個點暈染開來,在我的身旁定住。這是屋子裡的一半溫暖又暗沉的格調。而我的左肩,洋洋灑灑的則是半夜的清冷的月光,毫不留情的穿透窗簾,冰冰的擲在地上。這兩種格調互相掙扎,又默默的調和著,在這個時分總是顯得格外的寂寞。這樣寂寞的時刻,總使我想起,《金陵十三釵》中的別樣風情的趙玉墨。我覺得晚上在一個人的屋子裡,讀這本小說,是一件有點恐怖的事。描寫的逼真的戰爭中的廢墟、硝煙好像就在眼前,無數人的悲慘哭聲好像就在耳邊,一個個沒有掙扎也不能掙扎的生命好像就剛剛失去的力量。一次次的翻動書頁,即使我已經知道結局還是不希望結局像原定的情節一般上演,刺刀和炮彈不停轟炸這個只剩空殼的南京城,只有裡糾葛的情感的藤蔓還在塵土中掩人耳目的生長著。儘管我勸說自己這只是一本小說,一個虛構的故事,但我的潛意識仍舊願意相信姨媽孟書娟陳述是真的,不樂意見到生命悲慘的結局,卻希望戰爭之花的輝煌是真實的。我是一個糾結的讀者,這也是一個糾結的故事。幾條情感的線索祕密的,緊湊的編織著威爾遜堂的歷史。我是欣賞趙玉墨的,她外而知書達理,又不使張揚和風情。最重要的,在這16個女學生的小糾葛和爭吵中,趙玉墨的識大體就顯得特別的突出了。她隨身帶著一把精巧的小剪刀,當日本人在地窖上打轉是她緊緊地握著這把代表著她最後的小剪刀;當戴濤應聲倒地的時候,她的心裡發出一絲一絲的悲痛蔓延了每一絲凌亂的髮梢,教父做完後她默默的留在了墳墓之前,用她能裝下許多人的心,做一個痴情的女子;當她利用法比阿多那多時,真誠而有,卻依舊把身世講的那麼動人,那麼讓人憐惜,使法比不斷聯想20多年前那場不存在的錯過。小說的好處就是它能夠不省篇幅的.細緻的描寫,這和電影的出入還是很大的,人物的關係更加複雜,情節也更加複雜,歷史感就越發的顯得濃厚了,重要的是這樣的有缺點的趙玉墨更加豐滿了,整容後的趙玉墨也更加耐人尋味了。

與這些老成和世故的風塵女子相比,女學生們的稚嫩和孩子氣證明了她們的確是十六個地地道道的女學生,不容懷疑。甚至她們的身上還有著,大城市中小地女的驕傲氣息。她們,交出女人們的兩顆麻將,是最初的表明她們下定決心要劃定界限。後來她們她們的太晚了,在豆蔻死後,她們才想起曾經與她爭執的一碗湯,可是這已經來不及了,這一切已經隨著豆蔻和那四根握著的琴絃一同消失在南京城的上空了,書娟厭惡喝了泡阿顧的水,厭惡那些女人在李全有、戴濤和王蒲生面前搔首弄姿,厭惡徐小愚的善變和莫名的驕傲,甚至在小愚幾乎要帶她和父親離開南京城的最後的眼光裡,書娟仍用冷冷眼睛對視不肯透出絲毫的,表現出小女孩之間最頑強的倔強,不顧生命的倔強,她甚至厭惡自己的父母對妹妹的偏愛把自己獨自一人留在南京城裡,每天呼吸著這裡毫無生氣的味道。但是他又是幸運的,她記錄了從1937年12月13日開始發生的所有事,記錄了南京的災難。

如果說女人們的柔情使一直瀰漫著脂粉的香氣,那麼軍人們的鐵血和堅強就是這裡最後的圍牆,著所有的嬌慣和小脾氣。李全有和王蒲生是兩個不死的戰俘,被埋屍隊的搭救了下來,和秦淮河的女人們一起躲在狹小的地窖裡。他們也曾經著,地窖裡歌舞昇平的那天晚上,書娟的目光裡看見了豆蔻和浦生私定終生,的是厄運並沒有因為這樣而逃離,因為有人祕密將他們的情況洩露給日本軍官,浦生和李全有不死的生命又一次不出意外的經歷了死亡,浦生和豆蔻就這樣一前一後的離開了人。戴濤,曾經讓書娟過,那是在他和趙玉墨跳舞之前。可是現在的戴濤早就成了趙玉墨的囊中之物,於是書娟不再期望反而開始唾棄。一天月光很清冷的晚上他和趙玉墨登上了房樑頂,堅定的說為了玉墨的邀請一定會活下去,也許是同阿顧和紅菱說的賴活著很相似,可是玉墨並不知道這是最後的告別,她失望了,也許她並沒有失望,她一直一直的活了下去。

歷史是一種擁有時間的厚重感的東西,歲月使它和當代產生不同。中國人的歷史大概只有中國人能懂,而威爾遜堂的歷史大概也只有真正在裡生活過的人才能懂,或是玉墨,或是書娟,而我這個局外人只售望而已。

《金陵十三釵》讀後感 10

“商女亦知亡國恨,此恨無關風與月。”世界二次大戰,1937年的南京,因日本的入侵很快淪陷。生者像無頭蒼蠅一般亂竄,只求找到一棲之地保全生命,唯一拼死抵抗的只有寥寥無幾的中國軍官。

在這期間,十三個風情萬種的風塵女子、一群涉世未深的女學生、幾個傷兵都將城內的天主教堂當作他們的避難所。然而,教堂並不能阻擋日軍的鐵蹄,避難的人們也面臨著生死存亡的考驗:那些天真純潔的女學生,那些潑辣輕佻的笑聲,那些深入骨髓的恐懼,在教堂狹小的空間內提供了關於愛與恨、善與惡、高貴與卑賤的答案。當僅存的潔淨被汙染,暫時的寧靜被打破,誰承想,正是這些風塵女子散發出的人性之光保護了孩子們的純潔。她們清楚日本軍隊的邀請絕沒有那麼簡單,所有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也許當初的一句“姐姐替你們去”只是為了讓孩子們別做傻事所找的藉口。可是回到地窖,誰也沒有多少片刻的輕鬆。玉墨的提議,有人猶豫,有人反駁,但最終這些女人的善良戰勝了內心的恐懼。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便是她們臨行前,身著學生服,其一釵懷抱琵琶,齊聲唱著送給妹妹們的最後一首《秦淮景》,那戲腔之後,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心酸和悲壯,或許被送上車回首的那一剎那,正是她們人生中最美的時刻。

這本書被張藝謀導演拍成了電影,從十三個金陵風塵女子傳奇性的角度切入,運用藝術技巧來表現思想內涵。影片選擇了戰爭亂世的背景,來塑造表現人物在邪惡和暴行面前的人性美麗和光輝。電影的結局講述了約翰含淚開著載著學生的卡車出了南京,卻並未交代那些女人的下場,但誰都明白包括她們自己也心知肚明,前方等待她們的是什麼。

這本書的作者嚴歌苓,是一位享譽世界文壇的華人作家,是海外華人作家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作為一個女人,她經歷了太多的.東西,因而她的作品廣闊,有一種悲憫的情懷。嚴歌苓筆下的人物有一個共性,那便是她們都有一點點遲鈍,是邊緣的、弱勢的,但她們的身上折射出了複雜的現實與人性。

魯迅曾言:“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他為紀念和歌頌劉和珍所寫的。雖然這些女子手無縛雞之力,但在我看來,“勇士”二字,她們當之無愧。或許這十二釵化作一縷悽慘的魂魄,永遠無法擺脫那令人唾棄的卑賤身份。可我想她們不會在意那些渴望的身份和可笑的名譽,她們只是想做便做了。由此,才讓我們真正地看到汙穢的外表下,原來藏著的是一顆出淤泥而不染的心。

《金陵十三釵》讀後感 11

我,一個90後,從小便是聽著父母“好好讀書,光耀門楣”的經,10歲前從未深刻的去想一些國家大事、倫理綱常,一心去學那些課本。

如今大了些,倒是會些“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道理,也拜讀了孔夫子、孟子的著作,對於世事也有幾分瞭解。偶爾看著那些新聞,也會義憤填膺得評論幾句,嘲諷幾句,雖是客觀獨到,卻仍不夠深遠,堪堪稱得上一個雛兒罷了!

從不喜看抗戰片,不是對於國家不上心,只是覺得片子很虛偽。演員的演技雖然精卓,卻也不過是吊線木偶為了彌補沒有靈魂的缺陷而刻意為之罷了!我不懂,為何幾乎每一部抗戰片子全是以男人的功績為首,而女人的功績卻輕描淡寫,虛無的更本難以發現?即使是《劉三姐》,劇本作者也不忘凸顯的去寫寫男人們的光輝,試問,為何男女待遇差別如此之大?

呵,當我看到《金陵十三釵》並且拜讀了一些時才終於為一部抗戰片笑了,不僅僅因為她是屬於女同胞的書,更因為她總算把歷史的魂寫出來了。

世人皆以為“娼妓無情,戲子無義”,即使是被上帝滿面慈悲所薰染的教徒們、神甫們也仍是如此,視其生命如螻蟻、草芥。而他們呢?卻將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雲端,自以為純潔正義,最後呢,不也還是要靠這些他們眼中花街柳巷、見不得人的風塵女子女人換來苟存的機會?

不管是頗有傲骨、八面玲瓏的趙玉墨,還是表面刻薄無情的豆蔻她們不過都是可憐之人罷了!要知一個毫無背景又無文化的女人在亂世中能夠苟延殘喘實在不易啊,她們的無情不過是一張面具,遮擋悲傷的.面具罷了!而這些又怎會是那些嬌養深閨的牡丹能知的?又怎會是那些或衣食無憂或有自保能力而不會受人侵犯的男人所能明白的?苓的字字句句都昭示了“十三釵”外柔內剛的巾幗形象,矯正了那些“特殊女人”的真實內心思想,這便是此書吸引人或者說靈魂所在。

文中那個英格曼神父天真的以為日本這個在世界上被譽為最守秩序的國家會快速的解決這場混戰,可令他想不到的是日軍在這場戰役中全然失去了屬於人的理智,而是如同野獸一般廝殺、掠奪、淫樂,血洗了整個南京城,此處是對日軍嗜血、戀戰品性的一個揭示。

文的一開頭還寫了軍閥自相殘殺的片段,這更是令人心灰意冷。古語有云:治國齊家,方能平天下,此處便是犯了“未齊家”一大忌。我們的國家相當於一個大家庭,人人都是家庭中的一員,同管理家庭的道理一般,倘若連自己的家都無法治理的井然有序又何談治理一個泱泱大國?何談去抵禦外敵?如此說來,南京淪喪怕是情理之中,也莫怪敵人凶狠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