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15篇

本文已影響 2.27W人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15篇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1

學習目標:

1、學會課後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的7個生字。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感受生活的幸福,引導學生懂得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難點

1、學會課後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的7個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歌曲磁帶和錄音機。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課後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7個字。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掛圖、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歌曲匯入

1、看圖聽音樂,說說你從歌詞和圖畫中都知道或感受到了什麼?

2、大體介紹歌曲創作背景,匯入新課,板書課題:讓我們蕩起雙槳

歌曲創作背景:

每當唱起這首《讓我們蕩起雙槳》,就會不知不覺地走進歌詞中描繪的這種如詩如畫的意境,讓我們想起剛剛過去,或者早已逝去的童年。童年的歌,總是令人難忘;這一首歌,更令幾代人都難以忘懷,因為,它不但有優美的旋律,更有著詩一般的歌詞。它的詞作者,就是人稱“詞壇泰斗”的著名詞作家喬羽。1955年,喬羽為電影《祖國的花朵》中的插曲—《讓我們蕩起雙槳》創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詞,從此,這首歌廣為流傳,打動了幾代兒童的心。50多年來,喬羽共創作了1000多首歌詞,每首都不過數百甚至數十字,似乎並不起眼,但是品味著抒情的歌詞,心頭卻會湧起純真、振奮、美好的感覺。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認讀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認識生字,讀準字音。

(2)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小組合作交流認識的字。

(方法提示:小組長負責抽卡點名認讀;或全組輪讀;同座互相抽查。)

(3)全班集體交流反饋。

2、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師:認了字,又讀了詞,把他們放到課文中,你們還讀的準嗎?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好後還可以把課文讀給身邊的小夥伴聽。

3、指名讀,檢查生字和課文的認讀情況。

4、整體感知

(1)把課文連起來讀一讀,看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些什麼?先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2)指名反饋。學生說,老師總結。

三、精讀課文

1、教師朗讀課文,學生質疑問難。

2、同座互相讀課文,把文章讀通順,並說說詩歌寫了什麼。

四、書寫生字。

1、自由認記“浪、周、輕、涼”,想想怎樣記住這些字。

2、重點指導“輕”,右邊的書寫要重點提示。

3、學生自由練寫,老師巡視。

五、課後作業。

1、認讀生詞。

雙槳、推開、倒映、白塔、涼爽、幸福、波浪、四周、輕輕、安排、做功課

2、寫出下列多音字的兩個不同讀音,並組詞。

倒( )( ) ( )( ) 中( )( ) ( )( )

3、熟練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生字生詞,學會書寫四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感受生活的幸福,認識到要好好珍惜幸福生活。

教學重難點

1、學寫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指名讀課文,說說讀懂了什麼?

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課文、

1、教師質疑:課文詩歌有三節,分別寫了些什麼?是怎樣寫的?你會用怎樣的感情來讀?為什麼?

2、小組選擇你喜歡的一節探究學習。教師聽學生彙報學習情況,及時給予評價。

3、彙報交流學習情況,相機指導感情朗讀。

提示:這是一首家喻戶曉的歌詞,分為三個小節,每節的結構基本一致,內容淺顯易懂,但是在引導學生讀的過程中,也應當讓學生了解作者的表達順序。作者在描寫景物是按照從遠到近,從靜到動的順序來寫的,先寫遠處的白塔、綠樹、紅牆,後寫水中的魚兒。同時在寫魚兒的時候,作者還運用了擬人的描寫手法。最後一節是寫小夥伴的質疑“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可以在學生的自我感悟中的出答案。歌詞中有一個句子反覆出現了三次,“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每一次出現的語言環境是不同的,所以朗讀的情感也應該不一樣,第一次是被美麗的風景陶醉,可以讀的輕柔一些;第二次是面對活潑的小魚,可以讀的輕快一些,最後一次出現在感受幸福生活的快樂,語音可以適當的提高,讀出愉悅歡快的感受。

4、學生感情朗讀全文。

5、練習背誦課文。

6、指名背誦課文。

三、書寫生字。

1、自由認記“灑、做、課、排”,想想怎樣記住這些字。

2、重點指導“灑”,右邊是“西”。

3、學生自由練寫,老師巡視。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2

《親人》也是看圖學文的課文。圖畫的背景是苗族的村寨,樹杈上架著竹竿、竹竿上掛著溼漉漉的床單和衣服。顯然,這些是剛剛洗過晾上去的。圖面的人物是一位老奶奶和一個小姑娘。老奶奶和小姑娘身著不同民族的服裝,可以看出老奶奶是苗族人,小姑娘是漢族人。老奶奶雙手捧著小姑娘的頭,把熱乎乎的臉緊貼著小姑娘的臉,似乎在說些什麼。屋子的旁邊立著一根柺棍,說明老奶奶的手腳不靈便。

課文第五、六自然段中的描寫是圖上的內容。前面四個自然段交代了在一個村寨中,住著苗族人和漢族人。有一位漢族人的鄰居是一位快80歲的苗族老奶奶。她上了年紀,手腳不靈便。女兒在縣城教書,家中無人照顧。漢族母女倆盡心照顧老人。所以,老奶奶笑眯眯地說:你們這樣幫助我,照顧我,真比我的女兒還親啊!

1、瞭解我國各族人民友好相處,親如一家人,“我”和媽媽尊敬老人、助人為樂的品德。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

3、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和是怎樣用詞句表達圖意的。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1、板書課題,提問:什麼樣的人叫親人?

2、教師說: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是講誰把誰當作親人呢?

二、指導看圖。

1、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苗族村寨)

2、樹杈上有什麼?(溼衣服和床單)

3、圖上畫的有誰?

(引導學生從牆邊立著的柺棍,來判斷她們的不同年齡;從觀察她們穿著什麼服裝,來判斷她們的不同民族。)

4、她們在幹什麼?(引導學生聯絡圖上的景物想一想)會說些什麼?

5、把這幾個問題聯起來說說,這幅圖反映了——件什麼事?

三、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分組查字典。

3、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讀音。

硬朗便懂

(2)字形難點。

朗:左半部分不要寫成“良”。

縣:裡面是兩橫。

替:上下結構。第八筆是“乙”,不要寫成“、”。

顧:左右結構。第四筆是“l”,不要寫成“l”。

(3)理解詞語。

硬朗:指老人健壯。

靈便:靈活。

畢竟:到底,究竟。

及時:指需要的時候就立刻去做。

照顧:照料。

替換:把原來使用著的衣物調換下來。·

四、試讀課文。

想想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圖上畫的內容,找出來多讀幾遍。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

出示掛圖。想想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圖上畫的內容。

二、學習課文第五、六自然段。

1、看圖,讀第五自然段,說說“我’’在做什麼?

(我正在晾幫助老奶奶洗的床單和衣服。)

2、老奶奶有什麼表現呢?

(1)學生默讀第五自然段,畫出相關語句。

(2)出示這段話。

老奶奶高興地從屋裡走出來,把柺棍立在一旁,雙手捧著我的頭,把熱乎乎的臉緊貼著我的臉,竿呼呼地說:“你真是個好孩子!你們這樣幫助我,照顧我,真比我的女兒還親啊!我該怎麼謝你們呢!”

分組討論思考題。

a、老奶奶為什麼會這樣做?這麼說?

(表示對“我”這樣照顧她十分感激,對我非常喜愛。把“我’’和媽媽當作她的親人,甚至超過了她的女兒。)

b、說說用上帶點的詞語好在哪裡?

(這三個詞把人物高興、疼愛、激動的心情表現得更加具體,使語言的感情色彩更加強烈。)

集體彙報討論結果。

(3)指導朗讀第五、六自然段。

採取生練讀、評讀、師生配合讀的形式。

過渡:老奶奶說“你們這樣照顧我”,這裡的“你們”還指誰?媽媽是怎樣照顧老奶奶的7、

三、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自讀課文,說說媽媽是怎樣照顧老奶奶的?

(媽媽是個熱心腸的人,每天從地裡勞動回來,總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有時給她縫縫洗洗,有時替她買米買鹽。)

2、比較句子,說說用上括號裡的詞語好在哪裡。

(1)媽媽是個熱心腸的人,每天從地裡勞動回來,到老奶奶家去看看。

(2)媽媽是個熱心腸的人,每天從地裡勞動回來(總要)到老奶奶家去看看。

(用上“總要”說明媽媽一直、一貫地幫助老奶奶。)

3、媽媽是怎樣教育我的?

(放學回來,你也該幫助老奶奶做點事。少先隊員應該懂得尊敬老人,照顧老人。)

4、小結:“我”主動地為老奶奶做事,是因為“我”一直記著媽媽的教誨。

過渡;媽媽和“我”為什麼像親人一樣照顧老奶奶?

四、學習課文第一、二、三自然段。·

1、分組讀課文,討論:媽媽和“我”為什麼像親人一樣照顧老奶奶?

(討論歸納為:

①老奶奶年紀大了,手腳都不靈便,女兒又在縣城工作,需要人照顧。

②尊敬老人,照顧老人是一種美德,人人都應該做到。

③鄰里之間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④各民族之間應該相互團結幫助,友好相處。)

2、比較句子,說說用上括號裡的詞語好在哪裡。

(1)她上了年紀,手腳不靈便,該買的不能出去買,該做的不能做。

(2)她(畢竟)上了年紀,手腳不靈便,該買的不能出去買,該做的不能(及時)做。

(用上“畢竟”說明老奶奶到底是快80歲了;用上“及時”說明該做的不能馬上、立刻做。)

(3)指導朗讀。五、讀課文,說說哪些內容是根據圖想象出來的?根據什麼想象?(老奶奶的困難,是通過立在牆邊的柺棍和老奶奶一頭白髮想象到的;第四自然段是作者推斷出”我“這樣做的原因)

五、總結全文,想想課文為什麼用“親人”做題目?

(“我”和媽媽對老人的照顧,不僅體現了鄰居之間的關懷和對老人的尊敬,而且體現了在我們社會主義祖國,各民族之間的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友好相處。)

課內練習:

一、看拼音寫詞語。

二、給下面宇加偏旁組新字,再組詞。

齊( ) 更( ) 其一( )

爭( ) 奐( ) 董一( )

三、寫出下列字的筆畫。

“朗”字共筆,第六筆是——。

“換”字共筆,第九筆是——。

“及”字共筆,第二筆是——。

“顧”字共筆,第四筆是——。

四、按課文內容填空,並按要求回答問題。

老奶奶——從屋裡走出來,把柺棍立在一旁,雙手捧著我的頭,把——的臉緊貼著我的臉,說你真是個好孩子你們這樣幫助我照顧我真比我的女兒還親啊我該怎麼謝你們呢

1、給短文中缺標點的地方加上標點符號。

2、填上的詞語表達了老、奶奶怎樣的心情?老奶奶為什麼把臉緊貼著“我’’的臉?老奶奶為什麼說你們“真比我的女兒還親啊?”我國還有哪些民族?把你知道的寫下來。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習閱讀科普文章,瞭解簡單的物候知識。

2、初步瞭解一些說明文的知識,掌握有條理地說明事物的方法。

3、整體感知課文,能按照要求篩選相關資訊並概括文章要點,逐步提高學生閱讀科普文章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4、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探究事理說明文的寫作技巧,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說明事理。

5、揣摩語言,體會本文語言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特點,增強語言感悟力,並學習運用生動的語言說明事物。

情感、態度、價值觀:

6、培養學生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

1、理清課文的說明順序,體會說明的條理性,訓練學生快速篩選資訊,初步概括內容要點。

2、學習本文準確嚴謹、生動優美的語言,體會說明的生動性。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唐朝的杜牧有一首絕句

《過華清宮》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這首詩歌以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為背景。唐明皇對楊貴妃寵愛有加,楊貴妃要什麼,唐明皇就給她什麼,這不,身在京城長安的楊貴妃要吃荔枝,唐明皇就派人從南方千里迢迢送來新鮮的荔枝。當然,這一路上累死了幾個人,多少匹馬,我們無從考究。只是有人有疑問:當時為什麼不能在長安種幾棵荔枝樹呢?是啊,長安為什麼不能種荔枝樹呢?今天,我們讀完一篇文章就能基本明白了!那就是竺可楨的《大自然的語言》。(板書)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生串讀,齊讀、默讀。邊讀邊思考:能否把所讀的內容概括一下,不好概括的提出來師生共同探究。(學會圈點勾畫,是閱讀的習慣,圈點哪些語句可以提高閱讀效率?)

2、教師試讀第一段,找個學生讀第二段,齊讀第三、四、五段,默讀後文。

三、梳理結構,梳理順序

學生自學較容易把握的部分:

(1)決定氣候的因素

a能說說這麼多的內容,是怎樣快速捕捉到這四點重要資訊的嗎?

b找總括句:根據經驗,這些總括句一般在語段的開始或結尾,有時在中間。

c找提問式語句:提問式語句有的以設問句的形式出現,往往提示了下文作者要介紹的內容,也是要重視的資訊。

d銜接各段的連線詞語:閱讀時可以把這些語句劃出來,就能比較清晰掌握文章的內容了。

(2)這四個因素的先後順序能不能調換?為什麼?

(3)課文除了介紹影響物候的四個因素,還介紹了哪些內容?

四、精析語言,合作探究

(一)語言的準確性(以6~10節為例)

1、理解

說明文語言準確的兩種表現:一是表精確性的語言。二是表模糊性的語言。

語言的模糊性我們其實並不陌生,第三單元我們學習《中國石拱橋》裡面講到“《水經注》裡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於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這裡“大約”“可能”都是一種模糊性語言,因為無以考證了,只是推測的情況。不能說得太絕對。

2、探究

精確與模糊是準確的兩種寫法,那麼這樣的語言文字中有嗎?

①、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開花只比北京早10天。(精確)

②、沿海地區的春天的來臨比內陸要遲若干天。(模糊)

(二)語言的生動性(以第一節為例)

1、找出自己喜歡的一句,讀一讀,評一評。

2、說說你喜歡這句話的理由(說說語言生動性體現在什麼地方)

(三)朗讀並小結

第一節的每一個詞語都極具表現力,作者用生動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四季圖。引領著我們進入美妙的物候世界。

當然,我們說作為一篇科普文是給人知識的,所以他的語言必須是準確的。即便是生動性的說明,也要做到這一點。生動而準確的語言體現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四)竺可楨就是這樣一位嚴謹的科學家

作為我國物候學的創始人,他的物候學研究長達半個世紀之久,在他生命的最後一息,他依然用顫抖的筆記下了當天的氣溫,風力。並端正寫上“局報”兩字。

五、延伸拓展,轉化知識

要說了解和觀察物候,農民們是的研究者。因為他們不僅僅從書本上找經驗,更從生活中總結經驗,那就是諺語。

你知道哪些諺語呢?能不能說說這些諺語所傳遞的物候現象。

例析:

①雞早入舍晴,晚入舍雨

②雞晒翅又晒腿,出現大雨水

③狗翻肚,天落雨

④狗下水洗澡,三天有雨到

⑤蜘蛛收網天下雨

六、走出課堂,走進自然

我們學習《大自然的語言》,不僅學習物候知識,學會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摹、介紹事物,更要學習竺可楨那種嚴謹的工作作風。如果從明天,不,從下課開始,你能像竺可楨這樣留心身邊的每一片葉子,每一朵花,寫寫觀察日記,作作物候觀測,老師相信,來年荔枝滿園的時候,你也許就能告訴我,自然條件下的長安,是種不活荔枝樹的。我想,這便是《大自然的語言》這篇文章帶給我們豐厚的禮物。

七、課後演練,學以致用

如果有機會觀察一下向日葵,就會發現向日葵的花盤總是隨著太陽位置的變化而移動,正因為這樣,人們才給它起了這個名字。等向日葵成熟了停止生長了,花盤就不再隨太陽轉了。大家可以利用課餘時間,上網或查閱相關書籍,瞭解瞭解,寫篇以“為什麼向日葵圍著太陽轉”的文章。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郊外、散步、胸脯”等14個詞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通過人物的對話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4.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通過人物的對話描寫,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體會列寧善解人意、循循善誘和對兒童的保護,懂得做錯事情應該改正的道理,同時受到保護鳥類等動物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複習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灰雀》這篇課文,我們先來複習,看同學們關於生字詞掌握的怎麼樣?老師要考考大家,同學們有信心嗎?

1、認一認,讀一讀

指生認讀,小組讀。

2、比一比誰記得多?小組比賽。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指生說然後總結。

這篇課文講了列寧在公園裡尋找一隻灰雀時,遇到了將灰雀捉走的小男孩。經過交談,男孩最終將灰雀送回來的故事。

三、情景引入,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圖片:三隻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

2.教師說:聽,三隻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惹人喜愛。你看它們可愛嗎?

3.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畫出描寫灰雀的語句,讀出感受,把體會寫在旁邊,做批註。然後在小組內交流。

(2)朗讀第一自然段。

彙報交流:“樹上有三隻灰雀,兩隻胸脯是粉紅的,一隻胸脯是深紅的。它們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地歌唱,非常惹人喜愛。”

誰來讀這句話,要讀出什麼感情?你讀出了喜愛之情。誰還想再來讀。

這句話表現出灰雀非常惹人喜愛。

三隻灰雀歡蹦亂跳的唱歌,你們喜歡嗎?除了你們以外還有人喜歡它們呢?是誰?

(3)你是從哪看出列寧很喜歡這些灰雀?

“列寧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要停下來,仰望這三隻歡快的灰雀,還經常給它們帶來麵包渣和穀粒。”你讀出了什麼?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列寧對灰雀的喜愛之情。

從哪幾個詞語中讀出列寧對灰雀的喜愛之情。

從每次、都要、經常這三個詞可以看出列寧對灰雀的喜愛程度。

出示圖片:“胸脯深紅的灰雀不見了”。

四、學習課文第三至十自然段。

1.胸脯深紅的灰雀到底去哪兒了?請學生默讀課文,畫出你感動的句子。

默讀第 2 自然段,思考一下,從下面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

“他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誰來讀這句話,要讀出什麼感情?從這句話,我們能體會到,列寧對灰雀的擔心和著急。誰還想再來讀。讀出對灰雀的擔心和著急。

2、齊讀第3-10自然段,體會列寧和小男孩的心裡活動。畫出列寧和小男孩的語言。

列寧的`話:

A.列寧說:“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寒冷,它怕冷。”

(飽含著對丟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卻故意不明說,而用自己的感情來啟發男孩自己覺悟,以情育人。)

B.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自言自語”實際上是說給小男孩聽的。“可惜”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愛護和惋惜,他用這種感情來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有很多人喜愛灰雀,關心著灰雀的命運。)

(1)男孩說:“沒看見,我沒看見。”

(2)男孩看著列寧,說:“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3)“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一定會飛回來的。

3.指導學生讀一讀列寧與小男孩的對話,再說說他們心裡是怎麼想的。

(1)引導學生體會小男孩的認識過程:吞吞吐吐一想說不敢說一決心把灰雀放回公園,肯定地說。)

(2)讓學生體會列寧育人過程。

列寧聽到小男孩的話,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帶走。如你是列寧,這時你會對小男孩說什麼呢?

文中列寧是怎麼說的?畫出列寧的話。分組討論,通過讀列寧的話,讀懂了什麼?

創設情境,進行對話。老師為列寧,學生為小男孩進行對話。老師用責問的語氣與學生對話。

指導學生朗讀。

五、學習課文第十一自然段。

默讀第11自然段,思考下面的問題:

1. “果然,又看到那隻灰雀歡蹦亂跳地在枝頭歌唱”這句話你是怎麼理解的?

2. 那個男孩站在白樺樹旁,為什麼低著頭?

列寧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著說:“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兒去了?”

列寧為什麼不問男孩卻問灰雀呢?

從這篇課文中你得到什麼啟示呢?

一方面表明了列寧見到灰雀之後的驚奇,另一方面則表現了列寧對小男孩的愛護。

2.分組讀書、討論思考題。

3.小組代表發言。

4.從這篇課文中你得到什麼啟示呢?

六、拓展學生思維空間。

文章寫了第1天、第2天、請同學們以“灰雀昨天去了哪裡”為題,寫一段話,進行寫話練習。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

七、課堂小結

課文以灰雀為線索,記敘了它丟失又復回的經過。表現了偉大導師列寧喜愛灰雀,更愛誠實的孩子的崇高而偉大的愛。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5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結合課文,聯絡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後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聯絡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後的感受。

教學過程:

談話匯入

1.哪位同學訂閱過《兒童時代》?你知道這份兒童刊物的最早創辦者是誰?宋慶齡是怎樣的一個人物?

利用自己尋找到的資料,結合資料袋中的內容向大家介紹。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她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書課題)。

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裡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覆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

3.討論疏解:

a.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

b.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絡?

爸爸 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 小珍

c.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分角色朗讀

1.交代任務:前後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餘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後小組間比賽。

2.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教師巡視。

3.挑三四個小組進行比賽。

4.同學評議,推選優勝組。

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宋慶齡做得對不對?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你是怎麼處理的?讀了本文後有何感想。

3.小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以後大家也能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板書:

  8、我不能失信

  爸爸 伯伯家

  宋慶齡

  媽媽 小珍

  誠實守信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1、瞭解不同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不同意義,認識到詞的意義常常要結合語言環境來理解。

2、積累名詩、名句。

3、積累詞語,發現其中的規律。

過程與方法:

1、學習在不同語言環境中區別相同字的不同意義。

2、通過觀察發現詞語特點,並積累結構相類似的詞語。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性。

2、感受祖國的迷人風景和物產的富饒,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課前

學生準備:摘錄好描寫祖國大好河山、豐富物產的詩歌。

教師:簡易課件一個。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談話匯入“我的發現”

1、師:同學們,前面三節課,我們充分領略了祖國山河壯美、物產豐富,也感受了祖國語言的豐富多彩。這一堂課,我們又將深入地感受漢語的神奇魅力。

2、出示兩組句子,請學生自由讀文中兩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點的字。

3、讀了這兩組句子,你有什麼發現?

4、學生討論交流,發現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句子裡意思不同。

5、引導學生查字典,瞭解“深”和“封”的多義。

海水有深有淺。

深——與“淺”的意思相反。夜深了,老師還在工作。深——久,時間長。他收到遠方同學的一封信。封——封起來的或用來封東西的紙袋、紙包。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 封——密閉。

6、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這兩個意思外還有哪些意思?你能像課文裡一樣,也舉個例子來說嗎?

7、祖國的語言確實神奇,同樣的字詞,在不同的句子環境中,意思卻會有所不同。你還能舉出其它的字嗎?

8、多音字練習:同樣的字詞,在不同的句子環境中,意思會有所不同,而且在不同的環境中,相同的字還有不同的讀音呢?參{參加人參}數{數學數一數}好{好人好學}難{困難難過}

學生自由讀文中兩組句子,學生討論交流,發現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句子裡意思不同

學生查字典瞭解字的多意

學生舉例

讓學生了解不同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意義不同,認識到詞的意義常常要結合語言環境來理解。

拓展延伸,開闊視野,感受祖國語言的神奇,豐富。

二讀讀背背

1、請同學們藉助拼音自由讀讀列出的詩句。

2、誰能試著讀詩句?(指名讀。集體齊讀。)

3、結合查字典,請學生試著說說詩句的大概意思。

4、學生自由地背一背詩句,同桌相互背誦。

5、指名背誦、小組背誦、集體背。

6、哪個聰明的同學發現了這些詩句的特點?(都是描寫景物的)

7、你還記得哪些描寫景物的優美詩句?看誰積累得最多。學生藉助拼音讀讀詩句。

自由背誦詩句。

積累描寫景物的詩句。背誦積累古人描寫景物的詩句,並能在平時的讀寫中應用。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7

教材分析:

本篇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從多個方面介紹了香港的美麗與繁華。全文共六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從地理位置、貿易。金融、商業、服務等方面簡要介紹香港,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分別從香港的市場、美食、海洋公園和夜景具體介紹香港的繁華和美麗,第六自然段用一句話概括主題,讚頌了香港真是“我國南海之濱一顆璀璨無比的明珠。”

教學目的:

1、體會課文優美的語句,感受香港景色特點。

2、選擇學習,深入理解,感情朗讀。

3、瞭解香港的美麗和繁華,激發學生熱愛香港、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們把香港稱為“璀璨的明珠”的原因。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清課文脈絡層次。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出示:中國 1997年7月1日 迴歸 地名

以聯想題引出課題,激發學生興趣,相機板書課題。

2、揭題,理解“璀璨”、“明珠”意思。

3、過渡語:為什麼說香港是一顆璀璨的明珠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通讀課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和2-5自然段的中心詞,整體感知課文。

相機板書:萬國市場 美食天堂旅遊勝地 燈的海洋

三、 合作探究, 精讀感悟

(一)引導學生小組內自主學習喜歡的部分

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課文2--5自然段中的其中一個自然段,把自己喜歡的詞句做上喜歡的記號,小組內交流感受。

通過知識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前佈置蒐集有關資料,培養學生蒐集資料的能力。課中交流對香港瞭解的知識,讓學生對香港有感性認識。

(二)小組彙報,指導朗讀:(可不按課文順序)

1、學習第二自然段。

藉助課件中的有關圖片讓學生理解“琳琅滿目”“ 應有盡有”,進而理解香港是“萬國市場”。

(1)香港的面積並大,為什麼說她是“萬國市場”?

(2)“萬國市場”是什麼樣子的,哪些詞語可以體現她的特點?(。)

(3)“萬國市場”裡的商品這麼齊全,你能通過讀來展現嗎?(抓住“琳琅滿目 應有盡有 物美價廉”指導朗讀)

2、學習第三自然段。

結合課件中有關美食的圖片引導學生理解“一應俱全”,感受“美食天堂”,並指導朗讀。

(1)你認為哪個詞語最能體現香港的美食特點?(一應俱全)

結合句子理解:一應俱全

(2)到底有哪些美食可以讓人們盡情享用呢?請你找出文中相關的語句,讀一讀。(課件演示)

( 3)看到這麼多的美食,你有什麼感受?能用幾個詞來形容一下你的感受嗎?

( 4)朗讀:這麼多的美食,這麼好的地方,你能通過讀來展現嗎?想想該怎樣讀?

3、學習第四自然段。

抓住詞語“出色”及相關句子感受海洋公園的“舉世聞名”。

(1)喜歡海洋公園的同學說說為什麼喜歡它? 在這裡,你看到了什麼?

(2)海豚和海獅表演得怎麼樣?能從文中找出一個詞來形容嗎?(出色)

(3)文中哪些句子寫出了海豚和海獅出色的表演,劃出來,讀一讀。(4)如果你看了海豚和海獅的表演,你的心情怎樣?請你試著把你的心情讀出來。

(5)試用“一會兒……一會兒……” “有時……有時……”說句子。

4、學習第五自然段。

抓住中心詞和兩個比喻句引導學生感受香港夜景的美。(課件出示相關圖片)

(1)這一段的中心詞是什麼?(燈的海洋)( 課件出示: 香港夜景圖片)

(2)“燈的海洋”從哪兒可以看出?

(3)文中用了兩個比喻句來形容香港美麗的夜景,讓我們一起來讀出香港美麗的夜景吧。

5、學習第六自然段

(1)、談話引出最後一個自然段。

通過學習課文,我們知道了香港是一個萬國市場、美食天堂,有著名的海洋公園、美麗的夜景。她是旅遊者嚮往的地方。所以,作者最後不得不發出這樣的感嘆:香港著是我國南海之濱一顆璀璨無比的明珠。

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香港真是我國南海之濱一顆璀璨無比的明珠。

四、總結昇華,激發學生熱愛香港的感情。

香港在經歷了100年的滄桑後終於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我們為我們的祖國擁有這樣一顆無比璀璨的明珠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想對香港,這顆我國南海之濱璀璨的明珠說些什麼呢?(課件出示香港區旗圖案,同時歌曲《東方之珠》響起)

五、趣味作業。

裝扮解說員,向遊人介紹你最喜歡的那方面的內容。

板書設計:

24 香港,璀璨的明珠

萬國市場

美食天堂

旅遊勝地----海洋公園 燈的海洋

作業佈置:書寫生字 完成同步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清明上河圖》的創作時間、作者及內容。

(2)有感情的朗讀全文,感受八百年前的古都風貌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2、過程與方法:

在閱讀中瞭解課文內容。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光輝燦爛,激發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朗讀全文,瞭解課文內容。

三、教學難點:圖文結合,交流讀後的感受。

四、教學課時: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1、緊扣課題、談話引入

①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曆史悠久,中華民族曾創造了令世人驚歎的中華文化,出現了許多偉大的詩人、畫家、思想家。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北宋時期的大畫家張擇端。

教師板書課題: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②齊讀課題,學生緊扣課題質疑。

2、自主閱讀,理解內容

①平時我們遇到問題都是怎樣解決的?(學法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本單元學到的學習語文的方法。

②學生選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按照閱讀要求自學課文。

3、全班交流,取長補短

①“我來告訴你!”

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感受講給同學聽。

(注意:相同內容不重複交流)

②“我要請教你!”

還有什麼問題需要同學幫忙解決的?學生提出問題,別的同學幫助解答。

4、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①教師啟發思考:為什麼說《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②學生自由讀課文,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準備讀給大家聽。

③展示臺: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並說說自己的感受(引導從內容和表達兩方面說)。

5、總結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中華民族是個偉大的民族,同學們努力學習,去開啟中華民族文化這座寶庫,去探索、追求吧!

6、課外作業

把近期瞭解到的我國傳統文化整理一下,準備與同學交流。

板書設計:

人物多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清明上河圖》街市熱鬧

橋頭趣景

輝煌的歷史;燦爛的文化。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9

學習目標

1、認識“樺、胸”等5個生字。會寫“郊、散”等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絡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瞭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多媒體課件。

4、收集關於列寧的生平、故事等資料。

第一課時

看圖匯入,交流資料

1、出示列寧照片,說說他是誰?利用課前預習收集的資料,談談你對列寧的瞭解。

2、學生交流後,教師小結簡介列寧。今天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發生在偉大領袖列寧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書課題,書空“雀”字筆順,提示“雀”字是從描摹鳥的體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讀通課文,初步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好自然段序號。

2、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重點指導讀準“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樺(huà)樹”。注意“誠”“病”“蹦”讀後鼻音。

3、賽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讀書競賽,互相提提意見、幫助別人讀得更好。

4、課文哪幾自然段是具體寫列寧尋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是課文的具體寫這件事的,那第1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麼呢?

 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了解到了什麼。

2、課文是怎麼描寫這三隻灰雀的?找出來讀一讀。

說說哪幾個詞語用得好,藉助多媒體動畫,相機理解“婉轉”、“來回跳動”、“惹人喜愛”。

3、教師引讀列寧喜愛灰雀的句子,體會列寧心中的感受,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

4、巧妙結尾、設定懸念:第二天,那隻深紅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見了。那隻灰雀到哪裡去了?列寧和小男孩圍繞著這隻灰雀發生了一段怎樣的故事呢?下節課繼續學習。

 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學生自主觀察本課生字有什麼特點。

2、說說你是怎麼記住它們的字形的?

3、提醒:本課左右結構的字較多,注意左右比例。獨體字“步”、“者”書寫時筆畫要舒展。

4、學生描紅、摹寫。

第二課時

 貼圖匯入,激發興趣

1、貼出三隻灰雀在枝頭歡歌、跳躍的圖畫。

聽,三隻灰雀在枝頭歡蹦亂跳地唱歌,多麼惹人喜愛。列寧每天散步都來到這兒,和它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它們。可有一天,列寧發現有一隻灰雀不見了,那隻灰雀到哪兒去了呢?

精讀課文,感悟真“愛”

1、自由輕聲讀一讀課文3-10自然段,哪幾段是列寧說的話,哪幾段是小男孩說的,找一找、讀一讀。

2、螢幕出示課文3、5、7、9自然段,請大家讀列寧的這幾句話,仔細體會列寧這些話的意思。

a.學生交流。哪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說一說,也可以把體會到的用朗讀來告訴大家。

b.列寧的著急、擔心、惋惜、關心集中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用一個詞來概括,是什麼?板書:愛。

3、聰明的孩子,有誰知道灰雀到底到哪裡去了?你從課文哪兒看出來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練讀這幾段話,指名朗讀檢查。指導讀好“一定會飛回來的!”教師運用手勢,指導學生加強語氣。

b.讀後體會:這時候,小男孩在想什麼呢?

c.男孩為什麼要捉走這隻灰雀?他對灰雀的喜愛和列寧對灰雀的喜愛有什麼不同?小組討論、發表看法,相互補充,彙報體會。

4、相機小結:列寧的愛是給鳥自由,男孩的愛卻奪去了鳥的自由,列寧才是真正的愛鳥!

5、細細體會列寧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讀3-10自然段。

烘托高潮,深入體會

1、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樹林,看,它們又在枝頭歡唱了。

多媒體投影顯示: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著灰雀。

2、學習課文11-13自然段,自由朗讀體會,

3、讀了這幾段,你會提出什麼問題嗎?學生交流、提出疑問,如“列寧為什麼要問鳥?鳥怎麼會說話呢?”等等。

4、小組討論,解答上面列出的兩個關鍵問題。教師參與討論、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列寧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願傷害這個可愛的小男孩的心,這就是對孩子的愛!

5、你們一定也和列寧一樣,為鳥兒重歸自然、為孩子改正錯誤而高興吧!拿起書來,美美地讀讀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

6、小結板書,總結課文。

 收集故事、積累提高

1、學了這篇課文,你發現了什麼?大家一起來說說。

2、收集列寧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讀一讀,開展講故事比賽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10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培養學生的交流意識。

2、啟發學生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通過具體的事情,真誠地誇獎別人。

3、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重難點:啟發學生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

教學過程:

①談話引題。

教師結合本堂課上兩位學生的實際由衷地進行誇獎,讓被誇獎的同學談談感受。

學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難忘的一次誇獎以及當時的感受。

②討論明法。

引導學生聯絡前面的例子討論:應該如何誇獎別人。

③分組交流。

可按教室自然組分成四組。先想想小組裡每個同學的長處,再用具體的事情來誇一誇組裡的同學。注意小組裡的每一個學生都要誇獎同學,每一個同學也都要被誇獎到。

④全班交流。

⑤填寫“成長卡”。

成長卡上分四欄:“教師說”“家長說”“同學說”“自己說”。同學間交換填後兩項。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①能發現ABB式詞語重疊部分的讀音變化,感受重疊的表達效果。積累ABB式詞語和成語

②讀背《三字經》節選,大致瞭解意思。

③培養學生的積累能力。

教學過程:

我的發現

①出示“我的發現”中的列出的詞語。引導學生認真讀讀,再仔細觀察,看看有什麼發現。②指名讀詞語,糾正讀音。

③互相交流:你發現了什麼?這些詞語都是ABB式。這種形容詞的重疊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帶有某種感情色彩。

④指導朗讀,通過讀體會這樣重疊的表達效果。⑤拓展積累。

讀讀背背

①請學生捧起書,藉助拼音,反覆練習,把韻文讀正確,讀通順。

②指名試讀。

③教師根據學生讀的情況進行範讀和指導。

④怎樣理解這幾個句子的意思?

⑤自由朗讀,熟讀成誦。同座互相檢查背誦。

課外擴充套件

有條件的,再找《三字經》讀一讀,以後背給大家聽。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能積累成語。猜字謎,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3、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難點: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學過程:

讀讀記記

①自讀“讀讀記記”中的詞語,讀準帶拼音的字的字音。

②同座互相檢查是否能讀正確。大致說說詞語的意思。

③分類記憶這些詞語。

趣味語文(猜字謎)

①仔細看看謎面,你能猜出謎底是什麼字嗎?(是“口”字)

②說一說,你是怎麼想出來的?

③請同學們在蒐集的字謎中,選一個讓大家猜猜。

④試著編一個字謎。獨立編、合作編均可。

⑤交流,並評選星級字謎。

根據所編字謎的準確和巧妙,評選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字謎。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11

 教學目標:通過學生自由地說和教師的有機指導,使學生拓展思路、善於表達,為寫好秋天奠定基礎。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有順序地說,有條理地寫。教學難點:把文章寫具體。

教學準備:課前佈置讓學生到大自然中觀察秋天,蒐集秋天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感悟秋天──創設情境,引發真情

1、同學們,我們在第三單元學習了四篇描繪秋天的課文,上節課,你們不但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而且畫了美麗的畫,那你們能說說秋天的特徵嗎?

2、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是個豐收的季節,秋天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樂趣:小夥伴們放風箏的身影、玩耍嬉戲的場面都讓我們回味無窮。秋天裡紅紅的楓葉,金黃的稻田,清涼的秋雨……這麼美麗的秋天,同學們想親眼去看看嗎?(出示課件:秋景)

3、剛才同學們自己描繪了秋天,現在我們又親眼看了看秋天的景象,我相信此時此刻你們心中的秋大一定是五彩斑斕、豐富多彩的吧!你們能借助手中的筆把畫面上的內容寫下來嗎?今天我們的任務是(出示課件: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4、同學們,下面我們就一起先來說說秋天吧!

二、說秋天──拓展思路,展開話題

1.請大家把你心中的秋天講給小組同學聽聽,怎麼想的就怎麼說(小組交流)。2.集體交流。

(1)誰來描繪一下秋天?聽了這位同學描繪的秋天,你們有什麼感受?(你聽得可真認真!是呀,剛才那位同學注意用上了咱們平時課文中積累的詞句來說秋天,他多會學習呀!) 誰再來描繪一下秋天?(他觀察得多仔細呀!不僅說出美麗的景象,還體會到了秋收時人們的喜悅之情。)

(2)師小結:(出示課件:這就說描寫秋天時不僅可以寫秋景,還可以寫秋天裡的人和事,及秋天帶給我們的歡樂。)

三、品秋天──評析習作,交流真情 課件出示:出示範文

四、寫秋天──引導習作,抒發真情

1.、同學們,那怎樣才能寫漂亮秋天的美景呢?(出示課件:寫作的方法)

2、秋天的景色的確很美,那現在就請你提起筆,把你心中的秋天寫下來,怎麼想的就怎麼寫,別忘了用上咱們平時積累的詞句,好嗎?

3、學生寫作。 學生開始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五.小結延伸:同學們,習作是心與心交流的書面表達形式,選擇真實的事例,抒發真實的感情,帶給我們無窮的樂趣。課後,請大家把習作念給家長或同學聽一聽,讓他們評一評,然後根據別人的意見自己改一改。

板書設計: 看圖知中心

觀察有順序

寫一幅秋天的圖畫 寫作有條理

用上好詞句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縣、濟、匠”等10個生字。會寫“縣、設”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設計、參加、雄偉”等2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積累課文中生動的語句。

2、過程與方法:

在讀中理解內容,瞭解趙州橋的不平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趙州橋的結構特點和建築特色,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

學寫14個生字。通過理解詞句,瞭解趙州橋雄偉、堅固、美觀的特點。

三、教學難點:

通過課文學習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增強民族自豪感。

四、課前準備:

①多媒體課件。

②生字生詞卡片。

③蒐集反映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資料及有關橋樑的資料。

五、教學課時:

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匯入

①播放課件:昔日的洨河風光。

②談話匯入。

洨河兩岸景色優美,可阻礙了兩岸文化的交流、經濟的發展,官府決定在這裡建一座橋樑。造一座怎樣的橋呢?官座決定向社會公開招標,石匠李春設計了方案被採用了。想知道李春的設計方案嗎?讀讀課文就清楚了。

③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①學生自訊課文,畫出生字詞,結合注意多讀幾遍。

②採用自讀、同座互讀的形式練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③教師檢查。用生字卡片抽讀生字詞,再讓學生選讀自己讀得最好的語句和段落。

三、自主感悟

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李春設計的趙州橋是怎樣的?

②彙報交流。

學生可用多種方式彙報自己讀書的收穫。

A、畫一畫趙州橋的結構示意圖。

B、以李春的口吻介紹趙州橋的建築特色。

C、朗讀第二、三自然段,讀出趙州橋的主要特點。

③引導小結。

[1][2]下一頁

教案《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趙州橋》教案》,來自網!

通過大家的介紹,你覺得趙州橋是一座怎樣的橋?

④播放課件:趙州橋今日風貌。

四、識字學詞

①用生字卡片抽讀生字。

②給生字組詞。認讀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③指導寫字。

A、分類指導,教師範寫並提示。

左右結構:部、橫、跨、欄、設

上下結構:參、堅、案、貴

獨體字:爪

b、學生寫字。

C、學生寫完後,選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評議。

五、佈置作業

①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各兩遍。

②蒐集橋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①聽寫詞語。

聽寫後,同座互相批改。

②用自己的話說說趙州橋的特點。

二、朗讀體驗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句子畫下來。

②試著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③抄寫自己喜歡的語句。

三、擴充套件交流

展示課前蒐集的橋的資料,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些橋的特點。

四、小結

啟發學生熱愛勞動人民,從小學好本領,將來為建設祖國出力。

五、佈置作業

1、有興趣的,可完成課件選做題。

2、摘抄第三自然段生動的詞句。

3、背誦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板書設計:

美觀

雄偉堅固

趙州橋

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13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和發現的能力。

2.蒐集相對的詞語引導學生在積累和運用中學習語言。

3.以“秋天”為主題展開語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在積累和運用中學習語言。

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

a、語言引述:同學們,這一段時間我們欣賞了五彩繽紛的秋色,聆聽了美妙的秋天的聲音,感受到秋雨帶給我們的歡樂,也體驗到在秋陽中放飛風箏的樂趣。在這美麗的秋天裡,你們快樂嗎?讓我們進行一次快樂的展示會,把所有的快樂與大家分享,好嗎?

b、師生共同制訂快樂展示會的規則:

◇把事情過程說清楚。

◇講的時候要有感情,把心中的快樂表現出來,使聽的人受到感染。

2.快樂展示。

a、展示自己在秋天裡所拍的照片或親手所畫的圖畫,可以張貼在教室四周牆上,全班學生一起觀看、欣賞。

b、分組介紹:

c、課堂展示:

◇各小組代表參與課堂展示,可用實物投影的方式展示照片或圖畫,有感情地講解。

◇ 評選最佳展示員。

總結:你有什麼收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 進行我的發現、讀讀背背的教學。

3、 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和積累能力。

教學重難點:培養學生積累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 我的發現

教師引趣:漢語的構詞方式非常奇妙。這堂課我們來了解一下有關顏色的詞語,看看從中能發現什麼。

教師可先將“黃色”和“綠色”這兩組詞語卡片貼在黑板上,並把學生分成男女兩組,各讀一組詞語,看誰先有所發現。

學生交流發現:“黃色”一組詞語是由“事物+顏色”這種構詞方式組成;“綠色”一組詞語是在“綠”字前加上表示顏色深淺的詞語。再讓學生按這兩個特點分別組詞,豐富詞彙。

讓學生讀“紅色”與“蘭色”兩組詞語,說說這兩組詞語在構詞上分別有什麼特點。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說“黃、紅、綠、藍”顏色的詞,看哪一組說的詞最多。

二、 讀讀背背

教師引述:我國的語言文字非常豐富,有時候人們常常把那些意思相近或者意思相反的詞語成對的用在詩文中,用來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我們先來看看語文園地裡的對子歌。

採用多種方式朗讀這兩段文字,激發學生興趣。

引導學生髮現哪些詞語是相對的。

讓學生再讀讀這兩段文字,並說說讀後產生了怎樣的感受。

試著背背對子歌。

三、 總結:有什麼收穫?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進行我會填、趣味語文的教學。

3養學生的發現能力和積累能力。

教學重難點: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我會填

口頭填空“匆匆地( )”“快活地( )”。通過交流,激發興趣,開啟思路。

各人在書上填寫。

讀讀各人填寫的詞語。適當組織評議。

二、趣味語文

繞口令比賽。

教師:下面我們進行一次繞口令比賽,要求是看誰的口令繞的最準、最快。

給學生一定的自讀時間,讓學生讀準、讀熟並背出。

在小組裡先進行比試,選出一至兩名最佳選手。

各組選手進行比賽。

評比後授獎

三、拓展活動:

鼓勵學生課餘蒐集繞口令,在下一次比賽中再大顯身手。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14

【單元教材簡析】

第一單元有四篇課文,其中《我們的民族小學》《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讀課文。課文從多個側面反映了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體現了我國各族兒童之間的友愛和團結。

有的講述了兒童在大自然的懷抱裡自由自在、快樂的成長以及它們是如何用兒童的眼光和心靈去觀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過記述兒童攀登黃山天都峰,反映了兒童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讚美了鄉村兒童純樸、勤儉、熱愛勞動的好品質。課文內容豐富多彩,充滿了童真、童趣。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剛剛由低年級升入中年級。開始學習第一組課文,首先考慮的是銜接問題,這一組是低年級和中年級兩個年級語文教學的介面處。除了識字還是教學的重點外,還要求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級向中年級教學的過渡。

【單元總體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樂趣。

3.掌握36個生字和46個詞語。

1.瞭解我國各族兒童間的友愛團結以及它們幸福的學習生活。

2.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3.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

4.培養自讀能力,使學生感受到勞動是快樂的。

【單元教學建議】

單元學習活動名稱:“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

學習活動貫穿整個學習單元,分四個模組:

1.《我們的民族小學》(3課時)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學校生活的美好與幸福,並感受到我國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友愛。

2.《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6課時)使孩子們感受到大自然帶來的快樂,其中《金色的草地》在體驗大自然給人們帶來快樂的同時,也增強了孩子們觀察自然、瞭解自然的意識。《爬天都峰》意在使學生從課文內容的理解中體會在困難面前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要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3.“體會勞動中的快樂”(1課時)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品質,懂得勞動會給人帶來幸福和快樂。

4.“彙報與展示”(3課時)這次活動圍繞課餘生活這一主題進行。活動要能體現學生課餘生活的豐富多彩,主要展示學生課餘生活的內容和收穫。可以設一個班級展示臺,把自己收集的課外書、郵票等,和大家一起交流、收穫。

5、課文學習中穿插閱讀訓練若干課時。

語文三年級人教版上冊教案15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練習查閱課外資料,初步培養蒐集整理資訊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輕聲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畫下來,連詞多讀幾遍。

(1)自讀,互讀。

(2)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

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1)我來考考你。

一學生拿著生字卡片,讓另外學生讀出讀音,然後再組詞(如有可能再說一句話)。

(2)我來說你來猜。

出示詞語:

精心憧憬依然蹤影似乎凌空飛起

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垂頭喪氣半沉半浮翩翩飛舞

一學生說出詞語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動作),其餘學生根據他的話或動作,從上列詞語中找出該詞語。

三、再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內容

1.選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

讀後回答,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變化,感悟童真童趣。

3.練習查閱課外資料,初步培養蒐集整理資訊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體會“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時的心情變化,感悟童真童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二、感悟課文,體會“我們”的心情變化

(一)學生感情朗讀課文。

(二)找出“我最喜歡的部分”。

1.讀一讀自己喜歡的地方。

2.說出你為什麼喜歡這部分。

(1)做風箏

重點句子:

我們精心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風箏做好了,卻什麼也不像了。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①說一說為什麼喜歡這部分。

②感情朗讀,讀出“快活”的心情,強調“依然”。

板書:依然

指讀,挑戰讀,再指讀,齊讀。

③練習把“雖然……但是……”加進“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裡去,進一步體會“我們”快活的心情。

(2)放風箏。

重點句子:

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叫著,在田野裡拼命地奔跑。

①說一說為什麼喜歡這句話。

②你認為這句話中哪個詞最能反映出“我們”當時快活的心情?

板書:拼命

③感情朗讀,讀出“快活”的心情。

指讀,挑戰讀,再指讀,齊讀。

(3)找風箏。

重點句子:

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那風箏越來越小,倏地便沒了蹤影。

我們都哭了,在田野裡四處尋找,找了半個下午,還是沒有蹤影。

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①讓學生分別找出這幾句話,教師出示這幾句話。

②學生連起來讀這幾句話,整體體會“我們”當時心情的變化過程。

③找出最能表現當時心情的詞語。

板書: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哭垂頭喪氣

指讀,挑戰讀,再指讀,齊讀

④練習用上面幾個詞說幾句話,描述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或學習中遇到困難、麻煩時的表現。

三、拓展想象

讀課文最後部分,思考“我們”找到“幸福鳥”了嗎?

讓學生大膽想象,能說多少說多少,不要限制學生的思維。

如有時間可以讓學生寫下來。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2.四人一小組討論。

3.每組選代表發言。

四、感情朗讀課文,初步體會“我們”心情的變化

自由讀課文,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與別人交流。

板書:

  10風箏

  做風箏 高興

  放風箏 高興 真實的生活 真實的體驗

  找風箏 難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