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二年級教案

二年級下冊第18課《雷雨》評課稿(通用5篇)

本文已影響 2.42W人 

所謂評課,顧名思義,即評價課堂教學。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後的教學延伸。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下冊第18課《雷雨》評課稿(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下冊第18課《雷雨》評課稿(通用5篇)

  二年級下冊第18課《雷雨》評課稿1

《雷雨》是二年級下冊的一篇文章。課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自然界的景象變化。授課沈老師在《雷雨》一課教學設計中,巧妙地創設生動、形象、多有感染力的課文情境,在強化語言能力訓練的過程中,結合進行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的訓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一、引導學生細細地“品”。

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後,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品詞析句。如理解句子:“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讓學生看圖:畫面上厚厚的黑雲籠罩著整個天空,天色十分昏暗。讓學生感受雷雨前的自然現象的變化。並設計以下問題引導學生品詞析句:①“滿天”是什麼意思;②“黑沉沉”寫出了烏雲怎麼樣的變化;③“壓”字說明當時的雲層怎麼樣心黑沉沉的烏雲向你直壓過來,你感到怎樣在引導學生理解“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這個句子時,“垂”比較抽象,難理解,老師演示蜘蛛垂下來的動作,將抽象變為直觀,學生通過觀察,很快就能回答:“‘垂’是說蜘蛛順著一根蛛絲從網上下來。”

  二、讓學生真正地“活”。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各不相同。老師讓學生用對比觀察的方法,認真觀察各幅圖,找出各種景物在雷雨前、中、後不同階段自然景物的變化。如:雷雨前、中、後的天空,小樹、蟬、蜘蛛、雷、雨、閃電有怎樣的變化通過指導學生用觀察對比的方法,有目的、有重點、有順序地看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王老師親切柔和的語言,瞬間也拉近了和孩子們的距離。整堂課氣氛活潑熱烈,孩子們學得專心又開心。

  二年級下冊第18課《雷雨》評課稿2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學習重點之一,《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低年級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老師在教學中設計了“送字寶寶回家”這一識字環節,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及表現自我的慾望,確保了學習的高效,寓學於樂,學生學得輕鬆、愉快。在這一環節中,老師也沒有忽視寫字教學。她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寫好“垂”這個生字,讓他們掌握寫法,並注意書寫的姿勢。這樣處理,使教學與寫字教學結合起來,相得益彰,教得活,教底紮實。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語文要注重感悟、積累和運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要指導和訓練學生理解語言,而且必須指導和訓練學生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李老師在教學《雷雨》一課時充分利用課本資源,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積累運用語言,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熟讀成誦,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語言,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了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

在對文字內涵的解讀方面不是像傳統的做法那樣,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是處處讓學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逐步加深理解和體會,有所感悟和思考,同時又十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體驗。

本課設計很好地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學生始終被放在學習主體的位置,在教師營造的課文情境中主動積極地朗讀、體驗、感悟,學有所樂,學有所得。

李老師清新自然的教學風格,巧妙新穎的教學設計贏得了老師們的讚賞,在讚賞之餘老師們在對李老師的教學設計上有一個小的商榷點,李老師對《雷雨》這節課的設計主要是對“雷雨前”和“雷雨後”這兩部分內容的教學,當引導學生感悟好“雷雨前”這部分內容時,李老師做了這樣一個小結:雷雨來的快,去的也快,讓我們開啟窗戶,深深地吸一口氣……就引導學生走進雷雨後的景色中了。我們建議李老師在做小結前是否播放一段下雷雨時的聲音或畫面,使學生對雷雨整個過程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知和感受,這樣學生對雷雨後出現的美景肯定會感受得更加好。

  二年級下冊第18課《雷雨》評課稿3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能力發展。”蔡老師《雷雨》一課的教學設計以精心、精美的構思串起了讀、品、議、悟的心智活動。整節課如行雲流水,絲絲入扣、清新自然、不落俗套,充分體現了蔡老師在文字處理上的教學技巧。

  一、選取切入的角度佳

這樣的一部名劇,內容極其豐富,人物關係極其複雜,篇幅也很長,要想用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對於這部劇有所瞭解,有所收穫,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聽完這節課之後,我覺得蔡老師的教學構思非常好,她拿出周樸園這一個人物,通過分析他的語言,來解析他的心理,把握他的性格,從而引導學生了解《雷雨》這部名劇的主旨。這個切入點我覺得所選取的角度很不錯,此種構思告訴我教者在處理情節比較複雜的文字時其實是可以另闢蹊徑的。

  二、教學目標的定位準

構思的精巧還體現在教者對於這節課教學目標的設定上,通過學習這節課,原本對於話劇相對陌生的學生能夠掌握幾種有效的閱讀話劇的方法,如通過分析話劇的潛臺詞來把握人物性格等。教學過程中,蔡老師讓男女兩位同學分角色演繹周魯兩人,當週樸園發現眼前的這個下人就是他三十年前的情人侍萍時說:好!痛痛快快的!你現在要多少錢吧!侍萍反問:什麼?兩名學生對話至此蔡老師適時地提出“什麼”的潛臺詞是什麼呢?學生經過討論很快地得出,此處侍萍既有因為人格受到侮辱的憤怒,又有對周樸園的蔑視,從而顯示出自己的剛強。

  三、教師角色的轉換快

本節課自始至終滲透了《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學生始終被放在學習主體的位置,在教師營造的課文情境中主動積極地朗讀、體驗、感悟,學有所樂,學有所得,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思想以及教師角色轉變的新課程理念。課堂主體讓位於學生不代表蔡教師就完全“退”出了課堂,事實上蔡老師一直關注學生對本節課的閱讀興趣、思維的發散,同時“暗中”也注重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如蔡老師留幾分鐘讓學生尋找周樸園對侍萍的身份有懷疑的語句時,她來回地作了細心的巡視指導,及時地提示審讀方法,這些都說明蔡老師不只是在關注自己怎樣教,也在努力地關注學生怎樣學。

蔡老師的《雷雨》一課的教學不僅僅讓學生們感受到了課文的美,更是一場視覺和聽覺的盛宴,進而讓學生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引領學生們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體驗感情,享受快樂。美麗的揚州中學“進德修業,教書育人”的教風和“慎思明辨,格物致知”的學風在此節課也得到了極其充分的體現。

年輕美麗的蔡老師讓語文課堂充滿了活力,充滿了生機,充滿了智慧和希望。

  二年級下冊第18課《雷雨》評課稿4

任老師教學的《雷雨》這課,新穎獨特,設計大膽,注重朗讀,整節課學生表現積極活潑,而老師親切的態度和寬容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是那麼自信,樂於與人交流。

任老師在教學本課時,並沒有像我平時教學時常用的,逐字逐段講解,而是通過挑戰賽的形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興趣中朗讀,興趣中理解,而挑戰不是挑戰整段話的朗讀,而是你覺得你那句話讀得比他好,挑戰一句話就可以,這就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自信,所以整節課學生表現都很自信,我想,這樣的教學,對孩子的發展極有益的,值得我學習。任老師在教學中讀不是單純的朗讀,而是讀有要求,讓學生讀時不盲目,學生抓重點詞語、句子也非常準確,這不是一天練成的,說明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就很注重這方面的訓練,這也是非常值得我學習的。

  二年級下冊第18課《雷雨》評課稿5

郭老師和高老師在教學《雷雨》一課時備課充分,充分利用課本資源,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積累鞏固生字。

  一、多種形式,認讀訓練紮實到位。

識字教學本身枯燥無味,反覆單一的認讀很難吸引注意力不夠持久的二年級學生。這兩位老師深諳兒童心裡,採用多種形式認讀:男生讀,女生讀,開火車讀,男女生接讀,互相看著讀,做動作讀,師生讀。變化多樣的認讀,讓孩子們眉開眼笑,興味盎然,樂此不疲。快樂的認讀中,孩子們牢牢地記住了生字的準確讀音,不知不覺中體會了生字的含義。

  二、聯絡生活,語言訓練不著痕跡。

語文學習離不開生活實際,尤其是對知識儲備不足的二年級學生,只有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他們的知識儲備才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教學“壓”“垂”等字時,教師啟發學生回憶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學生提供語言訓練的平臺。老師鼓勵的微笑,激勵行的評價更是使學生暢所欲言,敢於表達,樂於表達,不著痕跡中語言訓練,紮實到位。

  三、適時評價,學習興趣濃厚。

兒童世界是情緒化的世界,外在的刺激直接影響兒童的情感,而積極的情感能夠使課堂充滿人文魅力。一個好的教師應該把握好學生的年齡特徵,在學生學習時,給予適時、適當的鼓勵、表揚、讚許,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