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推薦作文

關於老人的作文

本文已影響 1.95W人 

老人指的是上年紀了的人或較老的人;或者上了年紀的父母或祖父母;我國實行健康檔案以來對老人的定義是大於或等於65歲老人,實行老年人特殊管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老人的作文,歡迎來參考!

關於老人的作文

  關於老人的作文(一)

老人,為社會奉獻,為家庭奉獻,是知識的寶庫,是智慧的鑰匙,不僅養育我們,還以言傳和身教向我們傳播做人的道理,雖然我們有時候感覺老人家們知識陳舊、思維方式過於正統古板,但是,老人依然是我們心靈的最後的最堅定的依託,我們在現實中碰壁之後,返璞歸真,依然會感受到老人家們傳承的是至理名言,依然會感受到屬於我們民族的內藴的品質和理念是不能放棄的。

他們在許多人的眼裏已經不再重要,甚至成為了負擔。在他們眼裏老人是曾經盛開的花朵,現在已經凋零,曾經茂盛的大樹,現在已經落葉。可老人是不會凋零,不會落葉的!他們雖然老了,卻還為社會做着無私的貢獻。

在我們小區就有很多老人在節假日的時候顯得很孤獨,他們或許都是子孫滿堂,但是他們的子女卻都因為生意忘了回家陪陪老人。我覺得我們應該有時間多帶老人去公園散散步,多陪他們聊聊天,使他們感覺到温暖,讓老人們不會感覺到寂寞。用感恩的真情,温馨的話語、寬廣的胸懷,平凡的舉動,無私的付出、真誠的服務,呵護每一位空巢老人,營造尊老、愛老、助老的良好風氣。

温暖老人,奉獻一片愛心。關愛老人,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生活細節做起。一杯茶、一碗飯,點點滴滴見真情;一件衣、一牀被,絲絲縷縷連愛心;一個電話、一封家信,字字句句顯孝心。讓我們“常懷尊老之情,常揚敬老之意,常興敬老之風,常盡為老之責,常辦利老之事”,努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助、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由孟子説的古話就告訴我們在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係的老人。

  關於老人的作文(二)

我的外婆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是外婆辛辛苦苦地把我拉扯大的, 現在,外婆已經63歲了, 我也從一個大大咧咧的小女孩長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人們常説:“人,要學會感恩。”現在,該是我孝敬外婆的時候了, 外婆年紀大了,行動不便,老師教導我們要關愛老人,所以,我一定要常常回外婆家探望一下外婆,可以幫外婆擇點菜,梳梳頭,以回報小時候外婆對我的.愛。

《南京零距離》曾報道過這樣一則消息:一對夫妻長期虐待自己的爸爸媽媽,兩位老人忍無可忍,一同把這對夫妻告上了法庭。這對夫妻最終難逃法律的制裁,他們的良心到哪裏去了?

當今社會已經形成一股“尊老、敬老、愛老”的風氣,雖然社會上還有少數不關愛老人的人,但是,我堅信,他們在人們的譴責中一定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改正的。

關愛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公交車上,總是有許多優秀的少先隊員給老人們讓座,他們是“光榮的紅領巾”;在馬路邊,總是有許多人搶着扶老人過馬路;在火車站,總是有許多的人真誠地幫老人帶路、問路;在小區中、在十字路口、在家中——這都是一個個鮮明的事例。

關愛老人,從我做起!讓我們共同把這個優良傳統繼續發揚光大。

  關於老人的作文(三)

一身破爛骯髒的衣服,一根暗淡無色而又光滑的枴杖,體弱多病的身子正哆哆嗦嗦地向捐款箱那兒走去。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日子裏,一個老人映入了我的眼簾,他坐在台階上,面前擺着一個鋁箱,裏面裝着極少的錢幣。一陣風吹來,老人不由得抱緊了身子,藉此讓身體暖和一些。瘦弱的臉上,那一雙凹下去的眼睛,彷彿凹得更深了。

不到一會兒,老人站起身,包起鋁箱,數了數錢幣,便走遠了。

當老人走到捐款箱哪兒時,便停下了,他翻了翻鋁箱了的錢,卻發現裏面全是1角、2角、5角、1元的錢幣,他的眉頭緊皺了一下,突然,他好象想起了什麼,便從衣服裏拿出一個包裹,打開了一層又一層的包裹紙後,從中拿了一張5元的整錢,小心翼翼地放入了捐款箱裏,便走遠了。經過老人這一舉動,人們開始爭先恐後地往捐款箱裏放入錢。

但讓人們沒想到的是,到了中午,那個老人又來了。

老人這次拿了一張100元的整幣,從容不迫地把錢放入了捐款箱裏。()全場人沸騰了,要知道,他可是一個乞丐呀!那105元錢雖然對我們來説不是一筆很大的數目,但是,對他來説,那可是一筆巨大的天文數字呀!為了災區,他不惜把自己的飯錢一起捐去;為了災區,他不惜把自己的藥錢一起捐去;為了災區,他讓不惜自己傾家蕩產。

有人不解,問他為什麼。他説,因為災區的孩子比他更需要這筆錢。他還説,只要他有錢,哪怕是1元,他也一定會把錢捐給災區的孩子們,讓他們吃好、穿好、睡好。

全場人熱淚盈眶,他們自責了,為什麼他一個乞丐可以捐這麼多的錢,為什麼他把別人永遠放在第一,把自己永遠放在最後呢?這是愛,這是人世間一種偉大無私的愛呀!

看着他離去的背影,我突然間發現,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的態度決定了生活的品味。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