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六年級作文

【精選】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錦集6篇

本文已影響 2.41W人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錦集6篇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1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雖普天同慶,可各地的風俗不同。我是泰州人,咱們的春節可有趣了!

春節前最重要的是除夕晚上的年夜飯。家裏的三大姑、八大姨,所有的親朋好友都會聚在一起。除非有重要的事,即使身在異鄉,也會趕回來,好聚一場。酒桌上大家互相祝福,人人臉上綻開了打心眼裏的笑容。

泰州人的新年離不開鞭炮,在天剛朦朦朧朧透出一點光亮時,鞭炮聲就已經響徹天空。它成了人們大年初一起牀的鬧鐘。看向窗外,家家户户的燈都陸陸續續亮起來,穿新衣,戴新帽,雙手拱起敬菩薩。之後便是全家總動員,每個人都忙得不亦樂乎。白花花的糯米粉,綠油油的餡料,包在一起,下鍋。當聽到“咕嚕咕嚕”的聲音時,早晨的第一道美味—湯圓就出鍋了。願新的一年裏闔家團圓,幸福美滿。

太陽升起,第一縷陽光灑落在大地時,人們更加忙碌起來。人們在家裏紛紛熱情迎接前來拜年的親朋好友。小孩子們總是不約而同地排成一個小隊,挨個兒去拜年,回來時總是收穫滿滿,衣兜裏被揣滿了各種各樣的甜美的糖果。有些好友相隔雖遠,可情誼深如桃花潭水一般,縱使開幾十分鐘的車,也要去會友拜年。到了下午,電影院便成了人流眾多之處,春節檔的電影,往往會給人帶來歡樂。夜幕降臨之時,更是孩子們最興奮的時候,個個拿出最大最好的煙花,一時間,煙花勝過了月光,在那一刻為漆黑的天空布上一朵又一朵絢麗的繁花。

春節就這樣短暫而快樂地度過,成為了一年中最美好的時光。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2

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爸爸媽媽帶我到爺爺家玩耍。一進門,我就看見了一個個掛在桌角的粽子。看着爺爺細心的包粽子,我不由自主的問爺爺:“爺爺,我能包粽子嗎?”爺爺笑哈哈的説:“當然可以啊!”

我洗完手,激動地跑到爺爺身旁,模仿着爺爺的樣子,拿起兩張用水泡過的粽葉,圍着手指轉了幾圈,粽葉就變成了一個像三角形圓筒的形狀,爺爺又用勺子放了一些糯米,再用手按一下,我也照着爺爺的方法做。可是我怎麼也裝不滿糯米,我急忙問爺爺:“爺爺,你怎麼輕輕鬆鬆的就裝滿了呢?我為什麼不行?”我疑惑不解的看着爺爺。爺爺告訴我:“傻孫女,你的粽葉下有一個洞,你一裝米,它往外漏,當然裝不滿。”我往下一看,讓我大吃一驚,真的有一個洞!爺爺又教我如何才能把粽葉包緊一點,再裝一勺米進去,然後把多餘粽葉蓋過來,這樣粽子兩邊就有兩個三角形的尖角,把兩個尖角向下面一按,最後用線把蓋過來的尖角和粽葉繫好。這樣就完成了一個粽子。我按爺爺教我的方法包了好幾個粽子,雖然包的粽子奇形怪狀,但我卻如獲至寶,心裏高興極了,因為我學會了包美味的粽子。

包完粽子,爺爺把粽子放入鍋裏煮,我耐心地等待着,很快粽子熟了,我急切的查看我包的那幾個粽子,發現已經煮爆開了,但是我依然開心地把它們撈出來。粽香撲鼻而來,讓人口水直流。這天我吃了好多個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家鄉眾多風俗中的一種,我的家鄉還有好多好多別的風俗,比如中秋節吃餈粑,大年初一吃湯圓,清明節上墳祭拜老祖宗等等。我熱愛我的家鄉!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3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我哼着童謠,幫奶奶打掃好屋子,在煥然一新的家裏,我們又掀開了春節前備年貨的序幕。

醃好的鹹物、待宰的甲魚、五花大綁的毛蟹;噴香的炒貨、誘人的糖果、品種齊全的煙酒,逐漸堆滿了儲物間,年味慢慢升騰了起來。

最讓人感到過年氣氛的還是包糰子。前一天隔壁的奶奶就聽説我們家要包糰子,今天就特意來幫忙,一人和餡,一人揉麪。和餡的用筷子攪動肉糜和青菜,讓它們充分融合,產生味道的碰撞;揉麪的用掌跟按壓麪糰,使糯米粉的彈性充分展現,麪粉染白了袖管,飄上了額頭,空氣中瀰漫着穀物特有的香味。

又有幾個人來幫忙了!大家在歡聲笑語中包起了糰子,只見幾雙被面粉裹着的手上下翻飛,一個個圓滾滾、軟乎乎的大白團子就誕生了。我也忍不住想試一試,學着奶奶的手法,先揪下一個小麪糰,在掌心搓圓,按平,填餡,然後包好四周,可我怎麼也學不好封頂的技巧,只好胡亂一抹,草草了之,這下鄰居們可更有了談笑的話題,我才不管呢,我喜歡這種熱熱鬧鬧聚在一起互幫互助的温馨畫面。

隆重的時刻來了!一個個糰子被放進了蒸屜,我受不了等待的煎熬,使勁地添柴火,熱氣從縫隙不停地往外溢,廚房似乎變成了煙霧繚繞的.仙境,而我等待的就是這“蟠桃”。終於吉時已到,揭鍋,“蘑菇雲”瞬間蒸騰,香味撲鼻而來,朦朧中,糰子的身影若隱若現,霧氣散去,糰子閃着晶瑩的光,猶如上好的和田美玉,真捨不得咬上一口!一籠籠,一個個,被奶奶整齊地碼在桌子上,足足有三百個呢,或許還不止。

這麼多糰子是要大家分享的,太奶奶一袋,叔叔家一袋,姑姑家一袋……糰子不僅代表着團圓、團聚,也是增進親人情感的紐帶。這舌尖上的年味,就這樣一代代傳承,維繫着中國人對年的期待,對家的嚮往。

這家鄉的年俗不僅滿足了我的口腹之慾,更讓我內心深處體會到了年的本味。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4

中華民族的歷史悠遠長流,在綿延的歷史中流傳下來了許多節日:有細雨紛紛的清明節,有月光皎潔的中秋節……在這眾多節目中,我最喜歡的是熱鬧非凡的春節。

在我的家鄉,每年的大年三十是最熱鬧的,在這一天每家每户吃的都是餃子,在吃餃子前,每家每户都會先放一串鞭炮,因為餃子有“交子”的意思,是舊年向新一年的過渡和交替。吃完餃子接下來的事就是看春晚。每家每户都會坐在電視前,端上瓜子,擺上茶水,一起看春晚。常常人們都會熬到凌晨。第二天早上起來就是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人們都會去走親戚,走親戚時要買些禮物不能空手去。到了別人家,首先要説一聲“新年好”或“新年快樂”然後親戚們就會給你壓歲錢問你的考試成績,祝你來年身體健康,學習進步。

到了大年初二,我們就會去大舅家吃飯,也有很多人會來:姑姑、大姑、姑父……我也難得和他們家的小朋友聚在一起玩。我們還會買來一些鞭炮放,別提有多高興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習俗。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5

做籺是家鄉春節必不可少的活動,在農曆十二月廿八日這天起家家户户開始準備或已經開始做了。“籺”是粵西地區最有特色的一種食品,以高州地區的最為出名,有點類似北方的餈粑,材料主要有糯米粉、綠豆或黃豆、蝦米仁、花生、木耳、芝麻、香腸或火腿肉、香料等等,做成一個個如半桃子狀的外形,因而又叫它“壽桃籺”,但它風味獨特,食後讓人回味無窮,是本土家居必備的應節食品。

一大早,奶奶就買好了材料,用葱、豬肉、香菇、木耳放在鍋裏翻炒,再加上一點蠔油,餡兒就炒好了。這是奶奶煮了一鍋子沸水,倒在糯米粉上,再用手大力地揉,這米粉會越來越有彈性,吃起來也會有嚼勁。一切準備工作做好了,開始做。扯一個小劑子出來,搓圓,壓扁,然後用手凹造型,把皮放在手裏,舀一點剛才炒好的餡,然後像包餃子一樣,對摺回來,捏緊,這樣就捏好了一個。別看它簡單,也是有講究的:餡一定要放飽滿,不能瘦,要裝多點餡,不然太扁會很難看,但也不能裝得太飽滿,會對摺不回來的,最好放餡兒放得剛剛好,這樣包的才好看。這就是煮湯籺了。

奶奶除了煮湯籺,還做了一種椰絲花生芝麻餡的甜籺,吃起來甜甜的,這也是小朋友最喜歡吃的,寓意着生活甜甜蜜蜜。

朋友,你喜歡吃籺嗎?歡迎你到高州來!

六年級家鄉的風俗作文 篇6

俗話説:“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的地方的春節都會有不同的風俗和特色。我家鄉的春節習俗也有很多:購年貨、包餃子、貼春聯、拜年等。想知道嗎?那就往下看吧!

春節前的幾天需購買年貨,最少不了的就是衣服、食品、煙花爆竹等。

我的家鄉最少不了的一項習俗是包餃子了。每逢春節,家家户户都要包餃子。

過年時的早上,我和媽媽就要開始包餃子啦!聽説,過年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包餃子還要講究技巧。第一步先將小麪條充分揉好,搓成長條;第二步,再用刀切成大小相對均勻的小塊兒,然後再在上面撒麪粉,之後再用手掌心垂直摁下。最後用小擀麪杖擀成圓圓的麪皮;第三步放適量的肉餡,將餃子皮對摺,縫隙要掐好。餃子就包好啦!

中午時就可以貼春聯了,貼春聯,不僅是為了營造出新喜氣,祥和的氣氛,更承載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熱愛之情。晚上,媽媽會將早上包好的餃子一股腦兒的倒進剛燒好的開水裏,瞧這些可愛的小餃子在開水中沸騰,心中一股暖流由然而生。如果喜歡醋,可以跟醋沾着吃。最後,一鍋香氣四溢的餃子就出鍋了。等我盛出一碗,伴着香氣大口大口地吃。

春節還有拜年的習俗。傳説,怪獸“年”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後把大門關上,躲在家裏,直到初一早上,"年”飽了揚長而去,人們才開門相見,作揖道喜,互相祝賀。從此就有了拜年的習俗,年初一就開始大家就互相拜年問好祝福,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再與親戚們吃一頓飯,表達互相之間的情感。

生活中一點一滴,無不體現豐富地域文化。無不展示出民族特色。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