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一堂失敗語文課的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1.74W人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堂失敗語文課的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堂失敗語文課的教學反思

名師引領課是一項有益於教師們發展提高的活動,在這項活動中,我也確實收益匪淺。別的老師的成功之處固然令人成長,自己的做課失敗更令自己不停的審視自己、反思自己。

這些年來,我做過很多課,但像《鄉下人家》這麼失敗的課卻似乎還沒有多。原因是什麼?我想,就是一個詞“功利”。我原來準備一節課,只有一箇中心——通過這篇文章或這節課的學習,要讓學生學到些什麼,掌握些什麼,領會些什麼,提高些什麼。圍繞這幾個“什麼”,我去吃透教材,去尋找教材中的可以引發學生髮散思維的點,然後根據教材的特點確定教學思路,而這種教學思路又往往隨着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而適時修正。可以説,原來備課講課,我關注的就是教材,就是學生。但這一次,我“功利”了。不知道為什麼,這次講課我心裏有着很大的壓力,在備教材,備學生之外,我更多的在揣想聽課人的.喜好,更多的關注我用的方式是不是夠新穎,夠得上新理念的要求。我一次次備課,一次次推翻自己,一次次重新構思,一次次被新的想法替代,而推翻、替代前者的原因不是教材把握的問題,不是學生的問題,而是這種路子不新,這種方法也許老師們會挑刺,這種思路不好操縱課件等等。正式上課前,我有一次試講,是在七班,沒有人聽課,我的腦海裏就是我、教材、學生三者的交流,可以説我對學生完全的不熟悉,然而那堂課學生參與熱情得到了極大的調動,課堂閃光點層出不窮,孩子們對文章的體味重點突出,比較到位,效果相當不錯。

唯一的缺憾,就是我按着課文的順序,給學生捋了一條線,有牽着學生鼻子走的嫌疑,這也是聽課老師給我提的建議。這建議和我心底的猶疑不謀而合。所以,我決定換方式,換一種理念上更先進的方式進行這一課的學習,儘管這一方式連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掌控多少。還是為了聽課人的感受,我又做了一件很傻的事情,那就是告訴學生上課一定要關注自己的嘴,不要有的沒的都説——也許我這一次真是太重視聽眾了,一下子封住了學生的嘴。這兩個決定都給了我這堂課致命的打擊。換方式卻沒有堅實的根基,致使課堂失去掌控,失去掌控後又急於“收網”,又收的不得法,整篇文章泛泛而談,泛泛而講,缺少重點,不但文章的內涵難以深入體會,就是知識點也沒有得到較好的學習,整堂課的學習是教師累、學生累、聽課的也累。讓學生閉嘴的做法更是愚蠢,我原來都是喜歡讓學生願意説什麼就説什麼的,課堂氣氛活躍,課堂的自然生成也多。這一次一個是不願意讓人覺得班級紀律不好(這回倒不是説紀律不好了,成了一班悶葫蘆了),其實哪個班沒有幾個愛説的呢;一個就是自己換教學方式,本來心裏就沒有底,如果學生給扯遠了,可怎麼收啊(想的還是聽課人,心裏沒有學生)。

另外,課件這個本應該成為這堂課學習的有益補充的輔助設施,在這次講課中真真正正成了“雞肋”——食之無味,儘管漂亮,卻和開放式的教學思路不相符,難以操控;棄之可惜,這些圖片真的很吸引學生,對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好處。但雞肋就是雞肋,在關鍵時刻,它就成了絆腳石——學生第一個喜歡的景在最後,課件中的圖片也在最後,就得硬把圖片提嘍出來,很是生硬;課件中的圖片很好,學生沒有人喜歡,你還得硬讓人家看,也很煞風景。很多時候,我走上講台就忘了自己,常常是把自己和學生和文本融為了一體了。有老師就説我,平常看着病怏怏的,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一上講台就像打了雞血一樣,真的,那時真的忘了自己的病痛、難受。但,這一次,我總覺得自己像一個演員,演給聽課的人看,我的心裏不只是裝着學生,更裝着許多不該裝的東西,我想學生們也感覺的出來,所以我累,他們更累。想想,真的很對不起他們。

這堂失敗的語文課不能説一無是處,為什麼?因為在不斷的自我譴責,自我反思中我明白了很多東西。功利之心不可無,但功利之心有時候可真可以害死人。尤其是我們做教師的,我們教的是知識,是學問,是實實在在的東西,要不得絲毫的“功利”。就像我這堂課,自己顧及的東西太多了,反而失去本來該有的東西。這幾天的反思讓我有了些許收穫,那就是——自然地就是科學的,適合的就是最好的。希望我日後的每一節課,都將學生滿滿裝進心中;希望我日後每一節課,都將自然貫徹課堂始終。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