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5篇

本文已影響 1.77W人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5篇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5篇

在平日裏,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

xx年,我有幸參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國培學習,通過培訓,讓我對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這次的培訓對我來説意義重大,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導作用。總之,本次培訓讓我收穫頗多,以下是我在這次遠程培訓活動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通過學習,我明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義。

對於教師而言,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實施者,不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出色的專業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教師的言談舉止、一舉一動,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一名優秀的教師,會在課堂中營造出良好的氣氛,讓學生學得輕輕鬆鬆,在輕輕鬆鬆的學習環境中使自己的人格魅力孕育出學生健康的心理。因此,教師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利於構建師生間的良好關係,對學生的心理也會有良好的引導作用。對學生而言,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一生有極為重要的影響。現在的學生就好比是温室中的花朵,我個人將其歸為三類:父母在家且對孩子管教無方者(甚至不加管教者);父母均不在家的留守孩。這三類學生中或多或少的存在品德行為不端者,後二者極為嚴重。究其原因簡而言之可歸為:一方面這些孩子缺少家人管教。尤其是那些留守孩的父母均在外務工,只有二老照管,二老視孩子為掌上明珠,捏在手裏怕碎了,銜在口裏怕化了,做錯事更是偏袒有佳,更何況是訓斥和打罵?二是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侵蝕與毒害。初中生畢竟抵制力較差,對社會上那些極具誘惑力的東西是難以抗拒的,一旦沾染上便如毒品一樣,時間一長,這些孩子有的就養成了許多不良的嗜好:抽煙酗酒、打牌賭博;有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了嚴重的扭曲:坑蒙拐騙偷搶;有的甚至是無惡不做,長期以往,人將不“仁”也!所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是一項關係到國家的未來和國計民生的大事,特別是現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各種觀念層出不窮,各種壓力接踵而來,教師更應該用科學的方法、更多的情感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過程,促使他們健康、快樂、幸福地生活和成長,詩意的棲居在美麗的校園之中。

其次,思索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徑。

我在學校既是班主任,又是語文教師。作為班主任,我認為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1、利用班會時間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利用班會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時,要有意識的引導,設計的班會主題一定要有針對性,使學生通過積極思考後暢談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在交流中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改變原有的不健康想法。我曾經辦過《遠離網吧,閲讀經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等班會。

2、開展良好的集體活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集體活動能使學生在活動中消除心理障礙,比如本學期我開展了唱歌比賽,籃球賽,團體詩歌朗誦,感恩的心手錶演等活動,大大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平時寡言少語的學生,不願意和其他學生交流的學生都參與了進來,使他們每個人都有了表現得機會,對他們的各種能力都進行了有效的鍛鍊。

3、要求學生寫週記

我在開學時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週記本,內容長短不限,但是要寫自己的心理,思想和情感方面波動狀態。這樣有利於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可以更好的引導學生網健康的方向發展。作為語文教師,我也是從三個方面來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

(1)在教材文本講解過程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比如無論是講在寂寞與黑暗中勇敢堅強站起來的海倫·凱勒;還是在講中國詩歌史上的大詩仙,在失去希望仍不忘高呼“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李白,在講解文本的過程中,都可以用來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教育他們面對挫折時應該以怎樣的心態對待。

(2)在閲讀課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閲讀課教學過程中,如果不去閲覽室,我經常選擇一些寫得文筆與意境都很優美,且對學生起一定教育作用的文章念給學生聽,學生開始有點吵,但是在聽的過程中,隨着文章感情的變化變得異常安靜,聽完之後,就讓學生寫下他們感觸最深的地方並加以評析然後起來説,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聽説能力、理解能力,還能淨化學生心靈,使他們個人的情感得以昇華,良好的人格得到薰陶,有利於孕育健康的心理。如果去閲覽室,則要求他們帶好紙和筆,把自己看到的好句子寫下來,並寫上對這些句子的理解,下課後交上來,結果發現他們所摘抄的句子全部是對生活的總結、格言警句、有助於勵志的句子。當本子發下去,我就花一節課讓學生按照其收穫進行交流,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也有助於學生的心理健康的發展。

(3)在作文批閲的評語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這和上面所講到的週記的功效基本一致,在作文中,如果發現學生的心理價值觀有問題,就要及時的糾正學生不健康的心理。

再次,心理健康教育遠程培訓我覺得也存在一些問題。

現行的遠程培訓管理方式主要通過培訓學員用户實名登錄、論壇發帖、回帖研討、作業等途徑進行。但其學員真實性、作業原創性、發帖回帖實用性等問題都值得質疑。另外,在一些偏遠落後的學校,上網是比較難的一件事,農村教師家境貧寒無電腦上網,導致有的教師週末還要去網吧學習,還有年級大的教師根本就不會使用電腦,叫年輕的同事幫忙自己學習,一方面背離了培訓的初衷,一方面也起不到培訓的效果。還有就是學員各自在自己的電腦面前孤立地學習,很難形成班級團隊意識,很難發揮團隊的作用,顯得就比較鬆散,感覺學不學反正沒什麼壓力,不看也沒有人知道,競爭意識不強。

總之,作為教師,我們的責任就是教書育人,我們除了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學文化知識教育外,還要針對學生的心理進行教育,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得到身心的全面發展。為了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我會繼續認真的學習,並將所學島的知識全部運用到教育教學的工作之中!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2

我有幸參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對我來説,這次的培訓意義重大,對我今後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幫助。本次培訓我很認真的聽了李慧君專家的理論課,最讓我受益的是這句話找回職業生活的勇氣和幸福感,需要獲得對工作的投入感和掌控感。這會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但自我的努力與調節更加重要。以下就是我在這次培訓活動後對於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和所想。積極的自我認同尋找自我價值感,建立社會支持系統,用探究打敗無聊,積極的自我調節。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通過本次學習,更加深刻地意識到在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與迫切性。調查表明,學生中存在心理異常的約佔30%,患有心理疾病的約佔15%。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為:學習與考試焦慮、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際交往障礙、性格孤僻抑鬱、自卑心理嚴重、對新環境不適應等等,並且在近幾年呈上升趨勢,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被重視。可是,不正確的關注,反而引發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更嚴重的後果。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是預防為主的,面向的是全體學生,不應該只針對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應該是有他們的各自作用的;不應把心理健康教育簡單地理解為一門增加學生負擔的學科,而應該具有促進學生各方面健康成長的獨特功能;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你生搬硬套理論,不要我們教師誠惶誠恐,而應該是講究藝術,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方式應該是形式多樣,時時處處注意的問題。

二、心理教育培訓對於教師自身的重要性

俗話説,“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老師也有煩心的事,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壓力和苦惱。但如果要做一名受歡迎的老師,就無論如何也不能將自己的不良情緒帶入課堂,更不能因此而在課堂上隨意發怒,挖苦打擊學生。而是要學會良好的情緒控制,在走進教室的前一刻,告訴自己,“一定要微笑”,要把自己最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展現給學生,並以此來感染學生的學習情緒。沒有一個學生願意看到一個怒氣沖天,動不動就發火的老師的。教師樂觀積極地穩定地情緒對於學生的心理健康形成有積極地促進作用。

三、提高心理健康的時效性

在新形勢下,小學生不同階段表現出各自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求,這就要求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一是新生入學的適應期。這一階段應用心理評價系統建立小學生的心理檔案,目的是通過分析評價,瞭解每一個學生的氣質、性格類型、興趣愛好、情緒意向等基本心理素質和個體心理差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接納自我,樹立健康的新形象。同時有助於學生更快、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的角色轉換,為他們身心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是學習生活的困惑期。這一階段青少年正處於身心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這一階段,第二信號系統活動日益發展並初步占主導地位,口頭言語,內部言語能力不斷完善,但學習生活中往往表現出自制力差,社會道德是非判斷力以近期、自我為主的特點。

通過心理諮詢、心理訓練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方式解決學生學習焦慮、人際關係不良、多動症和學習無能的心理問題。同時通過心理健康指導,開發學生潛能,建立心理健康新觀念,塑造正確健康的人生觀、道德觀和價值觀,推進整體素質教育的貫徹實施。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3

教師的職業是一種特殊的職業,是一種用生命感動生命,用心靈去澆灌心靈的職業,正如雅斯貝爾斯告訴我們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樹動搖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師工作的這一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心理素質的重要性。所以,要讓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首先教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師要有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同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作為教師歸根到底還是一個普通的社會人、自然人,也同樣會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但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又要求教師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因為,教師的一言一行在學生心目中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用高超的教學藝術去培養學生的智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以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感染和薰陶學生,而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源於教師的心理健康。讀了《教師心理健康》一書後,使我更加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者——什麼都懂;是能者——什麼都會;是聖者——不會犯錯;是權威者——具有比父母還高的權威力量。教師的衣着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温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過讀了這本書後,使我更加明白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衞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為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4

8月22日——8月26日,我在教師進修學校參加了光澤縣首期小學村級骨幹教師培訓班培訓,期間認真聆聽了黃國才、黃英琳、黃淙濱、官紅梅等老師的講授,受益匪淺,感受頗深,反思如下:

  一、加強了學習

以前培訓也較多,對新課改也有一定的認識,但通過這次培訓,我才發現自己的認識不繫統、不全面。特別是黃國才老師的《小學教師做研究寫論文與專業成長》《在教學實踐中改進教學,在改進教學中提升境界》、黃英琳老師的《農村小學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思考與策略》,黃淙濱老師的《幸福人教幸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加強了學習,學到了知識。

我特別喜歡黃淙濱老師關於幸福的言論:早上想上班,晚上想回家,一定的活動是生理幸福的必要。是啊,學會面帶微笑才能享受生活,懂得播種快樂才能收穫幸福。我想,我會在今天的工作中享受着教育的幸福,把一堂課精彩地演繹,把每一句話精心地鍛造,把校園變成追求卓越的教育夢工地。,你的那一杯杯清涼的水滋潤着我的心房;你的那一絲絲微笑讓我懂得了享受教育的快樂幸福,你的那一一句親切的話語為我今後的工作指明瞭方向……如果讓我給你評個級,我會毫不猶豫地寫上“優”。

實驗小學林遐老師的《走進學生的心靈》讓我學到了許多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方法。

(1)把孩子的學習以外的事放在心上。

(2)賞識學生是良方。

(3)講究批評的方式。

李坊中小的曾立軍老師讓我明白了片斷教學的基本要求和教學方法。

  二、找到了差距

培訓其實是一個反思、進步的過程,與授課老師所講的標準、與優秀老師、與教學大師相比,自身不足很明顯。今後只有快馬加鞭,加強學習,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才能不虛此次培訓。

  三、解決了一些不惑

當老師的確有些問題總解決不好,我也一樣,如新理念的實施,怎樣減輕壓力,當好老師等問題也讓我困惑不解,這次培訓使我在這些方面有了一些新認識,解決了很多疑惑。

華美英教師談到在古詩“初聞涕淚滿衣裳”教學中,“裳”的讀音為“cháng”,而我們日常教學中卻讀成了輕聲,聽了這堂課後我受益匪淺。

  四、作了反思

通過培訓,我認識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優秀教師的成長一定離不開反思。反思讓我認識了自身在教育教學上的不足,反思也讓我認識到了只有努力,只有加強學習,才能做好一名教師。作為語文教師,不是隻懂一些語文理論知識就行,我們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培養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這樣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滲透到學生身上教師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要在以下幾方面加強自身修養。首先是情感上要豐富而真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語文教學是情感教學,主要體現在學生與作者,學生與教師,教師與作者及學生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上,通過交流來感受對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學生受到薰陶,從而內化為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教師要身正為範。在言行上要有風度。言的風度即指教師的語言有感染力,這主要包括語言的運用和表達上要有藝術性。“行”的風度主要一點就是用自己的行動來教育學生,做學生行為的表率。最後,語文教師要學高為師,有較高的藝術鑑賞能力和藝術修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引導學生髮現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導其去感受,去創造美。

好的語文教師是一座橋。是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課本,學生與社會之間的橋。在教學中,教材是語文知識的載體,學生是獲取語文知識的主體。教師的任務是如何能讓學生從教材中獲取知識,並把這些知識遷移,運用到自身發展中去,教師這座橋就是為學生走進教材,與教材交流,汲取知識養分而鋪設的一條通道。我們的任務就是解決學生與教材交流時出現的障礙和引導學生怎樣更好理解教材,運用好教材。我們不能把我們對教材的認識強加給學生,而是要給學生髮揮的餘地。同時也要承認學生對教材理解的差異性,總之,教師要扮演好橋的角色,就是讓教師不要越權代替學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論。要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與教材交流。也就是説,教師應該是學生與教材聯繫的紐帶。在課堂上,教師應該作為引導者出現,而不是主導者。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5

xxxx年9月22日至9月28日,我有幸赴海南萬寧興隆參加了為期7天的海南省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班的學習,通過培訓,傾聽了肖少北院長、劉海燕教授等6位專家的精彩講座。他們用一個個鮮明的事例,闡述了心理健康這門學科的魅力所在,並且通過理論學習、自我剖析等讓我們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基礎教育,同時也讓我們知道,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可以減少甚至杜絕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要實現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的人格健全發展的目標,教師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從而讓我瞭解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以及它的重要性,明白了教師不僅僅要教書,更重要的是要育人。更體會到新時期對健康理念的重視使我們不容忽視。現將本次學習的感悟總結如下:

本次學習讓我更深刻的意識到教師心理健康學習刻不容緩。無論是從教師自身,還是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我們教師都有必要去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其實每個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只是有些時候大家忽視了它的存在,或者有意識的否認它的存在。所以我們每一個一個正常的人都需要學習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更何況我們這些被稱為靈魂的工程師的教師呢?教育是心與心的溝通,我們面對的不是一成不變的事物,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着複雜情感的人。有句話説得很好,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説,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對學生身心造成的危害,遠遠超過其教學能力低下對學生學業所產生的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更是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業成就和人格發展。因此,教師心理健康是培養兒童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維護教師心理健康對於培養合格人才促進教育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沒有嚴格的界限,由於內外因素的影響,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礙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所以對任何一個人來説,都有可能出現某些不夠健康的心理狀態。許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狀。例如荷蘭畫家凡高生前是一個畫壇無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孤獨中生活,是一個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為禮物送給自己鍾愛的女人,最後不能忍受貧困和疾病的折磨,開槍自殺;蘇聯著名詩人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變,易激動,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於他的戀人急着要去上班,沒有聽從他的意願留下來陪他談話而開槍自殺;美國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鬱症,由於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壓也是開槍自殺的。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這充分説明常態心理與變態心理之間沒有絕對的鴻溝。每一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只是嚴重程度和影響學習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師也不例外。尤其是現代高速發展的充滿競爭的社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教師帶來更大的心理壓力,更可能產生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時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未來人素質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確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目標是: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們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師更新教育理念,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於提高德、智、體、美、勞教育的成果;有利於學生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維護。因此説,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處理好兩個方面的關係——既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同時也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優秀的教師在需要的時候能承受巨大的壓力,但他絕不應讓自己一直處於壓力之中以至於身心俱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正常進行。身為教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此外,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此次心理健康培訓的時間雖然僅僅7天,但在我的心裏卻激起了層層漣漪。這次培訓給予我的東西決不止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它會有一種延續性,影響着我的生活和工作…今後,我要從心理教育的層面上去教育我的學生,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心理髮展。為了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我會繼續認真的學習,並將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之中!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6

一、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認為,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者——什麼都懂;是能者——什麼都會;是聖者——不會犯錯;是權威者——具有比父母還高的權威力量。教師的衣着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温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衞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為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二、通過學習,我也認識到了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古老文化的中國有這樣一句格言"3歲看小,7歲看老"。這充分説明了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其一生有何其重要的影響。

學習之後,結合我的實踐經歷和周邊情況,我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做了認真地分析。我認為,我們目前正處於一個社會的轉變期,紛紜複雜的社會現象,多元化的價值觀,來自升學、就業、競爭等方面的壓力,各種不可測的變數,引發了學生心理疾患的上升,也對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回顧多年來的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實踐經歷,過去與現在雖然做了不少探索性工作,尤其近幾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審視我們目前學校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層出不窮的新現象、新問題面前,存在種種不足也是明顯的。為何不足?很有必要追根溯源,以利對症“下藥”。學生的不良心理的成因,既包括學校因素,如單調枯燥的學習生活,也包括家庭、社會因素,如家庭的生活環境、撫養環境,社會風氣等。

可惜,我們無力擺脱社會風氣的困擾,我們也只能勸説學生家長有科學地教育子女,我們惟一能做做的是改善自身。例如,我們可以儘量創設健康的教育環境、可以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可以與學生家長溝通思想,相互配合,根本的出發點就是要將其全面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全過程。

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首先,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作到為人師表。其次,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最後,我也希望各類各級學校和社會、家庭都要把教師與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一大內容重視起來,作為一項戰略任務來抓,並在機制上、師資上落實到位,方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收到實效,從而培養出適應未來的具有現代素質的人才。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7

當今社會科技飛速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在享受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同時,健康問題已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特別是面對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因為心理疾病輕身離開人世,讓人痛心疾首,因此心理將康教育這門學問越來越顯得重要。作為一名教師,面對的是花季少年,我們必須掌握心理健康知識,以呵護祖國的花朵為己任,為學生的心靈打開一扇明亮的窗。

5月11日上午,我有幸參加了縣心理健康教育協會年會,並聆聽了華東師大心理專家耿文秀教授講座,讓我受益匪淺。年會上方局長作了簡要講話,強調此次年會的重要性,並對參訓教師提出了期望。接着校長總結了20年度心理健康協會工作,他從背景和人員進行了介紹,還特別提到我們不要把心理問題上升為品質問題和道理問題,並提出了自己心中的展望,拓寬心理健康教育者的範疇。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心理協會教師的工作,還應是全體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職責。趙桂蘭老師、新會長吳弋兵、廖志英老師紛紛暢談在心協工作的點滴收穫和美好展望,其中廖志英老師提出了“德育導師制”,每週德育導師要和3~5位學生進行心理交流,讓我們的孩子每天都心情愉悦,健康成長,快樂學習。

最讓我受益的是聆聽了華東師大心理專家耿文秀教授的《青春飛揚,狂飆突進,驕傲自戀的00後》講座。耿教授今年已經67歲,可她卻是站在台上講座,時間長達2個半小時,不由得讓我們敬佩,她的激情和幽默讓我們感受到了耿教授思想的深邃和火熱的激情。耿教授主要講述了青春期是精神分裂症和抑鬱症的高發期,詳述了精神分裂症和抑鬱症的症狀、危害和可防控,讓我們明白精神分裂症和抑鬱症要早發現早治療,耽誤不得。小學階段是學生多動症的高發期,主要特徵表現為注意力缺失、多動、易衝動。耿教授還為我分享了許多得病孩子的案例,呼籲我們教師要關注學生心理動態,經常與學生交流,關心學生,發現學生有心理疾病症狀就要及時尋求藥物治療。最後耿教授以實例讓我們明白精神分裂症和抑鬱症只要配合治療,是可以治療的,如美國游泳冠軍菲爾普斯就是多動症患者,1994年的諾貝爾獎得主約翰·納什就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他們雖然是心理疾病患者,但他們積極治療,控制病情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參加此次培訓,聆聽了耿教授的精彩講座後,深深覺得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鍵是教師。我們應該做一名健康的教師,要尊重學生,不可有私心,要講究誠信,創設和諧、宜人的教育物質環境,給孩子一片天空,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畫壁,讓他們自由描繪、哪怕是塗鴉;給孩子一片飼養園地,讓他們感受動物的可愛。創設優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喚起中小學生對生活的熱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讓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總之,在這次的.培訓的鍛鍊中,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讓我明白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又不畏懼心理健康疾病。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以健康的心理狀態去影響學生,讓孩子們健康、快樂的茁壯成長!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8

時代的發展,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今社會不僅要求我們具有健康的身體,而且需要健康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以下是我學習後的一些心得:

一、教師自己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通過一線的教學經歷,我深深的體會到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到周邊的人,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對低年級學生更是如此,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者——什麼都懂;是能者——什麼都會;是聖者——不會犯錯;是權威者——具有比父母還高的權威力量。教師的衣着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温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點和首要原則。通過學習,我也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衞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為工作奉獻,併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一個盡職的教師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鬆。充當“無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確使人精疲力盡。因此,教師可以試着在假期給自己充電,例如:學習做旅行家,用膠片記錄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學習做美食家,在品評佳餚的同時自己也做一次大廚。新的工作體驗不僅能使教師得到放鬆,而且可以開闊教師的視野,增加教師的知識面。教師可以把從其他工作體驗中獲得的經驗、積極情緒帶到教育工作中來,更好的促進教育工作。

二、經常關注特殊學生的心理輔導

教師的天職就是教書育人,對待問題學生更應該盡心盡責,遇到問題學生怎麼辦呢?一定要充分利用班集體的作用,在寬鬆平等的班級氛圍中,加強對學生心理的團體輔導,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充分發揮班隊活動課的集體心理輔導效應。針對特殊學生的特點,有側重地選擇團體輔導的主題。如自信心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採用講座法、認識法、操作法、表演法、角色扮演和行為訓練等多種方法來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內在動機,並在活動中得到領悟。通過一系列的團體輔導活動,不僅讓全體學生獲得心理健康方面的有關知識,也拉近了同學間、師生間的距離,融洽了師生關係。在考慮學生一般心理規律的同時,也要對暴露出來的個別學生的個別心理問題進行疏導幫助。在對學生的個別輔導中,我一方面通過心理輔導室兼職心理教師的個別諮詢輔導,另一方面也進行了個別談心與輔導,打通教師和學生的心理通道,及時瞭解學生的真實思想,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困惑。

總之,教學的目的就是教書育人。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斷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真正做到為人師表。只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齊抓共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9

一、教師要審時度勢,自覺加強心理調適

教師心理不健康就可能導致學生的性格不完整,就不能正確的處理學生之間、教師之間、家庭之間的問題,這些問題一旦爆發,就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其次教師要做到語言規範。小學生認知水平比較低,所以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着孩子的發展。另外,作為教師就要“學高為師”。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知識,儘快適應新的教學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達到新的教學要求,才能尋求新的發展,也才能真正擁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師不斷地接受新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問題,以更平和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中不盡人意之處,更少地體驗到焦慮和挫折,對維護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二、教師要加強修養,堅決抵制各種誘惑

紛繁複雜的現代社會給人們帶來種種誘惑,因此,尤其需要教師樹立起自尊、自強與自律的人生態度和高尚情操。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温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反之則使學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師自身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非常重要。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三、教師要發掘潛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我對心理調適的技能,提供維護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質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通過對個別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學習,對認識與識別心理異常現象有了認識,而且有了一定的輔導思路。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會憑藉自己的語言、行為和情緒,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感召下,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體驗到愉悦、滿足的情感,並流露出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緒的困擾,在不斷提高知識素養的基礎上,培養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的健康心理。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益。

四、教師要面向學生,爭做一名陽光教師

作為教師,要以當人民教師為榮,提升人生信念,面向學生,擔負起教育的責任,堅守崗位。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看不起教師職業的教師,決不會成為好教師,更不能培養出傑出的人才。教師要力爭做一個陽光教師,具有健康、平和、寬容、大度、崇高、自信、積極的心態,有化尷尬為融洽,化壓力為動力,化痛苦為愉悦,化陰霾為陽光,化腐朽為神奇的魅力。面對孩子,要有陽光般燦爛的笑臉;面對同事,要有陽光般温暖的態度;面對家長,要能陽光般真誠的交流;面對教育,要有陽光般平和的心態;面對教研,要有陽光般積極的熱情;面對發展,要有陽光般不息的能量。給自己陽光,就會給學生撒播陽光,給大家帶來陽光。讓我們永遠記住:“給你點陽光就燦爛。”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熱情地學習,快樂地生活,幸福地工作。

培十天的培訓學習已結束,我找到了自己以後努力的方向,我要從心理教育的層面上去教育我的學生,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心理髮展。相信這次培訓給予我的東西決不止理論知識,它會有一種延續,影響我的生活,影響我的工作,影響我的人生!為了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我會繼續認真的學習,並將所學運用到實際工作之中!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0

帶着一份憧憬,一份喜悦,一份期待與責任,我有幸參加了遠程教育的心理健康培訓,對我來説,這次的培訓意義重大,對我今後的工作具有很大的幫助。本次培訓我很認真的聽了多位專家的理論課,還有課上與課下的交流,讓我受益匪淺,以下就是我在這次培訓活動後對於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和所想。

通過學習,我在思想理念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程度的提升,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感受一:認識心理健康重要,促發展。

通過本次的學習,我認識到了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我認為,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師的言行對學生有很大影響。教師的衣着舉止,言談風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會使學生受到深刻的影響。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温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師,只能在課堂上造成一種緊張或恐怖的氣氛,使學生如坐鍼氈,惶惑不安。所以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感受二:提高自身素質,助成長

通過培訓,自身有了提高。我對心理調適的技能,提供維護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質的方法有了一定的瞭解;通過對個別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學習,對認識與識別心理異常現象有了認識,而且有了一定的輔導思路。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會憑藉自己的語言、行為和情緒,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感召下,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體驗到愉悦、滿足的情感,並流露出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緒的困擾,在不斷提高知識素養的基礎上,培養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的健康心理。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益。

總之, 這次教師研修培訓,讓我感受着新課程理念的和風,沐浴着新課程改革的陽光,拓展了我的教育視野,提升了我的教研能力,讓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為有了真真切切的轉變。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會不斷學習,並運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提高自身的修養。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1

我是一名小學班主任,憑着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和熱愛,在驕陽似火的7月,我參加了心理健康“c證”培訓。此次培訓請來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專家,培訓的內容有《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緒論》、《青少年的心理髮展與教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設計》《學生問題行為的識別與分析》、《心理諮詢原理》、《中小學生心理檔案的建立與使用》等。

在培訓過程中聆聽了眾多專家的精彩講座,他們都用一個個鮮明的事例闡述了心理健康這門學科的魅力所在,並且通過理論學習、小組討論、自我剖析等讓我們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基礎教育,同時也讓我們知道,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可以減少甚至杜絕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通過培訓我還意識到要實現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的人格健全發展的目標,教師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這幾天的培訓學習中,我都認認真真地上好每一節課,做好筆記,學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學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這次培訓讓我獲益匪淺,下面我談談自己從這次培訓中獲得的體會。

在這次培訓中我瞭解了心理健康教育、諮詢的真正內涵,明白了作為一名教育者在學生的人生成長中、心理健康發展中應該擔負的職責,因此我盡力把自己所學用於指導平時的工作實踐,用科學發展的眼光的、看待學生的成長中的言行,並利用掌握的知識、技能與家長交流、探討,優化對學生的教育、引導,用心去愛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能得以健康、平穩地發展。把“以人為本”作為一種最為基本的教育理念,滲透到教學工作中。作為教師我們還要幫助學生培養健康的心理。首先要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使其能夠客觀的評價自我,積極悦納自我,從而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其次幫助學生進行心理訓練,鍛鍊學生的意志品質,使其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第三幫助學生掌握情緒調節的方法,使他們能合理恰當的宣泄。最後,教師要積極組織心理諮詢,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教師應當時刻幫助學生和培養學生保持良好的情緒,不能僅僅只是“傳道、授業、解惑”,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髮現自我,增強自信心,挖掘內在動力,這樣才不愧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稱號!

心理健康與心理不健康沒有嚴格的界限,由於內外因素的影響,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礙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所以對任何一個人來説都會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礙,只是嚴重程度和影響學習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師也不例外。人類已步入21世紀,社會競爭也更加激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僅僅要考核專業技能,也越來越需要心理素質好的人才。我們所培養的學生應該是有豐富的知識、強健的體魄、健全的人格、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承受各種挫折和適應不同的環境的能力。一個教師的一生要教育影響千千萬萬的學生,如果教師缺乏愛心,人格不健全,對學生身上表現出的問題缺少發現,缺少細心,甚至挖苦、諷刺、打罵學生,對學生不一視同仁,對考分高或家庭情況好的學生另相看,對學習成績差或家庭貧困的學生當成另類看待,這也嚴重影響了少年兒童正常心態的形成。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係,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學習心理衞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此次心理健康培訓的時間雖然僅6天,但在我的心理卻激起了層層漣漪。我相信這次培訓給與我的東西決不止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它會有一種延續性,影響我的生活,影響我的工作,影響我的人生……它會讓我更為自信更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戰!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2

中小學教師承擔着培養祖國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中小學生整體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具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既是現代社會對人的基本要求,也是當前加強學生道德建設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和有效途徑。新時代的教師不僅要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而且還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成為一個合格的心理工作者和精神治療醫生。教師的工作就是研究學生個性規律,按其獨特的規律來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個性。教師良好的個性人格是學生個性發展的不可替代的 “ 陽光 ” 。教師的心理健康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業成就和人格發展。

心理不健康的教師最顯著的表現是,難以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他們大多不關注學生的生理、心理和社會性發展特點,更不會根據這些特點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剖析教材,選擇教學方法,營造課堂氣氛。甚至有的教師忽視學生的性格、特長差異,使用過激語言,冷淡對待成績落後的學生,致使學生心理受到傷害。教師的不健康心理會影響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有害於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師消極、暴躁、緊張的心理傾向會被學生仿效,最終潛移默化地演變為學生自身的心理品質。心理不健康的教師輕者表現為無故遷怒、惡語謾罵、以罰代教等等,嚴重者則發生虐打學生致殘致死的極端行為。

那麼,究竟那些因素容易使教師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產生心理問題呢?我粗淺的把它歸納為:教師心理問題是在外界壓力和自身心理素質的內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若教師無法對來自社會、家長、學校的壓力有效應對,就容易產生心理行為問題,從而導致心理不健康現象的發生。在當前鉅變的社會和教育改革的環境下,家長和社會比以前任何時候對學校尤其是對教師的期望都高,要求過多,因此賦予教師很多的角色,這也是眾所周知的事實。當前環境下,社會要求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 1 )要根據一定社會規定的教育目的和學生身心特點培養人才,他便擔負起社會的代表者、社會道德的實踐者和示範者的角色。( 2 )要在教書育人中,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針對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進行因材施教,他又要擔當起傳道、授業、解惑者的角色。( 3 )還要言傳身教,真正成為學生的楷模,他需要擔當起父母、朋友或管理者的不同角色與學生進行全身心的接觸。( 4 )從實際需要出發,培養當前和未來需要的實用人才,希望教師能成為研究者和人際關係的協調者等等。

教師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往往是以上諸多之類的社會、家長寄予教師過高的期望,賦予教師太多的角色,以至使教師產生角色衝突,從而引起了心理問題。

首先是社會、家長對教師角色互為矛盾的要求造成的衝突。

一方面在考試評價制度、課程、中高考制度沒有根本性改革的今天,家長對高分的迫切期望和社會對高升學率、高學歷的要求,以及對教育投入和教學資源的不足,迫使教師不敢過多考慮學生個性和創造性的培養,而以最高效方法,將最標準答案最直接向學生灌輸,以提高課堂效率,獲取應試高分。另一方面,社會也清楚認識到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主要是靠勞動者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作為發展動力,他們又抨擊應試教育,要求實施以發展創造力和個性的素質教育。因此,中小學教師處於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夾縫中,腹背受敵,尷尬不堪。

其次,教師自身利益與教師的角色責任造成的衝突。

教師是現代社會的一員,他和別人一樣,有體驗成功和成就的需要。然而,教師角色卻要求與特定的學生維持一種持久(一學年或一屆的時間,而且很慢很難出成果)的關係,這樣就必須使教師較持久地投身於一種特定的情景。但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總想去找一個工作條件、福利條件更好的學校執教。希望自己經濟上豐裕,並且社會名望和自尊得到保障。在這種自我利益與他人利益之間選擇的衝突中,育人者和個人事業成功者的角色衝突,必然使部分教師惶惶不安,對自身工作不滿,直到對教育工作產生厭倦、輕視的心理。

再次,教師偏低的社會政治、經濟地位與教師職業的重要性造成的角色衝突。

新時代要求教師不但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管理者、指導者,而且還是心理工作者、學者、專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教師這個角色確實是不好當的,尤其社會上還存在對教育事業的不理解和對教師的偏見,教師經濟待遇和職業地位偏低,使教師心理感到不平衡,發牢騷,逐漸失去對教師工作的光榮感和使命感。

還有教師角色定勢的衝突,以及教師角色的彌散性造成的衝突。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知識的權威者和傳授者。但事實上在社會迅速發展的今天,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教師再也不是唯一的信息源,學生在某些方面比教師知道得更快、更多。教師有時被學生問得啞口無言,教師權威受到挑戰,教師心理受到衝擊。教師們強調的誠信、真實、寬容和遵紀守法,往往被學生以大量的欺詐性的商業廣告和某些靠違法、狡詐而發達的成名商人的事實駁得體無完膚,以至教師對如何扮演社會道德的實踐者和人類文明的建設者產生了心理困惑。再有,教師在改變學生的興趣、行為、態度和價值觀等廣泛的責任裏,很難甚至無法證明取得什麼成就。許多成果的“無形性”,使教師或多或少模糊感到他們的工作是一個無底洞,似乎永遠做不完,永遠看不到盡頭,從而導致教師職業倦怠,甚至對教師職業失去興趣和信心,精神不振、不求上進。又因為教師扮演的是為人師表的角色,這種職業的神聖感在客觀上迫使教師不得不掩蓋自己的喜怒哀樂,長此以往,勢必會使心理不堪重負。如此長期超負荷的工作,便會導致教師患有比一般人更多的心理障礙,如自卑心理嚴重,嫉妒情緒突出,焦慮水平偏高,神經質、抑鬱症和失眠等等時有發生。據報載,青島市一名優秀的小學教師,在近二十年的教學生涯中,一貫對學生呵護有加,頗受學生、家長的愛戴,然而有一天卻因一學生上課時過於調皮、搗亂而勃然大怒,不能自已,對該學生連拉帶扯,最後竟抓住學生的手在牆上蹭。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多年累積下來的“ 心理疲憊素 ” 併發所致。 心理學中有這樣一條規律: 控制不住是控制太多太過分的結果 。這就是為什麼 “ 好老師成惡人 ” 的悲劇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的深層次原因所在。

長期以來,人們往往只重視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只強調教師的奉獻精神與責任感,而忽視對教師心理健康的維護。教師心理服務機構的空白,教師心理健康知識的缺乏及自我調控心理平衡能力的不足,使教師的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調整與治療,從而使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因此出現偏差。心理學家認為:人們所經受的心理挫折以及缺乏正確的心理調節手段,是產生心理問題的直接原因。對教師而言,教學任務重,升學壓力大,工作超負荷等因素,均可使他們精神負擔加重,身心疾病增加。再者,心理問題就如同常見病 “ 感冒 ” 一樣,幾乎人人都會遇到,教師也不例外,因為教師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他們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和現實問題。如果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由此而產生的不良情緒長期得不到釋放,日積月累,惡劣情緒最終會以 “ 零存整取 ” 的形式突破心理承受的極限而爆發。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3

  一、通過培訓,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認識。

由於工作在農村小學,沒有更好地瞭解現在教育的現狀和教師成長方面的情況,就像井底之蛙,對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缺乏全面的瞭解。通過此次培訓,我清楚地知道了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我們要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不斷地總結自己的得失,提高認識,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育發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網絡研修,好處多多。可以説網頁學習的即時性,有利於我自主安排學習,減少了工作與學習的矛盾。可以説網頁學習的快捷性,有助於我提高學習和實踐應用的效率。可以説網頁學習的互動性,有助於我和眾多教師及時學習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二、研修讓我明白了很多,不僅僅是教學上,還有一些人生感悟: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學生。應付壓力最好的辦法就是關愛自己,保持身心健康。我們要學會認識、接納自己,關心自己,愛自己。誰關心自己也不如自己愛自己。

首先,處理好與同事、領導、家長、學生之間的關係,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工作環境的好賴是開心工作的前提,更是保障。

其次,保持平和的心態,克服攀比心理。與人攀,與人比,那是自己氣自己。

第三、科學安排時間,勞逸結合。為避免身心經常處於疲憊狀態,要科學安排工作、學習和休息,做到勞逸結合,忙中偷閒,放鬆自我。

第四、關注自己的外表,努力把自己修飾的高雅、大方、得體。關注自己的外表,首先就是對自己服飾的關注。教師服飾的最大功能不是讓自己變的漂亮,而是提高教師的自信能力。每天出門前一定要照一照鏡子,把自己簡單打扮一下,擠出不到10分鐘的時間就可以讓自己優雅得體,乾淨利索,充滿自信、精神抖擻的走出家門。以良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

第五、家庭生活的調節。要建立和睦的婚姻家庭,婚姻始終是構成家庭的軸心,也是維持最長並且最重要的心理健康的條件。

第六、有閒暇的時間,讀讀書,提升知識素養,拓寬視野,我們的知識很匱乏,如果不及時充電,容易被淘汰。

最後,學會微笑。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善於微笑也是調節心理的一種良好的方式。為了自己心情

愉悦要強迫自己學會微笑,看到同事時要笑,看到朋友、熟人一定要微笑,在笑的同時就排遣了一些煩惱。

  三、通過研修,學會了交流。

通過學習,看到同行們高漲的熱情,我深深體會到什麼叫“活到老,學到老”,為自己及時充電。我覺得我的電腦操作進步了,業務知識豐富了,奉獻意識增強了,與人交流的積極性提高了,最重要的是通過彼此間的切磋與關注,充實了自己的頭腦,提升了生活質量。

這次培訓,我認真聆聽專家的精彩講座,並結合自己的實際進行反思,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對於今後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將以此為起點,讓差距成為自身發展的原動力,不斷梳理與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斷成長。從今以後,應牢記自己的神聖使命,專心教書,勤奮育人。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4

參加了xx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骨幹教師培訓,使我有幸與4位心理博士零距離接觸。通過為期6天的培訓學習,對我來説,這不僅是業務理論的學習,也是一次思想認識的提升,更是一次心靈的洗滌,4位博士分別就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問題做出精彩的闡述,典型案例的剖析讓我震驚。這些見解和寶貴經驗使我明白,作為一名教師,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當前,中小學生由於受個體發展,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在不同程度上發生一些心理異常現象。諸如懶惰、好動、打架罵人、偷摸説謊、迷戀遊戲機,或因某些心理因素造成驕傲、自卑、倔強、厭學、無禮、散漫、孤僻等非正常現象。如果這些心理異常行為長時間得不到引導、矯正和教育,而個體主觀上又難以自我調解,將會積習難改,影響正常的心理活動,妨礙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另一方面,面對社會的變化,我們已逐漸意識到學生的有些問題並不全是思想品德問題,不能把學生的心理問題當作思想問題來處理,即便是思想品德問題,其解決也有賴於學生積極的心理活動的配合。班主任只有掌握有關心理診斷,心理諮詢,心理治療,心理教育的理論,並持之以恆的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才能卓有成效地解決自己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

因此我認為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任務、內容以及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方法和要求,對於我們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這次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思考沒有結束,行動更是沒有結束,它對於我的影響將會久遠而綿長,如陳年老酒,將越釀越香。專家教授們用他們的智慧為我點燃了一盞明燈,激勵我樂觀向上、積極進取,指引我將所學所感用於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之中,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悟上路,與同事、與學生、與家長的心相約,助學生自助!

教師心理健康培訓心得體會15

我有幸參加了教師心理健康培訓,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對我個人而言,收穫確是豐富且充實的。這次培訓不僅僅是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培訓,也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更是一次精神的盛宴,每個講座都藴含着豐富的人生哲理,在此期間,我自學了網絡課程,對心理健康有了初步的瞭解,使我意識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重要性,意識到育人的重要性,意識到教師健康的心理對學生以及自身的重要性。在這次培訓中,我有了很大的收穫,感受頗多。

一、通過培訓,我認識到: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做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一些有關學生因品行障礙或人格障礙做出違法事情的時候,我的心情便很沉重。為何有那麼多的學生,會無所顧忌地去違法犯罪,為患社會,我想這除了少數客觀的原因以外,更多的還在於對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不夠重視,導致他們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任性、偏激、冷漠、孤獨、自私、嫉妒、自卑等。造成小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學習壓力、社會影響、家庭環境和教師的教育方法等。如我班有個小男孩,長的活潑可愛,但是上課總是喜歡打斷老師講話,跟同學玩時又喜歡動手動腳去搞別人,因此經常遭到同學的打罵,還有,作業老是慢別人一拍,就此,我將情況向家長反映了幾次,但家長卻不重視,一段時間後其成績及下降。後來我只好再次找來了家長,先教育家長要從小重視培養小孩的良好習慣,並告訴他其孩子智力很好,很有發展前途,應該用鼓勵的方法讓他改掉壞習慣。接下來我也找學生交談了幾次,跟他聊聊學習上的優點與缺點,讓他要有信心地改掉壞習慣。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現在基本上能改掉上課不隨便插嘴的壞習慣,對學習也有了更濃的興趣,也變的更細心了。由此可見,只有瞭解學生存在問題的成因,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在教育教學中有意識地去避免它,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各科文化知識,養成良好的習慣,得到全面發展。

二、通過培訓,我體會到:

沒有良好心理素質的教師,就不能培養出良好心理素質的學生。

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教師教學的對象是學生,要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就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存在的問題以及掌握如何使學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造就身心健康的學生;反過來説,教師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將對學生的人格成長、個性形成和心理健康狀況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當我們心理健康時,做事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素質良好的教師,會憑藉自己的語言、行為和情緒,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感召下,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體驗到愉悦的情感,並流露出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作為一個社會個體,我們應該正確對待自身的工作壓力,學會自我調節,努力克服不良情緒的困擾,讓自己在不斷提高知識素養的基礎上,做一個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的健康心理的人。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效益。

三、通過培訓,我學會了:

1、自我調節心理,保持樂觀的心態。人不可能永遠處在好情緒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煩惱,就會有消極的情緒。一個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沒有消極情緒的人,而是善於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的人。作為教師,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更要學會自我調節心理,保持樂觀的心態,才能以積極的一面去影響你的學生。

2、準確客觀的自我定位,情緒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對自己的定位不夠合理,定位越高,越難以實現,給自己帶來的失望也越大,從而導致心緒不佳。

3、工作之餘多參加體育鍛煉,體育鍛煉能使人忘卻煩惱,愉悦身心。教師必須勞逸結合,適量參加體育鍛煉以緩解工作的壓力,釋放工作中的不快心情,同時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4、用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圈

5、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

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這一次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思考沒有結束,行動更是沒有結束。我會將所學所感用於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之中,帶着收穫、帶着感悟,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鋭意創新,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讓自己這顆種子能在教育教學的沃土中茁壯成長!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