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一年級教案

《詠華山》教學設計(通用14篇)

本文已影響 3.77W人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詠華山》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詠華山》教學設計(通用14篇)

《詠華山》教學設計 篇1

教材解讀:

《詠華山》是一種新的課型——“文包詩”,課文敍述了寇準跟先生登華山時詠詩讚華山的事,描繪了華山的雄偉壯麗,也讚揚了寇準的聰明才華。“文包詩”分“文”和“詩”兩部分,編者旨在讓學生借文悟詩,詩文聯繫,讓學生在輕鬆自主的環境下學習古詩,理解詩意。課文以講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自然地引出了古詩,並提供了與詩緊密相關的背景知識、創作本詩時的具體情境和作者情況。課文還配有情境圖,再現了華山的壯麗景色。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具有綜合性的特點。遵循這一特點,語文課堂教學應該努力在整合上做文章。三維目標要整合,課程資源要整合,教學方式要整合,在整合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語文綜合素養。

2、語文課程具有審美性的特點。遵循這一特點,語文課堂教學應該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讓學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已體察中悟情、在展開想象中融情、在參讀互訓中升情。

3、語文課程具有人文性的特點。遵循這一特點,語文課堂教學應該努力在價值上指明航向。古詩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載體,古詩本身又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古詩教學應該引領學生融入這種文化,從中洗滌心靈,鋪墊精神底子。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讀不寫。認識2個偏旁。聯繫上下文理解本課新詞。

3、通過朗讀感受華山的雄偉壯麗,並能詩文對照,體會古詩的意思。

教學準備:

《山高水流》古箏磁帶、圖片、有關資料

課時安排:

本課共分2課時,第一課時創設情境,欣賞感悟;巧設關卡,學習生字詞;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第二課時配樂範讀,進入情境;朗讀交流,感悟課文;背誦表演,拓展延伸。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五嶽”是指哪五座山,你知道嗎?今天,我們一起來領略華山的美景。

2、出示華山風景圖片,讓學生欣賞華山美景,初步感受華山的雄偉壯麗。

3、暢所欲言,説説看了圖片後的感受。

4、板書課題: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詠華山》。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主要想通過談話、圖片、創設情景,讓學生初步感受華山的雄偉壯麗,激發學生學習新課文的興趣。)

二、巧設關卡,學習生字詞。

想去華山細細遊覽嗎?你們還必須闖過三關:第一字音關,第二字形關,第三寫字關。我們比比看誰最先通過三關。

1、字音關

⑴出示生字卡片。

⑵自學生字。

⑶小組內過關,由小組長帶領組員一一認讀過關。

⑷集體朗讀、正音。

2、字形關

⑴説説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字。

⑵同桌交流學習方法。

⑶全班交流,老師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3、寫字關

⑴交流怎樣才能寫好這7個生字。

⑵老師友情幫助,在田字方格中範寫、指導。

⑶學生描紅,教師巡視。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意識。先通過“闖關”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再闖關使學生品嚐到成功的樂趣。)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我們現在就走進課文,去領略華山的美景吧!生藉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讀準,初步領略華山的雄偉。

2、指名朗讀課文,及時糾正朗讀過程中出現的錯誤。

3、小結:今天許多小朋友靠着自己的聰明與努力來到了華山。

(設計意圖:我們知道課文不讀熟不開講.這個環節讓學生充分地讀,做到把課文讀通讀順。)

四、朗讀交流,感悟課文。

1、師在《高山流水》的古箏樂曲中有感情地範讀課文。

我想把自己最拿手的本領獻給大家,我最拿手的本領就是美美地朗讀課文,請小朋友們來當小評委,好嗎?

2、學生評價:老師讀得怎麼樣?

3、學着教師的樣兒也美美地讀讀課文。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地方不明白的?

4、把你讀懂的告訴給同桌的小朋友。教師邊巡視,邊與學生交流感受。

5、全班交流。邊説邊讀、貼、找,來體會語言文字的優美。

預設一:我讀懂了華山真高哇!

⑴你真聰明,這麼重要的內容一下子就讀懂了。

⑵出示:啊!華山真高哇!

⑶華山到底有多高呢?猜猜。

⑷出示圖片,瞧!這就是華山,他有五座山峯,其中南峯最高,大約2000 多米,相當於700多層的樓房高。

⑸誰來讀好這一句,讓我們感受到華山很高很高。

⑹指名讀,師生點評。

預設二:登上這麼高的華山,看看周圍的風景,一定很迷人。我們跟隨他們一起去領略一下華山的風景吧!

⑴出示“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太陽顯得那麼近,山腰間飄着朵朵白雲”。

⑵生自由朗讀,邊讀邊想像:你們看到了什麼?

⑶師生共同創作美麗的華山風景圖。

教師先貼出“華山主峯”圖,請學生貼出“太陽”、“白雲”以及“遠遠近近的山”。邊貼邊討論“太陽、白雲、遠遠近近的山”應該貼在哪裏最適當。教師引導學生邊貼邊讀課文中相應的語句,以便來確定圖所貼的位置。

⑷感情朗讀這兩句,讀出華山的美與高。

預設三:我讀懂了是寇準寫的這首詩。

1、你從哪兒讀懂的,讀給大家聽聽。

2、還有誰想讀好這句話?有感情朗讀。

預設四:寇準寫的這首詩,你們喜歡嗎?

1、出示古詩《詠華山》。

2、指名朗讀。

3、發現祕密,理解詩意。

小朋友們,這篇課文中藏着一個祕密呢?想發現它嗎?讀讀這首詩,再讀讀這兩句。(除了藍天,……)你發現了什麼?

4、同桌交流。

5、指名説説自己的發現。

這兩句話説的內容就是這首詩的意思。

6、師生接對朗讀,教師讀描述的語言,學生接對古詩中的有關詩句。

(設計意圖:首先與學生拉近乎,這是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最簡潔的方法之一。這種方法,既能縮短與學生的距離,又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接着老師聲情並茂的朗讀,既感染了學生,也激發了學生讀書的慾望。同時,學生們也受到了美的薰陶。優美的樂曲把學生帶入了文本,感受到華山的高與美,也感受到寇準的聰明與才智。然後,讓學生交流“讀懂了什麼”、“有什麼不懂的”,既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又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了文本的意思。

這樣的設計,看似散,實質上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也不是旁觀者,他是引領者,一步一步引領學生在讀中悟,貼中悟,並把所悟到的感受再通過朗讀、交流表達出來。用發現祕密引領學生體會古詩的意思,既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意識。)

五、背誦表演,樹立志向。

1、寇準寫的這首詩好嗎?先生是怎樣誇獎他的?練習背誦課文,準備表演。

2、一生當先生,一生當小寇準,表演一下當時的情景。

3、評議演得怎麼樣?

4、寇準寫這首詩時多大呀?喲,比你們還小,想對他説點什麼嗎?

5、教師小結:如果我們把平常所看到、想到的及時寫下來,你也會成為出色的小作家的。

(設計意圖:“表演”是學生喜歡的學習活動,通過表演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寇準的聰明、有才華,激發學生從小要樹立遠大的志向。)

六、拓展延伸,走向課外。

小朋友們這麼聰明,我還帶來了一件禮物送給大家。

1、到抽屜裏找一找。

2、這是我喜歡的四首關於山的古詩,推薦給大家,挑一挑,選自己喜歡的讀讀。

3、關於山的古詩還有許多,課後你們也可以去搜集。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是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走出課堂,到生活中去學習語文。使學生知道還可以從其他渠道學到古詩,語文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每個地方。)

《詠華山》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的古詩;

2、學會3個生字,理解本課生詞;

3、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感受到華山的雄偉壯麗,鼓勵學生努力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教學設想:本課主要讓學生在老師巧妙的點撥、指導下,藉助生活經驗、直觀演示,自覺產生情感體驗,讀中自悟,以讀悟情,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5課《 詠華山》(齊讀課題)。

2、複習生字詞:上節課,我們熟讀了課文,認識了課文中的生字。這些生字詞,你還能響亮地叫出它們的名字嗎?(開火車讀,齊讀)

3、上節課,我們通過讀課文,知道是誰詠華山的?

4、寇準和先生一起去登華山(師畫華山圖),他們艱難地爬上了山頂(貼人物圖于山頂上),你們看看圖,覺得華山怎麼樣?(出示:啊!華山真高哇!)

二、學習第二段

1、聽老師讀第二自然段,小朋友們一邊聽一遍找找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華山很高?

2、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華山的高?

A:出示:啊!華山真高哇!指導讀好這句話。(誰來讀讀這句話,讀出華山的高來。)

出示華山圖:看,這就是華山,有1997米高,500多個我們這個教室那麼高。看了這麼高的華山,相信這句話現在你一定能讀好!誰來讀?(你讀得真好,把華山讀得那麼高!)

你能換一個説法來表示華山的高嗎?”啊!”

華山那麼高,可以用什麼成語來形容呢?老師這有幾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B:他們沿着山路,艱難地爬上山頂。

這麼長的路,這麼高的山,爬上去一定非常(吃力、困難、累、不容易……)書中用了一個詞,寫出了這種感受,就是(艱難)指導讀好這個詞。讀得真好,獎勵你把這句話完整地讀一讀。

(指導讀好這句話)(你把登山的辛苦都讀出來了,真棒!)

(你們真會讀書,從登山的艱難感受到了華山的高。)

過渡:華山很難爬,但爬上去以後會看到一番美景,是什麼呢?

C: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

齊讀

師畫遠遠近近的山,同學們,你們看,這些山,有的遠,有的近,有的高,有的低,錯落有致,此起彼伏,誰來讀好這個詞?指讀,齊讀

學到這兒呀,宋老師有個疑惑了:這些遠遠近近的山原來也是很高的,為什麼在這兒就變得矮小了呢?交流

讓我們來讀好這句話,再次體會一下華山的高大!指讀整句,齊讀

D:太陽顯得那麼近,山腰間飄着朵朵白雲。

這太陽應該在哪呢?(貼好太陽圖)為什麼貼在這兒呀?讀讀句子,太陽離得那麼近,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摸到一樣。

白雲貼哪兒呢?小朋友,你們的腰在哪兒呀?山腰間就是在山的中間部位。

貼一朵白雲,夠了嗎?為什麼?(朵朵白雲)繼續貼

指讀,齊讀

3、誰能連起來把這段話讀好?

男生齊讀。 師評:謝謝小男子漢們!你們讓我們都看到了高大挺拔、氣勢磅礴的華山!

女生齊讀。 師評:女小朋友也了不得!把華山雄偉壯麗的樣子也讀出來了!

讓我們一起來。(齊讀)

4、讀得真好!獎勵你們看幾幅華山的風景圖。(展示圖片)

看到這些美麗的華山圖,我看到許多小朋友都不由自主地發出了讚歎聲,這就是——情不自禁啊!

看完後,你想怎樣來讚美華山?

站在華山頂上,你除了想讚美華山,你還想幹什麼?

5、小寇準看到這樣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吟誦了一首詩(出示)

教師範讀,學生閉起眼睛仔細聽,想想: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你們想來吟誦一下嗎?齊讀古詩

那你讀懂這首詩的意思了嗎?聰明的孩子已經發現:來課文前面都告訴我們了。

“更無山與齊 。” 讓你想到前面課文中的哪句話?(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想到了哪一句?(太陽顯得那麼近,山腰間飄着朵朵白雲。)

下面讓我們男女生合作一下,女生讀詩句,男生讀詩意

可老師有幾個不明白之處要請教一下在座的小朋友, “舉頭”是什麼意思呀 ?“回首”呢?誰來表演一下?謝謝你的幫忙,現在宋老師可明白啦。

這首詩和前面的課文,都讓我們感覺到,華山真(高)啊!誰願意來吟誦一下這首詩? (配樂讀詩,指導讀出韻味。)

過渡:小寇準寫這首詩時才7歲,怪不得先生要連連稱讚了,那寇準的先生是怎麼説的?

6、誰能學學先生,誇誇寇準(注意手勢和點頭動作)

7、同桌合作,一個當寇準吟誦古詩,另一個當先生誇誇寇準。自己練,上台表演。

8、這樣朗誦、讚美的語氣就叫“詠”(板書),所以我們課文的題目就叫……《詠華山》。讀兩遍課題

9、配樂齊背古詩

四、課外延伸

1、你還知道我國的哪些名山?(課件)

2、許多大詩人在遊覽完我國的名山後留下來許多古詩,今天宋老師送給大家《題西林壁》,這是我國唐朝的大詩人杜甫遊覽完廬山後寫下的。

師配樂朗讀,自讀,齊讀

五、學習生字

1、出示:齊 與

2、想想怎麼記住這兩個字。

3、指導書寫。師範寫、生描紅、臨寫

4、反饋評價。

《詠華山》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詩文對照,瞭解古詩的意思,感受華山的雄偉壯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讀出“文”與“詩”的不同節奏和韻味。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把“詩”和“文”聯繫起來,借文悟詩。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課

1、談話導入:

剛才同學們背了那麼多關於春天的古詩,真厲害!學習語文重在積累,今天的積累就是你明天的資源。老師這裏也有一首古詩,你們讀過沒有?(出示古詩《詠華山》)

學生讀古詩,

問:這首詩講的是什麼地方?(板書:華山)

2、明確目標

僅僅會讀還不夠,今天老師要給同學們加大難度,我們學習第九課,看一下這節課的學習目標。出示(出示大屏幕)

學習目標:

1、會背古詩,讀出韻味,瞭解古詩的意思。

2、感受華山的雄偉壯麗。

3、效果預期:

孩子們,怎麼樣?難不難?有沒有信心達到這個學習目標?

二、民主導學

古時候,有個小孩跟他的先生去登華山。今天,高老師也帶着我們一年二班的同學去登華山,好不好?

任務一:“登”華山(大屏幕出示)

讀課文,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華山真高?

學生明確任務以後,開始讀課文。

1、你從哪個句子感受到了華山真高?

出示:啊,華山真高哇!

學寫:“真”

這是我們要學寫的生字,前鼻音還是翹舌音,上下結構十字頭。伸出右手跟老師書空。“真”在這裏是實在、的確的意思,與它意思相對的是“假”。

問:華山究竟有多高?誰回家查了有關華山的資料了?

(華山約2200米那麼高,和我們的教學樓相比差不多有600多層樓那麼高)

用朗讀來告訴大家華山真高。

2、華山真的'很高,可是究竟高到了什麼程度?(畫簡筆畫:山)

大家在書裏找一找,還有那句話説明了華山的高?(出示: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

指名讀。

我覺得這裏景色真美!我來畫一畫這遠遠近近的山,遠處的我畫這裏,近處的畫哪裏合適?(學生説老師畫)這山可真多啊,誰來讀好這個詞?生讀詞:遠遠近近

我有個問題想問大家:這些山本來也很高,為什麼在這裏就變矮了

呢?(對,華山太高了,別的山都不能跟它比)

這句話中,哪裏説明了華山比別的山都高?(加點:都在自己的腳下)

誰來用朗讀來表現華山很高?點名讀,齊讀

讀畢:聽了大家的朗讀,老師不得不説:啊,華山真高哇!(再出示句子)

3、站在山頂,同學們,你們還看到了什麼?

出示:太陽顯得那麼近……指名讀

太陽應該畫在哪裏?為什麼?

白雲應該畫在哪裏?山腰間在什麼位置?

理解:山腰(同學們,你們摸摸自己的腰,看,腰就在我們的身體中間,那麼山腰呢)教師畫

理解:朵朵(那我畫一朵雲行不行?那我應該畫幾朵?為什麼?書上怎麼説?這裏一朵,那裏一朵,這就是朵朵)大屏幕在下面點點

看,華山都在白雲上面了,誰能讀出自己的感受?

讀畢:啊,華山真高哇!

4、看,華山都在白雲上面了。它實在是太高了,你要想爬上這座山會覺得怎麼樣?這句中哪個詞能體現爬山很不容易?齊讀:艱難

詞讀好了句子也能讀好。來,我們把這句話讀一次。

指黑板説:爬上這麼高的山,的確很不容易,必須付出努力才能爬上山頂這就跟我們的學習一樣,。但是到了山頂就能看到不一般的景色。

出畫面:這景象你們覺得怎麼樣?你想做什麼?讓我們再把這美景讀一讀吧。

學生齊讀第二段,大屏幕出示這段話

任務二、詠華山

1、小寇準跟我們一樣感受到了華山的雄偉高大,心情十分激動,於是他就寫下了這首詩來讚美華山,這就叫“詠”華山。板書課題出示任務二。

2、任務呈現:

讀古詩,自己從課文中找到古詩的意思,然後給同桌讀一讀

背會古詩,加入動作,看誰的動作跟古詩很合拍。

3、詩意理解了那我來考考你們,古詩中的齊和首是什麼意思?

(請在書上做好批註)

4、詩意理解了,關鍵字義也知道了,來,孩子們讓我們一起來讀一次課文,讀出華山的高大和美麗吧。

5、拓展:背誦有關山的古詩。

三、檢測導結

1、檢測題:古詩填空

2、小對子互批

3、反饋交流

《詠華山》教學設計 篇4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的古詩;

2 學會12個生字,理解本課生詞;

3 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感受到華山的雄偉壯麗,鼓勵學生努力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華山)、小黑板、錄音

一、 談話導入:

1、 談話:

小朋友看過動畫片《寶蓮燈》嗎?

小沉香劈開大山,救出了自己的媽媽,還記得這座大山叫什麼嗎?

板:華山

2、 説一説華山的特點:(高)

板:(簡筆畫)

二、 初讀課文:

1、 自由輕聲:

要求:

1)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

2)讀通每句句子,讀不通順的多讀幾遍;

3)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

2、 檢查自學情況:

出示:登華山 山路遠 遠近 近山 腰間

艱難 情不自禁 吟誦

3、 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4、 過渡:讓我們一起來爬一次華山,看看到底有多高

三、 精讀全文

(一) 第一自然段:

出示圖一:

1、 什麼時間,誰去幹什麼?

2、 出示第一自然段,齊讀。

3、 師引説:

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話,介紹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

(二) 第二自然段:

1、 老師有首詩就是介紹了華山

出示:

只有天在上,

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

回首白雲低。

自由讀,指讀,齊讀

2、 師邊畫邊述:

1)小孩兒跟先生就是沿着這條山路爬上山頂的。

2)爬這樣的山路感覺怎麼樣?

①理解:“艱難”

指名讀,讀出“山高路險”

②指導朗讀第一句

3、 為什麼爬華山如此艱難?(高)

4、 華山到底怎麼個高法?

帶着問題讀第二自然段,找出有關句子

5、 出示圖二:

讓我們一起跟他們到華山頂看一看,你看到了什麼:

6、 學習第四、五句

1)指名讀

2)説一説句子意思

3)動手比劃一下“山腰間”

4)與小朋友一起將句子用間筆畫來體現

5)討論:

①白雲不是在天上,這兒為什麼寫在山腰間?

②白雲畫在山的什麼位置?

7、 看到這樣的景色,你會用一句什麼話來評價華山?

“啊,華山真高哇!”

指名讀,齊讀

8、 如果你在華山頂上,你想説什麼?做什麼?

9、 小朋友們都忍不住了,這就叫“情不自禁”

出示“情不自禁”,指名讀

10、 這個小孩兒跟你們一樣也情不自禁了,吟誦起了一首小詩

板:(完整課題)詠

讀題

這首詩的意思就藴藏在課文中,你能找到嗎?

11、 交流

1)出示相應的兩句句子

2)師讀詩,生接句

3)指名讀詩

4)點撥

舉頭——抬頭回首——回頭

5)要求給詩句配上動作讀一讀,背一背

(三) 第三自然段:

1、 這首詩吟誦得怎麼樣?聽後你會怎麼説,怎麼做?

2、 這個老先生的反應跟大家一樣

邊讀邊配動作朗讀第三自然段

(四) 第四自然段:

1、 這個小孩兒真不簡單,誰來介紹一下他是誰?

2、 為什麼要用“才”七歲,(年紀小)

3、 這樣的好詩竟然是一個剛7歲的寇準吟誦的

你知道他怎麼吟誦出來的嗎?

(認真學習語文)

4、 小朋友們想向寇準學些什麼?

5、 師小結:

寇準能吟誦出這樣的好詩,全是他平時認真學習語文的結果,我們班小朋友也應向寇準那樣從小學好語文,長大後用好語文。

四、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讓我們跟小孩兒和先生再去華山看一看

22詠華山

只有天在上,除了藍天,遠遠近近

更無山與齊。的山都在華山腳下。

舉頭紅日近,太陽顯得那麼近,山

回首白雲低。腰間飄着朵朵白雲。

五、 學習生字

1、 認讀生字、正音、質疑

2、 給生字找朋友

3、 分析字形

沿:右半部分,上邊是“”,不是“幾”

近:先寫“斤”,再寫“辶”,第二筆是豎撇

與:熟字去偏旁記憶,“寫”去掉“冖”

齊:撇捺要伸展

4、 描紅、臨寫

六、 課外練習: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

《詠華山》是“文藏詩”的一篇課文,也就是把一首詩包含在一個小故事中,而故事本身就是對“詩”的意境的啟發。

1、圍繞詩展開討論.學習。

古詩是全文內容所在,先出示古詩設疑,圍繞古詩學習課文,展開討論。

2、藉助文來解詩。

詩句藴藏的意境就在文中,通過閲讀課文繪製簡筆畫,簡明.形象化古詩。

《詠華山》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鞏固本課17個生字,會寫“真、間、與、首”四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詠華山》。

3.讀寫繪結合的方式感受華山的雄偉壯麗。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詠華山》。

教學難點:

讀寫繪結合的方式感受華山的雄偉壯麗。

教學準備:

課件、圖畫紙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複習字詞

自己 真高 山間 雲朵

2.複習古詩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二、詩文對對碰

1.課文有些句子和古詩的意思一樣,你能找出來嗎?小組合作完成

2.彙報

3.這些的説明了華山的——高。

4.讀好這句話:華山真高啊!

學習生字“真”

用真啊!説句子。體會感歎號的用法。

三、我也來描繪

1.華山怎麼高呢?説一説。

2.能把自己感受到的用圖畫畫出來嗎?再配上幾個句子。

3.自由完成繪畫。

4.展示並介紹自己要表達的意思。隨機教學“間”

5.我們只是讀文看插圖就都感受到了華山的高,小寇準身臨其境更有自己深刻地體驗了。我們一起來跟着小寇準來吟誦這華山的高吧。

四、學寫生字“與”“首”。

《詠華山》教學設計 篇6

學習目標

1、學生能學會本課7個生字,認識雙綠線中的11個字,認識2個偏旁。學生能利用上下文或通過查字典、上網等方法或途徑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並能正確、優美的書寫生字。

2、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學生能通過朗讀感受華山的雄偉壯麗,並能詩文對照,體會古詩的意思。

4、學生能在理解詩文的基礎上,為古詩配畫。

重點難點

學生通過朗讀聯繫上文,找到文中與各句詩相對應的句子,並藉助文中優美的文字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資源

學生能利用資源(如:圖片、文字等)瞭解華山及寇準的相關資料。

學習過程

自學準備與知識導學:

1、蒐集資料。

華山:

寇準:

利用“加、減、換、編兒歌、猜字謎等方法記憶,比一比看誰記得生字多。

2、預習要求:一讀、二圈、三標、四問。

學生會讀——為漢字注音。(你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生字讀音嗎?請在該字的下面點上“·”。)

①()()()()

詠沿艱難

()()()()

頂禁吟誦

()()()

贊宋寇

②()()()()

華間與齊

()()()

稱代歲

學生會寫——識記字形。

華:

間:

與:

齊:

稱:(偏旁:)

代:

歲:(偏旁:)、

請根據課文中讀音給生字組詞。(注意“華、間、稱”在文中的讀音!)

huà()

huá()

學生會用:漢字開花。

華間

與齊

稱代

學習交流與問題研討:

初讀課文。

①學生知道故事發生的時間、人物、事情:

②學生知道文中的“小孩兒”是()代的(),吟誦《詠華山》時,他才()歲。

③學生會吟誦《詠華山》這首詩: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④學生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請教:

精讀課文。

①引導學習:

學生理解“艱難”、“情不自禁”的意思

學生能説出對華山的印象。

②小組合作學習:

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説出古詩的意思。

學生能找到與文中對應的詩句。

文詩

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

太陽顯得那麼近,山腰間飄着朵朵白雲。

③全班交流反饋。

練習檢測與問題延伸:

學生為古詩來配畫

課後反思:

1、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利用導學案,把生字的學習放在課前,由學生主動識記生字,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課前,教師檢查各個層次學生導學案學習單完成情況,有選擇地指導學生學習生字。

2、本篇課文是一篇文包詩,文中有詩,課文能夠幫助學生了解詩人、寫詩背景、詩意等。因為有了課前導學環節,掃除了生字詞障礙,這樣有較多的時間幫助學生品讀詩句,理解詩意。詩文對應的教學,採取小組合作方式,這樣組員在討論中共同提高。最後,學生在音樂中進行詩配畫,讓孩子們感受到詩中有畫。

《詠華山》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綠線內的12個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詩文對照,體會古詩的意思,使學生感受到華山的壯麗雄偉。

教學重點難點:

第二段。

教學具準備和輔助活動:投影、生字卡片。

作業安排和設計:

課內:組詞、抄寫生字、看生字説偏旁結構、聽寫生字。

課外:背誦課文。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22。詠華山(齊讀)

2.學習生字“華”

3.釋題。

詠,就是用詩詞來敍述。

4.指導看圖。

(出示華山風景圖)簡單介紹華山的地理位置,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圖意然後提問:通過看圖,你們覺得華山有什麼特點。

5.華山到底怎麼個高法?本課是誰詠華山?請大家帶着這些問題聽老師讀課文。

二.範讀課文

1.範讀課文。

2.指導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詞

1.卡片出示生字,指名認讀。

2.開火車讀生字。

3.分析字形,指導書寫,理解部分字意。

4.描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要求:

(1)看準字的結構,放慢速度。

(2)在練習本上練寫生字

5.照樣子,按筆順描紅。

四.課堂小結。

《詠華山》教學設計 篇8

一、分析教材

《詠華山》蘇教版小語第二冊教材的一篇“文包詩”式的課文,也就是把一首詩包含在一個小故事中,即寇準跟先生登華山時詠詩讚美華山的事,而故事本身就是對“詩”的意境的啟發。在學習中要使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如“山腰、遠遠近近、只有天在上”感受到華山的雄偉壯麗,同時感受寇準的聰明才華,從而激勵學生努力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本課可以通過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二、學情分析

《詠華山》是一篇“文包詩”式的課文。由於一年級下學期的孩子已經初步具備了閲讀能力、識字能力,所以對於山的高還是容易理解的,他們的興趣是詩的含義及到底華山高到什麼程度。所以老師課堂所要做的重點是如何讓學生能抓住文中的詞語及課件的輔助理解華山的高,如何聯繫上下文理解詩的含義,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舉頭、回首”等詞語意思。在此基礎上讀好課文,體會文中的詩的韻味。

三、教學設計

(一)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的古詩;

2 學會12個生字,理解本課生詞;

3 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感受到華山的雄偉壯麗,鼓勵學生努力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反覆朗讀,品味文中第二自然段,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三)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華山)、小黑板、課件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談話導入:

1、談話:同學們,爬過山嗎?我國最有名氣的山有五座,它們是……人們稱它們為“五嶽”,(出示:五座山圖片,老師介紹)今天老師帶你們去看華山。先一起來讀好它的名字。(板書:華山, 學習生字“華”,點明它是多音字。)

2、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華山吧。 多媒出示動畫:欣賞華山的風光

3、看了有什麼感覺呀?(美、高)很多到華山的人和你們一樣,都喜歡寫詩或文章來讚美它!看,這裏就有一首七歲孩子寫的詩(出示:《詠華山》一詩)自己來念一念!(出示帶拼音的古詩)

4、讀了這首詩你們有什麼想問的嗎?(由易到難排列問題:誰寫的?為什麼寫?詩是什麼意思?)

課文就解答你們提出的一個個問題。我們來看看吧!

二、 初讀課文:

1、 自由輕聲:

要求:

1)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

2)讀通每一個句子,長句子多讀幾遍;

2、 檢查自學情況:

出示:小孩 情不自禁 登華山 遠遠近近

山腰 艱難 情不自禁 吟誦

(或將生字歸類來認讀)

3、昨天預習小朋友都給課文標段了,課文一共幾個自然段呢?(提示古詩和上面內容上一段,有標點符號)同座位分段讀課文,讀得好的誇誇他,不好的地方互相糾正。

4、分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簡評。

5、現在你們解決了哪些小問號呢?

誰寫的?——哪段告訴我們了?引導學生讀出這一段。

為什麼寫?詩又是什麼意思?(引導:可以用一句什麼話或一個詞語來評價華山——板書:高 華山真高哇!)

6、看來同學們對課文都基本上了解了大概意思。過渡:華山到底怎樣的高呢?讓我們一起再來細細讀讀課文第二段,尋找答案吧!

三、 精讀全文

(一) 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第二段,指讀。

2、討論:華山到底怎樣的高?請找出文中的句子來。

三四句:你能用動作告訴大家:假如你是華山,藍天、山、白雲、太陽都在哪裏嗎?(或上台玩拖移遊戲)高不高?練讀,(引導:如果你在山頂,還可能看見什麼呢?)總結:華山真高哇!練讀這兩個句子。

還從什麼句子體會到華山的高呢?第一句。為什麼能從這句感覺到華山的高呢?讀詞語:艱難

(引導:你彷彿眼前出現什麼樣的畫面?我們來看看是不是這樣?再讀詞和句,讀出艱難的感受。)

總結:奇險天下第一山,自古華山一條路。華山真高哇!

我們南京也有一座很高的山,是什麼山呀?對了,老師還知道:紫金山有5座紫金山那麼高!華山怎麼樣?引導學生再次齊説句子——華山真高哇!

3、讓我們再來完整地讀讀這一段,再次體會華山的高吧!男女生讀!

4、 如果你在華山頂上,你想説些什麼?做些什麼呢?

5、小朋友們都忍不住,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想去看、寫去拍照……寇準也忍不住作了一首詩,忍不住,控制不住自己都叫——“情不自禁”,出示詞語“情不自禁”,指名讀。

6、小寇準情不自禁的吟誦起來,讓我們也像寇準一樣,再來吟誦《詠華山》吧!(出示古詩,齊讀。指導什麼叫吟誦?)

7、這首詩的意思就藴藏在這段中,你們找到嗎?同座位找找!交流。

8、你們能用動作表示出詩的意思嗎!自己試試。( 指導理解“更”、“齊”、“舉”、“首”的意思。)

9、那你們能邊做動作邊背詩嗎?這首詩題目是什麼呀?對了!(板書:詠)

10、現在知道“詠”是什麼意思了嗎?就讓我們在一起讚美華山吧! (師生齊背《詠華山》)

12、先生聽寇準吟誦《詠華山》後有什麼反應呢?讀第三段,指名模仿先生讚美!如果你是那位先生,你還會怎樣説?

13、真不簡單,寇準當時——“才”七歲,(年紀小)這樣的好詩竟然是一個剛7歲的寇準吟誦的。老師如果在場,一定也會誇他——你的語文學得真好!

師小結:希望我們班小朋友也能向寇準那樣從小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檢查朗讀 :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2. 同桌互讀。

3. 背誦古詩, 指名讀古詩,評議。

4、指名説説詩句的意思

二、 學習生字

1、 認讀生字、正音、質疑

2、 給生字找朋友: 近 進

3、 分析字形 沿、頂、除

沿:右半部分,上邊是“”,不是“幾”

近:先寫“斤”,再寫“辶”,第二筆是豎撇

與:熟字去偏旁記憶,“寫”去掉“冖”

齊:撇捺要伸展

4、 描紅、臨寫 要求:

(1) 看準字的結構,放慢速度。

(2) 在練習本上練寫生字

教師巡視指導。

三、指導學習拓展閲讀文章《六歲小詩人》

《詠華山》教學設計 篇9

課時目標

1、學生能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正確書寫本課生字“歲、齊、華”。

2、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觀賞華山風光,通過閲讀、理解課文描寫華山高的句子,並能詩文對照理解古詩的意思。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並能詩文對照理解古詩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教學課件、簡筆畫(華山)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引背課文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詠華山(齊讀課題)

2、上節課我們藉助拼音讀通了課文,知道了——(出示課件) 古時候,有個小孩兒跟着先生去。這個小孩兒就是,那年。

3、比我們還小呢! 小小年紀就會寫詩啦! 瞧,這就是他寫的詩,誰來讀一讀?

(出示課件)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4、指名讀。

5、你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什麼地方嗎?(出示課件:加“華山”2個字)

二、創設情境,細讀課文

過渡:看,這就是華山。(課件出示華山圖) 它是我國的一座名山,你們想看看嗎?

1、捧起書,自由地讀讀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華山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1)自由讀。指名回答。

是啊! 小寇準的感覺就和你們一樣,誰來讀一讀?

(出示課件) 啊! 華山真高哇!

2、是呀,華山真高呀,課文中哪些語句寫出了華山的高? 請小朋友在第二自然段中找一找,讀一讀。

(1)自由讀。(師行間巡視)

(2)生找句子。討論:

(出示課件) 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太陽顯得那麼近,山腰間飄着朵朵白雲。

輕聲地讀一讀,邊讀邊想象,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討論)

你們想不想看看華山的美景?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播放錄像,加解説語。)

看完了錄像,再讀讀這兩句話,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有更深的感受。 自由讀一讀。

(3)指導朗讀。指名讀,評價(師畫簡筆畫,結合簡筆畫指導朗讀。)

(4)齊讀。

(5)指導背誦。

華山巍峨峻秀,高入雲霄,你們想不想把這兩句話背下來? 生自由準備。

指名背。

齊背。(出示無字插圖)

3、在第二自然段中還有一句話也寫了華山的高呢,看看誰最細心,能把這句話找出來。

(出示課件) 他們沿着山路艱難地爬上山頂。

(1)指名讀。

(2)(指黑板) 是呀,難怪小寇準會從心底發出驚歎:

生齊讀:啊! 華山真高哇!

4、小朋友們都被華山險峻的風光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就發出了讚歎,這就是——(指課件齊説:情不自禁) 。

三、借文悟詩讀演內化

過渡:小寇準也和大家一樣,情不自禁地讚美起華山來。讓我們再來讀一讀他寫的詩。

1、出示詩句:

華山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1)指名讀。

(2)你讀懂這首詩了嗎? 其實,它的意思早就藏在課文中,趕快找一找吧。

(3)課文中哪句話寫出了“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的意思?(出示古詩和句意。)

(4)哪句話寫了“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的意思呢?(出示古詩和句意)

(5)理解“舉頭”、“回首”的意思。

(6)請女生讀詩句,男生讀課文中的句子。

2、小結:小朋友們真聰明,不用老師教都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讓我們一起好好地讀讀這首詩。

3、指導朗讀。

(1)學生自由練習。

(2)指名讀。下面老師為你們配上音樂,誰再來讀一讀?(樂曲)

(3)指名學生配樂朗讀。

(4)指名上台表演朗誦。

(5)站立齊讀。

4、點題,像我們這樣讚美華山就是——(指課題) 詠華山。

5、是呀,小寇準小小年紀就能做出這樣的好詩,難怪先生連連點頭稱讚:(——出示第三自然段:齊説)

6、讓我們捧起書再一次詠華山! 齊讀課文。

四、課外延伸

1、其實,描寫山的詩還有很多很多,你們想讀一讀嗎?

2、趕快拿出來讀一讀吧! 好好練一練,待會選擇一首你讀得最棒的詩讀給大家聽聽。

3、指名朗誦。

4、關於山的古詩還有許多哪,課後你們也可以自己去搜集。我們生活會的時候,在班上交流。

五、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小寇準7歲就能寫出這麼好的詩,這和他平時認真學習語文是分不開的。你們想不想和他比一比?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幾個新朋友。 (出示) 歲華齊

1、指名讀。

2、學習“山字頭”,領讀。

3、看一看,這三個字有什麼共同點?

4、你們看,這三個字在田字格的什麼位置?

5、小結,範寫。

6、生描紅,師巡視。

作業設計

必做題:

一、完成《習字冊》“歲、華、齊”的臨寫。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用課文中的詞填空。

(1)天上飄着。

(2)起霧了,的山都看不見了。

選做題:

一、熟讀老師提供的三首古詩,並記住其中一首。

二、結合《閲讀欣賞》中的課文《山》,試着寫一首兒童詩。

《詠華山》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認識17個生字,會寫其中的7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

3、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要多親身去感受,去體驗的啟發。

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小黑板、掛圖、錄音、卡片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瞭解每自然段的大意。

四、指導寫字。

五、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1、誰去過華山?想看看華山嗎?

2、課件播放一小段表現華山高的錄像。

3、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叫《詠華山》。讀到這個題目你有什麼疑問?

3、出示17個帶有拼音的生字、學生想讀啊個就讀哪個,讀對了,其他同學跟讀3遍。

5、出示本課生字組成的詞。

6、用手勢告訴教師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1、提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自然段。

2、認讀帶有拼音的生字。

4、認讀沒有拼音的生字。

自由讀,指名讀。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引入

二、讀文感悟,鞏固識字。

四、質疑

五、小結

形式:開火車

1、齊讀第1自然段和最後一自然段。

2、學習第2、3自然段。

3、畫出講華山高的句子。

4、再讀讀,一邊讀一邊想象華山的樣子。

5、指名讀。

6、站在高聳入雲的華山上,七歲的寇誰情不自禁地吟詠起詩來。

8、詩中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7、吟誦詩句。

9、齊讀第2、3自然段。

10、分角色朗讀。

11、説説寇準為什麼能作出好詩來?你受到什麼啟發?

12、記一記本自然段的生字。

《詠華山》教學設計 篇11

詠華山(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的古詩。

2 學會12個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5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本課新詞。

3 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感受到華山的雄偉壯麗,激勵學生努力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課文第二段,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華山的雄偉。

教學準備:

華山景色的錄象、文字投影片、詞語投影片、實物投影儀、錄音磁帶、

用於學生擺放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 複習本課生詞

華山 沿着 山頂 除了 更 與 齊

回首 七歲 艱難 顯得 詠 登 山腰

情不自禁 吟誦 稱讚 寇準

2 複習詩句,説説詩的意思。

3 教師小結:這首詩寫的是一座非常有名的山,他的名字叫華山。

4 教師板書:華山 (提醒學生注意“華”的寫法)

5 學生描紅:華

6 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詩人用一首詩來吟誦華山,讚美華山,這就叫詠華山。教師板書:詠

7 欣賞華山錄象,説説自己的感受、想法。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1 過渡:這麼美的華山,不但我們喜歡,而且古時候的人也喜歡。(出示圖片、文字)

2 齊讀第一自然段。

三、學習課文第三段。

1 過渡:華山那麼高,這一老一小,爬山容易嗎?那麼,他們爬上山頂了嗎?在山頂又看到了什麼?

2 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3 提問:他們爬上山頂了嗎?從哪句話看出?

4 指名讀第一句。

思考:爬山容易嗎?從哪裏看出來?

5 指導讀詞:艱難(讀出艱難的感覺)

6 指導朗讀第一句。

7 出示第二、三句話,指導朗讀。

教師:華山高嗎?小孩沒想到華山有那麼高,非常驚訝,所以這兒連續有兩個感歎號。哪個小朋友用朗讀來表現出那個小朋友的驚訝。

8 教師:站在高高的山上,小孩又看到了什麼?(出示文字,自由朗讀)

9 説説讀了這一段話,你明白了什麼?

教師圈示:除了都在腳下

那麼近 山腰間 朵朵白雲

相機板畫:(見課後板書)

為什麼會有如此奇怪的現象呢?板書:高

10再讀句子:啊!華山真高哇!

11齊讀2—5句話。

12看板書練習背誦2—5句話。

13過渡:小朋友真聰明,不但讀懂了課文中的句子,還讀出了華山的高。接下來,老師想再來考考大家。

14鞏固練習:拼圖

教師:華山這麼高,真是一座神奇的山。今天,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小圖片,太陽、白雲、華山等,請小朋友按課文所描述的情景來將它拼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15指名評價。説説拼得對不對?為什麼?

16看圖再背2—5句話。

17教師:聽了大家的朗讀,老師彷彿看到了那雄偉的華山,我要大聲地喊:太美了!如果你在華山上,你會怎麼做?

18教師:剛才,大家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這樣做,那樣做,這就叫“情不自禁”。

出示詞語:情不自禁 (齊讀)

19教師:小孩兒情不自禁地吟誦起華山來。(播放古詩錄音)

20學生齊讀古詩。

21比較詩句與第三、四句話,找出對應關係。

22師生對讀這兩段文字。

23理解“舉頭”“回首”指名用動作表演。

24組織朗誦表演。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能用動作來表示“舉頭”“回首”,我想你們還一定會用動作來表示整首詩,當一回“小詩人”。

先指名錶演,再集體表演。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 過渡: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這首詩嗎?不但你們喜歡,他的先生也喜歡。聽,先生是怎樣稱讚他的?

2 播放錄音。

3 教師:先生可不是一般的喜歡,而是非常喜歡,你聽出來了嗎?

4 齊讀第三段。

五、學習第四自然段

1 過渡:詩好,寫詩的人更了不起,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吧!

2 齊讀。

3 教師:小朋友們,讀了這一段話,你有什麼想法?

4 教師總結:寇準年紀小小,就能做作出這麼好的詩,這跟他平時認真學習是分不開的。希望小朋友們也能像寇準那樣,從小努力學習,將來有所成就。

六、佈置作業

將古詩繪成一幅詩配畫。

《詠華山》教學設計 篇12

一、課前談話。

1、誰去過華山?想看看華山嗎?

2、課件播放一小段表現華山高的錄像。

3、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叫《詠華山》。讀到這個題目你有什麼疑問?

二、複習。

⒈認讀詞語。

⒉聽配樂朗誦。

三、讀講課文,品味華山的高。

⒈學習第一自然段。

⑴多媒體出示圖一,指導看圖,引導學生用“什麼時候,誰去幹什麼?”句式説圖意,課文是怎樣寫的?

⑵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⑶瞭解敍事方法。

⑷練説:你能用“什麼時間,誰跟誰去幹什麼”説句話嗎?

⑸齊讀第一自然段。

⒉精讀第二、三自然段。

⑴自由讀這兩節課文。

⑵學習第二自然段。

①多媒體出示圖二,指導看圖。

②設疑:爬華山為什麼如此艱難呢?

③指導朗讀.

④此時,他們會發出怎樣的驚歎?

相機出示句二、句三:啊!華山真高哇!競讀齊讀

⑤華山到底怎麼個高法?相機出示句四、句五。

a指名讀句子。

b質疑問難。(多媒體出示圖二,指導看圖理解)

c設疑:從這兩句話,你品味出華山的什麼特點?

d齊讀句子。

⑥談話:相機出示句六。點撥:“情不自禁”

⑦學習古詩:

a指名讀。

b小組學習:要求:你是怎樣理解這首詩的?請找出與詩句意思相對應的句子。找一找,並用“”劃出。(師巡視)

c指名讀句子,點評。

d質疑問難:

e詩文分組對照對應朗讀。

f指導用自己的話説一説詩義。

g競讀古詩。(評價)

⑶學習第三自然段。

①多媒體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讀(點評),表演讀。

②延伸:這首詩好在哪?這孩子是誰?當時幾歲?

⒊齊讀第四自然段。相機進行思想教育

四、課中鞏固

⒈競賽背古詩。

⒉課外延伸:

⑴多媒體出示動畫:欣賞華山的風光。

⑵收集有關華山的資料。

3.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詠華山》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的古詩。

2、學會10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下面要求只識不寫的有4個。認識1個偏旁(門字框)。理解本課新詞。

3、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感受到華山的雄偉壯麗,激發學生努力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2、背誦古詩。

3、識字,寫字。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錄音磁帶,投影片,大黑板上畫上背景圖。

第一課時

一、揭題,質疑。

1、今天我們學習(齊讀)24、yong詠華hua山指讀兩個生字、正音。

2、你讀了課題想知道些什麼呢?

生提出疑問:詠是什麼意思?華山在哪裏,有多高呢?

詠華山是什麼意思?

誰在用詩讚美華山?這是一首怎樣的詩?

為什麼這個孩子能寫出詠華山的好詩?

這個孩子是什麼時候的人,幾歲了?

二、初讀課文,讀準正音。

1、藉助拼音自由輕聲地讀一讀田字格里面、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抽讀生字,糾正字音。

2、出示:(除生字外都註上音節)

登華山艱難爬上山頂沒着山路吟誦情不自禁

遠遠近近寇準古時候朵朵白雲連連稱讚山腰間

a自己練讀,看誰讀得準、記得快。

b擦掉音節,同桌練讀,指讀。

3、把詞語放到課文中,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4、標自然段序號。

5、分段指名讀,評讀:他是否達到老師的要求了?哪個地方值得大家學習?

三、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剛才,小朋友提出了許多問題,現在我們來討論討論這些問題。

1、華山在哪裏?

師介紹:華山在我國陝西省,自古就是以高和險出名的,登上華上要花六小時左右,華山真(高啊)!

2、詠華山是什麼意思?

(生交流)師述:詠華山就是吟詩讚美華山。

3、誰在吟詩讚美華山?(寇準)

寇準是什麼時候的人?當時幾歲?(生交流)

師述:寇準是北宋時候的人,家鄉在陝西省渭南。從小聰明好學,長大後當了大官,一直做到宰相,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齊讀最後一段課文。

4、課文講的是寇準七歲時的什麼事?(生交流)

齊讀第一自然段。

5、寇準寫了一首什麼詩?(生交流)

師引導學生看投影片:寇準和先生艱難地爬上山頂,站在高高的山頂上,看到了什麼?(生交流)

師:我們一起跟着他們爬上山頂,那麼遠遠近近的山都在我們的--(腳下)。太陽離我們那麼遠,爬上山頂卻覺得--(近了),在山下看白雲覺得那麼高,現在卻只在--(山腰間)。華山真--(高啊)!華山如此高大,小孩心情非常激動,他想把自己看到的、感覺到的都説出來,就做了一首詩隨口唸了出來。誰來讀一讀這首詩?

6、寇準為什麼能寫出這麼好的詩?

(是華山的雄偉壯麗感染了他。)(是他平時認真學習語文的結果)

7、聽配樂錄音課文。齊讀課文。

8、今天,我們就討論到這裏,下節課我們再一起感受華山的雄偉壯麗。

四、學寫生字

看書,在田字格中找出獨體字讀一讀:與、更

1、看書在田字格里找出上下結構的字讀一讀:歲、華、齊、首。

2、學習部首:山(山字頭)、文(文字頭)。

怎樣記四個上下結構的字?(指名分析字形)

3、看書上筆順書空,書上描紅一遍。

4、逐個分析怎麼寫好?(説説主要寫好哪幾個筆畫,如起筆、走之兒、門字框)

範寫,生描紅1個,仿寫1個,臨寫1個。

5、學生再描紅1個,仿寫1個,臨寫1個。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讀題。

2、師生接説:課文主要寫了古時候,有個小孩兒跟先生--去登華山。這個小孩兒名叫--寇準,那年--才七歲。

3、過渡: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領大家跟着他們一起登華山,細細領略華山的雄偉高大。

二、細讀課文第二段

1、師:(指黑板上背景圖)我們到了華山腳下,眼前的就是華山,你覺得華山怎麼樣?

師:華山自古就是以高和險出名的,登上華上要花六小時左右,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2、自讀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想一想哪個詞語説明登華山非常不容易。(生找出艱難)

艱難懂嗎?(困難,很難)

讀第1句時,讀出因為華山高峻而十分難爬。(自由讀、指讀、齊讀)。

3、登上山頂後,看到了周圍的景物,又有什麼感覺?往下讀課文,啊!白雲。

生答板書:高

出示:啊!華山真高哇!

(1)自已讀,體會一下。

(2)這時連用了兩個什麼標點符號?

表示爬上山頂後什麼心情?(驚訝、驚歎、激動)

(3)範讀,生注意師的表情。

自己讀,指名讀,做出表情。

4、華山到底怎麼個高法?

(1)看圖指名説:你站在高高的華山頂上,看到了什麼,會有什麼感覺?

(2)書上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華山很高很高找出來讀一讀?

(3)出示第1句: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

A男讀

B指名上台指出藍天、遠山、近山

遠遠近近:寫出了山的不同位置,不同距離,有遠有近,也寫出了山的多。

這些山看上去怎麼樣(那麼低,那麼小),哪座山最高?(華山)

C除了意思是:只有()在我們的(),()都在我們的(),周圍沒有哪一座山能和華山()。

指3個説自由説師:華山真高啊!

D再讀上一句話:指2(評讀:讀出了華山高),齊讀。

(4)出示第2句:太陽顯得那麼近,山腰間飄着朵朵白雲。

a、指讀

b、看圖:我們一抬頭就能看到(太陽),我們平時看太陽感覺那麼(遠),站在華山頂上看太陽是

那麼(近),山腰間飄着一朵又一朵(白雲)。指名指出山腰間?我們平時看到白雲總是高高地飄在藍天上,現在只到華山的山腰間。對太陽和白雲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c、填空;一抬頭,太陽()。一回頭,看到()。(指3,齊)。

d、讀出來

(5)讀兩句話(書上)

a、師生接讀

b、指2,齊

(6)看板書練背。

5、我們站在華山頂上,感覺到華山如此雄偉、高大,小孩心情非常激動,簡直就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了。他想把自己看到的、感覺到的都説出來,就做了一首詩隨口唸了起來。

請小朋友往下讀課文。齊讀。

(1)出示:情不自禁什麼樣的感情不有控制?(情不自禁是指自己的感情自己不能控制。)

(2)聽老師吟誦這首詩。指名吟誦。

(3)出示圖、聽詩意、生讀詩。(出示有關詩句,有意顛倒排列詩句。)

a只有藍天在我們的頭頂上,周圍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只有天在上

b沒有一座山能和華山一樣高。--更無山與齊

找一找哪個字説一樣高?(齊)

c一抬頭,太陽離我們很近很近。--舉頭紅日近

哪個字表示抬起的意思?(舉)沒有?(無)

d回過頭來,看到白雲很低,只在山腰間。--回首白雲低

哪個字是頭的意思?

(4)這首詩有問題嗎,誰來糾正?(學生按順序排列詩句)

(5)做動作朗讀詩,體會詩的意思。指名讀,齊讀。

6、你覺得這首詩寫得怎麼樣?孩子的先生聽了--連連稱讚真是一首好詩!大家豎起大拇指一同來稱?quot;好詩!好詩!一個剛七歲的孩子為什麼能脱口吟出這麼好的詩?(全是他平時認真學習語文的結果,讀書時邊讀邊起,用心體會。我們也應該努力學好語文,少壯不努力--(齊説)老大徒傷悲,我今方少年,理當展翅飛。)

7、有感情地背誦古詩。自己背、同桌互背、指名背(加動作)。

8、表演、朗讀第二段。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老師現在要請一位小朋友來扮演小孩,做動作吟育古詩,誰有這個本領。老師表演先生。其他的話由全體讀,一邊讀,一邊想象爬山的艱難,想象爬上山頂後的感覺。

(二)小結:今天,我們去登了華山,還學會了一首寫華山的詩,收穫真不小。

請小朋友完整讀課文,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三、學寫生字

1、在書上田字格中找出左右結構的字:頂、除、沿

2、學頁字旁。

3、怎麼記?分析結構,偏旁。

4、看筆順圖,指説書空

5、範寫講解關鍵筆畫的寫法。

6、學生描1、仿1、臨1。

7、教師根據巡視情況評析。

8、學生繼續練寫、教師巡視。

《詠華山》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要求:

1、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華山的高與雄偉壯麗。

2、 學習文中的古詩,圖文結合讀懂詩意,練習背誦。

3、 隨課文 理解生字詞語。

教學準備:

1、自制。

2、文中小人圖片。

教學過程:

一、 談話激趣:

1、 小朋友,你們平時都爬過哪些山?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

2、 激趣:華山是座怎樣的山?(板書“?”)讓我們帶着這個問題登上山頂看一看。(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

二、 細讀品悟:

1、 請小朋友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華山是座怎樣的山?

交流討論。(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高”)

2、 小朋友真會讀書,現在老師來讀讀,請你們邊聽邊想,課文中哪些句子讓你覺得華山很高?

3、 交流:

A:啊!華山真高哇!

(1) 教師板畫山(故意畫低一點):畫這樣高行不行?(故意畫低一點)畫這樣高呢?(板畫高山)畫這樣高行了吧!

(2) 哇!真沒想到華山這樣高!真是讓人大吃一驚!課文中連用了兩個什麼標點?(在原句中標出)怎樣讀才能把這個意思讀出來呢?指名讀,齊讀。

B: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

(1) 華山周圍有許多山,哪些小朋友願意上來幫老師在華山周圍畫些山?(請4—5名學生上台畫)

(2) 小朋友畫得真好!(邊畫邊説)請看,這麼多的山,有的離華山遠,有的離華山近,這就是課文中説的“遠遠近近的山”。(在原句中加點)

(3)

師邊畫藍天邊述:站在華山頂上,只有藍天比華山高,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腳下,這是怎麼回事呀?華山真是——太高了!怎樣讀才能讓人感受到華山的高?(自由練讀,指名讀,評價,齊讀。)

(4) 小朋友讀得真好,聽你們這樣讀,讓人不由得想説:引……啊!華山……

C:太陽顯得那麼近,山腰間飄着朵朵白雲。

(1)

我們繼續來畫畫(師畫太陽,故意畫遠),老師把太陽畫在這,對嗎?為什麼?(在原句中“那麼近”加點)平時我們看太陽,總覺得離我們很遠很遠,現在為什麼顯得那麼近?誰能把這個詞讀好?

(2) 讀詞:山腰間。山腰間是哪?誰上來在山腰間添上白雲?(指名上台畫)

(3) 平時白雲都飄在哪?現在怎麼只飄到了山腰間?(華山高)

(4) 指導朗讀:華山太高了!太陽看起來離我們那麼近,白雲只飄到山腰間。這句話該怎樣讀,才能讓人感受到華山的高?(指名讀,齊讀)

(5) 引讀:啊!華山……

4、 請小朋友把這三句話連起來讀一讀,想想你除了感受到華山的高,還感受到什麼?(華山景色美)

5、 這麼美的景色,只有站在華山頂上才能看見。讓我們把這三句話連起來讀一讀,一起感受一下華山的高,華山的美。

6、 小朋友讀得真好!你能看着黑板上的畫來介紹介紹華山嗎?小朋友先準備一下,呆會我們來比一比,誰介紹的華山高,誰介紹的華山美。(指名上台介紹)

7、 你們介紹得真好。華山的美景吸引了許多遊人。看,一個小孩和他的先生也爬上了華山,他們是怎樣爬上山頂的?

板畫山路:小朋友看,這就是華山的山路。爬這樣的山,容易嗎?怎麼不容易?(華山高、險)

(出示詞語:艱難)這麼難就是——艱難。誰能把這個詞讀好?(指名讀,齊讀)

(指圖)他們就是沿着這樣的山路艱難地爬上山頂的。(出示句子)誰能讀好這句話?

8、 他們爬上山頂,看到了剛才小朋友介紹的美景。讓我們看圖一起説一説。(師引:啊!華山——除了藍天——太陽——)

9、

如果你也跟他們爬上了華山,看到了這樣的景色,你想説些什麼或者想做些什麼?(請生自由説)小朋友都忍不住了,這就叫“情不自禁”(讀一讀)這個小孩也忍不住了,他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出示全詩)師配樂邊做動作邊吟誦。

(1) 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景色,請小朋友自己讀讀,想一想。

(2) 告訴小朋友一個小祕密,這首詩描繪的景色就藏在我們剛才學過的幾句話中,請小朋友讀讀前面的句子,找一找。

(3) 哪位小朋友找到了?指名説。

(4) 小朋友真聰明,這首詩把爬上山頂看到的美景寫了下來。我們做個遊戲,老師讀詩句,你們讀相應的句子。

(5) 同桌互做遊戲。

(6) 男女生互相考考對方。

(7) 小朋友已經弄懂了詩的意思,可小孩的先生對詩中的幾個字不明白,你願意幫助他嗎?“齊”“回首”

(8) 誰願意再把這首詩吟誦給先生聽?請小朋友自己試一試。看圖試背。指名上台背。

(9) 集體配樂吟誦:我們都站在華山頂上,看到華山的美景,小孩情不自禁吟誦起來……

10、 聽了大家的吟誦,這位先生也情不自禁地稱讚起來。(映示句子)請你讀讀想想,這位先生會怎樣説?請生演演。

11、

這首詩寫得太好了!把爬上華山山頂看到的奇妙景色寫了下來,也寫出華山的高,小孩用這首詩來讚美華山的高,讚美華山的美,就叫做“詠華山”,也是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的題目(板書:詠)

12、 這個小孩是誰?那一年他幾歲?

13、 讀到這,你又想説什麼?

三、 賞讀全文:

華山高,華山美,讓我們拿起書本,一起來讚一讚華山的高,華山的美。(齊讀課文)

四、 結語:

今天回家,小朋友也來畫畫華山,畫完後,看圖試着背背第二自然段。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