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兒童技能教養法讀後感範文

本文已影響 2.88W人 

原創:邵雲;初次看到這本書的封面,感覺它像是一本兒童讀物。豐富的顏色,有趣的插圖,這不就是現在流行的繪本嗎?很難與一本嚴肅的理論書籍相聯繫。

兒童技能教養法讀後感範文

書的扉頁都是名人大家極力的推薦、不遺餘力的捧場,我想這本書的編輯攻關做得很好,我似乎失去了信任的能力(也許這是我以後要學習的一項技能)。

富爾曼先生也許是預見到有人會對他的研究成果產生疑慮,甚至批判。這在他後面的介紹中提到了如何對待這本書。可以把它當成一個學術文獻,那麼這樣,就允許我帶着懷疑和不信任開始這場學習之旅。

也許是太想學到一點方法,當我迫不及待地看完了第一步,卻感覺困難像一座高聳入雲的大山,我只是踢到了一個小石子,好難!

看似簡單的問題轉變成技能的第一步就讓人氣餒。如何將平常司空見慣的毛病轉化為技能,又如何將這個大的抽象的技能轉化為數個小的簡單的技能?哦!很迷茫,很苦惱!

這種急功近利的心理讓人煩躁、疲乏。於是我重新將書翻看了一遍。福爾曼先生的語氣是友善而親和的,他能放低姿態、與讀者交談,這也是潤物細無聲的智慧。我又何必那麼急切,即使不能掌握本的方法,也可以平心、靜氣的觀摩一番。這個過程只需要我們靜下心來,學會傾聽就很不錯。

如果説第一步讓我們轉變觀念,為孩子解決問題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那麼接下來的四步就是在和孩子一起策劃。

第二步商定的過程顯得尤為重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及周圍的人對他的關心,在協商中體現孩子的地位,他與成人之間是平等的,是受別人尊重的個體,這拉近了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使他們之間關係更加融洽。當孩子感受到他人的關心和愛時就會放下戒備才會接受我們的建議這也是本一直提倡的。

在集體中學習技能,讓孩子更有歸屬感。舊的方法是將一個問題孩子區分對待,那麼他就被隔離開來,他是個另類,就會受到歧視。而技能法只是強調孩子要學習或加強某項技能,是在進步,並不是倒退,讓孩子沒有壓力不會感到自卑。

跟孩子一起探索技能也是在培養我們的創造力,讓我們的想象帶動孩子們的思維,同時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只有讓他看到技能的實際意義,他才會願意學習,畢竟誰都不願意做賠本買賣,儘管他是個孩子。

富爾曼先生的理念是超前的、實用的,同時也是極具人性的。理查德在學習他的“噗噗技能”發生了一件不可避免的事,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但是他的媽媽沒有責怪他,因為她知道退步也是學習新技能的一部分,這讓我驚異於新技能在培養孩子能力的同時,也培養了父母、教師的耐心。讓我們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每一步成長。

上一步闡述了讓孩子選擇一個魔法寶貝來支持他學習技之能,是從精神世界獲得一個有力的支持者,也是我們所謂的神或信仰。那麼這一步招募支持者則是從真人世界獲得支持。

孩子們學習進步時如果一直有人在旁邊鼓勵、讚美他們,這將給他們學習的過程注入不竭的動力。孩子也是社會中的一員,他們也需要交往。支持者會從各個方面支持他們,在進步時給予讚美,在退步或忘記時給予提醒,並能在成功時一起分享喜悦。

那麼誰將會是支持者呢?首先我會想到他們的同學和朋友。畢竟同齡人之間會更能理解也更容易溝通。技能法卻給出了更多的選擇。可以是父母、親人、老師、鄰居或是已故者以及任何可以想到的或願意支持的人。在孩子選擇支持者時,他就已經在嘗試改變的道路上又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眾多的支持在給予他學習的信心時,也加強了與學習者的聯繫,讓他從一個封閉的自責或被指責批評的負面影響中進入到一個開放的充滿正能量的環境中。正如書中提到的它的亮點之一定讓照顧孩子的大人們聯起手來。我們經常要求做家校聯繫,這不正契合於此嘛。

接下來的一步是幫助孩子建立學習技能的信心。我想招募的支持者能夠給予孩子信心,讓他們相信自己能夠克服困難學會技能。

在還沒有成功時就策劃慶祝的方式,是不是為時過早,本給出了他的理由原來是在暗示孩子,他一定能學會這個技能。技能法的每一步都會營造輕鬆愉悦的氛圍,這一步也如此。

中國的多數孩子對Party也許不是特別熟悉,但要提到慶祝活動,他們就會比較興奮和好奇。活動就意味着不用無聊乏味地枯坐在那,可以有好吃的好喝的、可以和同學和朋友聊天。在剛過去的六一活動裏,孩子們興奮的樣子還停留在我的頭腦裏。我是不是應該也要嘗試一下。

在孩子學習前還要為這個技能下個定義。這與前面提到與孩子商討學習某個技能,給它取名這些抽象層面是不同的。給技能下定義,是讓孩子確切知道這個技能在實際生活中是什麼樣的,不能只停留在語言層面的表述,要明明白白的表現出來,要表演給大家看。本給出了幾個例子。例如:要乖乖吃飯是怎樣的.,要規規矩矩坐在椅子上,飯菜要在碗裏。當孩子明白了技能的定義並且展示給大家看、才是直正瞭解所要學習的技能,那麼學習也實際在展開了。

孩子通常不喜歡大人公開談論他們的問題,而將問題轉化成技能,孩子就能夠坦然接受。本一直在説服讀者,讓我們轉變觀念。孩子沒有任何問題只有未學會的技能。這讓我想起儒家的一句名言——人性本善。是的,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本就白紙一張看你給他們塗抹上什麼顏色,他們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作為一名英語老師要求孩子記單間,背課文是常理之事。可是有一些孩子學習習慣不佳,每次單詞聽寫很難達到要求,更別提背課文了,能夠讀會都難。我經常會把這些孩子留下來,但收效甚微。那麼我是否可以考慮減少他們的作業量。如果十個記不住,是否可以讓他們分兩次記。如果課文背不下來,是否考慮讓他們只記詞組。也許適當的變通,讓我們彼此輕鬆一點。

成功日誌:今天上午第二節課是四年級的,剛上課就有孩子趴在了課桌上。這種現象時有發生,提醒過不了多久,又會趴下去。當時就想到了技能法,書看了也有幾天了,我是否可以微嘗試一下。跟孩子們討論了一下趴在桌子上的不良坐姿有什麼危害,他們有的抓抓腦袋,有的眨巴眨巴眼睛,終於有位同學嚥了口唾沫説了句“對視力不好”,於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説開了“容易睡覺“骨頭長歪了”“容易駝背”。既然説到這麼多缺點,我就又問了,假如,我們學會了端正坐姿會怎樣?孩子們一下子就回答了“我們就不容易近視了。不會駝背了”“我們會長得更好看了”。於是我趁熱打鐵提出學習端正坐姿的技能,並且用口令互相提醒。

但是問題又來了,一些孩子反應,有時怎麼提醒都沒有效果。怎麼辦?當看到成功日誌時,我想是否可以借鑑一下。大孩子也許用文字記錄的方式更能引起他們的關注,記錄每天的些許進步,不能操之過急。畢竟壞習慣跟着他們不是一兩天的事,同樣習得一個好習慣也如此。

如何確保孩子能繼續練習

這是我們平時做得不到位的地方。總以為幾次強調,幾次改正就能讓孩子完全改掉壞毛病。還需要增加練習的趣味性,創意性。同時伴隨着鼓勵和支持,才能讓他們在進步的路上越走越帶勁。

三重讚美似乎是專門為老師和家長量長打造的。我會做到第一步:感歎孩子的進步。但是本卻創意的想到了第二步和第三步。今天我就問了一個孩子他是怎麼做到一直端端正正坐在那裏的,他説他會忍着我又問了要是困了怎麼辦?那在老師來之前趴一會兒。孩子們在聽到真誠的鼓勵和讚美時就會腦洞大開,告訴你很多解決的辦法,有些也許他們根本做不到,但是孩子的內心已經向我們敞開。前進的道路是曲折的。但道路兩旁的掌聲和鮮花卻會減少旅途的疲憊。不同的鼓勵方試,不同人帶來的鼓勵和讚美會讓孩子在前進的路上走越走越順。

當看到孩子們又犯老毛病時,我們該如何做?如果按慣性,我會指一番,“你怎麼又犯同樣的錯誤”“不是跟你説過嗎?”“又做錯了,把這題抄10遍,看你會不會再錯。批評過後還會懲罰一下。這是缺乏耐心,沒有理智的思考孩子退步背後的原因。要知道,面對挫折和失敗,孩子很脆弱,容易打退堂鼓。作為教師如果不機智地處理問題,將會陷自己為被動。

而提醒機制的預設可以有效的干預孩子的行為,讓他們重拾信心,再次迴歸正軌。我經常會讓孩子組對,讓拍檔互相檢查幫助,這有時比老師的作用大多了。

何時該慶祝呢?當然,是孩子已經成功掌握技能的時候。這也是我容易忽視或輕視的一步。認為既然都已經學會了,表揚兩句不就行了。這裏還有別的用意。為什麼要隆重的慶祝。一是為了鞏固他們的技能,加深印象。二是為了感謝在學習過程中給予他們支持、鼓勵和讚美的人,讓孩子懂得感恩。常懷感恩之心的人也必是個品德高尚的人。看來我是要與四年級的孩子好好第劃一下慶祝活動。

能夠表達感恩之情是一種重要的社交技能。在學習技能的同時也在嘗試一種社會技能,這不得不説是技能法生成的又一個副產品。即使孩子會反覆、退步,但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體會到了別人的讚美和愛護,他也會把這份正能量傳遞下去。同時在感恩時,也會讓孩子懷有一顆敬畏之心。

作為社會中的一員,每個人都想找到存在的價值,而這樣那樣的技能就可以讓我們發揮作用,體現自我價值。技能法強調要把技能傳授給別人一是為了鞏固所學,二是體現社會價值。這樣能帶給孩子們更多的讚美,讓他們更自信,為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孩子們有求知的慾望更有想要表達自我推銷自我的渴望。在這一學期,學校進行了廣播操比賽,我們班取得了好成績。特別是幾位個人比賽的選手,進步很大。為了繼續鼓勵他們,讓這種競技的氛圍持續下去,我提出讓他們作小老師,教授別的孩子。沒有什麼比當小老師更能讓他們體會到成功帶來的喜悦和自信之情。

新事開啟易,舊事停止難,道出改正孩子的錯誤的關健是用好習慣替代壞習慣。替代一詞,就是要我們和孩子一起尋找新的習慣,然後反覆操練。平常讓孩子不要做這樣或那樣,不如告訴他應該怎樣做更合適。易和難就在這一取一舍之間自然過渡了。一個個成功的案例告訴我們,問題來臨時,我們不能一味地指責或逃避。和孩子一起共同探討,找到解決方案然後貫徹執行,直到孩子學會,才是上策。

恐懼和噩夢

在過去兄弟姐妹很多的年代,似乎很少遇到這樣的問題,幾個人擠一張牀或一個房間,哪有機會“獨享恐懼”。現在孩子少了,房間多了,問題也來了。

由於一些原因憂哥一直同我或他爸爸睡在一起。現在想分開很難。去年,我的同事聽説了這件事,主動提出幫我解決這個問題。他是憂哥的語文老師,利用職業之便很快説服了憂哥。

開始時憂哥很配合,他説他是男孩子,應該有膽量獨自睡覺,就像語文書裏説的,要勇敢。我們聽了甭提多開心。可過不了兩天,問題就來了。憂哥告訴我這兩天他一直做噩夢,半夜驚醒了,眼淚流了一枕巾。看着情緒低落滿面愁容的他,我很糾結。我為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了嗎?不,我是讓他迴避問題,讓他獨自承受恐懼帶來地折磨,最後決定分牀結束。我認為在還沒有找到切實可行的辦法時,最好還是維持現狀。

在面對這類問題,通常我們的做法都是告訴孩子哪有什麼鬼怪,那都是騙人的。男子漢大丈夫,要學得勇敢點。現在看來那是在無視問題,用一些空洞地大話搪塞孩子。因為我們自己也沒有切實可行的辦法。

真慶幸看到了技能法。可以創意想出很多好方法。例如,與害怕的東西近距離接觸,對你熟悉而又無害的東西自然不會產生恐懼。用美夢轉換噩夢,不得不説是個絕妙的點子,在克服恐懼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可為一舉兩得。

中醫指出痛則不通,通則不痛,這同樣適用於糾正孩子的行為。一味地想禁止孩子的某種行為,不如給他指出另一條可行之路。

問題來臨時我們要開動腦筋,直面問題。廁所裏有怪獸嗎?那麼我們一起來打怪獸,不管是請來奧特曼還是孫悟空,只要是你心目中的大英雄,都可以拿來作為強大的精神支柱。

喜歡玩火,沒關係,不過請先學習用火知識。沒準你會成為這方面的專家。用言語或武力是沒有辦法阻上好奇心這個洪水猛獸的。疏而導之,不但讓孩子學會了一項技能,而且也緩和了親子關係,讓父母和孩子的信心倍增。

本書一直在教導我們要用尊重與合作的方式解決孩子成長中的煩惱和問題。它為我們指明瞭一條極具創意又富有挑戰的道路。期望我們能夠攜手共進,突破一個又一個的難關。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