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兒童的人格教育》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1.23W人 

《兒童的人格教育》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兒童的人格教育》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兒童的人格教育》讀後感

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當一個人的行為累加成一個人的命運,感慨行為的巨大影響力時,我們也不難看到性格對命運的直接影響。

百度搜索“人格和性格”出現1570萬個結果。“性格”,是人的一種心理特徵,也是生活環境的烙印。個性也叫人格(personality)。這個概念源於拉西語Persona,一開始指舞台上演員的面具,後來被借用成心理學術語,用來説明每個人在人生舞台上各自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於他人的精神面貌。確切地説,人格涵蓋了性格。

短短的幾十天時間裏,這本書我看得囫圇吞棗。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這個能和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分庭抗禮的猶太人用自己的經歷和幾十年不懈地研究告訴了我一些我曾懵懂難了,但真正存在的東西。

阿德勒認為,人的人格結構形成於童年期,要解決一個人的人格心理問題必須從他的童年着手。

幾天前我曾看過一部美國電影《front of the class》(《叫我第一名》)似乎聽着名字是一種赤裸裸的宣誓,其實電影內容不是要強的宣誓而是一種被打倒無數次後堅強站起的韌勁。主人公佈萊德從小患有妥瑞氏症,父母離異,周圍人嘲笑他,他被一所所學校勸退。沒有人知道他患妥瑞氏症前,連父親都覺得他一直在故意作怪,看心理醫生成了家常便飯。在知道了病症後,周圍的歧視一直存在。但是萬幸他有一個不放棄他的母親,並遇到了一個讓他改變命運的校長,他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成了一個優秀的師範畢業生。可妥瑞氏症讓他一次次面試失敗,他很樂觀,積極面對困難,最後遇到了不歧視他的學校,成為一名優秀的小學教師,也收穫了自己的愛情。

一個從小就有缺陷的孩子,在最後走上這條圓滿的成功路不得不説他很幸運,也很努力。他的母親,學校的老師,他想為此證明給他看的父親,是他們幫助兒童時期的布萊德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

翻書的時候突然發現100多年前的阿德勒早就詮釋了這點。書中反覆強調要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兒童培養和建立獨立、自信、勇敢、不懼困難的品質和積極與他人、集體合作的`能力。

阿德勒在書中説,學校是一個顯示器,種種原因,它能顯示學生家庭教育的缺失。這個問題在我們的學生中顯得尤為明顯,我們總是拿羣賢的孩子和普通學校的學生做比較,確實凸顯的問題也特別多。

書中第二章這樣寫到:“兒童的心理生活是件奇妙的事。無論我們接觸到哪一點,都引人入勝,令人着迷”。我們都是兒童的老師,在我們的教育生活中,批評是常有的事情,可是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只是看到了兒童的表面,或者直視他們所犯的錯誤。書中提到“如果我們明白了真實的情形,我們就不得不承認,對孩子的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予以懲罰,幾乎沒有什麼意義。”

中國古語有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不能武斷地説懲罰是沒有意義的。但是,不明白原因的武斷懲罰不僅是沒有意義,而且是極端有害的。孩子的每一個行為都是一種生存的試探,老師的表揚、懲罰、冷漠都是一種反饋,該採取怎樣的反饋才能幫助他形成正確的理解、應對模式,這是要有高度的智慧的。

和家長接觸時,常會聽到家長這樣抱怨,孩子不聽自己的話。也曾和問題學生家長交流的時候瞭解到,家長在家其實對孩子的不良習慣狠狠地在懲罰,可是孩子依然不良於行。

無數的例子表明,有時候孩子拒絕做一件對他們有益的事情,只是因為他們不想在父母的壓力面前屈服。其次,即使體罰能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這也並不意味着,其他方法無法達到同樣的效果。當然,體罰孩子會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如果我們把暴力作為解決問題的辦法,雖然孩子可能會去做我們要求的事,但這不是在鼓勵孩子用暴力來解決衝突嗎?

當我們為了迴避懲罰去做事情的時侯,我們可能會忽視事情本身的價值,而陷於對失敗的憂慮。

聖誕節那天晚上,微博上有人轉載柴靜柴老的新書《看見》的發佈會。花了兩個多小時細細看了各位新聞人的人生體悟。柴老的演講中有幾個例子幾句話特別觸動我。她曾採訪一個電擊治網癮的機構,戒網癮的孩子面對鏡頭抱着老師痛哭流涕,面對電擊,孩子靜靜地流着淚,麻木地説不疼。最後那位老師神祕的微笑以及輕飄飄地一句:“如果能裝一輩子,不也是一種成功嗎?”讓柴老深思,也讓我深醒:真能裝一輩子嗎?孩子的行為只是暫時對懲罰的妥協,或許走出這裏,他會變本加厲,甚至温和的孩子變得暴虐異常。

阿德勒在書中61頁這樣寫道:“沒有一個殘酷的行為,骨子裏不是隱藏着虛弱。真正強大的人是不會對殘忍感興趣的。”

個體心理學不主張用過於嚴厲或過於温和的方法教育孩子。我們所要做的是,理解孩子,使他們避免犯錯誤,不斷鼓勵他們勇敢地面對和解決問題,並發展他們的社會情感。對孩子過於挑剔和嚴厲的父母,會給孩子造成傷害,使他們完全喪失勇氣。過於温和或溺愛的父母又會使孩子形成依賴心理和依附某人的傾向。因此,父母既不要用玫瑰色的色彩美化現實,也不要用悲觀的態度來描摹世界。他們的職責是讓孩子儘可能充分地為生活做好準備,使他們以後能夠應付自己的生活。

有些時候我們總會有這樣的無力感5+2=0,覺得懲罰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根本原因不在學校,而在家庭。但是,父母、老師的反應確實都是一種反饋,會迫使孩子形成相應的應對模式。不過,父母更理性地來面對孩子,改變自己的行為以及對人對事的解釋,尤其是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協助孩子形成正確的理解,促進孩子積極行為的形成,並及時給予積極的反饋,長期的、不斷的反覆,也許可以促使積極的形成。

有時候我們的意思和別人的理解有時可能是兩回事,如果無法確定對方是否已經明白。我們可能需要得到反饋。請求反饋能確保對方準確把握我們的意思。問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嗎”,然後,對方表個態就足夠了。

一旦人們認為不答應我們就會受到責罰,他們就會把我們的請求看作是命令。請求沒有得到滿足時,提出請求的人如果批評和指責,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對方的內疚來達到目的,也是命令。

我們越是將他人的不順從看作是對我們的排斥,我們所表達的願望就越有可能被看作是命令。這將導致惡性循環,因為一旦人們認為受到了強迫,他們就不太想滿足我們的願望。這就是為什麼孩子年紀越大,我們會發現他們不聽話了。

我喜歡和長輩聊天,記得去看望退休的初中班主任時,她曾對我説,孩子有悔意時,別繼續咬着他的缺點不放。別做一個過於率性的班主任,律人前先律己。

我們在教育孩子時,首先,要尊重孩子,保護孩子的自尊。任何人都是有面子的,也是愛面子的,年紀越大的學生尤其如此,且他們愛面子來得更感性更直接。其次,批評之前做好充分調查,爭取批評教育的主動權。再次,儘可能地發掘孩子的閃光點。馬克吐温説:“只憑一句讚美的話,我就可以好好地活上兩個月。”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孩子。再其次,一事了一事,絕不及其餘,不翻揀陳穀子爛芝麻,要乾淨利落。

在書中p56阿德勒這樣寫到:“即便一個兒童花了很長時間學習走路,只要最終學會了正常行走,就不至於形成影響他未來生活的自卑情結。”

兒童的發展既不是天賦決定的,也不是客觀環境決定的;兒童自己對外在現實以及他與外在現實的關係的看法才決定了兒童的發展。這是一個重要的事實。兒童與生俱來的可能性和能力並不占主導地位,同時,我們從成人的角度對兒童的評價和看法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以兒童的視角來看待他的處境,以他的錯誤判斷來理解他們。我們不要期望兒童行為不會出錯,不要期望他們會按照成人健康的理智而行動,而是要認識到,兒童在理解自身的處境時會犯錯誤。的確,我們應該記住,如果兒童不犯錯誤,兒童教育不僅不可能,也不必。

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即使做得不怎麼樣,也是值得的。最後我想用朱光潛的一句話結束我的交流:“此時,此地,此身!”即:能在此刻完成的事情絕不拖到下一刻;能在此地完成的任務,絕不妄想換個環境;能自己獨立完成的任務,絕不轉嫁讓他人代替!做個合格的教學者,引導者!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