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錦集6篇

本文已影響 2.44W人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錦集6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摘要:

一、創設情境導入活動;

二、欣賞,熟悉歌曲,理解歌詞;

三、分析討論,學習切分音,練習歌曲節奏型;

四、演唱歌曲。

關鍵詞:

夏天;雷雨;切分音;歌曲圖譜。

作者簡介:

姓名:關玉婷 單位:關山幼兒園 出生年月:1992年8月4日

郵政編碼:430074 性別:女 民族:漢

詳細通訊地址:武漢市東湖高新區新竹路關山幼兒園

正文:

目標:1、通過歌曲感受夏天雷雨的自然現象。

2、知道切分音,學習並掌握切分音的節奏和唱法。

3、能記憶歌詞內容,用不同的力度來演唱歌曲。

準備:1、幼兒有雷雨自然現象的相關知識。

2、歌曲ppt,閃電、打雷、雷雨的音效,歌曲內容圖譜一份,問答標誌兩個。

3、歌曲節奏型一張,切分音節奏型一張。

過程:一、創設情境導入活動。

1、設置情境幼兒進入場地。

2、複習歌曲《大雨和小雨》。

3、播放閃電、打雷、雷雨音效,吸引注意力,提問引導幼兒説一説聽到了什麼。

二、欣賞,熟悉歌曲,理解歌詞。

1、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ppt,幼兒欣賞歌曲。

師:我們一起來聽一首好聽的歌曲,看看能不能從歌曲裏找到答案。

2、師示範唱,引導幼兒記憶歌詞。

師有感情的演唱一遍歌曲,並提問:"你們剛才聽到了什麼?"(請幼兒自由回答)

3、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內容。(用一個圖譜代表一句歌詞)

(1)根據幼兒回答出示歌詞圖譜,並解釋圖標代表含義。

(2)幼兒再次聽音樂,重組圖譜順序,幫助幼兒記憶歌詞順序。

三、分析討論,學習切分音,練習歌曲節奏型。

1、出示節奏型圖譜,練習熟悉節奏型。

2、引導幼兒認識切分音,學習切分音的節奏型。

(1)知道切分音的節奏特點,出示蘋果圖卡幫助幼兒理解並練習切分音節奏。

(2)用拍手的形式練習切分音。

(3)用歌詞內容帶入節奏練習切分音。

3、根據圖片節奏型練習歌詞。(引導幼兒發現歌曲特點:問答式,第一段提問,第二段是回答。)

四、演唱歌曲。

1、分段學唱歌曲,強調唱"一閃閃""嘩啦啦"時用響亮的跳音。唱"轟隆隆"時聲音大而有力。

2、教師彈琴帶幼兒整首學唱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詞。

3、教師與幼兒用一問一答形式演唱歌曲。

4、幼兒分組用一問一答形式演唱歌曲。

5、嘗試自由結伴用問答形式演唱歌曲。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抱一抱是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在抱一抱中感受温暖;

2、樂意與認識的人抱一抱,體驗抱一抱帶來的愉悦感受。

3、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幼兒熟悉動畫片《天線寶寶》;收集孩子們與爸爸媽媽擁抱的相片並做成照片展。

2、物質材料;《天線寶寶》第一季光碟;音樂:《愛我你就抱抱我》

活動過程:

1、問題導入

師:“孩子們,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帶來的這些相片吧!”

2、欣賞各種擁抱的相片,引導幼兒感受什麼時候需要抱抱

(1)欣賞圖片並討論

提問:相片中你們跟爸爸媽媽在做什麼?(抱抱)你們還跟誰抱過?為什麼要抱抱?

小結:抱一抱是我們表達愛的一種方式,我們開心快樂的時候都喜歡與他人抱抱。

)師:寶寶們,你們喜歡抱抱嗎?你們現在最想跟誰抱抱?為什麼?那我們現在找個好朋友抱抱吧。

(2)教師觀察後找出沒有參與抱抱的幼兒,詢問:為什麼你沒有跟小朋友抱抱呢?可以用動畫片裏天線寶寶和吸塵器羅羅抱抱後變成好朋友的例子引導他們去和好朋友抱抱。

(3)玩音樂遊戲:大家一起來抱抱

A播放音樂《愛我你就抱抱我》。音樂響起時,孩子們互相找朋友手拉手跳舞,音樂停止時,大家跟好朋友抱抱。遊戲反覆進行幾次。(孩子們可以找聽課的了老師也可以找椅子當好朋友抱抱)

4、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抱抱的感覺

(1)師:剛才我們跟好朋友抱了抱,也和老師抱了抱,那麼抱抱的感覺是怎麼樣的?(幼兒分別表述自己的感受)

小結:老師抱你們的時候感覺暖暖的、香香的、甜甜的,非常舒服。原來和愛你喜歡你的人抱抱的感覺是温暖的、舒服的。

活動延伸:

(1)帶幼兒到活動室外,鼓勵幼兒與遇到的園內工作人員,如保健醫生、園長、花匠師傅等抱抱。

(2)引導幼兒回家後主動和家庭成員抱抱。

活動反思:這節小班的社會活動主要針對剛入園的孩子,讓孩子在活動中學會情感的交流和表達。通過抱抱活動,讓孩子知道只要與自己的親人、朋友等所有喜歡的人和東西都可以通過抱抱表達自己的愛。此活動的主導線為:為什麼要抱抱?——可以跟誰抱?——為什麼抱抱是開心、快樂、幸福的?所以我認為此次這節活動我做得不夠到位的有以下幾點:

(1)在引導孩子表訴自己抱抱的感覺的環節有所欠缺;

(2)對個別在活動中不夠積極主動的孩子沒有注意及時引導;

(3)活動環節不夠清晰明瞭,遊戲時間過長;

(4)孩子開始觀察照片的環節展開的不夠徹底。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正值秋天收穫之際,我班開展了系列主題教育活動“我愛秋天”:我帶領孩子去大自然觀察秋景:品嚐秋天裏豐收的果實;畫一畫“我眼中的秋天”。孩子們在活動中興致勃勃.知道秋天不僅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更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怎樣讓幼兒把心中對豐收的喜悦用藝術的形式表達出來呢?我選擇了幼兒很少接觸的民族樂曲《喜洋洋》。曲中歡快的樂段與抒情的樂段正好能表現出豐收歡慶的景象和秋葉滿天飛舞的美麗。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途徑感受音樂的'美。

2.感受、理解音樂的熱烈和柔美,提高音樂欣賞能力。

3.能用身體動作創造性地表現音樂內容,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動畫製作(①擬人化的水果在歡慶豐收;②擬人化的樹葉在翩翩起舞)。

2.情境創設:豐收景象(裝飾各種水果籃、農作物籃、花卉籃)。

3.各種水果、小樹葉頭飾。

4.各種材料的打擊樂用具。

活動過程

一、感受部分

1.師幼隨《摘果子》音樂邊跳邊進入活動室。

①師逐一舉起水果籃、農作物籃、花卉籃,問幼兒:秋姑娘給我們送來了什麼禮物?

②這些都是秋天裏的水果、農作物、花卉,秋天真是豐收的季節。秋姑娘不僅給我們送來了禮物,還帶來了一首慶豐收的樂曲呢。

2.幼兒傾聽音樂《喜洋洋》。

①聽了這首樂曲,你有什麼樣的感覺?(歡快、動聽、想跳舞……老師也有這樣的感覺。)

②仔細聽聽樂曲的前、後有什麼不一樣?

指導策略:鼓勵幼兒聽後輕輕討論,各抒己見,如有意見分歧。則引導幼兒比較傾聽A段音樂與B段音樂在速度、力度、節奏、配樂上的變化.讓幼兒自己得出結論。在幼兒討論產生結果後.教師用語言合併手勢稍作小結:先是歡快的音樂(有力度的動作),然後是柔美的音樂(柔軟的水波浪動作),再後來又是歡快的音樂。

二、理解部分

師:水果娃娃和樹葉娃娃聽了這麼動聽的樂曲,它們歡快地跳起了舞。(出示靜止的水果娃娃和樹葉娃娃兩幅分開的畫面。)

1.第一段音樂是誰在跳舞?為什麼?

2.再來聽第二段音樂。想想現在是誰在跳舞呢?為什麼?

3.第一段音樂是水果娃娃在跳歡快的舞,第二段是樹葉娃娃在跳優美的舞。聽,第三段音樂跟哪一段音樂是一樣的,是誰在跳舞?(跟第一段音樂一樣,水果娃娃在跳歡快的舞。)

指導策略:在前兩個提問中。如幼兒回答正確並意見統一.則讓畫面隨音樂節奏動起來;如意見有分岐,教師則引導幼兒先考慮水果娃娃和樹葉娃娃跳舞時有什麼不一樣.再想想兩段音樂哪一段歡快,更適合誰跳舞:哪一段音樂優美,更像誰在跳舞。

三、表現部分

(一)伴奏

你喜歡這首樂曲嗎?我們一起來為水果娃娃和樹葉娃娃的舞蹈伴奏好嗎?(出示各種積木、玩具、小桶、小杯、筷子、易拉罐、貝殼等物品。)

1.自取自玩

幼兒選一樣喜歡的東西.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讓它發出好聽的聲音:拿相同東西的幼兒也可以在一起想辦法。

幼兒行為:幼兒通過相互交流、自我嘗試.發現不同的敲擊物能發出不同的聲音,選擇材料的不同部位敲擊,發出的聲音也不一樣,幼兒在自玩中顯得開心又投入。

2.聽音樂伴奏

①幼兒跟隨音樂自由表現。

幼兒行為:從頭至尾一樣的速度、一樣的力度,沒有起伏變化。

②啟發幼兒思考:如何敲擊才能表現出小樹葉在輕柔飛舞。在敲打小樂器時應該要注意什麼。(讓幼兒先自己嘗試,再邀請個別幼兒示範如何輕柔地敲擊小樂器,並組織幼兒重點演奏這一段。)

幼兒行為:通過老師的引導和自己嘗試,幼兒感受到了不同性質的音樂應有不一樣的表現方法,演奏水平明顯提高。

③完整演奏(師雙手持圓舞板,用語言提示和手勢動作帶動幼兒一起演奏,充分表現樂曲的熱烈和柔美。)

幼兒行為:在老師情緒、體態的感染下,幼兒的演奏很投入.表現在小臉上、眼神裏、肢體動作上,把對樂曲性質的感受表現得淋漓盡致。

(二)創編動作

師:水果娃娃和樹葉娃娃跳得多開心,你們想不想也來扮成秋天裏的果實,和它們一起歡慶豐收呀?

1.幼兒可演奏,可用頭飾裝扮(提醒幼兒音樂歡快的時候,水果娃娃跳得真開心,音樂柔美的時候,樹葉娃娃在翩翩起舞。)

幼兒行為:個別男孩一直選擇扮做“小小演奏家”,老師留給了他們表現的空間,充分尊重他們的興趣選擇和各自能力。

2.鼓勵幼兒相互交換頭飾繼續表演

幼兒行為:多數幼兒樂意相互交換頭飾,也有個別幼兒一直鍾愛自己一開始扮演的角色.幼兒在盡情的表演中體驗到了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

3.教師以秋姑娘的角色介入表演

師:看,老師裝扮成誰了?秋姑娘來和你們一起共慶豐收了。

幼兒行為:幼兒的自由選擇、相互打扮、交換角色以及教師的介入把活動推向高潮.良好的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給幼兒創設了良好的活動氛圍.幼兒在這樣的氛圍中進一步加深了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四、結束部分:分享水果

“秋姑娘”與幼兒共同表演後,雙手托起水果籃.把水果作為禮物分發給幼兒共同分享。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歌曲輕快、跳躍的旋律,嘗試用簡單的身體動作體現歌曲中陪我、親我、誇我、抱我的動作。

2.樂於參與音樂欣賞活動,體驗被親人疼愛和關心的幸福感受。

3.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1.《愛我,你就抱抱我》PPT課件;

2.人手一個玩具娃娃,放玩具的椅袋(自帶玩具預先放進椅袋裏)。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教師播放PPT中歌曲的前奏(序),引導幼兒仔細傾聽,初步激發幼兒體驗愛的情感。

教師出示PPT中第一張寶寶照片,導入語:小伴侶,這是誰? !

幼兒回答:小寶寶。

教師:聽一聽,這個小寶寶説了什麼?

問題重現:小寶寶説了什麼?

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總結:哦,本來這個小寶寶想得到爸爸媽媽很多很多的愛!

評析:這樣的導入是情感的初步體驗,同時也是瞭解整首歌曲的前奏部分所講述的內容。

二、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歌曲温馨、甜蜜的意境。

教師: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歌曲。

1.教師提問:聽了這首歌曲你心裏感覺怎麼樣?

2.幼兒回答:感覺很開心、很快樂(引導幼兒説很幸福。)

3.教師總結:

這首歌聽起來是慢慢的,還是快快的?

快快的,聽了以後很開心,很高興。

4.教師設置情境:現在我們一邊聽音樂一邊想一想,爸爸媽媽是怎樣陪陪我、親親我、誇誇我、抱抱我的?(播放A段,引出下一重點環節説的部分。)

三、分段欣賞音樂,進一步感受歌曲輕快、跳躍的旋律。

過程描述:

完整欣賞音樂時,我觀察孩子們的面部心情,每個孩子的臉上都洋溢着笑容。當問題聽了這首歌曲你心裏感覺怎麼樣提出後,孩子們能較準確地表達本身的感受很開心。隨後繼續提出問題:這首歌聽起來是慢慢的,還是快快的?或許是小班幼兒年齡小的緣故,記憶力還比力有限,孩子們一下子沒有説出來。我就試着哼唱歌曲的主要旋律,並加以動作提示。由於是老師近距離的清唱,孩子們傾聽得比力認真,能準確地説出快快的。

(一)欣賞説的部分:

1.小伴侶,你聽到歌曲裏是怎麼説的呢?

2.幼兒大膽地回答。(教師按照回答出示相應動作圖片並同步清唱歌曲;如幼兒回答不出,教師可直接播放圖片及音樂,引導幼兒説出。)

3.教師:你們的耳朵真靈,都聽出了寶寶喜歡爸爸媽媽陪陪、親親、誇誇、抱抱。你喜不喜歡被爸爸媽媽陪陪、親親、誇誇、抱抱的感覺?

4.幼兒回答:喜歡!

5.教師:那麼今天,我來做你們的媽媽,你們做我可愛的寶寶好欠好?寶寶要怎麼對我説?

6.幼兒大膽回答愛我你就X X我。

(1)第一個回答出的孩子請上前。教師:這個寶寶説愛我你就X X我,那麼我就X你。(伴奏。)教師必然要做出温馨的動作,讓孩子有充分的情感體驗。(伴奏。)

(2)其他寶寶也來説説,愛我你就XX我。女寶寶先來吧。(女幼兒圍着老師説,老師就做x x動作。)男寶寶也來説説。(男幼兒圍着老師説,老師就做xx動作。伴奏。)

小結:媽媽X着你們好幸福啊!

7.教師提問:寶寶還可以對我説什麼?(可以用開火車形式逐一進行,伴奏。)

過程描述:

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中,孩子們體現得很興奮,很踴躍。問題的提出都能得到孩子們的積極迴應,孩子們樂於上前與老師有親密的肢體接觸。因為,在這一環節中,孩子們已經進入到角色身份中去了:老師是媽媽,他們是寶寶,這也是孩子們一貫巴望的情感體驗。師幼互動良好。

(二)欣賞唱的部分:

1.教師:小伴侶,剛才我做你們的媽媽陪陪你、親親你、誇誇你、抱抱你,你覺得幸福嗎?

2.教師:現在你們來做爸爸媽媽,你們也有本身的寶寶,請你把寶寶輕輕地抱起來,讓他睡在你的臂彎裏。(教師邊提要求邊示範)多舒服呀!來,讓我們和小寶寶一起聽一聽歌曲裏唱了什麼?

3.幼兒傾聽唱的部分,感受唱段鮮明的節奏旋律。

4.教師:你們想當爸爸媽媽嗎?

5.教師:男孩子,你可是小寶寶的爸爸哦;女孩子,你可是小寶寶的媽媽哦。你們必然要好喜好愛本身的寶寶,掩護好你的寶寶!我們一起聽着音樂來和寶寶跳舞吧!

6.逐一類推,及時捕獲幼兒中各種陪、親、誇、抱的動作(和娃娃互動一遍)。

7.教師:和寶寶跳舞開心嗎?想不想再和寶寶完整地跳一遍?

 過程描述:

這個環節,孩子們有了新的情感體驗,角色的轉換讓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更高了。為了資助幼兒能完成從被人關愛到關愛別人的情感轉變,我在請幼兒抱娃娃前進行了一些操作方面的指導,如怎樣正確地抱娃娃,讓孩子們在抱的過程中不再茫然,而是帶着一份責任與愛,真正體驗爸爸媽媽對本身的關愛。

四、完整欣賞歌曲,引導幼兒完整傾聽並樂於嘗試用動作體現歌曲。

1.教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叫《愛我,你就抱抱我!》,讓我們一起放鬆一下,和寶寶再來欣賞一遍這首幸福的歌曲吧!

2.小結:孩子們,有愛就有幸福,讓我們把愛和幸福去帶給更多的人吧!(教師帶幼兒離開活動場地,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音樂欣賞活動對於教師來講要有必然的欣賞能力,基本功底要紮實。對小班幼兒來説,選材是至關重要的旋律和內容必然是幼兒熟悉和易於接受的。每個孩子都有本身的爸爸和媽媽,並深愛着爸爸媽媽。此歌曲的旋律歡快,歌詞又是小班幼兒能理解的,不消老師去解釋,只要給幼兒創設一個充滿愛的温馨氛圍,幼兒很快就會進入狀態。因此我選擇了這首充滿童趣和愛的歌曲。由於歌曲比力長,考慮到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我做了適當的剪切,把原作品重複説唱設計成簡單説唱的形式,並把歌曲中的説唱部分作為讓孩子欣賞的重點。

在活動中,我採用PPT等多媒體手段,並結合情境演出,讓孩子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體驗、感受歌曲中傳遞的被親人疼愛和關心的幸福感受,從而培養幼兒健康、積極的情感和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在各個環節的處理上層層遞進,用先聽,再師幼互動,到最後與娃娃互動,讓幼兒的情感體驗在角色的轉換中一步步提升,由此,將活動推向高潮。

不足的地方是,活動中讓孩子表達的機會不是很多,可以鄙人次組織活動的時候將提問設計得更細化一些,讓孩子參與的面更廣。

小百科:擁抱,人類行為,禮儀名詞。拼音 yōng bào,摟抱,多表示親愛。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音階,學唱音階,並用跳音、附點、快與慢等節奏表現角色的不同情緒變化。

2、猜猜想想不同節奏所表現的不同的藝術形象,能積極參與動作表現和節奏表現。

3、在藝術活動中學會共同合作和分享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森林背景圖:有房子有樓梯、小老鼠手偶、烏龜、小猴、熊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起幼兒興趣。

1、師(出示小老鼠)並講述故事:有一天,小老鼠到森林去玩,發現有一間小房子,小房子裏有一個樓梯,小老鼠跳上去,樓梯就發出了聲音。(師演示小老鼠跳上樓梯,並用鋼琴彈出上行音階)

2、師繼續講故事:小老鼠轉身往回走,想聽聽是什麼聲音。(師演示小老鼠跳上樓梯,並用鋼琴彈出下行音階)

3、師:我們一起來學學小老鼠往上走,再一起學學小老鼠往下走。(師帶幼兒一起邊唱邊玩遊戲兩遍)

二、在遊戲中瞭解音樂的不同性質。

1、師:小老鼠覺得這個樓梯太好玩了,他非常快地跳上去,跳下來,聽聽發出什麼樣的聲音了。(師彈跳音)

2、師:突然發生了一件事情,小老鼠摔下來了。(很快的下行音階)

3、師:小老鼠還想玩,可它的腳扭傷了。這時候小老鼠上樓梯,發出的聲音是什麼樣的呢?(附點)

我們一起來學學小老鼠走路一拐一拐,並唱一唱。

4、師:過了幾天,小老鼠又帶了幾個朋友一起來玩這個音樂樓梯,看看是誰?(出示烏龜、小猴、熊圖片),它們是怎麼走樓梯的?樓梯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快和慢,輕和重)

三、學歌曲:小老鼠上樓梯。

1、教師示範。

2、幼兒一起跟唱。

3、邊唱邊學學小老鼠上樓梯的樣子。

創編歌曲,把歌曲中的小老鼠換成別的小動物,想一想它們是怎麼走樓梯的,用不同的聲音速度來唱。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遊戲的過程中嘗試分辨sou 和mi的音高。

2、喜歡音樂遊戲,體驗音樂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前期經驗的準備:幼兒會唱歌曲《秋天》並能出不表演。

2、物質準備:PPT 音樂、樹葉、兩個大樹。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

價值取向:幼兒能應動作和好聽的歌聲表現歌曲。

過渡語:我們學過一首關於《秋天》的歌,一起唱唱吧。

1、幼兒圍在老師身邊唱歌。

2、幼兒邊做動作邊唱歌。

3、完整的邊做動作邊唱歌。

二、樹葉找媽媽。

價值取向:在聽聽看看做做中幼兒分辨sou 與 mi的音高。

1、你們覺得是什麼顏色的樹葉從大樹媽媽身上飛下來?

小結:秋天到了。紅色的和黃色的樹葉把秋天打扮的真美麗。

2、紅色和黃色的樹葉是怎麼掉下來的呢?

聽聽他們自己是怎麼説的。

小結:原來紅色的樹葉聽着3的音落下來,黃色的樹葉是聽着5的音落下來。

3、教師與幼兒一起驗證。

4、遊戲:樹葉找媽媽。

規則:幼兒做樹葉唱秋天的歌,音樂停,聽到那聽到什麼音,就到那個大樹媽媽的身邊。

三、掃落葉。

價值取向:在掃落葉的遊戲中,幼兒進一步分辨音高。

出示PPT:清潔工人在掃落葉,我們也來玩掃落葉的遊戲。

第一編遊戲:遊戲規則:

1、幼兒每人選擇一片落葉,看清楚是什麼顏色的。

2、幼兒隨音樂自由飛,老師來掃落葉。

第二遍遊戲:

幼兒來做清潔工人。

延伸活動:

樹上的藍色樹葉從樹上落下來了?猜猜他是聽到什麼落下來的呢?原來是la。

我們回去也和藍色的樹葉一起玩遊戲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源於主題活動中的一首歌《秋天》,但是在唱歌的時候我發現孩子們的音是把握不準的,於是我設計了這樣一節辨別音高的活動。

活動前期孩子們對於基本音有了一定的瞭解,對於辨別音有了一定的基礎。在活動中對於3與5的音賦予了顏色,孩子們更加直觀的能説出是哪個音。在 PPT中我加入之前錄好的聲音,孩子們更加能仔細的聽辨。活動中以遊戲的形式貫穿始終,孩子們都能積極地參與進來,使得目標能順利的達成。

活動中在聽辨3與5的先後順序上,有一點爭議,應該先出示5的音,然後在出示3的音,這樣孩子們就能有比較,聽辨起來會更容易。這一點還需要調整。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