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小學六年級美術教案(精選5篇)

本文已影響 1.54W人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六年級美術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六年級美術教案(精選5篇)

小學六年級美術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識別公共標誌》是河北美術出版社四年級上冊的第一課,屬於“欣賞?設計”領域的美術課程,目的是引導學生能通過標誌的欣賞,提高自己的識別能力,從而引導學生提高設計意識以及自己動手裝飾美化生活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和學習美術的興趣。本科教材從生活出發,內容涉及從識別標誌的涵義到研究、學習標誌的用途、特點及設計標誌的極思、取材等方面。

教材中,提供了用剪對稱形和圓形組合造型的方法創造、設計標誌,力求使學生作品更規範、更美觀。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和美術素養,在生活中也見到過一些標誌,但有些學生受家庭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學習條件的限制,在鑑賞、動手、創作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在美術課堂上,我除了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技法外,還注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思維能力,以及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創作要求上,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全員參與,共同提高。

三、學習目標

1、識別生活中的標誌,瞭解有關標誌的文化,初步學習標誌的極思、設計要領。

2、會用對稱形或用圓點造型的方法設計學校需要的標誌。

3、通過對標誌的識別、欣賞、研究,啟發學生設計、創作生活中、校園中需要的標誌,培養學生物以致用的設計理念和健康向上的情感,提高形象表達力及創作慾望。

教學重點:

識別標誌,瞭解標誌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設計的標誌易識別,簡潔、美觀。

四、設計思路

為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的教學流程及策略設計如下:

在本課教學中,我採用的是:情境創設——觀察探究——啟發點撥——交流合作——歸納拓展五步教學法。

情景創設:

做一個猜猜看的遊戲,各組選一個代表回答問題:這是什麼標誌?有什麼涵義?你在哪裏見到過。

觀察探究:

通過學生對已有標誌的觀察總結出標誌的分類、標誌的特點。

啟發點撥:

1、聯繫生活引導學生思考標誌的作用。

2、欣賞標誌,研究它們的設計極思,以及造型方法。

交流合作:

1、我們的校園中需要哪些標誌?

2、為自己的校園設計一個或幾個標誌。

歸納拓展:

欣賞在國際大賽中獲獎的標誌作品。

我在教學中主要設計以下教法:

A、觀察演示法:通過欣賞圖片,培養學生主動觀察的意識,瞭解豐富的微觀世界。

B、討論法: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根據高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適當採用感受及討論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主動探究的學習慾望。

C、試驗法:鼓勵嘗試多種的表現手法表現這一環節,為激活學生思維,發展想像力創造條件。

學法:

a自主體驗:學生通過自己的欣賞,觀察,討論,遊戲及動手繪畫等方法學習,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積極性

b激發情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感受標誌的美妙

c團結協作:在繪畫練習多展示圖片,降底了學生的繪畫難度!

本課中,學生從好奇感知——樂中體驗——交流合作——大膽創作,都是通過自我的觀察、體驗、探究、合作而完成最後的作品的。

作業講評:

(1)讓學生通過教學多媒體開展自評、互評與師評活動。

(2)談運用哪些奇思妙想與造型方式來完成作業?

(3)通過標誌的學習和創造你們有何收穫?(用展牌展示學生作業)

課後拓展:

鼓勵學生多觀察、多收集不同的標誌。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A、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做一個“猜猜看”的遊戲,誰能告訴我們這是什麼標誌?你在哪裏見過它們?

B、那麼,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設計一些生活標誌。(書寫課題)

2、講授新課:

根據剛才的遊戲總結出標誌的類別:公共標誌——在公共場所見到的,對所有人都有一定提示作用的標誌。

徽標——代表某一行業或單位的標誌。商標——用於流通、買賣的商品的標誌。出示一些兒童畫或水粉畫與標誌對比,讓學生自己觀察、總結出標誌的特點:簡單、醒目、美觀、易識別。

出示圖片,引導討論:

標誌有什麼作用?(警示、引導、提示)欣賞標誌,指出它們的造型方法和設計思路。

討論:

我們的校園中需要什麼樣的標誌?

你準備怎樣去設計這些標誌?

作業:

為我們的學校設計一個或幾個標誌。

作業展示。

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生活中的標誌,當你看到標誌是,你知道應該怎麼做了嗎?

標誌並不是現在才有的,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那時候不叫標誌叫圖騰,你看這就是原始圖騰,已經符合了標誌的這些特點。現在我們來欣賞一些在國際大賽中獲獎的標誌作品,設計師在設計時是非常注意含義和色彩的。

其實標誌的知識很多,我們一節課講不完,你可以用老師教你的方法去分析標誌,爭取設計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板書設計:

設計生活標誌

一、類別;公共標誌徽標商標

二、特點:簡單醒目易識別美觀

三、作用:警示引導提示

小學六年級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

1、通過自己的想象和不斷的嘗試,感受設計的樂趣;

2、掌握手形添畫的方法,注意手形和內容添畫的聯繫;

3、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學習手形添畫的方法。

教學難點 :

根據不同的手形進行添畫,並注意手形與添畫的內容聯繫。

教學過程 :

一、設懸激趣,情境導入 :

1、(1)小朋友,老師今天帶來了5位小客人(出示一隻手)你們認識它們嗎?(對了,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

(2)、那麼,你會用自己的小手做哪些事呢?

(3)、下面請大家把眼睛閉起來可千萬不能偷看。猜:老師現在用手在幹什麼?(這時,教師在幻燈上很快完成手形畫——雞)

2、(1) 好,現在大家把手拿開,看這是什麼?哦,原來老師用很快的速度畫了一幅非常有趣的畫,你們喜歡嗎?

(2)、再看:這幅畫有點象什麼?

對了,這位小朋友真聰明,老師就是用手描出外形以後再添畫成雞,這樣畫出來的畫叫手形畫。

3、你們想不想也來學畫幾幅有趣的手形畫?

4、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新本領:(板書:手形畫)

二、指導點撥,由扶到放

1、(1)請大家看:這幅畫的手形,你能試着擺一擺嗎?

①擺一擺(先用手擺出一個造型)

②描一描(用水彩筆把手形描完整)

③想一想(要變成雞還要添上哪些東西?)

④添一添(請大家用最快的速度添完整)

(2)添好了嗎?請小朋友回憶一下,剛才你是怎樣將這幅畫畫完成的?

(3)老師把這四個步驟編成了一首順口溜(出示)請大家跟老師一起念:“先把小手擺一擺,然後用筆描一描,再動腦筋想一想,描好之後添 一添,小小手形變成畫。”

2、(1)除了能添成雞以外,大家想:還能添成什麼?(學生討論交流)

(2)那麼老師把手反過來擺呢?倒過來擺呢?戴上手套再擺呢?左手擺?右手擺呢?(引導拓寬思路)

(3)誰能擺出與老師不同的手形

(4)學生自行添加嘗試(師做簡單評析)

3、欣賞範作,瞭解構圖知識

三、激發創作,任務下達:

①動動腦筋,人人完成一組更有趣的手形畫。舉行“小聰聰”手形畫比賽,看看誰的設計最富有想象力。(四人一組,共同完成,每人設計不同的手形畫。)

②將自己的手形畫作品貼到黑板上,舉行手形畫展覽。

③看一看,比一比。把小紅星貼到你認為最好的手形畫設計作品上。評選出手形畫設計大賽一、二、三等獎。

四、展評添趣,總結延伸

1、小朋友,今天我們學會了一個什麼本領?下面看:這些叔叔、阿姨又用手在幹什麼?(錄像)

2、那你的小手將來想幹什麼?

3、用自己的小手學更多的本領,做到人人都有一雙萬能的手。

板書設計 :

1、擺一擺 2、描一描

手形畫

4、添一添 3、想一想

小學六年級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運用各種材料,通過繪畫、拼貼、拼畫等方法進行舊汗衫的再造設計活動,體驗再造過程。

2、運用視覺、聽覺,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慾望,

3、嘗試大膽的運用各種方法和材料製作表現,並且大膽的展現自己。

教學重點:

能夠根據舊汗衫的顏色、圖案和款式,並運用各種材料進行再造設計。

難點:

嘗試用大膽的手法去創作表現。

教學思路:

情景導入——教學新課——分組合作——汗衫展示——小結——課後延伸。

教學過程:

1、 組織教學:課前交流,觀看上節課的畫汗衫課件。

2、 情景導入:欣賞白汗衫的時裝表演,(白色的汗衫簡單大方,但是不夠特別,也就是我們所説的不夠性格),因而,這節課我們就上一節課的《畫汗衫》上一節汗衫裝飾課,引出課題《畫汗衫之製作篇》。把不夠特別的汗衫,通過我們的智慧和雙手變的特別有趣,同學們看我裝飾我的黑裙子。

3、 設疑:要對舊汗衫進行裝飾,你有幾種方法?能説説嗎?(學生説方法)

4、 方法的展示:先看課件展示的學生所説的幾種方法,除了那些方法外,還有其他的方法嗎?(學生説後)老師再示範幾種方法:噴灑法、流淌法、揉紙法、壓印法(用樹葉、蘋果的一半、卡紙)

5、 分小組進行製作:

A、 可以自由地運用各種材料,根據自己所帶衣服的色彩、圖案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舊汗衫的再造。

B、 還有一個要求就是你能否以合作的方式,對舊汗衫進行創作,再這過程中,是否有認真的製作態度。

6、 製作過程,老師參與其中指導 。

7、 小結

A、汗衫展示(莎啦啦音樂、時裝表演),每小組派一個代表解説你們組的汗衫設計;(每出一個同學就介紹一個,獨自設計的的就自己解説你為什麼要那樣設計,那樣美嗎?特別嗎?同學們認為美的話舊鼓掌吧。)

B、你在本課中學到了什麼?

課後延伸:

每一片空白,都是我們展現自己的舞台,等同學們的能力再提高些的時候,還可以用刺繡、丙稀顏料畫一些你喜歡的圖案、花布裝飾(展示衣物),用我們的智慧和雙手創造美。

小學六年級美術教案 篇4

第一課明與暗

教學目標:

1.瞭解物體在光照射下所產生的明與暗。

2.培養學生對客觀世界存在的自然現象的研究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觀察、分析和比較物體在光照射下的明暗變化的原理和規律。

教具準備:

球體、立方體石膏模型數個、射燈、靜物桌、襯布、範畫兩幅

第1課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1.出示素描範畫,説説這些作品有什麼特點?

小結: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現的石膏體。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研究明暗怎樣產生的。

①把一張白紙放在燈光下觀察,它的表面上有沒有明暗變化?

②把紙卷一下,觀察在光的照射下發生了什麼變化?

總結:有了從明到暗的漸漸過渡。

③把紙折一下,放到燈光下,有什麼變化?

總結:明和暗有了一條明顯的分界線,對比非常強烈。

④把紙揉皺了,在燈光下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總結:紙上出現了豐富的明暗變化。

2.通過觀察,你能總結出明暗是怎樣產生的嗎?

總結:有體積的物體在光線的照射下,會呈現出一定的明暗變化。

三、觀察體會

1.把石膏球體擺在桌上,觀察光線照射時,我們有什麼發現?球體的亮部有沒有明暗變化?暗部呢?

(學生思考、討論後回答)

總結:光照後,球體表面出現了明、暗半球。球體的明暗變化比較複雜,而且是逐漸轉變的,可概括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側面受光面),暗面(即沒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線(區分明暗兩部的界限),反光(側面環境光影響),投影(物體擋住光源產生)。

2.出示石膏幾何體觀察,找找看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發現了什麼?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物體明暗變化的基本規律,希望同學們能將這些知識運用到繪畫中,畫出優秀的作品。

第2課

教學目標:

1.瞭解物體在光照射下所產生的明與暗。

2.學習用鉛筆表現石膏立方體或圓柱體的明暗關係。

教學重點:

初步運用物體的明暗畫法規律,表現出物體的立體感。

教具準備:

球體、立方體石膏模型、射燈、靜物桌、襯布。

教學過程:

一、演示繪畫

同學們,怎麼作素描畫呢?

師用鉛筆畫素描的形式表現圓柱明暗關係,並講解畫法。

1.整體觀察分析。確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線所在的位置。

2.起稿。直線畫出圓柱的結構輪廓;標出明暗交界線、投影。

3.鋪大色調。鋪出暗面、投影的基調。(注意:用直線排成塊面,順着球的弧面畫;投影近實遠虛。)

4.細緻刻畫。從明暗交接線入手,先畫出背光面基本調子;背光面近暗遠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調亮;再從明暗交界線向亮調子由深到淺過度;亮調子用較硬鉛筆畫。

二、學生實踐

1.選擇立方體或圓柱體畫明暗素描,師巡迴指導

2.注意把握以下問題:

A、灰調過少或高光位置不對;

B、明暗交界線不準;

C、投影不準;

D、排線問題;

E、反光太亮。

三、欣賞講評

1.展示作品,學生欣賞討論,説出自己的觀點。

四、課堂總結

通過同學們動手作畫,談談你的感受。

這節課我們運用物體明暗變化的基本規律表現了石膏幾何體的立體感,希望同學們能觀察生活中各種不同物體的明暗,並用畫筆把他們描繪出來。

小學六年級美術教案 篇5

1、 形色協奏曲

教學目標:

1、瞭解並掌握怎樣欣賞抽象畫

2、掌握簡單的繪畫語言,並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風景變成藝術作品。

教學重點:欣賞並領會自然美與意境美的變化,掌握在似與不似間怎樣去表現繪畫作品。教學難點:在意境上領會作品,並掌握一定的方法在意境上去表現繪畫作品。

教學準備:鉛筆、水彩筆、油畫棒、教材、圖畫本

課時計劃: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情境導入

1、音樂導入:老師喜歡邊聽音樂邊畫畫,畫畫的感覺油然而生,老師邀請大家來聆聽一首音樂,感受藝術的旋律意境。

2、揭示課題:聽到這首樂曲,你的腦海浮現出什麼樣的畫面?音樂和繪畫從來都是一家人,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領略“形色協奏曲”。

二、形式初探

1、欣賞畫家作品:在這三幅畫中,樹的形象構成發生了什麼變化?

2、小結:藝術家在創作中,常常在似與不似之間尋找新的表現形式。畫家抓住樹的特點,用簡化概括的弧線交織出形象,形式由寫實變得抽象。

三、提煉元素

1、感受發覺:看看這張攝影的《山川》,能提取什麼美術語言?

2、嘗試訓練:你能用怎樣的線條表現這張山川景色給你的感受呢?請一位 學生上台快速畫出,老師進行修整與總結。

3、欣賞提升:出示《山川》作品賞析,畫家用流暢、疏密的線條抓住了山體的形和山體的質感。

4、提煉元素:這幾處風景能提煉什麼造型元素進行創作呢?

板書:提煉元素:線、點、面??

四、形式探討

1、作品參照對比:看一看,畫與實景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相似的有整個的角度,東西沒變,不相似的有屋頂變成了一塊塊近似長方形,窗户變成了小塊的近似正方形,整個房子的輪廓變得更簡潔了。

2、小結:吳冠中先生忽略細節,抓住民居的特徵,用平穩簡練的線條和塊面構成景緻,色彩簡單明淨,表現出江南水鄉寧靜,淡雅的意境。

板書:

表現形式:概括,簡練。

第2課時

一、導入:根據上節課同學們提煉出的造型元素,同學們知道了實景與畫的相似之處,這節課我們進行創作。

1、老師示範:以梯田為例,先用曲線畫田埂,再用扁筆去畫田地的色彩,田埂和田地簡單、概括。提醒注意勾線的`輕重快慢,顏料的乾濕濃淡。描繪一幅形與色的協奏曲。

2、作品欣賞:看看不同畫家是如何處理形色,譜寫出一幅幅“形色協奏曲”。

二、欣賞提升

1、感受色彩:這兩幅作品給你什麼不同的感覺?為什麼?

2、賞析畫作:吳冠中先生《窗外無月》,顏色的處理如何?吳冠中先生把房子的牆主觀地畫成了綠色和紅色,中間穿插了大塊的白和黑,使畫面色彩能夠和諧響亮,正是形色的協奏。

三、學生作業

1、作業要求:選擇一張你喜歡的風景圖片,運用形色描繪一幅風景,注意把握色塊的變化和物體主要特徵。2、教師巡行指導。

四、拓展評價

1、典型展評:把學生繪畫作品和照片進行對比欣賞,分析繪畫是不是抽取了照片中的形與色,主觀概括地表現了主要特徵。還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

2、拓展延伸:抽取事物主要特徵的繪畫,有時也可以把它叫做抽象畫。抽象是相對的,由這三幅畫你覺得抽象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你能利用課餘時間瞭解抽象藝術嗎?

2、俯仰之間

教學目標:

1、培養髮現的眼光,讓學生體驗視覺位置變化產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視的特點。

2、增強表現的能力,讓學生在臨圖改畫的過程中豐富自己表現手段。

3、激發愛國主義情感,讓學生從新的視角出發,看美好山川。抒熱烈情懷。

教學重點:增強表現的能力,讓學生在臨圖改畫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表現手段。理解從不同視角去觀察同一物體會產生不同效果。

教學難點:靈活自如的表現俯視角度下的景物

教學準備:課件、俯視的照片

學具準備:圖畫本、鉛筆、彩筆、照片等

課時計劃: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3月12日是植樹節,這意味着春天已經來臨了,3月是登山賞花的好季節,同學們登過黑糜峯山嗎?誰來説一説黑糜峯山的風景是什麼樣的? 學生自由發表見解。

出示一組相片,大家邊欣賞邊思考:這些風景圖片從視覺角度來説有什麼不同嗎? 教師小結:平視、仰視、俯視。課件展示各自定義。

3.今天我們就重點研究下俯視,讓我們用這 種獨特的視角一起來《俯瞰山川》。出示課題。

二、欣賞感受

(一)欣賞俯視圖片,初步感受俯視視角帶給我們的嶄新體驗。

1.老師課前收集了很多俯視角度拍攝的風景圖片,我們國家山川遼闊壯美,南北差異很大。比較一下江南與塞北山川的不同,並談談自己的想法。

2、同學們在欣賞的同時思考:俯視角度下的景物及畫面有什麼特徵? 學生回答。

3、教師小結:

a. 景物整體縮小了,單個物體出現“頭大腳小”的現象。

b. 整個畫面以地面景物為主,天空所佔畫面位置很少或沒有。

(二)對比分析平視與俯視的區別。

1.那麼俯視角度與平視角度有什麼區別呢?請大家看這兩張圖片,它們是同一個荷花。但是,給你們的感覺相同嗎?

2.它們分別展現的物體的哪一個面呢?(平視角度展現的以側面為主,而俯視角度展現的以物體的頂部為主。)

3.從畫面來看又有什麼區別呢?(平視角度會呈現前後遮擋的關係,而俯視角度視野更加廣闊一些,呈現的是景物的整體佈局。)

(三)示範引導

1.今天我們用俯視的角度欣賞了祖國大好河山的美景,那麼我們如何把這些美麗的景色轉換的畫紙上呢?首先看看老師是怎麼做的。 教師示範創作。邊創作邊講解。

2.誰能把老師剛才繪畫的步驟總結一下?

教師板書。

a.構圖

b.景物的擺放。

c.細節的刻畫。

3.欣賞線描風景作品。

第2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

了繪畫的步驟,哪位同學能給我們再説一下繪畫步驟呢?

a.構圖 b.景物的擺放。 c.細節的刻畫。

二、欣賞線描風景作品,同時思考如何創作。

三、自由創作

1.上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了俯視角度的風景圖片,請大家根據自己的圖片或者老師的圖片畫一幅俯視角度下的風景畫。

出示作業要求:a.根據圖片畫一幅俯視角度下的景物。b.注意線條要疏密得當,畫面要有層次。

2.學生自由創作,教師巡視輔導。

四、評價小結

1.展示學生作品,評議。

2.教師總結:今天,我們用俯視視角重新認識了世界,這個角度帶給我們一種前所未有的獨特體驗。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也一樣,有時也要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

3、 遙遠的地平線。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