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六年級語文教案下冊人教版15篇

本文已影響 2.62W人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語文教案下冊人教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級語文教案下冊人教版15篇

六年級語文教案下冊人教版1

【教學目標】

1、能讀通課文,理解課文意思。背誦課文。

2、能瞭解古今語言的區別,能根據課後的註釋理解課文。

3、能從課文中領悟到做事要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對文言文產生興趣,並嘗試在課外讀一些文言文。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

理解文意。能根據註釋讀懂課文內容,並用自己的話講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教師給學生呈現課前準備的古語文言警句。

★三人行,必有我師。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温故而知新。

★學而時習之。

教師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這些警句,再把學生自己理解的意思講一講。

師:同學們,跟我們平時所用的書面語言比較一下,這些警句有什麼特點。?

(引導學生總結出文言文的一般特點:有些字與現代的讀音、意義不同;言簡意賅,語意深遠……)

師:這些警句就是用文言寫成的。用文言寫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書面語體,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誦讀文言文,能提高語言的感悟能力、表達能力、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今天我們學習的《學弈》這篇文言文,僅有5句話,70個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藴含着警示世人的道理。

二、讀通課文,理解每句話的意思

1、師範讀課文(能有聲有色背誦更好),也可讀兩遍。

2、總結老師讀文言文的特點:一是速度比較慢,二是句中停頓較多。

3、學生小聲跟老師讀兩遍。

4、學生自由練讀,讀通為止。

5、學生邊讀邊結合文後的註釋,理解每句話。

6、討論交流。(只要能説出每句話的大致意思就行。)

三、讀熟課文,讀懂故事

1、學生自由反覆誦讀,重點指導讀好“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前一句讀出疑問的語氣,後一句讀出肯定的語氣。

2、再聯繫前後句子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內容。

3、同桌互相説説故事的內容。

4、“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麼?從中能總結出一個什麼道理?(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理解總結。)

5、大家談談自己是否有這種經歷和體會。(聯繫實際談談,目的是進一步認識專心致志對待學習、工作的重要性。)

四、練習背誦

1、教師請學生自由朗讀,不會的地方小組合作解決。

2、之後教師通過開火車,接詞等多種形式誦讀課文。教師對學生出現的各種錯誤給予糾正,幫助學生正確掌握所學。

3、請同學到台前來誦讀,並對錶現好的同學給予一定形式的獎勵。

五、課後擴展

1、抄寫課文,並用自己的話説説課文的意思。

2、分小組、分角色,演課本劇。

3、蒐集文言文形式的成語故事:揠苗助長、守株待兔等

六年級語文教案下冊人教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激發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慾望,引導學生把內容寫具體,語句通順,意思表達清楚,發展學生的個性習作。

2.編輯自己的習作選,培養學生設計整理、創編等綜合能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寫作過程中,提高綜合能力。

教學重點

1.激發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慾望,引導學生把內容寫具體,語句通順,意思表達清楚,發展學生的個性習作。

2.編輯自己的習作選,培養學生設計整理、創編等綜合能力。

教學難點1.激發學生表達真情實感的慾望,引導學生把內容寫具體,語句通順,意思表達清楚,發展學生的個性習作。

2.編輯自己的習作選,培養學生設計整理、創編等綜合能力。

課前準備組織學生課前收集自己滿意的習作,為整理個人習作集做好準備。

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個性備課

一談話導入

成長是我們生命的永恆的主題,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匯成了我們豐富的生活軌跡,帶給了我們快樂、醉人、難忘、憂傷等不同的生活體驗,這些體驗令我們的童年散發着迷人的氣息,今天讓我們將自己最感興趣的東西流於筆端,共同分享吧!學生讀書,明確習作要求:內容具體、語句通順、感情真實。使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更充分的瞭解習作要求,並進行資料收集。

二分組準備

讀了作文提示,相信你的頭腦中一定會浮現出生活中的一幕幕情景.請選擇自己印象特別深刻的和同桌交流交流吧。

你與同桌交流的同時是不是又想起另外的一些事情呢?趕緊拿起筆來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內容寫下來吧。

同桌交流

培養學生互相合作的意識

三生習作

師巡視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四、修改習作,評價賞析

1.學生自改

請將你的習作朗讀兩至三遍,對照習作要求自己進行修改。

2.小組內同學互評互改

①畫出值得欣賞的地方,並説説好在哪裏。

②對文章中的哪些地方還有好的意見和建議提出來。

3.根據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潤色作文。

4.精彩賞析

每小組推薦一名同學朗讀自己的習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師引導學生賞析,説説好在哪裏(着重注意內容是否具體,語句是否通順,是否表達了真情實感,能夠打動別人)。

五、謄抄作文,彙編成冊

1.賞析後再次修改作文,謄抄作文

2.彙編成冊

六年級語文教案下冊人教版3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堂皇、渺小、附庸、養尊處優”等詞語。

2、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瞭解五手指的不同特點,瞭解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

3、領悟課文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學重點

理解五根手指有什麼特點,作者運用了什麼表達方法表現這些特點的。

教學難點

領悟課文中藴含的道理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蒐集豐子愷先生的相關資料。

導 學 過 程二 次 備 課

預習題綱

1、藉助詞典、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瞭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請把你們的手伸開,看看你們的手指形狀,你們説,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學們的説法各一,我們今天來讀讀課文《手指》,看作者寫了什麼。板題:手指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詞語;

2、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3、板書填空題,讓學生尋找出答案。

三、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麼特點?讀書標畫相關語句。

3、彙報交流,體會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聯繫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指出每根手指的長處和短處:

(1)大拇指:短處:姿態不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只有一個關節;長處:最肯吃苦。

(2)食指:短處:姿態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複雜、機敏。

(3)中指:短處:養尊處優,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並不出力;長處:地位最優,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美。

(4)無名指和小指:短處: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長處:體態秀麗,秀麗可愛,在絲竹管絃、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

4、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四、品讀課文,體會寫法。

1、指生朗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思考: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體,同人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3、小組內分角色扮演五個手指:把全班分成六個小組,其中五個分別演五根手指,展開《五指爭功》的辯論,每組重點説自己的好處,批評他人的不足,另外一組當裁判組,最後説説其中藴含的道理。

4、你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寫果真“卻無愛憎在其中”嗎?

5、你願意做哪根手指呢?為什麼?

板書設計

大拇指:不美,最肯吃苦

食指: 不窈窕,工作複雜 根根團結有力量

中指: 養尊處優,工作略為扶襯

無名指和小指:秀麗可愛,能力薄弱

六年級語文教案下冊人教版4

設計意圖

本設計將“悟詞情,品畫意”作為研讀目標,教學中努力體現“課內外聯繫、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學思想。

1、將音樂引入語文課堂,藉助音樂,形象解讀《卜算子?詠梅》一詞。

2、將繪畫引入語文課堂,藉助畫面,再現梅之風姿,梅之品格。

3、通過對比閲讀,解讀梅花的兩種形象,詩人的兩種境界。

4、引導學生查找、蒐集、拓展閲讀毛澤東其他詩詞,通過組織澤東詩詞朗誦、演唱會,促使學生積累語言,積澱情感。

教學過程

一、背誦導入

我們已經讀過幾首詞了,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詞讀或背給大家聽。

二、自主閲讀

今天我們要學習毛澤東的一首詠梅詞。請同學們自己反覆地讀讀課文,想想詞中寫了梅花的什麼特點,讚揚了梅花怎樣的品格,把自己的感受在空白處寫一寫。

三、交流討論

結合具體詞句,充分交流見解;教師相機點撥,使學生對毛澤東詞中的梅花產生讚歎之情。

1、從“飛雪”“百丈冰”等詞可以讀出,梅花綻放於最寒冷的時節。俗話説“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更何況“已是懸崖百丈冰”,可以想象大雪紛飛,天地間了無生機,梅花卻不畏嚴寒,一花獨放。

2、從“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可以讀出梅是報春的使者,卻不爭春邀寵,居功自傲,表現了梅花謙遜的作風。

3、從“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可以讀出百花盛開之時,梅花卻無比欣慰地飄落叢中,表現了梅的豁達與無私。

四、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1、梅花以其樂觀自信、謙虛坦蕩的品格,贏得了毛澤東的讚頌,讓我們再來聽一首讚頌梅花的歌曲(播放《紅梅贊》)。

2、讓我們用自己的朗讀來讚頌梅花吧(學生放聲練習朗讀)。

3、邊讀邊想象畫面,有感情地讀。(引導學生根據課件呈現的音樂和畫面的變化,滿含激昂之情、讚歎之情地誦讀,教師相機引導示範。對學生富有個性的朗讀給予鼓勵,對學生動情的朗讀給以表揚。)

五、對比閲讀,感悟詩人的情感

1、閲讀陸游詠梅詞,簡介創作背景。

(乾道二年,陸游因“力説張浚用兵”,受到了賣國派的打擊,被罷免了隆興通判的職位。在山陰寂寞地度過了四年,便開始了西行萬里的遠遊。作品裏風雨交加的黃昏、孤獨綻放的梅花,正是陸游受打擊後心境的寫照。)

毛澤東在讀陸游的詠梅詞後,填詞一首,卻“反其意而用之”,表達了樂觀自信的胸懷。郭沫若在讀了毛澤東的詞後也和詞一首,寫道“曩見梅花愁,今見梅花笑”,鮮明地寫出了兩首詞中梅花的不同形象與兩位詩人的不同心境。

2、再讀毛澤東的詠梅詞,想象“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景象,試着畫一畫,並給自己的畫寫上一個題目(如,寒梅傲雪、春的使者、凌寒獨放、寒梅鬥雪、一枝獨秀)。

3、配樂欣賞畫家為毛澤東的詠梅詞所配的畫;有感情地背誦詠梅詞。

六、拓展閲讀

1、課外閲讀毛澤東的其他詩詞。

2、用一週時間進行準備,然後組織一次毛澤東詩詞朗誦、演唱會。

六年級語文教案下冊人教版5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⒈讓學生了解兩首詞的-要內容。

⒉能有感情地朗讀者兩首詞。

情感態度:

⒈體會到由於詞人所處的時代、經歷的遭遇、當時的心境等等不同,詞所表達出來的情感就有很大的不同。

⒉感悟兩位作者在詞中所賦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過程方法:

通過對比閲讀,體會毛澤東和陸游在詞中所表達的不同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瞭解詞的-要內容,並通過對比閲讀,體會毛澤東和陸游在詞中所表達的不同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感悟兩位作者在詞中所賦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課時安排一課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毛澤東寫的一首詞:《卜算子詠梅》。(板書)

介紹毛澤東創作詞的背景

1961年12月,毛澤東在廣州-持中共中央會議。當時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國際上的反華勢力也十分猖獗,我國面臨着嚴峻的考驗。

“卜算子”,是詞牌名;詠梅才是這首詞的題目。詠:這裏有讚美的意思。

〖揭示課題,很乾脆。解題也利落。“詠”,是古詩詞的一種題材,不都是讚美的意思。〗

二、讀一讀

1、初讀感知:

(1)讀着這首詞,你有什麼感覺?你感到是振奮激動,還是哀愁無奈?從詞中你聽到是哀歎還是笑聲?你從中看到的生機熱烈,還是衰敗冷清?(要求用這樣的句式回答:“讀着這首詞,我感覺到……我彷彿看到……我彷彿聽到……”)

(2)齊讀:要求讀正確、流利。

2、精讀感悟

(1)再讀詞文,理解下面的內容。

問題:①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説説1、2兩句詞的意思。

明確:嚴寒的冬天,漫天飛雪。但是,在毛澤東的眼裏,冬天即將過去,春天快要到了。

②“已是懸崖百丈冰”,是什麼意思?“花枝俏”,是什麼意思?學生交流後,板書:“花枝俏”。“俏”,是什麼意思?梅花開得怎麼樣?請你用恰當的詞語,形容梅花的“俏麗”。

③梅花,在寒冷的冬天開放。但是等到山花爛漫的春天來了,她卻怎麼樣了?想象“山花爛漫”的情景。梅花在“叢中笑”,又是怎樣的情景?梅花笑了,為什麼?

明確並板書:百丈冰——花枝俏——堅強、勇敢

不爭春——只報春——無私、高尚

山花開——叢中笑——豪邁、謙虛

3、賞析方法歸納

一首好的詩詞就是一曲曼妙的音樂,值得我們細細去品評,細細去欣賞,下面我給大家提供一個平台,讓大家七嘴八舌評詩詞,可以從個別的字上,也可以從某個句子上,也可以從整首詞上去賞析。

三、學習詞的內容

1、古人説:“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歌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廣闊的想象空

間,不信請看這一句:“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讀着這句話,你腦海裏彷彿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提示:冰天雪地、懸崖峭壁、百花凋零、寒風陣陣、大雪紛飛,梅花傲霜鬥雪,綻放枝頭……

2、“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梅花在冰雪之中向人們報告着春天的信息,

如她是怎麼向人們報告的呢?春天終於來了,這時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怎樣的畫面呢?

提示:百花盛開、異彩紛呈、滿山遍野、萬紫千紅

3、這時梅花的心情怎樣?這是一種怎樣的笑?

提示:她和百花在一起,這是自豪的笑,欣慰的笑,爽朗的笑

四、比一比,想一想

1、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陸游的《卜算子詠梅》。

介紹陸游的背景:

乾道二年,陸游因“力説張浚用兵”,受到了賣國派的打擊,被罷免了隆興通判的官職。在山陰寂寞地度過了四年,便開始了西行萬里的遠遊。作品裏那在黃昏孤獨綻放的梅花,默默地經受着風雨的打擊,正是陸游遭遇不幸後悽苦心境的寫照。既有孤芳自賞、顧影自憐的傷感,也表現了受到挫折而不屈節的品質。

2、請大家想一想,陸游詞中所寫的梅花是怎麼樣的?

明確:“獨自愁”“香如故”

3、引導比較。想一想,毛澤東在詞中所讚美的“梅花”與陸游詞中的“梅花”有什麼不一樣?

明確:在陸游的詞中,梅花在“獨自愁”“香如故”,而毛澤東詞中是“花技俏”。

4、同學們,毛澤東是在讀了陸游的詞,才寫“卜算子詠梅”這首詞的。毛澤東在自己詞的前面,有一句説明的話: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要求:學生説説“反其意”的意思。

〖讓學生進行比較性閲讀後,再討論“反其意”的意思,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歸納,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法。〗

5、大家來談談有什麼不同的感受。

(引導學生體會陸詞很悲傷、壓抑,而毛詞卻充滿樂觀、積極的態度。不必比較兩首詞的高下。)

五、小結:

毛澤東和陸游寫的詞,都是“詠梅”。但是由於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經歷不同,性格不同,對梅花的認識也不一樣。可知,不同時代,人們賦予了梅花的不同的品質,但不變的是人們梅花的喜愛和對真善美的追求,願梅花開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開放。讓我們在這段激昂歡快的樂曲聲中再次朗讀毛詞《卜算子·詠梅》

六、佈置作業:

背誦並默寫

七、板書設計:

百丈冰——花枝俏——堅強、勇敢

毛詞不爭春——只報春——無私、高尚樂觀、積極

山花開——叢中笑——豪邁、謙虛

陸詞“獨自愁”悲傷、壓抑

“香如故”

六年級語文教案下冊人教版6

教材分析

當我們開始這一次綜合性學習的時候,學生已經在小學學習了六年,並且即將離開小學,開始新的學習生活。六年來,學生從天真爛漫的幼兒成長為身心健壯的少年,這既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結果,也浸透着學校、老師的心血。這六年中,發生過多少令人激動、喜悦、憂愁和傷心的事;這六年,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開始起步而永遠難忘的歲月。在即將畢業的時候,開展一系列有意義的活動,把師生情、同學情以及對母校的感激之情表達出來,並且永久珍藏,成為美好的回憶,是師生共同的需求。這次綜合性學習就是充分運用多種語文形式,讓學生回憶美好的小學生活,互相激勵,繼續前進。

教學目標

1.蒐集整理自己小學階段優秀的或喜歡的作文,在習作中感受自己的成長。

2.在與爸爸媽媽的溝通中,感受自己的成長。

3.整理自己的習作,自編或合編作文集。

教學重點

蒐集整理自己小學階段優秀的或喜歡的作文,在習作中感受自己的成長,並能有條理地將作文整理然後編輯成冊。

教學難點

能有條理地將作文整理編輯成冊。

教學準備

學生剛入學時的照片、課件

預設過程

教學過程

一、在照片中搜尋自己成長的痕跡

(一)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牽着爸爸媽媽的手第一次走進學校大門時的情景嗎?還記得你們剛進一年級時那牙牙學語的樣子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張照片,你們瞧,他是我們班級的一位同學,猜猜他是誰?

課件展示一位變化比較大的同學的照片。

師:他是誰?為什麼?

(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學生展示自己剛入學時的照片

師:(揭示答案)是啊,當我們回家找到自己小時候的照片時,相信有些人不禁要感慨:啊,原來的我是這樣的啊!下面誰來給大家展示一下自己小時候的照片?

(生上台展示)

師:照片中的你和現在發生了哪些變化?(引導其他同學一起觀察交流)

(三)揭示本節課的活動主題

師:六年的時間過得真快,看着小時候的照片,我們猛然發現自己長高了、變漂亮了、變得越來越像個小大人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尋自己的成長足跡。

師板書:金色足跡。

二、在編輯作文集中感受自己成長的印痕

(一)師:同學們,六年的時間,我們變得和一年級的時候不太一樣了,而我們寫的一篇篇作文也無不承載着我們成長中的點滴回憶。

説説令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

(二)編輯自己的成長作文集。

師:我們的作文是一次次與眾不同的經歷,是一幕幕令人難以忘懷的場景,是一顆顆童年的心,讓我們把咱們的作文自編或合編成一本作文集吧,以後再來看看彷彿就能看到自己的心路歷程!

1.將自己蒐集的習作進行分類並列表整理。

師:相信課前一定蒐集了很多自己的優秀習作,跟同學們説説你們挑選的習作都是有關什麼內容的?

(生交流,師歸納並確定各分類。)

例如:心靈驛站——心理成長類的文章。

浪漫天空——想象類的文章

少年故事——生活類文章。

美麗時節——寫景類文章。

2.將蒐集的習作進行分類列表整理

師:要讓我們的作文集更有條理,我們就必須按各類

主題對文章分分類,下面請同學利用發下來的表格進行分類填寫。

表格內容:主題作文題目年級文體字數自我評價

2.討論如何才能讓作文集更有意思?

師:很多小組的同學已經將自己的作文進行了分類整理,那是不是就直接把所有的作文訂成一本就可以了?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讓作文集更有意思?

生討論:畫封面、寫序言、編目錄、配插圖

三、在“累累果實”中感受自己成長

師:聽着大家如此胸有成竹的介紹,相信我們的作文集一定能夠編得非常出色。在小學的六年生活中,作文記錄了大家的成長,很多的獎狀也見證了大家的成長。

(一)榮譽台

(請同學們上台展示自己的獲獎證書、獎狀)

(二)家長感言。

師:真可謂碩果累累啊,其實我們的爸爸媽媽也見證了我們的成長,誰願意來談談臨近畢業,爸爸媽媽對你説的話。

(生交流)

四、後續活動

(一)師:真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回顧成長中的點滴,回去之後,大家可以把自己的作品集整理得更有序更美觀,課後我們將展開作品集的展出活動。

當作品集展出後,請每位同學噹噹小評委,仔細閲讀每一本作品集,完成我們評價表,我們將選擇同學最喜歡的作文集中精彩的部分編入我們的班級紀念冊。

(二)課件展示評價表格:

《作品集》評價表

小評委:

評選目錄結果理由(30字左右)

最吸引你的封面設計

最有創意的主題編輯

最佳作文排版配圖

最喜歡的作文

板書設計

金色足跡

——作品集

心靈驛站

浪漫天空

少年故事

美麗時節

板書設計心靈驛站——心理成長類的文章。

浪漫天空——想象類的文章

少年故事——生活類文章。

美麗時節——寫景類文章。

作業設計

把自己的作品集整理得更有序更美觀,

六年級語文教案下冊人教版7

學習目標

1.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和理解生字所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關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瞭解作者實虛結合的表達方式,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

4.激發學生閲讀安徒生童話的興趣。

學習重難點

1.從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關注小女孩的命運。體會作者實虛結合的表達方式及表達的效果。

2.從最後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五次擦燃火柴的課件;樂曲《天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的大年夜是怎樣過的?(學生暢所欲言)在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筆下,有一個美麗的小女孩,卻有家難歸,在寒冷的街頭賣火柴。小女孩有着怎樣的命運,在這個大年夜發生怎樣的故事,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那個風雪交加的大年夜。

2.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簡單地説一説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先敍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還在街上賣火柴;接着,小女孩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象;最後講小女孩被凍死了。)

3.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把課文分成三段。

三、創設情境,喚起對小女孩深切的同情

1.下面我們就靜下心來,仔細地品讀課文,試着走進作者和小女孩的心靈世界。認真聽老師讀課文的第一部分,然後説一説小女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來讀讀這部分內容,小女孩目前的處境是怎樣的,在文中空白處寫一寫。

3.結合具體的語句彙報

(非常寒冷;非常飢餓-—光着頭赤着腳;只好赤着腳走路,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蜷着腿縮成一團,她覺得更冷了;人情冷漠,痛苦孤獨-—另一隻叫一個男孩撿起來拿着跑了;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分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

4.找生試着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請同學結合自己的感受來評價,並提建議。再自由讀這部分,感受小女孩的可憐。

5.指名配樂朗讀。(播放《天鵝》。)

6.如果你是小女孩,你現在最需要什麼?(温暖、食物、疼愛等)可是,她又冷又餓,有家又不敢回,除了舊圍裙裏的火柴,一無所有。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序號: 時間: 課型:

一、深入品讀,感受女孩的悲慘命運

1.自由輕聲讀小女孩擦燃火柴的部分,把你最受感動的地方畫下來,並寫一寫自己的感覺。

2.以彙報的方式,感受女孩的命運的悲慘。

(如,在擦燃火柴美好的幻象中,感受到女孩現實生活的殘酷:小女孩特別寒冷,渴望温暖,就幻想到了大火爐;特別飢餓,渴望食物,就幻想到了烤鵝;現實中孤獨,渴望親人的疼愛,就幻想到去世的奶奶。)

現實與幻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幻想的越美好,越是襯托出了現實的悲涼,讓人越發感覺到女孩命運的悲慘。

3.選擇讓你感動的段落,有感情地讀給小組同學聽。

二、圍繞中心,提出疑問

1.在別人幸福地歡度新年的時候,女孩卻悄無聲息地凍死在街頭。讓我們讀讀課文的最後兩部分,提出問題。

2.出示: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學生可能質疑:多麼美麗的東西指什麼東西?為什麼會看到?怎樣看到的?

兩個“幸福”是什麼含義,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嗎?

六年級語文教案下冊人教版8

卜算子·詠梅

一、教學目標

1、結合蒐集查閲的資料和對兩首詠梅詞的比照分析,理解作品內容及思想感情,豐富語文積累。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從梅花的高貴品質中受到人生觀、價值觀的感染薰陶。能夠創造性地處理使用搜集的材料,並能主動地與同學進行合作學習。

二、教材分析:

梅花是我國曆代詩人所愛吟誦的物象,她具有色、香、姿、韻的外形美和內質美,一向被視為堅貞高潔和頑強不屈的象徵。特別是一些品格正直的詩詞作家,往往借梅花以抒發內心未申之志,喻節操之高潔,表達不與濁世同流合污之骨氣。但古代詩人的詠梅詩,往往在傲骨厭俗中,也難免帶有孤芳自賞甚至是顧影自憐的氣質,感情天地和精神境界畢竟不夠廣闊。毛澤東同志作為偉大領袖,他高瞻遠矚,洞察世界風雲變幻,託物言志於日理萬機之中。他也喜歡以梅喻不畏嚴寒,傲霜鬥雪的精神。全詞以昂揚飽滿的情緒,樂觀向上的精神,豪放粗獷的風格,描繪了“梅”獨特的性格,超凡脱俗的氣質,充分表現出樂觀主義精神和必勝信念。作品語言通俗,耐人尋味,畫面感強。

三、學情分析:

讚頌梅花的詩,學生已學過多首,而讚美梅花的詞,尚未學過。六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閲讀、理解水平和文學積累,文章的內容和作者的特殊身份,對學生構成了一定的吸引。教學這首詞時,在熟讀的基礎上,理解詞的`內容,體會作者不畏艱險、大無畏的革命氣概和樂觀主義精神。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本文與陸游的《卜算子·詠梅》為同題作品。毛主席在創作本詞時就曾提到“反其意而用之”,所以兩詞在風格上對比鮮明,這為教學活動的設計提供了契機。另外《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提出:培養學生“具有獨立閲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閲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出於以上的考慮,我認為:將兩詞對照起來,引導學生自讀研討,將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六年級語文教案下冊人教版9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為什麼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3.認識到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是現代人必備的素質,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貴品質。

課前準備:

教師查閲、收集關於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的故事、文章。

教學過程:

一、回顧前文,導入新課

在前幾課文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一位位不怕困難、苦戰攻關、善於發現、極具科學的科學家。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極有個性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步理解“最好”

1.默讀課文,想一想:

①課文講了一件怎樣的事?

②作者為什麼説懷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師”?劃出課文的中心句。(懷特森先生讓我還有我的同學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不迷信書本、也不要不迷信權威。)

三、讀議結合,深刻理解“最好”

1.作者用哪些事實説明懷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師?

2.老師在讀這課文時,也不禁被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所折服,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

3.懷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讀、劃、議)

四、迴歸整體,加深對科學的認識

1.古今中外,善於發現問題並研究問題的人往往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你知道哪些事例?(二年級學的《畫家和小牧童》中敢於給戴嵩指出錯誤的小牧童;四年級學的《兩個鐵球同時着地》中敢於挑戰權威的伽利略等。)

2.結合本單元前三課文,談一談你對科學又有了哪些認識?

五、拓展閲讀,遷移延伸

1.閲讀《嗅蘋果》,讀後交流自己的體會。

嗅蘋果

學生們向蘇格拉底請教:怎樣才能堅持真理?

笑容可掬的蘇格拉底讓大家坐下來,隨後取出一個蘋果。他用手指捏着,慢慢地從每個同學的座位旁邊走過,一邊走一邊説:“請同學們集中精力,注意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

然後,他回到講台上,把蘋果舉起來左右晃了晃,問:“哪位同學聞到了蘋果的氣味兒?”

有一位同學舉手回答:“我聞到了,是香味!”

蘇格拉底再次走下講台,舉着蘋果,慢慢地從每一個學生的座位旁邊走過,邊走邊叮囑:“請同學務必集中精力,仔細嗅一嗅空氣中的氣味。”

稍停,蘇格拉底第三次從講台走到學生們中間,讓每一個學生再嗅一嗅蘋果的氣味。

經過三次“嗅一嗅”之後,除一個學生外,其他學生都舉起了手,都説聞到了蘋果的香味。

那位沒舉手的學生環顧周圍看了看,覺得一定是自己錯了,於是也隨波逐流地趕緊舉起了手。

蘇格拉底臉上的笑容不見了。他舉起蘋果緩緩地説:“非常遺憾,這是一枚假蘋果,什麼味兒也沒有。”

六年級語文教案下冊人教版10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理解先烈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為此做出的貢獻,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從郝副營長在激戰前的神情和談話,理解先烈的廣闊胸懷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2、從郝副營長在戰鬥中捨身為後續部隊引路的壯舉,理解先烈的無私奉獻精神。

三、教具: 生字新詞卡片、電視

四、教學過程:

(一)、導語:

《燈光》這篇課文給我們描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它是誰寫的呢?(王願堅)王願堅是當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參加八路軍。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當過隨軍記者,解放後創作了不少革命歷史題材小説。《閃閃的紅星》這部電影的編劇就有他一個。

(二)、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讀後評議,糾正錯誤,認識生字詞)

(三)、理清課文敍述順序,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哪些地方是寫現在,哪些地方是寫往事的?

(全文一頭一尾是寫現在,中間大部分是寫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後自然段寫的是現在,其餘寫的都是往事。)

2、學生自讀往事這部分內容,説説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學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後同座互相説一説。再請幾個學生裝在全班説説,然後組織學生評議。

(四)、精讀往事部分內容

1、學生默讀這部分內容,找出描寫"燈光"的句子,用筆勾畫下來。

2、學生彙報自己勾畫的句子。

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着天安門廣場周圍的宏偉建築,使人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書上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盞吊着的電燈,一個孩子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他注視着那幅圖,默默地沉思着。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點燃了煙,又望了一眼圖畫,深情地説:"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和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他把頭靠胸牆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對未來的憧憬裏。

這位年輕的戰友不顧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友來。

3、學生就這些重點句子自讀質疑,互相討論。

(1)、學生質疑:為什麼看到這上千萬盞燈,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萬盞燈”——這麼多得燈,大放光明,廣場周圍還有許多“宏偉的建築”,説明祖國的建設突飛猛進,所以心頭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學生質疑:郝副營長:“完全陷入對未來的憧憬裏”,他在憧憬什麼呢?

(郝副營長的話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願,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國的下一代,希望能夠給他們創造一個優越的學習條件。郝副營長所説的"多好啊!"是指孩子們在這光亮的燈下學習、生活是多麼幸福啊!憧憬的內容可能是:等革命勝利後,勞動人民將為建設祖國、為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為地主資本家賣命,他們的子女將有可能在舒適的環境中讀書學習,不再像父輩那樣被剝奪上學的權利——)

4、重點討論:“這位年輕的戰友不惜自己的性命,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他自己卻沒來得及見一見電燈。”對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

(讓學生聯繫課文內容,聯繫自己的思想、生活實際充分發言,通過討論,體會到這句話含義深刻,表現了革命先烈不惜犧牲自己性命為後代謀幸福的無私奉獻精神。體會到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正是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無數先烈正是為了後代的幸福而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我們生活在這幸福之中,不能忘記犧牲自己性命的先烈們。)

(五)、有感情地朗讀回憶往事的這一部分內容

(六)、板書設計:

5、燈光

廣場 燈光 一聲讚歎 (多好啊) 幸福生活

陣地 火光 憧憬未來 (多好啊) 生命換取

六年級語文教案下冊人教版11

一、教材説明

本課是一首新體詩,抒發了追尋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詩的一、二兩節寫對於延安精神的追尋,三、四兩節寫實現現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兩節寫追尋延安精神的重要意義。用形象説話,用一系列事物構成鮮明的意境,是本課主要表達特點。瞭解詩中所説的具體事物的意義和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律是教學重點。

選編這首詩,一是引導學生接受延安精神的陶冶,二是感性認識新體詩,接受語言美的薰陶。

二、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瞭解全詩內容,懂得發揚延安精神的重要。

三、教學建議

1、課前學生蒐集閲讀有關延安的資料,對抗戰時期的延安有更多的瞭解。教師準備課文掛圖,或把課文掛圖,課文重點語句製成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

2、先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律,再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作者到延安追尋什麼?為什麼追尋?把詩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找出來,在讀中想象,體會它的意義,然後把自己的見解和同學交流。

3、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可讓學生自由朗讀這首詩,邊讀邊思考:為什麼這首詩聽起來這麼悦耳,讀起來琅琅上口?要讓學生明確到這首詩隔句押韻,並用“· ”把韻腳“ang”標出來。朗讀時,把韻腳適當加以突出。第一節:光、陽,第二節:香、場,第三節:琅、炕,第四節:響、樑,第五節:煌、翔,第六節:想、陽。還要讓學生明確到這首詩多用排比句,朗讀起來節奏感很強。朗讀時,要讀出排比句的氣勢。

4、詩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教學。

(1)第二節的四個“追尋”。

可用投影片或錄像幫助學生了解“延河、棗園、南泥灣、楊家嶺”,瞭解延安精神。放映錄像或投影片時要加以簡要的解説。“延河”,清晨、傍晚,人們常在延河邊上漫步,討論革命道理;“棗園”,曾是黨中央的所在地;“南泥灣”,當年359旅曾在這裏懇荒種糧開展大生產運動;“楊家嶺”,那裏有中央禮堂和黨中央辦公樓,許多重要會議在這裏召開。追尋“延河”、“棗園”、“南泥灣”、“楊家嶺”,就是追尋延安精神,追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力求上進、永不滿足的精神,執着地追求理想併為之獻身的精神。

(2)我們永遠告別了破舊茅屋,卻忘不了延安窯洞温熱的土坑。

“告別破舊茅屋”就是告別落後,忘不了“温熱的土坑”,就是忘不了密切的黨羣關係,幹羣關係,軍民關係。

六年級語文教案下冊人教版12

學習目標:

1.讀準每個字的讀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根據課後註釋聯繫上下文,瞭解故事內容。

3.能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學習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談話:文言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它言簡意賅,記錄了我國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不少文言文還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兩篇融知識性、趣味性與哲理性於一體的文言文。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成語導入:專心致志這個成語你熟悉嗎?誰能講講它的意思。專心致志這個成語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學弈》。(板書:學弈)

介紹孟子資料: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國(現山東鄒縣)人。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後的儒學大師,被尊稱為亞聖,後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來是善的,都具有仁、義、禮、智等天賦道德意識。提出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論點。《孟子》是孟子與他的弟子合著的,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説、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等。

3.釋題:弈指什麼?學弈又是什麼意思呢?(弈,本來專指下圍棋,學弈就是學下圍棋。現在的對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於下圍棋。)

4.引導學生就課題質疑,及時歸納整理並板書:

⑴誰學下棋?

⑵怎麼學下棋?

⑶學得結果怎麼樣?

⑷《學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5.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誰能給大家講一講《學弈》這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讀通句子

1.教師範讀課文,努力做到讀得有聲有色,流暢自如(最好能背誦)。從而感染學生,激發其誦讀興趣。

2.讀後學生評價,及時歸納出朗讀文言文的要點:一是讀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頓要得當。老師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頓符號,以對學生朗讀有所幫助。

3.學生模仿教師自由練讀,讀通讀順為止。(教師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反覆朗讀)

4.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正誤。

5.教師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如指名讀、賽讀、齊讀等,直到讀熟為止。

三、精讀課文,理解文意。

1.學生對照文後註釋,自己嘗試弄懂每句話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內容,遇有困難教師及時幫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釋惑,合作學習,討論每句話的意思,也可向教師請教。教師及時就文中比較難理解的詞句進行指導:如之在不同句子裏的意思不同;與是通假字,同歟。

六年級語文教案下冊人教版13

學習目標:

1.學習並積累"酷熱、鋪天蓋地、美不勝收"等詞語和生動的句子。

2.瞭解"和田的維吾爾"的特點,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維吾爾鄉村風情及他們雖苦猶樂的精神風貌。

教學重難點:

通過獨立閲讀和交流探討,感受和田的地域風情和維吾爾人的以苦為樂的民族風情。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營造氛圍。

1.導入:這幾天,我們都在通過課文了解中國各地的民俗世情,讓我們領略到廣博的地域文化。老北京熱鬧的春節,古樸的藏戲,別具一格的民居,都令我們耳目一新。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和田走一圈,去真正感受新疆的風土人情吧!

2.媒體展示關於新疆和田及維吾爾族的課件內容,看後説説維吾爾族人民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剛才我們通過媒體,對維吾爾風情有了一個直觀的印象。下面讓我們走進課文,通過文字更多地瞭解和田的維吾爾鄉村、維吾爾人。

二、整體感知,合作交流。

1.自由讀文,做到正確、流利,讀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同桌聽。

3.速讀課文,分別用一個小標題概括2-3.4.5-6小節的內容。

2-3小節:熱愛土地;4小節:愛花的民族、愛美的天性;5-6小節:能歌善舞。

4.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土、花、歌"具體介紹了新疆和田維吾爾人的哪些風俗習慣,這些習慣表現了維吾爾人的哪些特點?可以從文章的字裏行間理解、體會。(學生自讀課文,圈劃詞句,四人小組討論。)

5.學生交流,教師歸納:

土:表現了維吾爾人熱愛沙漠、崇拜土地、眷戀泥土、質樸的特點;

花:表現了維吾爾人愛花、愛美、有花一樣的容貌、花一樣的名字,自信的特點;

歌:表現了維吾爾人豁達、樂觀、特別愛好唱歌、跳舞的特點。

三、重點探究,品味賞析。

1.出示課文的結尾:"生活在豁達樂觀、載歌載舞之中的和田維吾爾人,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

2.再讀課文,請你結合課文中的具體描寫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生交流、師歸納。課文中具體的描寫有:

①第1小節:當沙塵暴鋪天蓋地襲來時,一個漢子迎風引吭,熱烈激昂的歌唱,表現和田維吾爾人的豪情和樂觀。

②第2.3小節寫到了"和田維吾爾人崇拜土地的程度令人驚歎。"烤肉、饢、"庫乃其"的烤制都離不開沙土。他們還把衣服直接攤鋪在沙漠上晾曬,吸收大地的精華,給寂靜而單調的沙漠平添了幾分韻味。

③第4小節"和田地處大漠邊緣,那惡劣的環境並沒有扼殺維吾爾人愛美的天性。他們天生愛花。花兒不僅盛開在南疆的沙土裏,還盛開在維吾爾的門框邊、房樑上、牆壁的掛毯上。"

④第5小節中"沒有歌舞,維吾爾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成了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等等。

3.師小結:生活在沙漠中的和田維吾爾人,物質條件雖然很差,但是他們有豁達、樂觀、善良、友好的品性;能歌善舞的特點使他們熱愛生活,善於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享受美。所以無論生活有多苦,他們仍感覺是甜的。

四、感情練讀,積累摘抄。

1.選擇自己印象深刻的段落,有感情的練習朗讀。

2.把自己喜歡的語句摘抄下來。

附:和田簡介

和田古稱"于闐",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最南端,曾是古絲綢之路的重鎮。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在烏壘(今輪台縣)設置西域都護府,和田正式納入我國版圖,其間,佛教傳入,和田成為西域最早的佛教中心,直到公元11世紀,以鐵騎、利劍東進,將和田納入其統治之下。清初,"于闐"改名為"和闐",1959年,"和闐"又改為現名。

和田的古代文明十分輝煌,尼雅遺址、阿克斯皮力古城、買力克阿瓦提古城、喀拉墩古城、安迪爾古城、約特幹遺址、熱瓦克佛塔、庫克瑪日木石窟等世界知名的古遺址及眾多出土文物,如古木版畫、絲綢地毯殘片、金飾佛像、乾屍、最古老的錢幣、各種服飾用具等像一部部光彩照人的史詩,令無數中外遊客歎為觀止。此外,和田神奇多樣的地貌──巍峨的雪山、瑰麗的冰川、幽深的巖洞、神祕的荒漠叢林、遼闊的草原、美麗的綠洲、多姿的湖沼……也吸引着眾多的探險勇士。

和田盛產瓜果和玉石,其中的羊脂玉和墨玉更是久負盛名,遊客除了可以在大大小小的玉石店挑選到稱心如意的美玉外,還可以到赫赫有名的玉石巴扎裏逛一逛,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的奇珍異寶全都匯聚於此,頗值得一遊。

六年級語文教案下冊人教版14

單元複習課要怎麼講?需要準備什麼內容?下面是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單元複習課教案設計,為大家提供參考。

複習內容:

第一單元及單元測試

複習目標:

1、複習鞏固第一單元的生字詞,靈活運用詞語。

2、重點了解背誦情況,要求能背誦的部分段落,並能背誦。

3、引導學生學習抓住重點句段,聯繫生活實際,領悟文章藴含的道理。

4、複習背誦“日積月累”安排的格言,讓學生積累人生格言警句,以鞭策激勵自己。

5、第一單元測試題。

複習重難點:

1、掌握第一單元的生字詞,靈活運用詞語。

2、按要求背誦課文,積累詞句。

3、第一單元測試題

  第一課時

複習過程:

一、讀課文

學生共同閲讀課文。師生共同強化個別難點字的認讀與組詞。

二、複習課文中的生字詞語

1、讀詞語。

2、聽寫詞語。

3、同桌互批,提出易錯字,師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齊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五、背誦課文。

1、採用齊讀、自讀、開火車讀、小組檢查背誦等多種方式複習第一單元要求背誦的課文。

2、指名背誦課文。

3、默寫第一課。

4、同桌互批,各自改正。

六、填空

1、《學奕》選自______,課文記敍了兩個人跟弈秋學下圍棋,一個__________,一個________,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兩小兒辯日》選自__,故事體現了兩小兒_ 和孔子___

3、《匆匆》

(1)洗手的時候,日子從_____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___裏過去;默默時,便從_____前過去。

在_____的日子裏,在千門萬户的世界裏我能做些什麼呢?只有_____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裏,除_____外,又剩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_____,被_______,如_____,被_____;我留着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着_____________?

這兩段話選自課文_____,作者_____,我知道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兩個),整篇文章文字清秀雋永,情景交融,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_____,文中首尾呼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照樣子寫句子。例: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_______,有_______的時候;________,有________的時候;_________,有_______的時候。

(3)讀下面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寫下來。

a.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從這個句子,能體會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裏,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_______________,把時間的流比作________,請你聯繫生活實際,説説自己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日歌》作者___明日復明日,_______。我生待明日,__________。世人苦被明日累,________。朝看水東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君聽我明日歌。

4、《桃花心木》

(1)奇怪的是,他來得並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這句話選自______,作者_____,這句話寫了種樹人的奇怪做法,有兩點奇怪: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於樹來説,“不確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對於人來説,“不確定”指的是___________。樹要學會在“不確定”中__________;而人則要在“不確定”中___________這是一種________________的寫法。

(3)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桃花心木為什麼不會枯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頂碗少年》在以後的歲月裏,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説説你從省略號中讀出了什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手指的全體,同人羣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這句話選自______作者________我們還學過他寫的文章_______,這篇文章全文采用了_____的表達方法,語言________説説你對這句話的理解______

7、本組課文在表達作者的感悟方面各有特點:《桃花心木》《手指》____________________《匆匆》《頂碗少年》______ ___

六年級語文教案下冊人教版15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藝術境界。

2.學習襯托的手法。

3.背誦並默寫這兩首詞。

教學重點:教學目的1、3

 教學難點:教學目的1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法:誦讀、點播、賞析。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趣

1.:梅花一直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歌詠的對象,請大家試着背一背關於梅花的詩或詞。(如《梅花》、《墨梅》、《早梅》、《紅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讚美梅花的詞——毛澤東在1961年12月寫的《卜算子·詠梅》。

2.大家還記得我們以前學過的兩首詞嗎?誰能背給大家聽?

3.(學生背誦《漁歌子》、《憶江南》這兩首詞。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詞比較長,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叫上闕,後一部分叫下闕。

二、反覆吟誦,理解詞意

1.自由讀毛澤東寫的這首詞《卜算子·詠梅》,

(1)自讀課文,練習讀正確、讀流利。(2)誰願意讀一讀這首詞?

2.再來讀這首詞,邊讀邊把詞中難理解的詞語或句子畫下來,試着自己解決,解決不了的提出來討論。

(1)想想詞中寫了梅花的什麼特點,讚揚了梅花怎樣的品格,把自己的感受在空白處寫一寫。

(2)我們交流一下,大家自己解決了哪些問題。

(可以交流詞語的意思,如:詠梅、猶有、俏、爛漫。也可以交流句意。)

(3)同學們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

(4)與同桌相互交流。

3 。交流討論。

結合具體詞句,充分交流見解一一梅的特點及梅的品格;教師相機點撥,生對毛澤東詞中所寫的梅花產生讚歎之情。

(1)“風雨送春歸,風雪迎春到。”

“歸”是返回的意思。這句詩是説風雨把春天送回來了,漫天的飛雪迎接着春天的到來。

(2)“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梅花綻放於寒冷時節的荒郊野外。俗話説“冰凍三尺,非一日寒”,更何況“已是懸崖百丈冰”。可以想象羣花凋謝,大雪紛飛,天地間了無生機之時,梅花卻不畏嚴寒、一枝獨放的動人畫面。這句詩讚美了梅花不畏嚴寒、凌寒盛開的品格。

指導朗讀,想象畫面。

是呀,梅花傲霜鬥雪、堅韌不拔的品格令人讚頌。你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邊聽邊想象,這是一幅什麼樣的畫面?

(學生描述自己想象的畫面。)欣賞畫面:

通過大家的描述,在老師的腦海中彷彿真的浮現出一幅寒梅傲雪圖。不少畫家也為這首詞配了畫,讓我們一同來欣賞幾幅。

(3)“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①“不爭春”,不和誰爭呢?

②梅花是那樣美麗,但卻不和春天盛開的百花爭豔,不炫耀自己的美麗。這是一種什麼品質呀?

(可讓學生補充:“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也寫出了梅花這種樂觀謙虛、不居功自傲的品格。)

③體會梅花的品格,練習朗讀。

要讀出梅花是報春的使者,卻無意爭春邀寵、居功自傲,表現了梅花樂觀謙遜的作風。

(4)“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等到百花盛開之時候,梅花無比欣慰地飄落叢中,表現了梅花的坦蕩與無私與眾不同。)

小結: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品格呀!凌寒獨放,在寒冷的季節裏向人們通報着春的信息;當春天到來,百花盛開,梅花已經凋謝,卻默默地在百花叢中微笑。讓我們帶着讚美之情,再來讀讀這兩句。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1)梅花以其樂觀自信、謙虛坦蕩的品格,贏得了毛澤東的讚頌,老師也忍不住要讚頌梅花。(範讀)

(2)讓我們都用自己的朗讀來讚頌梅花吧。(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3)播放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根據課件中所呈現的音樂旋律與畫面風雪交加、春回大地等變化,從而滿含激昂、讚歎之情讀出梅花的風姿,梅花的品質。注意讀出詞的節奏與韻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4.用自己的話説説詞的大意。(風風雨雨剛把春天送回來,漫天風雪又迎春天來到。看懸崖已結下百丈冰柱,凌寒梅花卻嬌豔地盛開着。雖然美麗卻不同百花爭春,只把那春的消息向人間預報。等鮮花盛開的時候,梅花在花叢中搖曳含笑。)

三、同桌合作,練習背誦

1.同學們,你們能不能把這首詞背下來?大家先試着自己背一背,然後和旁邊的同學互相檢查背誦的情況。

四.佈置作業,複習鞏固

2.背誦並抄寫這首詞。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