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問答

高中語文修改病句怎麼做,有什麼方法?

本文已影響 2.28W人 

一、考綱要求——辨析與修改

高中語文修改病句怎麼做,有什麼方法?

考綱對“病句修改”這部分要求“辨析並修改病句”,並且明確規定了病句的6種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餘、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考綱這一要求實際上包含了兩個內容:

一是辨析病句,一是修改病句。

辨析病句,是對病句的識別和分析,是修改病句的前提。只有辨析清楚,纔有可能對症下藥,對病句進行正確的修改。對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

修改病句,是辨析病句的最終目的。在高考中,對修改病句的考查更多的是採用主觀性試題,要求考生自己動筆修改。

應該指出的是:在實際考查中,辨析和修改病句,常常與詞語及標點的使用以及消極修辭知識結合在一起考查。

二、考點解析

1.語序不當

所謂語序不當,是指詞語或句子的先後順序錯亂,從而造成文理不通的毛病。

語序不當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①句子成分次序不當

②詞序不當

③分句次序不當

④主客體顛倒

請看以下例句

例1 這是三本我買的精美的很有教育意義的中文小說。

解析:本句定語的順序不當。正確語序應該是:這是我買的三本很有教育意義的、精美的中文小說。“我買的”,表領屬性詞語;“三本”,數量短語;“很有教育意義的”,動詞短語;“精美的”形容詞短語;“中文”,表性質的名詞。

例2 他把紅燒肉沒有做好。

解析:本句狀語的順序不當。正確的語序是:他沒有把紅燒肉做好。“把”字結構做狀語時,要放在否定詞後面。

例3.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永遠在那兒發展、運動、變化,語言也是這樣。

解析:詞序不當。“發展”“運動”“變化”,三個詞語之間,首先應該是“運動”,由運動引起“變化”,有變化才能“發展”。因此,正確的語序應該是“……永遠在那兒運動、變化、發展……”

例4.我本想這次能在家鄉同你見面,回家後才知道由於你正忙着搞科研,不回來了。

解析:關聯詞語位置不當。在複句中,前後兩個分句主語一致時,關聯詞應放在主語後面。這句話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才知道你由於正忙着……”這是1992年高考第4題的A項,是作爲正確選項出來的。但由於試題編制者的疏忽,也造成了語病。

例5 爲支援災區人民,村裏的人寧願獻出大米,也要自己吃玉米麪。

解析:複句分句顛倒。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寧願自己吃玉米麪,也要獻出大米。”

例6 他從小在這長大,這裏的山山水水,對他太熟悉了。

解析:主客體顛倒。應該把“對”提到“這裏”前面。

2.搭配不當

所謂搭配不當,是指幾個詞在用作句中相關成分時,意義上不能互相搭配。

搭配不當有以下幾種常見的情形:

①主語和謂語搭配不當。

②動詞和賓語搭配不當。

③附加成分與中心語搭配不當

④主語和賓語意義上搭配不當

請看下面例句:

例1.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陵墓葬於谷內西北坡上。

解析:主謂搭配不當。“陵墓”不能“葬”,應改爲“建”。

例2.他馬上召集常委會進行研究,統一安排了現場會的內容、時間和出席人員,以及會議中應注意的問題。

解析:動賓搭配不當。“安排”會議內容、時間等還可以,“安排”“問題”就不妥當了。這是1995年高考第7題的A項。

例3.他打量着闖王帶着謙遜微笑的英明面孔。

解析:定語中心詞搭配不當。“英明”不能修飾“面孔”。

例4.在他旁邊,橫眉立目地站着兩個持槍衛兵。

解析:狀語中心詞搭配不當。“橫眉立目”不能修飾“站”。

例5. 在這次考試中能否取得好成績,關鍵在於刻苦用功。

解析:一面兩面搭配不當。前面“能否”着眼於兩個方面,後面卻只從“刻苦用功”一方面說,顯然就不合適了。

例6.暢銷全國的金龍牌補腦液不愧爲中成藥驗方。

解析:主語賓語搭配不當。“補腦液”不能是“驗方”。

3.成分殘缺或贅餘。

所謂成分殘缺或贅餘,指句子的主、謂、賓等主要成分或應該有的修飾成分、關聯詞語等遺漏或者出現重複多餘,使語意表述不清楚或者羅嗦。

常見的成分殘缺或贅餘主要有如下幾種情況:

①殘缺:缺主、謂、賓語;缺必要的修飾成分,附加成分。

②贅餘:主、謂、賓語多餘;修飾成分,附加成分多餘。

③請看下面例句:

例1.經過志主任再三解釋,才使他的怒氣逐漸平息,最後臉上勉強露出一絲笑容。

解析:主語殘缺。這是1992年全國高考題第4題的D項,因爲多用了一個介詞“經過”,使得原句主語變成了狀語,造成主語殘缺。

例2.爲了全面推廣利用菜籽餅或棉籽餅餵豬,加速發展養豬事業,這個縣舉辦了三期飼養員技術培訓班。

解析:賓語殘缺,這是1997年高考第6題的A項。句中“推廣”的賓語應該是“經驗”,而不應是“餵豬”;在“餵豬”後面加上“的經驗”句子就通了。

例3.最近又發動了全面的質量大檢查運動,要在這個運動中建立與加強技術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解析:謂語殘缺。“建立與加強”的賓語是“制度”,而不可能是“工作”。這樣,只有在“建立”前加上“完成”一詞,句子才通順。

例4.今天,市裏不少領導來我校蒞臨指導。

解析:謂語重複。“蒞臨”就是“來”。

例5.經過廣泛的討論,反覆的修改,新的獎酬金制度終於付諸於實施了。

解析:介詞多餘。“諸”在這裏本來就有“之於”的意思,再加上介詞“於”,就重複了。

4.結構混亂

所謂結構混亂,指將兩個意思或兩種句式纏繞在一起說,造成語句不通順。

常見的結構混亂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兩種:

①句式雜糅

②前後脫節

請看以下例句:

例1.感冒退熱沖劑的主要成分是大青葉、板蘭根、草河車配製成的。

解析:句式雜糅。實際上這句話是由兩句話拼接成的,可改爲“感冒退熱沖劑的主要成分是大青葉、板蘭根、草河車。”也可改爲“感冒退熱沖劑是大青葉、板蘭根、草河車配製成的。”

例2.他們本着保證質量、降低成本爲原則,使用了新的工藝和新的技術。

解析:前後脫節。前面如改成“本着……的原則”或改爲“以……爲原則”,前後兩個分句語脈就流暢了。

5.表意不明

所謂表意不明,指的是因爲詞義不準,詞性誤用,指代不清,語有歧義等影響了表意的明確。

表意不明常見有如下幾種情形:

①代詞指代不明

②數目不確切

③範圍不確定

④歧義

請看以下例句:

例1.棺材後面跟着三個婦女——死者的母親和她的兩個女兒。

解析:指代不明。句中“她”究竟指誰?“死者”還是“母親”?如果指代“死者”,“她的”就應該去掉纔好。

例2.參加這次活動的有我校師生將近四百多人。

解析:數目不確切。“將近”與“四百多人”矛盾。宜根據實際情況,刪去“將近”或“多”。

例3.從六十歲到九十九歲的老太太被特許坐着車子參加遊行。

解析:範圍不確定。從字面上看,好像59歲以下和100歲以上的都沒有坐車參加遊行的權力。應改爲“六十歲以上的”。

例4.大家對護林員揭發林業局帶頭偷運木料的問題,普遍感到非常氣憤。

解析:歧義。大家“氣憤”的是什麼?是護林員揭發問題這件事還是護林員揭發出來的問題?如果在“揭發”後面加上一個“的”字,歧義就消除了。

6.不合邏輯

所謂不合邏輯,指的是由於概念使用、分類、判斷失誤造成的語病。

常見的不合邏輯的語病有如下幾種:

①不符合客觀事實

②前後矛盾

③分類列舉不當

④否定失當

請看下面例句:

例1.地主資產階級竭力宣揚“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修正主義觀點。

解析:不符合客觀事實。“勞心者治人”的觀點是封建主義的,地主資產階級也不可能去宣揚修正主義的觀點。

例2.電影快開演了,觀衆們爭先恐後地魚貫入場。

解析:前後矛盾。“魚貫”是一個接一個地,應該是很有次序的,與前面的“爭先恐後”矛盾了。“爭先恐後”就應該“蜂擁”而上。

例3.今天下午,我們班的任務是掃地、拔草、墊道和搞校園衛生。

解析:分類列舉不當。掃地、拔草、墊道都是“搞校園衛生”的具體內容,不能用表並列關係的“和”來連接。

例4.科學發展到今天,誰也不會否認地球不是繞着太陽運行的。

解析:否定失當。整句話用了三重否定,造成語意的混亂。只有將後一個“不”刪去,句子才通順。

三、方法指導——對症下藥

1.整體把握抓硬傷

病句辨析與修改,所給的句子往往內容較多,句式較長,成分複雜,有相當的迷惑性。遇到這類句子,同學們常常只看局部,不看整體,造成判斷錯誤。

例如:

我回頭一瞄,櫃檯前佇立着一位膚色黧黑的中年農村婦女。

如果分開看,這句話前半句與後半句都沒有什麼毛病,但把它們放在一起,從整體考慮,問題就出來了。“佇立”是長時間地站,而“我”只是“回頭一瞄”,只是一瞬間的事,怎麼會知道那位婦女站立時間的長短呢?顯然,把“佇立”改爲“站”就不會有這樣的毛病了。

再如:

尊敬老師的學生,會得到人們的好評。

這句話的前半句“尊敬老師的學生”是有歧義的,既可以理解爲動賓結構“尊敬……學生”,也可以理解爲偏正結構“……的學生”,不少同學看到這一點,就認爲這個句子表意不明,是病句;但是,如果再看後半句,就會發現,有了後半句,前面的歧義消除了。因此,在解題時,不要抓住一點毛病不鬆手,要整體把握,要抓硬傷。

2.深入思考摸規律

漢語表達,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平時的複習切不可陷入題海之中不能自拔,而應該善於從練習中總結一些規律性的東西。

例如:

“伯樂相馬”已爲人熟知,其實馬可以投伯樂,伯樂也可以識馬,兩方面的積極性都可以發揮出來。

“也”這個副詞,雖然常用在並列複句中表並列關係,但是往往有強調的作用。“伯樂識馬”是大家熟知的,而“馬投伯樂”纔是這句話要重點表達的內容。因些,如果瞭解了這一規律,見到類似的句子就容易辨認了。

3.歸納總結明方法

辨析病句的方法有很多,現歸納如下幾點:

①長句緊縮抓主幹

有些句子由於較長,修飾成分多,語病不容易看出來。因此這類句子在辨析時宜用緊縮法,把主幹突出出來,這樣有些語病往往就一目瞭然了。

例如:

《鐵道游擊隊》描寫抗日戰爭期間,黨領導的鐵道游擊隊堅持敵後鬥爭,破壞敵人交通線,沉重打擊了敵人,終於取得勝利”

如果把這個句子緊縮一下,就變成了《鐵道游擊隊》描寫……“描寫”什麼?顯然不應該是“勝利”,由此可以發現這個句子缺少賓語。

②修飾語多理枝葉

如果緊縮後,句子主幹並不缺成分,就應該注意修飾語和中心詞是否搭配。如果是一個謂語帶幾個賓語,或幾個謂語帶一個或幾個賓語的,也應注意是否能夠一一搭配。

例如:

如操着一口流利的上海口音和生動的表情,把每一個細節都描述得繪聲繪色。

句中“操着……口音”沒什麼問題,但“操着”“表情”就不合適了。“描述得繪聲繪色”語義重複,因爲“描述”就是“繪”,應改爲“講得繪聲繪色”或“描述得有聲有色”。另外,“流利的口音”搭配也不恰當。

對於修飾成分複雜的句子,一定要注意枝葉的搭配問題。

③複句注意關聯詞

在複句中,關聯詞語往往對錶情達意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因此對複句病句的考查,常常從關聯詞語入手。

關聯詞語的使用,一要看位置,二要看搭配,三要看運用恰當與否。

例如:

五金廠一方面能急車輛廠之急,主動送貨上門,保證了材料的供應;另一方面,車輛廠也及時把對產品質品的意見提供給五金廠,使五金廠產品的質量逐步提高。

這段話前後有兩個主語,一個是“五金廠”,一個是“車輛廠”。在前後兩個主語不同的時候,關聯詞“一方面”應放在主語“五金廠”前。相反,如果前後主語相同,關聯詞語就該放在主語後面。上面例句後半部分如果是這樣的:另一方面,還及時主動向車輛廠徵求意見,提高產品質量。前後主語就都變成“五金廠”了,關聯詞在主語後就沒什麼毛病了。

再如:

如果作者的想象超出了實有人物的行動,使事蹟過於誇大,反而可能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事蹟過於誇大”自然會“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這裏用了“反而”,與前面的“如果”不搭配了,應該改爲“就”。

再如:

儘管現在還是冬季,早晚較涼,然而在中午和暖的陽光下,穿毛衣也不嫌熱。

這句話中,說冬季,天氣冷,穿毛衣也不熱,前後並沒有轉折的意思。因此“儘管”“然而”兩個關聯詞用得不妥。如果一定要用關聯詞的話,可以在後一個分句前加“即使”。

④代詞指代要清楚

句中如果有代詞的話,應該注意指代是否清楚。

例如:

那位瘦瘦的女看守說來也奇怪,她似乎很聽這位女人的話,她支使她,她差不多都能瞞過看守照着去辦。

一個句子中,第三人稱所指的對象最好能一致,句中的第二個“她”如改爲“這個女人”,句意就明確了。

⑤一面兩面要搭配

句中如果出現“是否”“能不能”等表示正反兩面的詞語時,就應該注意前後有沒有與之呼應的詞語。

例如:

文字通順是衡量作品好壞的重要標準。

前面“文字通順”只從“好”的一方面表述,後面卻“好壞”並提,因此,應該在“文字” 後面補出“是否”兩字,這樣前後才搭配。

⑥語句通順看邏輯

如果經過以上五個方面的考查,都沒有發現什麼問題,那麼就應看看是否有邏輯錯誤。

例如:

連詩歌、古詩詞、對聯都有專門刊物,唯獨雜文作品沒有自己的專刊,這是很不正常的。

從語法上說,這句話本沒什麼毛病,但是,“詩歌”“古詩詞”並列,在概念使用上就出現問題了,這應屬於邏輯上分類不當的錯誤。

4.病句修改要對症

判明病因,是病句修改的先決條件,修改時,一定要對“症”下藥。如前面“病例解析”所說的那樣,有針對性地進行修改。修改時,應注意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意;應根據表達的實際需要去改;既且要儘量少改,改一處能解決問題的,決不改兩處。

病句的辨析與修改是歷年來考查的熱點之一,這方面的練習較多,我們就不再重複設題了。在掌握前面所講的方法之後,應該找些練習做一做,務求熟練運用爲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