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日誌

數學三年級日記(通用28篇)

本文已影響 2.66W人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這時候,最關鍵的日記怎麼能落下。那麼日記有什麼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數學三年級日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三年級日記(通用28篇)

數學三年級日記 1

今天早上,我正在做奧賽推理題目,做着做着,我被一道題難倒了。這道題的題目是:在一起盜竊案中,法官審問涉及到的四名犯罪嫌疑人甲、乙、丙和丁。甲說:“罪犯在乙、丙、丁三人之中。”乙說:“是丙偷的。”丙說:“甲和丁中間有一個人是罪犯。”丁說:“乙說的是事實。”經過查證,四人中有兩人說了真話,兩人說了假話,你能找出真正的罪犯嗎?我想了很久,還是沒找到答案,只好去請教我爸爸。

爸爸看了題目說:“四句話中,只有2句是真的,一下不能看出,所以我們可以假定某句是真的來進行推理一下。從而以此爲解題的突破口。”

經過爸爸的點拔,我就開始推理了:“假設甲說的是真話,所以乙、丙和丁三人中還有一個說的是真話,如果乙說的是真話,那麼丁說的.也一定是真話,這就變成三個人說真話了,就與條件不符合,因此,乙說的不是真話,從而丁說的也是假話,丙說的是真話,於是在這種情況下,甲、丙說了真話,所以丁是罪犯”。

做奧賽題,增長了我的推理能力。

數學三年級日記 2

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媽媽帶我一起去買菜。

媽媽買了1.5千克的空心菜,每千克3元,媽媽就讓我算一下共要付多少元?我沉思了好一會兒說:“5元5角!”“算錯了,你看買菜阿姨算得又快又準。應該是4元5角。

我很不服氣,媽媽說:“再買點肉吧!”媽媽來到的賣肉叔叔的攤點,買了1.2千克的肉,每千克是22元共用了幾元?這次我可乖了,連忙找來的'紙和筆,還沒有等我回過神來,可賣肉的叔叔早已算出來了,26元4角,我心想:叔叔一定是把計算機放在底下算的。可我東瞧瞧、西看看、卻怎麼也沒有發現計算機,我好奇地問媽媽:“叔叔用什麼辦法算得那麼的快呢?”

原來賣肉叔叔是用心算,加半法。1千克、22元、0.2千克是4元4角,22元+4元4角,理應得26元4角。

我終於明白其中的道理,並下決心要學好速算。

數學三年級日記 3

星期三的早上,我與同學在教室裏讀書,讀了幾分鐘就上課了,老師說:“今天要學的課題是乘除法,二年級我們已經學了一位數乘除一位數,今天我們要學習兩位數乘除一位數”。

例如是:40×2=80,40÷2=20,剛開始接觸兩位數乘除一位數,還真有點覺得難,但是仔細想想,找出規律就不那麼難了。

到了下午,我與同學一起回家,媽媽問我:“今天在學校學了什麼?”我說:“學了乘除法”。媽媽說:“我要出題考考你,看你在學校有沒有認真聽講”。我點了點頭,媽媽就開始出題了,30×4=?40×5=?

我想了想,說到:3×4=12,再在後面添上一個零,就等120,4×5等於20,也是在後面添上一個零,等於200。媽媽說:“不錯,你算對了,但是不能驕傲,上課還得認真聽講,要好好學習。”

數學三年級日記 4

今天中午吃過午飯,弟弟喊着要吃橙子,可是媽媽在洗碗沒空切給弟弟吃。我說:“媽媽,讓我來切吧!”媽媽說:“可以的,可是你要小心手哦”我心裏可高興了,難得媽媽肯讓我自己動手。我拿刀把一個橙子切成四塊,切了一個又一個,我切得可歡啦!不知不覺把盤子裏的橙子都切光了。

媽媽看到我切的橙子問:“梓樂,你切了那麼多,到底切了幾個呢?”我摸着頭無奈的說:“我也不知道切了幾個。”媽媽說:“遇到問題要怎麼做?”“要動腦筋。”說着我就數了起來,一共是24塊橙子,每4塊就是一個,我就這樣分,分成6份,就是6個橙子。我把答案告訴媽媽,媽媽笑着說:“真棒,你已經學會把老師教的知識用在生活上,是個聰明的.孩子!”

聽了媽媽的話,我心裏樂開了花!

數學三年級日記 5

今天我們家來客人了,媽媽叫我到超市裏去買一些東西回來。這是我第一次自己單獨去買東西,是媽媽別有用心,鍛鍊和培養我的膽量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我拿着媽媽寫好的購物清單與100元錢,一路小跑着、唱着歡快的歌兒,興奮地來到了丹陽超市。超市裏的東西真多呀!各種各樣的貨物擺得整整齊齊的,我照着清單首先在貨架上拿了一瓶老陳醋、一瓶醬油與一袋雞精放在籃子裏,我看了一下上面標的價格,每瓶老陳醋的單價是8元5角,每瓶醬油的單價是7元5角,每袋雞精的單價是6元1角,這三樣加起來是22元1角。接下來,我請營業員阿姨幫忙稱了5斤大米,每斤大米的`單價是4元4角,5斤大米一共22元錢,我提着籃子來到收銀櫃臺,營業員阿姨拿着掃描儀對着每樣物品的條形碼一掃,電腦馬上算出了我買的東西一共是44元1角,我拿出100元給營業員阿姨,說:“你應該找給我55元9角錢。”付完賬,我高興地提着藍子回家了。媽媽誇我長大了,是個能幹的小幫手。

數學三年級日記 6

數學王國裏有一對歡喜冤家,它們是面積和周長。它們倆總是相生相伴,緊緊跟隨着它們的主人平面圖形。由於它倆關係太好,小朋友總是搞混淆,一會兒把周長當成面積,一會兒又把面積當成周長。爲了把自己和好對方區分開來,面積和周長都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了自我介紹。

周長:我是平面圖形一週邊線的總長。

面積:我是物體表面和封閉圖形表面的大小。

對自己的新名片,它們倆都非常滿意。可以,這天它們隨平面圖形剛一出門,小朋友們又把它們倆搞混了。唉,怎麼辦呢?

立體圖形長方體看見了,建議說:“面積是二維的,有長和寬兩個維度,比較時,比的是大小。周長呢,其實就是一條線段,是一維的,只能比長短。”

面積和周長接受了這個建議。面積在自己的.名片上加上了“我比的是大小”,周長呢,則加上了“我比的是長短”。

數學三年級日記 7

開學了,我們課本上第一單元就是學習大數,以前學習的都是萬以內的數,現在,我們學到了比萬還要大的大數。

大數就是萬以上的數,老師先教了我們畫分級線,4位爲一級,數級分別是個級、萬級、億級。然後,又教我們大數的讀作和寫作,還有比大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讀作和寫作了,讀數時,要先讀萬級,再讀個級。萬級的數要先按照個級的數讀,再在後面加上個萬。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中間有一個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0。寫作時,道理是一樣的。比如:5000000=500萬方法就是先分級,再將萬位後面的4個0省略,換成一個“萬”字。

接着,我們又學習了一個新知識,求近似數。就是約等於,例如17256≈20000=2萬這個結果只是一個近似數,這種求近似數的方法叫“四捨五入”法。是“舍”是“入”,要看省略尾數最高位部分的最高們是小於5還是大於或等於5。

下面,我們該學到十進制計數法了,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進十,這種計數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法。最後,老師教了我們怎樣使用計算器去計算,沒想到一個小小的計算器竟那麼方便。

數學真趣呀!

數學三年級日記 8

今天我和好朋友周子然去看書。我們來到閱覽室,閱覽室裏的'書可真多呀!有繪本、有故事書……我們先來到了最喜歡的繪本區。我和周子然一起數了一下,發現每一行都有20本書。

這時周子然想要考一下我,對我說:“你知道繪本區一共有多少本書嗎?”我擡頭數了數發現一共有三行,每一行都有20本。那麼繪本區一共有20+20+20=60(本)。周子然聽完我的回答後十分贊同。

於是,我們一起在閱覽室從下午一點閱讀到兩點半。我看了繪本30頁、故事書28頁,一共看了30+28=58(頁),總共花了一個半小時。一小時等於60分鐘,半小時就是30分鐘,也就是我看了60+30=90(分鐘)。

閱讀的時間過得可真快呀!今天真是開心的一天!

數學三年級日記 9

今天在數學課上我學會了用吸管和橡皮泥做長方體和正方體框架。

首先準備12釐米、9釐米、和6釐米的吸管各四根,這是長方體的十二條棱。還需要準備八個頂點,把橡皮泥分成八等份,搓成圓球。材料準備好後,我先做了上下兩個面,長爲十二釐米,寬爲九釐米的兩個長方形,再往中間插上六釐米的吸管,合在一起,這樣一個長方體就做好了。

下面,老師說要把做好的長方體改成一個特殊的'長方體。怎麼改動呢?我把四根九釐米的吸管剪成六釐米長的,這樣就變成了八根六釐米的,四根十二釐米的,同樣用八個橡皮泥團做頂點,拼完之後,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最後,老師又讓我們把特殊的長方體改成正方體。於是我又把四個十二釐米長的吸管剪成了六釐米長的,再次把它們拼好,成了一個正方體。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學會了如何搭長方體和正方體框架,還知道每個長方體有十二條棱,這十二條棱可以分成三組,四條長,四條寬,四條高。

數學三年級日記 10

快樂的星期六到了,我陪爸爸去店裏上班。

剛到店裏,爸爸接到客戶的'電話。原來是要買保溫臺上的份數盤。爸爸接完電話就對我說:“今天爸爸考考你吧!客戶要買4個保溫臺上份數盆,1個保溫臺上有6個份數盤,一共要幾個?”我在心裏想了想6+6+6+6=24(個)。爸爸又問到:“你還有其他方便快速一點的算法嗎?”我轉念一想,暑假剛學的乘法口訣,“四六二十四”,我快速地算了出來,和加法的答案是一樣的。爸爸聽到答案後,給我比了個大拇指。爸爸說:“那我們倉庫裏的份數盆是12個一箱,那這樣我們需要給他們送幾箱呢?”我趕緊在心裏默默想了一下,24—12—12=0剛好2箱。我連忙跟爸爸說:“2箱就可以。”爸爸聽完開心地笑了,還請我吃了雪糕。

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的身影。

數學三年級日記 11

我今年12歲,讀五年級了。今天,是個晴朗的天氣,我們一家7口人去超市購物。

跨進超市門口,裏面的食物應有盡有。我衝了進去,提起一個籃子。首先,拿了3包香腸,每包8.5元,共25.5元,拿了1包薄荷糖和1包牛奶糖,每包平均4.5元,共9元。我又向一條較寬的路轉過去,看到了許多蛋糕和餅乾,拿了3包,共30元。我又買了一些日用品,共30元6角8分,又買了學習用品,共50元9角2分。我們來到結賬臺,共付146.1元。我們又去菜市場,買了3元豆腐,10元的青菜和胡蘿蔔,1元的蔥,7元的雞腿,28元的螃蟹,3元的'花菜……共付60元,最後又進了水果店,買了10元的蘋果,5元的桔子,15元的西瓜,10元的香蕉,共40元,今天一共花去了246.1元。

啊,原來生活中處處需要用到數學知識——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數學三年級日記 12

暑假裏,媽媽每個星期天帶我去吾悅廣場玩,都會帶我去永輝超市裏買東西。

這個星期天,我又去了永輝超市。我這次買了1瓶旺仔牛奶,花了5元錢。又買了一袋波力海苔,花了12元錢。媽媽說花的錢不能超過50元,現在我已經花了17元了,50-17=33(元),我還剩33元。我又去買了一袋牛肉粒糖,一袋要9元錢,33-(9+5)=19(元),我還剩19元。19元能幹嘛呢?我看了看左邊的貨架,看見了一瓶瓶娃哈哈飲料,我靈機一動,可以買這些哇哈哈飲料呀!可惜,一瓶就要4元,5瓶加起來一共需要20元。我買不起呀。算了就買4瓶吧,19-16=3元,不還有3元嗎?我又轉身看了看右邊的貨架,發現剛好有3元錢的果凍,我拿過來一看,是白桃味的.,我趕緊把那個白桃味的果凍放進了貨車裏。

我把貨車交給了媽媽,媽媽把貨車交給了收錢臺的阿姨,媽媽算了算錢,剛好50元。我們把食物裝進袋子,和媽媽一起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數學三年級日記 13

今天早上,我和媽媽一起去買菜了。到了菜市場,我看到有很多人在買菜。菜市場裏的菜真多呀。有胖胖的冬瓜、紅紅的胡蘿蔔、長長的絲瓜、水靈靈的白菜、圓圓的蘑菇、翠綠的`蒜薹……

媽媽買了3斤西紅柿、2斤絲瓜、3斤雞蛋、2斤蘑菇。媽媽問我:“1斤西紅柿是1元5角,3斤西紅柿需要付多少錢?”我想了想說:“先把3個1元加起來等於3元,然後再把3個5角加起來等於1元5角,最後用3元+1元5角=4元5角。”

我還幫媽媽算了其他的賬:

絲瓜:每斤2元5角,2斤是2元5角+2元5角=5元錢;

雞蛋:每斤4元1角,3斤是4元1角+4元1角+4元1角=12元3角;

蘑菇:每斤3元,2斤是3元+3元=6元錢。

今天買菜總共花了4元5角+5元+12元3角+6元=27元8角。媽媽帶了50元錢,最後剩了50元—27元8角=22元2角。

我能幫媽媽算賬了,我覺得心裏很高興。媽媽誇我是個聰明的孩子。

數學三年級日記 14

若世道鋒利,請順風行走。

若需要逆風飛翔,請不要隨風而逝。

今天考了數學,反正函數這個單元對我來說夠難的。真的是煎熬……林傑考試前一臉期待地對我說:“咱們是不是好同位?”我皮笑肉不笑:“現在不是……”

然後就是最後一題,我沒有算出來,考完試後,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我和體委“王二飛”愁眉不展,而“王大坑”則興奮地上躥下跳,浩然兄臺跑過來看了一眼,嘴裏唸叨:“算錯了,算錯了……”再看看算出來的.,“朱頭”不用問了,問了就是找刺激,管容有點激動,說1/9算成1/3了,而李昱峯直接沒做完……我更好不到哪兒去,沒有思路頭緒,先放棄吧!

人家“於雷“考慮滿分!怎麼可以這樣呢?再看着他騷氣地挑眉毛,我的心情有點失落,爲什麼他們都能做好?我卻這麼吃力?唉,難道我是在”混日子“嗎?

期中考試要來了,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數學三年級日記 15

8月28號,我們一家人和我舅舅他們一家一起去了有名的南山竹海。

南山竹海生態旅遊區位於江蘇溧陽市南部山區,坐落在橫澗鎮李家園村,東距宜興各類著名溶洞20公里,南連安徽太極洞15公里,西靠江南第一石壩10公里,北枕國家aaaa級旅遊區——天目湖旅遊度假區18公里。南山竹海景區於9月正式對外開放,它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處,是雞鳴三省之地。因景區位於江蘇省最南端,是溧陽的南部丘陵山區,故稱之爲南山。境內有竹子約3.5萬畝,因而又有“萬畝竹海”之稱。

讓我印象深刻的要數竹文化博物館啦。它分爲a、b 2個區,a區主要是展覽那些精美的竹雕刻藝術品。b區爲售賣區。

最最最讓我印象深刻就是壽星廣場的`南山壽星啦。南山壽星高12.8米,由純銅製成,依山而建,以山體爲軀體,故而被稱爲中國第一壽星哦。

南山竹海,值得一玩。

以下爲姚梅的回覆:

數學三年級日記 16

這天是大年二十八,天氣個性晴朗,媽媽帶我去包公湖早市去買菜,我高興的從被窩裏跳起來,趕緊穿好衣服和媽媽一齊來到了菜場,哇!菜市場真熱鬧,人山人海,叫賣聲、歡笑聲,我想可能是快過春節的緣故吧。我望見了又圓又紅的西紅柿像蘋果,望見了又細又長的豆芽,我還望見了紫色的茄子像彎彎的月亮,又像可愛的'小船,還有許多綠葉的菜,生菜、青菜、白菜等等。

聽媽媽說:“大年初一,我的大伯、二伯、姑姑全家都要來我家看奶奶,和我們一齊過年。”於是我和媽媽買了許多菜,如:買了二斤西紅柿,每斤二元;冬瓜買了三斤,每斤一元;長豆角買了三斤,每斤二元;黃豆芽買了二斤,每斤一元。這時媽媽給我提出個問題,鑫鑫你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把這天買菜需要花多少錢算一算。我笑了笑告訴媽媽,一共支出十五元。其算式如下:

(2×2)+(3×1)+(3×2)+(2×1)=15(元)

數學三年級日記 17

今天,我在家玩多米諾骨牌。

骨牌有淺綠色、深綠色、橙色、黃色4個顏色。我數了數,每個顏色各有20個骨牌。我用乘法算了算,總共有4×20=80(個)。我把骨牌裝進多米諾骨牌小火車,數了數,一次最多可以裝27個。每趟小火車會自動把骨牌排成一條直線。我想:小火車要開幾趟才能運完呢?於是我用加法算了一下,27+27+26=80(個),小火車要開3趟才能運完,最後一趟小火車比前面2趟少了1個骨牌。我把3排骨牌同時推倒,發現26片骨牌的那組取得勝利。我想要3組同時獲勝,於是拿掉了2個,那麼總數就變成了26+26+26=78(個)。接着,我又同時推倒3排,這次3組同時獲勝。

多米諾骨牌真好玩,下次我要再玩出新花樣!

數學三年級日記 18

今天是10月15日星期六,我和爸爸到南大街逛商場。早上8點多鐘,我們就乘車來到了南大街。正巧,站臺邊有一位老爺爺,他的身邊有一臺“會說話”的秤。

看到我走過來,老爺爺笑着說:“小朋友,稱體重嗎?”我有點好奇地問:“稱一次要多少錢呀?”

老爺爺爽快的回答:“稱一次只要1元,而且還可以量出身高呢!”我想:這真是一舉兩得呀!於是,我在秤上站穩。老爺爺把開關打開,只覺得有個軟軟的東西往我的頭頂上一碰,隨後,機器上打印出一張小長方形的紙條,上面寫着:“體重:27。0公斤身高132。5釐米”呀!這半年我長高了4釐米,可是體重呢?

這時,我記起數學課上老師說過,“千克還有一個名字就叫公斤,沒想到今天被我遇見了,而且我知道我的體重增加了2千克呢!”

回來的.路上,我好開心啊!我一定要把身體鍛鍊的棒棒的!

數學三年級日記 19

今天,數學課上老師和我們學習了統計,老師叫我們把書翻到76頁,上面有一幅圖,我一下子不能說出上面有幾隻狗、幾隻猴和幾隻豬,然後老師叫我們看看下面分好類的圖,啊,好整齊啊,我一眼就看出了小動物的數量,然後我就填數了,狗是4只,猴是5只,豬是3只。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只要把東西歸類,就可以一眼看出多少了。

回到家,我又和媽媽畫了許多種動物和水果,我做了一下小老師,和媽媽又學習了一下分類和統計,真是很有趣。

媽媽的話:今天的'統計課女兒肯定很喜歡,回家又是畫畫又是分類,還一個人又當老師又當學生,忙的不亦樂乎。今天女兒回家似乎心情很好,還告訴我她現在有21顆星了,以前可能得的比較少吧,她很少和我說得幾顆星的,看來小孩子還是有點要面子的,呵呵。希望楊楊會更加努力。

數學三年級日記 20

這個學期的數學課我們學習了圖形,有正方形,長方形,還有圓柱體等等,我覺的很趣。

我觀察了一下生活中圖形也無處不在,比如說,我的鉛筆是圓柱體,我的橡皮是正方體,老師的黑板是長方形的。生活裏還許多組合圖形,比如我家裏的餐桌是由兩塊正方形的木板組成的,如果家裏來客人的時候,媽媽就會把兩塊正方形的木板打開,這個時候桌子就會由兩個正方形的板拼出一塊長方形的桌子,這樣就可以坐下很多人了。還有我家裏的穿衣鏡,它的下面是由一塊圓形的木板當底座的,上面的`鏡子是一面六邊形組成。出了家門,我又看到馬路上的麪包車,麪包車也有圓形的輪子和長方體的車身組成的。

圖形在生活中處處可見,有單獨的圖形也有可以組合在一起的成爲物品的圖形,我非常喜歡觀察生活裏的圖形,圖形帶給我不一樣的數學快樂!

數學三年級日記 21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買菜。我們剛到菜市場門前,發現車流如潮。

裏面人很多,熱鬧非凡。攤主的叫賣聲,顧客的討價還價聲,唱出了一曲美妙的歌。菜場裏有賣蔬菜的,有賣肉的有賣水果的,還有賣魚的`。我和媽媽先來到蔬菜區。市場裏的蔬菜琳琅滿目,各種各樣。

那些蔬菜五顏六色,看得我眼花繚亂。 我先拿了土豆、黃瓜、豆芽,媽媽拿了西紅柿、大白菜、娃娃菜,爸爸就拿了一些雞肉、排骨。媽媽問:“孩子,你數學好,你算算我們一共花了多少錢。”我胸有成竹的說:“很簡單!

土豆花了1元6角;黃瓜花了4元;豆芽花了2元;西紅柿花了3元4角;大白菜花了6元4角;娃娃菜花了8元;雞肉花了20元;排骨花了50元。算式爲:1.6+4+2+3.4+6.4+8+20+50=95.4(元)。

因此,我們一共花了95.4元。” 媽媽高興的誇我:“孩子,你的口算真好呀!

數學三年級日記 22

大年初六,爸爸、媽媽帶着我去了太倉弇山園百樂園遊玩。

我先去售票亭買了一張“豪華飛椅”的票,售價10元。這裏有許多鞦韆式的座位,圍繞在一個大圓柱周圍。開始轉的時候,大圓柱的外層徐徐上升,座位也在轉的同時不斷地上升,人在座位上飛了起來。越飛越快,有的人開始尖叫起來。但是我覺得一點也不害怕呢。接着我們又買了三張“花籃式觀覽車”的票,每張20元,總共60元。最後我和媽媽又去坐了“太空漫步”,每張15元,共計30元。這樣的話我們總共花了10+60+30=100(元)。

在玩的過程中我碰見了同學,他手中拿了一張40元的`套票,聽說可以總共玩八個項目。這下我才恍然大悟,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買40元套票的話,同樣玩這三個項目不用套票要花費100元,而用套票我們只要用40元,足足便宜了60元。唉,我真是虧本了!所以我要告訴小朋友們,下次你去這裏玩的話想要節約點錢的話還是買套票吧,這可是我的忠告喲!

數學三年級日記 23

國慶放假,10月2號那天吃過早餐,奶奶說天氣很好我們出去溜達,溜達。

然後就跟妹妹我們大手牽着小手一起逛街去,當走到河前街看到有個阿姨在那裏賣蒼鼠和小烏龜。看到那兩種小動物可愛的樣子我和妹妹高興的跳起來了,妹妹說奶奶給我買一隻小烏龜吧!我要小烏龜。我就問阿姨烏龜多少錢一隻,阿姨說大的20元、中的15元、小的10元。奶奶說那就買個小的吧!買了烏龜又要買一個盒子來養烏龜一個盒子15元。我說我要買蒼鼠,蒼鼠15元一隻,那個養蒼鼠的籠子可就貴了要30元一個,又買了養蒼鼠和烏龜的`飼料每包5元各一包,總共花了奶奶80元,奶奶給了阿姨100元阿姨找回奶奶20元。

所以我們要努力學習把學到的知識好好應用到生活當中去。

數學三年級日記 24

放假期間,除了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幹好,我想着能幫家裏做些什麼事情呢?這時,我跑去問媽媽:“媽媽,有什麼事情我能幫你做呢?”媽媽想了想說:“那你幫我找一個商店的地址吧!我記得這個門牌號是一個三位數,百位數上我記得是8,但是後面個位數和十位數的和是6,這兩個數字的積是這兩個數字相除所得的商的9倍。”

啊!找商店還要算數學啊,那我先思考一下!首先我想,個位數跟十位數兩個數字的和是6,那這些數字有1和5,2和4,3和3,6和0。再結合後面的'條件,兩個數字的積是兩個數字的商的9倍。先看1和5,1×5=5,5÷1=5,所以這不符合條件。然後再看2和4,2×4=8,4÷2=2,也不符合條件。接着看3和3,3×3=9,3÷3=1,符合條件。最後看6和0,0×6=0,6÷0不成立,也不符合條件。那答案只有3和3啦,媽媽要找的商店地址的門牌號碼就是833號了。我高興地跑去告訴了媽媽這個答案!

數學三年級日記 25

上課了,湯老師帶着神祕的笑容走進教室。

大家頓時安靜了,都想知道湯老師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湯老師抑制不住微微的笑容,大聲問:“我要請三位同學上臺玩個遊戲,誰願意?”我們興奮不已,都舉手。我也不例外。湯老師一看這麼多手,不知該點誰?遲疑了幾秒,他選了三位幸運兒:袁說、我、劉哲雨。湯老師拿出三張卡片,告訴我們,卡上分別寫着朗誦、唱歌、跳舞,我們三人依次抽,抽到哪張就表演哪個節目。

袁說閉着眼睛拿起一張卡片,睜眼一看,倒吸了一口冷氣,媽呀,“跳舞”。在鬨堂大笑中,袁說爲我們表演了自創的鴕鳥舞加蒙古大雁舞,滑稽、惟妙惟肖。他得到了熱烈的'掌聲。輪到我了,我搓了搓手,想,千萬不要抽到唱歌。結果我如願了,抽到了“朗誦”。太緊張了,朗讀完了我還不知道我讀的是什麼。毫無懸念,劉哲雨抽都沒抽,直接唱了一首《七子之歌》。

這節課充滿了歡聲笑語。

數學三年級日記 26

我的爸爸很喜歡吸菸,香菸對他來說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每當爸爸吸起香菸,我聞到了,總會“咳!咳!咳!”的咳嗽個不停。我真希望爸爸戒菸。

一天,我正在看一本書。忽然,我看見書中的一個角落寫着幾行有關戒菸的字:“需要三包香菸。”“只用三包香菸就可以戒菸”這怎麼可能呀?我心裏疑問道。

我又看了看,這上面還寫着:“先拿出第一根香菸,吸完後停一秒吸第二根香菸,第二根香菸吸完後停兩秒鐘吸第三根菸,第三根菸洗完後停四秒鐘再吸第四根菸……”這樣以此類推,直到三包煙都吸完了爲止。我用計算機算了算,果然當吸完第三十多根菸的.時候,需要等好幾年才能吸下一根菸,這些香菸已經夠人吸一輩子了。

這真是一個戒菸的好辦法。

數學三年級日記 27

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通分。通分的意思就是把兩個不同的分母、不同的分子的數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那這個公分母該怎麼找呢?在一般情況下,用短除法最後得出的那半圈數相乘,就是他們的最小公倍數。而在兩個分數的`分母是倍數關係的情況下,較大分母是公倍數。

通分的應用很廣泛。如:一家冰激凌店有兩樣冰激凌最受顧客歡迎。第一種一星期能買出八分之三,第二種一星期能買出二分之一,商店老闆該多進哪種冰激凌?這時就需要通分來解題了。要把這三個分母不相同的分數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並且分母相同的分數。第一步就是要求兩個分數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二和八的最小公分母是八,通分後兩種冰激凌用分數表示分別是八分之四和八分之三,所以第一種冰激凌受歡迎。

數學三年級日記 28

今天,我和媽媽去超市購物。一進門,琳琅滿目的商品讓我眼花繚亂。媽媽說:“讓我們感受一下不同物品的重量吧。”媽媽拿出一包70克的妙脆角和一包40克的妙脆角,讓我感受一下它們的重量。我發現如果不細心的話,還真感受不到兩種物品相差30克呢。之後,媽媽又讓我估計了一些東西的重量,我還像一個平衡秤一樣,把兩樣東西放在左右手上,比較重量。我覺的最難估的是罐頭,因爲它的.盒子很重,後來,我有了個小竅門:估完後,減去包裝盒的重量,就能估準了。這時,媽媽說:“我要買3樣零食,每樣都一樣重,共重150克,你知道它們各是幾克?”我一聽哈哈大笑,這麼簡單的問題,怎麼能難倒我呢?150/3=50(克)。它們各重50克。買完東西,我們要去結賬時,看見鞋區有個牌子:鞋子6折起。媽媽說:“如果一雙鞋600元,打完折後,應付幾元?”我想了想說:“360元。”媽媽說:“不錯呀。兒子。”

我開心的笑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