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通用16篇)

本文已影響 1.93W人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推薦】教學設計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通用16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設計理念】

注重教師“導”的過程和方法:以培養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爲目標,注重爲學生的理解、感悟、積累搭好“腳手架”,拓展、延伸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興趣,體會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學會正確、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設計特色】

關注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關注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豐富學生語言實踐的形式。

【教學流程】

一、緊扣題目,導入全文。

課文的題目“我選我”是王寧同學美好心靈的展示,也是課文內容的概括,可這樣入:

1.先出示課題“我選我”,要求把課題讀好。

2.出示閱讀要求:

(1)讀課文,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讀通每一句話。

(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3.檢查反饋。

(1)檢查生字的讀音,指導學生在讀“今、林、名、讓”等生字時區別出前鼻音和後鼻音。

(2)說說對課文的初步理解。

二、分步導讀,加深體驗。

王寧爲什麼選自己當勞動委員呢?課文又是怎麼寫的呢?我們還要再認真地讀課文:

1.請同學來讀課文。(課文有4段,可以請4個同學來讀。)

2.集體評價。通過範讀、指名讀、齊讀,把課文讀通順。

3.王寧選自己當勞動委員,課文是怎麼寫的呢?請同學們邊讀邊畫出有關句子:選誰呢?教室裏靜悄悄的,大家都在想。突然王寧站起來,說:“我選我。”王寧說:“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愛勞動,愛集體。我要像他一樣熱愛勞動,關心集體。”

三、重點引讀,拓展延伸。

這一環節的學習,可分以下3個練習板塊進行。

練習之一:選誰呢?教室裏靜悄悄的,大家都在想。突然王寧站起來,說:“我選我。”’

練習步驟:

1.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讀這一句話?

(“選誰呢”是每個同學都在思考的問題,大家都在想,此時教室裏“靜悄悄的”,因此,這一句話既要讀出疑問的語氣,聲音又不能太重;“我選我”反映了王寧爲同學服務的願望,但這種結果出乎大家的意料,讀的時候語氣要真誠、坦率。)

2.我們再來讀讀下面的兩句話,想想他們的意思:

教室裏靜悄悄的,大家都在想:選誰呢?

教室裏靜悄悄的,選誰呢?大家都在想。

(引導學生比較、體會這兩個句子,不但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還使學生初步學會捕捉句子中的語氣信息,並知道對於同樣的意思,可用不同的語言方式來表達。)

練習之二:林老師親切地說:“王寧,說說吧,你爲什麼要選自己?”王寧說:“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他愛勞動,愛集體。我要像他一樣熱愛勞動,關心集體。”

練習步驟:

1.我們怎樣來讀林老師的話呢?(讀對話要注意提示語,留心這些詞語,就能幫我們進一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2.王寧的話該怎麼讀呢?我們先學着給他說的話加上提示語。

(在學生說出“王寧認真地說”“王寧誠懇地說”“王寧笑着說”“王寧回答說”等以後,可加以評價:提示語可以是表示神態的,也可以是表示動作的,運用恰當,就能把話說得更明白。)

練習三:王寧的話剛說完,教室裏就響起一片掌聲。

練習步驟:

1.引導學生讀好這句話,並聯繫上下文,體會同學們對王寧的舉動由“愣”到喜的變化,感受同學們對王寧“我選我”大膽舉動的鼓勵、讚賞和欽佩之情。

2.指導學生用“王寧的話剛說完,教室裏就響起一片掌聲。大家說”的句式表達各自對“教室裏就響起一片掌聲”所含的意思的理解。

【評點]

以3個訓練板塊,解讀一個探究中心:“王寧爲什麼選自己當勞動委員”,引導學生自主地詮釋了文本。最後又以選舉後的“大家說”讓學生作感想式的自由表達。本設計充分體現了自主探究、自由感悟的理念,並以樸實的方式表達,顯得自然清新。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學習目標:

一、 學習作者有疑必察、反對臆斷、重視實地考察的精神。

二、 自主地在全文找出所需要掌握的重點。

三、 理清文章思路,熟悉課文,爲背誦打下基礎。

教學重點:

思考、理解“二疑”、“三笑”“一旨”,從而抓住全文的綱。

教學設想:

一、採用多媒體手段,創設激趣氛圍,提高課堂效果。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學生髮揚民主,倡所欲言,積極參與課堂,培養其良好的思維習慣以促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

教學過程:

1、 導語:中國曆代名人當中,提起“烏臺詩案”,也許有十分之一的中國人能想起他;提到“唐宋八大家”,可能會有一半的人想到他;如果再念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詩句,只怕就會有八成以上的人脫口而出他的名字;若要再加上遍佈全國各地大小餐館中“東坡肘子”這道菜,我們是不是可以說,在中國真正稱得上家喻戶曉的文化名人,就只有蘇軾莫屬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位被譽爲“全才”的宋人所寫的遊記名篇《石鐘山記》(師點擊“課題及作者”)。

2、 作者簡介(由學生自己抓要點用自己的語言概述)然後師點擊課件作總結、補充說明。

3、 石鐘山介紹(點擊幻燈片依圖介紹)。

4、 整體把握全文(演播全文,結束後點擊“應注意的字詞”。)

5、 掌握重點(要求學生結合文下註解自由誦讀、自主地總結需要掌握的重點知識。師就特殊句式作補充講解)。

6、 把握行文思路(找出二疑、理解三笑、徹悟一旨學習作者寫作考辨記的方法及其人文作風)。

7、 佈置作業,爲第二課時作準備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葫、蘆、藤、哇、盯、鄰。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嘆句的語氣。

3、學寫掛、哇、每、慢這四個字。

教學重點:

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的第一節和最後一節。

教學難點:

體會感嘆句的語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圖畫

葫蘆,這是什麼?葫蘆可以入藥,能治病。

2、今天我們學習一個跟葫蘆有關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蘆》。請同學們讀一讀,糾正讀音:蘆:讀葫蘆一詞時,是輕聲,跟着老師再讀。想一想怎麼記?

3、範讀課文。認真聽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自學課文

要求:

1、藉助拼音把樹葉裏的生字讀正確,並想一想該怎麼記。

2、給課文標上小節號。

3、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三、指名讀課文,評議。

我在每個組請一個同學讀每人讀一節其他同學當一當小評委評一評他們讀的怎麼樣

四、學習課文第一節

1、讓我們一起走進那個人的葫蘆園去看看吧!自由讀課文第一節,思考:葫蘆一開始長得好嗎?你從那裏看出來?(細長的葫蘆藤藤藤字怎麼記:這長長的順着竹竿爬上去的就是葫蘆藤。點雪白的葫蘆花綠色的葫蘆葉可愛小葫蘆)你知道可愛的小葫蘆是怎麼長出來的嗎?你能用先再最後來說一說嗎?綠色的葫蘆葉和可愛的葫蘆有關係嗎?看課件葫蘆的葉、果的關係。葫蘆根葫蘆莖和葫蘆葉向小葫蘆輸送養分小葫蘆漸漸長大了。那個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這麼可愛,他從心底裏發出感嘆。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記哇字這是什麼句?應該怎麼讀。誰來試一試。

2、細長的葫蘆藤綠色的葫蘆葉雪白的葫蘆花可愛小葫蘆你喜歡這棵葫蘆嗎?我也好喜歡這棵葫蘆我要用的朗讀來告訴它。範讀。你想試試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練習:細長的()雪白的()可愛的()

3、討論:那個人喜歡葫蘆嗎?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在課文中劃一劃找一找(四人小組)

(1)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每天都幾次說明什麼?你能用每天說一句話嗎?

(2)他盯着葫蘆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的賽過大南瓜纔好呢!指導看圖,認識盯,理解盯(像這樣眼睛都不眨的看叫盯)、自言自語的意思;你看這裏一下子用了兩個感嘆號。說明這個人的心情是怎麼樣的?找一樣東西代替葫蘆演一演這個種葫蘆的人從這裏你看出了什麼?

4、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種葫蘆的人正美滋滋的看着它呢。那麼他的願望實現了嗎?看課件咦長得好好的葫蘆怎麼都落了呢?看着這麼可愛的小葫蘆都落了心情怎麼樣?那該怎麼讀呢?自由讀指名讀

五、爲什麼那麼可愛的小葫蘆,又有種葫蘆的人天天看,細心呵護,爲什麼會一個一個都落了呢?

下節課我們要幫種葫蘆的人找找原因了!

六、鞏固生字

葫蘆藤哇盯

1、齊讀

2、開火車讀

七、學寫生字掛哇每注意每的筆順。

掛和哇的右邊是兩個土組成

仔細觀察範字你有什麼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它們都是左窄右寬的字哇的口字旁寫的比較小)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設計是教師在教學大綱指導下,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對教材、學生、教學媒體和教學方法等的課前整合過程。它是教師完成教學計劃,取得教學成果最基本的、也是最關鍵的步驟。在教學設計階段,教師的任務是全面分析學生的學習心理、習慣和能力,認真研究教學大綱和教輔資料,掌握各種教學媒體的特點和應用方法,然後用教學方法論、信息論、系統論和教育傳播理論,全面規劃和設計整個教學過程,形成基本方案,用以指導和規範教學活動。

隨着教育技術裝備的日益發展,以電了計算機爲主的現代信息技術,已大量介入課堂教學,參與教學設計,並逐步取代傳統備課方式,使教學設計日趨科學,以確保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

那麼,現代教育技術的介入究竟給課堂教學設計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呢?在實踐中,我們認識到它與傳統備課相比,有以下顯著特點。

一、以學生爲軸心的全面整合

由於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傳統備課往往忽視了學生的問題,沒有擺正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位置,尤其是忽視了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方法、心理和能力的研究;沒有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沒有思考如何構建師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交流機制,教師把自己擺在一個相對孤立的位置,只把知識信息的載體——教材作爲教學的軸心來設計課

堂教學。教師成了書本知識的傳聲筒,學生成了教師灌輸書本知識的容器,教師備課也就成了純粹查資料、抄教案,堆砌生題、偏題、怪題,以備灌輸的簡單活了。教師不僅把自己束縛在大綱教材上,而且把學生的視野也限制在自己備課的範圍之內,整個教學設計模式千篇一律,繁冗而陳舊,令人望而生厭。

現代教育技術既是一種物質技術,又是一種觀念技術,是現代教育觀念和先進教育媒體的統一,是現代教育思想在教育技術上的直接體現。因此現代教育技術的介入是以現代教育思想爲先導的。那麼,現代教學設汁運轉的軸心是什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瞭解現代教育觀。現代教育觀即是素質教育觀,其核心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也就是說我們的一切教育活動都必須服務於學生學習,有利於教師教學,能促進師生共同發展。在教學設計中,對大綱和教輔材的研究,對教學媒體的選擇和組合運用,對教學方法的使用,都必須考慮學生的接受心理和能力,而不能脫離學生這一軸心而我行我素。那麼,教學設計的核心支點是什麼呢?仍然是學生。我們在設計教學時必須思考三個層次的問題:一是教案給誰看,寫來爲誰服務的,是寫自己怎麼教,還是寫學生怎麼學等;二是應用哪些教學媒體來促進師生合作,達到教學過程的和諧;三是師生運用媒體的共同指向是什麼,應該達到何種目的等。

總之,教學設計絕非教師與教材的簡單結合,也不是教師與媒體的簡單組合,而是以學生爲軸心的教師、教材、輔材、教學媒體,在一定時空中的最優整合。它具有容量大、密度高、最科學、最優化的特點。

二、以電教爲手段的系統策略

在教學內容處理上,傳統備課側重對單個知識和單篇課文的條塊分割,並在此基礎上確立教學重難點,而把教學媒體排斥在課堂教學內容之外,也就是說沒有把對教學媒體的選擇和組合運用納入教學設計的範圍,因此使整個教學內容的設計顯得孤立、單薄,無法形成完整的系統。

現代教育技術介入教學設計之後,教師視野更加開闊了。教師跳出了教材知識的圈子,能夠從更高層次對教學內容進行了全面分析,並結合教學對象和教學媒體的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選擇系統的教學策略。例如,過去用傳統手段難以講清的抽象內容,是教學難點,現在用計算機演示,可使之具體、生動、形象,那它就不是難點了。就單個知識看是重點,但納入知識體系之後,或許是非重點。

由於現代教育技術是信息時代的產物,是系統論和控制論的成果。因此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處理知識信息時必須從整體出發,並隨時與信息系統整合,從而確立單個知識或課文的重難點,以避免知識遺漏或重複教學,從而增加教學的信度和效度。

教學設計的系統化是現代教育技術和學科教學思想在教學策略方面對教師備課提出的新的要求。因爲學生能力的培養必須以構建科學合理的知識結構爲前提。傳統備課的不合理性就在於把知識孤立起來,割裂其內容聯繫,忽視了知識的前後影響,更沒有突出知識的生長點,因而在學生頭腦中無法形成知識網絡,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而現代教學設計就是要把知識作爲一個系統來認識,發揮教學設計的系統功能,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

三、以導學爲環節的人機共振

教學設計除確立恰當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之外,必須考慮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師生與媒體之間的和諧。這便是教學策略的核心內容。傳統備課在這方面是一個十分薄弱的環節,其側重點在於教師如何去“教”,而忽視了學生的“學”,更沒有考慮如何運用媒體去促進師生的合作,把教學設計片面看作是“備課”,只解決如何上好一堂課的問題。當然這是與傳統教育思想一脈相承的。在視學生爲客體的前提下,教師只能選擇“填鴨式”灌輸方法,以實現“填”和“灌”的目的,當然也就是不用考慮師生和諧,人機合作的問題。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抓"步態"感受高傲

1、感受文本:

⑴自由讀,感受步態的高傲:鵝走來了,《白鵝》教學設計。自由讀第4自然段:有沒有感受到高傲的步態。

⑵學生交流:

①師:我聽見了鴨、鵝…

指名分別讀──評"鴨小姐""鵝先生"的朗讀。

②師:寫高傲的鵝爲什麼寫"鴨"?(引出"對比"的寫法。)

③出示詞語,進行理解:急速侷促不安從容大模大樣

2、視頻突破"淨角"難點:

⑴有不明白的嗎?(淨角)誰知道?(課件出示)指名說感受。

⑵師:豐老用"京劇裏的淨角出場"來比喻鵝的步調,不僅形象地寫出了鵝步調的從容,更顯出了鵝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

3、朗讀體會對比寫法:誰能通過朗讀表現鵝步態的從容、大模大樣,那股傲氣?

4、引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二、抓"吃相"體味高傲

1、默讀感受:"鵝的吃飯,常常使我們發笑。"這回請你默讀第5、6、7自然段,爲什麼使我們發笑?你感受到他的高傲了嗎?(劃出重要的詞句,把感受寫在旁邊,教案《《白鵝》教學設計》。)

2、自由交流:

⑴指名說。板書:三眼一板、一絲不苟

體現在哪兒呢?

⑵品讀句子,說感受:

①譬如吃了一口飯,倘若水盆放在遠處,它一定從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飲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過泥和草再回來吃飯。

師:真是一絲不苟、循規蹈矩、不會變通啊!令人發笑。

師:吃東西也是慢悠悠的,不怕耽誤時間,並且很會擺架子。

②這樣從容不迫地吃飯,必須有一個人在旁侍候,像飯館裏的堂倌一樣。

因此鵝吃飯時,非有一個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師:爲什麼"非有人侍候不可"?(因爲它太三眼一板,一絲不苟,高傲吧!)

③因爲附近的狗,都知道我們這位鵝老爺的脾氣,每逢它吃飯的時候,狗就躲在籬邊窺伺。…鵝便昂首大叫,似乎責備人們供養不周。

師:喜歡"鵝老爺"這個詞嗎?(太形象了,它的確像個"老爺",吃飯必須有人侍候,擺老爺架子,因爲它總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狗來偷吃,飯被狗吃淨了,它昂首大叫,耍老爺脾氣。)

3、小結,引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MSN(中國)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設計思想

1、課前通過學生欣賞六幅插圖,初步瞭解了課文故事,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結合插圖敘述故事。

2、在學課文前,進行反覆的自由讀,選擇喜歡的段落讀,小組讀,分自然段讀。然後在分角色朗讀。朗讀是培養學生語感的有效途徑,它可以喚起學生的想像,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情感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稱讚》是九年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18課,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

愛聽好話,這是人們的正常心理,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認可,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蝟和小獾相處得多麼融洽,多麼富有人情味兒!只要是發自內心的稱讚,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獲得別人的稱讚,得先學會稱讚別人。

三、學情分析

1、學生是發展中的個體,他們的生活經歷和體驗及學習需求各不相同。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及認知水平,即關注學生閱讀“期待視野”。

2、學生經過一年的語文學習,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能夠用比較通順的語言回答課堂上出現的問題。在分角色朗讀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了提高。

3、教學中圍繞角色間的對話來學習。理解什麼是稱讚?誰對誰的稱讚?爲什麼要稱讚?

4、創設情境,進行課文內容表演。學生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行角色表演。這個過程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表演才能,同時又能培養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相互稱讚帶來的快樂。

3、學着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五、重點難點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體會相互稱讚帶來的快樂。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七、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學生自讀課文,瞭解內容。

2、教師的教學準備:介紹獾的圖片文字資料,詞語卡片。

3、教學用具的設計與準備:刺蝟、小獾的頭飾以及板凳、椅子等道具。

八、教學流程

教學設計

鄉鎮意見

教師體會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第18課《稱讚》,看到這個問題,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學生:什麼是稱讚?

課文中誰稱讚誰?

因爲什麼而稱讚?

稱讚的結果怎樣?

2、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非常好,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課文之中,讓我們共同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吧。(打開書)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在讀書時,帶着問題去讀。知道自己爲什麼要讀書,知道通過讀書要明白那些問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藉助漢語拼音把字音讀準確。

2、再讀課文。

圈出不認識的生字大聲讀幾遍,標出自然段。

3、小組內自習生字,遊戲“你指我讀”。

4、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同學們讀的怎麼樣?老師來考考你們。

出示生字:你是怎樣記住它的?指名彙報。

(開火車讀、齊讀生字)

5、把生字帶回課文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指名朗讀課文,鞏固生字讀音。

【設計意圖: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識字方法。通過自學初步學會生字,再讀中學會生字。學會生字後在去讀課文,這樣讀文和識字就有機的結合起來了。】

(三)朗讀感悟

1、教師範讀課文

同學思考:聽了這個故事後,你知道什麼是稱讚了嗎?

2、如果你得到別人的稱讚心情會怎樣呢?

3、課文中是誰稱讚誰的事?怎樣稱讚的呢?爲什麼呢?

4、學習小刺蝟稱讚小獾。

指名朗讀課文,

回答:他們是怎樣稱讚的?

指導朗讀。

5、學習小獾稱讚小刺蝟。

小組自學彙報。

6、你喜歡小刺蝟和小獾嗎?爲什麼?選擇你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吧!

【設計意圖:學生從讀中感悟,並能回答出相關的問題。能夠深入的理解課文的意圖,使學生受到啓迪。】

(四)分角色表演讀

小組練習,指名彙報表演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小組內,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練習表演讀,然後在向大家彙報。】

(五)寫字指導

學習本課中的“採”、“背”

指名認讀,組詞。

師範寫,學生寫仿。

【設計意圖:寫字指導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給學生留下寫字的時間。每一課中的生字應分散在不同課時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九:板書設計

18、稱讚

小刺蝟小獾

消除疲勞有了自信

(善於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十:作業設計

1.自己選一個同學,誇誇他的優點。注意選擇平時表現不太好的學生,發現他們的長處。把你對他稱讚的話兒寫下來,並親自對他說說。

2.回家選擇合適的時機,用恰當的方式,試着稱讚你的家人。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白楊的特點,教育學生學習建設者那種熱愛邊疆、紮根邊疆的志向和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

2、學習本課借物喻人的寫法,引導學生正確地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3、指導學生自學生字、新詞,完成課後習題。

【教學重點】

學習借物寫人的表達方法,能正確地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領會父親對孩子講述的那段話。

【教具準備】

幻燈片或掛圖一幅、朗讀錄音。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概括主要內容,自學生字新詞,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板書:

白楊

二、導語

三、教師範讀課文,學生了解主要內容(抓中心)

1、教師範讀,讓學生思考:

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討論明確:

課文講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親,帶着自己年幼的兒女前去新疆,在旅途中看到白楊引起了議論的事。

四、學生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劃:

邊讀課文邊劃生字、生詞及易錯的熟字。

2、查:

理解生字新詞。

3、講:

學生互相交流學習體會。

(音、形、義各有側重,教師作重點指導。)

戈:用部首查字法查“戈”部,理解“戈壁”的意思。

撫:注意讀準字音,在字典中取準“撫”的義項,理解“撫摸”的意思。

介:用部首查字法查“人”部。

清晰:聯繫課文理解詞義,是指在大戈壁天和地的界限不分明。可舉出反義詞(清晰──模糊),近義詞(清晰──清楚,分明)。

渾黃一體:全是黃色,分不清界限。指導學生在想象中體會。

表白:對人解釋,說明自己的`意思。

(對於生字新詞的處理,還要在講讀時指導學生結合語言環境加深理解。)

五、學生默讀課文,分段歸納段意(抓思路)

1、提出要求:

默讀課文,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然後交流。

(教師可提示:課文從哪兒到哪兒是寫父親和孩子們議論白楊樹的。)

2、討論明確:

課文按記敘內容的不同,可分三段。

第一段(從開頭到“……從窗口飛快地閃過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寫大戈壁和鐵路沿線的白楊樹。

第二段(從“一位旅客正望着……”到“……孩子們現在還不能理解”),寫父親與孩子們議論白楊樹。

第三段(從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到最後),寫孩子們將和爸爸一樣地在邊疆紮根。

六、作業

1、寫出下面詞語的反義詞和近義詞:

清晰、軟弱、動搖。

2、根據課後習題1的提示,認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講讀課文,解詞析句,完成課後習題,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交待學習任務

1、板書課題:

白楊

2、導言。

3、概括主要內容及寫作順序。

(從整體入手)

二、講讀課文(從整體到部分)

1、講讀第一段(從整體到部分):

⑴ 看圖、聽讀、思考:

大戈壁什麼樣?白楊樹什麼樣?

⑵ 默讀思考:

課文中怎樣描寫大戈壁?怎樣描寫鐵路沿線的白楊樹?

劃出主要詞句。

⑶ 讀後討論:

通過解詞析句理解、體會。

① 課文中怎樣寫大戈壁?請你結合畫面用恰當的詞語概括大戈壁什麼樣?作者要寫白楊,爲什麼開篇寫這荒涼的大戈壁?

② 課文怎樣描寫鐵路沿線的白楊樹?“高大挺秀”的“秀”字怎麼講?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

⑷ 教師小結。

2、講讀第二段:

⑴ 學生自由讀,思考:

父親和孩子們是怎樣議論白楊樹的?

⑵ 讀後討論交流:

① 這裏的“一位旅客”指誰?這裏的“衛士”指什麼?爲什麼不用“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灘上的白楊出神”呢?

② 請三名同學分角色朗讀對話。思考:

誰說的話是主要的?兄妹對白楊有什麼看法?爸爸是怎樣介紹白楊樹的?

③ 教師讀父親的話後提問:

“表白”怎麼講?爲什麼說他在表白自己的心願?

⑶ 劃出句中的關聯詞語,並按要求造句。

⑷ 教師小結。

3、講讀第三段:

⑴ 教師引讀後,提問:此時此刻爸爸又陷入了沉思,他看到了什麼?會想些什麼呢?

⑵ 教師小結。

⑶ 學生齊讀最後一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又回到整體)

師生藉助板書共同總結。

【說明】

怎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我的指導思想是,必須讓學生經歷充分的閱讀實踐,使其在認真讀書中理解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具體內容,感受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要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幫助他們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使其既學習語言,又受到教育,同時掌握讀懂一篇課文的方法。爲此,我採取了“解詞析句”、“朗讀感受”、“小結描述”三點做法,把讀、講、議、練有機地結合起來。

一、解詞析句,深入理解

課文的思想內容是通過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因此,閱讀教學必須重視語言文字的講解,通過解詞析句,幫助學生領會內容,體會感情,使之得到薰陶,受到教育。教學時,我注意抓住關鍵詞句精講、細讀,使學生由“語感”進入“情感”,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悉心研究作者是怎樣遣詞造句、表情達意的。

《白楊》這一課是以象徵的手法,借物喻人的。因此,教學時,指導學生學習作者怎樣生動形象地寫物,是教學的重點,而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恰如其分地喻人,則是教學的難點。爲了讓學生真正理解本課借物喻人的深刻蘊含,在講讀課文時,我採用“解詞析句”的方法,抓住重點詞語,分析富有深刻含義的句子,來指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內容,從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解詞:

抓住課文中“茫茫、清晰、渾黃一體、挺秀、表白”等一些最能表現文章思想內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詞語進行講解。在指導學生解詞時,不但啓發學生理解詞語的本身意義,還特別注意引導學生掌握這些詞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所表達的特定含義和起到的重要作用。例如,在指導學生理解“高大挺秀”這個詞語時,首先指導學生利用平時積累的知識說說描寫參天大樹時,一般常用什麼詞語?書中用了哪個詞?接着,指導學生理解“挺秀”的“秀”字在這裏表達什麼意思;而後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作者爲什麼不用“挺立”、“挺直”、“挺拔”,而用“挺秀”?最後,引導學生深入理解這個“秀”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一個“秀”字,飽含着作者對白楊的喜愛讚美之情。這樣層層深入地講解詞語,不僅訓練了學生辨析詞義和準確用詞的能力,而且也培養了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課文中心、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2、析句:

重點指導學生理解“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灘上的衛士出神”,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三句話,以及文章的最後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

“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灘上的衛士出神”,這是一種比擬的說法。對於小學五年級的學生說比較生疏,也不易掌握。講讀時,我便深入淺出地引導學生認識這個句子的含義。首先引導學生理解:“這裏的衛士指什麼?”學生脫口而出:“指的是白楊樹。”緊接着,又引導學生考慮:作者爲什麼不說“一位旅客正望着戈壁灘上的白楊樹出神”呢?通過討論,學生認識到,作者將白楊樹比作衛士,生動形象,更加突出了白楊樹的高大挺秀,以及它對於戈壁灘的重要意義。這樣,又加深了學生對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認識。

課文中“父親”的話是文章的重點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爲了使學生深入理解句子含義,我首先指導他們反覆讀,達到熟讀成誦的程度後,組織學生討論:這些話寫出白楊的什麼特點?它的深刻含義是什麼?通過逐句分析,最後歸納出白楊的形體特點(高大挺秀)和生長特點(生命力強),並使學生懂得,父親的話是託物言志。作者表面上是在寫物,實際上是在喻人,是通過對白楊樹的讚美來歌頌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建設者,歌頌他們無論在什麼艱苦的條件下都能像白楊那樣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爲了加深這個認識,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我指導他們學習書中的句式,運用“哪兒……哪兒……”、“不管……不管……總是……”造句。這樣既訓練了他們運用詞語的能力,又強化和發展了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能力。

對於課文最後一句話的理解,我沒有機械地照書後要求讓學生說句子含義,而是巧妙地承接上文“父親又陷入了沉思”一句,提出:此時此刻父親看到了什麼,他想些什麼?從而喚起學生豐富的聯想,理解“……幾棵小樹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通過解詞析句,不僅使學生掌握本課託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寫法,也使學生掌握了抓住重點詞句理解內容和思想的方法。

二、朗讀感受,印證理解

讀,是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活動,應該貫穿於講讀教學的全過程。教一篇課文,如果只是一味地講,左一個講解,右一個分析,那樣就容易把一篇完整的課文,講得支離破碎,還佔用了學生讀的時間。學生沒有閱讀實踐,閱讀能力是得不到培養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指出:“要加強朗讀和默讀。朗讀和默讀是最重要最經常的閱讀訓練,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方法,也是必須具備的閱讀能力。”如果熟讀深思,學生就會像演員進入角色那樣進入課文的意境,從中理解字詞句的含義,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就能觸到作者跳動的脈搏。

《白楊》這篇課文,作者通過白楊讚美了熱愛邊疆、紮根邊疆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講讀課文時,首先要使學生深入領會白楊的高尚品格,然後把白楊的品格和人物的行爲聯繫起來。具體地講,就是把戈壁灘上高大挺秀的白楊和“爸爸”紮根邊疆聯繫起來,把小白楊樹迎着風沙成長和孩子們一定會在邊疆茁壯成長聯繫起來。爲了使學生深入把握文章的中心,我採用了教師範讀、帶讀、引讀和學生默讀、自由讀、分角色讀、個人讀等形式,並注意指導學生讀出作者對白楊的讚美之情,從而表達對建設者的敬佩之意。

課文的第二段寫父親和孩子們議論白楊的特點,內涵較深,情感豐富。孩子與“父親”對白楊的認識理解是不同的,情感也不同,哥哥讚美它“高”,妹妹則稱頌它“直”,這只是孩子們直觀的感性的認識。他們並不知道“爲什麼這麼直,這麼大”,父親的話回答了孩子們潛在的疑問,講了白楊的特點,其中含義很深,是讓孩子們由表及裏地認識白楊的品格。學習這一段,首先,我讓學生各自輕聲讀全段,思考:旅客們是怎樣議論白楊的。這是從整體上體會人物的情感。接着,指導學生分角色讀人物對話部分,要求學生體會孩子們的欣喜,父親的深沉。又通過指名讀來檢查學生的理解和感情的表達情況,然後通過默讀點出重點詞語,以培養學生獨立思維的能力。最後,我帶讀“父親”的話,藉以連通學生理解的思路,以形成完整的思緒。使學生和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情緒上受到感染,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這樣,講前讀,講中讀,講後讀,學生的理解會在充分的閱讀中加深感受,得到印證。

三、小結描述,昇華理解

教學中,教師應當用完美的語言去啓迪、影響、感染學生。閱讀課既要通過對課文語言文字的分析,讓學生學習書本上的語言,也要用教師對課文理解的語言去影響學生,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達到昇華理解。

在講完白楊的形象之中,我進行了如下小結:“普普通通的白楊樹到處可見,在庭院,在公園,在城市的街旁,在鄉間的路邊,對此,人們不足爲奇。然而,在滿目荒蕪單調的大戈壁,看到這清秀挺拔的白楊樹,那碧綠向上的葉子,銀白泛青的樹幹,給茫茫的戈壁帶來了生機和希望,也給過往的旅客增添了快慰和喜悅。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於是,白楊便成了旅客議論的話題。”這樣的小結,再現了白楊樹高大挺秀的形象,使學生情緒盎然,猶如置身於茫茫的大戈壁,看到了白楊的身姿,既加深了對白楊形象的理解,也爲下文的學習作了鋪墊。

在講完白楊的特點以後,我這樣進行小結:“白楊樹不擇環境,不講條件,哪裏需要,就在哪裏生根、發芽。城市需要它們,它們就舒展丰姿供人欣賞;農村需要它們,它們就心甘情願地挽起臂膀,築成防風林牆。如今,戈壁灘需要它,它就在這生根了。它們頭頂青天,腳踩戈壁,不管遇到風沙還是烈日,不管遇到乾旱還是雨雪,它總是那麼直,那麼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通過小結,學生越發感到白楊樹是那麼可愛,邊疆的建設者是那麼可敬。於是,他們也情不自禁地隨和着老師,一起進行小結,更加強了課堂效果。可見,設計優美精彩的小結,不僅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且能使學生始終處於生動形象的語言感染氣氛中,有利於他們感知豐富多彩的優美語言,提高他們用語言表達思想的能力。

在講讀課文結束時,我結合板書做了這樣的小結:“這篇課文采用象徵手法,借物喻人。作者寫了大戈壁的荒涼,也寫了白楊樹的挺秀;寫了孩子們的天真,也寫了爸爸的深情。語言樸實無華,感情真摯深沉。作者實則寫物,意在喻人,讚美祖國邊陲建設者熱愛邊疆,紮根邊疆的志向;不畏艱難,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欣慰地看到祖國邊疆建設後繼有人的希望。我們衷心地祝願:戈壁灘上的白楊樹越栽越多,越長越高,越來越美。”

學生隨着老師的手勢,藉助板書,同老師一齊吟誦。此時,師生入情入境,思想感情與作者產生了共鳴,從心底裏欽佩那些不擇環境,不講條件,哪裏需要就在哪裏安家的建設者。這發自肺腑之聲,將課堂教學氣氛推向高潮,師生沉浸在詩情畫意之中。課雖結束了,但情猶未盡,意猶未已,使學生的理解和感情進一步得到了昇華。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材分析:

《池上》描繪了鄉村兒童偷採白蓮的可愛的形象,體會詩中優美的意境。

設計理念:

設計本課時,以朗讀爲主,讀中感悟,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從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領悟詩的意境。

教學目標:

讀出詩的節奏與韻味,理解詩意,想象古詩描繪的情景,感受鄉村兒童鮮明的形象。

重點:

感受詩中兒童天真無邪的形象和樸素的美感。

重點解決:

通過反覆誦讀,體會詩中兒童的形象和詩的意境。

教具:掛圖等

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激趣。同學們已經學過不少古詩,有的是從課文中學來的,有的是課後自己學習的,大家願意把自己知道的,會背的古詩背給同學們嗎?一句兩句也行,只要你願意,就可以把自己的學習成果與大家分享。導入。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首詩,那就是:(板書)池上。

這首詩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詩人常常臨池而立,觀察池上獨特的風景。本詩就是描寫的他在池邊看到動人的畫面。

二、感知的詩歌,瞭解大意。

讀。老師讀詩題與作者,以及每句詩的後兩個詞

學生:小娃老師:撐小艇

偷採 白蓮回

不解 藏蹤跡

浮萍 一道開

教師再次換方法讀《池上》在師生互動中讀出詩的節奏與韻味。

品。從反覆讀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生:可愛

師:從哪個字或詞中你體會到了?

生:“偷”

師:“偷”讓人覺得討厭,你讀出了可愛,能說說理由嗎?

生:因爲這裏的小娃娃也許沒有得到父母的允許,私自去採蓮,我覺得他很頑皮,很可愛。

師:小娃娃的偷是可以原諒的,不知者不爲過,不是不光彩的事,其實算不得什麼偷,不同於大人的偷。這行爲可以說是可愛的,理解得很棒,說明你讀明白了。其他同學還能感受到什麼嗎?

生:我能感受到小娃娃非常能幹,因爲才一個小娃娃竟能撐出小船去採蓮,真不簡單。

生:我能感受到他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如果是我去採蓮,家長一定又擔心我們的安全啦。

師:我聽出了你們的羨慕,再讀一讀詩,讀出白己的理解。

生:我讀出小娃娃有一點“自作聰明”的我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刀開”我覺得他既然是去偷,爲何不知掩藏自己?

生:這一句中我覺得很美,小船在湖面上穿行,衝開浮萍,池上劃出一道水路,加上手忙腳亂的划船的小娃娃,有趣極了。

畫。多美的畫面啊!有繪畫才能的同學拿出你手中的畫筆,畫下你看到的一切吧!可以畫湖上飛動的鳥兒、蜻蜓,水中游動的魚兒,娃娃的神情等。

悟:寫下對詩的理解,交流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情境。再交流

三、拓展與提升。

幻燈出示描寫兒童的古詩

1、《宿新市徐公店》【宋】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2、《村居》【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炯。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3、《所見》【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4、《牧童》【宋】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5、《田家》【宋】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附板書:池上撐偷藏開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知識目標:

1.觀察、認識春天動物、植物、人等顯著的特徵,從多個方面瞭解春天的變化。

2.歌頌春天的詞語、詩歌。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收集春天動植物等變化細心的能力和審美能力。

2.培養學生親手製作警示語、影響周圍的人一起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和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觀察、記錄、體驗等活動感受大自然在春天發生的美妙變化,激發學生親近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慾望和情感。

2.通過對保護樹木的教育,培養學生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促進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感。

教學重點:

瞭解春天到來之後,動植物的變化,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周圍生活環境、關心和保護大自然的態度;讓學生感悟到春天大自然的美好。

教學過程:

導入:同學們,不知不覺中春姑娘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春天,找一找:春天在哪裏呢?

你們聽!(唱《春天在哪裏》歌曲)

一、找春天

《春天在哪裏》

春天在哪裏呀?春天在哪裏?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裏,這裏有紅花呀,這裏有綠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春天在哪裏呀?春天在哪裏?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裏,映出紅的花啊,映出綠的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嘀哩嘀哩,嘀哩嘀哩……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二、 彙報自己找到的春天

師:歌中的小朋友找到了春天,聽說你們也去找春天了,你們找到了嗎?

春天到了,你在什麼地方發現了什麼?

生:春天到了,我在……發現了……

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給大家:

1、 圖片:(學生自己照的照片)

這是**找到的春天,他很用心地把它們拍了下來!

2、 畫春天:已經畫好的

3、 寫春天:寫下描寫春天的優美句子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一年之計在於春……

總結:我發現咱班同學都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你們找到的春天真美啊!

三、讚美春天

老師也非常喜歡春天,我也去找春天了,想不想一起看一下我找到的春天? 小草:小草也偷偷地從土地媽媽的懷抱裏鑽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特別可愛! 朗誦:《草》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迎春花:你們看,迎春花也開放了,金燦燦的,特別漂亮!

師:花兒草兒都趕集似的聚攏來了,小燕子也不落後,它們也來參加春天的聚會。 小燕子:小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

春天也是百花盛開的季節,想不想跟老師一起去春天的百花園裏看看?

(欣賞圖片)

師:剛纔你們爲什麼會發出一聲聲的驚歎啊?

生:春天太美麗了!

四、課外延伸

春姑娘就像一位魔術師,把大地打扮得這麼美!讓我們用我們喜歡的春天的歌,在春風中盡情地享受春天吧!(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教材簡析】:

《白鷺》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二冊的一篇課文。這篇文質兼美的散文生動地描寫了白鷺顏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覓食、棲息、飛行時的韻味,給人以美的享受,表達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全文條理清楚,主要寫了白鷺的外形和活動之美,語言流暢而傳神,營造出自然清新而又濃郁綿遠的意韻,恰如清風拂過讀者的心田,又似純淨的溪水盪滌內心的焦躁與煩悶。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藉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能憑藉語言材料,感受、想象白鷺的美;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

《白鷺》是郭沫若的散文,文章清新簡約,讀來韻味無窮。學習這篇課文,要運用多媒體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指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抓住關鍵詞句,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品味、領悟文章的內涵,從白鷺的形美、意美、情美的角度進行審美欣賞,讓學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陶冶。

【設計思路】:

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這一總領全文的句子,指導學生弄懂“精巧”的意思,體會“詩”的特點,再帶着“爲什麼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的懸念朗讀課文,通過對關鍵詞語、重點句子的導讀、吟誦,領悟內涵,訓練語感,積累語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簡要說明:

一、情境導入,整體感知;

二、藉助工具,讀準課文。

三、合作學習,讀通課文。

四、加強指導,正確書寫。

教學設計方案 篇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重點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爲什麼說白鷺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課前準備:

掛圖、配樂朗誦音樂帶

教學時間:

兩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詩句揭題,簡介白鷺。

1、詩句"兩個黃麗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2、簡介白鷺。體長50釐米,全身的毛雪白,生殖期間枕部垂有兩根長翎,背和上胸部分蓬鬆蓑羽,以後消失。春夏多活動於湖沼岸邊或水田中,主食是小魚等水生動物。

二、初講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想一想課文寫了白鷺哪幾方面?

2、交流:

①指名讀生字、找出新詞、理解詞語,並集體齊讀。

尋常:平常。 嗜好:特殊的愛好。

美中不足:雖然很好,但還有缺陷。 韻味:含蓄的意味。

每每:每一次。

②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寫白鷺的?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寫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第二段(2—5)寫白鷺顏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適宜。

第三段(6—9)寫白鷺在覓食、棲息、飛行時充滿韻味。

第四段(10)寫白鷺實在是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三、自由練讀課文

1、你喜歡哪一部分就讀哪一部分?

2、分類組合,學生互相評析指導。

四、寫字指導

1、老師示範。鶴、蓑、喙、嵌、框、嗜

2、學生臨寫,教師巡視。

五、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

第二教時

一、複習

1、聽寫詞語

二、精讀指導

1、指名朗讀找出能體會作者感情的句子,讀中品析。

☆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文首、文尾相呼應,首尾圓合,深化了文旨。)

①通常的詩有什麼特點?(語言精練、開鍋、節奏感強,充滿意境)

②爲什麼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意味無窮的詩"?

a、自讀2~9節選擇你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並說明原因。

b、第2~5節寫的是白鷺的"精巧",第2節是概括地描寫,第5節是具體的描寫。

c、第6-8節寫的是白鷺的"韻味無窮",作者從白鷺覓食、棲息、飛行這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韻味。

(細細揣摩第七節的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以《白鷺真的在瞭望嗎?》爲題目,"晴天的早晨,白鷺常常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爲開頭,說話,陳述自己的觀點。)

d、小結:靜態的精巧、動態的韻味,都是一幅幅值得欣賞、口味的畫。

☆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美的歌嗎?

①這是什麼句?請換一種說法。

(反問句,白鷺本身就是一首優美的歌。)

②"白鷺不會唱歌",爲何還說"白鷺的本身就是一首優美的歌"?

(白鷺的外形那麼漂亮,活動那麼高雅,雖然它不會發出宛轉的聲音,但它能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帶來歡樂,它就是一首無聲的歌。)

3、說說自然界裏還有哪些情景充滿韻味?

(蜜蜂採蜜、秋蟲呼叫、冬梅傲雪、高山流水、小橋人家……)

三、指導朗讀、練習背誦。

(第三段的背誦:"覓食-棲息-低飛-不會唱歌")

四、總結全文,鞏固提高

1、作家郭沫若以詩人獨特的眼睛和詩心,善於發現美、鑑賞美、評價美,發生動、形象、簡潔和富於感情色彩的語言,借鑑電影蒙太奇的藝術,創造了氣韻生動、情景俱美的意境,宛如一首流動的音樂,韻味無窮的詩歌,藝術地再現了白鷺不同角度的美,給讀者以無限美好的藝術享受。

2、鳥是大自然中動人的音符,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愛護鳥。

五、作業

背誦課文

小作文《白鷺真的在望嗎?》

教學設計方案 篇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裏的散文詩”的意思。

3、體會語言凝練,含義雋永,講究形象性和意境美的特點。

4、憑藉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憑藉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裏的散文的詩”的意思。

2、理解把握主題。

3、梳理寫作線索。

一、課文導入:

張志和在《漁歌子》中描寫了白鷺:“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同學們也一定記得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名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白鷺在詩人的筆下盡展優美的姿態。確實,白鷺是很美的,美得象一首詩。因此郭沫若寫了一篇散文來讚美它。

二、作者簡介:

郭沫若:中國現代傑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四川樂山人。他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是繼魯迅之後中國文化戰線上又一面光輝旗幟。生平著述很多,詩集《女神》,歷史劇作《蔡文姬》、《屈原》等,現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三、課文朗讀

1、學習生字

雋永juàn綺麗qǐ 睿智ruì 蓑毛suō 喙huì

鏗鏘kēng qiāng鴻鵠hóng hú 寥廓liáo kuò

黛色dài 嵌入qiàn 嗜好shì 淳厚chún

恬淡tián清澄chéng

2、配樂朗讀(古箏:高山流水)

四、賞析課文

1、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起句用一個比喻從總體上讚美白鷺。

比喻新奇、貼切。

精巧:精緻、小巧、美妙。

詩:富有韻味、極耐品味。

2、白鷺“色素的配合”從哪裏可以體現出?作者如何評價?

學生討論,師生總結:

雪白的蓑毛、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

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3、白鷺“身段的大小”從哪裏可以體現出?作者如何評價?

學生討論,師生總結:

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

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肥,減之一分則太瘦;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

靜態美

色素美:雪白的蓑毛 鐵色的長喙 青色的腳 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身段美:身段的大小 流線型結構 增之一分則嫌長 減之一分則嫌短

4、白鶴、朱鷺、蒼鷺與它相比呢?

白鷺:適宜,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常見

白鶴:太大,生硬

朱鷺、蒼鷺:大了一些,太不尋常

5、然而白鷺卻因爲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作者告訴我們怎樣的哲理?

學習小組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世界上並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發現美的眼睛。要善於從自然中發現美。

本文是一曲自然美的讚歌。

6、白鷺靜若處子,動若脫兔。文章展現了白鷺哪些動態美?結合課文學習小組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圖畫之美:白鷺釣魚圖作者聯想豐富,用擬人的手法將捕魚的白鷺想象成在釣魚,以比喻的方法把整個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裏的畫,生動地描繪出白鷺在清水田裏覓食時的迷人景象,韻味十足。

悠然之美:白鷺瞭望圖畫面富有詩意:孤獨、站在小樹的絕頂、看來不大安穩、卻很悠然、一種嗜好。白鷺孤獨站立在小樹絕頂悠然自得的獨特的美。

清澄之美:白鷺低飛圖白鷺低飛給人以美的享受,帶來無窮樂趣。

含蓄之美:白鷺無聲圖美在無聲,美在自然,美在含蓄,美在骨子裏。

7、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裏的散文詩。

實在是:由衷的讚歎。

韻在骨子裏:強調含蓄之美

散文詩:內涵更豐富、表現力更強。

總結全文,呼應開頭

8、課文小結:

1、郭沫若先生的小品文清純自然,別有情趣,《白鷺》更是其中的精品。這是一曲自然美的讚歌。作者長於形象和色彩刻畫,比喻新奇貼切,意境清麗悠遠,富有濃濃的詩情畫意。

2、曉雪的評論文章從哪些方面談《白鷺》?學習小組討論

散文的多樣性和隨意性;寫作特點;引用文字說明閱讀時要注重閱讀感受。

9、作業:

10、蒐集描寫白鷺的詩詞。

11、仿照《白鷺》寫一篇關於動物的小散文。

總結:板書

教學設計方案 篇13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2、情感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想象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能憑藉語言材料,感受、想象白鷺的美;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郭沫若先生帶着我們一起走近了白鷺,你能說說白鷺給你留下了怎樣深刻的印象?

媒體映示: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二)、品味。

古人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白鷺的出現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詩情畫意。今天,就讓我們再來欣賞白鷺這首精巧的詩給我們帶來的優美畫卷。

1、仔細聽老師朗讀6~8自然段,想一想:你看到了幾幅優美的畫面?(通過老師有感情的朗讀,學生能身臨其境,腦海裏呈現出美好的畫面。)如果請你給看到的畫面前面起名,該用什麼名字好呢?(學生積極的開動腦筋,想起了“獨釣寒江雪”、“欲窮千里目”、“落霞與白鷺齊飛”等富有詩情畫意的名字。)

板書:釣魚瞭望低飛

2、讓我們以四人爲一小組來學習,選擇其中的一幅畫細細欣賞,欣賞的時候,你可以把你認爲值得品味的詞語、句子劃出來,讀給同學聽;也可以邊欣賞邊想象,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同學聽。

3、學習6~8自然段(討論交流,三幅畫面可交叉出現)。

(1)清水田裏,靜靜釣魚(“釣魚”“圖畫”——靜)

A、賞析“釣魚”:清水田裏,白鷺佇立,正靜悄悄地等着小魚游過來,他成了一位悠閒自在的釣魚先生了。(媒體映示:清水田裏靜靜釣魚)你能讀一讀嗎?(指導學生細細品味“釣”這個字,感悟作者用字的絕妙。)

這幅畫的背景是什麼?畫中的主人公是誰?相信你讀這一句,一定能把它讀好。

B、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清水綠田中的白鷺釣魚圖吧!齊讀第六自然段。

(2)小樹絕頂,悠悠瞭望(“悠然”“瞭望”——悠)

A、賞析“瞭望”:白鷺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最高處,就是小樹的絕頂。風兒吹來,小樹輕搖,看來像是不大安穩,可白鷺卻很悠然,你能把它讀好嗎?

“人們說它是在瞭望,可它真的是在瞭望嗎?”如果不是在瞭望,它可能在——;如果他真的是在瞭望,它站立在小樹的絕頂,或許它望見了——或許它望見了——課文最後雖然是問號,你讀的時候,如果把它想象成什麼標點,味道就出來了?

B、請男孩閉上眼睛,聽着女孩的朗讀,展開想象,晴天的早晨,小樹絕頂,白鷺悠悠瞭望之圖吧!看到了嗎?(男女生交換朗讀)(孩子們努力展示自己最高的朗讀水平,用心與白鷺交流。)

(3)黃昏空中,低低飛翔(“低飛”“樂事”——顏色美,動態美)賞析“低飛”:在落霞滿天的黃昏,白鷺正低低地來回飛旋着,是那麼悠閒,那麼自在。這分明是一幅舒展、飄逸的白鷺歸巢圖,悠閒的你見到悠閒的白鷺,定會其樂無窮。你能把這種樂趣讀出來嗎?討論:當你看到這情景,有什麼感受?(孩子們各抒己見,說出自己的心裏感受。)

(4)欣賞了這三幅白鷺圖後,你們內心有什麼樣的感覺?(寧靜、優美)想對白鷺說什麼?

板書:韻味無窮

讓我們再來細細的回味一番吧!(出示三幅美麗的畫面,精美的文字。)學生個人賞讀。(學生這次朗讀,能讀得更投入,更有韻味。)

師:這就是白鷺,它釣魚是時的悠閒,瞭望時的悠然,飛行時的翩然,讓人覺得它是那樣的——韻味無窮!,可是,仍有人覺得它美中不足!請自讀第9自然段。想一想自己會說些什麼?(出示但是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美的歌嗎?)

生:白鷺美在它的外貌。

生:白鷺能給我們帶來歡樂。

師:白鷺的外形是那麼漂亮,活動那麼高雅,雖然它不會發出婉轉的聲音,但它能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帶來歡樂,它就是一首無聲的歌。

(5)看,老師這兒還有一首寫白鷺的詩,誰來讀一讀?

(三)、總結。

1.白鷺,素雅而和諧,在碧水,在樹梢,在藍天,寧靜、悠然(媒體映示畫面,播放音樂)此時,在你內心深處,你還想由衷地對白鷺說:“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2.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這首韻味無窮的詩。

散文白鷺教學設計(二)教學要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4、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聯繫課文內容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揭示課題後播放多媒體:夕陽西下,美麗的河塘邊,草色青青,蘆葦茂密,一羣白鷺,有的凌空展翅,有的站立枝頭,有的突然栽入水中叼起一條魚來。

2、學生談感受,重溫杜甫的名句“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3、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課文。

二、自讀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

(2)畫出不懂的詞語,藉助字典,聯繫上下文來理解。

(3)思考剛纔提出的問題:“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適時輔導有困難的學生。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

提醒學生注意:“蓑”是平舌音,聲母是“s”;“嗜”是翹舌音,聲母是“sh”;“喙”讀“huì”。

2、指名回答作者從哪幾方面寫出了白鷺的美?

(顏色、身段、覓食、棲息、飛行等)

3、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其他同學點評。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後,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範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輔導。

五、作業

1、練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一段

(1)齊讀第一句話,想一想它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2)弄懂“精巧”的意思,體會“詩”的特點。

(3)爲什麼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2、學習第二段(2~5自然段)

(1)圍繞上述問題同桌合作學習;

(2)交流:啓發學生先從“顏色的配合”“身體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的概括描寫,再從白鷺“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線型結構”以及“鐵色的長喙”“青色的腳”的具體描寫中感受白鷺的精巧。之後,讓學生將白鷺與白鶴、蒼鷺進行對比,從“增一點兒則嫌長,減一點兒則嫌短,素一點兒則嫌白,深一點兒則嫌黑”中進一步感受白鷺顏色、身段的精巧、和諧之美。

(3)朗讀訓練

3、學習第三段(6~9自然段)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段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白鷺的?

交流:寫了白鷺的覓食、棲息、飛行和不會唱歌。

(2)指名讀,你從這一段中感受到了什麼?

交流:

A、“在清水田裏,時常有一隻兩隻白鷺站着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裏的圖畫。”在這段話中,要讓學生感受到白鷺只會用長喙啄魚,而作者說它“站着釣魚”,這是一種擬人手法的妙用。

B、“這隻白鷺真的在遐想、瞭望嗎?”帶着這個問題,讓學生邊讀邊想象,感受白鷺站立在小樹絕頂悠然自得的獨特美。

C、“黃昏的空中,偶爾可以見到白鷺在低低的飛。”此情此景如詩如畫。當你悠然地觀看這情景,有什麼感受呢?

D、“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優美的歌嗎?”改陳述句:白鷺本身就是一首歌。那麼,爲什麼說白鷺的本身就是一首優美的歌?(白鷺的外形那麼漂亮,活動那麼高雅脫俗,它不就是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一首無聲的歌嗎?)

4、學習第四段

(1)齊讀最後一段

(2)聯繫全文想一想爲什麼說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

三、總結全課

1、齊讀第一段、最後一段,說說它們在文中起什麼作用?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2、齊讀全文

四、作業

實踐活動:開展朗誦比賽;閱讀散文或散文詩,增強文化底蘊。

教學設計方案 篇14

教學目標:

1、 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並在次基礎上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自然的熱愛。

2、 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選取課文中喜愛的部分進行背誦積累。

教學重難點:

憑藉具體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

教學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 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白鷺》。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在郭沫若的眼中,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韻味無窮)的詩。板書

2、 指名讀課文一、四段。

二、 新授。

1、 那麼作者爲什麼這麼說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對應的部分。

2、 學生讀課文。

3、 指名答。板書。(2~5講的是白鷺的精巧,6~9講的是白鷺讓人感到韻味無窮。)

4、 看白鷺的圖片,要求學生讀2~5,說說怎麼來寫精巧的。

5、 ⑴白鷺常見,教師口述,郭沫若把白鷺和白鶴、蒼鷺和朱鷺作了比較;

⑵顏色配合、身段大小都很適宜,根據學生回答出示文字。指名讀,具體說說感受。那誰來讀一讀,爭取讀出白鷺的精巧。指名作評價。要求學生練讀。指名讀。問同學們喜歡它的精巧嗎?試着背一背。

6、 白鷺不但是精巧的,還是韻味無窮的。默讀文章6~9,想想課文中寫了白鷺哪幾個畫面?你從哪些地方能感受到白鷺的韻味無窮?用筆畫下來。

7、 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

8、 指名說。板書。(釣魚圖、瞭望圖、低飛圖)

9、 要求學生自由選擇一幅圖畫,向大家介紹白鷺的韻味無窮。相機出示圖畫。

10、 釣魚圖

⑴比喻是一幅圖畫,讓作者感到美;

⑵釣魚是擬人的寫法,寫出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喜歡上這圖畫了嗎?自由讀。指名讀。

11、 瞭望圖

悠然,一種與衆不同的美。指名讀,要求在心裏體會。評價。再指名讀。師評價。齊讀。

12、 低飛圖

給人帶來樂趣,很少見。學生讀,教師讀。評價兩者的表現。齊讀。

13、 這三幅圖寫出了白鷺的韻味無窮,你們喜歡上它了嗎?但是白鷺不會唱歌,你們覺得是不是有點遺憾?爲什麼。理解白鷺是一首優美的歌。

14、 積累。你喜歡哪一圖畫。讀一讀,背一背。

三、 小結。

1、 白鷺,我國古代著名詩人也曾多次寫到。出示杜牧的古詩,帶領學生讀。

2、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生活中還有很多像白鷺一樣的事物,只要我們用心留意,用心思考,就會不一樣。下課。

教學設計方案 篇15

教學準備:

掛圖、錄音帶等。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整體感知課文,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白鷺的美。

一、揭示課題

⒈“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是大詩人杜甫的名句。白鷺,同學們見過嗎?(出示掛圖)讓學生觀察,然後教師作簡單的介紹。

⒉郭沫若先生也曾爲白鷺寫了一篇優美的文章,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第十六課《白鷺》。(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⑴提出自學要求:

①讀準字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通句子。

②畫出不懂的詞語,聯繫上下文或藉助工具書理解。

③想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白鷺的。

⑵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適時輔導。

2、檢查自學效果。

⑴分節朗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及讀得不通順的地方。

⑵看圖理解“蓑毛”、“喙”、“流線型”。

⑶提問: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白鷺的?

3、默讀課文,根據總分總的結構特點給課文簡單的劃分段落。(不作過高要求)同桌討論,集體交流。

4、分段讀課文。

三、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的生字後,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範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

四、作業

⒈朗讀課文。

⒉抄寫生字。

教學設計方案 篇16

教學目標:

1、認識“鷺、嫌”等8個生字,會寫“素、宜”等11個生字,正確書寫“配合、適宜、恩惠”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感受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在這個形象中寄託的思想感情。

3、認識《白鷺》不拘泥於對形象具體實在的描寫而取其神韻的寫作特點,並嘗試學習這種寫作方法。

4、能結合課文內容理解“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味無窮的詩”這個句子的意思。並在此基礎上感受白鷺的美,激發學生對自然的熱愛。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蒐集關於白鷺的資料,初步瞭解。

2、自學生字新詞。

3、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一定還記得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名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白鷺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詩。讓我們先來欣賞一組白鷺的圖片,並交流和白鷺相關的知識。出示PPT。

看了圖片,你對白鷺有什麼初步感受呢?

我國現代大文豪郭沫若寫了一篇優美的散文來讚美它。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白鷺》,品味、感悟、欣賞,分析文章中有哪些獨特的感受和獨到的認識。

二、瞭解作者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中國現代傑出的作家、詩人、歷史學家、劇作家、考古學家、古文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1914年赴日本留學,原學醫,回國後從事文藝活動。1924年以後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並倡導革命文學。1949年後,擔任新中國文聯主席,繼續進行文學創作。他長期擔負科學文化教育事業的組織領導工作,對發展中國科學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是繼魯迅之後中國文化戰線上又一面光輝旗幟。1978年病逝北京。生平著述很多,詩集《女神》等,現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三、檢查預習

1、給下列生字正確組詞

2、正確流利讀詞

3、寫出下列詞語近義詞

四、出示目標:

1、感受白鷺的美,體會作者在這個形象中寄託的思想感情。

2、認識《白鷺》不拘泥於對形象具體實在的描寫而取其神韻的寫作特點,並嘗試學習這種寫作方法。

3、鼓勵學生用心感受生活,善於發現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之美,提升審美能力,豐富人生內涵。

五、自學提示(一)

初讀課文,體會白鷺之美

1、畫出描寫白鷺獨特的美的句子。

2、文章是從哪些方面來描繪白鷺,體現白鷺之美?用簡潔語言概括出有關白鷺的幾幅畫面。

六、檢查自學結果:

1、找出描寫白鷺獨特的美的句子。

(1)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

起句用一個比喻句從總體上讚美白鷺。給這篇散文定下了基調,通篇文字充滿了詩性的感悟和表現力。

比喻新奇、貼切。

精巧:精緻、小巧、美妙。

詩:富有韻味、極耐品味。

(2)白鷺“色素的配合”從哪裏可以體現出?作者如何評價?

學生討論,師生總結:

色素美: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評價:白鷺“色素的配合”很適宜。

(3)白鷺“身段的大小”從哪裏可以體現出?作者如何評價?

學生討論,師生總結:

身段美: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

評價:“身段的大小”很適宜。

(4)白鶴、朱鷺、蒼鷺與它相比呢?(附圖比較)

白鶴:太大而嫌生硬。

朱鷺、蒼鷺:大了些,太不尋常。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