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高二地理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2.8W人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二地理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二地理教學設計

高二地理教學設計1

有效的教學才能使教學提質,何爲教學中的有效呢?第一,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必須有預期的教學目的;第二,教師的教學活動必須有效。教學的有效性是師生雙方面共同努力的結果,教師起主導的作用。如何搞好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學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一、要進行有效教學就必須制訂行之有效的教學計劃

1、常規的學期教學計劃要有始有終,同時要實時地進行修訂和完善,以保證學期教學的有序、有效進行。

2、詳細的課時教學計劃和具體的實施方案,是課堂教學實施有效教學的前提。每一課時都必須有對應的教學設計,主要包括課題、課時、課的類型、教學的目的、教學的重點、教學的難點、教學的方法、學習的方法、教學的輔助教具、具體的教學過程、課後的作業、課後教學反思等這幾個方面。

二、“三步三環雙贏”教學模式是高中地理有效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把握好“三個步驟”和“三個環節”的教學,實現“三步、三環”的“雙贏”才能使課堂教學實現有效。

1、“三步三環雙贏”教學模式其結構如下圖所示雙贏三個環節

2、“三步”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促進了教學有效性的發展。

第一步:課前的有效準備。包括教師的課前有效準備和學生的課前有效準備兩個方面。教師的準備:

(1)思想上的準備:備課。(2)物質上的準備:指的是各種實驗器材,各種現代教育技術設備的試用,相關教具的.準備。

第二步:課堂教學的有效組織。課堂教學有效組織的中心環節是教學的具體過程,主要包括教師對新知識的講授和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

第三步:課後有效練習課後的有效練習,是針對章節性的教學內容來設計的鞏固練習。

(1)教師所設計的練習要精選。(2)題量以30分鐘以內的題量來設計。(3)教師要認真批閱,使作業有效。

3、“三環”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促進了有效教學的提質。

(1)新課導入的有效性問題新課導入的有效性,關鍵是導入的藝術性問題。導入方法可以歸納爲以下三種類型:①知識性的承上啓下導入法;②音視頻、圖文導入法;③生產生活實例的導入法。

(2)具體教學過程的有效性,是知識傳授的重要環節,是有效教學成敗的關鍵所在。有效課堂的實施,新課導入是基礎,過程講授是關鍵。過程講授,必須以學生爲中心,重點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態度問題、能力問題和主動性問題。

(3)課堂小結及鞏固練習,在具體授課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梳理所學的內容。第二,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運用。第三,反思教學活動,便於在下一節課的教學中,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補充講解。第四,佈置適量的課外作業。具體教學過程中,老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的教學以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探究爲目標,讓學生想學、會學到願學,最終學以致用。

三、“三步三環雙贏”教學模式是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提質的保障

“三步三環雙贏”教學模式的中心環節是“課堂教學的有效組織”和具體教學中的“講授新知和學習新知”兩個部分。

1、從高中地理教師的角度看“三步三環雙贏”教學模式中的每一個環節,教師起的是主導作用,是一個外因的作用。

2、從高中學生學習地理的角度看“三步三環雙贏”教學模式中的“三環”,學生是一箇中心體,是一個內力因素,他(她)得通過外力才能起作用。

3、從師生的角度看“三步三環雙贏”教學模式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通過教師這個外因才能對內因(學生)產生影響,才能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其真正的有效性。

只有外因起作用了,“有效教學”才能得到保障。“三步三環雙贏”教學模式中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促進了師德的發展,完善了教師的教學設計;提升了教師備課、反思的水平;提升了教師評閱的能力;培養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了學生學習地理的技能。“三步”“三環”必須雙贏,缺一不可。

高二地理教學設計2

一、自學探究

以自學或探究爲主的教學方法,是指教師組織學生自學或引導學生通過探究、討論等活動而獲得知識的方法。這一類教學方法的特點在於,改變了“教師佔中心地位,學生處被動地位”,“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基本格局,鼓勵學生自學和探索發現,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獨立性得到發揮,從而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創造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各種活動能力。

在以自學或探究爲主的教學方法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事先設計出讓學生能順利自學、探究的學習程序。在採用這種方法的教學過程中,雖然學生有了較大的活動自由,但教師仍需要作爲引導人或成員參與到學生的自學探究活動中去,並且事實上由於採用了自學、探究、討論等方式致使教學活動趨於複雜化,從而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地理教學中,以自學或探究爲主的教學方法,主要有程序教學法、自學輔導法、發現法、“讀議講練”法等。

二、實際訓練

以實際訓練爲主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指通過練習、實習等活動,鞏固和完善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形成地理基本技能,發展智力的方法。對於地理知識的掌握來說,以實際訓練爲主的教學方法,首先可以使學生親自檢驗所學地理知識的本身是否正確,檢驗自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是否正確;其次,它有利於加強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第三,它可以爲將來在實踐中應用地理知識作準備。對於地理基本技能的形成來說,以實際訓練爲主的方法更是一條基本的途徑。此外,以實際訓練爲主的方法對學生智力的發展和意志、品德的提高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語言傳遞信息

以語言傳遞信息爲主的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和學生通過口頭語言或者運用書面語言傳授知識、技能,發展智力,進行思想教育的教學方法。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的重要交際工具,它在教學過程中則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認識媒體,教師和學生之間信息的傳遞大量是靠語言來實現的。對於學生來說,口頭語言的訓練、書面語言的表達“也是培養思維品質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以語言傳遞信息爲主的方法不僅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而且至今仍是一種非常重要和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以語言傳遞信息爲主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講授法、談話法、讀書指導法、板書筆記法等。

四、直接感知

以直接感知爲主的教學方法,是指教師演示各種地理教具、地理實驗和組織課外參觀等,使學生利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地理事物而獲得知識的方法。以直接感知爲主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參觀法。這類方法的特點是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和真實性。直觀是“領會的開端環節”,地理學科的直觀性相對於其他學科來說更具特殊意義,這是由於地理知識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複雜性和間接性”所決定的。以直接感知爲主的方法,對於形成學生豐富的地理表象具有極爲關鍵的作用。

由於條件限制,對於有些教學內容,如地下、高空或發生在久遠地質年代、歷史年代的地理事象,教師較難或不可能都讓學生進行直接觀察和感知。所以,以直接感知爲主的方法,必須和以語言傳遞信息爲主的方法以及其他方法合理結合起來運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五、象徵符號認知

以象徵符號認知爲主的教學方法,是指教師通過地圖、地球儀、剖面圖、示意圖等以象徵符號表徵的圖象,使學生獲取地理知識的'方法。與演示法展示地理事物外部形象的直觀教具不同,地圖是以一系列慣用的象徵符號來表徵地理事物的,它能揭示地理事物空間分佈的特徵以及地理事物發展變化、相互聯繫的特點,對於地理教學來說,具有極爲特殊的意義。可以說,同語文學科運用詞典,生物學科運用顯微鏡,物理、化學學科運用實驗一樣,地理學科運用地圖是其教學過程中極其重要和不可缺少的手段與方法。對於地理教學來說,無論是教師的講授,還是學生的學習,離開了地圖都是不可想象的。當然,地圖或者其他象徵符號表徵的圖象僅是一種工具或手段,以象徵符號認知爲主的方法必須結合以直接感知爲主的方法,並且與以語言傳遞信息爲主的方法緊密配合,做到符號認知和直接感知相結合,圖象信息和語言文字相結合,才能取得更佳的教學效果。

高二地理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瞭解大西南的範圍、區位條件、自然資源、社會經濟條件。

2、理解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理解大西南發展交通的主要影響因素。

3、能運用圖表資料分析大西南大力發展交通運輸的緊迫性,發展交通運輸的有利和不利條件,並由此會分析一個地區經濟發展和交通建設的關係。

4、培養學生用普遍聯繫的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運用圖表資料分析大西南發展交通運輸的緊迫性和有利條件與不利條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交通運輸是流通領域中的主要物質生產部門,以及支撐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在整個國民經濟建設中必須先行一步,以適應其他經濟部門的發展對交通運輸的需求。

交通運輸對於溝通各地區聯繫、保障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我國廣大的西部地區交通運輸基礎仍然比較薄弱,如大西南地區是我國腹地廣闊、資源密集、發展潛力的地區,而長期以來經濟發展明顯滯後,交通不暢是諸多因素中最爲突出的.問題之一。

一、區位條件

1、相對位置

大西南地區包括川、滇、黔、桂、藏三省兩區一市。

2、經濟地理位置

⑴屬於我國邊疆區,與越南、老撾、緬甸、尼泊爾、印度等國相鄰,毗鄰國家經濟比較落後。

⑵爲我國內陸腹地,遠離我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經濟落後,開發程度低;

⑶爲大後方,具有國際區位優勢;

⑷從發展來看,隨着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進一步深入,該區將面臨新的發展契機。

⑸三峽工程的建設、重慶直轄市的成立使得本區區位優勢明顯增加。

二、自然條件和資源條件

1、自然條件:

⑴地跨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地勢起伏大。

⑵受地形地勢影響,區內氣候多樣,差異很大。有__帶氣候、熱帶季風氣候、高山氣候等。

⑶區內地殼構造運動活躍,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頻繁。

⑷河流衆多,但航運條件差。

2、資源條件

(1)西南地區自然資源潛在價值分析

西南區(不包括西藏)自然資源潛在價值佔全國23.3%,人均超過全國19.2%,潛在價值高。其中,農林和礦產資源約各佔一半,利於工農業協調發展。

(2)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而且地域組合好。釩、鈦、錫儲量居世界首位適宜於發展成爲鋼鐵、有色金屬、原材料生產基地。

(3)能源資源:可開發的水能資源佔全國70%;四川天然氣儲量居全國首位;貴州省是我國南方第一煤炭大省;廣西北部灣油氣資源前景看好。

(4)農林資源:四川盆地物產富饒,素有“天府之國”的美稱;橫斷山區是我國第二大林區,滇南谷地是我國主要的熱帶作物基地。本區生物資源和物種資源居全國首位。

三、社會經濟條件

1、本區地處西部地帶的內陸邊疆,又是我國少數民族的主要聚居區,社會經濟基礎薄弱。

2、新中國成立後,本區發展變化很大,現已建立起鋼鐵、有色冶金、能源、化工等重工業爲主體的工業體系,區域經濟已經形成一定的基礎和規模。

3、本區交通運輸已經成爲西南地區經濟發展的瓶頸,加強交通運輸建設是西南地區迫切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四、西南地區經濟發展的瓶頸因素及對策

交通運輸是制約本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加強交通建設,緩解交通運輸緊張狀況,是西南地區迫切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學生閱讀最後一自然段,結合現實談感想。

作業佈置:

舉例說明西南地區發展交通運輸的有利條件與不利條件。

[討論]面對西部大開發這一歷史機遇,大西南應怎樣抓住機遇,大力發展交通運輸業,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高二地理教學設計4

1、多激勵、活氛圍

根據新課程理念,地理課堂中教師應努力創設一種“以學生爲本”的課堂環境,營造一種“尊重學生的觀點”的課堂氛圍,以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例如,自然地理有很強的思維理性,尤其是學習“日照圖、氣候、洋流”等思維難度的內容,地理教師要儘可能做到,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挫折時,教師應該用一彎理解的微笑、一種耐心的態度,來化解學生的焦慮;當學生破解難題時,教師應該用一縷嘉獎的眼神、一種熱心的祝賀,來煥發學生上進的動力,教師的這種積極的評價與適時的激勵,使每個學生都能夠體驗到學習的快樂、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和感受到課堂的趣味。

2、多架橋、建聯繫

新課程地理教材不強調知識的系統性與完整性。知識之間的跨度大,這無疑已經成爲學生學習和思維的難點,爲了突破教學難點,地理教師應該應通過“區域地圖、地理略圖”等途徑來架橋鋪路,來建立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繫,從而能夠達到破解難點的效果。例如,利用太陽直射點移動規律簡圖進行知識的梳理和歸類整合。

2.1太陽直射點移動規律與晝夜長短判斷。

2.2太陽直射點移動規律與太陽高度大小判斷。

2.3太陽直射點移動規律與季節、日期判斷。

2.4太陽直射點移動規律與南北半球及直射點將要移動方向判斷。

2.5太陽直射點移動規律與緯度範圍的判斷。

2.6太陽直射點移動規律與風帶氣壓帶的移動規律。

2.7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與地球公轉速度的變化。

通過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思維規律的知識聯繫,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和理解知識難點,同時還有利於學生思維的昇華、能力的提高。

3、多引導、促探究

地理教學中要積極開展師生間的雙向交流,要讓學生在探究的氛圍中發現問題,總結規律,因此教學時地理教師應該大膽放手,要讓學生有充分思考和探討的時間和空間,圍繞地理的主幹知識,提出一些有利於學生思維培養的,特別是能激發學生探究慾望、激勵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在探究中自主得出結論。例如,氣溫分佈和等溫線是高中地理的重點,教學中就可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探討,在探討的過程中教師進行適度的引導和啓發,從而得出以下一些重要結論。

3.1等溫線的分佈:①等溫線分佈規律:等溫線的溫度數值總是由低緯向高緯遞減。②不論陸地還是海洋,如果表面狀況較均一,等溫線大致平行於緯線。③北半球1月份等溫線比7月份等溫線密集,但是其數值仍然是由低緯向高緯遞減。

3.2等溫線的凸向:①一月全球陸地等溫線均向南凸,海洋等溫線均向北凸;七月正好相反。②由於受洋流的影響,海洋等溫線的凸向與洋流的流向一致。

3.3等溫線分佈影響因素簡析。①許多沿岸地區等溫線近於與海岸平行。②等溫線與等高線平行或與山脈走向平行說明受地形的影響,如果等溫線閉合,則說明受山脈或谷地的影響。

4、多設疑、緩坡度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課堂情況、學生的心理狀態和教學內容的不同,適時地提出經過精心設計、目的明確的問題,這對啓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和學好地理有很大的作用,還要引起注意的是,提出的問題不能跨度太大,要遵循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規律,問題的坡度要緩,要在漸進中不斷加深。例如在學習了高一《大規模的`海水運動》後,讓學生總結世界海洋表層洋流的分佈規律:①中低緯大洋西岸爲暖流,東岸爲寒流。②中高緯大洋西岸爲寒流,東岸爲暖流。在此基礎上繼續設疑,通過提出新的問題,可以激發起學生新的求知慾望,爲學生課後進一步的思維,也可爲下一節課的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5、多歸納、顯規律

地理知識總體比較抽象,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學生顯得無所適從,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教師不能只浮於教材的表面,而要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知識的內在的線索和規律,從而利於學生掌握知識。例如晝夜長短的緯度分佈規律、晝夜長短的週年變化規律等。通過這種規律的總結,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鹽度分佈規律,當然學生應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6、多訓練、輔方法

新課程強調學生的發展性和創新性,關注的是學生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因此地理教學要強調發現知識的過程,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簡單地介紹其結果。在地理教學中應該講練結合,並要處理好練習的強度和適度的關係,並應該讓學生在訓練中總結和體驗思維方法,從而真正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效果。通過這種有意識的思維流程和解題方法的提煉和總結,不但能夠促進對知識的靈活運用,還能夠幫助學生搭建知識間暢通聯繫的渠道,從而爲學生自己的靈活解題奠定基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