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15篇)

本文已影響 3.31W人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15篇)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對我國古代文化的興趣。

2、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3、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瞭解我國古代詩歌在體裁上形式上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體會詩歌所描繪的意境。

2、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瞭解我國古代詩歌在體裁上的特點。

【教學準備】

1、佈置學生探究古代詩歌的分類常識,詩、詞、曲的特點。

2、瞭解各位詩人的生平。

【設計思路】

本課教學,以誦讀爲主。這五首詩詞曲,都是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作品,也是《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背誦的篇目。因此,教學本課,首先應在熟讀的基礎上,落實背誦的要求。在讀、背的過程中,讓學生完成默寫的練習。通過默寫,使學生更熟練地識記這五首詩詞曲。基本上是按照“讀──品──背”的順序進行,精講多讀,以讀帶品。品讀時,要求讀出作品的節奏韻味,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調,讀出詩人所表達的內在感情。如《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無限辛酸、憤懣不平以及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赤壁》中流露出的抑鬱不平之氣,《過零丁洋》中的憂國之痛和願死國難的滿懷豪情,《水調歌頭》中的纏綿悱惻與樂觀曠達,《山坡羊潼關懷古》中對國計民生的憂慮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

詩歌是最高的語言藝術。詩歌常常用最精練的語言來展示世界的萬千氣象,形象而含蓄地抒發複雜的思想感情。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五首詩詞曲都是名家作品,這些作品通過精練的語言要表達怎樣的內涵呢 ?現在就請同學們和我一起走進詩歌優美的意境,來品味我國古代詩歌的藝術魅力吧!二、研習詩歌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朗讀《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注意讀出節奏、感情。

2、作家作品簡介。

這首詩選自《全唐詩》,作者劉禹錫(772~846),字夢得,洛陽(現河南省洛陽)人,唐代詩人。他曾參加王叔文領導的政治改革,失敗後,一再遭貶。唐敬宗寶曆二年 (826),劉禹錫被罷去和州刺史,北歸京師,途經揚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寫了《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對劉長期遭受貶謫表示同情。劉禹錫寫了這首詩答謝他。酬,答詩。使君,是對刺史的稱呼。

3、師生共同讀品詩句。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詩人在二十餘年的貶謫生活中,多次遷徙邊遠地區,這裏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連州、夔州、和州等邊遠地區。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聞笛賦”指西晉向秀所作的《思舊賦》。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滿當時掌握政權的司馬氏集團而被殺。一次向秀經過亡友嵇康的舊居,聽見鄰人吹笛,不勝悲嘆,於是寫了《思舊賦》。意思爲想起當年因政治改革失敗被殺被貶的朋友,不勝懷念。“爛柯人”指晉人王質。據《述異記》,王質人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便停下來觀看。等到棋局終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爛。回到村裏,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此處作者以王質自比,寫自己被貶離京雖然只有二十餘年,但心裏卻有隔世之感。這兩句活用典故抒發自己長期被貶的心境。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沉舟”“病樹”爲詩人自喻。這兩句針對白居易贈詩中“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兩句而發。白詩的意思是您是個這麼有才能的人長期被貶邊遠地區。寂寞地閒望山水風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職將由誰來承擔呢 ?而劉詩答的意思是雖然我一人被貶遠遷,但後繼者仍大有人在。何必爲我一人可惜?顯示了詩人開朗的胸懷。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今日在酒宴上聽到您(指自居易)詩歌《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喝着酒聽着歌不禁覺得精神振作。

白居易《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爲我行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爲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磋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本詩是劉禹錫回贈自居易的詩作,詩中曲折地表達了詩人遭受政敵打擊,長期遠貶異地的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聯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4、齊讀這首詩。

《赤壁》

1、指名朗讀《赤壁》。

2、思考探究:

⑴ 《赤壁》開頭爲什麼從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寫起,這樣寫有何作用?

要點提示:這一把折戟與古代戰爭有聯繫,很自然地引起後文對歷史的詠歎。

這兩句的作用主要不在於作爲詩的引導,它本身也蘊含着強烈的意念活動。沙裏沉埋着鐵戟,點出此地曾有過歷史風雲。折戟沉沙而仍未銷蝕,又發歲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歷史上留下過蹤跡的人物、事件,常會被無情的時光銷蝕掉,也易從人們的記憶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機會被人記起。正由於發現了這把鐵戟,使詩人無法平靜,因此他要磨洗並辨認一番,發現原來是“前朝”──三國赤壁之戰時的遺物。從而爲下文鋪墊。

⑵ 全詩最精彩的是久爲人們傳誦的末二句,這二句議論感慨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要點提示: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鬱不平和豪爽胸襟。詩人慨嘆歷史上英雄成名的機遇,是因爲他自己生不逢時,有政治軍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還有一層意思:只要有機遇,相信自己總會有所作爲,顯示出一種逼人的英氣。

3、齊讀背誦這首詩。

《過零丁洋》

1、指名朗讀《過零丁洋》。

2、四人一小組,思考探究:

⑴ 這首七言律詩首聯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哪幾件大事?

⑵ 頷聯上下兩句有何聯繫?都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⑶ 頸聯中的“惶恐”“零丁”有雙層含義,請談談有哪兩層含義。

⑷ 尾聯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⑸ 請同學們談談中國歷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事例。

要點提示:

⑴ 一是在他21歲時,因科舉走人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起兵勤王抗元。

⑵ 國家山河分裂,局勢危急,個人命運也動盪不安,暗示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⑶ 一是兩個地名,另一層意思是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危苦。

⑷ 表明詩人捨身取義,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族氣節。

⑸ 如蘇武、岳飛、鄧世昌、朱自清、聞一多等等。(學生能談多少談多少,不宜作統一要求。)

3、齊讀這首詩。

三、佈置作業

1、背誦今天所學的三首古詩。

2、品析下面的詩句。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全班集體或指名背誦前三首詩。

二、研讀作品

《水調歌頭》

1、學生試讀,老師示讀,學生再朗讀,注意重點字的讀音及詞義。

宮闕(què) 綺戶(qǐ) 嬋娟 (chán)

2、解題:

先看《水調歌頭》四字,它是詞牌名,它的作用是規定了一首詞的每句的字數平仄等。接着讀序言,問:它有哪句話告訴了我們這首詩的題旨和信息?──對,“中秋”“兼懷子由”告訴了做詞的時間和目的。那麼農曆中秋大家吃什麼有什麼寓意呀?──團圓。要點提示:當時子由被貶謫到離蘇軾約數百公里的山東濟南,兄弟七年沒有見面了。

3、師生共同品讀這首詞。

⑴ 閱讀講析詞上片。詞人以拿酒問月開端:明月什麼時候就有了?‘天上的宮殿今晚是何年何月?(體現蘇軾屢受打擊後在“出世”與“入世”之間徘徊的困惑心態。 )於是想乘風飛往月官去,可是又擔心在高寒的月宮自己難以承受,(借神話傳說中的仙女相比,表達作者出世入世的雙重矛盾心理。)既然月宮回不去,還不如在人間。 (說明蘇軾願意在人間爲國家出力,這顯現蘇軾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上片大意:敘述作者身世感慨和矛盾心理。

⑵ 閱讀講析詞下片。先是講自己徹夜難眠:月影移動,轉過紅色的樓閣穿過雕花的門窗。這樣寫的目的是──承上啓下,自然轉入到思弟之情的另一個主題上了。接着問月:爲什麼偏偏在人們分離時團圓呢 ?

提問:

① 什麼語氣?要點提示:反詰埋怨。

② 懷念誰?要點提示:弟弟子由。

接着由己推人,人間有悲歡離合如同月亮有陰晴圓缺,自古以來沒有完美無缺的。

③ 提問:用什麼語氣、態度?要點提示:對離人的同情撫慰,更是賦予哲理,表現詩人曠達的心胸和情懷。

最後用月光的普照表達對天下所有離人的祝願:只希望人人歲歲平安,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④ 提問:這樣的名句體現作者怎樣的思想?要點提示:深摯崇高的思想境界,美好的祝福。

下片大意:抒發對弟弟的懷念之情。

4、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佑進士。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後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後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時追諡文忠。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蘇軾才情奔放,爲宋代最傑出的作家,詩、詞、文、書、畫、文藝理論均有獨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爲“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少數詩篇也能反映民間疾苦,指責統治者的奢侈驕縱。其詞於風格、體制上皆有創變,清雄曠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有《東坡樂府》。

《山坡羊潼關懷古》

1、揭示課題:簡單瞭解曲是詩詞以外的另一種文學作品。

2、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宋朝不僅繼承了唐朝的詩而形成了宋詩獨具的特點,而且又有詞的興起。到了元代,另一種新興的體裁是曲。曲大致分爲兩種:一種是戲曲,另一種是散曲。散曲沒有動作、說白,便於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套曲由若干曲子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爲獨立單位。小令以一支爲限,如果兩三支合爲一個單位,叫做帶過曲。課題的《天淨沙》《山坡羊》都是標有題目的小令。

3、教師範讀,學生自由散讀一次後齊讀,教師發現問題進行糾正。

4、教師簡要講解:作者這時正行進在潼關的路上,峯巒、波濤都是親眼見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 (意躊躇)的原因是:災難頻繁,百姓受苦。

5、思考探究:

⑴ 這首曲劃分爲幾個層次?

⑵ 這首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結合後兩句來理解。)

⑶ 你認爲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試說明理由。

6、張養浩(1270~1329),字希孟,號雲莊,濟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監察御史,因批評時政而免官,復官至禮部尚書,又辭官隱居濟南雲莊,天曆二年 (1329年),徵拜陝西行臺中丞,到官四月病卒。張養浩自幼好學,上自儒家經典,下至諸子百家,唐詩、宋詞、筆記小說,無所不讀,又詩賦、文章無所不能,尤長於散曲。他隱居濟南雲莊 8年期間,登華不注,遊大明湖,覽龍洞,賞泉水,“寄傲山林,縱情詩酒”,創作了大量詩文散曲。其作品流傳下來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詩近400首,各類文近百篇。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2

一、教學構想

《小珊迪》一文記敘了主人公小珊迪爲了找零錢給顧客不幸被車軋傷,近乎死亡的故事。全文情節一波三折。起伏跌宕,催人淚下。教學中,我想通過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朗讀,激發學生對小珊迪的同情,體會感知小珊迪的純潔善良、誠實守信的品質,使學生受到薰陶。

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點:指導學生通過重點字、詞、句的理解,瞭解課文內容,激發對小珊迪的同情,體會感知小珊迪的純潔蓄良、誠實守信的品質。

2,訓練點:訓練學生理解字、詞、句,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題,未成曲調先有情

1,教師用緩慢而低沉的語調引出教學內容。

同學們,我們都有幸福美好的童年。可是,你們知道嗎?一百多年前的英國,有許多和我們一樣大的孩子,他們的童年,是在飢餓和寒冷中度過的。咱們今天要學習的這個故事,就發生在這裏。你們看——(出示有關圖片,並解說)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不得不拖着瘦小的身子,給富人們擦地、擦皮鞋,而換來的僅僅是一碗難以填飽肚子的稀粥。

2,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想到了什麼?

3,英國作家迪安斯塔雷筆下的小珊迪,就是千千萬萬窮苦孩子中的一員。(出示小珊迪的圖片)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十五課——《小珊迪》。(齊讀課題)

(二)初讀,潛心會文動真情

1,想知道小珊迪的故事嗎?快讀讀課文,遇到難讀的字多讀幾遍,儘量讀得正確、流利,讀的時候注意自己的感覺和心情的變化。

2,學生各自放聲朗讀,教師巡視。

3,指名分段讀課文。教師隨機指導學生的朗讀,特別注意下列語句的朗讀指導:

①他對我們說:“先生。請買盒火柴吧!”

②“啊!請您現在就買吧!先生。我餓極了!”小男孩乞求說。“我可以給您去換零錢。”

③可憐的小珊迪躺在一張破牀上,一看見我……我可憐的弟弟!我死了你怎麼辦呢?誰來照顧你呢?

4,渲染氛圍。

師:爲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爲了那四個需要找還的便士,一個可憐的孩子死了!(全體女生齊讀課文的最後一段)

師:爲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爲了那四個需要找還的便士,一個可敬的孩子死了!(全體男生齊讀課文的最後一段)

師:爲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爲了那四個需要找還的便士,一個善良的、誠實的、守信的孩子死了!(全體學生齊讀課文的最後一段)

(三)再讀,一字一句總關情

1,教師充滿悲痛、充滿崇敬、充滿懷念地訴說:小珊迪死了。爲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爲了那四個需要找還的便士,他死了!除了他的弟弟小利比,除了故事中那個買火柴的“我”,誰也不知道小珊迪死了,誰也不知道小珊迪是因爲什麼死的。但是,故事中的“我”,卻被小珊迪的事蹟深深地感動了。那麼“我”眼中的小珊迪是個怎樣的孩子呢?再讀讀課文,用“—”畫出描寫小珊迪外貌的詞句。

2,多媒體出示:“他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單衣,瘦瘦的小臉凍得發青,一雙赤腳又紅又腫。”

3,請學生小聲讀一讀這個句子。(學生讀一遍)現在,再看大屏幕,老師刪去其中一些詞語,請同學們再讀句子。

出示:他身上穿着一件單衣,小臉凍得發青,一雙腳凍得通紅。

4,比較:喜歡哪一句?爲什麼?

5,你們真是有同情心的孩子。是啊,小珊迪飢寒交迫,的確是太可憐了。(板書:飢寒交迫)

6,誰還想讀一讀這一句話?(想讀的一起讀)

(四)三讀,設身處地悟深情

1,教師充滿深情又若有所思地訴說:爲了找還那四個便士,找還那不該屬於他自己的錢,小珊迪被馬車軋斷雙腿,不幸死去了。我想,如果小珊迪不急着把四個便士還給人家,他就不會被馬車撞倒,也就不會死去了。那麼,小珊迪真的不需要那些錢嗎?

2,學生默讀思考。畫出有關語句仔細體會。

3,組織全班交流。(多媒體出示有關句子)

①從“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單衣,瘦瘦的小臉凍得發青,一雙赤腳又紅又腫”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②從“我可以一便士賣給你們兩盒”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耍錢。

③從“我給了他一先令,他轉身就跑了”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④從“我的兩條腿全斷了,就要死了”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⑤從“小利比,我可憐的弟弟!我死了你怎麼辦呢?誰來照顧你呢”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錢。

4,教師動情地、肯定地述說:是啊!正像大家剛纔分析的一樣,其實小珊迪非常需要錢。他需要錢去購買衣服御寒,需要錢去購買麪包充飢,需要錢去醫治自己的雙腿,需要錢去照顧自己的弟弟。他還需要錢去上學,需要錢去遊玩,需要錢去過一種幸福的生活。他真的太需要錢了!這樣一個需要錢的孩子,當他被馬車軋斷雙腿,當他的'帽子找不到了、火柴找不到了、有七個便士也找不到了的時候,他的心裏會怎麼想呢?(小組討論並寫下來)

5,組織全班交流:引導學生用飽含情感的朗讀,讀自己所寫的話,教師作隨機點評。

(五)精讀,含英咀華品至情

1,教師充滿敬意地訴說:多麼善良的孩子!多麼可敬的孩子!即便是在自己遭遇車禍、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他首先想到的是要儘快地把錢還給人家,是自己弟弟今後的生活。難怪故事中這位買火柴的先生做出這樣的判斷。

出示:當我想到孩子那誠懇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斷定他不是那種人。

①指名誦讀此句。

②把“誠懇”的意思、“信任”的意思讀出來,該怎麼讀?指名誦讀。

③把“斷定”的意思讀出來,該怎麼讀?指名誦讀。

④把“他”的意思讀出來,該怎麼讀?指名誦讀。

⑤把“不是那種人”的意思讀出來,該怎麼讀?指名誦讀。

⑥你想讀出哪種意思,你就怎麼讀。全班齊讀。

2,教師設疑:他不是那種人!請問,他不是哪種人?

出示:當我想到孩子那誠懇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斷定他不是那種 人。

3,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預想的答案如下:坑蒙拐騙、人窮志短、惟利是圖、見錢眼開、見利忘義、貪圖錢財、不講信用……)

4,教師以一種激昂的、堅定的、一氣呵成的語氣訴說:說得多好啊!他很窮。他非常需要錢。但他絕不是那種坑蒙拐騙的人!絕不是那種人窮志短的人!絕不是那種惟利是圖的人!絕不是那種見錢眼開的人!絕不是那種見利忘義的人!絕不是那種貪圖錢財的人!絕不是那種不講信用的人!這樣的孩子可愛嗎?這樣的孩子可敬嗎?這樣孩子我們會把他遺忘嗎?不會!永遠不會!(教師一邊訴說,一邊用粉筆在學生所寫的答案上逐個打叉)

5,學生全體起立,懷着敬意再次動情地誦讀此旬。

(六)活讀,妙筆直抒胸中情

1,教師:我們忘不了這位可愛又可敬的小珊迪。同學們,學了小珊迪的故事,你一定有話想對小珊迪說,是吧?請把你想說的話寫在課文插圖的上面。

2,學生完成練筆。

3,交流。

4,總結:小珊迪的美好品質深深地打動了大家。同學們,讓我們像小珊迪一樣,多一份誠實的面容,多一點守信的品質吧。老師相信,擁有誠信,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加美麗;擁有誠信,我們的人生一定會充滿歡笑!

三、教學收穫

通過本篇課文的教學,我進一步懂得了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深入感悟文章中人物的內在情感,努力做到與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來理解文章的深層意義。只有這樣,學生的情感才能得到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昇華,學生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纔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我也相信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朗讀水平、寫作能力、品析文字的能力都將獲得提高,學生的內心世界必將得到一次淨化。

四、教後反思

我感覺學生的朗讀並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可能是自己的要求過高,也可能是課前學生預習不夠,也可能是自己的情感渲染鋪墊不夠。另外,學生的寫話也不太令人滿意,有些甚至得靠教師利用多媒體投影顯示預設的答案才能完成,這可能與學生的生活積累太少有關。以後的教學應注意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多動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3

一、分析對話,理解感悟

在學生整體感知全文之後,重點引導學生對文中列寧與小男孩的對話進行細讀分析,理解這些話的含義,讀懂文本。多媒體課件演示:三隻灰雀在枝頭歡歌、跳躍的畫面。

師:聽,三隻灰雀在枝頭活蹦亂跳地唱歌,多麼惹人喜愛。

列寧每天散步都來到這兒,和它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它們。可有一天,列寧發現有一隻灰雀不見了。那隻灰雀到哪兒去了呢?你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引出小男孩的話)灰雀又是怎麼回來的?你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引導學生體會小男孩說話時的心理活動)小男孩爲什麼把灰雀放回來了呢?(引出列寧自言自語的話)想象一下列寧在說這些話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可以體會到列寧對灰雀的一種什麼情感?(引導學生真切體會列寧對鳥的“真愛”。)

二、情景對話。深入感悟

教師導讀,學生分角色進行情景對話,深入感悟人物心理。

師:鳥兒不見了,列寧着急地問——(生1讀列寧的話“孩子,你看見過一隻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師:小男孩吞吞吐吐地說——(生2接讀小男孩的話“沒看見,我沒看見。”)

師:可憐的小生命究竟怎樣了,列寧擔心地說——(生l讀列寧的.話“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師:列寧的愛鳥情觸動了孩子的心。面對孩子的沉默,列寧自言自語地說——(生1讀列寧自言自語的話“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師:列寧的愛鳥情打動了孩子的心,他看看列寧,再也忍不住了。說——

(生2讀小男孩的話“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着。”)

師:真像孩子說的那樣嗎?列寧又關心地問——(生l讀“會飛回來?”)

師:列寧的愛鳥情深深打動了孩子的心,他堅定地說——(生2讀“一定會飛回來∽以上情景對話,教師可進行朗讀指導,多叫幾組同學表演讀。

三、研讀對話。深化感悟

引導學生體會列寧是怎樣一步一步教育小男孩知錯就改的,這一育人過程是本文的教學難點。教學時抓住對話,引導學生精讀研讀,進行深人探究,順利突破這一難點,學生對文章的感悟就會得到進一步深化。

師:列寧知不知道灰雀是被小男孩捉走的?從哪兒看出來的?他爲什麼不直接說穿呢?他又是怎樣一步一步讓小男孩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的呢?你覺得列寧是個怎樣的人?(引導學生再讀課文中人物對話部分,進行研讀探究和集體討論,體會列寧的育人過程和對小男孩的關心愛護。)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過看圖和學文,使學生了解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互信互愛,從小培養良好的行爲品質。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新詞

2、默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待人寬容友好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猜謎引題,出示圖畫,設問揭題

1、在學習之前,教師出示謎語:“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去鳥不驚,”進行猜謎活動。(謎底:畫)

2、談話揭題:學校裏的畫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出示文中插圖)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欣賞這兩幅“校園裏的畫”(教師板書課題)

3、學生準生字詞,讀通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讀準生字詞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二、觀察插圖,運用比較,培養能力

1、依文看圖,訓練觀察能力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圖畫

(2)分別指導學生觀察這兩幅圖畫,小學語文教案《小學語文:《校園裏的畫》教學設計》。提問:想一想誰在畫畫兒,都畫了什麼畫?

2、緣圖悟文,強化學法指導

(1)看圖找段:①指名朗讀第四五自然段,思考,卡佳和“我”在黑板上分別畫了一些什麼圖畫?②讓學生圍繞這段內容回答,從而理清寫作順序:卡佳畫一艘軍艦→“我”畫炸彈軍艦,水兵們都落水→卡佳“救起”被炸的水兵,坐上了小船駛向岸邊→“我”畫鯨魚張開大嘴吃水兵。③教師總結:通過他們兩個人的所作所爲,你知道了什麼?

(3)品詞誦讀:要理解、自然段中語句的意思,必須要理解重點詞語:“不服氣”,變抽象爲形象②誦讀指導:在讀第四自然段中的“說實話”“可是”時語氣強調得要重一些,表示“我”的心,虛;“拿起”朗讀朗讀進語速要快,強調“我”的嫉妒心。

3、自學第六七自然段。要求:①回顧學習第四五自然段的方法:看圖找段,讀文析句,品詞誦讀;②依照這個方法進行自學。

三、聯繫實際,發散思維,續編故事

1、朗讀表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分組競賽朗讀,集體朗讀)讓學生戴上頭飾表演課文的主要情節,加深理解。

2、續編故事,發展思維:卡佳看到“我”滿臉不高興的樣子,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

四、合理想象,爲文配畫

文中的“我”和卡佳最後合解了,你有什麼感想,如果你是文中的小男孩,你會在卡佳之後畫一幅怎樣的畫,來表示你的歉意。

五、總結全文

板書設計

1、校園裏的畫1以誠相待

2、友好相處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讀課文。

2、通過閱讀課文,瞭解小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同時感受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

3、學習生字商量,理解聚和商量的意思。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在反覆朗讀中體會句子的意思。

2、瞭解有關動物過冬的知識,懂得對好朋友要關心。

教學難點:

讀懂課文內容,瞭解動物過冬的知識,懂得對好朋友要關心。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過程:

1、上節課老師和大家一起認識了三個小動物,還記得他們是誰嗎?(師貼圖)引讀: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它們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的很快樂。

2、可沒過多久啊,秋天就到了,天氣越來越涼了,三個小動物想,我們該怎樣過冬呢?

二、

學習第二自然段。

1、遇到問題,大家一起想辦法纔是好朋友,請你讀讀第二自然段,你從哪些詞發現他們是一起想辦法的。還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聚和商量

商量:師:生活中遇到困難和好朋友商量商量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問題。你看(出示商、量)(1。指導記住這個字。2。指導輕聲的讀法)

2、小朋友舉起手跟老師一起寫寫這兩個字,讓我們把這個詞牢牢地記在腦子裏。

聚:怎樣就是聚在一起了呢?你能上來幫小動物們重新擺擺位置嗎?(上臺重新貼小動物的位置)這就叫做聚。

(1)一般來說,我們遇到一些開心的事或有什麼大事情就會聚到一起,就像我們過年時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多開心啊!

(2)三個小動物聚到一起幹什麼啊?(商量過冬的事)

(3)你們知道小動物爲什麼要商量怎麼過冬嗎?春天、夏天、秋天他們也不需要商量啊!(冬天太冷了)

是啊,冬天好冷啊,我們小朋友可以穿上厚厚的棉衣,還可以待在空調房裏度過,可小動物又不能穿棉衣,開空調,看來他們是得好好商量一下。

3、課件出示三個小動物聚在一起商量的畫面。(指導讀這段,評價)

4、師小結:他們是怎樣商量的呢?商量的結果又如何呢?

二、

學習37段。

1、請你自己讀一讀課文37段,邊讀邊想,這三個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2、通過讀課文大家一定發現了小動物們可聰明瞭,他們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過冬方式。

誰來說說燕子是怎樣過冬的?青蛙呢?蜜蜂呢?(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話說。)

3、小朋友,你們讀懂他們的話了嗎?真的讀懂了嗎?我們讀書的時候,有時就要把自己當作小燕子,有時你就要像青蛙,有時你又要變成了小蜜蜂。下面,你對哪個小動物過冬的方式特別感性趣,就把它的話多讀幾遍,好好地體會一下它的心情、也可以邊讀邊想他在說話時會有什麼動作。待會兒你就把自己當作這個小動物,向大家介紹自己是怎樣過冬的。

4、交流。你是哪一個小動物?

燕子

(1)生讀。

師:就要離開好朋友們了,你的心情怎樣?(有點難過)是啊,離開自己的好朋友肯定捨不得。你能帶着這樣的心情來讀嗎(指讀)

師:小燕子,還沒有分別就想到明年再飛回來了。明年什麼時候回來啊!(理解春暖花開補充春色滿園、春意盎然、春光明媚)

師:小燕子真了不起,靠着自己的一雙翅膀,可以讓自己順利的渡過寒冷的冬天。

(2)像燕子這樣,秋天飛到南方,春天飛回北方的過冬方式,我們把它叫做遷徙(板書),每年秋天遷徙到南方過冬的鳥叫候鳥。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和燕子一樣,也要飛到南方過冬呢?

(3)燕子不僅爲自己過冬做好了準備,他還特別關心自己的朋友,他是怎樣關心青蛙的呢?(指名讀:青蛙哥哥)

青蛙

(1)小青蛙們,你們是怎樣過冬的?(生讀:不到南方去)。

(2)青蛙哥哥,你這一睡要多長時間呀?

你睡整整一個冬天,不吃東西,肚子不餓嗎?

青蛙吃得飽飽的鑽到泥土裏,好好地睡上一大覺,真舒服呀!你

能一邊做動作,一邊來讀讀這段話嗎?(我要吃的飽飽的,好好睡上一大覺)圈出飽飽的、一大覺。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小青蛙雖然沒有燕子那樣的翅膀,但它的這個大肚皮可管用了,只要吃飽之後好好睡上一覺就能過冬了,真神奇!老師告訴大家,整個冬天啊小青蛙不能說話,只能睡覺,只有這樣才能減少能量的消耗,要不然肚皮再大也不夠過一個冬天的,是嗎?

出示第五段。自己再仔細地讀讀這段話,邊讀邊想能配上什麼動作。

(3)誰來當小青蛙。

評:讓我來摸一摸肚子。哎呀,還沒吃飽,怪不得不太舒服,還要努力。

讓我摸一肚子,你的肚子吃得飽飽的,讀得真好,一定會睡得很舒服的。

(4)這下我可放心了,小青蛙,你的這種過冬方式好象叫(

)。

蜜蜂

(1)小蜜蜂還沒有介紹呢!你是小蜜蜂,你來說一說。

(2)從一個早字可以看出小蜜蜂多勤勞啊,(畫出早)在冬天還沒有到來的時候,他就做好準備了,誰來用一個成語誇誇他。(有備無患、防患未然)(通過你的朗讀來誇誇她)

5、小結:瞧,小動物們多聰明啊,他們各自用不同的方式爲自己過冬做好了準備,燕子是(),青蛙是(),小蜜蜂是(),而且他們互相()。

6、瞧,小動物各有各的過冬方法。看來,遇到事情多商量還是挺有用的。現在,我也有些心癢癢了。我就想做那隻小燕子,誰是我的好朋友小青蛙?我來和大家商量商量。(指一生)就請你。其他小朋友拿起書,看看我們是怎麼商量的?都做好準備了嗎?(做好了)好,開始!

師:冬天快要來了,蟲子快要沒了,我要飛到南方去,那裏很暖和,還有很多蟲子。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再飛回來。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蟲子嗎?可是你不會飛,怎麼辦呢?

生:我不到南方去,就在這裏過冬。我準備吃得飽飽的,過兩天鑽到泥土裏去,好好睡上一大覺,到來年春天,再出來找蟲子吃。

師:小青蛙,你是這麼過冬的啊,我不擔心你了。

師:剛纔我們倆在商量的時候,我發現這邊的小朋友在笑嘻嘻地跟着我們讀。瞧,他們多會學習啊!

師:下面讓我再來試一次,我還當燕子,誰來做我的好朋友小蜜蜂?(指一生)好,就請你。其他同學跟着我們輕聲地讀。你就是我的好朋友了。

師:蜜蜂妹妹,冬天地上沒有鮮花,你怎麼生活呢?

生:我早就採了很多蜜,藏在蜂巢裏,夠吃上一個冬天的。

師:小蜜蜂可真勤勞,會學習的小朋友越來越多了,你們想不想像我們剛纔這樣這樣商量商量啊?

生:想

師:那同桌的兩個小朋友相互練一練,怎麼商量商量。

學生自己練習分角色商量。

師:來,會商量的小青蛙和小燕子在哪裏?其它的小朋友聽一聽他們商量的好不好?

師:(問兩個孩子)你是誰?(小青蛙)你又是誰?(小燕子)

生1:冬天快要來了,蟲子也沒啦。我要飛到南方去,那兒暖和,還有很多蟲子。等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再飛回來。

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蟲子嗎?可你不會飛,怎麼到南方去呢?

生2:我不到南方去,就在這裏過冬。我準備吃得飽飽的,過兩天鑽到泥土裏去,好好睡上一大覺。等到來年春天,再出來找蟲子吃。

師:這下你還擔心小青蛙嗎?可是在沒有聽到小青蛙的話之前,小燕子可是充滿了擔心。誰再來讀一讀?

生讀:青蛙哥哥

師:會商量的小青蛙和小蜜蜂在哪裏?這樣我們商量一下好不好?左邊的小朋友做小燕子,右邊的小朋友做小蜜蜂,我們來試一試。

齊讀。

師:我最後再請三個小朋友,最會關心別人的小燕子,最神奇的小青蛙,最勤勞的小蜜蜂來商量商量。

7、你們喜歡他們嗎?

冬天即將到來使這三個好朋友不得不分開,他們商量的結果是什麼呢?(明年春天再相聚)

總結:今天,我們不僅從這三個小動物身上學到了動物過冬的知識,還懂得了好朋友之間互相關心的道理。你們快樂嗎?

他們真是我們的好朋友。在動物世界中還有很多可愛的小動物,他們都有自己獨特的過冬方式,課後,同學們可以通過看書,上網查資料,向家長請教的方法瞭解更多的關於動物過冬的知識。下一節課大家再來討論好嗎?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會讀會寫課文中涉及到的生字詞,如“圖、擺、葉”等。

過程與方法:通過反覆朗讀課文及小組討論等形式,能夠理解文章大意並用自己的話複述全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明白要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不要妄下結論的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反覆朗讀課文及小組討論等形式,能夠理解文章大意並用自己的話複述全文。

難點:明白要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不要妄下結論的道理。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小組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楊桃圖片,並向同學們展示楊桃實物。

引導語:同學們認識楊桃嗎?它不像蘋果、橘子這樣常見,今天啊老師給大家準備了楊桃的圖片,看屏幕上這個黃綠色的、形狀奇特的水果就是楊桃!相信很多同學希望能親眼看一看這個水果吧,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實物,同學們可以拿起手中的鉛筆,畫一畫你所看到的這個老師放在講桌上的楊桃是什麼樣子的。(生畫,老師巡視)

我看到同學們畫的楊桃都不太一樣,那這是爲什麼呢?今天咱們這篇課文的小主人公也在上一堂畫楊桃的繪畫課,那他畫的楊桃又是什麼樣子的呢?大家一定也很想知道,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課文《畫楊桃》。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弄清楚全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引導:從人物、地點、事件幾個方面進行概括)

(明確:主人公“我”在一節繪畫課上,將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同學們嘲笑了“我”畫的楊桃,而老師通過請同學們坐到我的座位上觀察楊桃使大家理解了我爲什麼會這麼畫,並給大家講了要從多角度看待事物的道理。)

(三)深入研讀,重點感悟

1.大聲朗讀全文,並通過小組討論劃分段落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我”爲什麼要將楊桃畫成五角星?

明確:(第1段)因爲我所坐的位置所觀察到的楊桃就是五角星的形狀,而且我是認認真真、老老實實畫出了我所看到的楊桃。

(2)同學們對待我畫的楊桃是什麼態度?

明確:(第2-11段)同學們哈哈大笑,覺得我畫的不是楊桃。(態度:嘲笑)

(3)老師是怎麼做的呢?

明確:(第12-17段)老師讓大家來到我的座位上觀察楊桃並說出自己看到的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2.(“這幅畫畫的像不像?”“不像!”“它像什麼?”“像五角星!”)

(“不……像”“那麼,像什麼呢?”“像……五……五角星。”)

這是出自原文的兩段師生之間的對話,體會語氣的不同,對這兩段話分別進行朗讀,讀完請大家說說你感受到的語氣變化,並說說爲什麼會變化。

明確:(雖然這兩段話用詞基本一致,但是大家可以根據情境及他們所使用的標點符號的不同來明確,他們的語氣是不同的。)

語氣:前一段語氣是肯定的,後面一段語氣是猶豫的'。

原因:前一段大家都相信楊桃並不是五角星的形狀,並且大家都在嘲笑“我”。後一段則是因爲大家親眼看到了“五角星”形狀的楊桃,此時有些打破自己的常規認知,又有些不敢承認自己剛剛的錯誤。所以語氣是猶豫的。

3.小組討論:課文的倒數第二段老師給我們講了什麼道理,你又從中得到了什麼感悟呢?

明確:(引導學生從具體到抽象)

感悟出生活中不僅是楊桃,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你看待他的角度不同,那麼你看到的事情可能就不同。大家應該理解這種不同,對於與自己有不同意見的人嘗試去理解,並學會換位思考,多角度考慮問題才最全面。

(四)拓展延伸

1.練習複述課文,小組展開競賽。

2.除了多角度看待問題,從這篇文章中你還學到了什麼道理?

明確:(學生可補充)如應該實事求是、應該堅持自己的觀點

(五)小結作業

請大家給自己的家長複述一下這個故事,並掌握本課學到的生字詞。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能說出白楊的特點和祖國建設者的優秀品質。

【過程與方法】通過本文借白楊的特點讚頌堅韌的健身者,學習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文學習,學生體會到西部工作者工作環境的惡劣,默默奉獻、捨己爲人的優秀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記敘文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學生能夠體會文中父親和白楊之間的關係,懂得白楊的品格美,領悟父親等援疆者的人格美。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圖片導入,展示西部荒漠環境的照片,引導學生觀察西部環境特點,並向學生介紹西部風沙大,缺水乾裂的氣候,觀察並瞭解白楊缺水但依然堅挺的特質。

(二)整體感知

通讀全文,提問引導:

1.文中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

2.白楊具有什麼樣的品質?

伴隨這兩個問題的引導學生再次回到文本,回顧父親在火車上給孩子們介紹白楊的故事。並且找出文章描寫白楊的句子,找到白楊高、直,堅韌不拔的特點。

(三)深入研讀

1.在瞭解了白楊的基本特點以後,教師帶領學生仔細研究白楊的特點。提問學生:爸爸在介紹白楊的時候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引導學生此處爲比喻手法,將高大的白楊比作大傘。圖片展示大傘,觀察大傘手杆筆直且傘面之大的特點,與白楊的圖片比較。幫助學生理解白楊筆直且枝繁葉茂的特點。

2.引導學生品味爸爸關於介紹白楊堅韌不拔特點的語言。請學生進行角色朗讀,請三位同學分別扮演爸爸、哥哥和妹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領學生理解白楊是生長在需要它的地方,不管環境多麼惡劣,它都能很快地生根發芽,體會白楊的堅強、不軟弱、不動搖。展示關於白楊在風吹日曬的環境中依然屹立的視頻,體會白楊生長環境之差,襯托白楊不動搖、依然筆直的特點。

3.引導學生理解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不僅僅是在介紹植物,而是以託物言志的手法介紹了生活中有很多跟父親一樣支援西部工作,在遙遠的新疆爲祖國發展建設做出貢獻的工作者。他們身上體現着白楊精神,在祖國發展過程中,哪裏需要他們,他們就到哪裏去艱苦工作,正是有他們的艱辛付出,我們才得以有現在美麗的生活環境,國家才得以生機勃勃地蓬勃發展。

4.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結尾帶有暗示性的語句。爸爸摟着孩子,看着窗外的白楊陷入沉思,嘴角又浮起一絲微笑。提問爸爸在沉思什麼?引導學生得出此處沉思以及微笑是因爲爸爸看到了高大的白楊旁邊正迎着風沙成長起來的小樹。這暗示着父親對孩子們的期待。

(四)拓展延伸

孩子們聽了爸爸的`話之後有什麼樣的領悟,他們應該學習白楊什麼樣的精神?請同學們以小組形式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後以《白楊,我想對你說》寫100字左右的感想,全班交流。

(五)小結作業

請學生總結本節課學習的白楊的特點,以及以爸爸爲代表的西部邊疆工作者的品質。

白楊是生長在西北惡劣環境中的植物,請學生課後觀察身邊的植物有什麼樣的特點,選一種植物運用借物喻人的手法介紹它的生長環境和它的特點。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這篇文章是一篇託物言志的故事性文章,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通過了解白楊這種植物的特點,從而理解西部工作者身上堅韌不拔、默默奮鬥的品質。在介紹白楊特點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法,通過展示白楊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更直觀的對白楊有所瞭解。在學習爸爸介紹白楊的語句的時候,可以用分角色朗讀法,讓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理解父親話語中的意思。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7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師在新課程教學設計時,存在着沒有以學生爲主體、不夠具體明確、無法監測評估、內容不全面等表述不規範的問題,應予以規範。教學目標應具有準確性、全面性、主體性和可測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諸多變化,其中包括教師的備課。確定並表述教學目標是教師備課不可或缺的工作,它是教師備課的外在表現形式之一,反映了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把握程度和對學生學習結果的預想情況等。由於廣大教師受思維定勢的影響,難以改變已經習慣了的、掌握得很熟練的 “教學目的”“教學要求”的表述思路和方法,在新課程的課時教學目標的表述上存在不少問題。因此,有必要規範教學目標的表述。

一、 教學目標的表述存在的主要問題

1、沒有以學生爲主體,目標表述語的主語混亂。如,“使學生明白作文素材來自生活”、“使學生喜愛春天這個季節”、“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等表述,反映了教師沒有把學生作爲主體。有的教學目標的表述,既用“學生”做主語,同時又用“教師”做主語。如:

1學生走出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觀察周邊的環境,作適當的調查訪問,並查閱一定的資料,進行思考,爲寫作準備素材。

2指導學生根據所獲得的素材,結合自己的感受寫不同形式的作文,拓展作文的題材和形式。

3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明白作文素材來自生活,並使學生學會合作,學會交往。

2、“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兩方面目標的表述多數比較準確,但不夠具體明確,表現在行爲動詞的運用不夠準確和沒有具體的表現程度上。如,“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這一句中的“理解”“培養”籠統、模糊,缺少表現程度的規定。又如一位教師是這樣表述《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的:

1瞭解小艇的特點,瞭解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2認識小艇在威尼斯水域中的作用。

3瞭解小艇同威尼斯水域的關係。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目標的表述不少是“正確的廢話”,似有實無,無法監測評估。如,“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真正讓習作練筆成爲學生的生活需要”;對小學生學習《爬山虎的腳》提出“學會欣賞生活中的各種事物的內在美”的目標。有的目標表述簡直成了“教學法”類的話語,如“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教學目標的表述內容不全面,存在重“知識和能力”,輕“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現象。又因爲“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形同虛設,有的課時目標在實質上與課改前沒有兩樣,回到了老路上——只有知識要求、技能要求。如:

1觀察圖畫,展開想象,有創意的理解圖畫的意思。

2根據圖意,自擬題目,奇妙構想,寫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

這個目標表述中就沒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目標,且存在上述第二點所講的問題。再如一位教師對《月亮灣》的目標表述如下: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8個生字,重點學寫“繞”、“朝”。

2理解課文,感受月亮灣的美。

3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這個目標表述中,沒有“過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標,且“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目標無法檢測。

二、 規範教學目標的表述

教學目標指學生通過教學後應該達到的行爲狀態。教學目標包括兩類,一是結果性目標——學生的學習結果是什麼,如:“學會8個生字,重點學寫‘繞’、‘朝’”;“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二是學生自己的心理感受、體驗和表現等,如:“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摘抄優美的.詞語、句子”“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體會不同句式的表達作用”。

教學目標的表述,一般包括行爲主體、行爲動詞、行爲條件和表現程度。如:

學 生 能 在5分鐘內, 朗 讀 完課文,做到 正確、流利。

主 體 條 件 動 詞 程 度

規範的教學目標的表述,必須具有準確性、全面性、主體性和可測性。

1、準確性

準確性是指行爲動詞的使用,行爲條件的交待和表現程度的定位,要符合《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某一學段的目標,符合教材實際和學生實際,不拔高,不降低要求。這個要求是規範教學目標的前提。

2、全面性

《課標》把教學目標分爲三個緯度:“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語文教學目標應該包括這幾個方面,缺一不可。

3、主體性

因爲教學目標指的是學生的學習結果,不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什麼、怎麼做,行爲主體應該是學生,而不是教師。由於表述目標的句子的主語是學生,“學生”二字可以不出現。

4、可測性

可測性是指目標表述明確、具體,不籠統、模糊,具有質和量的具體規定性,教師自己或他人能夠依據目標去觀察和檢測學生的行爲狀態,對教與學兩個方面做出合理的評價。

下面對一個存在問題的教學目標按以上所講的四點要求來進行分析,並提出表述目標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病例:

課題:《淺水窪裏的小魚》(國標教材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28課)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喚醒並堅定學生關心、幫助弱者的信念;在學習中讓學生體驗合作的快樂。

2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並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對照上述四點表述教學目標的要求,可以看出這個教學目標的表述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1、“理解課文內容”“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表述不準確。1要求對課文內容達到“理解”,對於二年級學生是不妥當的。因爲《課標》中第一學段的階段目標沒有提到這樣的程度。2課文中的生字一二年級應“多認少寫”,不是全部生字都要求“學會”“掌握”。3《課標》中第一學段的階段目標明確指出“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語的意思”,要求“理解”顯然拔高了。

2、目標的內容只包括“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兩個方面,沒有對“過程和方法”方面提出目標。

3、行爲主體的表述混亂。“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並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的主語是“學生”。“喚醒並堅定學生關心、幫助弱者的信念;在學習中讓學生體驗合作的快樂”的主語是“教師”。

4、目標不可測量、不可評價、不具體明確。1“喚醒並堅定學生關心、幫助弱者的信念”,不僅行爲主體不正確,而且無法評價“喚醒和堅定”。2“在學習中讓學生體驗合作的快樂”是錯誤的表述,“體驗”“快樂”根本無法去觀察;“在學習中”是一種行爲“進行態”,不是目標表述的要素,純屬廢話。3“本課的生字新詞”“生字組成的詞語”沒有明確指出是那些,對象模糊、表現程度沒有規定。4“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是一句“正確的廢話”,因爲單靠一堂課的學習是不可能“養成”習慣的。

另外,這個目標的表述還存在條理混亂不清,有語病等問題。

除了上面講到的外,在表述教學目標時,教師們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具體問題:

1、必要時,要寫出達成目標的行爲條件(不是每個教學目標都要有它)。如,“允許查字典”,“在課文中用線劃出……”,“在5分鐘內能默讀完……”“在交流討論時,敢於發表自己對……的見解”等。

2、一定要有具體的表現程度——一堂課後學生應達到的最低表現水準或學習水平。可以從行爲動詞上體現程度,該“學會”的就不能寫成“運用”。也可以把表現程度描述出來,如,“至少會用……造三個句子”,“80%學生能當堂背誦全文”等。

3、表述的條理要清晰,可以按“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次序逐條表述,也可以表現程度的高低依次表述。

4、作爲語文教師,不要在表述目標的句子中出現錯別字和病句等。

規範地表述教學目標,是教師的一項教學基本功,它反映了教師的教學觀念和對《課標》的理解情況,容不得忽視,必須引起廣大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衷心希望在新課程不斷推進的過程中,教學目標的表述日臻規範。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學會“沿、際”兩個生字,理解“井沿、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會分角色、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坐井觀天”的寓意,懂得學習、做事要眼界開闊,不能目光短淺,自以爲是。

教學重點、難點:

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有感情朗讀對話,理解寓意。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青蛙、小鳥圖片。

3、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提前板畫)師:看圖,你看到了什麼?(生答)師:一隻青蛙坐在井裏,擡頭看天,這就叫——坐井觀天(師板書)(齊讀課題)

二、新授:

1、誰來給同學們讀讀這個有趣的小故事?(指生讀)

師:青蛙坐在井裏,小鳥在哪裏?(生答)你來讀一讀這句話。出示生字卡片“沿”,帶拼音讀。

你知道“井沿”是哪裏嗎?(生答)就請你來,讓小鳥落到井沿上吧!(生到黑板放小鳥)

師:井沿就是井的邊,那你知道牀的邊應該叫什麼呢?碗呢?桌子呢?(出示圖片)

2、師:我們知道了“沿”的讀音和用法,讓我們一起來寫一寫吧!(出示田字格),怎樣才能寫好這個字呢?(生說,師範寫、生寫四個)

3、同學們字寫的很棒,相信課文讀的更好,我們打開書,繼續走到青蛙和小鳥身邊吧!誰來讀一讀青蛙和小鳥的對話?指生讀。

4、師:一百多裏,那就是飛了很遠很遠的距離啊,這個時候,小鳥會感到很累,很渴,誰再來讀小鳥的話?(師讀青蛙的話,指生讀小鳥的話,兩名同學讀後全班讀小鳥,突出“一百多裏”體會小鳥的累、渴)

5、同學們讀的多好啊,就這樣,體會青蛙和小鳥的不同語氣,自己讀一讀他們的另外兩次對話。

指生讀,師:聽了青蛙和小鳥的話,你知道它們是爲了一件什麼事情而爭吵嗎?(根據學生髮言板書:天有多大?)

青蛙是怎麼認爲的呢?(指讀)師:什麼是大話?

師:青蛙認爲小鳥在吹牛,那它覺得天——只有井口那麼大。(板書)

師:那小鳥呢?(指讀)(出示卡片無邊無際)

師:這個詞啊,就是形容非常非常大,都看不到邊際。(出示沙漠、大海的圖片)學生練習說話。

師:想一想,還有什麼可以用無邊無際來形容?

6、師:現在青蛙認爲天只有井口那麼大,小鳥認爲天無邊無際,大的很呢,同意小鳥說的請舉手,那你們讀小鳥的話一定很棒。同意青蛙說的請舉手。青蛙也是這個故事當中很重要的角色,缺了它,故事就不完整。誰認爲自己能讀好青蛙說的話,你也勇敢地舉起手來。

7、師: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認真的進行練習,一會兒我們還要評出最佳青蛙和最佳小鳥,開始練習吧!(指生對讀、男女聲對讀)

8、師:看來我們一致同意小鳥的看法,那青蛙爲什麼說天只有井口大?(生回答)

師:老師這裏有卷好的紙筒,也請同學們用井底之蛙的眼光來看看這個世界吧!(指生看紙筒,說感受)

師:生活的範圍小,看到的`東西就少,見識也少。想想我們還學過哪些詞語,說的也是這個意思?(生彙報詞,齊讀)

出示古詩《登鸛雀樓》,齊讀。

師:可是青蛙不懂得這個道理啊,它現在仍然認爲自己是對的,我們來一起讀一讀第6、7段。(生齊讀)(師出示“信”生拼讀)

師: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這個字嗎?(生答)

師:單人旁加個語言的言,中國人崇尚信義,意思是做人應該言而有信,答應了別人的事就要做到。老師也希望同學們能成爲言而有信的人。誰能用信來擴詞?

9、青蛙聽了小鳥的話會跳出井口來嗎?

師:看哪位同學的本領大,能把小青蛙勸出來。

師:老師相信這隻井底的小青蛙聽了同學們的勸告,一定會急着跳出來,看看這無邊無際的天空,這景色優美的大自然。

三、課後擴展:

1、讀兒歌。

2、太陽、月亮、地球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9

一、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着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經過,通過對花生的好處的談論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爲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明白花生最可貴的品質,懂得做人應該做一個對他人有好處的人,不要做只求外表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三、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從中體會出做人的道理。

2、瞭解課文借物喻人、有詳有略、重點突出的寫作特點。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學準備:幻燈片

六、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複習生字

2、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什麼事?(種花生,過收穫節) 理解詳寫和略寫。

聯繫舊知,本節課的口語交際和下一環節的引入做好鋪墊。以課文爲例,向學生滲透寫作方法。

二、理解課文,明白道理

(一)默讀 “過收穫節”部分,理清思路。

1.思考:有誰來參加我們的收穫節?這個收穫節是怎麼過的?

①出示:“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抓重點詞語談體會。

②這個收穫節是怎麼過的?

(吃花生,談花生)

哪個是重點寫?

(談花生)

(二)抓住重點,精讀領悟

1、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談花生”段落

2、三個孩子認爲花生有哪些好處?

3、父親認爲花生最可貴的是什麼?父親將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讚美了花生的什麼品質?

①出示父親說的話,齊讀。

②桃子、蘋果有什麼特點?(高高掛在指頭 鮮紅嫩綠)

③落花生呢?矮矮地長在地上!你覺得落花生怎樣?(默默奉獻)

4、指導朗讀

5、深入領會:父親特別指出花生的最可貴之處,目的是什麼?(點出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6、讀父親的話“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說說對父親的話的理解

過渡:這次“收穫節”作者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7、出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將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①齊讀。

②談談你從中又體會到什麼?

8、聯繫生活實際,體會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

三、總結深化

1、這篇課文借“落花生”來喻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2、齊讀最後一節。(我們談到深夜才散……)

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上,也印在了我們大家的心上,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要有真才實學,有本領,將來做一個對別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棟樑之才!

四、拓展閱讀

p162-----165(必讀)

v 閱讀天地一:《玫瑰花》《虛榮的孔雀》

v 閱讀天地二:《平凡》 《一個值得敬佩的人》

v 閱讀天地三: 《吃桔子》總體點評:

總體點評

衡量一個教學設計是否成功,不僅要看教案的設計是否合理,更重要的是能夠指導實踐,在具體操作中“行得通”。本次課教學目標完成的較好,處理課文詳略得當,對於課文的重點進行深入地講解,並通過朗讀指導和課件的運用,深化了課文情感目標的落實。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在教室啓發引導下積極參與,涌現出很多奇思妙想,鍛鍊了學生的思維。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認識“估、煌"等10個生字,會寫“毀、估”等15個字,會寫“毀滅,不可估量”等24個詞語。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藉助關鍵詞句,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並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讀出情感的變化。

3、領悟課文的表達特點。能結合相關資料,理解“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損失”等句子的含義。

4、能結合相關資料,體會《七子之歌(節選)》《和平宣言(節選)》與課文表達的情感的相似之處。

教學重點和難點

領悟課文的表達特點。能結合相關資料,理解“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和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損失”等句子的含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激發情感

1、(PPT出示巴特農神廟、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競技場、巴黎的聖母院圖片)

同學們知道這幾幅圖片是哪裏嗎?它們全人類建築文化的瑰寶,雨果曾說過:

人們一向把希臘的巴特農神廟、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競技場、巴黎的聖母院和東方的圓明園相提並論。如果不能親自目睹圓明園,人們就在夢中看到它。

2、圓明園因何有如此的美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1課,齊讀課題《圓明園的毀滅》。

【設計意圖:引入圖片資料和雨果的讚詞,初步感受圓明園的在世界建築文化中的地位和盛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奠定藉助資料進行學習的基礎。

二、初讀課文,梳理字詞

1、下面請大家打開書,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想想每個自然段寫了什麼?

2、字音都能讀準了嗎?我們來試試,一生領讀,讀對了其他人就跟讀兩遍;

3、有哪些容易讀錯、寫錯的字你想提醒大家?

衆星拱月、金碧輝煌、宏偉殿堂、武陵春色

難以估量、掠奪毀滅、奉命闖入、統統銷燬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鞏固自學字詞的方法。

三、理清層次

1、發現文章整體結構:再看看這兩組詞語,你還能發現什麼?你是怎麼想到的?

引導學生髮現:一組是寫昔日的圓明園,一組是圓明園毀滅後

板書:昔日、毀滅

2、聚焦:哪些自然段是寫昔日?哪些是毀滅?

預設:2、3、4自然段寫昔日,1、5自然段寫毀滅

【設計意圖:出示詞語,讓學生對比思考,成爲課堂正真正的主人。訓練學生髮現關聯、定位等思維能力。

四、整體感受:皇家園林

下面,先請同學們默讀2、3、4自然段,看看昔日的圓明園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做簡單批註。

第二段預設:舉世聞名、皇家園林、衆星拱月(PPT出示平面圖)

板書:佈局

小結:這不愧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設計意圖:整體感受圓明園的特徵,爲接下來的.學習做鋪墊。

五、以讀入景:建築風貌

1、咱們接着談,你還感受到什麼?

第三段預設:

金碧輝煌玲瓏剔透亭臺樓閣熱鬧街市田園風光山鄉村野平湖秋月雷峯夕照蓬萊瑤臺武陵春色民族建築西洋景觀天南海北風景名勝

2、當我們走進圓明園後,同學們的感受又豐富了許多,讓我們把目光和腳步放慢一些,一起去欣賞欣賞。

師生合作讀:

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

有象徵着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徵着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

3、讀着說着,你感受到什麼?

預設:對比

對比只是這一處嗎?

預設:

PPT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勝建造的,如,海寧安瀾園,蘇州的獅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峯夕照;

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如蓬萊瑤臺,武陵春色。園中不僅有民族建築,還有西洋景觀。

4、那接下來,同桌兩人就像我們剛纔那樣,先合作讀讀這兩句話。看看對比手法還體現在哪?

(1)彙報發現

預設:各地名勝——詩情畫意;民族——西洋

(2)男女生讀:男孩讀前邊,女孩讀後邊,我相信他們的朗讀能帶給我們再次感受圓明園中這建築的不一樣。

(3)引讀:是呀,孩子們,你們看,這大大小小,虛幻,現實,古今中外的建築,就集中在這一座圓明園中。面對這樣一座建築藝術的博物館,我們怎能不發出這樣的感嘆:

漫步園內,有如漫遊在天南海北,飽覽着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裏。

板書:建築

【設計意圖】對舉是本文重要的表達方式之一,這裏通過師生讀、男女生讀讓學生體會文章的語言美,之後的彙報交流進一步深化了對語句的理解,進而讓學生感受到圓明園建築的豐富多樣。

六、欣賞視頻:珍貴文物

1、真是極境極仙,美不可待。難怪文中說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從其他地方你還感受到什麼?

預設:文物(板書)

2、是啊,文物之多,歷史之久,盡在其中。

音樂起,欣賞文物圖片。

小結:漫漫幾千年,中華民族積累了無數的奇珍異寶。每一件都折射着我們不朽的歷史。這些奇珍異寶就珍藏在圓明園中。所以文中才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的——博物館、藝術館。

【設計意圖結合資料是本課重要的學習方法之一,這裏再次引入文物圖片剪輯而成的動畫,意在讓學生感受到圓明園的文物之多,歷史之久,同時引發學生繼續借助資料進行學習的興趣。

七、結合資料,佈置作業

孩子們,課文中就是從這三個方面向我們介紹了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然而,他昔日的輝煌,那是說也說不盡,倒也道不完的呀。比如說,在我讀到的相關資料中,有人說圓明園從大自然中汲取最賞心悅目的東西,從而組成了一個最動人的園林。那麼,此時你還想會用怎樣的語言描述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呢?

1、大家可以充分利用手上的資料,寫幾句話在批註本上。

2、抄寫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練習背誦。

小結:人們夢中的圓明園只有這些宏偉而精美的建築和文物嗎?不,遠遠不止這些,下節課我們將繼續走進圓明園,欣賞我們的圓明園。

【設計意圖佈置作業將結合資料的學習落在實處,同時爲下節課的分享做好材料的準備,文中有大量的四字詞語,還有巧妙的對比,用摘抄句子的形式進行點滴積累。

第二課時

一、課題引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1課,大家舉起手,我們一起書寫課題:“圓”是圓滿無缺的圓;“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園”是皇家園林的園。我們一起讀,這樣一座圓滿光明的皇家園林被英法聯軍?——毀滅了。一起讀:圓明園的毀滅。

板書:圓明園的毀滅

【設計意圖】書空課題的過程第一複習寫法,引起注意力;第二面在教師口述字義的過程中勾起學生對上節課所學圓明園昔日美好的回憶;第三引出“毀滅”奠定本課的情感基調。

二、體會毀滅

1、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麼?

預設:不可估量的損失

哪些同學已經將兩個不可估量畫下來了?

2、你對“不可估量”這個詞怎麼理解?

3、課文第一段,兩個不可估量進入眼簾,你的內心是什麼滋味?

預設:悲哀痛恨

帶着這種感受。我們一起讀讀這段,體會這種無法估量的損失。

4、造成這不可估量的損失的是?

預設:英法聯軍

你從哪知道的?齊讀第五段

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大火連燒三天,煙雲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

5、同學們,這些加點的詞語能不能去掉?爲什麼?

預設:貪婪、殘暴、無恥

請大家帶着你對這些殘暴的侵略者的憤恨讀一讀這句話。

6、燒了圓明園,最後只剩下四個字——化爲灰燼,仔細一看,化爲灰燼的是什麼?

預設:建築瑰寶……

7、圓明園昔日的輝煌,那是說也說不盡,倒也道不完的呀。你們昨天寫下了許多描述昔日圓明園的句子,誰來分享?

小結:多美的讚歎啊!然而,這一切都在熊熊燃燒了三天的大火中——化爲灰燼。

【設計意圖】由“不可估量的毀滅是誰造成的”這一問題,勾連一、五兩個自然段,在朗讀中加深情感;分享作業的環節再次通過經過內化的學習材料引發生生間的情感共鳴。

三、研讀“毀滅”,激盪情感

1、同學們,我們來看看雨果說的“兩個”強盜,是如何對圓明園進行瘋狂搶劫的。

PPT引入資料:

鏡頭之一:

英國陸軍軍官赫利斯,第一次進入圓明園,搶到一個鏤花花盆。這個花盆,在金縷中鑲嵌着用白珊瑚琢成的文字。花盆裏栽着一棵黃金樹,高約一尺,樹上掛滿了用紅玉石做果核的藍寶石果子,碧瑩瑩,黃燦燦,光彩奪目。另外他還搶到一顆皇帝的玉璽、一隻鑲嵌着許多寶石的大表和許多匹上等質量的綢緞,總共裝了七筐,叫人替他擡回軍營。他第二次進園,搶到一座七尺高的黃金塔。這樣的黃金塔只有三座,另一座被法軍搶去,還有一座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僅這一座,當時就值二萬二千多英鎊。就是這個赫利斯,返回英國後,因爲他擁有大批從圓明園搶得的古玩珍寶而發了大財,享用終身。

鏡頭之二:

軍官們有搶劫的優先權,士兵們也不甘落後,他們紛紛闖進圓明園,有的搶到鑲滿了鑽石的筆盒;有的搶到無數金錶,把其中的據爲己有,他們的“戰利品”裝滿了所有的口袋;口袋裝不下了,他們就把紅寶石、藍寶石、珍珠、水晶放進自己的襯衫裏,有的甚至掛在脖子上。士兵們則拿來大斧把傢俱劈碎,然後取下鑲在上面的寶石。有一個人打碎了路易十五世的掛鐘,取出鐘面,因爲他以爲鐘面上的數字是鑽石做的,但實際是水晶的。還有一個士兵發現了一個地窖,裏邊兩個箱子裝滿了鑲着珍珠和鑽石的鐘表,他迅速拿出行軍袋,在夥伴們沒來到之前,把這些財寶統統塞進袋子裏。後來,僅這一袋子他就賣了兩萬五千法郎。

鏡頭之三:

侵略者一腳踢開殿堂的門,闖進去,他們_了紫檀雕刻的桌子,抽屜裏珍貴的手抄孤本書被傾倒出來,在他們眼裏,這些東西不過是一堆廢紙,有人隨手撕來燃火點菸。一個士兵看見牆上的古畫裏,一位老人正凝視着他,認爲是一種挑釁,馬上用刺刀戳破了古畫。他們手持木棒,遇到極其珍貴又帶不走的東西,就用木棒擊毀。一些上等皮貨、綢緞衣服,被他們從箱子里拉出來,任意踐踏。許多呢絨氈毯,被拿去當了馬匹的暖席。被他們肆意毀壞的精美珍貴瓷器、景泰藍、古銅器。名家書法繪畫、孤本祕籍、象牙雕刻、珊瑚屏風等物品不計其數。

鏡頭之四:

強盜們瘋狂地掠搶後,又開始了更爲猖狂的暴行,放火焚燒圓明園。吞沒一切的烈火,把宮殿的雕樑畫棟,碧瓦朱牆,參天古木,異蕊名花……把一切的一切都化成了雲煙,化作了灰燼。圓明園這舉世無雙的園林藝術傑作,經過三天三夜的大火,終於變成了一片廢墟。

2、播放《火燒圓明園》定格在火的畫面。

3、同學們,面對這場罪惡的大火,面對圓明園的斷壁殘垣,你有什麼話想說?

小結:面對帝國主義曾經的欺凌,面對風雨中圓明園的斷垣殘壁,振興中華、自強不息,我們責無旁貸!

【設計意圖】引入英法聯軍毀滅圓明園的細節,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暴行”,爲後續的彙報提供語言材料;定格大火,激發學生的情感,激起表達感受的慾望。

四、品味寫法

篇文章題目爲《圓明園的毀滅》,而大量篇幅卻是描繪昔日的輝煌,你覺得這樣寫合適嗎?

預設:課文大量篇幅描繪圓明園昔日的輝煌,讓我們更加熱愛圓明園,以圓明園爲驕傲。可就是這個我們引以爲豪的圓明園卻被英法聯軍肆意掠奪、踐踏,更能激發我們對侵略者的痛恨,對祖國的愛。

【設計意圖】回顧全文,引導學生髮現,雖然我們在學習當中通過種種資料瞭解到圓明園毀滅的細節,但作者並沒有多談這些細節,而是將描述的重點放在圓明園昔日的美好上,這一獨具匠心的取捨,更能引發讀者的情感共鳴。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11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孩子的言語發展水平由口頭語言向書面言語過渡,並且書面言語水平逐漸超過口頭語言水平,四年級的學生纔開始真正意義上的作文的起步階段。抓住這個關鍵期,重點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怎樣抓好這個關鍵期呢?從作文的結構入手,從細節入手,在閱讀了學生很多寫人的作文後,發現了他們在利用對話刻畫人物上寫不生動,不得法。因此將對話中的提示語作爲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一個突破點,寫好提示語,對話就能更精彩。

教學目標:

1、藉助對例文的分析,讓學生知道習作中提示語的位置有不同的變化,知道怎樣把提示語寫具體。

2、在練筆時嘗試運用例文中所習得的方法,讓對話描寫更加精彩。

教學重點:

藉助對例文的分析,讓學生知道習作中提示語的位置有不同的變化,知道怎樣把提示語寫具體。

教學難點:

在練筆時嘗試運用例文中所習得的方法,讓對話描寫更加精彩。

教學過程:

一、精心選材,激情導入(2分鐘)

1、今天這堂課,老師要送你們一份神祕的禮物,想看嗎?(播放無聲電視劇《家有兒女》第二部第23集《神祕的禮物》)(32秒)

2、有什麼話想對老師說?

3、人物不說話了,這麼好看的電視劇就沒什麼看頭了吧?你看很多同學在習作的時候,愛把習作裏面的人物當成了啞吧。人物忙這忙那,就是不說話。所以,孩子們一定要記住讓習作裏的人物開口——說話!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寫好人物對話。(板書:對話)。

過渡:寫對話首先得知道什麼呀?你們聽(播放有聲電視劇)

設計意圖:用有聲和無聲的電視劇片段進行比較,學生從感興趣的話題中悟到在作文中我們也得讓人物說話。

二、學寫提示語“悟方法”

1、悟“讓提示語內容生動具體之法”6分鐘

a.他們說的話老師已經寫下來了,一起來快速地讀讀。(出示劇中對話1,生讀)

b:讀起來有趣還是看電視劇有趣

c:我也這麼覺得,可是他們說的話我已經寫下來了,可怎麼讀起來聽起來沒電視劇有趣呢?

d:我明白了,原來是我沒把他們說話時的動作神態語氣這些說話的樣子寫出來啊,吸取教訓,看看老師改後的對話,你們班誰的朗讀水平最高,請他爲大家讀讀,其他同學聽,思考這段對話寫得怎麼樣?(出示劇中對話2,生讀)

e:老師改後的對話好些了嗎?說說你認爲改得好的地方。

總結:你們真會欣賞,我們寫對話時不能光寫你說,他說,我說,要寫進人物說話時的動作,神態,語氣,(板書:動作,神態,語氣)我們把像這樣的誰說的,怎麼說的,這樣的語句叫做——提示語(板書:提示語),把提示語內容寫具體,對話中的人物就活靈活現的出現在我們面前。這樣子的對話,纔是精彩的對話。(板書:精彩)

2、悟“提示語位置擺放之法”5分鐘

a:同學們再看大屏幕,迅速的瀏覽,同樣是這段文字,相同的人物,相同的對話,但是什麼不一樣了?(出示劇中對話3,瀏覽)

b:有什麼不同?板書:提示語的`拉車式,推車式,挑擔式。

C:觀察得真仔細,會發現還會歸納,誰來說說這位置變化有什麼好處?所以,請你記住提示語的位置由你自己做主。(板書:提示語的位置)

過渡:提示語位置變了,跟在他後面的什麼也在發生變化。

3、悟“提示語標點使用之法”4分鐘

你們看出示PPT4,

當提示語位置在前,標點符號是——

當提示語位置在前,標點符號是——

當提示語位置在前,標點符號是——

總結:同學們,會寫提示語了嗎?說說怎麼寫?你們真不簡單,看似簡單的提示語裏面原來藏着這麼多奧妙呀!它就像漂亮的花朵那樣,只要寫好了提示語,(板書:寫好)就能把我們的對話裝點得更加精彩(畫花圖形板書精彩)。我相信在下面的小練筆中,你們一定會“妙筆生花”。

設計意圖:通過四次ppt對話展示,將寫好提示語的方法一一展示在學生面前,直觀易懂,學生很容易領悟。

三、修改練筆,活用方法

1、師:孩子們,拿出我們第一次見面寫的對話小片段,讀讀你的習作,你覺得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嗎?3分鐘

2、很好,能發現問題就能解決問題,相信在你的修改下和老師的溫馨提示下,你的對話會寫得更加精彩,好,開始動筆。時間7分鐘。

3、時間到,寫完的請舉手,沒寫完的也請停筆,老師再教大家一招把對話寫精彩的方法,那就是認真學習別人的優點,請標了123的同學把稿子拿到臺上,新舊稿子進行對比展示。7分鐘

4、同桌交換習作,爲每一處用心的修改像老師這樣打上一個星星。5分鐘

總結:同學們,你們看當通過人物的對話,通過描寫他們說話的樣子,你們筆下的有個性的人物就栩栩如生了,其實我們在寫人物時除了外貌,心理描寫以外,還可以用對話來刻畫人物,這就是對話的妙處了。

四、總結提升1分鐘

其實,寫好人物對話並不難。只要我們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有一對會聆聽的耳朵,隨着積累的不斷增加,一定會寫出更精彩的作品!

板書設計:

寫好提示語,對話更精彩

動作,

神提語

態示氣

位置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能理清故事的脈絡,讀懂故事的內容,理解幸福的含義。

2.發現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幸福,並懂得珍惜幸福。

3.聯繫生活實際,發揮想象,學寫隨感,合演課文劇,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教學重點】:

讀懂故事的內容,理解幸福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幸福的含義,發現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幸福,並懂得珍惜幸福。

【課前準備】:

ppt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板書“幸福”這個詞。

2、你覺得什麼是幸福?讀課題。

【設計圖意:把幸福提出來讓學生討論,引發對幸福的思考。這樣一開始就把文本的基本點——幸福提出來思考,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檢查初讀,把握全文 。

1、(出示生字詞)指名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2、請學生把故事的主要內容講出來。

【設計意圖:四年級的孩子已經有較好的自學能力,通過導讀課上的初讀和預習,孩子們已基本掌握了字詞和課文的主要內容。在課上讓孩子再讀課文,老師作一個簡單的檢查,既鞏固了預習和初讀的'成果,發現當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糾正,更是讓孩子再次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把握全文。】

三、突破難點,理解幸福的含義。

1、幸福是什麼?智慧姐姐怎呀說的?

2、誰能把“詫異”換個詞。(要求學生整句讀,並且讀出詫異的語氣)

【設計意圖:理解“詫異”,並通過換詞豐富孩子的詞彙。】

3、一個孩子說——另一個孩子說——第三個孩子說——(引讀)

4、(板書:靠勞動、盡義務,做有益的事)你怎麼理解?

【設計意圖:找出中心句,圍繞着中心句去理解課文。】

5、默讀課文,看看三位青年是怎樣理解的。劃出有關的句子,在旁邊寫上批註。生彙報。

【設計意圖:智慧姐姐對幸福的詮釋中,“義務”一詞對孩子來說是比較抽象,比較難理解的。突破了這個難點,孩子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會水到渠成。在這裏把難點讓孩子提出來,並交給他們解決的方法,有利於下面的閱讀。】

6、小結,理解“義務”。(生說自己的理解,出示:義務就是應盡的責任。)

7、醫生,你有不同的經歷嗎?(請其他孩子說)說完讀句子。

8、你們是怎樣弄明白幸福是什麼的?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個青年,想象一下他做了什麼,編一個故事,從而明白幸福的含義的。同桌互說。彙報。

9、你是怎麼理解的?(生說)

【設計意圖:文章重點寫了三個青年的對話,對三個青年人尋找幸福的具體過程卻省略。這個空白也正是學生的體驗所缺乏的,於是我便引導他們去想象這裏面具體的故事,從活生生的事例中獲得實實在在的感受。學生展開再想象,編出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在他們的腦海裏,“義務”“幸福”已不再抽象,而是一些活生生的,可以觸摸到的實體。】

10、(出示圖畫)從那些句子感受到他們的幸福?有感情讀有關句子。

【設計意圖:長文短教,突出重點、難點。三個孩子疏通泉眼,砌井加蓋這部分內容顯淺易懂,孩子一讀就懂,讓他們簡單來講講就可以了。並且有了前面對幸福的理解,孩子們更能感受三位青年重回樹林後幸福的感覺。】

11、小結:

四、拓展訓練,抒寫幸福的感受。

1、學生講讓別人得到幫助的幸福呢?

【設計意圖:從實際生活發現幸福,感受到自己給別人帶來的幸福,並懂得珍惜幸福。】

2、不同的人對幸福的理解有不同的答案,(投影小詩)來,一起讀。

對於老師來說,幸福是(投影出示有關老師的幸福的小詩,讀詩)

你覺得幸福是 (投影出示)

【設計意圖:深入拓展對幸福的理解,把生活中的給予別人的事情或者別人給予自己的事情寫成幸福小詩,讓學生明白幸福是多層次,多方面的,不同的人對幸福有不同的詮釋。我們應該珍惜幸福,更要付出和給予,讓別人獲得幸福自己會更幸福。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幸福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學到了詩歌的寫法,仿寫詩歌。】

五、佈置作業。

任選一題:

1、以幸福爲主題寫一篇隨感,把自己對課文的感悟與生活實際聯繫起來。

2、把課文改編爲課文劇,找幾個夥伴合作表演。

【設計意圖:這個童話的主題是幸福要靠勞動,要儘自己的職責,做對別人有益的事。但事實上幸福的確是多元的,有很多種含義,通過這節課,相信孩子能寫出有關幸福的感言。合演課文劇是課後也是本單元的要求,同時也是孩子們喜歡做的實踐作業,讓他們自由選擇,提高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讓作業成爲孩子們愛做、樂做的事情。】

六、板書設計。

幸福是什麼

勞動

幸福靠 盡義務

做有益的事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難詞。

2、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3、準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

4、體會散文常見寫法及語言特點。

5、學會“描摹形象閱讀法”。

6、感受時間的寶貴。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分析文章主要內容及寫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以《青春之歌》“太陽下山明朝還會爬上來,花兒謝了還會再開,我的青春小鳥飛走不回來……”引出學習的主要內容——我們的青春會一去不復返,實在值得珍惜。

二、簡介作者

朱自清(1898—1927),現代散文家,詩人。字佩,他的散文以語言洗煉、文筆秀麗著稱。代表作有《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

三、朗讀感知

(一)朗讀指導

一讀課文,準確流暢。

文中註釋字詞,隨文糾正。

二讀課文,準確流暢有感情。

憂慮、焦急——惶恐——懊悔——發奮(不甘心)

互相評議,學習,改進。

三聽讀課文錄音,領會有感情地朗讀。

四讀課文,模仿課文錄音,有感情地朗讀。

(二)整體感知

1、文體——散文話題——時間

人稱——“我”——【親切、自然、真實;便於作者直接抒發感情,以激起讀者的共鳴。】

主要表達方式——描寫時間匆匆時間本身(匆匆)

虛度年華(匆匆)

抒情因時間本身(匆匆),而感憂慮、焦急

因虛度年華(匆匆),而感惶恐——懊悔

發奮(不甘心)

2、理清思路,概括各節

①寫時間一去不復返

②寫“我”因感悟虛度年華而惶恐

③具體描寫時間匆匆

④寫“我”由感悟而發奮的心境

⑤強調時間一去不復返———(首尾呼應,總結全文,突出中心)

3、小結中心思想

珍惜時間,建功立業,體現(實現)價值!

四、體味語言

獨立體驗,小組交流,全班賞鑑,形成共識。

(一)賞鑑形象具體優美有意境的句子

1、“燕子去了……”—排比;我們的青春卻一去不復返,實在值得珍惜;

2、“但是,聰明……”—設問;表現作者憂慮而焦急的`心態;

3、“八千多日子……”—比喻;形象描寫了時間流逝無聲無息,年華虛度,卻毫無知覺。;

4、“太陽他有腳……”—擬人;有形有聲,可見可聞地寫出了時間的流逝;

5、“吃飯的時候……”—排比;有形有聲,可見可聞地寫出了時間的流逝;

6、“跨”、“飛”——形象生動寫出了時間的流逝,猶如長了腳生出了翅膀

7、“過去的日子……”—比喻;生動形象描寫了時間流逝無影無蹤;

8、“我何曾留着像遊絲樣的痕跡呢?————爲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

反問;催人猛醒,發人深思,加強感情的抒發;抒發了作者奮發有爲,追求事業的情懷。

(二)賞鑑有含義的詞語

1、他們——指代時間;

2、去的——過去的時間;

來的——將來的時間;

去來的中間——現在;

3、赤裸裸———前者指人來到世上“一無所有”;

後者指人離開世上“沒有在世界上留下什麼東西”即虛度年華,沒有作爲。

五、反覆誦讀

六、積累文中優美語句,並熟讀成誦

七、小結本文

1、語言富於文采。(運用多種修辭;詞語準確凝練;善用疊音詞)

2、情真意切,真實感人。

八、“描摹形象閱讀法”

運用詞語對所描寫的對象進行概括的描摹充分理解文章內容。

九、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閱讀練習(另見)

3、以《“今”》《匆匆》爲例,思考分析議論文和抒情散文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課題文體表達方式主要內容目的

《“今”》議論文議論鮮明闡述觀點以理服人

《匆匆》散文描寫抒情形象描寫強烈抒情點明題旨,突出中心以情動人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14

一、揭示課題,聯繫生活,初知人鳥之情

1、形象描述。爲縮小學生與課文的距離,讓他們儘快走進文本,新課開始,可這樣引導:同學們,你喜歡燕子嗎?(板書:燕子)能說說爲什麼喜歡嗎?——引導學生聯繫生活、憑藉影視和課外閱讀獲得的有關知識,從漂亮的外形、清脆的鳴叫、莊稼的衛士等方面敘述,初步瞭解人與燕子的情意,爲閱讀感悟課文奠定基礎。

2、揭題引疑。課題“燕子專列”既富有情趣,又具有懸念,它給了學生質疑和想象的空間。在引導學生回憶生活、初知人鳥之情後,可這樣引導:今天所學的《燕子專列》(板書:專列)寫的就是人與燕子間的一個真實而感人的故事。看了課題,你感到奇怪嗎?爲什麼?(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提出疑問:以往所說的“專列”都與人有關,怎麼會有“燕子專列”?燕子要去哪裏?是誰,在什麼情況下爲它們安排“專列”?)

二、初讀課文,把握內容,感覺人鳥之情

1、自由朗讀課文。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2~3遍,然後分自然段指名朗讀,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讀中思考,整體把握。讓學生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燕子專列”是在什麼情況下安排的?爲讓燕子登上專列,人們做了些什麼?自己從中感受到什麼?自讀思考後指名回答,先一問一問地說,然後連起來說,使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初步感覺人鳥之情。

三、憑藉描述,展開想象,感悟人鳥之情

引導學生將語言文字的描述想象爲生動形象的畫面,深入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是促使學生與文本深度對話,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的有效方法。爲此,可抓住語言形象與語言情感的聚焦點,引導想象畫面,描述情境,感悟人鳥之情。

1、由畫面感受憐憫之情。學生讀第2自然段後引導他們抓住“很疲勞”“飢寒交迫”“瀕臨死亡”等詞語,以“我來到__,看到__,聽到__,我想__”的句式描述課文描寫的情景,使學生如身臨其境,面對大雪漫天飛舞,燕子橫七豎八的慘不忍睹的畫面,抒發自己內心的沉重、焦慮,感悟人們對燕子的憐憫之情,爲下面的閱讀想象奠定基礎。

2、由政府的呼籲感受關切之情。課文第3自然段有這麼一句:“於是,政府通過電視和廣播呼籲人們立即行動起來,尋找燕子,把它們送到火車站。”這是課文的承啓句,既是上述悽慘畫面的結果,又是下述感人情景的起因。句中的“呼籲”,爲學生提供了話語空間。可這樣引導:面對這麼多可憐的燕子,相信每個人心裏都是那麼焦慮。就在人們焦急萬分的時刻,電視和廣播向人們發出了怎樣的呼籲呢?你能想象敘述“呼籲”的內容嗎?讓學生靈活運用第2自然段提供的語言材料,想象並敘述“呼籲”的內容,既訓練了思維與表達,又能進一步感受人們對燕子的真切關心。

3、由典型的人物感悟真切情感。課文先敘述瑞士居民頂風冒雪尋找遇困的燕子,接着重點描寫小姑娘貝蒂和爸爸媽媽一起從早到晚救護凍僵的燕子的情景。前者是面,概括地寫;後者是點,具體地寫。可先引導朗讀寫居民們救助燕子的句子,讓學生想象描述:讀了這段話,你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抓住“紛紛”,想象男男女女齊上陣、老老少少齊出動的情景;抓住“冒着”“頂着”,想象人們頂風冒雪抗嚴寒,想方設法救燕子的情景;抓住“四處”,想象人們在田野裏尋找,在小河邊行走,在樹林裏穿梭,在山崖上攀登的情景,感受人們救鳥心切,助鳥心誠。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充當某一角色,教師(也可讓學生)以下列問題(可靈活設計)作現場採訪,進一步體會人物情感:

①小朋友,春寒料峭,大雪紛飛,你也加入了救護燕子的行列,不怕寒冷嗎?

②老奶奶,您年紀這麼大了,天又這麼冷,就在家休息了,爲什麼也出來救護燕子呢?

③小夥子,你腿腳不便,理應在家休息,爲什麼也出來呢?

對孩子救護燕子的描述是課文的重點,切實感受其畫面,是體會人鳥之情的主要前提,可引導學生細讀想象:讀了這一段,你看到了怎樣的小女孩,令你感動的是什麼?爲什麼感動?讓學生說出看到的畫面,說出自己感動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引導想象:同學們,如果你是小女孩救助的燕子,能告訴大家你是怎樣獲救的嗎?讓學生從小鳥的.角度,具體想象敘述救助燕子的一個細節,如攀上陡崖救助,爬上小樹救助,走上冰面救助……從而在細節的想象描述中,感受孩子爲救助燕子付出的辛苦,感悟她對燕子深深的愛。

四、憑藉語言,豐富畫面,昇華人鳥之情

課文結尾簡單敘述了燕子與人們告別的情景,留有很大的拓展空間,爲昇華學生對人鳥情感的感悟,可引導學生依據結尾想象描述:

①同學們,經過緊張的搶救,一隻只瀕臨死亡的燕子終於安全地來到了人們爲它們安排的專列上。此時此刻,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隻燕子,想到自己在危難之中得到了人們的救護,現在就要與人們告別了,你心情怎樣,想對人們說些什麼?從燕子的角度,敘述對人們的衷心感激和依依惜別,表達自己在春天來臨後重返故土,爲人們服務的願望;

②如果你參與了救助燕子的活動,看着一隻只在空調列車上嘰嘰喳喳的燕子,你心情怎樣?想對它們說些什麼?從救助者的角度,敘述對燕子的依依不捨和良好祝願,表達自己在春天來臨後迎接燕子,與它們團聚的美好願望。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15

長久以來,語文課堂充斥着淺薄,低級,呆板,濫情。給人的感覺是語文課堂就是思想品德課,說到基礎知識,就是字詞句;語文老師猶如豆腐娘、猶如皰丁大劫八塊,作文教學就是樣板戲;語文課改,如同”腦筋急轉彎“;語文要審美性,那就朗讀一下,最好再來點眼淚,到處是濫情??

說實話,在語文教學崗位上也已經有四五個年頭了。見識了太多的墨守成規,見識了太多的矯情造作,見識了太多的陳詞濫情,自己總是與現實不夠合拍,跟不上形勢。有同行問我,你是怎麼樣上語文課的?其實語文課就是要瞎扯

十幾年來,我的語文課總能給學生以不同的感覺,我的課對傳統的課來說其實不能說是課,因爲課堂上我喜歡瞎扯,說這說那,東拉四扯,海闊天空,信馬無疆,扯到哪兒算哪兒,評課者是很感冒的,諄諄教導我,不能腳踩西瓜皮,溜到哪裏算哪裏,放開教學,就是要放得開,爲什麼要收回來呢?其實收不回來是也沒有關係的,學生其實在我瞎扯時是最認真的時候,也就是教學效果最佳的時候,他們聽着聽着,就流哈拉子,一不留神,就下課了。讓自己那充滿智慧的語言、靈動的語言、個性的語言、幽默的語言、甚至是勇敢的語言,更甚至那些語驚人倒的語言,全都猶如釘子般一個一個地釘進學生的心裏,一翻學生作文,寫下的全是我慷慨激昂的氣勢,看到這樣的作文,如果我改的.卷子,我還有什麼理由不給高分呢?所以學生總是對我的課充滿着期待,希望我帶他們到處神遊,好不快活。自己的肚皮“吃”得飽飽的,並富有全面的營養,然後,“大腹便便”地走上課堂。一番神聊海侃,學生就得要領,就得新知,就解學生心中之惑,使難點疑點就通通變成亮點,真是事半功倍,掙得滿堂悅色。

我常常不把課本當回事,一本語文課本說不定我一個學期只上其中幾篇自認爲美文的文章,而對自己喜歡的文章說不定一篇文章我要上個個把星期。我上過桂林山水一星期,我上過離別詩二首就用了十天,月光曲一上就上了一星期,對那些自己不感興趣的文章堅決不上,對那些說教意味甚濃的文章堅決不上,對自己認爲不是美文的文章更是堅決不上的。現行課改課本,每單元都是同一題材的文章,教學目標基本相同,我就上一節課就差不多了,關鍵是要讓學生舉一反三自學。語文課每課不一定要有教學目標,我們的教學目標爲什麼不可以是一單元的教學目標呢?如第八冊第六整個單元都是講愛的教育這個主題,主題雷同不說, 文章題材都雷同,上了第一課後,還真想不出來上後面三個課文的理由。有人說讓他們閱讀,看書,其實在小學語文課中,知識和情感儲備都還不豐富的學生對單純的誦讀以及大量閱讀並不是很感興趣。所以接下來,不神聊,不瞎扯還能玩什麼呢?

語文一節課能達到多少教學目標?特別是高段,一節課下來,他們就有了愛的衝動了?有愛的感覺了?絕對是瞎扯,其實語文的教學目標決不是一節課,幾節課所能達成的,就算字詞目標,也是不可能在一節課中達成的,學生通過不停的運用,才慢慢理解掌握的,有時雖然你在上課時講過一下,帶過一下,難道學生就可以初步達成思想目標了?不可能吧!有些目標一個學期,幾個學期,甚至幾年,也是達不成的,有些目標根本就是虛的。一種價值觀,一種情感,一種能力,不是靠某一課堂上的某一環節來完成,但我們必須在潛意識裏不斷的滲透,而後才能達到一種自然而然的效果.

一節課不過四十分鐘,根本就來不及講幾個笑話,根本就講不了一個精彩故事,根本就來不急一次精彩的辯論,根本就來不及一次朗讀比賽,也根本就來不及一次口語比賽.所以以每節課爲單位備課上課,是不太科學的。真搞不清楚大語文到底是什麼?

課本上自認美文的幾篇文章上完以後,其餘的時間都用來給學生講些課外的東西,比如向學生推薦一些美文,一起來學,學生興趣昂然,羣情激奮,人人陶醉。或和學生談談國內外的大事啊等等,開闊開闊眼界,課堂內外到處都是語文,講着講着,常常會發現正講在興頭上,學生聽的正高興,下課時間卻到了?? 我認爲這纔算語文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