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三年級上冊語文《司馬光》教學設計(通用5篇)

本文已影響 3.06W人 

作爲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上冊語文《司馬光》教學設計(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上冊語文《司馬光》教學設計(通用5篇)

  三年級上冊語文《司馬光》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3、能從課文插圖中學習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教學設計:

談話引入,揭題激趣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2、播放故事,學生思考:故事主要講的是誰?

3、生回答,師板書:司馬光(齊讀課題)認讀生字“司”。

4、簡介司馬光。(司馬是複姓)

整體感知,認識生字

1、你自己也想試着讀一讀嗎?學生自由、輕聲地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學生自由讀,抽讀檢查。

3、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1、司馬光生活的年代裏我們很久遠,課文第一自然段用了一個什麼樣的詞語來表示?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司馬光在花園裏遇到了什麼事?

2、發生了什麼危險的事情?誰來把課文的二、三自然段讀一讀,大家認真聽,看他有沒有讀出危險的感覺。(自己體會讀,再指名讀)

3、看圖說一說:別的小朋友看到小夥伴掉進水缸裏是怎麼做的?(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說句子。)司馬光又是怎麼做的?書上是怎麼說的?找一個同學讀一讀。

  比較句子:

a、他搬起一塊石頭。

b、他搬起一塊大石頭。

c、司馬光砸那口缸。

d、司馬光使勁砸那口缸。(從這兩個句子我們看出來,在句子中加上一些詞語就能使句子更具體、清楚、明白。)

4、大家試着做做司馬光的動作,體會“舉”“砸”。指導朗讀。比較“別的小朋友”和“司馬光”的不同表現,邊讀邊體會。

5、缸裏的水流出來了,掉在缸裏的小朋友得救了。你們高興麼?應該怎麼讀這一段?複習生字

學寫生字:(別、到)

1、讀字

2、分析

3、觀察

4、臨摹

5、書寫

  教學反思:

這節課,教師以學生爲主休,設計了抽讀生字詞,個別朗讀自然段,講故事的活動,激發了課堂氣氛。學生在課堂上也能大膽猜想、大膽表現,體現了小學生活潑開朗的個性。

在本堂課中,我感到設計得較好的是引導學生思維循循善誘,學習感知理解課文內容。如:先引導學生學習本堂課的興趣,再讓學生一邊看圖,一邊聽老師範讀。整體感知,認識生字,學生自由讀課文,我給學生提出問題:“司馬光在這篇課文裏遇到一件怎樣的事?”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司馬光和夥伴在花園裏玩……掉進了水缸)我又接着問:其他夥伴遇到這件突發事件,有怎樣的表現呢?這時學生根據思路,爭先恐後的回答: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嚇哭了,有的……有的……只有司馬光沒有慌,想出了一個很好的方法,舉起石頭砸缸。)這裏爲了很好的讓學生體會“司馬光”當時的心情,讓學生學做司馬光的動作,加深感知。量後掉進缸裏的小朋友得救了。我再把課文延伸到生活中,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同學們身邊,你們會怎麼做呢?讓學生說說,再和司馬光的方法比較,使學生意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

在這節課裏,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如:不能很好的導入課文,組織教學不夠理想。(如:有個別學生不專心聽課等。)學生自己讀,個別讀的機會少,沒有把本課的重點詞語引導好。如:“一不小心、有的……有的……”這裏應該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理解句子,再延伸到生活中,引導學生用身邊熟悉的字說說,再讓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說一句話。

  三年級上冊語文《司馬光》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司、跌”等5個生字,會寫“司、登”等7個生字。

2、能正確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借助註釋、插圖等方法理解課文的意思,並用自己的講故事,感受司馬光的優秀品質。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簡單說出文言文和現代文的區別。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以歌曲《司馬光砸缸》激趣,接着介紹故事出處;複習文言警句,爲學文做準備。

2、板書課題,指導書寫“司”字。

3、交流複姓。

二、讀準字音,讀出韻味

1、讀準字音。

(1)指名讀課文,相機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學生明確多音字“沒”在文中的讀音,並學會根據字義選擇正確的讀音。

2、讀出節奏、韻味。

(1)教師範讀,強調停頓,做到“聲斷氣連”。學生跟讀,讀出文章的節奏、韻味。

(2)學生自由練讀,體會文章內在的邏輯停頓。

(3)教師指名朗讀,相機指導停頓要自然。

三、讀懂意思,讀出思考

1、方法遷移,自主學習。

(1)學生交流總結理解古詩常用的方法:藉助註釋理解、藉助插圖理解。

(2)學生根據學習提示初步理解文言文。

2、合作學習,交流解疑。

(1)學生帶着理解或疑問,根據學習提示進行合作學習。

(2)學生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3、全班交流,相機指導。

(1)羣兒戲於庭

①教師提示,“於”可以理解爲在。

②學生仿說。孩子們還會在庭院裏幹什麼呢?可以怎麼說?

(2)“甕”與“缸”。

圖片對比區別“甕”與“缸”。

(3)“跌”與“登”

①學生找出這句話中與足有關的動作詞。

②運用拆字法理解“跌”。“跌”是一個“足”加“失”組成的,那怎麼理解它呢?(失足)

③通過字理識記、理解“登”。

④利用寫字歌,指導書寫“登”。

⑤指導朗讀,讀出當時情況的緊急。

(4)衆皆棄去

如果你的朋友遇到危險,你會怎麼做?那文中的小朋友離開去幹什麼了?這句話還可以怎麼解釋呢?(大家都被嚇壞了,連忙離開跑去找大人幫忙。)

教師小結:理解文言文的時候,可以結合生活實際添加自己合理的理解。

(5)光持石擊甕破之

①情境表演,加深理解。

②運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之”。

4、交流表達,感受人物品質。

落水的孩子獲救了,你覺得司馬光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四、走近古文,發展語言

1、文白對讀,體會文言文特點。

(1)出示古今文章,師生文白對讀。

(2)交流、總結文言文的重要特點:言簡義豐。

(3)學生朗讀無標點、豎排版的課文,深化理解。

2、角色體驗,靈活講故事。

(1)你們能把這個故事講給爺爺奶奶聽嗎?

(2)如果要把它講給弟弟妹妹,你會用什麼形式講呢?

(3)如果你穿越時空,回到了古代的私塾,給講課的老先生講這個故事,又該怎樣講呢?

教師提示:給不同的人講述,可以採用不同的形式。

五、豐滿形象,延伸課外

司馬光七歲砸甕;十二歲斬殺巨蟒;二十歲時考中進士,從此便開始步入仕途。後來成爲了北宋時候著名的史學家、政治家、文學家。他主持編纂了著名的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司馬光的故事,可以讀一讀白話文版本的《宋史·司馬光傳》。如果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喜歡上了文言文,可以讀一讀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書中有中兩千多個有趣、充滿智慧的文言小故事,書中有原文,有註釋,相信你們能讀懂它們,也會喜歡它們。

  三年級上冊語文《司馬光》教學設計3

  【教材簡析】

本課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他和幾個小夥伴在花園裏玩,一個小夥伴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遇到這樣的突發情況,司馬光急中生智,舉起大石頭,砸破水缸,小夥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朗讀課文,我們能體會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着機智纔會想出好辦法。

  【導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生字。

2、課文插圖中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能力素養點】

1、理解課文的內容,感悟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着機智才能想出好辦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背誦課文,體會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質。

  【導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2、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3、學會觀察書中插圖中人物的動作、表情、神態。

  【導學設計理念】

本文的學習重點是認識本課的生字和新詞,並且學會觀察人物的動作、表情、神態,所以在設計本課的教案時,在關注到這方面。指導學生識字時,讓學生邊讀文,一邊記認生字,通過給黑板上的生字着色,加強色彩化,讓學生整體感知生字,再讓學生自主識字,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找到漢字規律,然後採用問答和對唱的方式鞏固生字,效果會更好。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時,教師先示範,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後,試着朗讀,再在小組間進行評價,抓住司馬光不同表現的詞語進行感情朗讀。通過引導學生收集關於司馬光的故事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也加深了對課文的瞭解。

  【導學過程】

一課

、揭示課題,瞭解人物:

1、導言:同學們,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國北宋時期有一位歷史學家,他就是司馬光,這篇講述的就是司馬光小時候的事。

2、哪個同學對司馬光有了解呢?請你說一說。

二、藉助圖畫,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1、請你輕聲讀讀課文,邊讀邊標畫出本課的生、新詞。

2、出示本課的生字卡片,請同學們認讀。

紅色卡片:(會認的字)

黃色卡片:(會寫的字)

3、指導學生看圖。

⑴通過初讀課文,看看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這個地方有什麼?圖上有個個小朋友?他們在幹什麼?知道哪個孩子是司馬光?

⑵學生簡述畫面的內容。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文,說說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讀,讀了這段,你讀懂了什麼?

⑵“古時候”是指什麼時候?

3、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⑴指名讀,深入地思考:你讀懂了什麼?

⑵再次看圖,假山和水缸在什麼位置?請你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⑶結合書上的內容和圖上的畫面,請你說說:這是一口什麼樣的水缸?

⑷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4、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⑴自由讀這段,思考:正當孩子們玩得高興時,發生了什麼事情呢?“不小心”是什麼意思?

⑵展開想像:這個小朋友掉進水缸裏,小夥伴們的心情怎樣?情你細想想,把自己當作其中的一個人物,說說此時此刻,你的心情如何?

⑶爲什麼着急呢?掉進缸裏的小孩子面臨着什麼危險呢?

⑷用着急的心情練讀。

⑸小組內練讀後,全班交流。

⑹在這麼危險的情況下,小司馬光是怎麼做的?請你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5、學習課文第上自然段。

⑴思考:小朋友們爲什麼這麼驚慌?

⑵練習朗讀,讀出驚慌,害怕的語氣。

⑶小組內練讀。

⑷個別學生展示讀。其他們學進行評價。

⑸在這萬分緊急的情況下,一個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來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的方法好嗎?小組討論。

⑹司馬光是怎麼做的呢?

6、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⑴自由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馬光的表現與其他人一們嗎?爲什麼?

⑵試着做司光砸自由缸的動作。說說:誰表演得好?爲什麼好?練習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⑶討論司馬光的做法好在哪。

⑷小組討論:司馬光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呢?

⑸再讀這一段,思考“花園裏爲什麼要一口大缸呢?有什麼用?

⑹這口缸有它的自身價值,可是卻被司馬光砸碎了,聳不怕大人批評他嗎?

⑺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這一段。

7、學習課文第六自然段。

⑴自己讀讀這段。思考: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這段?

⑵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四、發散思維訓練:

還有別的方法救出小孩嗎?

五、總結全文:

讀完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穫呢?遇到緊急情況時應如何去做呢?

  三年級上冊語文《司馬光》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司馬光的沉着、機智。

4.想出新辦法,發展創新思維。

  課前準備

教師:教學掛圖或多媒體,生字卡片,小黑板。

學生:讀課文,標註生字、自然段;收集關於司馬光的資料。

  第 一 課 時

談話引入,揭題激趣

1.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他是誰呢?(板書:司馬光)

2.認讀生字“司”。齊讀課題。

3.簡介司馬光。

整體感知,認識生字

1.老師範讀,學生邊聽邊看插圖或多媒體課件,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學生自由、輕聲地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3.小黑板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學生自由讀,抽讀檢查。

4.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1.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司馬光在花園裏遇到了什麼事?

2.指導朗讀2、3自然段。

a.引導看圖(或用多媒體演示當時的情形)。

b.自由朗讀,體會課文中小朋友的心情。

c.指名讀第3自然段,感受情況的緊急。

3.小夥伴們是怎麼做的?司馬光又是怎麼做的?(學生自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

4.大家試着做做司馬光的動作,體會“舉”“砸”。

指導朗讀。比較“別的小朋友”和“司馬光”的不同表現,邊讀邊體會。

老師引讀:有個小朋友……掉進了大水缸。別的小夥伴──司馬光又是怎麼做的呢?……最後……。

課後思考,拓展思維

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會怎麼辦?

  第 二 課 時

討論交流

司馬光沉着機智,救出了小夥伴。你能想出別的辦法救出那個小朋友嗎?比一比,看誰的辦法最好。

1.學生自己想辦法。

2.分組交流,推選出好的辦法到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適時評議辦法的優點和不足。也可以與司馬光的辦法比一比,引導學生通過比較,瞭解在當時的情況下,什麼辦法是最好的)

4.再次朗讀課文,並說說司馬光給你什麼樣的印象。

識記生字,積累詞彙

1.複習生字讀音。(出示卡片,認讀生字)

2.鼓勵學生用生字組成詞語,(積累詞彙,鞏固識字)教師給予肯定或指正。

3.採取小組競賽、詞語接龍等形式,完成“讀讀說說”的練習。

朗讀背誦,積累鞏固

1.自由朗讀課文,練習背誦。

2.根據故事發展的順序,教師引導背誦。

指導生字書寫

1.認讀“別”“到”等6個字。

2.引導觀察這六個字,都是左右結構,要注意口字旁、立刀旁、雙耳的書寫位置。

3.學生描紅,書寫生字。

4.展示學生作品,進行評議。

  三年級上冊語文《司馬光》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通過課前預習、觀察字形等方法隨文識記“司、跌”等5個生字,通過觀察比較寫好“司、庭、跌”3個生字。

2.通過跟老師讀、畫停頓符號等方法學習朗讀課文,注意讀好課文節奏。

3.藉助註釋、插圖、微課、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等方法瞭解課文大意,在對比中感受人物形象,初步瞭解文言文特點。

  【教學流程】

一、舊知導課,揭示課題

1.揭題導課: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司馬光(板書課題)。

2.介紹複姓“司馬”:司馬光是一個人的名字,你知道他姓什麼嗎?我們在一年級的時候就學過姓氏歌,裏面就提到了不少複姓,有哪些?(諸葛、東方、上官、歐陽)今天又認識了一個新的複姓,叫——司馬。

3.介紹司馬光:司馬光是北宋人,他是一位史學家、文學家、政治家,也就是說他研究歷史、寫文章都非常厲害。他編寫的《資治通鑑》就是一部很偉大的史書。

4.聯繫舊知,引出“文言文”: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這個故事。但是今天的課文和平時的課文很不一樣,這是我國古代的人們寫文章的時候使用的語言,叫作“文言文”。(板書:文言文)

二、讀出節奏,讀通課文

1.範讀:這是我們第一次學文言文,文言文的朗讀和現代文有點不一樣,所以就先聽老師來讀一讀。

2.跟讀:是不是我現代文的朗讀有點不一樣?想不想來學一學呢?好,捧起你們的書本,跟着老師來讀一讀。(逐句跟讀)

3.開火車跟讀:接下來我們開一列小火車好不好?(逐句開火車3—4人跟讀,隨時詞卡正音)

4.集中正音(甕、迸)。

5.聯讀:讀準了字音,又跟着我這樣讀了幾遍,接下來我們換一種方式來讀一讀好嗎?我們來聯讀,我讀句子的句首,你們連着來把下面的'句子讀完整。

(羣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衆——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6.跟讀長句:想不想再來讀一讀?我們接下來難度加大,跟着我來讀長長的一句好不好?(生跟讀)

7.自由讀:想不想試着自己連起來把它讀一讀?好,那就自己大聲地讀幾遍吧。

8.指名讀。

9.畫停頓符號:她棒在哪裏呢?我們一起來看。她讀文言文的時候是不是有些地方做停頓了呀。我們來看一看,她在哪裏做了小小的停頓?(齊答,師畫斜槓)

10.引導發現人物後面的停頓。

11.引導發現動作後面的停頓。

12.小結:是呀,在表示人物名稱和表示動作的詞語後面稍稍作了停頓,這個文言文讀起來味道就不一樣了。

13.齊讀:我們再一起捧起書本來讀一讀這篇文言文吧。

三、讀懂課文,講好故事

(一)瞭解第一句話的大意,學習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1.粗知大意:讀了這麼多遍課文你都讀懂了什麼?(自由交流)

2.引出故事:你們用這樣的方式告訴了周老師這個故事大概的意思,讓我知道了故事原來發生的情形就是——一起讀(讀第一句,其它隱灰)

3.藉助不同的方式學習第一句。

(1)“羣兒戲於庭”(標紅)

藉助註釋理解“庭”:你是怎麼讀懂這個“庭”的?噢,註釋告訴了我們這裏的“庭”是庭院的意思。(圈畫)我們可以藉助註釋來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其實藉助註釋學文言文我們一點也不陌生。註釋在哪裏出現過?對了,我們在學古詩的時候就碰到過。

引導發現文言文中詞語的換序理解:戲於庭——在庭院中玩耍。聰明的你發現了嗎,文言文中有些詞語的順序和我們今天說的不太一樣。“戲於庭”是“在庭院裏玩耍”。

換序理解(拓展):這樣的說法你會嗎?下課了,我們都跑到操場上游戲,古人會怎麼說?在操場上游戲——戲於場。鈴聲一響,我們都回到了教師學習,又該怎麼說?在教室裏學習。小結:同學們可真厲害,都會學古人說話了。

文中的這羣小朋友是在——庭院裏玩耍。我們一起在來讀讀這半句話。

(2)“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標紅)

你還讀懂了什麼?有一個小朋友爬到了一口甕上面。“甕”是什麼?(微課)

合作表演“足跌沒水中”:誰願意上臺來表演一下?是呀,“沒水中”就是指那個小朋友沉入到水中了。

情景創設,談感受:眼看着自己的小夥伴要被水淹沒了,你的心情怎樣?

情感朗讀:請你帶着這種感受讀讀這兩個短語。你能把這份心情讀出來嗎?試試看。

3.想象說話:那你會怎麼辦呢?想什麼辦法救出來呢?(指名2—3生)

(二)瞭解第二句話的大意,在對比中凸顯人物形象

1.瞭解其他人的做法:你們那麼多的行爲,文言文只用了一句話,那就是,讀——衆皆棄去。孩子們都怎麼樣了?(都跑開了,有的去找大人了,有的……有的……)

板書:衆 棄去

2.讀懂司馬光的做法:只有司馬光,他怎麼辦?一起讀——光持石擊甕破之,他怎麼做的?(指名回答)你從哪裏看到的?

3.演一演司馬光:只有司馬光沒有慌(板書:光 )持石擊甕,把這口甕砸破了,我們一起來演一演這個司馬光擊甕破之的樣子。

4.情境創設,感情朗讀:司馬光呀,司馬光,當其他小夥伴們都跑了的時候,你爲什麼不跑呢?(談感受,朗讀)

5.瞭解人物形象:同學們,當小夥伴跌入甕中的時候,所有的孩子都,讀——只有司馬光——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司馬光?(指名2生回答,朗讀,齊讀)

6.讀懂結局:果然,司馬光的方法奏效了,一起讀——水迸,兒得活。開火車讀。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情形?

7.小結:甕被——砸破了,水——涌了出來,所以小孩——得救了。一起再來讀一讀。

8.齊讀:看來你們真的把這個文言文的故事讀懂了,讓我們捧起書本一起再來讀一讀吧。

(三)藉助註釋講故事

1.引導學生藉助註釋講故事:接下來,我們要藉助註釋來講一件這則故事嗎?同桌之間互相講一講。

2.推薦同桌講故事:覺得自己的同桌講得怎麼樣?推薦一位來講一講。(用訊飛呈現於屏幕之中)

3.檢查是否藉助註釋。

4.師生合作文白互讀,梳理結構。

5.文白對比,發現特點:剛纔那位同學講這個故事的時候用了這麼長長的一段話,課文只有短短兩句話,你發現文言文有什麼特點?(自主交流)

四、小結課堂,指導書寫

1.男女生合作讀課文。

2.感受文言文的文化:其實啊在古代,讀文言文還可以用吟唱的方法,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3.指導書寫:庭、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