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六年級語文《兩小兒辯日》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

本文已影響 2W人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語文《兩小兒辯日》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級語文《兩小兒辯日》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

  六年級語文《兩小兒辯日》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根據課後註釋疏通全文,瞭解故事內容。

2、朗讀、背誦課文

3、理解重點詞句,領悟課文所表達的意思。

4、學會“盂、孰、汝”3個會認字和“盂、孰”2個會寫字。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所寫的事情和其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難點:

讓學生參考註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問題導入

學生思考並回答。

引課激疑:

一天當中,太陽什麼離地球最近,什麼時候離地球最遠?你的依據什麼?

  二、初讀課文

1、同桌間互相朗讀課文,糾正字詞發音。

2、請同學正確讀出下列字詞的讀音:

鬥、盂、滄、爲、孰、爲、汝、知

(重點引導學生學習盂、孰、汝三個字的寫法)

3、自讀課文,流利朗讀。

4、齊讀。

  三、理解文意

1、根據書下注釋及工具書,理解文本內容。

2、四人小組間交流,嘗試解決疑難字詞句

3、全班交流,解決疑難。

4、翻譯重點字詞及全文

辯鬥、其、故、以、日中、去、及、盂、則、爲、滄滄涼涼、探湯、決、孰、汝、知、

翻譯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四、誦讀訓練

1、現在請同學們仔細揣摩文章中的每一句對話和敘述,說說你覺得應該用怎樣的語氣、語速去讀,爲什麼?邊自讀,邊揣摩。

總的說來,孩子的語氣以天真、自信、要強爲主,語速根據語言內容有快慢之分。敘述部分語速適中,一體現孔子好奇,一體現思考之後無奈也不能決的情景。

2、學生範讀

3、齊讀

4、讀背課文

  五、作業佈置

1、朗讀、背誦課文。

2、完成同步練習冊相應的內容。

  六年級語文《兩小兒辯日》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片寓言故事。文章敘述了古時候,兩個小孩子憑着直覺,一個認爲太陽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爲太陽中午離人近,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做出判斷。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汝、盤盂、滄滄涼涼、探湯。正確熟練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借助註釋讀懂句子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古人爲認識自然、探求真理而善於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能結合課文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多角度地談自己對課文的感悟。

  教學重、難點:

初步感悟古文的語言特點。字、詞古今不同使學習本文的難點。

  教學構想:

課前,可不知學生查閱本文所涉及的科學常識。課上,學生先讀通課文,根據註釋初步理解每句話的意思,對學生不懂的教師可稍作點撥,使學生能貫通上下文。反覆誦讀,理解故事內容,用自己的話講一講故事和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

教學內容:讀通課文,根據註釋初步理解每句話的意思。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學《兩小兒辯日》

1、現在我們學習這組課文的第二篇文言文《兩小兒辯日》(板書課題)。

2、課題中的“辯”辯論的“辯”,誰能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3、看到這個題目,再看一看課文插圖,你猜一猜文章中會寫什麼事。

4、那麼,這兩個小孩到底在辯論太陽的什麼問題,他們在對老人說什麼,瀆懂了課文就全知道了。

  二、把課文讀通順。

1、試讀課文。這篇文言文比《學弈》淺顯一些,好讀一些,請同學們自己嘗試着讀一遍,知道哪些字不認識,哪些詞句不好讀,一會兒老師範讀,注意聽好。

2、教師範讀一遍。領讀兩遍。

3、自己練習朗讀。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4、同桌互讀互評(兩遍)。

  三、識字

1、出示投影:

2、讀詞語,帶點的是生字,多讀幾遍。汝盤盂探湯滄滄涼涼

3、讀生字,分析字形,抄寫。

  四、熟讀成誦。

1、同位互相讀課文。

2、請同學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3、鼓勵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作業設計:

1、練習朗讀課文。

2、想一想,課文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板書設計:

26兩小兒辯日

一兒:中午太陽離人近

孔子不能決也

一兒:早晨太陽離人近

課後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反覆誦讀,理解故事內容,用自己的話講一講故事和所蘊含的道理。

學生學習過程:

  一、檢查讀課文,猜知文意

1、上一節課,同學們學習了《兩小兒辯日》,讀了課文,現在,檢查一下是否把課文讀通讀順了,在讀課文中也會知道是否認識了生字。指五名學生,每人讀一自然段。讀完後學生評議,教師指導。

2、自由朗讀,邊讀邊想課文大意。

3、指名說一說課文所講的大概意思,整體感知內容。

  二、讀懂句子,口述文意

1、自讀自悟。自己一句一句地讀,參考有關注釋,弄懂句子的意思,練習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小組合作學習。小組中每人讀一自然段。說說這——自然段的意思,第1和第5自然段由一個人承擔。對句子的意思理解有不同意見的地方,認真討論,實在弄不懂的詞句記下來,準備質疑。

3、全班交流。

(1)學生互相質疑釋疑,教師相機點撥,排除難點。

(2)自由彙報,讀一自然段,講一自然段句子大意。說完後評點,糾正錯誤。

4、練習講課文裏的故事。自己練講—同桌互講一全班講。

  三、熟讀,體會思想感情

1、自己練習朗讀,把自己對句子的理解讀出來,邊讀邊想象,讀出爭辯的語氣。

2、分角色朗讀,體會意境。

(1)教師讀敘述語,男生、女生各讀一小孩的話。讀出爭辯的語氣。

(2)指三名學生分角色朗讀。

3、討論質疑:

(1)這兩個小孩爭辯的問題是什麼?

(2)你從“孔子不能決也”中悟出了什麼?

(3)你有不懂的問題嗎?提出來。(學生必然提出:“太陽到底早晨(或中午)離地球上的人們是遠還是近”的問題。這個問題涉及到人類認識太陽的許多知識,孔子當時不可能正確解答,現在可以解決了。可將教師教學用書中所附有關參考資料印發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讀一讀。也可藉此問題激起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4、讀讀學習本課的個人感受。自由讀,鼓勵發表個人見解。

  四、練習背誦課文

自己練習背一同桌相互背一全班齊背。

  作業設計:

1、說說自己懂得的道理。

2、查找、朗讀自己喜歡的文言文。

  板書設計:

1、太陽和地球的遠近關係。

2、爲什麼太陽中午熱,早上涼?

3、爲什麼太陽給人感覺早上大而中午小呢?

  六年級語文《兩小兒辯日》教學設計3

  一、上課內容

《兩小兒辯日》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二冊中的一篇文言課文。文章講的是古時候兩個小孩憑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爲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爲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爲此,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斷。這個故事既滲透了要主動認識自然、探求客觀真理,並大膽質疑的科學態度;也說明了知識無窮,學無止境,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應該實事求是的道理。

  二、學習目標

1、根據課後註釋理解文章內容,並反覆誦讀課文,產生自己的獨特感受,力爭達到“熟讀成誦”。

2、學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感受兩小兒的聰明可愛及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重點詞句,體會故事蘊含的哲理。

  四、教學環節

1、以“辯”爲眼,初識“辯日”

2、讀通課文,掌握斷句

3、理解內容,深解“辯鬥”

4、多種角度,昇華“辯鬥”

5、拓展延伸,熟練運用

  五、具體教學環節

一、課前兩分鐘

背誦《論語》中的名句

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②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③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友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二、以“辯”爲眼,初識“辯日”

1、同學們,中國的文字是世界上最美也最有趣的文字,大家看,兩個辛之間加上一個部首可以構成幾個不同的字?(用日曆牌換字)

2、我們今天學的課文中有一個“辯”字,《兩小兒辯日》,結合預習課題中的辯你是怎樣理解的?

這個課題是什麼意思?

辯論的結果怎樣呢?誰又參與了這場辯論呢?現在就讓我們進入課文的學習。

3、這是一篇文言文,我們以前還學過哪些文言文?(楊氏之子、伯牙絕弦學弈),你是怎樣學習的?

交流文言文學習方法。

師:我們今天就可以用這種方法學習。誰能介紹一下《兩小兒辯日》的作者和出處?

生介紹列子和《列子·湯問》。

三、讀通課文,掌握斷句

㈠生自讀課文

師:把書打開,我們先來試着讀一讀課文,爭取讀得正確流利,遇到難讀的地方就多讀幾遍。

㈡生練讀課文,指一生讀課文。

㈢師範讀:老師發現同學們在斷句方面存在困難,老師給大家範讀一下,認真聽,看看你的停頓是不是和老師一樣呢?師範讀,讓學生照着教師的樣子讀一讀。

㈣找一生讀,師評價

㈤學生再練,齊讀(課件出示全文斷句)

四、理解課文,深明“辯日”

㈠師提出要求:課文你們讀得真好,現在看書,結合書下注釋和你自己查閱的資料,想想你都讀懂了哪些內容?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做上標記,可以提出來和大家交流。

㈡生讀文思考,並小組交流

㈢交流共議

1、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辯鬥:辯論,爭論。東遊:向東遊學。有一天,孔子到東方遊學,看到兩個小孩爲什麼事情爭辯不已,便問是什麼原因。

師追問:關於這句話,你還了解什麼?預設生答:全文總起句,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出場人物有三個:孔子和兩個小孩。孔子的生平。師大屏幕適時出示孔子像,屏幕介紹: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後世尊稱爲聖人。

師再問:聽了同學老師對孔子的介紹,再讀讀這句話,你又讀出了什麼?(孔子虛心,不恥下問;兩小兒的辯論很精彩,連孔子都吸引了。)

師引:這是一場__________的辯鬥。(激烈、精彩、引人入勝)

指導朗讀:你想怎樣讀這句話?指兩生讀,評價,自讀。

2、一兒曰:我已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以:認爲。去:離。日中:中午。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孩子說:我認爲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到了中午時候遠。一個孩子認爲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而中午的時候近。

師再追問,引領學生理清兩個小兒的觀點。相機板書:

日始出日中

一兒近遠

一兒遠近

師:課文中有一個小孩的話沒有直接說,你能變成和第一個小孩一樣的句式嗎?點一生說,大屏幕出示:一兒曰: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師指導朗讀:結合你自己的生活實際想一想,你持一個觀點,另一個人非和你對着幹,你說東,他非說西,你會是什麼樣的狀態呀?(很着急想表白自己,不服,想用觀點壓住對方,想找人評評理。)假設你們是兩個小兒,你能辯一辯嗎?練習一下。一生說一個孩子的觀點,再點生,點評,自練。再說另一個孩子觀點,練習說好。點兩組學生角色對話,點評,讓生注意語速快點,觀點咬字清晰些。再練習。

師:這真是一場__________的辯鬥。(針鋒相對,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3、一兒曰:日出處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爲近者大而遠者小乎?

一兒曰:日出處蒼蒼涼涼,及其日中則如探湯,此不爲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理解:及:到。盤盂:盛東西用的器皿。爲:原因。探湯:把手伸進熱水裏。拓展“赴湯蹈火”,理解湯的意思。及其,教師追問怎麼知道意思的?(聯繫“及”的意思)課件出示“車蓋、盤盂”

理清兩個小孩各自的理由,教師完善板書:

日始出日中

一兒近遠

大(如車蓋)小(盤盂)

一兒遠(蒼蒼涼涼)近(如探湯)

師:他們分別從什麼角度說的?(視覺和感覺)一個認爲太陽初升時離人近,一個認爲初升時離人遠。同樣的事物太陽,兩個小孩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得出了不同的結論。看來,看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得的結果也就不一樣。

指導朗讀:他們各自有自己充分的理由支撐觀點,講起話來自然理直氣壯,胸有成竹。師引讀:一兒曰__________,指一生讀。師點評。師再引,一兒曰________,再指一生讀。師點評:是比喻句,把比喻成什麼慢點讀,重讀。反問句應語氣強些。找兩生分角色讀,反覆讀幾遍,層層深入,語氣漸強。

師:這真是一場________的辯鬥。

4、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爲汝多知乎?

決:判斷。孰:誰。汝:你。知:知識。整句話的意思說,孔子不能判斷,兩個小孩笑着說:誰說你的知識多呀?

師:孔子不能決也。這是這件事的結果。孔子不能決,你能決嗎?點生說。師課件出示圖解,中午和早上一樣遠。

師:孔子被尊稱爲聖人,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形象何其高大,可是面對兩個小兒關於太陽遠近的辯論,竟然不能決也。這簡直…你怎麼看這個問題?(從“兩千多年前,人們的科學還不夠發達,對於宇宙的探索還不夠深入,不知道情有可原。”“學習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很了不起。”“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就是淵博與孔子,也一定有自己不知的知識。)

師:孩子們,你們能從客觀的角度上公正的看問題,非常了不起。那麼你們說,兩個小孩的笑是嘲笑嗎?誰能讀出這種天真?點一生讀,點評,師範讀,齊讀。

五、多種角度,昇華“辯鬥”

兩小兒辯日,這一辯,辯出了什麼?

1、兩小兒善於觀察,說話有理有據。

2、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的態度。

3、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得的結果就不一樣。

4、宇宙無限,知識無窮,學無止境的道理。

5、兩小兒天真活潑。

師:這一辯,真是令我們受益匪淺啊!讓我們有感情的再讀讀這篇課文。齊讀。

六、拓展延伸,熟練運用

1、出示《揠苗助長》原文,生藉助註釋理解主要內容。

2、推薦閱讀《列子湯問》中的故事。如《掩耳盜鈴》《愚公移山》《鄭人買履》等。

板書設計:兩小兒辯日

日始出日中

一兒近遠

大(如車蓋)小(盤盂)孔子不能決也

一兒遠(蒼蒼涼涼)近(如探湯)

  六年級語文《兩小兒辯日》教學設計4

  【教材簡析】

《兩小兒辯日》是人教版第十二冊中的一篇文言課文。文章講的是古時候兩個小孩憑自己的直覺,一個認爲太陽在早晨離人近,一個認爲太陽在中午離人近,爲此,各持一端,爭執不下,就連孔子這樣博學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斷。這個故事既滲透了要主動認識自然、探求客觀真理,並大膽質疑的科學態度;也說明了知識無窮,學無止境,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應該實事求是的道理。

文言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藉助《兩小兒辯日》這篇文章,學生將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語言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瞭解祖國悠久燦爛的.文化,增強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信心,併爲今後學習文言文打下基礎。

  【學習目標】

1、根據課後註釋理解文章內容,並反覆誦讀課文,產生自己的獨特感受,力爭達到“熟讀成誦”。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產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感受兩小兒的聰明可愛及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體會學無止境的道理。

  【課前準備】

佈置學生充分朗讀課文,對照課文註釋初步閱讀課文,嘗試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讀題、解題

1、讀題,引用古詩解題:鋤禾日當午、白日依山盡。日,是太陽的意思。

2、題意。

  二、探究閱讀方法

1、讀這篇課文遇到什麼困難?

⑴很難讀。

⑵有些詞語很難理解。

2、你用什麼方法解決?

3、歸納總結學習本課的有效方法:

⑴多讀幾遍。

⑵聯繫上下文、結合書上註釋理解。

  三、初讀課文

1、學生閱讀課文。分兩步解決問題:

⑴結合註釋讀明白。

⑵理解大意讀通順。

2、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的閱讀。

3、檢查學生初讀情況:

⑴生分段讀古文、說古文的意思。

⑵兩小兒在辯論什麼?(兩小兒都是圍繞太陽的遠近來議論的。)

  四、再讀課文,理解感悟

1、指名讀,學生評讀。

2、教師範讀,學生感悟朗讀的語調、速度、情感。

3、學生齊讀。帶着自己認可的情感朗讀。

4、再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兩小兒辯鬥的內容,觀點是什麼,有什麼理由。

5、朗讀課文。合作讀。教師擇要板書:

大則近小則遠

故晨午不能決

涼則遠熱則近

6、討論:

孔子不能決,你們知道奧祕嗎?(早晨中午太陽是一樣的距離。)

7、你知道孔子是個怎樣的人嗎?

  五、分角色表演誦讀

注意讀出兩小兒辯鬥的語氣。

1、分角色用自己的話對話。

2、分角色用書上的文言文對話。

3、同座位的同學互相對話練習。

4、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

  六、總結課文

1、總結學習方法:

⑴知道古文和現代文的區別。

⑵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2、總結學習內容,滲透思品:

⑴通過學文,你知道了什麼?

⑵孔子的學問爲什麼這麼豐富?

學無止境。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⑶思品滲透:學習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七、課外延伸

將收集的有關孔子的資料張貼到語文學習園地裏,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板書設計】

兩小兒辯日

大則近,小則遠

故(晨)(午)不能決

涼則遠,熱則近

  【教後反思】

該板書(共18個字)力求通過重點詞語的有機組合,一方面體現文言文簡潔、明瞭的特點。

另一方面則高度概括地再現課文內容,幫助學生突破了學習難點(“辯鬥”的觀點和理由)。板書的整體架構與作者行文思路相呼應,便於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而板書中選用了“故”“則”“決”等文言詞,也體現了課文語言特色。

  六年級語文《兩小兒辯日》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誦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學習積累文言詞語。

2、瞭解課文中蘊涵的哲理。

  教學重難點:瞭解課文中蘊涵的哲理。

  教學時長: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誦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學習積累文言詞語。

2、瞭解課文中蘊涵的哲理。

  教學過程:

導入: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寓言故事?(濫竽充數、買櫝還珠、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轅北轍……)同學們說了這麼多寓言故事,那同學們能不能說說,什麼是寓言?它有什麼基本特徵?(寓言,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是帶有勸喻或諷刺的故事。寓言的基本特徵是它的比喻性,大多是借某種自然物或人的活動,來表現作者對一定社會現象的理解和評價。如自然物(守株待兔)、人(刻舟求劍)。)

作者簡介:

《列子》一書的作者是列禦寇。據傳,列禦寇是周朝,道家學派的早期人物。《列子》原書早已散失,現在流傳的《列子》是東晉人張湛輯注的。《列子》一書屬於道家學派,書中散佈了唯心主義,但也保存了一些有價值的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啓發和教育。

讀一讀:正音

辯鬥dòu盤盂yú滄滄cāng涼涼探湯tāng孰爲shú wéi汝多知zhì乎

讀一讀:聽錄音朗讀課文,注意文中的停頓和語氣。

解詞譯句:

1、先在小組間按古文翻譯的方法互譯。

2、翻譯時碰到的難詞難句把它劃出來。(顯示重點)

議一議:解司譯句。

1、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辯論)。問其故(緣故)。

2、一兒曰:“我以(認爲)日始出時去(距離)人近,而日中(正午)時遠也。”

3、一兒以日初遠,而日中時近也。

4、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到)日中則(就)如盤盂(盛飲食的器皿),此不爲(是)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5、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清涼而略帶寒意),及其日中如探(伸手)湯(熱水),此不爲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6、孔子不能決(判定)也。

7、兩小兒笑曰:“孰(誰)爲(同“謂”,說,認爲)汝(你)多知(同“智”,智慧)乎?”

7、議一議:理解文意。

板書:

如車蓋(大——早近)如盤盂(小——午遠)

滄滄涼涼(涼——早遠)如探湯(熱——午近)

8、議一議:分段及概括段意。

一、(1)孔子路遇兩小兒辯日。

二、(2-5)兩小兒各抒己見。

三、(6-7)孔子不能定誰是誰非。

9、議一議:研討內容。

太陽是遠是近,兩小兒爲什麼各有不同的結論?

一是根據視覺判斷,距離近則物體形狀大,遠則物體形狀小。

一是根據感覺推論,靠近熱源就感覺熱,遠離熱源就感覺涼。

兩小兒對太陽有不同的看法,根本原因是——因爲兩小兒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標準不同,因而結果也就不一致。

孔子答不出來,他的態度是怎樣的?

孔子能實事求是,不怕露醜,沒有“強不知以爲知”,而是“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有着謙虛誠實的態度。

4、“兩小兒笑曰”中的“笑”是什麼意思?你認爲他們該不該笑?

原文是“譏笑”的意思。

從孔子的實事求是的謙虛誠實的態度上來看,是不應該“笑”的。我們還應該向他學習。

小結:

兩小兒辯日》表現了古人認識自然、探求客觀事理而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

在今天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裏,更需要這種獨立思考、大膽質疑、敢於創新精神。有了這種精神,才能使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立於不敗之地,永遠騰飛!

堂堂清: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

見兩小兒辯鬥()而日中時遠也()

孔子不能決也()及其日中如探湯()

2、翻譯句子(4分)

a、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b、孰爲汝多知乎?

3、兩小兒辯鬥表現古人()的精神。(2分)

4、“孔子不能決也”說明了()(4分)

5、這則寓言告訴給我們什麼啓示?

五、課外作業:

1、背誦課文。

2、查找資料,從科學的角度解釋太陽什麼時候離人們近些?

3、寫出你自己對大自然的一些疑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