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選]

本文已影響 1.7W人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精選]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七年級是一個過渡年級,有時會存在一些不適應的地方。比如:(1)從七年級開始識字不是教學重點,但生字學習對一部分學生來說確實又有困難,沒辦法輕視;(2)閱讀就應逐步成爲學習的重點,但由於學生認知水平的侷限,對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不夠全面,閱讀學習的度很難把握;(3)七年級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的寫出自己見聞、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學生一下子對作文感到十分頭疼,老師的指導有時顯得蒼白無力應對這些問題,應對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進、在實踐中反思。

一、鑽研教材、瞭解學生,一切從實際出發

教材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依據,如何用好、用活教材,讓學生喜歡教材、喜歡語文,是最值得思考的問題。在對教材、教參深入研究後我發現新教材更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潛力的培養,對一些語文知識點要求不夠清晰、明確。如,本冊教材注意培養學生預習習慣、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透過各種方法理解詞語的潛力,注重學生對課文獨特的感受。但對一些知識點在練習中雖有所反映,要求卻不夠明確,如標點符號的使用、修辭方法的運用,作文材料的選取和詳略安排等。有了對教材較爲正確、清晰的瞭解後,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就能揚長避短、課內外互相補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閱讀課文,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學習要求如何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一致,不至於挖得深、學得難,讓學生覺得無話可說、無感可發。這又是另一個擺在面前的難題。我覺得這時教師就要對你的學生真正地有所瞭解,明白什麼對他們來說是有難度的、什麼是他們感興趣的、怎樣設計透過他們的思考、合作會有真正的提高。只有這樣,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纔會有一個正確的教學預測,使教案更貼近學生、更合理。我想,這也是從學生的.學情出發進行備課的一個方面吧。當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習狀況不斷調整。

二、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潛力的構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爲學習的主人。尤其是七年級剛剛從小學過渡上來,教師的指導作用顯得尤爲重要,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還是要透過老師的組織、引導進行。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爲不斷比較、不斷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爲,使自己的課堂教學得到最優化。針對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在課後及時反思、小結,在後面的幾篇課文學習時,我個性注意這些問題,不再爲了課堂的完美而勉強學生,主要注重學生學到那些知識,學會了哪些學習方法。

三、挑戰自我、充實自我,在反思中成長

自參加工作以來,真的覺得是和學生在一齊成長,有得有失。但最近卻不斷地發現經常在教學中遇到瓶頸,已有的知識、經驗已無法滿足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狀況。課文如果只用那麼幾種教學模式去上,學生立刻會感到枯燥、無味,甚至有時對你的教學思路一清二楚,這樣的課還有什麼味?作文的教學有時會感到束手無策,只是透過講講要求、讀讀例作、嘗試寫寫、作後評價,學生怎會對作文感興趣呢?如何穿越瓶頸領略更寬廣的教學天地,這又是我最近在不斷反思的問題。如果僅僅禁錮在自己小小的教學天地裏,對以前的成績沾沾自喜,那隻會有一個結果不進則退!我想是到了及時充電、及時反思的時候了。多和搭檔探討教學方法,多比較教學思路、向同學科的老師多學習、多請教,努力踐行三人行必有我師,對自己的教學多比較,多反思,提高自己上課水平和課堂效率,期望能衝破瓶頸,開闢語文教學的新天地。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對於每一次公開課,我都用心準備。因爲,我覺得每一次公開課都是自我鍛鍊和成長的一次難得的機會,本次公開課也一樣。根據教學進度,本次公開課我上的是《孫權勸學》。文言文公開課我從未上過,這對我來說是一種挑戰,雖然有些擔心,但我從未懼怕。

爲了更好地上好這一節課,我認真研讀了教材和教學指導用書,廣泛蒐集與本課相關的教學資料,正確把握教材的重難點,細緻瞭解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及能力,選用適合文言文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了教學過程。在本節課教學中,根據文言文教學的需要,我選用了以讀爲主線的教學思路,採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基本實現了教學目標。

1、教學思路清晰。在教學過程中,“讀”貫穿課文始終。課伊始,通過“三讀”(師範讀、學生個人讀、集體讀)課文,讓學生達到讀準字音、讀出停頓的`目的;然後讓學生結合註釋自讀課文,讓學生初步讀懂文意;最後引導學生研讀對話,讀出語氣。整節課的教學以“讀”爲主線,讓學生在讀中理解文章內容,把握人物性格特徵,感悟文章主旨,收到較好的效果。

2、小組合作有實效。本節課小組合作的任務是疏通文意。在課前,我對這個環節持猶豫的態度,因爲我懷疑學生們的能力。但結果讓我興奮。我想,這也得益於小組合作任務明確(將個人自學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提交小組討論,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再提交全班討論),學生有研究的目標,合作學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能得到落實。這個環節的效果在隨後的開火車輪流譯文時得到證實,這也讓我享受到了豐收的喜悅。

在自信的同時,我必須冷靜地思考這節課的缺失。因爲這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從課堂教學的容量而言,如果以一課時教學,課堂容量偏大,如果以兩課時教學,教學內容又有單簿之嫌。爲了求得課堂教學的完整,思考良久,最終決定安排一課時教學。所以課堂容量偏大,課堂節奏偏快,因此導致了某些教學環節不夠豐滿。

這節課讓我重新審視學生的自學能力。課前,我僅佈置學生預習,告訴學生第二天要上公開課,連課文事先都沒來得及帶讀一遍,我對這節課沒有信心。但公開課上,我發現孩子們自學非常到位,而且自學能力非常強。這讓我想到我們在教學中越俎代庖的時候太多,總是對學生不放心,這樣約束了學生的發展。

另外,還有一點遺憾:本來答應給學生們攝錄像,事後放給他們看。但可氣的是那個機子的秉性我沒摸清,它一次只能攝10分鐘。我很傷心,我欺騙了那些純真的心。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今天和學生們一起學習了《詠雪》,它是《〈世說新語〉兩則》中的一則。爲了完成教學重點,我要求學生藉助於課文註釋以及工具書,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基本上能夠獨立、自主地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其中,對“兒女”、“差”、“未若”、“因”這些文言字詞的掌握情況不太好,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注重每一堂課的積累與運用。

在瞭解文章大概內容的基礎上,再整體感知。我設計的問題是“同學們,你們更欣賞誰對雪景的描繪?爲什麼?”。旨在指導學生品析名句“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在這一環節中,學生的思維侷限於參考書時所給的賞析內容,不能充分展開想象,自己動腦筋去思考“白雪紛紛”是怎麼樣的.一幅情景!這與學生平日裏是否用心觀察以及用心去品味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這就需要教師在語文的學習中,引導學生靜下來,聆聽心聲,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每一件瑣事。同時,教師在課堂上要做相關的訓練,激發學生的興趣、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

語文,重在積累、重在細細品味。它象一杯茶,只有正濃,才能散發出悠遠的清香。若是你能夠在某個日落的下午,映着餘輝,慢慢品嚐,用心去感悟,定能陶醉其中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教師先引導學生讀題,一讀準“仲”字,二讀好停頓,三讀出感情。

再讀課文。自由讀,讀準字音,指名讀;教師點示,範讀;學生模仿朗讀;教師重點訓練“日扳”“固”“耶”等詞的'朗讀。

提問:王安石爲何“傷”仲永?

學生回答:“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爲衆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教師追問:“如何賢?”

學生進一步從第一段裏找依據。教師點示:出身平凡,年齡小,不識書具,書詩四句,自爲其名,秀才傳閱,句句寫奇,句句寫賢。

教師再問:“受於人者不至,怪誰?”

學生或說怪父,或說怪邑人,或說怪秀才。

教師啓發:“方仲永自己有沒有責任?”

如此一來,學生的思維得到開闊,也從中懂得了道理。教師再去引導:“方仲永這麼聰明的人不讀書尚且成爲普通人,那我們有沒有仲永這麼聰明呀?”

順勢學習最後一段的最後幾句,水到渠成。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本學期,我進行了《化石吟》的公開課教學,課後,結合本組老師對我這節課所做的評議,我對本節課也進行了較爲深入的反思,以期能促使本人今後的課堂教學更上一層樓。現做反思如下:

本文是一首科學抒情詩,因此本文的總體教學目標應是在有感情地誦讀課文的基礎上把握內容,體會感情;理解結構,展開合理聯想和想象;並增強學生的求知慾,培養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的'教學重難點主要定位爲:體會詩歌表達的豐富感情,通過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發揮聯想和想象,認識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在教學過程中,本人一以貫之執行了這幾項教學任務,也基本上收到了預期效果。應該說,這幾項教學重難點的確定比較到位,我在課堂上也儘量努力嘗試進行了一些突破;其次,在導入新課以及對拓展延伸性問題的設計時,本人進行了較爲精心的設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對於七年級的學生,本人歷來提倡一定要注重對學生的字詞教學;最後,本人認爲,作爲一個語文教師,老師在授課時應能融入自己的激情,從而能真正做到以情感人,這也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許也正是本人在現在的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深有感悟的一點。

誠然,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本人也尚存在諸多不足之處,還有待在今後的授課中不斷改進提高:首先,在課件的使用上,因諸多條件的限制,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導致課時安排太過緊了些,沒能更充分地安排落實好各項教學程序,對有些問題的展開也不夠充分些;其次,在重難點的突破上,顯得還是不夠全面深入些。本人將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爭取不斷努力完善自己,以期能更加提高自己的教學業務能力。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本首詩歌很有特色,它用優美的語言、奇特的想象引領讀者步入科學世界。內容簡單卻不枯燥,如果能讓學生既學到相關的知識,又能活躍想象,那就兩全其美。於是我在設計教學案例時,在完成詩歌內容與情感的把握後,設計了兩個環節,一是用生物知識來理解詩句(但又不能缺少語文的特色)。詩句的理解並不是很難,只要將其他的科學滲入,就可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二是練筆,通過講述化石的故事來開放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感受想象力的重要性。是希望通過這兩個環節的教學,來突破本節課的難點。

可是本節課教學下來,並未達到預期的效果。首先,我覺得還是備課不夠充分,對一節課時的教學量來說太大,導致最後成了拖堂課。最後一個環節(放飛想象,培養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沒有時間進行教學。其次是在“理解探究,品析句子”這一環節的教學設計中,我覺得還是預設的太強,所有問題都是老師預設的,這樣似乎就像一堂練習課,老師始終在牽着學生的鼻子走了。我覺得在這一個環節中,應設計一個這樣的品析句子的問題(請找出你最喜歡的詩句,說說喜歡的理由)。這樣就可以圍繞着學生的問題來進行課堂品析句子的`教學了。然而我還認爲在這一教學的環節中,似乎未對下一環節的教學做好鋪墊。於是在下一環節的放飛想象教學中,跳躍性太大。再次,我覺得這是一首詩歌,朗讀是極其重要的,但我在教學設計中卻忽略了它,只是在教學過程中簡單的帶過。

還有在教學過程中,我對自己的預設環節完成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有些問題太簡單,但有些又太難了,比如品析句子環節中的第4問(“時光在你臉上刻下一道道皺紋,猶如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是寫人嗎?你是如何理解的?)這一問題設計的不好。我後來覺得可以這樣設計(“時光在你臉上刻下一道道皺紋,猶如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這句詩歌用了哪些修辭方法?有什麼作用?),這樣既體現了我們的語文教學,有可以讓學生有的放矢。最後一個環節放飛想象的教學設計,我本身是想把它當一個亮點來教學的,可是最後卻時間不夠了,感覺好失敗。我覺得以後在自己的執教生涯中,還得不斷的向各位同行學習、請教,來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所謂的激發學生的期待心理,主要是指學生能夠通過“既知”來認識“未知”,也就是他們在原有水平和能力上的進一步探索望。以往我們教學,往往是讓學生從未知到有知,也就是我們不斷地引入新知識,讓學生學得這些新知識。由於我們在引進新知識的時候往往是以“演繹”的方式來呈現的,也就是先出現要領再通過訓練來說學生掌握新知。

因此,學生便產生不了期待心理。我們應該清楚地知道,學生在進入每一堂課堂的學習前,就已經有了相當的知識和能力,他們即使學習新知,也不是由“零”開始的。

因此,教學的過程首先應該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已知”,由“已知”引入到“未知”,從而促使他產生探索的慾望。由於每個學生的'“既知”是不盡相同的,有的還有較大的差距,因此,我們在組織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特點,從大多學生的“已知”出發來設計問題,來引發學生的提問。只有讓學生對問題本身感興趣,纔可能產生期待心理。

從這一意義出發,無論是教師設計問題還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問題的情況就十分重要。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一堂好課,除了目標明確,教師更應關注師生之間的對話,教師應及時地接住拋出的球,在課堂中做一個好球手,時時注意找個適合的點與學生對話。比如,這堂課中,教師的教學目標是將夸父歸爲一個失敗的英雄,應對失敗不氣餒。在說說夸父是一個怎樣的人?這一環節中,已有學生提到夸父是一個自高自大的人。教師也追問:你從什麼課文的哪個地方看出來的?學生說:他敢與太陽賽跑,是個自高自大的人。此時的教師沒能很好接住這個球,應再次追問:爲什麼你認爲敢與太陽賽跑是自高自大?而教師爲急於點其他學生回答,未能接住這個球,引導學生體會思考失敗英雄的形象,當回過神時,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這個球從身邊滑走。而正因爲這個球未能接住,所以導致下一環節的進行,受到必須的影響,甚至於本堂課的亮點沒能充分展示出。學生也只能勉強認同教師引導出的失敗英雄。

其二:對文本的質疑探討還欠缺。由於質疑這個環節中沒有以主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就好像讓學生在沒有繮繩的牽引下,駕馭一匹不知其性的良馬一般,要想出引出失敗英雄就略顯牽強。

其三:神話故事就應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而本堂卻沒有太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

這堂課畢竟只是一個點,教師只有及時反思課堂中的不足才能在今後的教學中有所進步。

語文,爲了生活還是考試?

第一天上課,我告訴學生,我在高中的`時候怎樣調皮,怎樣戲弄老師和同學。高中的學習也許很辛苦,但是很快樂。

第一天的語文作業,我讓他們回去思考,學語文有什麼用。結果,有人說是應付考試,有人說是老師家長逼的,也有些學生說學語文能提高寫作水平

我告訴他們:學語文是爲了生活。

同樣的路邊的一朵小花,有人視而不見,有人就此聯想到生死、命運、抗爭前者的生活是單調的,就像拿着電視遙控器不斷換臺卻一無所獲;後者的生活是豐富的,他的生命不會個性長,但他活得充實。只有幾個學生若有所思的點了頭,大部分人都茫然地看着我。我笑了:上我的課,你們會慢慢體會到的。

於是,我教他們朗誦,讓他們離開座位,一邊走,一邊讀《荷塘月色》;教他們寫詩,讓他們把自己最喜歡的流行歌曲抄下來,像朗誦詩歌那樣朗誦歌詞;帶他們看電影,演話劇;講鬼故事,或者就某個時事熱點討論一節課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化石吟》這堂的教學,使我深有感觸,讓我深深地懂得,作爲一個語文老師要上好一堂課,實在不容易,要做很多的準備。這篇課文我抓住了重點性的語句展開教學。“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話。”那麼,沉睡億年的石頭說了什麼話?問題拋出,學生陷入沉思,教室陷入靜寂,連一根針掉到地上都能聽到。突然,教室後面跳動起極不和諧的音符——幾個學生騷動起來,甚至在竊竊私語。我正要發怒,轉念一想,已經第四節課了, 學生能坐到現在也不容易,於是,我壓住火氣問: “你們幾個幹啥呢?” “照片,恐龍照片。” 什麼,恐龍照片?我一激靈,來了精神,馬上讓學生把恐龍照片傳到講臺上。沒想到,這個貌不驚人的女生竟然送來厚厚的一疊照片,翻開一看,全是恐龍照片。 這可真是天賜良機啊,我何不趁此機會挖掘出我的課堂需要的資源呢?於是,我讓這個女生介紹了與這些照片有關的旅遊見聞。 “我在公園裏看到了巨大的恐龍化石,它鑲嵌在高高的山崖上。我還欣賞了栩栩如聲生的恐龍,由此我想,在幾百萬年以前,一定生活着很多恐龍” 一石激起千曾浪,臺下不少學生爭先恐後地發言: “我在公園裏看到了三葉蟲化石和魚化石,我想,在遠古時代,一定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後來,地殼發生運動,板塊之間的擠壓讓我們這個地方隆起,成了連綿不斷的山脈。” 如及時的甘霖,輕輕揮灑在乾涸的土地上,所有學生都睜大好奇的眼睛聆聽着這美麗的`神話一樣的遐想。是啊,這不是活生生的教材嗎? “化石,讓逝去萬載的世界又重現,化石,向我們展示了生物進化的過程,揭示了生命的起源,這是多麼奇妙的事情啊。”至此,這堂課的難點在生成的資源中化解了。它之所以化解得那樣自然,那樣輕鬆愉快,不着痕跡,我想是我的教學機智幫助了我自己。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時光匆匆,一個學年倏忽而過。在這一年裏,常規工作踏踏實實,教研活動用心參與,認真思考和鑽研,勇於嘗試和創新,用心實踐新課程理念標準,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大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教學成果。當然也還存在不少遺憾和不足之處,爲促進後段語文教學工作的改善和提高,現將相關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首先嚴格落實教學常規,保質保量完成教學任務,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本期以來,我們嚴格遵守學校的教學常規,使教學工作井然有序,穩步推進。堅持認真備課,全面鑽研教材,廣泛蒐集課堂素材,根據學生理解潛力的實際,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設計合理有序的教學流程,爲提高教學效果做好第一步準備。按時上課,嚴格課堂秩序,組織學生進行用心活潑的課堂交流和研討活動,激發學生的用心性和創造思維。精心選取作業,精練精改精評,加強知識點和潛力點的落實。對學習有困難和出現問題的學生對其進行個別輔導,釋疑解難。

其次用心嘗試新的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

新課標要求我們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爲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於捕捉新信息的潛力,並把這種潛力的培養定爲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爲此,我仔細研究教育心理,準確把握初一學生的心理特徵和思維特點,用心探索有利於激發興趣、激活思維、激勵探討的課堂教學方法。

在我的課堂教學上學生感受到的是一種簡單、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成爲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爲學生的學堂,學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無聞的聽衆。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組互動,環境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爲充分的鍛鍊和表現的機會,課堂上充滿着平等、和諧與交流,發現、挑戰與沉思同在。活躍的思維,多方面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爲課堂上真正的主人。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簡單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潛力。大部分學生的`整體素質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在平時教學中我適度藉助各種媒體和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使得師生在探索中經驗共享。信息時代多樣的媒體和無所不在的網絡爲我們擴展課堂教學的領域,拓寬攝取知識的渠道,實現提高學生信息素養,開發學生的探究潛力、學習潛力、合作潛力、創造潛力帶給了一個的可操作的平臺。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本期還用心參與科組的教研活動,認真研討交流,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每週能準時參加羣衆備課,交流心得體會,與其他老師共同學

習促進;認真參加聽評課活動,虛心學習,吸取好的教學經驗,學習好的教學方法。結合南開實驗學校學生基礎和學校教學要求,用心探索煥發語文課堂活力、有助於學生潛力提高與發展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模式,運用感知探反思延伸爲主線的重點篇目學習法、以合作探究創造創新爲核心的語文活動課學習法等,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用心性,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語文教學是一個需要長期積累的過程,學生語文潛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到達的,部分學生語文基礎還是比較薄弱,部分男生作文表達潛力還是不能令老師和家長滿意,這些問題還值得下學期繼續努力改善和加強。

語文教學的根本是:重雙基,重拓展,重激發語文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大語文環境下學語文,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一些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潛力,這是我的理念和追求,我將認真總結反思,不斷探究和改善教學方式方法,爭取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此刻的七年級教材,與小學的銜接不是那麼緊密,有點給人另起爐竈的感覺,再加上十多年來我們的小學都一向取消了留級制度,無論學習基礎及學習潛力有多麼欠缺,學生都一同逐年上升,懂與不懂都一齊學習新的資料,一齊進入初中的學習,這勢必造成學習困難越來越大,越來越沒有辦法學習。在這種狀況下,是否就應正視現實,擬訂最低要求,提出彈性學習任務,在同一本教材中也有供遠遠沒有完成小學學業的學生繼續進行初中語文最低限學習的資料。這對老師是一個挑戰、一次考驗,如何把新教材教好,提高運用新課程的潛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態投入到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之中?我本着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在實踐中學習,在反思中進步的原則,總結如下七點:

1.加強理論學習,認真學習課標,轉變教學觀念。

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使自己的學生觀、課本觀、課程觀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煥發了生命的活力,使語文教學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天地。

2.新學期伊始,不立刻急於教課文,首先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讓學生縱觀瞭解全冊書的資料結構。介紹學習方法,如:什麼叫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善於利用網絡資源,善於利用校內、家庭、自然、社會中的語文教育資源。提出學習要求,如:每週要背誦並默寫課外古詩詞背誦其中的一首。一學期內要閱讀完名著導讀中的所有作品,並寫好讀書心得等。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方向,學習趕來時纔不至於茫然失措。

3.在教學形式上,力圖改變把學生禁錮在小小的課堂裏、日復一日地重複單調枯燥的教學狀況,採取多種多樣的能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的形式,如:課外找錯別字、病句交流與展示,故事會(《寓言四則》、《女媧造人》),討論會(《風箏》),朗誦比賽(《理想》、《天上的街市》、《靜夜》,並附有必須的評分標準),演課本劇(《皇帝的新裝》),辦手抄報,編習作集(要求學生在寒假把這個學期裏所寫的周練、習作編成一本作文集)。

4.重視創設學習語文的環境,帶給展示學生成果的機會。如在教室裏開設《語文園地》、《優秀作業展》等欄目,把學生的優秀作業、作文,課外所找到的資料(如講到《化石吟》一課時,要求學生在書上、報刊上、電腦上搜集有關化石的文

5.老師在課上努力營造融洽的氛圍,學生只要有疑問,隨時能夠提出,只要有想法,隨時能夠發表,師生平等對話,同學間無拘無束地交流。課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自然、社會中的語文教育資源,特殊是那些鮮活的、密切聯繫現實、密切聯繫學生經驗世界的教育資源,如節日、紀念日、剛發生的身邊事、國家大事、國際新聞等,使語文課程資料不再侷限於教科書,成爲不斷充實、不斷更新的長流活水。

6.培養用心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潛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好處、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熟悉潛力、理解水平有關。爲此,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透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熟悉了自然,懂得了知識是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爲學生的學習帶給了廣闊的舞臺。

7.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資料。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出色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爲了使這些出色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能夠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好處內涵,情感內涵。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居高臨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昇華熟悉,填補空白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七年級是小學和初中的過度階段,小學裏的學習依靠性很強,自覺性比較差,習慣老師時時刻刻的看着。有很多地方都需要慢慢適應。我所教的班級學生的各方面都不好。首先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聽課習慣差,有四分之一的學生課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講話、做小動作,經常要停下來整頓紀律。沒有養成隨時記筆記的習慣。作業完成狀況很不理想,經常有五六個人不做作業,如果是雙休日的話,那作業狀況就更差了,有十多個學生不做作業。大多數學生字寫的較差。一句話就是學習態度較差。其次,是行爲習慣沒有養成,到處亂扔垃圾,不尊重老師等。針對這些狀況,我也採取了一些措施。

一、利用中午自習的時間,每一天練二十分鐘的字。

一開學,我就要求每人準備一本鋼筆字帖。學生練字,我也隨堂指導。有部分同學經過一學期的練習,寫的'字有較大的進步。

二、狠抓作業完成。

每一天加強檢查的力度,從小組長到課代表,仔細檢查,詳細記載。一旦發現有不完成的現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忙他們端正學習態度。另外我還協同家長一齊監督檢查。取得了一些效果,但還有極少數頑固分子。

三、加強雙基訓練。

基礎知識和基本潛力是語文素養的奠基石、是根本。本班的學生的雙基較差。一方面我透過早晚讀和課堂上的時間,加強誦讀訓練。要求背誦的課文、詩詞、理解的字詞等。一課一課的過關。每次默寫我都一一批改,督促他們訂正,把共性的問題在課堂上再次強調。另一方面,我發現學生的答題很不規範。爲此,我詳細的講了各種題型的答題技巧和規範,有的還要求學生們熟讀熟記。再透過超多的練習,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轉化成解題潛力。

雖然做了超多的工作,最後的考試效果並不理想。主要存在問題在基礎知識上。積累與運用,難度不大,主要考查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和語言的一般運用潛力。如看拼音寫漢字,四個字都是平時默寫過的,強調過的,全對的僅僅十多人。課文名句默寫,都是平時強調的名句,仍有不少學生扣分。這些都是平時基礎掌握不紮實。專題與綜合實踐,題目是我們做過的,但是失分較多,主要原因是上課沒有認真聽講,聽課效率差。

詩歌賞析一項是難點。這次也不例外。學生不理解詩歌的大意和要抒發的感情。同時組織語言潛力也有待於加強。

古詩文閱讀。從答題狀況來看,能拿滿分的學生不多。集中考查學生對詞語含義的理解和翻譯的潛力,以及對文章資料的把握。不少同學不理解資料,所以不會翻譯句子,更不能結合文章答題。因此以後在上課時就應儘量具體講解文言實詞和虛詞的含義,學生在複習時也要提醒其多加留意。

現代文閱讀。主要考查學生的認讀與理解潛力,分析與綜合潛力和.鑑賞與評價潛力。學生分析概括的潛力較差,不能規範答題。仿句也是難點。

作文是一篇命題作文。考試中發現很多學生審題不清,偏題、扣題不緊的很多。不能抓住題目中的題眼。文章要求以記敘爲主,適當運用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學生不明確記敘與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的區別,文章體裁上不能淪爲三不像,文筆再優美也得不了高分。

在今後教學中,我將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繼續抓基礎知識。在學習中要強調多讀多背,多接觸文本、精彩的文章或片段,力爭做到熟讀成誦,切實加強語言的積累和感悟。

2.重視方法的指導與潛力的培養。現代文閱讀,重在研讀材料,審清題意,按點答題。應培養學生準確抓住問題要害,並能用簡要的語言表達思想的潛力。因此,應強調學生解題方法的學習和解題規範的訓練,同時透過超多的練習,培養語感和歸納總結的潛力,以及表達潛力。

3.作文一方面要加強審題訓練。另一方面加強平時的練筆,如日記、週記等,必須要養成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反映生活、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的良好寫作習慣。重視作文指導、作文評改、作後評析等幾個重要環節,要讓學生參與到這幾個重要環節中,可採用個人自改、小組互改、全班評改、重寫一次的流程,讓他們發揚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精神,變別人要我寫爲我要寫。只有這樣,才能爲提高作文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在品讀“父親不參加我的畢業典禮”這一部分時,陳凌宵問:“老師,爸爸看了看自己的指甲,知道自己病重,所以他不去。”其他學生鬨堂大笑。我覺得這個問題可細究,就追問學生:“真的很奇怪,爸爸爲什麼轉過臉去,看自己的指甲?”學生陷入沉思中。

陸續有學生舉手。

“爲了轉移視線。”一個學生搶着說。

“轉移誰的視線?”我緊追不捨。

“英子。”

“是讓英子看他的手嗎?”

“不對,是不想讓英子發現他的.表情。”

“爸爸臉上的表情是怎樣的?”

“傷心、痛苦。”

“哦,我懂了。父親傷心痛苦地想哭。可爲了掩飾自己內心的悲痛,不讓孩子看到他眼中的淚花,他只能這樣做。”

我說:“作者看似無意的細節描寫,爲我們勾勒出一位高大慈愛的父親形象。他至死也要把堅強的一面留給他的孩子。”

學生很有感情地讀這一細節描寫。

思考:當學生髮現一個貌似無問題實質可細究的問題,而學生的思維又一時陷入困境時,可以採用追問和曲問法,給學生搭起理解的橋樑,精彩的生成會出現。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一.我這次採用的教學方式依然是以老師的講授爲主。這種教學方式的弊端大家已經有目共睹,但還是作爲一種主要的教學方式在實行,這與新課改的精神是違背的,也是不科學的。在課堂是我問同學們:“你們覺得文言文好學嗎?喜歡學嗎?”結果全班同學異口同聲地告訴我“不好學,不喜歡”。我想這是學生心裏真正的呼聲,但是我們教師卻是經常忽略了他們的心聲,依然按照我們自己的意念來教學。這裏面可能有很多複雜的原因,但是我覺得如何讓學生愛上文言文才是最關鍵的,要讓他們從被動接受變成主動學習,這樣我們的教學就算是達到了“教,是爲了不教”的目的。在課堂上,我儘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導語的設計,圖片的展示,提出一些問題,講一些故事,對學生的'回答積極肯定等等。但還是覺得這樣不夠,因爲一旦涉及到知識點的時候,我就覺得有些力不從心,因爲我無法讓知識點的講授變得更爲生動,更爲形象,我想這是我個人的問題。

二.這是一篇充滿趣味和想象的文章,應該可以讓學生成爲主角,讓學生去體驗文章裏面的樂趣,因爲他們纔剛剛度過自己的童年,對於自己童年時的一些趣事還是記憶猶新的。如果能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趣事談談童年的一些感受,再讓他們去體驗作者當年的樂趣,或許效果會更好。但是實際上這堂課我們大都是在傳授文言知識,而忽視了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覺。這實際上也違背了新課改的精神。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一個主導的作用。所以我們的課堂應該儘量發揮學生主體的積極性,發揮教師主導的作用。

七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皇帝的新裝》是安徒生先生的一篇童話,教授這一課時,我大膽地運用了一種新的教學法,即是上課一開始就較全面地對這篇課文的有關問題提問,然後再回轉來讀書、補充完善、鞏固、加深。

鐘聲響過,我就走進了教室,問:“同學們《皇帝的新裝》都讀過嗎?”生:“讀過。”師:“好,那下邊我檢查一下同學們掌握的情況。”分別提了如下的問題,括號內爲學生所答。師:本文的文體是什麼?(生:童話。)師:請一位同學介紹一下作者安徒生其人其事。(生:答案略。)師:請一位同學複述一下本文的故事梗概。(生:答案略。)目的是熟悉課文,爲下邊的提問設伏,或曰鋪墊。師:本文這個皇帝的特點是什麼?(生:愚蠢,愛好虛榮。)師:**爲什麼行騙能夠得逞?(生:抓住皇帝及大臣們的虛榮愚蠢的特點。)師:爲什麼皇帝要選派一個誠實的老大臣去看?(生:派誠實的老大臣去看**織的並不存在的布,回來尚且說謊,騙自己,騙皇帝,其他的大臣們就更不消說了。這樣寫更能揭露統治階級的愚蠢、虛僞。)師:皇帝在選派這位誠實的大臣之前的心理活動怎樣?說明了什麼?(生:前一問答案略。皇帝的心理活動說明了他心虛,害怕也不稱職。)師:後來又派了一位誠實的老大臣去,這樣寫的表達作用是什麼?寫法上有什麼不同?(生:這樣寫的表達作用是進一步表現了皇帝心虛怯懦。寫法上是略寫。)師:後邊接着又寫了皇帝親自圈定了一批人去看**織布,如果不寫這部分行嗎?(生:實際上是從更深更廣的角度來揭露。)師:最終的騙局的揭穿,爲什麼要由一個小孩的口來說出?(生:小孩子天真無邪,說的話更能揭穿其騙局,暴露統治者的醜惡本質。)師:本文語言上最顯著的特點是什麼?(生:幽默、諷刺)師:最突出的修辭方法是什麼?(生:誇張。)……

在回答中,同學們興趣盎然,爭先恐後,整個課堂氣氛熱烈積極,課文基本得到了解決。接着我讓同學們翻書,再讀課文,要求進一步加深鞏固,方法是圈點勾劃批註。其二,提出問題。其三,限定時間完成,鼓勵競爭,相互間展開競賽。看誰讀得最認真,速度最快,收穫最大,提的問題最好。有明確的要求,又有強烈的競爭氣氛,所以學生們讀得特別認真,全場雅雀無聲,全神貫注地進入了課文中。結果只用了一刻鐘多點便全部解決了課文,老師、學生都感到特別輕鬆,那是因爲緊張快節奏的`教學把同學們緊緊地沾住了;也是因爲新穎的教學方法,使同學們產生了特別的學習興趣;更是因爲時間用得少而收穫特別大,怎麼會不輕鬆愉快呢!

最後乘同學們的興趣甚濃,我佈置了一個寫作題《>後傳》(正題),“皇帝的遊行大典結束後”(副題),並作了如下的提示:1、受了騙的皇帝回到皇宮,他會想到些什麼?有怎一番表演?2、大臣、隨員們在這種尷尬局面下又會作怎樣一番表演?特別是那兩位老大臣又會對皇帝說些什麼?3、全城的老百姓又會怎麼議論這件事?4、最終**們呢?結合課文合理的想象。

“一石激起千層浪”,課堂上濃厚的學習興趣,回味無窮的結尾。激起了學生強烈的創作欲,幾乎有九頭牛都拉不回來的勁頭。寫作鞏固和加深了課內知識,也深化了開去,將讀寫緊密地結合了起來,既獲得了知識。又培養了能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