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推薦】

本文已影響 1.75W人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推薦】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學會一種方法更重要

豐子愷淺顯風趣的散文《手指》,學生學會一種方法進行學習,在朗讀中體會語言風格,學得風生水起。

伸出手指,觀察說說,五個手指的特點,喜歡哪個手指?看看豐子愷先生是怎麼爲我們介紹的。學生自讀課文,初步體會豐子愷風趣的語言風格。

給出一張表格,填寫五個手指的長處和短處,得到的啓示。學生或自主,或合作進行學習填表格。

交流展示中,師着重引導學生說出大拇指的長處和短處,再讓學生讀一讀,讀中指導學生讀出風趣的`語言風格來。後幾個手指的學習類似於這個方法,放手讓學生展示交流學習,在讀中讓學生說說該怎樣讀會讀得更好一些。不知不覺交流朗讀中明白了五指的特點及豐子愷的語言魅力。學到這,我們不禁要問,感悟五指的特點,給我們什麼啓示呢?學生很快說出,或用課文中的話語說出。讀讀文中的話,體會即可。

接着有趣的是請學生扮演五指進行情景表演,在表演中進一步領悟五指的特點,也明白了團結一致的重要性。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這節課結束之後,我想了很多很多。平時講課,我經常是串講串問,有時學生脫離軌道馬上拉回來,生怕浪費一點教學時間。有時又害怕學生造成尷尬的場面,自己下不了臺,每當涉及質疑問題,經常是“蜻蜓點水”,有時甚至牽着他們走。可今天這課堂,反而使我感到了教學的輕鬆,學生創造的火花也在不斷閃爍。真正讓我體會到了“學生不是有待灌滿的容器,而是等待被激活的精靈。”

在教學本課時,學生能與教師積極互動,課堂氣氛活躍,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的參與率高,課堂收效明顯。最值得欣慰的是,在引導學生想象“孩子們怎樣‘熬’過艱難貧窮的日子”這一環節時,問題剛一提出,同學們的小手便紛紛舉起。等叫到苗子恩同學時,他站起來,堅定地說:“他們會靠着勤勞的雙手,長大後,推翻沙皇這個一合理統治制度。”我聽了好激動,立刻評價說:“你真了不起!是的,這是一條能徹底改變窮人命運的'出路。

事實正是這樣,推翻了沙皇的剝削統治,使俄國所有窮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苗子恩同學能結合時代背景,能把課外學到的知識與本課內容聯繫起來想象,實在難得。我心裏確實爲學生這一合理而富有創造力的想象而高興。仔細想一想,學生之所以能出現如此精彩的發言,正是因爲這一問題觸動了學生情感的琴絃,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想象的願望,因此,我深深地感到:只要教師提問開放靈活,學生在課堂上就會有精彩的智慧生成。

又如《窮人》的教學片斷中,我努力創設了一個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教學氣氛,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不同的感情色彩。教學中充分讓學生自說,自讀,自評,通過自己的情感體驗,說出感受,讀出感受。有的說怕丈夫回來,要讀得非常緊張;有的說怕丈夫責怪,要讀得害怕、擔心;有的甚至說因爲桑娜擔心要讀得慢,而有爭議的說因爲桑娜緊張、着急要讀得快……教學中不僅讓學生“解讀”,更引導學生“創讀”,甚至允許“誤讀”。而從另一個角度,學生們從讀中也體會到了桑娜的善良,達到情感陶冶。教師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體現了審美價值的個性化。

我再一次深刻體會到尊重個性就是尊重生命。在閱讀教學中,要逐步培養學生情感性朗讀,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構建富有個性化的閱讀教學,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裏自由飛揚。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畢業班語文教學工作。與低年級教學相比,六年級教學有許多不同之處,值得好好反思。六年級是一個過渡期,有時會存在一些“尷尬”的地方,如六年級識字不是重點,但生字學習對部分學生來說又有困難,故務必佔用必須教學時間,無法輕視;拼音知識在一年級就該完全掌握,而本班學生卻有聲母混淆、韻母不會的現象,還得再來一次拼音教學;閱讀中,對文本的理解不夠深入、全面;寫作練習要求不拘形式的寫出見聞,感想等,但新教材中跨度太大,學生對作文深感頭疼······應對新教材的這些問題,我在實踐中反思,摸索中前進。

一、鑽研教材,瞭解學生,從實際出發

教材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依據。如何用好、用足、用活教材,讓學生喜歡教材,喜歡學習,是首先值得思考的。在對教材、教參深入學習、研究後我發現新教材更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運用潛力的培養,對一些語文知識點要求不夠清晰、明確。如標點符號的使用,如比喻句、疑問句、反問句、設問句的瞭解,句式的訓練等。有了對教材的瞭解後,在教學過程中就能揚長避短,相互補充。如教材着重培養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注重學生對課文的獨特感受。教材中的閱讀教學,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如何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結合,從而不至於挖得過深,學得困難,讓他們覺得無話可說,無感可發,這又是一個擺在面前的難題。我覺得這時教師就要針對學生的真正實際,明白什麼對他們來說是有難度的,什麼是他們感興趣的。怎樣科學設計,透過他們的思考,生成有效課堂。只有這樣,纔會有一個正確的教學預案,使教案更貼近學生,更合理。當然,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從實際出發,根據狀況不斷調整。

二、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着重培養學習習慣,學習潛力的.構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爲學習的主人。六年級學生的學習潛力還有限,教師的指導作用尤爲重要,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還是要透過老師的組織,引導進行。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爲不斷小結,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整教學行爲,使課堂最優化。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我在課後及時反思,總結,在今後的教學中避免類似問題的再次發生。

三、挑戰自我,充實自我,在反思中成長

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是一齊成長,有的知識,經驗已無法滿足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和新狀況。如果只掌握那麼幾種教學模式,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作文教學有時會感到“束手無策”,只講要求,讀讀例文,嘗試寫寫,作後評價,學生怎會對作文感興趣呢?如何拓寬課堂領域,最近我又在思考,如果僅僅禁錮在自己小小的教學天地裏,對以前得的成績沾沾自喜,那將會有一個結果:不進則退!已到了及時充電的時候了!多讀些教育理論書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向有經驗的同志學習、請教,對自己的教學多反思,提高自己對教材的把握,對課堂的駕馭潛力。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十月是豐收的季節,我們六年級組老師們在歷時一個多月的小組教學中也有了教學上的新體驗與新收穫。

在授課之前,我們組的四位老師利用空節時間,不斷進行研討,從授課內容到授課方式,從鑽研教材到分析學生,從課件製作到課前準備,大家都是不分你我,分享各自的經驗,充分體現了團隊精神,也達到了進行小組教學的目的之一。

本次小組教學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體現了以下幾點:

一、淡化講解,體現語文學習的自主性。

荔枝》、《長征》、《梅花魂》都是平實易懂的課文,以本班學生的'學習水平,完全可以自讀領悟。在教學中,教師要避免繁瑣的講解,給學生充分自讀、自悟的時間,使學生在讀中感悟。

二、優化討論,體現語文教學的創新性。

討論是閱讀教學中教師常用的教學手段,它可以啓發學生思考、促進智力發展,提高創新意識。這三篇課文雖然平實易懂,但要從細微處讀出真情,還得讓學生在在自主感悟的基礎上充分地交流、探索。所以都設計了“課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最感動?課文中批註,相互交流,談體會”這些環節。

三、深化感悟,體現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梅花魂》《荔枝》《長征》都是寫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這樣文質兼美的課文,都讓學生在讀中悟境,議中悟情,寫中悟意。爲了使學生更好的體會作者的情感,我們都設計了“歌曲渲染”,“補充文章結尾”“看圖寫話”等環節。

我們通過這次小組教學,再一次領悟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在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自然會水到渠成。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野草》教學反思

上完這節課後,我有很多收穫。整節課,我都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在處理重點詞句的時候,能很好地讓學生抓重點詞去體會,學生有精彩的回答時,能夠及時地鼓勵學生。但是這節課中也存在着許多問題,比如:我評價的話語顯得比較單一。再有,在對處理重點詞句時,沒有更深地去挖,比如:“鑽”和“石塊如何重”,鑽只是讓學生談了談,讀了讀句子,就過去了,沒有讓學生談清楚鑽到底什麼意思。總之,這節課既有收穫,又存在不少問題。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會針對我存在的問題,加強練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琥珀》教學反思

優點: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懂得了琥珀的形成過程,及作者的想象依據,較好的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不足之處:

本節課中學生的朗讀訓練不夠,真對學生朗讀基礎差的情況,應多指導,範讀,就一個自段的朗讀到位,不應盲目的多讀,其效果不佳。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我們小學教師個性是六年級的教師肩負着學校領導的厚望,承載着家長對學生寄予的無限期望,託付着學生對未來的完美願望,更重要的是我們培育的是祖國明天的未來與期望。可謂是衆“望”所歸。如何讓學生在這即將畢業的一年中,尤其是在語文學習方面學有所取學有所獲呢?下面我謹對參加工作以來在語文方面的教學實際狀況談幾點個人看法:

一、狠抓生字詞教學不鬆手

生字詞教學是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六年級雖然是高年級,生字詞的教學不像低年級那樣繁瑣,但是,我們教師應當把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狀況作爲語文教學的頭等大事來看待。

在平日教學中,每講一篇課文之前,都要求學生預習課文,預習時學生要將所預習的本課生字每字寫五遍上交,在沒有老師指導的狀況下,看學生到底能把生字寫到什麼什麼程度,出錯錯在哪裏,這樣老師就掌握了學生書寫生字的第一手資料,講新課的時候就能夠針對出錯多的生字重點指導書寫。這樣就把對問題的發現提前,爲解決問題留足了時間,世間萬物的發展變化都有其自身的規律,語文生字詞教學活動也不例外,根據艾賓浩斯遺忘規律,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取決於複習的次數及每次複習所間隔的`時間的長短,所以我在每教完一課都對學生進行聽寫,記錄學生出錯多的生字,每課過關,這次聽寫沒有過關的在此聽寫,直至所有學生過關爲止。單元結束後以每單元爲單位進行聽寫,也是直到所有學生過關爲止。單元過關以後再把每一課聽寫時出錯多的生字聽寫一遍,加強鞏固,加深記憶。練的次數多了,學生自然而然也就熟了,考試的時候就會像平時老師聽寫一樣簡單應對了。

二、從教材整體出發,扣住重點訓練項目,提高課堂效率。

小學語文教材的編排特點是全冊課文分成若干組,而且也體現了一組課文的訓練重點。這樣編排對我們掌握教材,把握文章的重點也是十分有利的。一篇課文,要講的東西往往很多,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即使能做到,學生的收穫也是甚微,抓住重點訓練項目,從一組教材整體出發,以訓練重點爲主線,就能夠把教學重點凝聚到每篇課文,集中體現重點訓練項目,抓住了這一點,也就抓住了教材所要教的精華。

三、實行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潛力。

在畢業考試中,語文課外閱讀所佔的比重是相當大的,憑空拿幾篇學生從未學過的文章來讓學生做,實際上這是對學生平日學習潛力的考察。所以,我們在上課的時候應當注重對學生學習潛力的培養,在平日上課或課後練習時,不只是把一篇文章或某篇閱讀講完了就完事了,還要教給孩子做某一類題目的方法,比如在講解一篇課外閱讀時,看這篇文章是寫人的還是狀物的?寫人的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狀物的文章又是抓住了事物的哪些特點來寫的?這兩類文章在考試的時候一般會怎樣考?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這一類題目怎樣做?概括段意要怎樣概括?不同類的文章概括段意又有怎樣的區分?……凡是在我們平日上課和做練習時能夠遇到的文章或是題目類型,我們老師能夠給學生歸類整理,把這些學習方法都教給孩子,讓學生在閱讀和練習中學到好的做題方法,久而久之轉變成他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潛力。相信學習成績也會有明顯的提高。

四、勤寫多練,積累素材,培養學生的作文潛力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樣,要想讓學生在作文潛力上有一個好的提升,也並非一日之功。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寫觀察日記、讀書札記,建立課堂小練筆本,把課堂的小練筆寫到一本本子上,時間久了,這也是很好的作文材料,在學習中遇到優美的段落、句子,甚至是一個好的詞語,都讓學生摘抄下來熟讀甚至是到達背誦,我想只有我們在平日裏勤寫多練,不斷地積累作文材料,才能爲學生寫好作文打下堅固的基礎。當然,學生不可能如老師之願總是把作文寫得流暢優美,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想辦法去幫學生一把,就拿今年我所教的班級來講,全班63名學生,上交上來的作文在一個星期內批改完是比較困難的,爲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成績,學生打好草稿後我先是讓他們把作文抄到作文活頁紙上,每一天定量批閱,我先把每名學生的作文批閱一遍,寫得好的地方大加讚賞,不盡人意的地方委婉提出推薦,和學生共同修改後,讓學生把修改後的作文抄到作文本上。再次批閱就比較省時省力了,寫好的作文讓學生熟讀,讓這相對來講比較流暢的文章在學生腦海裏流下深刻印象,那麼日積月累,長時間這樣修改下去,學生的作文潛力就應會有很大提高的。

小學語文教學是一個精細活,以上我所說的幾點只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幾點不成熟的個人看法。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把工作做精、做細,做周全,我們畢業班的語文教師會不負衆“望”,會收穫屬於自己的別樣天空!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畢業班語文教學工作。與低年級教學相比,六年級教學有許多不同之處,值得好好反思。六年級是一個過渡期,有時會存在一些“尷尬”的地方,如六年級識字不是重點,但生字學習對部分學生來說又有困難,故必須佔用一定教學時間,無法輕視;拼音知識在一年級就該完全掌握,而本班學生卻有聲母混淆、韻母不會的現象,還得再來一次拼音教學;閱讀中,對文本的理解不夠深入、全面;寫作練習要求不拘形式的寫出見聞,感想等,但新教材中跨度太大,學生對作文深感頭疼······面對新教材的這些問題,我在在實踐中反思,摸索中前進。

一、鑽研教材,瞭解學生,從實際出發

教材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依據。如何用好、用足、用活教材,讓學生喜歡教材,喜歡學習,是首先值得考慮的。在對教材、教參深入學習、研究後我發現新教材更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運用能力的培養,對一些語文知識點要求不夠清晰、明確。如標點符號的使用,如比喻句、疑問句、反問句、設問句的瞭解,句式的訓練等。有了對教材的瞭解後,在教學過程中就能揚長避短,相互補充。如教材着重培養邊閱讀邊思考的習慣,注重學生對課文的獨特感受。教材中的閱讀教學,針對不同的教學目標,如何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結合,從而不至於挖得過深,學得困難,讓他們覺得無話可說,無感可發,這又是一個擺在面前的難題。我覺得這時教師就要針對學生的真正實際,知道什麼對他們來說是有難度的,什麼是他們感興趣的。怎樣科學設計,通過他們的思考,生成有效課堂。只有這樣,纔會有一個正確的教學預案,使教案更貼近學生,更合理。當然,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從實際出發,根據情況不斷調整。

二、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優化課堂教學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着重培養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形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爲學習的主人。六年級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有限,教師的指導作用尤爲重要,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還是要通過老師的組織,引導進行。因此,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爲不斷小結,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整教學行爲,使課堂最優化。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我在課後及時反思,總結,在今後的教學中避免類似問題的再次發生。

三、挑戰自我,充實自我,在反思中成長

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是一起成長,有的知識,經驗已無法滿足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如果只掌握那麼幾種教學模式,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作文教學有時會感到“束手無策”,只講要求,讀讀例文,嘗試寫寫,作後評價,學生怎會對作文感興趣呢?如何拓寬課堂領域,最近我又在思考,如果僅僅禁錮在自己小小的教學天地裏,對曾經得的成績沾沾自喜,那將會有一個結果:不進則退!已到了及時充電的時候了!多讀些教育理論書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向有經驗的同志學習、請教,對自己的教學多反思,提高自己對教材的把握,對課堂的駕馭能力。

反思語文課堂中的`幾種現象:

1、自由的價值在於學生自主的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教師的主導一定要在事前有了足夠的鋪墊,學生已經知道自己應該學什麼。

2、探究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事事探究,對一個問題能以不同的角度探究,探究既要注重過程,可也不能忽略結果,探究的目的是爲了解決問題。

3、盲目活動很可怕。雖然新課標強調對話,認爲閱讀是教師、學生、文體之間相互對話的過程。但是並不等於在課堂中教師、學生的一問一答就能實現教學目標。整課堂一個討論接一個討論,一個交流接一個交流,學生個體閱讀,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太少,特別是學生的默讀、靜思、寫作時間多被擠掉,最終影響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4、語文學科要有語文學科的特色,語文的文學性和趣味性不能忽視。盲目綜合、把語文課上成科普、生物、思品課不可取。不管你在課上擴充的事,什麼材料,採用什麼活動,其落腳點都必須爲聽說讀寫服務,爲積累語言,積澱語感服務。

5、課文不能丟。不能拿新課標中提倡的“否定‘課本中心’”的說法爲尚方寶劍,完全忽視文字本身所承載的文化背景、價值觀念去追求所謂的“創新”“創意”。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這次教學研究課,在衆多的課文中我選擇了《船長》這一課。什麼原因呢?因爲讀完課文,我就被船長忠於職守、舍已爲人的英雄行爲給深深地震撼了,在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尊黑色的塑像,船長正目光凝然、注視前方,臉上是那麼安詳平和。試問天下蒼生,有誰,能在死神的面前,真正做到了超然與寧靜;能面對死亡,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捨生取義?這對於芸芸衆生來講,是望塵莫及的。由此,我又不禁聯想起了“泰坦尼克”號沉沒的故事,與這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也是輪船沉沒,也是衆人爭相逃命,也是船長下令緊急救援。所不同的是,“泰坦尼克”號的沉沒責任在船長,因爲是他的錯誤決策才造成了這一慘劇。而我們的哈爾威船長,自始至終,都是那麼完美,一生都要求自己忠於職守,履行做人之道。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這樣的好課文,怎能不精心引導學生去細細閱讀、細細品味,學會做人?那麼,如何讓學生也能深入文本,與我一樣有着深切的閱讀感受與體悟呢?怎樣才能讓學生上一堂有滋有味的語文課呢?我思索着:

一、深入鑽研教材,真正吃透教材。

課文是英國著名作家雨果的小說《船長》,講述的是一個動人的故事: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由於“瑪麗”號巨輪的突然撞擊,“諾曼底”號輪船的船身被撞開了一個大口子,船上的乘客無不驚惶失措,爭相逃命,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船長哈爾威挺身而出,沉着鎮定地指揮全體人員有條不紊地撤離,而自己卻以身殉職,與輪船一起沉入大海。反覆讀了幾遍課文,我有三點想法:其一,既是小說,就應該把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感知哈爾威船長這一形象上,通過品讀課文感受人物的高貴品質。其二,文章最後說:他又一次運用了成爲一名英雄的權利。這是作者對船長的評價,也是對後人的期盼。如何讓學生認識英雄的本質,在心中與作者產生共鳴,這是教學的難點。其三,怎樣在強調人文性的同時不偏廢工具性,對學生進行紮實的語言文字訓練。這是我在教學前重點思考的三個方面。

二、好文章要多讀,在讀中感悟。

古人云“文章不厭百回讀。”好文章應讓學生走一個來回,要讓學生讀出味來。在學習第一次命令時,我就讓學生進行了三讀。這三讀各有目的各有側重,層層深入,由表及裏,幫助學生在讀中品文,在讀中感悟。一讀理解“吼”,爲什麼吼?怎樣吼?二讀品句,說說從句子中體會出哈爾威是位怎樣的船長?三讀傳情,把自己對船長的敬仰之情通過朗讀傳達出來。

在整個課堂的教學中,朗讀貫穿了課堂的始末。但由於內容比較多,時間比較緊,所以到課結束時比較倉促。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京劇是一種文化,作爲一種文化在與世界文化進行交流,在教學時我先讓學生們從情感上感覺就居無愧是我們民族的國粹入。可是京劇對孩子們來說似乎是有些遙遠,現在的學生對京劇也不感興趣,無論是唱腔,對白,京劇的一招一式都與現實的生活有着很大差距,所以自己對這堂詳查的教學是非常不滿意,只是一味的根據教材的內容去講解,並沒有考慮到同學們的興趣,如果對此不感興趣怎麼進一步學習呢。

但這堂課也有閃光的一面。我從讓同學們猜京劇距離現在有多少年的歷史、是否聽說過“徽班進京”給乾隆祝壽談起,象講故事一樣,抓住同學們的耳朵。京劇的唱腔是個比較難講的.地方,也是本節課我不很滿意的地方,我只是簡單講解了“西皮”“二黃”。如果能現場給同學們唱一段,或找出與之相對應的唱腔則更利於同學們的理解。行頭、場面、武場、文場同學們很容易理解。京劇的行當的劃分,四大名旦的介紹,我都覺得進行的很順利。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煙臺的海》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它以“總——分——總”的結構,圍繞着第一節中的“獨特的海上景觀”,展現了了中國沿海城市——煙臺在冬、春、夏、秋四個季節不同的特點,具體描繪了煙臺的海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輕盈,夏日的浪漫和秋天的高遠的特點。最後一節對全文作了總結——煙臺的海,是一幅畫,是一道廣闊的`背景,是一座壯麗的舞臺。世世代代的煙臺人在這裏上演着威武雄壯的話劇。這一句子既概括了煙臺這座城市的特點,又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遐想。

教學中,我緊緊抓住“煙臺的海有一份獨特的海上景觀”作爲突破口,先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到煙臺四個季節海的不同特點,再抓住“煙臺的海,是一幅畫,是一道廣闊的背景,是一座壯麗的舞臺。世世代代的煙臺人在這裏上演着威武雄壯的話劇”這句話讓學生體會煙臺的海給人們帶來的歡樂和富足,從而表現了人們對它的喜愛之情。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六年級的語文教學內容很多很雜,對於複習,一直讓我很爲難,如果一味地將知識重新再現,學得好的學生認爲自己都會了不要聽,學得不好的學生也沒有定心聽,老師覺得上覆習課很痛苦,該怎樣避免枯燥重複,又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呢?

一直有一個信念在支撐着我:複習課我該給學生些什麼?難道僅僅就是一些題海戰術嗎?我想應該給學生系統的複習方法,這纔是學生一生都受用的。事實上,每一門學科有自身的特點,而同一學科的不同類型的課也各有特色,閱讀的複習重在強化轉化思想,基礎知識複習課重在計算的策略與實際運用,學生能對之整體把握,進而形成清晰的認識。因此我覺得“浪費”點時間,讓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而整理出來的知識體系,學生理解得更深刻,記憶得特別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鍛鍊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複習課的重點在培養學生學會複習語文知識的方法,所以課堂教學中以學法指導和知識梳理爲主,主要讓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訓練。

一、導入實際,不求花樣

導入直接切入主題,同學們,課前你們梳理本冊書的閱讀知識點,整理舉手示意,願意小組交流嗎?組內交流分工明確。

二、重視知識點的梳理

我在複習時,採用小組交流的方式梳理知識要點,學生表現得熱情高漲;採取學生輪流當小老師上臺講解自己梳理的知識點,學生不亦樂乎;充分利用課件講解閱讀中的難題,讓學生在欣賞情景畫面時解決不懂之處,可謂是一舉兩得。總之,在複習任何功課時都應考慮到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願學、愛學。

三、學法指導到位

在教學中重視學生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在梳理知識時,讓學生梳理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學習舉例,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提高學生的能力。

需要加強的地方:

1、學生在學習中舉例子有難度,在備課時備學情不足,以後備課要充分考慮學情。

2、小學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特別強的基礎學科,內容龐雜,頭緒繁多,複習時給師生帶來不小的壓力不小。要改變這種狀況,要求我們在安排複習時,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結構體系都應該呈現出新的勢態。本課這一點做的不夠。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我們小學教師特別是六年級的教師肩負着學校領導的厚望,承載着家長對學生寄予的無限期望,託付着學生對未來的美好願望,更重要的是我們培育的是祖國明天的未來與希望。可謂是衆“望”所歸。如何讓學生在這即將畢業的一年中,尤其是在語文學習方面學有所取學有所獲呢?下面我謹對參加工作以來在語文方面的教學實際情況談幾點個人看法:

一、狠抓生字詞教學不鬆手

生字詞教學是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六年級雖然是高年級,生字詞的教學不像低年級那樣繁瑣,但是,我們教師應當把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作爲語文教學的頭等大事來看待。

在平日教學中,每講一篇課文之前,都要求學生預習課文,預習時學生要將所預習的本課生字每字寫五遍上交,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看學生到底能把生字寫到什麼什麼程度,出錯錯在哪裏,這樣老師就掌握了學生書寫生字的第一手資料,講新課的時候就可以針對出錯多的生字重點指導書寫。這樣就把對問題的發現提前,爲解決問題留足了時間,世間萬物的發展變化都有其自身的規律,語文生字詞教學活動也不例外,根據艾賓浩斯遺忘規律,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取決於複習的次數及每次複習所間隔的時間的長短,所以我在每教完一課都對學生進行聽寫,記錄學生出錯多的生字,每課過關,這次聽寫沒有過關的在此聽寫,直至所有學生過關爲止。單元結束後以每單元爲單位進行聽寫,也是直到所有學生過關爲止。單元過關以後再把每一課聽寫時出錯多的生字聽寫一遍,加強鞏固,加深記憶。練的次數多了,學生自然而然也就熟了,考試的時候就會像平時老師聽寫一樣輕鬆應對了。

二、從教材整體出發,扣住重點訓練項目,提高課堂效率。

小學語文教材的編排特點是全冊課文分成若干組,而且也體現了一組課文的訓練重點。這樣編排對我們掌握教材,把握文章的重點也是十分有利的。一篇課文,要講的東西往往很多,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即使能做到,學生的收穫也是甚微,抓住重點訓練項目,從一組教材整體出發,以訓練重點爲主線,就可以把教學重點凝聚到每篇課文,集中體現重點訓練項目,抓住了這一點,也就抓住了教材所要教的精華。

三、實行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畢業考試中,語文課外閱讀所佔的比重是相當大的,憑空拿幾篇學生從未學過的.文章來讓學生做,實際上這是對學生平日學習能力的考察。所以,我們在上課的時候應當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在平日上課或課後練習時,不只是把一篇文章或某篇閱讀講完了就完事了,還要教給孩子做某一類題目的方法,比如在講解一篇課外閱讀時,看這篇文章是寫人的還是狀物的?寫人的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狀物的文章又是抓住了事物的哪些特點來寫的?這兩類文章在考試的時候一般會怎樣考?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這一類題目怎麼做?概括段意要怎樣概括?不同類的文章概括段意又有怎樣的區分?……凡是在我們平日上課和做練習時能夠遇到的文章或是題目類型,我們老師可以給學生歸類整理,把這些學習方法都教給孩子,讓學生在閱讀和練習中學到好的做題方法,久而久之轉變成他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能力。相信學習成績也會有明顯的提高。

四、勤寫多練,積累素材,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樣,要想讓學生在作文能力上有一個好的提升,也並非一日之功。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寫觀察日記、讀書札記,建立課堂小練筆本,把課堂的小練筆寫到一本本子上,時間久了,這也是很好的作文材料,在學習中遇到優美的段落、句子,甚至是一個好的詞語,都讓學生摘抄下來熟讀甚至是達到背誦,我想只有我們在平日裏勤寫多練,不斷地積累作文材料,才能爲學生寫好作文打下堅固的基礎。當然,學生不可能如老師之願總是把作文寫得流暢優美,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想辦法去幫學生一把,就拿今年我所教的班級來講,全班63名學生,上交上來的作文在一個星期內批改完是比較困難的,爲了提高學生的寫作成績,學生打好草稿後我先是讓他們把作文抄到作文活頁紙上,每天定量批閱,我先把每名學生的作文批閱一遍,寫得好的地方大加讚賞,不盡人意的地方委婉提出建議,和學生共同修改後,讓學生把修改後的作文抄到作文本上。再次批閱就比較省時省力了,寫好的作文讓學生熟讀,讓這相對來講比較流暢的文章在學生腦海裏流下深刻印象,那麼日積月累,長時間這樣修改下去,學生的作文能力應該會有很大提高的。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文章描寫了一場扣人心絃的雜技表演。演雜技的頂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敗了,但他不失風度地向觀衆鞠了一躬,一切重新開始;第二次,碗又掉了下來,少年又鎮定了下來,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觀衆鞠了一躬;第三次,終於把碗穩住了,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多少年後,作者每每想起,總會產生一陣微微的激動。我在教學中主要是通過指導學生閱讀頂碗少年兩次失敗後的表現來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棄的精神。我從四個層次上進行了反思。

一、抓住時機,讓現實與文本結爲一體。

在講這篇課文時,奧運會剛剛結束,在奧運會中運動員們的拼搏精神一直感動着我想,這種精神不正與頂碗少年相似嗎?於是我在課文導入時以奧運會中的幾位運動員的拼搏精神導入,重點以杜麗事蹟爲主引入,我邊出示圖片邊講解:作爲上屆奧運女子10米氣步槍金牌的獲得者,作爲本屆家門口奧運上肩負首日奪金的杜麗,由於肩上的擔子重,心裏上的壓力大,最終導致痛失金牌的巨大打擊。然而杜麗4天后一掃奪金失利的陰霾,調整自己的心態,輕裝上陣,沉着冷靜,爲中國射擊隊奪得了在本屆奧運會的第4枚金牌,也是中國代表團在北京奧運會上贏得的第19枚金牌。學生很感興趣。我順勢引導:雜技是一項很複雜的表演,有時一個節目經過幾年的訓練,可以說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同樣在我們的課文裏也有頂碗少年這樣一個故事。就這樣很自然地引入新課。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

《新課標》中對人文性的理解曾有這麼一段話:“語文教育就是在特定的時空中,教師與學生雙向的積極的生命運動過程。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應得到積極的提倡和踐行。”由此可見,倡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探究創新這一理念,不僅強調了學習方法的變化,而且強調了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是學生,學生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確認。於是在教學中我嘗試着採用一個大問題:頂碗少年是怎樣不怕失敗最終獲得成功的?他爲什麼能這樣做?讓學生圍繞着這個問題整體默讀課文,自讀自悟,邊讀邊畫批。這樣不但有效地進行了讀的訓練,而且學生之間也進行了很好的交流。

三、以情促讀,在朗讀中理解課文。

在小組進行討論之後在彙報的過程中,我進行了各種形式的朗讀指導,從而使學生在讀中具體地感受到頂碗少年的精神。學生在形式多樣的讀中,心靈與文本撞擊,在撞擊中觸動,真正讀出了自己的心得感受。例如學生在分析:在輕鬆幽雅的樂曲聲裏,只見他頭上頂着高高的一疊金邊紅花白瓷碗,柔軟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臥倒,忽而躍起??碗,在他的頭頂上搖搖晃晃,卻總是不掉下來。學生只知道這句話是對頂碗少年表演的具體描寫,但缺乏想象,體會不到當時的驚險,於是我提出:省略號省略了什麼?學生一下體會動作難度之大,

一種心靈的滋長,是一種生命的呵護。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在教學《窮人》中,我努力創設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教學氣氛,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不同的感情色彩。在教學中我充分讓學生自說,自讀,自評,通過自己的情感體驗,說出感受,讀出感受。例如教學《窮人》中桑娜想的這部分時,我先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情感體驗,說出桑娜此刻的感受。學生有的說怕丈夫責怪,要讀得害怕、擔心:有的說因爲桑娜擔心要讀得慢些,而有爭議的說桑娜緊張、着急要讀得快點。在學生多元解讀的基礎上,再及時運用多種朗讀的方式,個別讀、小組讀、集體讀、男女生賽讀、表演讀、輕聲讀、大聲讀等等,引導學生讀得有聲有色,讀出自己的領悟。

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圍繞課題,從窮人桑娜和漁夫人窮心靈卻很富裕的對比描寫中讚揚了廣大窮人善良美好的品質。無論是從作者的寫作手法上還是從情感的體驗上引導學生在課文結束進行一個整體回顧是必要而且必須的。用學生開課前的.一個提問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作者爲什麼要以《窮人》爲題?”學生定能從幾個方面對課文進行一個很好的總結和回顧,此時老師再設計一個開放性的話題:“漁夫掀開帳子,看見西蒙的兩個孩子,又會和桑娜說些什麼?他們以後又會發生什麼事?請你發揮想象續寫這個故事。”學生帶着意猶未盡的情緒和開放的問題結束課文學習,又帶着新的思考走進新的課堂,不正是我們追求的教學境界嗎?總之,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使我再一次深刻體會到尊重個性就是尊重生命。作爲教師我們應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構建富有個性化的閱讀教學,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裏自由飛揚。

六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寫完後的交流和展示很重要,學生相互交流、欣賞,在交流展示中享受喜悅。交流的形式可以多樣一點。

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任何知識與能力的形成,學習主體──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重要因素。小學生的作文興趣來源於“有材料可寫”,一旦有了材料,他們就會躍躍欲試,表達興趣濃厚。在這種情緒下,作文課堂教學就會取得顯著的效果。

對《語文課程標準》的解讀:《語文課程標準》小學生習作目標有這樣的表述-一“留心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我們從“樂於”、“自信心”、“願意”、“分享快樂”等詞中,看到了新課標對學生的`關注和關懷,應該說,達到了這些要求,也就達到了作文教學最理想的境界。

學生習作缺乏自我展示的平臺。人都有一種潛在的需要就是要展示自我,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與賞識。這一需要往往被老師所忽略,很少學生能擁有一個與別人交流的平臺與空間,他們的心靈被封存,難以與人交流。因而,也難以體驗作文成功的喜悅。

讓學生的作文有更多的讀者,有更多的傾聽者欣賞者,學生會得到情感滿足,在溝通中獲得成功的心理體現,懂得寫作文的意義,增強作文的社會責任感,明白習作要求。以成功促進兒童的新的作文學習。讓所有的學生都不同程度地獲得成功,獲得欣賞讚揚。

我們在每節的作文課後都一個佳作賞析的環節,在這一環節,一起來品讀寫得特別出色的孩子的文章或片段。這篇文章,這段話或這句話最精妙的地方在哪?把學生作文中的亮點細細地點評展示給所有的孩子聽。一開始,重在老師賞析,漸漸地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點評工夫就會長進起來。這種集體的交流對學生的習作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而有的文章需要交流的就不止是同學了,範圍可以擴得更大。

除了點評,相對優秀的作文我們還注意了展示。我們設置了課外的拓展作業,讓學校和班級開闢一塊“自留地”,自己設計自己的版面,貼上自己認爲寫得好的作文。只要是老師評價高的或者自己認爲棒的,都可以貼上去,讓全班和全校的同學都來當讀者,而且可以隨時交流意見。還將這些作文整理裝訂成《沙欄小學六年級學生家鄉產品推介集》,將這些作品放在班級的書架上,成了班級圖書的一本。成了學校圖書的一本。個別特別優秀的學生,我們指導他們積極投稿,我們還在等待孩子的文字在報紙刊物上發表出來,那時的成就感又是另一個級別了。作業的展示成了互相促進,共同進步的平臺。這樣開放,方便易行,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它以開放性、綜合性、互動性、合作性吸引着孩子,激起了孩子們對寫作的濃厚興趣與高漲的熱情。當我們用各種途徑充分激發了學生習作的興趣,展示學生的習作後,我們會發現,原來小學生作文的天地也可以是這樣地廣闊,這樣地豐富,這樣地精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