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語文複習課教學反思集合15篇

本文已影響 2.19W人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複習課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複習課教學反思集合15篇

語文複習課教學反思1

上週我上了一節複習指導課,這節課的目的和重點是幫助學生歸納、疏理、總結零散知識點。

學生往往對測驗卷或試卷上出現的題目只知其存在而不知其出處,也就是說他們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還只是零散的而沒有構架起來。通過指導學生對課文中知識點的提煉,使學生知道原來試卷中的考查點不是老師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課文中都出現過的,是我們天天在讀課文時見過面的。學生再讀書時就不會“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了。

期末複習的時間短,內容多。怎樣有針對性,有實效地科學得進行復習呢?我運用了語文精細測評表對每一單元測驗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目的是使我自己和學生對目前的`學習狀況有較清晰的認識。其實老師們常對學生的確實狀況較模糊,我自己在教學中也存在盲目性,常常眉毛鬍子一把抓。例如我一向認爲學生的詞沒有字掌握的好。但是通過測評表的分析,我發現原來學生的詞無論是填充還是理解都掌握得不錯,反而生字的失分率很高。這說明了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對識記生字的重視不夠,因此在總複習時就要對這一方面進行加強。當然這只是“面”的分析,具體到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也不盡相同。我通過指導學生看測評表,使他們瞭解自己字詞句段篇哪方面較弱,並製作一個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語文複習計劃,這樣有針對性的進行復習,效率才能提高。

通過這一節複習課,我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在課堂上的行爲習慣還欠規範,我的言語行爲也就影響了學生的行爲習慣,今後我和學生還要在這一方面改進。

語文複習課教學反思2

六年級的語文教學內容很多很雜,對於複習,一直讓我很爲難,如果一味地將知識重新再現,學得好的學生認爲自己都會了不要聽,學得不好的學生也沒有定心聽,老師覺得上覆習課很痛苦,該怎樣避免枯燥重複,又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呢?

一直有一個信念在支撐着我:複習課我該給學生些什麼?難道僅僅就是一些題海戰術嗎?我想應該給學生系統的複習方法,這纔是學生一生都受用的。事實上,每一門學科有自身的特點,而同一學科的不同類型的課也各有特色,閱讀的複習重在強化轉化思想,基礎知識複習課重在計算的`策略與實際運用,學生能對之整體把握,進而形成清晰的認識。因此我覺得“浪費”點時間,讓學生經過自己的努力而整理出來的知識體系,學生理解得更深刻,記憶得特別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鍛鍊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複習課的重點在培養學生學會複習語文知識的方法,所以課堂教學中以學法指導和知識梳理爲主,主要讓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訓練。

一、導入實際,不求花樣

導入直接切入主題,同學們,課前你們梳理本冊書的閱讀知識點,整理舉手示意,願意小組交流嗎?組內交流分工明確。

二、重視知識點的梳理

我在複習時,採用小組交流的方式梳理知識要點,學生表現得熱情高漲;採取學生輪流當小老師上臺講解自己梳理的知識點,學生不亦樂乎;充分利用課件講解閱讀中的難題,讓學生在欣賞情景畫面時解決不懂之處,可謂是一舉兩得。總之,在複習任何功課時都應考慮到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願學、愛學。

三、學法指導到位

在教學中重視學生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在梳理知識時,讓學生梳理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學習舉例,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提高學生的能力。

需要加強的地方:

1、學生在學習中舉例子有難度,在備課時備學情不足,以後備課要充分考慮學情。

2、小學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特別強的基礎學科,內容龐雜,頭緒繁多,複習時給師生帶來不小的壓力不小。要改變這種狀況,要求我們在安排複習時,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結構體系都應該呈現出新的勢態。本課這一點做的不夠。

語文複習課教學反思3

天出了一節複習,我僅僅圍繞“記、積、探、賞、比、展”六個環節,引領學生進行全面系統複習,自認爲爲環節設定,科學合理,課堂複習的容量大,並且不泛泛複習,停留在表面上,而對重要的文本,語段進行了深入分析和挖掘,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

細分起來,現將優缺點總結如下:

優點:

1、“記”不唯從教師,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不再是考官,而讓學生走上黑板命題。

2、“積”重視知識靈活積累,一題多考,尤其是隻有熟練掌握課文的同學才能答得上來,只緣於我設計的積累實詞“四步曲”,是我看的“藝術創想”的電視節目給我的啓發。這個環節從設計意圖上,看到自認爲很成功。

3、探究文章主題,不空洞,和課文背誦,關鍵詞語的深入挖掘相聯繫。

4、賞析語言,由組長來賞析,不僅鍛鍊了他們的賞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尤其是於金石關於“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賞析透徹、精彩。

缺點和不足:

1、平時沒有抓好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背誦,實詞積累等不過關,所以複習課上頻頻出現“答不上來”,“不會”等現象。

2、語言的賞析,只鍛鍊了四個組長,全班學生的參與面不廣,全班學生賞析語言的能力有待於提高。

3、學生掌握的知識,比較死,不靈活。

總而言之,此課的教學給我留下了很多的遺憾。可能是教師放不開,學生也放不開。我不能一味地怨天尤人,怨學生還學習,怨學生怕吃苦,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很重,但我會堅定地前行。

語文複習課教學反思4

梅花香自苦寒來,經過三年多的改革和探索,我校汲取了洋思中學“先學後教,當堂訓練”、山東杜郎口中學“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等的先進改革經驗,現已經形成了具有學校特色和符合實際的“1236”教學模式。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已經進入了嘗試摸索、穩步提升、內涵發展的階段,我們的課堂給予學生充分的預習時間、自學空間,解放了學生的思想,挖掘了學生的潛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課堂上老師由臺前退到幕後,由傳統教學的“講”到教學過程中的“導”,由注重知識的傳授到關注生命的成長。

儘管如此,但我校“1236”課堂教學模式只是運用於新授課,每到學期末,面對緊張的複習備考,老師們苦於沒有系統的高效複習程序,沒有科學的複習方法,總是不辭辛苦地出題,閱卷,把自己投入到題海里。這樣的工作方法讓自己疲憊不堪,效果卻不盡人意。於是老師們常常抱怨學生投入不夠,或是不夠聰明。但對學生來說,這種做法也讓他們失去興趣,厭煩學習。究其原因,一是複習內容簡單重複,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正如學生所言“炒剩飯”。二是複習形式單調乏味,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文科就是讀書,理科就是做題,一到期末複習時間,學生們就會訴苦:“老師,複習課真難受。要麼就是你說、我們聽,要麼就是做題、講題,要麼就是考試、評講,一點興趣都沒有,真是枯燥無味。”

學生的一番話引起了我們的思索,反思自己複習課的教學,的確存在重知識、輕能力,重訓練、輕體驗,重傳授、輕自主的狀況。再加上覆習時間緊、任務重,整節課更是成了“滿堂灌”。學生成了學習的“奴隸”,因此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學習的效果都可想而之。如何合理運用“1236”教學模式來能提高複習效率,讓學生對複習課產生興趣成爲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爲了避免學生的厭煩情緒,教師要明白複習課也應和新授課一樣,要以學生爲主體,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主角讓學生扮演,教師做配角。課上可採取多種形式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如讓學生聽寫,小組交流,自由組合自編題目等,可以採取小組合作的形式,發揮每個成員的智慧。

就語文學科而言,複習課就是不僅要“溫故”,而且要能“知新”。這“新”不僅指知識、技能的深化與熟練,還指學生學會合作探索,學會複習,學會反思,學會知識的運用和創新以及思維深度與廣度,實際生活的經驗和能力提高,爲此我有了以下的探索:

一、明確複習目標。

複習課的第一環節必須要有明確的複習目標。從課文最基本的基礎知識到文本內容的理解,從寫作特色的探究到語言文字的鑑賞,從知識生成到遷移拓展,每篇課文都名有側重。因此複習課前老師心裏要把握好重點,突破好難點,生成好知識點。目標明確可讓學科助教提前出示在黑板上,也可通過師生討論預設複習目標。這樣讓每個學生帶着目標來複習,針對性強,有的放矢,這是高效複習的第一步。

二、鞏固複習內容。

一節語文複習課一般要體現設定的複習目標,以文言文爲例,如:實詞積累(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常見虛詞用法、特殊句式、重點句子等,還要包括對話、課文等。複習時既要包括文言內容理解,文章主旨、寫作特色及拓展延伸。所以,學生明確本節課複習目標後,第二環節就是個人鞏固複習,“溫故知新”的過程,然後小組內兩人合作,以“你問我答”的形式檢測複習效果。

三、展示覆習成果。

展示、交流複習成果,並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和對感悟進行提煉提升。這一環節的基本形式爲:以個人或小組爲單位回顧複習情況,進行組內、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過形式多樣的師生、生生互動學習和感受交流,根據複習進程,不斷生成新的複習目標。

四、檢測複習效果。

這一環節主要是對前面複習內容進行反思和總結,對複習目標進行迴歸性的檢測,此環節尤其突出學科的“弱勢羣體”,多給他們說、讀、寫、談的機會,進一步檢查複習目標的落實情況。教師要重點利用好“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戰略,促進學生與他人有效合作,促進全體學生的進步。當然還可用做習題、聽寫與背誦的形式來落實這一環節。俗話說:“手過一遍,勝讀百遍”。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就可以有效地檢查出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複習課上,學生總會以爲複習的知識都是已經學過的`,不管自己有沒有掌握,在單調的模式下久而久之總會感到厭煩、枯燥。帶着這樣的情緒上課,學習效果肯定不佳。在複習課教學中,教師必須注意兩個誤區。一是把複習課上成簡單的練習課、講評課、提問課,甚至於考試課。二是課堂理念傳統守舊,學生是考試的機器、分數的奴隸。所以教師在上覆習課時,教學設計要有新意,更要極力營造一個探討的、接納的、支持性的、寬鬆的課堂教學氛圍,創設能使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創設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創設獲得成功的條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學校裏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腦袋裏裝進另一個腦袋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心靈接觸。愉悅的情感體驗猶如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撒播在這樣的土地中,纔會更好的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選擇了課改,就選擇了擔當。我想我們的新授課能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成長的權利還給學生。那麼我們有信心在複習課的摸索與探求中把握好尺度與航向,縱使課堂的環節與流程還不夠完善與細化,但我們會在操作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調控,開創師生共同發展的“雙贏”局面。行走在課堂改革“彼岸”,向着未來的“風景”,樂此不疲,享受着與課改一同的成長與成熟,並一路神會着課改踐行者智慧的“彼岸風景”。

語文複習課教學反思5

一節設計精美、環環相扣的課會讓我們欣喜,一節師生互動、羣情沸騰的課會讓我們讚賞,一節聲情並茂、如沐春風的課會讓我們動容……而這樣的課,似乎向來與複習課無緣。它可以是含英咀華的講讀課,可能是生動有趣的活動課,也可能是妙筆生花的寫作課,卻往往不敢戴上“複習”這一鐐銬。

複習課同樣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需要通過相應的教學組織形式和科學方法,才能把學生大腦皮質中處於潛意識狀態的已學知識喚起全部記憶,牢固掌握,並進一步形成能力。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複習就是“學生做練習,教師講答案”,通過大量的重複練習,讓學生牢固掌握相關知識。有時由於複習緊、任務重,教師講得又要“面面俱到”,結果成了“滿堂灌”,課堂時間大部分被教師佔用了。而爲了解決“學生練”的問題,課後便硬塞給學生大量的練習,學生就成了習題的“奴隸”。這樣,不僅使學生學習興趣減弱,加重了他們的學業負擔,而且也不能真正提高複習的效率。但是,複習課本身具有大容量、快節奏、高密度等特點,這就如一副鐐銬般困住了教壇上的舞者,令其無法隨心所欲大展身手。那復教學設計,教學反思,工作計劃,工作總結習課就真的舞不出優美的感覺嗎?實踐告訴我們:戴着鐐銬的舞蹈同樣精彩!

一、舞出優美弧線。以往的複習模式總是將一個單元的內容分解爲字詞、作家作品、重點句段、主題思想、寫作訓練等幾大板塊,分類進行加強型“集訓”,基本上都無法逃脫題海式戰術的窠臼,複習課也變成了機械式訓練而喪失了語文課堂應有的'魅力。然而,如果我們能夠找出這些複習內容之間內在的聯繫,用一根主線將這些知識點巧妙地鏈接在一起,再將有關知識生髮出去,那複習課不也成了一支旋律優美、張弛有度的舞蹈了嗎?比如,在制定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複習方案時,我先針對該單元五篇散文詩的文體特徵,提煉出分散和包含於每篇課文中的知識點,如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等,再將涉及該知識點的內容整合起來,理出一條貫穿整個單元的主要線索,整堂課就沿着這條主線來開展深入。這樣,既沒有脫離教材,知識由學生從課文中習得,又避免了一味灌輸,方法由學生在歸納中總結,還脫離了紙上談兵,成果可以馬上讓學生到實戰中檢驗。這樣的複習課,不但形式優美,而且內容充實。

語文複習課教學反思6

試題知識含量增加,這種增加帶給我們哪些思考?舉例說一下。

第13題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寫,由過去的4分增加到6分。這是一道純知識題,考查內容爲《賈誼·過秦論》、《孔雀東南飛》、《李賀·李憑箜篌引》、《姜夔·揚州慢》,涉及到古文、詩詞,兩漢、唐宋,範圍更寬,難度增加。從實際情況看,失分也應比較多;當然我們可以預期,題目的區分度也會比較好。知識因素含量高的題目,例如考查字音、字形的題目,一般來說,區分度都會比較好。這也反映着語文知識與能力的相關性。但是,我們也有必要注意它的導向性,權衡它在語文教學中的利與弊。第13題要求默寫的八句,基本都不屬於一流名句,不是中華文化中最精粹的內容。學生即使在備考前強化成誦,也難以成爲持久記憶,除了專業人士,大概誰也不會凝定爲持久記憶。背誦默寫,是需要理解,需要興趣的,是需要與思維能力、語言能力有機結合的。名句在流傳過程中能成爲一流,不是誰冊封的,正因爲這些名句易於理解,富含興趣,相當程度地活躍在現代人的思維、語言中。不錯,第13題的確在語文教材和《考試說明》要求默寫的範圍之內。可是,如果能夠把《考試說明》劃定的'篇目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尤其在單純爲了默寫分數,完全脫離理解、興趣和鮮活的思維和語言應用的情況下,需要多少時間和精力?語文老師往往會圈定一些重點,一流名句會被囊括在圈定的重點範圍之內。語文老師爲什麼要圈定重點呢?一是考慮學生時間與精力的實際,二是刺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三是以此充實、鍛鍊學生的思維與語言。這第三點已經爲越來越多的教師所認識和實踐。而且學生在寫作中也能應用,嫺熟地引用名句,形成論證的力量。但他們的默寫成績並不樂觀。

固然,語文老師的目的是分數,但學生也會在分數的驅策下不自覺地豐富語文積澱。現在試題突破“一流名句”的範圍,突破了老師圈定的重點線。在這種導向下,一部分同學要佔用大量時間完成《考試說明》的要求,而並無多大語言積澱的意義;一部分同學,或時間,或精力,或興趣不逮,索性放棄。畢竟在現行的教育機制和求學心態的氛圍裏,語文學科已淪落爲弱勢科目。現實中,高考幾乎是高中學習的唯一動力——令人惋嘆,令人不滿,甚至令人憤怒,但這是現實,我們不能不充分顧及的現實。

二、《合歡樹》閱讀題告訴了我們什麼?

05年北京高考閱讀題《合歡樹》在文學鑑賞的要求上可說是跨出了一大步。這一大步邁得考生們極不適應,本來已經讓學生最爲頭痛的大閱讀,這次更應是答得慘不忍睹。

1、首先,看閱讀文本的選擇。

前三年北京高考的閱讀文本,更體現出理性色彩,說理的意味比抒情濃,作者的情感沒有那麼含蓄和深沉。這次在文本選擇上完全不同,選了一篇意蘊很深的真正的散文,其特點是沒有生字生詞障礙,沒有背景知識障礙,不會因文外因素干擾閱讀。較少情感體驗障礙,能夠引起學生共鳴。作品主旨大致明瞭,但深入理解作者的獨特感受卻不易。作品的情感線索並不明顯,需要讀者認真品味方能找到。文中的深沉含蓄的語句影響對文本的深入理解。

這顯示了命題人在文本選擇上的要求——這樣的文本將是考查的重點。

而我們平時訓練缺乏。

2、學生的閱讀問題

語文複習課教學反思7

從本週開始,教學已經進入了總複習階段。如果說以前的課堂教學是爲學生播撒知識種子的過程,那麼現在就到了要爲這些幼苗澆水、施肥、除蟲的階段了,這是學生能否獲得大豐收的關鍵。因此,複習過程中我決定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基礎知識要紮實、扎牢。如字的'音、形、義,古詩的背誦默寫,積累運用中的讀背內容,要求會背誦的課文等,必須讓大部分學生熟練掌握。

二、訓練方式靈活多樣。平時學生看的題樣少,練的題型也少,現在,應採用多種形式的訓練方法,發散學生的思維年,培養他們舉一反三的能力。如連詞成句,把句子寫具體,如何區別運用形近字、同音字,句式怎樣互相轉換等,都應讓學生勤練。

三、閱讀訓練要從課本中走出來。多給學生提供不同題材的課外短文,設計多樣的問題,讓學生運用所掌握的閱讀方法去完成。在訓練過程中,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不斷提高。

四、習作方面教給學生如何根據題目要求把一文多用。

語文複習課教學反思8

複習三個星期以來,我一直要求學生認真複習。檢查一下學生的複習效果,結果讓我很吃驚。本以爲學生會掌握得很好。但事與願違,就是基本的知識點也沒有掌握紮實。提問字詞,結果學生寫得亂七八糟,沒有全對的;到現在竟然大部分學生不知道文章的論點是怎麼回事,其實關於議論文的`三要素不知在課堂上強調了多少遍了;小說的三要素和記敘文的六要素竟然也混淆起來;更不用說其他的知識點了。本來講得很清楚的知識,學生想着的沒有多少。有些知識,講過多次,學生也分不清楚。如表達方式的種類,學生竟然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本以爲自己的課堂效果還不錯,竟然還是出現了這種慘局。爲什麼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此不好?對此,我進行了深深地思考。學生之所以掌握不好,主要是因爲學生沒有認真去複習。沒有把老師的要求當回事。要求他們好好的複習,結果他們複習得不紮實。一檢查就不會了。所以,今後再複習,就要充分備課,嚴格要求,跟上檢查。學生畢竟是學生,是缺乏自制力的。

無論是複習課還是新授課,對學生都要嚴格要求。並且要充分利用好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小組長的作用。讓他們小組內和小組之間相互監督,並且制定一些激勵措施,讓優等生帶動差生。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語文複習課教學反思9

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成爲一個細心的人。教師所提供的知識信息要力求準確。尤其是在複習時,對學生的語言積累、知識的呈現更要認真關注,及時爲學生糾錯、指導,把詞語說準確,意思表達清楚。

語文課堂教學無論何時何地何內容都要針對中下等生設計。因爲好學生大多是靠自我學習覺悟的.不是語文老師教出來的。上覆習課的目的就是鞏固所學知識,查缺補漏。因爲一個差生能把你的全班平均分落下一兩分,但一個優生頂多幫你提高零點幾分,所以只有把差生成績提高了。才能整體提高教學成績。語文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往往不自覺就針對上中等學生進行教學了,因爲這樣的教學比較容易展示老師的功力和風采.表現老師的高超水平和淵博知識。檢查差生作業的質量是考覈複習課實效的抓手,讓差生有實實在在收穫的複習課纔是真正有實效的。

在複習課上,學生的合作交流空間應該再大一些。儘管是複習,但也絕不等同於完全的舊知識的鞏固,它還是知識的整合和重構的`過程,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應該關注到知識的特點和個別學生的學習情況,體現知識的學習以溫故的方式而知新的規律性;同時,複習課也應該有重難點,教學過程中也應該突出體現重點的突出及難點的突破設計,使課堂學習的目的性更強。

複習課要合作交流,忌枯燥講解,反對老師一言堂一講到底。沒有師生互動的課堂是很難精彩的.學生不喜歡總是老師在講解。自己能講解的也不需要老師越俎代庖。是問題驅動了課堂教學.一節課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並不能解決全部問題,學生可以在老師授課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再提出更深刻的問題。而且每節課下課前老師更應向學生詢問:還有什麼疑惑,還存在什麼問題。老師能在複習課上培養學生提問題的能力,是有教學思維深度的體現。

當然,練習量不宜偏大。教師應該巧妙設計精而突出的練習,應注重實踐的過程,多留意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整教學方案,適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是否考慮在出示練習的時候,注意規範練習的題目,並加入對學生的一種審題的訓練。審題指導是否到位,往往決定了答題的質量。很多學生在考場失分的首要原因就是審題不仔細不到位,很少是視覺原因,多爲思維不縝密所致。所以每次大考前都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專門的審題訓練。通過審題來研究命題意圖。例如命題作文審題方法:一是詮釋題目中的每個字或詞語,明確底線要求;二是弄清楚寫誰:三是將題目中概念化解(化大爲小)爲可操作的短語或事蹟,進而確定中心;四是回憶寫過的相近的好作文材料,落實選材。

複習課後,教師要明確指導,你指導後的訓練是否落實了老師指導的思路方法。學生掌握教師的指導有個從“懂”到“會”到“用”的過程,這是要反覆訓練的,複習課上一定要趁熱打鐵讓學生按照老師指導的思路技巧方法進行一步一步的操作,老師及時指導解決操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如果學生沒有按照老師的指導去學以致用,那麼複習的實效就會大打折扣。

課堂上是絕對會有適當的複習測試的。這裏要強調的是是否有好中差答案的對比性講評。是否揭示了將錯答案演繹成好答案的過程。

試卷講評課是師生教學雙方的一個“反饋一矯正”的過程。試卷講評課既要“講”,更要“評”。“講”,既要講考查的知識點,又要講答題思路。“評”,既要評“不足”,評“誤解”,又要評“好”的。講評課前三要。一要及時。二要統計:講評之前應做好有關數據統計,包括全班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優秀率,各分數段人數,各題得分率,本次測試中進步明顯者,明顯不足者。一方面要掌握學生在各考點的得分、失分情況以及典型錯誤,另一方面還要按人按題統計學生的得分情況和出錯人數。教師要在充分分析的基礎上.把出現的問題歸類,找出失誤的集中點,分析出錯誤原因和知識的遺漏欠缺,進行有的放矢的講評。三要備課:需要講什麼,哪些不需要講.要重點講什麼,重點內容怎麼講。教師只有對這些方面做到心中有數,在講評時才能使學生的知識得以鞏固、擴展和提高,使講評成爲一次知識的鞏固、更新和收穫。

課堂上老師領着認真研究錯因,再對症下藥將它一點一點地改成正確答案,這個漸變思維演繹的過程一定要讓失誤學生有親身體驗。比較法是澄清是非的高效方法之一,有對比才有差距.失敗的有差異的教學素材是複習課的重要資源.因爲課堂就是糾錯的地方。從這個角度講。複習的重要目的就是糾錯,以便減少差錯。

1.梳理——本冊教材的知識點2.檢測:摸清知識能力現狀

3.貫通:建立系統的知能體系4.補缺:彌補過去教學的不足

5.比較:促使認識的深化6.強化:提高訓練的深度

7.拓寬:多側面地講解相關知識8.昇華:提高原有教學層次

9.分層:取得各自的理想效果10.遷移:推動綜合能力訓練

語文複習課教學反思10

課改所倡導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是培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也是解決學生獨立思考或獨自不能完成的學習內容的一種有效方法。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效呢?

在課改的路上,我將跟隊生努力編入每一個組,越能幹的組長,跟隊生就配得差些。一堂課上下來,課堂氣氛很好,同學們積極舉手發言,效果很好,可是在作業中,那些後進生的情況仍然不容樂觀,因爲我看到的是大部分的同學,而跟隊生則分步在教室的各個角落。

在進行了複習課的嘗試之後,發現這種情況有了很大的轉變。以《觸摸春天》複習課爲例,來看一下學生的表現:

一、直接入題,學生根據題目質疑。

根據這一單元課文的實際,每一課都可以根據課題提煉出統領全文的問題。學生質疑如下:

安靜是盲童,她用什麼來觸摸春天呢?爲什麼要觸摸春天呢?

由這個問題,直入中心,引導學生自己用心讀書。

二、讀書。

1、自讀課文,回憶課文內容。

2、小組內合作讀,正音。

3、展示讀,集體正音,。

4、用心讀文,根據統領全文的問題,進行批註準備。

5、全班交流。

在交流中,學生在談“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用力”時,學生髮現,課文其實是從兩方面來寫的,“生活的權利”和“多姿多彩”。進而再進行全文內容的梳理。(我想,這正是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優等生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自己能力得到提升的最有力的證明。)

6、小組內總結主要內容、中心思想。

7、交流。

 三、整理複習筆記。

1、按彙報順序,按:生字偏旁、形近字、多音字、四字詞、詞組、句子的內容劃分,將十個小組分爲兩部分,進行板演。(總結相同內容的小組,內容可以進行互補)。其作同學整理在複習本上。

2、組長上臺訂正。師巡視,保證組長訂正的正確。

其他同學,根據板演內容,改正整理自己的。完成之後,放聲朗讀。

3、組長帶領、強調。

這一環節,後進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飽”,優等生“吃得好”。後面的小組交叉出題檢測,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

 四、根據能力選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1、背誦三段。

2、背誦一段。

課堂上,帶着學生重新走向知識,鞏固、總結已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進行思維,通過多種方法去探究,去追尋與衆不同的.的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同時,尊重孩子們對教材、對問題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一堂課下來,程序不同的學生,有了不同的提高和收穫:“優等生”在課堂上鍛鍊更多的是總結能力,進一步挖掘了教材的實質,相當於學習一篇新的文章;“中等生”在前面學生的帶領下,也提升了一個高度,並逐漸主動去發現,去質疑;“跟隊生”有自己的收穫,最好的證明就是關於基礎知識的交叉出題中,出錯的很少。這樣的課堂,面對的是全體學生,每個孩子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語文複習課教學反思11

課後隨筆上課片段:上課伊始,我讓學生把課本翻到第43頁,讓他們用手指指着字母讀。讀完兩遍以後聽範讀,再跟讀。經過幾分鐘的學習以後,部分學生開始走神、開小差,沒留心聽,讀起來聲音小。課堂開始有點冷場了。怎麼辦呢?情急之中我想到了之前看過的某特級教師在教學類似的拼音時用的“激趣”的方法。於是跟學生說:“拼音寶寶當中有幾對雙胞胎,他們都長得很像,比如ie-ei;iu-ui;ei-er。你們能認出他們哪個是哥哥,哪個是弟弟嗎?能準確叫出他們的名字嗎?能說出他們哪裏不一樣嗎?”這次學生都來勁了。一個個緊張地盯着大屏幕看,爭着第一個說出這三對拼音字母的不同之處:ie和ei,iu和ui都是i的位置換一下……於是發言踊躍,課堂氣氛也熱烈起來了。

【課後反思】: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是要力求做到有情有趣的。尤其是拼音的教學,因爲拼音教學從來都是重點,也是難點。作爲一名經驗尚淺的'教師來講,我的教學手段是比較單一。綜觀本堂課,感悟有三:

1.教學的進程不是單憑自己主觀想象或猜測,脫離學生實際的學習。所以備課不僅要備教學內容,還要備學生:包括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習動機等等。

2.對於低年級的教學,內容雖然簡單,但是得特別注重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只有生動活潑有趣的形式才能吸引住低年段學生,使他們對教學內容產生學習的興趣。其中教學語言也是知識呈現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年級學生的學習、接受能力還有限,抽象深奧的概念還不會,對形象化的語言反應就比較積極靈敏。這一點從“拼音寶寶”“雙胞胎”對我班學生學習相似拼音字母的積極作用可以看出。

3.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師,爲了找出問題的答案,學生會最大限度地調動起自身的積極性,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這樣,學生就不是單純的知識被動接受者,而是主動學習者。因此,我們在展示知識點之前不妨先提個問題,打個問號,讓學生帶着疑問和好奇開動腦筋,自己觀察、想點子、總結歸納,這樣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會更高,學習效果會更好。

語文複習課教學反思12

複習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必要環節,學生通過複習,將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歸納、總結,從而達到加深理解,系統吸收、靈活運用的目的。複習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複習方法是否恰當、科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否得以充分調動。

學生馬上就面臨小學畢業考試了,我發現他們心都散了,學習欠缺主動性,這種情況蔓延得很快,究竟如何有效地上好這兩週的總複習課呢?老實說,我自己都很疑惑!這次的科組公開課,我選擇了上句式變換的第一課時,是實實在在把自己平常上覆習課的模式和想法,都展示在科組老師的面前。通過這節課,我的反思如下:

1、這節課的知識設計安排都比較到位。我在這節課,首先讓學生通過常見的句式考題,自己回顧總結句式的常考題型,也是通過這一環節發現讓學生自己發現自己哪種題型掌握得不是很好,還需要突破。接着,我針對學生的薄弱處設置了三種需要複習鞏固的句子題型:第一人稱直述句和第三人稱轉述句的互換,修改病句和仿寫句式,當然,仿寫句式放在了第二課時。這樣的安排,讓學生有針對性地複習,明確自己的不足,在練習過關中重新鞏固知識要點!一節課下來,效果還是不錯,比較紮實。

2、第一人稱直述句和第三人稱轉述句,這一難點突破時,沒有很好地講透。這種考法,學生真的是怎麼考怎麼錯,我在講解時確實給予方法:雙引號前的句子內容全不變,標點符號要改變,引號裏的人稱要對應改變。但是效果不如人意,我想估計只有一般的學生真正地弄明白這種題型。石老師給我意見:是不是我在講這題型的`時候,講得太深,學生們弄不明白!這一點值得我深思,無論怎樣,學生聽不懂就是我備課時沒有好好地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也就是說我沒有“備學生”!

3、沒有很好地做到“培優扶差”。說真的,複習課,更大程度上是爲了學習不是特別好的學生,學習主動積極的學生平常的知識學習和積累都很紮實,更甚者他們自己就會找機會請教老師,解決自己的學習疑問。但是學困生,他們基本不會理會自己的知識學習和積累,所以我在想,複習都要分層次,“培優扶差”兩手都要抓。可惜,連續兩節的句式複習課讓我感覺到自己在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第一人稱直述句與第三人稱轉述句的講解練習中,很明顯一半學生是聽得稀裏糊塗的,舉手發言成功答對題目的都是平常學習較好的學生,但是當時我沒有立刻調節教學設計,還是“水過鴨背”地過了這一環節,沒有真正地引導所有學生突破這個難點;此外,在病句修改的設計題目裏,彷彿題目出得過於簡單了,顧及了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卻沒有進一步提高解題能力!

4、複習課,內容安排和時間安排都有待加強,學生反應不積極,這都是我在往後複習課要注意和改進的地方!

還有兩週的複習時間,我要好好備課,好好引導學生,真正地針對學生的薄弱處入手,儘量做到每一節的複習課,學生們都各自有所收穫!

語文複習課教學反思13

高三語文學習是個苦海,高三語文教學是個苦差。但高三語文教師不應該只是埋頭苦幹,高三語文教學也需要實踐中思考,思考中總結,總結後提升。連續六年的高三語文教學體味了艱辛,也收穫了快樂,但更多的是感悟。下面是我近年來高三語文複習的幾點感悟:

20xx年中央電視臺第10套節目曾展現過這樣一個動人的畫面:一羣大學生正在和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進行一次饒有興味的對話。一個學生問丁肇中先生:“您在研究中獲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麼?”丁先生毫不猶豫地回答:“興趣,興趣會推動你一直向前走!”

興趣,最好的老師!但習慣認爲高三的學生目標明確,不用再象高一、二學生那樣想方設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人們認爲高三教師的主要任務是鞏固學生知識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成績,不必在培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上下功夫。其實不然,高三語文複習教學,大多是一練一講,一講一記的枯燥循環。學生在兩輪甚至三輪的題海中摸爬滾打極容易誕生厭學情緒,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減少他們的枯燥感覺也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語文不僅僅是充滿實用的工具學科,更是飽含美感的人文學科。一位優秀的高三語文教師,他的課堂應該充滿生機,應該彰顯語文特有的人文之美;一位優秀的`高三語文教師,他不是對學生做裁判性的引導,而是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努力誘發他們的求知慾、好奇心,積極培養他們健全的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實踐中能夠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和甜美的感受。所以,調動興趣永遠都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不可或缺的因素。

創新是現代教育特別強調的一個內容。語文教學和語文教師需要創新,高三的語文教師和教學更需要創新。離開創新高三的語文課堂會沉悶如一潭死水。

我所指的創新是指高三教師在複習時,不要囿於傳統的教法,而應該多思考求創新。以詩歌鑑賞爲例,詩歌鑑賞教學歷來提倡並採用“知人論世”的方法。“知人論世”最早是由孟子提出來的。他認爲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對作者和作者所處的時代有所瞭解,這才能與古人爲友。“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與作品的關係;“論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環境,瞭解其創作背景,通過時代背景與創作背景鑑賞文學作品。“知人論世”的方法爲歷代評論者所推崇,也爲今天的詩歌鑑賞教學所推崇。現今高考鑑於公平公正的原則,同時爲了避免猜題押寶所帶來的負面性,鑑賞所選詩歌迴避名家名篇。對於陌生詩人的陌生詩作,學生如何做到知人?如何做到論世?所以我認爲“知人論世”的方法不太適應現在的高考;所以教學詩歌鑑賞時,我們要勇於突破“知人論世”的常規教學櫃架,敢於去思考去發現去創新,敢於總結出一套真正可行的鑑賞方法,這樣才能適應不斷髮展不斷改革不斷完善的高考。

其實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前提應該是教師本身具有創新性。學無定法,教亦無定法。我們不能以不變應萬變,只有勇於創新與時俱進,我們的教學才能適應這個時代,我們教出的學生才能在未來的社會立足。

高三複習除了題海式強化訓練,還應充分開發利用課本。實踐證明,迴歸教材是提升高考分數的有效途徑,“以本爲本”是高考複習的有效策略。

平常考試,我們常說“萬變不離其宗”,還說 “題在書外,答案在書內”。這話適用於高考,也適用於當今極具靈活性和時代性的高考語文。我們手中的複習材料儘管是精心挑選的,但其寬度與深度都不及教材。一是其涉及面不會比教材更全面,二是其深淺度的把握上不比教材更適中。所以對那些掌握教材不是非常透切的學生而言,教材應該是最好的複習資料。現今的高考命題堅持以教材爲依據,所以學生要想考出好成績,在高三的複習中仍不可脫離教材。下面以寫作爲例談迴歸教材的重要性。

在寫作中,許多學生總是因素材太少太膚淺,從而導致“言之無物”。所以高三階段,教師和學生依然會在積累寫作素材上下大功夫,通過網絡,通過報刊,通過各個途徑積累方方面面的素材。殊不知,我們的教材就是一個巨大的材料寶藏,只是我們沒有發現,或者說沒有有意識地去開掘罷了。歷年的高考話題都沒有在教材中出現過,但是,均可以從教材中找到直接、間接的寫作材料,找到分析問題的方法,獲得有益的借鑑或啓示。20xx年高考話題“感情的親疏與事物的認知關係”這一話題在《鄒忌諷齊王納諫》裏就能找到素材獲得啓示。同時,歷年高考的優秀作文相當一部分是得益於“活”讀“活”用教材的,如20xx年高考滿分作文《哀痛者與幸福者》(話題是“快樂幸福與我們的思維方式”)就是由《紀念劉和珍君》一文演繹而來。還有大家熟悉的《孔雀東南飛》一文,曾在多年的高考優秀作文中被採用被演繹。僅從這個角度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教材是一座富礦,等待着我們去開發。如果能靈活運用好課文中的素材,既能解決寫作時“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的難題,又能增加文章的文學內涵及文化底蘊,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語文複習課教學反思14

小學語文閱讀內容的複習對於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綜合我上過的閱讀複習課有如下特點:

一、複習知識目標明確

在整理了全冊書的閱讀知識點後,按照課文的體裁進行分類的閱讀鞏固複習,是對閱讀知識點的一個強化的訓練過程,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而在本課開課時候,我就引導學生對照知識點,整理出寫人記事類的文章可能出現哪些知識點,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學生的目標,從而在內容和方法的學習運用上有的放矢,從而提高複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訓練是複習課的主要教學活動形式

那些題海戰術、“炒冷飯”、機械性重複訓練等等,是訓練中的弊端。怎樣才能在複習課的訓練中提高複習效率呢?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反覆、單調書寫練習必定會造成學生複習興趣的降低,從而使複習效率大打折扣。所以,在本課中,我在開課之前就引導學生回顧審題的良好方法,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基礎上,採取同桌交流、集體反饋的形式,使學生人人蔘與進來,說和寫結合起來,手和腦同時動起來,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複習效率。

三、複習內容豐富靈活

複習課要重溫過去所學過的知識,但是又不能是機械的、簡單的重複,而應以原有知識爲基礎向外拓寬。平時的講讀課教學由於受教學內容和目標、時間的限制,不能隨意拓寬,而複習課上因爲經過多篇課文教學,多個知識點的講解,已具備了拓寬的條件。所以我在設計本課的練習時,針對體裁精心挑選了重點課文的重點段落,並在題型和知識點上力求綜合性,在鞏固課內的同時,又注意拓展,設計了一個相同體裁的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

當然,本課還是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在知識整理呈現的時候沒有進行系統的分類,學生反饋的形式有些單一,不能保證每個學生的反饋都是真實的。注重了題型的練習,方法和習慣上的培養還不夠。

總之,要想上好語文閱讀複習課,提高複習效率,就應該整體把握教材,採取學生喜歡的複習形式,關注學生的自主發展,使學生通過主動參與、合作探究,達到對語文知識的深入把握,提高語文綜合能力。這是我們語文教師追求的目標。

語文複習課教學反思15

本學期是小學學習的最後階段,而且教學時間緊,所以,總複習要體現省時高效的特點,一方面要紮紮實實地抓好平時的教學工作爭取做到“堂堂清,課課清”;另一方面要以教材爲本,以學生爲本,本着“突出重點,簡化頭緒”的指導思想,有的放矢地作好知識的歸類、整理工作,減輕師生負擔,提高複習效率。主要做到以下三點:

1、找準薄弱。

複習過程一方面是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使知識更加有連貫性,系統性和規律性,另一方面也是讓學生進行自我調整,查漏補缺。所以,我們教師在複習之前要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既要找到學生普遍存在的不足,又要發現個別的不足,針對這些情況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合理安排複習時間,這樣的複習才更有針對性,更有效。如,可以設計一個表格來進行調查,瞭解學生各個知識點的薄弱環節,把它作爲複習重點,與教材重難點結合起來複習,既避免了撒網式的題海戰術,又提高了複習效率。

2、善於歸類。

通過六年的學習,學生在基礎知識、閱讀方法、習作方法等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複習階段,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對積累進行歸類整理,提煉方法,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體系。呈現給學生的練習要有代表性,內容要“精”,形式要“全”,方法要“活”,切實做到做一題,學一法,會一類,通一片,以獲取“省時高效”的'複習效果。

3、注重運用。

知識的積累最終是爲了運用,因此,複習中要創設各種語言情境和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在原有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地去運用,真正體現學以致用。

複習是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必要環節,學生通過複習,將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歸納、總結,從而達到加深理解,系統吸收、靈活運用的目的。複習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複習方法是否恰當、科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否得以充分調動。

複習課,更大程度上是爲了學習不是特別好的學生,學習主動積極的學生平常的知識學習和積累都很紮實,更甚者他們自己就會找機會請教老師,解決自己的學習疑問。但是學困生,他們基本不會理會自己的知識學習和積累,所以我在想,複習都要分層次,“培優扶差”兩手都要抓。複習課,內容安排和時間安排都有待加強,學生反應不積極,這都是我在往後複習課要注意和改進的地方!

學生馬上就面臨小學畢業考試了,我發現他們心都散了,學習欠缺主動性,這種情況蔓延得很快,究竟如何有效地上好這兩週的總複習課呢?老實說,我自己都很疑惑!這次的畢業班複習課,我只想實實在在把自己平常上的模式和想法,都展示孩子們的面前。通過複習整理,讓孩子們的知識更系統,還有幾周的複習時間,我要好好備課,好好引導學生,真正地針對學生的薄弱處入手,儘量做到每一節的複習課,學生們都各自有所收穫!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