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6篇

本文已影響 9.73K人 

教學反思是一種通過提高教師的自我察覺水平來推動教師專業成長,改善教師教學行爲,促進教師能力發展,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徑。下面給大家分享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6篇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1

在這次活動中,我所設計是的中班語言活動“小土坑”,活動的目標爲三點:

1、學習看書,能理解圖意,根據圖意進行簡單講述。

2、理解故事內容,初步瞭解水面會成像的有趣現象並嘗試進行故事表演。

3、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在設計方案的時候,我根據我班的學習特點提出了在活動中需要探究的問題,即:如何結合故事教學提高幼兒閱讀能力的發展?

在活動後,我根據活動中情況圍繞所提出的問題作以下反思。

1、幼兒閱讀時間的把握及形式的調整。

在活動開始的第一個環節中,我預設的內容是讓幼兒閱讀故事、講述故事。在實施的過程中,我所留給幼兒的時間卻較少,使得許多幼兒沒有了講述的機會。分析情況可以看出,幼兒與幼兒之間的學習水平是有差距的,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應考慮到幼兒存在的差距,並進行相應策略的調整,即:可以通過形式上的調整來保證每位幼兒有講述的機會,讓先看懂圖意的幼兒自己講,後看懂圖意的幼兒在集體中講或者相同速度的幼兒互相講,有了這樣一種互相協調的過程,就能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了。

2、目標設定與方案設計中的一致關係。

在活動中,我所提出的問題是“如何結合故事教學提高幼兒閱讀能力的發展?,並且在設計活動方案時根據問題制定了目標,但是從活動開展的情況來看,所設計的環節多數還是比較傳統的,所要體現的”閱讀“要求並沒有明顯地表現出來,”閱讀“的分量與”表演“的分量沒有什麼輕重,因此根據這類情況,我試想在設計環節中,需要與目標的制定達成一致,如可以嘗試這樣來調整環節:幼兒在初次閱讀後,就可以安排幼兒表演的內容,幼兒在通過表演後就能積累較多的語言經驗,然後教師在安排幼兒的閱讀活動,並重點放在指導幼兒的閱讀順序上,通過這樣的一種調整,就可能會更貼切於目標,更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通過這次活動,我嘗試了新的教學方法,所做的嘗試也是比較符合我班幼兒的學習水平的,因此,在以後的故事教學中,我會再次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並根據這次活動中所出現的問題加以調整和改進的。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2

在培養幼兒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我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變化,對教師在一日生活中過多地組織集體活動有了一些思考,並嘗試着減少對孩子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今天,我沒有按照往常的做法讓孩子們集體行動。有的三五成羣地在自然角觀察,談論着什麼;有的站在新貼出的活動區記錄表前,尋找着自己的名字,議論着誰的紅花最多;有的乾脆走到桌前,翻閱起老師中午備課時留在那兒的書。我沒有打擾他們,因爲孩子們都在做着有意義的事情,說着感興趣的話題。幼兒園生活要有紀律,同時要讓孩子生活得輕鬆,給他們支配自己的權利和機會,讓他們自己決定先幹什麼,後幹什麼,這對他們今後主動適應社會生活,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爲,形成一定的時間觀念,有着更深遠的意義。我決定在以後的日子裏,要讓孩子們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讓他們生活得更輕鬆些。

幼兒園的孩子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歷來由老師安排,好像是天經地義。爲了照顧好孩子,我們要求他們一切行動聽指揮,很多活動都得集體進行。當然,班級裏孩子多,排隊、等待就難免。()孩子們消極、無奈地等待着,他們的時間被白白浪費,他們的主動精神被逐漸磨蝕。爲了不”亂“,老師必然要規定”排好隊‘,“不要隨便講話”……一些控制能力差的孩子,活躍的孩子,主動性、自主性強的孩子耐不住這無聊的等待,會經常不斷地影響紀律。從而招致老師的批評。過多的批評,造成幼兒與老師的關係緊張;過多的指責,又使得他們的自尊心受挫,失去上進心。可見,過多的集體約束會影響幼兒的主動發展,應該儘早改革。

老師率先行動,嘗試把自主權還給孩子。給孩子們自己支配自己的權利和機會,讓他們根據情況決定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學習合理地使用時間,安排自己的活動,做一個有頭腦的、主動的人。這種鍛鍊,可以使孩子形成自主、主動的個性品質。它不但爲幼兒今天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有趣創造了條件,而且爲他們今後從容地面對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3

《指南》在藝術領域的表現與創造的教育建議中提出:瞭解並傾聽幼兒藝術表現的想法或感受,領會並尊重幼兒的創作意圖,不簡單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標準來評價。我們中班上學期的幼兒,在繪畫的技能和經驗方面是比較粗淺的,如何讓幼兒有興趣去畫,杜絕“像不像”、“好不好”這樣的標準,正是我所思考的。

首先,我引導孩子們描述自己和同伴的基本特徵。我讓幼兒在鏡中觀察自己的時候,孩子們其實顯得比較的輕鬆,因爲對於自己和小朋友的樣子他們再熟悉不過了,所以重點就放在讓他們發現細微之處,儘量讓他們對後面的繪畫活動產生興趣。比如,我問他們眼睛上除了黑黑的眼珠,還有什麼?孩子們就會去仔細觀察,發現很多的東西:有許多許多的睫毛、下面也有眼睫毛、我們的鼻子還有兩個小洞洞……有了前期的觀察以後,孩子們對於自己和朋友的特徵有了比較鮮明的瞭解,但是這些概念又比較籠統和繁複,不可能讓每個孩子都全面地繪畫出來。

所以接下來的重點,就是每個孩子自由的創作了。考慮到幼兒的經驗的有限,我在出示幼兒畫冊以後,讓幼兒思考一下,我們可以先畫什麼,再畫什麼。讓幼兒對繪畫自己的過程有一定的概述,然後再讓他們動手去畫。其實我也考慮到這樣的嘗試有點大膽,不知道孩子們會不會手足無措地告訴我說不會畫。所以我一直在鼓勵着孩子們的大膽嘗試,只要他大膽地動手去畫了,我都給予了肯定與激勵。這樣的方法果然有效,絕大多數孩子都能愉快地進行創作。作品的內容與形式也表現出了不同的想象力與創作力。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4

遊戲法指出:“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和幼兒的學習、勞動等活動不是絕對獨立的,教師必須有意識地把這些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他們成爲相輔相成的教育手段”。這是結構遊戲本身的發展趨勢,也是它進一步完善的保證。在幼兒園,結構遊戲是作爲一種獨立的遊戲出現的,但結構遊戲的開展又同時是滲透在其它各類遊戲和各科教學活動中的,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緊密配合的。因此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結構遊戲活動時,應注意兩個聯繫。

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多應通過遊戲的形式,組織幼兒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因此,作爲遊戲活動之一的結構遊戲也應密切配合語言、數學、美術等各學科,互相滲透,互相作用。

幼兒建構遊戲的主題,通常是以教師的語言啓發,故事講述,物體認識,情景渲染等形式烘托產生的。語言、數學教學所形成的知識印象是結構遊戲開展的基礎,而美術的構圖、佈局,計算的空間圖形及數量認識又是結構遊戲得以發展的條件。

各科教學活動爲幼兒建築遊戲的順利開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反過來,建築遊戲的開展也同時鞏固深化了各科教學。幼兒在裝飾美化遊戲環境和建築物的活動中,必須充分運用美術教學中所學到的造型設計、佈局變化、色彩搭配、整體與局部的正確處理等一系列知識技巧,來提高建築水平,這樣,同時也促進了美術教學的發展。因而,遊戲的開展和教學是對立而又互爲統一的。

總之,結合各科教學活動進行建築構造,在利用建築成果進行其它遊戲,不僅提高了孩子的建築興趣,而且促進了孩子的思維和想象的發展,發展了遊戲,使孩子身心各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5

《指南》指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爲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迴應。”在詩歌《新年》的教學中,我採取了以下方法踐行了《指南》精神。

一、激發幼兒想說。

詩歌是中班孩子比較喜歡的文學形式,詩歌通俗易懂而且又朗朗上口,通過學習可以幫助幼兒發展語言能力。在教學中,我首先通過視頻短片,給孩子創設了一個新年的氛圍,在這個自由、寬鬆的氛圍中,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新年感受,對講述連貫、有序、生動的幼兒給予及時的表揚,激發孩子想說的慾望,帶給孩子身心的愉悅。

二、讓幼兒敢說

孩子有了說的興趣,我在活動中想辦法使孩子敢說。孩子學了詩歌之後,我請個別膽子小的,不自信的張玥到集體面前來念詩歌,我彎下腰,拉着張玥的手,笑着看着張玥,張玥看着我的眼睛輕輕的說:“老師,我能行嗎?”我微笑的對她點頭。在我的鼓勵下,孩子敞開了自己的心扉,詩歌念得響亮又有節奏。在這平等對話中,師幼互動,逐漸溝通、融洽、和諧、愉快,這樣幼兒的口語表達得以發展,情感得以激發,智慧得以提升。

三、讓幼兒喜歡說。

活動過後,我創設了一個延伸活動,讓幼兒互贈禮物,同時在贈禮物的過程中,說一句新年祝福語。在遊戲中,孩子們憑着各自的生活經驗進行交流與討論,既發表自己的見解,又分享同伴的生活樂趣。這對於那些不善於在集體場合與人交談的兒童來說,確實是一種適合他們語言表達的機會。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6

《我們是中班小朋友》是一個歌唱音樂活動。這次活動結合幼兒剛升入中班,音樂教學活動和顯示生活相結合,使幼兒對歌曲的內容較易體會。

活動的目標爲:

1、學唱歌曲,熟悉曲調,初步掌握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的唱法。

2、體驗做中班小朋友的光榮感。

整個活動的開展都是圍繞着這兩個目標,活動中幼兒興趣濃,注意力集中,歌聲甜甜的,動作好看,充滿着童趣,整個活動中,幼兒都是興高采烈。爲什麼有如些的效果呢?直觀圖片的運用不僅可以使幼兒較快地理解歌詞,同時也讓幼兒對歌詞保持了更深刻、持久的印象。在活動最後,幼兒可以脫離圖片,自由演唱,因爲直觀的視覺形象已經存在於幼兒的腦海裏。視聽結合是獲取信息的最可取辦法。其次幼兒單純的用聽覺來辨別節奏,是困難的。在幼兒沒有辨別清楚的基礎上,讓幼兒再重複是節奏是非常的。伴隨音樂節奏的出現,教師分別出示節奏譜在黑板上,直觀的形象幫助幼兒梳理清楚了節奏的類型,有圖片的輔助,幼兒再現節奏比較容易。從有圖到無圖,難點就這樣輕鬆解決了。

音樂活動中教師應用多種手段調動幼兒的歌唱興趣,正如《指南》中所指出的:我們要注重全面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和滿足幼兒發展需要,給幼兒創造寬鬆的音樂環境,放開幼兒的手腳,讓每個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對音樂的感受之中。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