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1篇)大綱

本文已影響 1.9W人 

身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1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11篇)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的教學反思1

本學期我上的公開課是一年級語文課文第10課《比尾巴》。在孩子的眼中,小動物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本課採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的尾巴特點,而且配有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圖。課文語言簡明易懂,琅琅上口,極富兒童情趣,能引起學生學習、朗讀的慾望,還能引起學生觀察其它動物尾巴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每個環節的銜接,並且用適當的語言把它們串起來,如,一開始,我採用激趣導入: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今天動物園裏可熱鬧了!小動物們要開展一項比賽,邀請每個小朋友做裁判。究竟是一項什麼比賽呢?一下子把同學們的吸引力給集中了,同學們的眼睛嗖的一下全盯住我,很想知道答案。在讀課文的時候,我先給學生一個問題:到底有哪些動物來比尾巴呢?讓學生帶着問題去讀課文,讀了課文去解決問題。到了最後的時候,我用這樣的語句穿插:同學們學得很認真,老師決定獎勵你們!學生眼前一亮,我不失時機地馬上說:送一首很好聽的歌曲給你們。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要指導學生讀好問句。在教學時,除了老師範讀、錄音範讀之外,我還根據問句的特點,指導學生把句子最後的一個字音揚上去,還用了一個往上的手勢給予提示,讓學生自己練習,同座位互相學習等辦法去解決難點。新課標的要求是要學科綜合,我在教學當中也注意和美術與音樂結合。在學習各種動物名稱時,我及時出現相應的動物圖案,讓學生字詞和動物樣子結合起來,整體認識。課件還配有歌曲,一邊看着漂亮的動畫一邊拍手唱歌,同學們的學習熱情更高漲了。

我能夠以認真的態度去上好這節課,順利完成教學目標,體現和解決了重、難點,但是我還覺得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新課標的要求是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性,在動物圖案下面貼動物名字詞卡這一環我還是不夠放手,包辦代替了,我應該讓學生自己出來貼,學生也應該有這種能力去貼。學生是純真的、直接的,發現問題會毫不猶豫想說出來,但是我卻沒有給機會學生,我怕浪費我的時間,事後我也非常後悔,我壓抑了學生的求知慾,結果我只能亡羊補牢,在下一節課讓學生髮問和道歉。在學習生字這個環節上我也沒把握好,引導還不到位,學生在說出認識這個字後,我應該立即追問從哪裏學會的?怎麼學會的?要注意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字。

教無止境,學無止境,今後,我要向同級組的同事多多請教,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努力把教學水平提高。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的教學反思2

《比尾巴》是新編教材第一冊中的一篇對話形式的兒歌。課文通過對話描寫,向小讀者介紹了猴、兔、松鼠、公雞、鴨子、孔雀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語文課程標準規定:要引導學生喜歡漢字,主動識字,學會用普通話朗讀課文。教學時,我根據初入學兒童的認知特點和天性愛動的特點,在各教學環節中貫穿,以情爲基礎,以“讀”的訓練爲主線,把語文課組織“活”。教《比尾巴》這首兒歌抓住了各種小動物尾巴特點,以“比”的形式爲主線,充分調動孩子學習探究的積極性。它以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語言琅琅上口、簡明易懂、極富兒童情趣。教學中可以以朗讀訓練爲切入口,拓展學習資源,讓學生了解各種動物尾巴的特點。設計如下:

  一、貼卡片激趣,初讀感知

指導學生邊聽錄音邊讀課文,同時學習“尾巴”這兩個生字,藉助拼音初讀課文,思考:有哪些動物參加了這次比賽呢?(學生分說後,指名連起來說),教師相應貼上動物圖。讓學生對照圖,給動物貼上尾巴,且分別說出這幾種動物的尾巴有什麼不同的特點:“長”、“短”、“好像一把傘”、“彎”、“扁”、“最好看”。

  二、細讀課文,學會生字

要求學生自由地小聲藉助拼音讀課文,這一步很重要,在細讀中,落實讀準字音,突出聯繫語言環境,辨認字形,教師要善於引導,敢於放手。

  三、練讀課文,體會語氣

通過朗讀課文,做填空練習。課文共有幾節?哪幾節讀的語氣是一樣的?(聽完後,指名回答,認識“?”)重點指導疑問句的讀法。教師可採用多種形式練讀,在讀中理解語言文字,在讀中體會感情,在讀中瞭解運用語言文字的方式。分角色表演對讀,要求品讀課文,充分感知,用動作表現出來,讀後我給予鼓勵性的評價。這樣多種方式練讀,讀活了課堂,激活了思維,培養了學生讀書的能力。

  四、讀中游戲,鞏固新課

把六種動物圖片貼在黑板上,讓學生找出相應尾巴特點的詞語卡片,讓學生上臺貼。達到鞏固新知、積累語言的目的。

  五、讀後延伸,擴大視野

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小動物,讓學生從課外書中找資料,也可以上網或到動物園看看,收集動物尾巴的奧妙,把你看到的、聽到的告訴家長、老師和同學。要求學生有意欣賞動物尾巴的特點,議論動物尾巴的不同特點,從中發現動物們的尾巴有各種不同的形狀,有各種不同的特點。

新課程所帶給我們新的理念、視野與感受,讓我們在新教材的教學實踐中一步步、一點點地去解讀、去品味、去體會、去詮釋。《比尾巴》一課的教學,在與學生一起搖頭晃腦、有滋有味地三問三答、遊戲學習中,我充分地解讀着兒歌中的情與趣;品味着每一環節的得與失;體會着學生的喜與愁;詮釋着新課程的語與文。

總之,低年級閱讀課的教學設計,要求教師以新課標爲準則,弄清新教材的編寫意圖,多引導學生自學、自讀、自悟,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多動腦、多動口、多動手,調動多種感官去參與學習過程,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實踐,提高語文課堂的實效性。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的教學反思3

《比尾巴》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兒歌,教案設計安排四個板塊:自由讀文、瞭解大意;隨文識字、介紹方法;看圖學文、感情朗讀;寫字指導、拓展提高。

但這首兒歌很簡單,孩子們一會兒就會背了,學生雖然覺得這篇課文有趣,會背之後也就沒有新鮮感可言。因此,我把課文延伸到課外,提出:“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的特點嗎?話音剛落,孩子們就滔滔不絕地講開了,不但講了尾巴的樣子,有的還一個勁地講述尾巴的作用。比如小壁虎的尾巴,能長出新的尾巴。

還有的補充松鼠尾巴的用途:松鼠的尾巴在下雨的時候能當傘用,冬天當被子蓋,從高處往下跳時還可當降落傘用。看孩子們興致勃勃,就因勢利導要求孩子們藉助課件自編兒歌。學生表現非常精彩。有的編:誰的耳朵尖,誰的耳朵圓?誰的耳朵像把扇?兔子的耳朵尖,熊貓的耳朵圓,大象的耳朵像把扇。誰的尾巴細?有的編:誰的尾巴卷?誰的尾巴像把小剪刀?水牛的尾巴細。小狗的尾巴卷。燕子的尾巴像把小剪刀。

閱讀教學不應該只想到閱讀課文,應該更多地爲學生提供一個廣闊的想象空間。當孩子們帶着對比尾巴喜悅的感受,學完這首詩歌時,老師也爲此獲得了更多地信息和滿足。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的教學反思4

《比尾巴》這篇課文是在共同備課中完成的,一開始是大體參照備課手冊將課文的第一、二小節作爲第一課時的內容,並以趣味性爲主,設計了很多情境和遊戲環節。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卻存在問題——課時安排不夠合理、遊戲較多導致時間利用效率不高。所以在聽取了孔老師的意見後我作出了一些調整:第一課時設計整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放在識字、朗讀上;將冗餘的情境直接刪除,只保留“森林比尾巴大賽”這一情境;刪減頒獎盃等遊戲環節,同時增加多種形式的朗讀。從效果來看應該這樣的增改應該是可取的,但是依然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隨文識字”的方法上。

對於如何隨文識字我一開始是沒什麼章法的,平時教到有該字的一句話時就把這個字卡拿出來,帶領大家讀,最多通過男女生讀、分組讀、開火車讀等很多方式來讀,也就是說在隨文識字這個方面我還是將重心放在了朗讀上,想要通過學生看、讀,眼到心到的方式來記住這個字,但往往學生眼到了心未到,常常是“小和尚唸經”。

比如這次《比尾巴》中“最好看”的“最”字的教學,我一開始是想給孩子們解釋這個字的意思,想換一種方式讓學生從字義到字本身,這樣不就能記住了嗎。但我卻沒有想到一個合適的內容,百度也只有“極”這樣的解釋,難道要和孩子們說“第一”嗎?好像也不恰當,所以在本課我還是沿用了朗讀識字的方式,效果果然不理想。而在隨後的評課中,孔老師就指出了我的這個“最”字教學問題——沒有分析和釋義。“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如果是我在教學這個‘最’的時候,我會把問題‘拋’給孩子,‘我想看看哪個孩子讀這個字讀的最準確’、‘哪個孩子讀的最響亮’,其實對這種意會的字孩子自己本就是懂得,我們要做的就是在課堂中喚起他們的體驗,讓孩子們真正去體會這個字的意思。”經過這個“最”字教學,我想我對於隨文識字有了更多的瞭解,有的漢字我們可以“追根溯源”,去帶領學生從字形、字義來分析並識記漢字,而對於有的“生活味兒”很濃的漢字其實真不必要過多去糾結怎麼讓孩子知道它的確切意思,反而越解釋越混亂,倒不如創建一個情境,通過教師的教學語言喚起孩子們的生活體驗,也許這樣真的會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呢!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的教學反思5

《比尾巴》是一首極富童真童趣的兒歌,抓住各種小動物尾巴的特點,以“比”的形式爲主線,以對話的形式向孩子們介紹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雞、鴨子、孔雀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

在孩子們眼裏,小動物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他們天生就非常喜歡小動物,對於奇特的動物尾巴更是感到新奇和新鮮。這爲本課教學奠定了堅實的感情基礎。

課前,我跟孩子們做了個熱身遊戲。看看誰的反應快。“摸摸你的小鼻子”;“摸摸你的小耳朵”;“摸摸你的黑頭髮”;“摸摸你的圓臉蛋”;“摸摸你的長尾巴”。“哈哈哈……”孩子們一片譁然。“你們有尾巴嗎?”“沒有。”“可我們身邊很多小動物都有尾巴,今天,它們還要進行一場比尾巴大賽呢。”趁孩子們遊戲時的興奮勁還在,我趁熱打鐵,迅速把他們引進課文情境。

一開始上課,我就創設了一個動物王國比尾巴大賽的情境,請孩子們來當裁判,把他們置於活動當中,讓他們走進文本,同時也讓讓接近生活實際的活動走進他們的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這樣的情境確實很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我始終都從學生的興趣入手。“要想當一個合格的裁判,要能正確叫出這些小動物的名字。”“一名優秀的裁判,肯定不會被這些生字寶寶難倒。”“誰能用你的朗讀把比尾巴的故事告訴大家,比比誰是最出色的裁判。”這樣,孩子們在學中玩,玩中學,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識字、朗讀都順利過關。

兒歌的內容其實很簡單,基礎好的學生在課前就會背了,爲此,在朗讀指導過程中,我給他們配上節奏感很強的音樂,在語文教學中融入音樂元素,採用男女生對讀、拍手讀、跺腳讀等形式,調動他們的多種感觀來參與學習活動,使課堂充滿了活力。

在完成閱讀、識字基本任務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通過讀課外書、上網找資料等多種途徑瞭解其他動物尾巴(嘴巴、耳朵)的特點,拓寬語文學習的空間,培養收集信息的能力。然後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交流、處理,仿寫小詩,讓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活動。孩子們寫出的一首首小詩,讓我感受到,這樣的教學是很有效的。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的教學反思6

《比尾巴》這一課,我本着“課堂上老師應努力爲學生營運一個寬鬆、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間,以喚醒、激活他們的熱情”。這一理念展開教學的,首先通過創設情境,激發起學生對本課學習的興趣,然後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展開教學,鼓勵學生自主識字,並利用集體的智慧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記憶生字,從而使學生相互交流,暢所欲言。在整堂課中,我穿插了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多動腦,多動手,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過程,從而實現真正一樣上的自主實踐,提高了語文課堂的實效性。

整節課的設計充分尊重了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取代統一的答案,讓學生自己的感性體驗代替整體劃一的理解和指導,整個過程充分尊重了主體的地位。

另外,本課採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課文琅琅上口,極富兒童情趣語言,能激起學生朗讀慾望,還能引起學生觀察其他動物尾巴特點的興趣。在第一課時我把重點放在了問句和答句的讀上,我讀,讓學生髮現問句的.尾音向上,答句要向下。接着通過齊讀、指名讀,讓學生充分感受問句和答句讀法的不同。接下來,又進行了男女比賽讀、個別讀,誰讀的好,就請他來給大家示範某一句,讓大家跟學。最後,請個別同學採用問答形式來讀,並請個別學生來表演着讀。大家的興趣很高,不知不覺中,下課鈴響了……可是,大家還是意猶未盡地在那學着小動物的動作來表演課文。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的教學反思7

在孩子們的眼中,小動物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比尾巴》一課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同時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圖。課文那琅琅上口、簡明易懂、極富兒童情趣的語言,能激起學生朗讀的慾望,還能引起學生觀察其他動物尾巴特點的興趣。

我在教學《比尾巴》的第一課時,目標是在認讀生字的基礎上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理解其內容,引導學生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激發學生喜愛動物的情感。

年幼的孩子非常喜歡小動物,對於奇特的動物尾巴更是興趣盎然。在學前教育中大多數孩子們都接觸過有關動物尾巴的故事或兒歌,生活中也積累了一定的常識。這些有利因素爲本節課的教學奠定了堅實的感情基礎。

低年級的每一課識字教學都是重點,所以生字的學習應該貫穿始終。比如在本課一開始,讓學生先說說動物的名稱,這樣可以複習學過的部分生字。然後,我通過創設情境,激發起學生對學習本課生字的興趣,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展開教學,鼓勵學生自主識字,並利用集體的智慧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記憶生字。(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編一編”)從而使學生相互交流,暢所欲言。生字學習貫穿課堂始終,在大量復現、說話中落實會讀會認的生字學習目標。無論是識字、記字,還是課文學習大多是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得到的,或合作學習,或兩人討論,或獨立思考。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較好的鍛鍊。整堂課我還加入寫字的環節,學寫一個字,而不是把寫字放到另一課時去完成,這樣可以分散寫字的難度,每節課都動筆寫一兩個字,孩子們能更加輕鬆地把字記牢、寫好。

課堂上學生的學習反饋也反應出了一些問題。其中,關於朗讀尤其促發我深思。怎樣才能讀得深入,怎樣才能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有效的指導,使學生的朗讀水平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對此我做了如下反思:在指導學生讀好一句話時,首先不要急於要求他們讀出感情。如指導“誰的尾巴好像一把傘?”在不加字、不漏字、不錯字的前提下,讓學生在自讀中體會句中的停頓之處,形成一定語感之後再試着讀出問的語氣。如部分學生仍沒有讀好,千萬不能着急,或是就此草草結束進入下一個環節。而是應該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繼續進行耐心的指導,同時注意保護學生朗讀的積極性。這時仍可以引導學生回憶日常生活中問答對話的語氣等方式,通過範讀、賽讀等形式,反覆練習把句子讀好。

整節課的設計充分尊重了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地運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賞識學生,以情爲基礎,以“讀”的訓練爲主線,注重引導學生富有個性化地讀和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他們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全程參與,在參與中達到自悟自得。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整堂課中,穿插了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如師生、生生引讀、對讀;加上動作表演讀:小組內評讀、推薦讀、“比尾巴”表演賽)讓學生多動腦,多動手,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從而實現真正一樣上的自主實踐,提高了語文課堂的實效性。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的教學反思8

一年級語文《比尾巴》這首兒歌語言歡快活潑,富有童趣,它用問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孩子們天生喜歡小動物,對於動物們各種奇特的尾巴更是感到好奇,這爲他們學好課文奠定了一定的感情基礎。

開始上課,我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出六個小動物,讓孩子們當裁判來評評動物們的尾巴,同時也讓接近生活實際的活動走進他們的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孩子們躍躍欲試,很快能猜出來,這樣的情境很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我也是從學生的興趣入手,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展開教學,讓學生說說你有什麼方法學好這些生字,同桌之間互相交流,鼓勵他們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這樣從會讀到會認,由簡到難地進行學習。比如抓住識字規律,把幾個相似的生字“巴、把、公、鬆”放在一起,讓學生髮現識字規律,滲透識字方法。

兒歌的內容其實很簡單,基礎好的學生在課前就會背了,爲此,在朗讀指導中,我重點指導學生讀好問句,同時注意穿插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如:“開火車”讀、男女生對讀、師生合作讀、邊讀邊表演等,讓學生多動腦,多動手,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以提高語文課堂的實效性。

本節課存在的問題,我覺得主要有兩點:一是在指導朗讀時,有些亂,層次性不夠強,沒有落到實處。二是課後拓展部分,從課堂實效性來說,花的時間較長,意義不大,我經過反思覺得安排背誦會更有效。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的教學反思9

我需要靈感,很多事情也都是在一瞬間捕捉到的。課堂中的很多更是在靈感中獲得的。我聽過別人講《比尾巴》,正是因爲聽過,在打算講這課之前猶豫了很久。下定決心講這一課,是因爲我找到的媒體資料很美、很實用,它不僅會使我的課堂更生動,也能讓課文的理解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更會給孩子們帶來從未有過的感受,因爲在平時的教學中,孩子們接觸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機會太少了。

決定講課之前,我讓自己的大腦空白了很長一段時間,因爲我害怕自己受到影響,受到別人的束縛,走到聽過的這課的老路中去。雖然我聽的是市級的公開課《比尾巴》,但我也不想受到什麼影響,我要按照我自己理解的去詮釋這節課。於是腦子裏演繹的是多媒體課件中的內容,怎樣讓課件中內容與我的課堂內容結合的恰到好處,怎樣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學得愉快,能第一次面對全學校的老師不害怕不緊張……我發現自己顧及的竟然很多,最顧及的就是我能給孩子們什麼,這也是我每一節課中所顧及的。因爲工作了整整九年的我,深刻的認識到了一個爲人師者的責任,我從未像現在這樣會顧及到孩子們的感受,他們的成長時間令我羨慕,今天就是他們的昨天,我倍加珍惜。(似乎有些扯遠了。)

設計《比尾巴》這一課,我把教學目標定爲:

1、學會本課12個會認的字。認識兩個偏旁“八”字頭和“鳥”字旁。

2、讀課文,知道課文寫了幾種小動物,瞭解它們尾巴的特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問話的語氣,能試背課文。

4、養成喜愛小動物的感情,樹立自覺保護小動物意識。教學重難點是朗讀課文中的問句。

正是因爲有了這樣的教學目標,整節課的大概思路也就形成了:導入新課、識記生字、朗讀感悟、拓展延伸、總結全文。一切很自然的就形成在自己的腦海中,剩下的問題就是怎樣把每一個環節很自然的銜接起來,也就是過渡語的問題,於是便出現了這樣的話語:它們六個要在小朋友面前一起比尾巴呢!(板書課題:比尾巴,注音)。你們知道這些小動物的尾巴是什麼樣子的嗎?請小朋友們藉助拼音讀課文。現在請小朋友們根據黑板上的字和圖片,把有聯繫的用一句話說出來。小朋友們說得真不錯!課文中說得跟你們說得可不一樣。那該怎麼讀問句呢?小朋友們自已試着讀第一節……我很重視過度語的設計,因爲我不願意課堂中的內容很唐突的出現在孩子們面前,因爲課堂需要的是藝術的感覺、自然的感覺,不知不覺的感覺。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板書的問題,我幾乎是沒怎麼想,就是頭腦中的閃念,就把板書的問題解決了,我很滿意自己的這節課的板書設計,圖片、識字卡的結合,不僅讓孩子們藉助圖片識記生字、藉助拼音識記生字,更爲我的過渡起了一個重要的作用。我感謝我的靈感。

我追求完美,但《比尾巴》這次教學並不完美,時間的安排上出現了問題或者說教學內容過多。(公開課和平時的課就是不一樣,如果都能像對待公開課一樣來上平時的課就好了,孩子們獲得的會更多。)正是由於時間的安排不當,致使自己竟忘了試背課文這一環節。每一次總結都會令我進步。靈感需要積累,更需要思考。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的教學反思10

《比尾巴》這篇課文采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課文讀起來朗朗上口,極富兒童情趣。我抓住這篇課文極具趣味性的特點,圍繞“比尾巴”大賽展開設計,環節與環節之間銜接自然,環環相扣,以摸尾巴游戲導入課堂,以拿門票的形式複習生字,以比尾巴評尾巴學習課文,以說尾巴畫尾巴進行拓展訓練。每一個環節的設置都注重了情境的創設,都採用最具有童真童趣的語言,符合低年級的認知特點。

在這堂課的設計當中我注重了情境的創設,這些情境不是獨立開來的,而是一脈相成,從一而中的。創設的這些情境能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學生通過創設的情境走若文本,與文本之間進行最近距離的對話,學生的興趣被激發,情感被昇華,喜歡小動物的情感在課堂中隨處而見,爲參加比賽的小動物加加油,給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評評尾巴,爲丟失尾巴的小動物畫上一條漂亮的尾巴。因爲有了情感的投入,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參與積極性強、參與面廣,課堂氛圍輕鬆而又愉快!

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教師的用語和體態未能達到預設的效果,致使創設的情境未能真正的激發孩子的興趣。對學生生成的閃光點未能及時抓住並進行延伸。這些都需要在今後的實踐當中繼續摸索、學習。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比尾巴》的教學反思11

《比尾巴》這篇課文以問答的形式,生動的語言表達,使人讀來朗朗上口。在兩組一問一答的課文編排中,既要學習其中的十多個生字,又要掌握動物尾巴的特點,還要能夠有感情地朗讀好問與答的句式。這是我選定課文後的設定的簡單又明瞭的目標。

一年級的孩子純真可愛,個性明顯,上課時的一切好習慣都在逐漸養成中,課堂紀律的維護,傾聽習慣的培養,發言習慣的鞏固等等,都要花上一定的時間,要在課堂上變着花樣反覆強調,才能讓這些個好奇寶寶安靜地上好40分鐘的課,學到這40分鐘當中該學到的知識。同時,上課的內容主要以識字寫字爲主,而識字寫字又是相對枯燥的教學內容,怎樣吸引孩子們的眼球,在輕鬆活躍的氣氛中紮紮實實識字寫字,是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

課上通過猜一猜動物謎語等方式引出文中的幾種小動物。入情入境,請孩子們來當這次比尾巴大賽的裁判員,宣佈比賽的項目,同時提醒孩子們裁判員說話應該大聲流利,這既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與學習興趣,又明確了讀文說話的要求,一舉兩得。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孩子們運用豐富的識字方法隨文識字。當然,爲了活躍氣氛,還請孩子們上臺貼一貼,噹噹小老師,男生女生比一比,小組賽一賽等多種形式融合在教學活動中。

這節課的成功更讓我明白,一年級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習興趣的激發是多麼重要,沒有平時的點滴積累,就不能運籌帷幄,沒有熱情和興趣的陪伴,就沒有駛向前方的動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