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一封信教學反思(精選6篇)

本文已影響 1.07W人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封信教學反思(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封信教學反思(精選6篇)

  一封信教學反思1

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以“兒童生活”爲主題,本單元的4篇課文以兒童的視角,表現兒童的生活。本單元教學的重點之一是“閱讀課文,能說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一封信》是本單元的第三篇文章。這篇文章主要記敘了主人公露西的爸爸因出國工作,要半年才能回來,露西因爲想念爸爸而給爸爸寫信的故事,字裏行間透露着真摯、溫暖的親情。題目是“一封信”,實際故事中的露西前後寫了兩封信。第一封信是露西獨自寫的,句句都是她的心裏話:因爸爸不在,生活中有很多不開心的事,她有滿腹的委屈想跟爸爸傾訴;第二封信是在媽媽的幫助下完成的,循循善誘的媽媽成功地將露西的情緒調整過來,在信中向爸爸報告了生活中快樂的事情,把這份快樂和爸爸分享。兩封信的內容雖然不同,但是都表達了對爸爸的思念,期盼着爸爸的歸來。教學時,我讓學生在學習生字詞後充分讀文,通過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在朗讀中讀懂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重點是讓學生找出兩封信的內容進行對比。在第一封信的朗讀中,學生越來越能體會到露西傷心的感受,特別是幾名留守兒童。我問他們:“你們是不是和露西一樣想念自己的爸爸?”孩子們回答:“是的。”我話鋒一轉,接着問:“可是,爸爸在遙遠的地方,當他讀到這封信,會是什麼感受?”“傷心、難受、不高興、擔心、不放心……”雖然很多詞語的意思是重複的,但是他們能真正體會到一種真摯的情感。然後學習第二封信,我讓學生先找出信的內容後進行朗讀指導,提問:“讀着第二封信,你有什麼感受?”很多學生說越讀越開心了。接着,我通過課件,先出示第一封信,讓學生找出第二封信相對應的內容,對比閱讀,拋出問題:露西前後兩封信,你更喜歡哪一封?爲什麼?我讓學生先思考,再小組討論,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最後指名彙報。第一個學生站起來,回答喜歡第二封信,因爲第二封信能讓爸爸放心,安心工作。第二個學生站起來,這是一個回答問題十分積極,但是站起來常常不知道要說什麼的學生。在我的鼓勵下,蹭了半天,終於說出喜歡第一封,我繼續鼓勵他說出喜歡第一封信的原因,但是他說出的原因仍是讓爸爸放心,與第一封信相反了。另一個孩子舉手了,這是一個有點懶散,學習不夠積極,但表達還比較清楚流暢的孩子。他站起來,很明確地回答了他喜歡第一封信,孩子們又以爲是他說錯了,部分學生已按捺不住,有的甚至發出了“麼、麼”的質疑聲。好像在他們的潛意識裏,喜歡第二封信就是固定的答案,只有回答喜歡第二封信纔是正確的。我告訴他們:問題沒有標準的答案,只要能說出原因都是可以的.。然後再次問站起的那位同學,你喜歡的是哪一封?他還是很肯定地回答:喜歡第一封。停頓了片刻,他接着說:“我的爸爸從小就沒有照顧我,媽媽從小照顧我,很辛苦,我想讓爸爸知道。”我突然感覺眼睛有點模糊,孩子的回答是我不曾意識到的,他真實的話語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內心。但接下來我有兩點需要好好引導學生:

1、表揚孩子真實的回答,說出了自己真實的感受,並告訴大家平時要能發表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達自己的見解。

2、引導孩子們正確看待父母的不在場,學會體會父母的辛勞。因爲孩子們都是農村的,很多父母不得已外出打工,缺少了對孩子的照顧與陪伴。通過引導,孩子們體會到了父母雖不在身邊照顧自己,但他們一樣愛我自己,他們在外面上班也很辛苦。最後我讓學生思考一個問題結束這一課的教學:你想做個怎樣的孩子,不讓爸爸媽媽總爲你擔心?孩子們現在能各抒已見,說出一些具體的想法。

通過《一封信》這篇課文的教學,我想到了:教學中要儘量給予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更深入地瞭解孩子們的內心,對孩子們的思想、言行引導也才更有針對性。

  一封信教學反思2

這篇課文,對於此年齡段的學生來說,存在相當難度。再加上篇幅較長,而且改編自外國文章,語言風格和敘事結構不同於母語課文,給教和學都增加了不少難度。

課文主要講了兩封信的故事。我讓孩子們仔細讀課文,可以在找到的句段旁寫上批語,做上記號;同座的兩位同學讀完了,互相議一議,看看自己找的理由是否正確。讓孩子們初步瞭解圈點批註的讀書方法。同時鼓勵孩子們只要用心讀書,用心思考,用心體會,用心傾聽就會有收穫。還讓同學們在第二封信中採用了分角色朗讀,一人讀媽媽想說給爸爸的話,一人讀露西想說的話,這樣孩子們就能深入文本,體會當時的情境,把露西當時寫信的心情表達的更準確。最後,在出示閱讀《信》這首詩時,孩子們從讀中感悟可以給小鳥寫信,可以給花兒寫信,可以給雲、樹寫,當然也可以自己給自己寫信。從而告訴孩子們在生活中要用自己的眼睛看,腦筋想,用心去體會,創作與大家不一樣的東西既是最好的也是最獨特的,更是最有價值和個性的。

不足之處:課堂設計內容過多,不利於學生吸收;缺少“讀”,孩子讀得少;在課堂上沒能教孩子書寫。

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精簡課堂,刪繁就簡,不要低估學生的能力。

  一封信教學反思3

《給老師的一封信》這是一篇以書信的形式記下了顧老師曾經給予自己的種種關愛和教誨,讚美了老師的奉獻精神。

所以我就牢牢把握以讀促情,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這份濃濃的情意。

如何結合新課標的指導思想,使這篇課文煥發出新的活力,是我一直在思索的。在教學時,我抓住閱讀體驗的兩個特徵:一是情感性。讀者和文本的相互作用是一情感貫穿了整個閱讀活動,所以在理解“您的本領比魔術師還大”的句子時,我讓學生從自己的情感出發,先說說自己對魔術師的情感體會,然後將老師和魔術師進行比較,從而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在自己學生心目中那神聖的地位,但是在朗讀感悟中這一環節做得不是很到位學生不是很積極。

二是整體性。閱讀體驗是以整體感知爲基礎,而不是在對每一個字、詞的分析上,因此要強調培養學生的整體把握能力。剛開始初讀課文時,我就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大意,在文中尋找與之相應的內容,進一步去學習課文,理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一封信教學反思4

《一封信》是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篇課文,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閱讀課文,說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一封信》第一課時學習《一封信》生字詞,熟讀課文,書寫生字。第二課時我採用羣文閱讀的方式帶領學生學習,先對比兩封信,換位思考,讀懂人物內心的想法,明白露西改變寫法的原因。然後共同閱讀繪本故事,練習從不同角度瞭解人物的行爲和動機。最後連結生活,學習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樣的教學嘗試讓我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在備課時覺得文本淺顯,學生很容易讀懂文中兩封信的不同。初定以“以讀代講”的方式閱讀,學生通過閱讀,比較兩封信的不同,弄懂露西改變信的寫法,體會到信中表達的親情。無意中看到曹海棠老師的教學設計,她採用“站在別人角度去思考”的方式閱讀、理解、區別兩封信的不同,理解主人公露西改變寫法的原因。這樣的處理方式給學生的思考指引方向,同時也爲學生提供了閱讀方法,也給今後的閱讀提供了方法,乃至影響到生活,學會站在別人角度去思考,理解他人。

不論是生活,還是閱讀,我們往往習慣於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也許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比如,我們會理解對方的想法,我們會從不同角度瞭解人物的行爲和動機。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既是一種理解對方的方法,也是一種很好的閱讀方法。

這種“換位思考”閱讀理解文本的方式,其實人人在讀書中都在使用,我們常常站在讀者的角度去思考。我們在課堂中常常讓孩子站在文中角色的角度去思考,這也是“換位思考”。我們常常在使用這種方法而不自知,什麼是學習方法?就是先發現學習中的認知規律,從而理出的廣泛適用的手段或方式。它就藏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作爲老師要善於發現,真正做到授人以漁。

《一封信》這一課在我備課時覺得“讓學生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這種方法本身在生活中常用,只是把這種方式運用到了閱讀中,學生很容易學會,把重點放在了學習方法上,教後我認爲重點應該是通過這種方法理解課文。對於現在特別“自我”的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首次瞭解這種思維方式,只需讓他們知道,初步有“換位思考”的意識即可,主要是讓他們通過換位思考理解人物行爲轉變的原因。相信在今後的生活和閱讀中他們一定會把此法運用得爐火純青,自如得法。

初次嘗試羣文閱讀的方式教學,我感動於自己的勇氣。這將激勵我在教學中繼續大膽嘗試。教無定法,在語文教學中不論什麼方法,讓學生愛閱讀,養成閱讀的好習慣,爲其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就是好的教育。

  一封信教學反思5

20xx年9月29日我校開始了新教師教學視導,我在二年級6班進行了《一封信》的課堂教學。這篇課文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學會寫“封、新、今、寫”等10個生字,並且會認讀“削、鍋、朝”等17個生字。課前我讓學生進行了預習,學生對認讀的生字基本都會讀。這篇課文對於二年級學段的學生來說,存在一定的難度。再加上篇幅較長,而且改編自外國文章,語言風格和敘事結構不同於母語課文,給教和學都增加了不少難度。

我首先從課文的生字入手,解決了基本的生字才能夠讀通課文並理解課文內容。生字教學我一部分採用了隨文識字的辦法,另一部分採用了集中識字的方法,讓學生注意字的讀音、筆畫順序以及書寫等問題。接着我讓學生初步朗讀課文,大致瞭解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文章主要是圍繞露西給在國外工作的爸爸寫的兩封信展開的,我首先從爲什麼要寫信給爸爸的問題引導,接着讓學生回答文中主人公寫了幾封信,從第一封信開始講解。我讓學生分析第一封信的內容,並試圖讓他們總結出露西寫第一封信的心情——傷心、難過。學生們可以從文章中的話語感覺出主人公的心情,然後我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們談一談如果自己的爸爸不在身邊心情會怎麼樣,學生們積極踊躍發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在講解課文內容時,出現曾經學習過類似的句子,我讓學生回憶之前學過的內容,並進行口頭表達練習。

學生在上課時,注意力較爲集中,回答問題積極,但也還是有個別同學有坐姿不端正的問題,我也走到身邊進行了提醒。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基本完成,也留下時間讓孩子們進行生字的寫字練習。當然本節課也存在一些不足,在黑板上用田字格寫生字的時候,板貼的高度不夠,可能後面的學生會看不到。另外在讓學生朗讀課文的時候,沒有提出具體的閱讀要求。我對學生回答問題後的評價語還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一定會彌補不足,積極向各位前輩老師求教。

  一封信教學反思6

作爲一名老師,每一天的快樂與煩惱都來源於孩子,或許原本早上起來莫名糟糕的心情,就會被孩子在課上可愛的樣子所轉變。最近在講瞿祖紅翻譯的課文《一封信》。又讓我對如何能夠在“零經驗”的情況下,真正的掌握學情,同時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產生了新的想法。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於語文學習來說,“預習”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學習習慣,這是調動孩子主動學習、思考和創造的重要環節。一直以來,我的預習要求就是熟讀三遍課文,但是在上課時,我卻發現好像作用不大,並未達到我想要的預習效果。

預習

所以從《一封信》開始,我對學生的預習提出了新的要求:

1、將課文至少讀三遍;

2、能夠認讀本節課要求會認識的生字;

3、利用字典和工具書,查清楚會寫字的筆順,並且組兩個詞。

這是我對學生課前預習的要求,在第二天上課前,我先下發了一張小的前測試卷,就是針對昨天預習的內容。在孩子答題的時候,我開始拿着語文書開始進行記錄,記錄孩子都有那些字還不太認識,哪裏還會有問題。在整個巡視過程中我發現,大多數孩子對於“肩”和“背”這個兩字的記憶出現混淆,“束”這個字的sh容易寫成s,除此外“刮”、“削”這兩個字也有一部分同學記不清。對於寫字表中的字,問題都集中在“寫”這個字的筆順上,個別同學將“封”和“電”的筆順寫錯,其他字都沒有錯誤。

所以在將近15分鐘的測試後,我基本掌握了本節課學生最容易出錯的地方,那接下來的25分鐘,我就開始集中火力,將學生易錯部分進行了集中攻克。在這一環節上,我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將講臺交給學生,由一些基礎知識牢固的同學作爲小老師,走到黑板上,爲大家進行講解這些易錯點,而我則扮演一名“助教”,起到一個補充的作用。

整節課下來,我發現孩子在這節課上的注意力格外集中,即使平時幾個愛溜號的學生,今天也開始目不轉睛的看着講臺上的小老師。這節課,不僅學生上的開心,連我自己都覺得這節課上的踏實!

作爲一名年輕教師,經常會出現的問題就是容易抓不到教學重點,總是眉毛鬍子一把抓,感覺樣樣都重要,整節課下來教師累的夠嗆,學生聽的迷糊。所以通過課前預習,課堂前測的方法,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讓教師更清楚這節課重點該放在那裏,着重講哪裏。

而且,通過課堂前測的15—20分鐘,我再巡視的過程中,也有機會對一些基礎較爲薄弱的學生進行單獨輔導,進行更加更個性化的教學。

第二課時的現場生成

在第一課時結束後,今天我又上了第二課時。在學生已經掃清了生字障礙後,這節課我的教學目標就是通過辯論的方式,讓學生讀課文進行進一步的理解,同時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

在這節課上,學針對“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哪一個更好”爲辯題,進行了激烈的辯論。大多數學生會選擇第二封信,主要觀點就是:爸爸遠在國外,不想讓他擔心家裏的事。而也有人覺得第一封信更好,理由是第二封信寫的那麼歡樂,然後又說思念爸爸,就會覺得很虛僞。但是因爲第一次辯論,孩子們熱情過於高漲,所以我臨時決定,在孩子進行激烈的辯論後,將自己的想法寫在作文本上。此處就是課堂上臨時生成的東西,孩子們將自己的觀點用文字記錄在作文本上,又進行了一次寫作的練習。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