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黑板報

小學生猴年元旦黑板報精選推薦

本文已影響 2.99W人 

  元旦起源

小學生猴年元旦黑板報精選推薦

古代中國的元旦日,並非如今通用的“格列歷”——公曆的1月1日。從殷代定農曆十二月初一爲歲首,到漢代定在農曆正月初一爲歲首,曾有多次反反覆覆的改變。到民國時孫中山於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時爲“順農時”、“便統計”,定農曆正月初一爲春節,改公曆1月1日稱爲歲首“新年”,但仍稱“元旦”。直到解放後中央人民政府頒佈統一使用“全國年節和紀念日放假辦法”,將公曆1月1日規定爲元旦節,並決定全國在此節放假一天。同時爲區別農曆和公曆兩個新年,又鑑於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前後,因此改農曆正月初一稱爲“春節”。

“元旦”的“元”,指開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數之始稱爲“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線。“旦”即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象徵一日的開始。人們把“元”和“旦”兩個字結合起來,就引申爲新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元旦一詞最早始於三皇五帝,唐房玄齡等人寫的《晉書》上載:“顓帝以孟春正月爲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稱爲元,初一爲旦。南朝梁人蘭子云的《介雅》詩也雲:“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

還有個傳說,是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於民爲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纔不太成器,他沒把 “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堯對舜說:“你今後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後也可安心瞑目了。”後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爲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後來人們把堯死後,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爲“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

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衆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啓令節,嘉慶肇自茲。鹹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元旦慶賀情景。

在民國以後雖然定1月1日爲新年,當時只有機關、學校以及外國經營的洋行大商號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並不承認,仍延承古時舊習以農曆初一爲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與民間均沒有什麼歡慶活動。解放後將1月1日歲首改稱爲“元旦”節後,政府仍按照幾千年來使用的農曆曆法按農時節令,在立春前後冬閒時期的“春節”放假三天,民間辦“廟會”等歡慶,傳承百姓的心願和千百年的民俗。

慶祝元旦作文

  蛻變,讓我愛上它

元旦——新年的第一天。

又是個新的一年,在這辭舊迎新之際,中考即將來臨!我學習的擔子更加沉重了,讓人感覺負荷不起。中考就像一座大山,壓得我無法呼吸。在班級中,高手如雲,我猶如一隻蛹,怯生生地爬着。有時碰到學業的棱角,有時碰到尖子生嘲諷的冰山,有時遭到家長多多逼人的呵斥,有時捲進老師失望眼神的漩渦。我很難過,很害怕,很委屈。

裹繭的日子是我最緊張、痛苦、艱難的日子。繭裏的空氣好悶,陽光也不夠充足,可這裏很安靜,它是我悄悄努力的小空間。可我的心卻變得好大,我開始反省地計劃着,開始暗自歸納總結着,開始用自己的雙手蛻變我。我掛在學習的枝頭,天天吮吸知識的露珠,沐浴生活的陽光,外面的世界很鬧,,沒有誰注意我。可我卻很快樂,縱使綻放着笑容,我成長了。

我想那破繭成蝶的日子近了吧!我相信結局不是誰可以預料得到的,但是我知道時間讓我成長,成長讓我蛻變了。我要在以後的日子裏向目標不斷的前進,跨越生命這道欄檻!

我在蛻變中愛上這個日子——元旦!是這個日期告訴我中考將至破繭成蝶.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